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題【附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題【附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導語:練習有利於大家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掌握更多的課內課外知識,下面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題,歡迎大家過來做一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題【附答案】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解釋下列加上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1)委而去之 委:    (2)親戚畔之 畔:

2、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標示正確的一項是(  )

A、天時/不如地/利 B、必有/得天時/者矣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4、對“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在軍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樣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

5、下列加點的實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區域、地域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 背叛

C、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舉:被選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

6、下列四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屬予作文以記之

B、環而攻之而不勝 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曹操比於袁紹

D、擇其善者而從之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7、選擇對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強調了在治理國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中心論點。

C、遭腐刑而著《史記》的司馬遷,幼年喪父發奮讀書的歐陽修,身殘志堅的張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證明“生於憂患”的道理。

D、《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苦難是對人生的一種磨練,我們只有戰勝苦難,才能取得成功。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譯文:------------------------------------------

9、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譯文:----------------------------------------

10、選文橫線上應填的文字正確的一項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線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環而攻之而不勝(環:包圍)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這裏是“限制”的意思)

12、對下面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B、三裏之城,七裏之郭 (方圓三裏那樣的小城和方圓七裏的大城)

C、委而去之 (棄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強大來震懾天下)

13、下面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

A、《孟子》相傳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採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模式。

C、文章第(四)段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的方法。

D、本文駢散結合,讀來琅琅上口,朗讀時要注意節奏正確。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4、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文中與“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君子”。

B、作者在論述戰爭的三個要素時,着重強調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1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池非不深也 ②兵革非不堅利也 ③委而去之

16.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譯文:---------------------------------------

17.結合現實,談談你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

答:----------------------------------------------------------------------------------------------18、對下面文句中加點字的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

A、委而去之 (到… … 地方去)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順(用、靠)

19、文中畫線句“三裏之城,七裏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論證的觀點是:----------------,----------------------。文中最能表達“人和”意思的一句話是:------------------,-----------------------。

20、翻譯下面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B.以天下之所順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屬予作文以記之

22.請用“/”標出下面語句的朗讀節奏。(標2處)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23.翻譯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譯文:---------------------------------------------------

②多助之至,天下順之。譯文:----------------------------------------

24.“人和”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請你結合歷史或現實,再舉出一個相關的事例。

答:含義:

事例:

參考答案:

1、(1)放棄。(2)通“叛”,背叛。2、C。3、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 A 6 D 7 C 8、施行仁政的國君,幫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國君,幫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國君,有很多人幫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國君,很少有人幫助他。)9、用天下歸順的力量,去攻打連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國君。

10.C 11.B 12.B 13.C 14.D15.( 3 分,每個l 分)① 池:護城襯。②兵革:武器裝備。兵,兵器。革,甲冑,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③委:放棄,丟下16 、( 2分)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或內外親屬)也會背叛他。17.(3分)能聯繫現實,言之有理,文從句順即可。18A 1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0、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21.D (D項“以”連詞,表目的,相當於“來”;其餘各項“以”字均爲介詞)2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3.①譯文: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啊(關鍵詞“非”,不是;“池”,護城河、、②譯文: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就會歸順他)24.含義:人心所向、內部團結。(1分)相關事例如:①抗日戰爭時期,全國人民緊密團結,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取得抗戰勝利。②1998年我國軍民團結,取得抗洪救災的勝利。③2003年,我們萬衆一心,戰勝“非典”。④2008年全國人民衆志成城,抗擊冰凍災害。⑤汶川大地震,13億中國人手牽手,心連心,共克時艱。(1分)(能舉類似一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