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精選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一

自從“對話”理念走進我們的閱讀課堂,無論是公開課還是平時的上課,對話已成爲廣大教師關注的教學形態。可是,常常見學生往往只讀了一兩遍課文,就把書放在一邊,開始師生對話或者生生對話了。這時學生對於課文的生字詞尚未讀準,句子尚未讀通,對文章還沒有初步的感知,拿什麼來進行對話呢?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精選

即使有少數學生,發表見解,見解也不深刻。因此,也常常見課堂上出現冷場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對話缺乏基礎,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對話,必須鋪墊對話的基礎.師生對話的基礎是教師與學生分別認真地潛心地與文本進行對話.

1、 教師與文本對話

備課時,教師就應該認真研讀教材,潛心鑽研,獨立思考。教師要想與文本充分對話,應有以下四個層次的要求

①教師與作者的對話

教師與文本對話,首先是與作者的間接對話。作者是躲在文本背後不出面的,以文本的書面文字爲其代眼。培根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因此,教師應善於與作者對話,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價值意義,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確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要通過字裏行間感受作者情感跳動的脈搏,並且產生情感的共鳴。教師只有被文本感動了,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教學時才能以真情感動學生。

②教師與文本對話

瞭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還要重視文本語言本身的特點,發現學生語言發展的生長點。學生的語言發展有賴文本典範性語言的吸納、積累、內化和運用。教師只有先於學生對文本的語言有一番“虛心涵詠,切己體察”,對文本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師生對話時才能恰當引導,畫龍點睛。

③教師與編者的對話

如果說教師與文本對話是爲了瞭解文本所傳遞的信息的話,那麼,教師與編者的對話則是爲了把握師生對話的方向。文本是根據課標精神精心選編的。每一課有每一課的要求,每一單元有每一單元的重點。那些躲在背後的編者選編文本的意圖是什麼?需要教師去領悟、去把握。因此,教師應認真研讀教參,領悟編者的意圖,把握教學的重難點。這樣教學目標纔不會有失偏頗,教學過程纔不會滑邊。師生對話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指點有方。

④教師與時空的對話

文本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有時候,教師對文本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全面。這就需要教師去閱讀大量的與文本有關的文章,幫助自己瞭解文本的寫作背景,人文內涵,思想意識等以及作者所處的社會情況、自然情況,提高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這種超越時空的對話,其實是把自己原來的“一桶水”變成“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江”。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才能逐漸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修養,也才能爲師生對話奠定堅實的基礎。

2、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對話是平等的相互交流的過程。在學生生字讀不準、句子讀不通的情況下,談什麼平等交流呢?因此對話也應建立在學生與文本的充分對話的基礎上。首先走近文本,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瞭解課文的大概內容,初步感知文本,然後才能與文本進一步對話。與作者對話,聽聽文本講了什麼,是怎麼講的。即站在與作者平等的地位去感受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去體會作者是怎樣訴諸語言文字的。這纔是經過消化吸收以後所形成的新認知,是生命自身獲得的感悟,是蠶食桑而吐的絲,蜂採花而釀的蜜。

但是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畢竟是淺顯的,因爲,小學語文篇幅雖然短小,但大多是經典性語言凝鍊精美,蘊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學生要去深刻理解,需要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積澱,這需要時間,需要過程。因此,學生與文本對話必須充分。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二

《明天,我們畢業》是小學階段的最後一篇課文,本課通過作者對六年學習生活及成長曆程的回顧,抒發了對母校、對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我在備這一課時,力圖通過課文文字,情境的創設,觸動學生心絃,然後使學生能敞開心扉,回憶自己小學六年來的生活,暢談自己難忘的人和事,從而受到思想教育,提高語文素養。

在講課文第二部分時,抓住“五彩斑斕的畫卷”讓學生看到自己在校園裏生活的場景,這一幅幅畫面連綴在一起,構成了充實而有意義的六年學習時光。這些都讓“我們”不會忘記給予“我們”精神財富的母校,從而表達了對學校生活的熱愛。隨着鏡頭的推進,作者的目光定格在了培育自己六年的老師身上,以一聲“敬愛的老師”打開記憶的閘門,概括地說出了老師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巨大作用。當講到“在我們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樹,您是海洋!”時,學生讀得動情,議得熱烈。我趁機設計了練習“在我們心目中,老師,您是( ),因爲 ( ) 。”讓學生練習口頭表達,同時讓他們說完後就寫下來,說和寫相結合,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老師的深情面前,學生們又如何回報呢?在離別之時,他們用最溫馨的方式,用最真摯的情感,把歌聲、把詩句留在了老師美好的記憶裏,熱烈而永久。“在這離別的時候,你們會送給老師什麼呢?”這個問題一拋給學生,我就發現他們眼裏的熱情,不一會兒,好幾位學生都舉起了手,有的說“要送您一盆花,在您疲倦的時候聞一聞” “要送您一把梳子,在您休息的時候梳理一下自己的白髮” ……沒想到,學生的感情是如此地細膩與真摯。而我讓學生舉例說說老師爲自己付出的心血與汗水、給予自己的教育與教誨的事。學生說不上來,或者就是講解題目、做錯了事批評教育、認真批改作業之類的事。也許,這就是我們給學生的印象,我們是教書匠;也許是我們在爲學生付出時,忘了與學生的心靈溝通;也許是我們本來就不曾心甘情願地、真心實意地付出過……看了學生給我寫的信,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要讓學生送給自己一支歌,要讓學生把火一樣的詩句塞在自己的枕下,老師首先要把讚美的歌給學生,要把火一樣滾燙的愛給學生。醉過知酒濃,愛過知情重。

在最後一部分,我設計了一個老師寄語:目的是更加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引起學生對學校的眷戀和對初一學習生活的嚮往和憧憬。這一教學環節,老師必須要有飽滿的情感去感動學生、打動學生,這樣,才能和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三

《明天,我們畢業》是小學階段的最後一篇課文,本課通過作者對6年學習生活及成長曆程的回顧,抒發了對母校、對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我在備這一課時,力圖通過課文文字,音樂渲染,觸動學生心絃,然後能敞開心扉,回憶自己小學六年來的生活,暢談自己難忘的人和事,從而受到思想教育,提高語文素養。

課文三、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在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自己難忘的事情、難忘的老師。當學生說自己難忘的老師時,剛好幾位老師就坐在後面聽課,我靈機一動,讓他們把自己的心裏話說給老師聽,學生真實的情感自然流露出。此外,在教學時,一方面設計一些練習如“在我的心目中,老師,您是 ,因爲 。”讓學生練習口頭表達,同時讓他們說完後就寫下來,說和寫相結合。

課結束後,也發現不少問題,比如這節課是情感類的文章,對教師的情感要求也很高,教學後半段教師情感還要再不斷的渲染。此外,讀書指導還要再到位一些。

每次上課,對我來說都有很多收穫,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