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片段及教後反思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片段及教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近日,“三優”評選活動在我校轟轟烈烈地進行,我執教了《明天,我們畢業》一課。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片段及教後反思

 [片段一]

師:六年的學習生活使大家積澱了豐富的知識儲備,今天老師來考一考大家,能經得起考驗嗎?

生:能(沒精神)

師:老師怎麼聽着大家的底氣不足呢?如果怕輸現在還來得及。

生:能(聲音洪亮)

師:請 大家說出時間飛快的四字詞語,每人站起來最多兩個,把機會與同學分享。

生:

師:確實,時光匆匆,轉眼間,“明天,我們畢業”(師板書課題)

這一環節既是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語言積累,又是情景創設,讓學生進入時間飛逝的精神狀態,平淡的導入中有隨機暗示,有曲徑通幽。

  [片段二]

師在音樂聲指導學生用飽含深情的語調反覆朗讀課文,從語言材料中品出味來,悟出情來。

在優美的樂曲渲染中,學生美美地讀,讀出最真的情;靜靜地想,相出最動人的畫。馳騁在文字的世界,飛揚在想象的天地,學生的收穫是豐厚的。

師:(深情敘述)走進這個美麗的校園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我已深深愛上了這裏的一草一木,與大家相處雖然只有幾個月,但你們每一個人已在我心中定格,忘不了趙勁鬆同學在“愛我校園”演講賽中獲得一等獎時,同學們激動得把他擁抱的情景;忘不了因李志誠同學敲飯盆扣掉班裏2分,大家爭先恐後、絞盡腦汁爲班裏補分的探討;忘不了當我們班被評爲“山西省先進班集體”時同學們那歡呼雀躍的場面;更忘不了就發生在前兩天,因劉雨驕同學被打,其母找到校,當老師強制要求大家必須保護他、愛護他、照顧他、關心他,因爲他不僅是我們班個子最小的,而且是這個六年級中個子最小的時,同宿舍的王樹東同學站起來,只說了一句“老師,其實你不知道,平時我們在宿舍已經非常照顧他了,只是有時候他真的不理解我們的心情----”,數秒鐘前還滿臉燦爛笑容的他頃刻間淚流如河,怎麼也說不下去,老師當時立即停止了這場談話,知道爲什麼麼,(生搖頭)因爲就在那一刻,老師的淚已經流在了心裏,就在那一刻,老師的內心第一次被深深震撼了,朋友情、同學情、舍友情、兄弟情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詮釋。(許多學生眼圈紅了)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的眼前一定浮現出老師對你孜孜教誨的情景,你的耳畔一定迴響起同學們的歡聲笑語,請大家仔細回想自己相處過的每一位老師、同學,回顧與他們相處的點點滴滴,把你珍藏已久的對他的感激在這即將分別的時刻傾吐出來吧!

張凱楠:(有些激動)我想對所以教過我的老師說一聲“老師,謝謝你們,沒有您們對我的教導,我是不會有今天的,真的,謝謝!”

師:你的老師聽到你這句話,一定十分欣慰,在這裏,我代表你所有的老師對你說一聲“謝謝”(師說着給該生鞠了一躬),慌的學生又還一躬。(許多同學的眼睛溼潤了。)

師:同學們,既然感動得無法口頭表達,就讓我們用手中的筆把心頭涌動的情表達出來把。

(在輕音樂的伴奏下,生動筆訴說)

候子英:

(抓住“讀”與“寫”的契合點,訓練學生的語言,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這一環節,既是一個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過程,又是一個師生情感交融的過程,做到了語文學習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統一,巧妙自然。)

 [片段三]

師:同學們,也許老師曾經嚴厲的批評過你,曾經無情的撕毀過你的作業本,曾經毫無商量地剝奪了你的課餘時間乃至星期天,甚至動手打過你----太多太多的曾經,在這裏,老師發自內心的跟大家道歉(師鞠躬)“孩子們,對不起!”,如果你們能從心裏原諒老師的話就跟老師握握手好麼?(遲疑片刻,生起身爭先恐後與老師握手,師感激地連說“謝謝”)“老師,您沒跟我握手。”“老師,還有我呢”---一聲聲焦急、期待的聲音不絕於耳,這場面實在太感人了,我從未有過這樣的感動,那一刻我的淚在眼眶中打轉,差點連課都進行不下去了。下課後,一個學生眼圈紅紅的走到我身旁說:“老師,您還沒跟我握手呢”,沒想到我爲了講課設計的這個環節,學生居然這樣在意,我感激地與該生握手後,她笑了,笑的是那樣甜,“老師,我衷心地希望您事業有成,我相信您一定會事業有成的!”說完,微笑着離開了。

 教後反思:

新課程實施到今天,許多教師和家長依然重複着這樣一句話:“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爲:“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新課程倡導的“以人爲本”既是一種新的價值取向,又是一個基本的工作原則,是指一切活動都要以人爲出發點,即以人爲目的,以人爲主體,以人爲中心,以人爲根本。對我們的課堂教學而言,就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爲出發點,努力爲學生搭建自主發展的平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調動學生內在的潛力和積極性,突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綜合素質,“以情境爲動力,以朗讀爲主線,以對話爲靈魂,以感悟爲核心”,課堂只有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爲基礎,以轉變學習方式爲前提,以三維目標爲標準,以爲學生搭建自主發展平臺爲途徑,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才能促進學生自學能力、語文素養、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奧妙無窮,一個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這一特性,.在語文課中,給學生展示一個極富“激情”的教師,用教師的情感點燃學生的情感,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從而使 “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融合。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教學活動一定要尊重學生的“需要”,注重與學生“溝通”的方式,真正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喚醒其生活體驗和原有的知識儲備。課改今天的教學可謂色彩紛呈,包羅萬象,我的教學也不無例外地追趕着這些“時髦”的東西,就拿今天這節課來說,爲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閱讀期待,激活學生的生活情感,我首先用課件回放母校的校園環境以及同學們學習生活的精彩鏡頭,喚起學生對母校生活的回憶與眷戀,接着又運用了音樂、動畫、配樂詩朗誦等多種電教手段輔助教學,但這些我精心設計的環節僅是牽着學生走的“事先排好的戲”,學生稍一“出軌”就得趕緊拉回自己原先設計好的思路上,感覺真累。突然一股真情涌上心頭:學生確實馬上就要畢業了,爲什麼不趁這個機會跟孩子們好好交流一下呢?於是我索性撇開設計,發自內心地、動情地與學生進行了片段二、三的溝通,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了高潮,教師用心觸摸心,用情引領情,字字句句觸動學生的心絃,在語言的交鋒與思維的碰撞中,與學生攜手親近校園、親近老師,感悟美麗校園的可愛,回顧小學生活的幸福快樂,抒發着對母校深深的眷戀之情。學生品悟着語言、搜索着記憶,並努力用語言表達着,不經意間,學生的種種能力都得到了挖掘和釋放。“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每個學生的思維都在這個舞臺上演繹着各自的精彩。我發現語言的魅力效果是其他任何手段都無法比擬的。有這樣一個笑話:三位大學校長在一起吃晚飯,當盤子裏只剩下一塊東坡肉的時候,三位校長的食指都躍躍欲動,最後他們決定,誰能夠說出一句三個人都同意接受的話,誰就可以吃這塊肉。甲大學校長說:「我的大學是臺灣最好的大學。」可是其它兩位校長不同意;乙大學校長說:「我的大學是臺灣最近十年來進步最多的大學。」可是其它兩位校長亦不同意;丙大學校長一面把那塊肥肉挾住送入口中,一面說:「我是我們三個人中最笨的一個。」這個故事的一個哲理是:肉進嘴裏纔是有用的。同理,你的教學設計對你的教學實際起作用纔是真正的成果,否則就是垃圾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以後的教學,我力爭減少煩瑣的分析,減少滔滔的講解,而是讓學生毫無拘束地讀書,暢談自己的心得領悟,讓學生的感悟體驗與課文語言擦出情感的火花。總之,每一節語文課力求尊重學生的“需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