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膽小鬼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膽小鬼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膽小鬼》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膽小鬼

一、 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的主題是成長,文體多樣,感情真摯,意蘊深刻,給人啓迪,令人深思。《膽小鬼》敘述了“我”小時侯偷父母錢的經過,從中我們可以瞭解文章所表現出的女孩善良、誠實、自尊心強的性格特徵,感悟成長的足跡。

二、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創新,從而獲得對人生成長的有益啓示。基於此,特制定三維目標如下:

1、 知識與能力目標:反覆朗讀課文,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學習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手法的運用

2、 過程與方法目標:朗讀品味語言,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更深體會文中的思想內涵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聯繫自身生活體驗,感悟文章給予的啓示

本課教學重點:反覆品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學習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手法的運用

本課教學難點:朗讀品味語言,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聯繫自身生活體驗,感悟文章給予的啓示

三、 教法與學法

以目標爲指引,反覆誦讀,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啓發誘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情蘊,開啓心智。

四、 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增強課堂視聽音畫效果,提高課堂時效性)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蒐集整理關於作者三毛的有關生平簡介、相關作品,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正確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

2、 初步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用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有過天真爛漫的童年,都有過愚蠢而又美好的少年回憶。你能敞開心靈,談一談童年時做過而現在覺得不應該做的往事嗎?當時你的感覺怎樣?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作品中的情境、形象及情感。)

臺灣著名女作家三毛在她的散文《膽小鬼》裏就記敘了小時偷錢的尷尬經歷。其實,偷母親的錢,不過是爲了滿足某個小小的願望;但因受良心責備,三毛卻終日忐忑不安,乃至像生病發燒一般。作者只是敘述偷錢的經過,但教化之意已在其中,耐人尋味。

板書課題、作者

作者簡介:

1、 小組內交流蒐集的三毛的生平及作品情況

2、 請學生在班上介紹自己瞭解到的三毛的情況,明確:

三毛,原名陳平,出生於四川重慶。自幼體弱多病,敏感而倔強,任性而浪漫,酷愛文學。中學未讀完即輟學,在家學鋼琴與繪畫,並大量閱讀中外文學名著。1965年進入臺灣文化大學哲學系當旁聽生。1967年結業後,先到西班牙馬德里主修文學,兩年後,轉入西德歌德學院文學院深造。接着又到美國芝家哥伊利諾斯大學圖書館工作。後來遊歷了東德、波蘭、南斯拉夫、捷克、丹麥等國。不久回臺,70年代初到非洲撒哈拉沙漠定居,開始創作《撒哈拉的故事》,風靡一時。1991年自殺於臺北某醫院。三毛結集出版的散文作品有《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記》》哭泣的駱駝》《溫柔的夜》《夢裏花落知多少》《背影》《萬水千山走遍》《送你一匹馬》《傾城》《隨想》《談心》《剎那時光》《我的寶貝》《鬧學》《假如還有來生》《跳一支舞也是很好的》,另外還有譯作、劇本多種。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 教師範讀,學生正字正音(配樂朗誦,選取寧靜、優雅的鋼琴曲爲宜)

(學生在靜聽中,結合課文理解並掌握重點生字詞語)

① 重點生字

反省 破綻 煩躁 喃喃自語 魂不守舍 付諸東流

練習簿 一沓 急促 嚥下去 掠過 記賬 剝出來

② 辨析多音字

強 咽 漲

③解釋詞語

沓:量詞,用於重疊起來的紙張或其他薄的東西

反省:回想自己的思想或行動,檢查其中的錯誤。

破綻:原指衣物的裂口。比喻說話做事時露出的漏洞。

喃喃自語:自己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

魂不守舍:靈魂離開了軀殼。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驚恐萬分。

付諸東流:把東西扔在東流的水裏沖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盡棄。

2、 學生四人一組,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偷錢時及偷錢後的心態、情感,領會句子的深層含義,分析小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3、 靜靜默讀,學生思考解決以下問題

(1) 文章主要內容是什麼?請用簡潔的語言複述課文。

明確:文章記敘了小時侯偷錢的故事。

(2) 理清篇章結構

(一)(1—11)介紹偷錢的背景

(二)(12—15)描述偷錢的經過

(三)(16—36)描寫偷錢後的感受

(四)(37—43)敘述偷錢事件的尾聲

三、質疑問難,探究文意

(1)文章中偷錢的故事耐人尋味,對“我”而言,那種緊張、不安的情緒一直使“我”痛苦難熬,但文章開頭卻寫“這件事情,說起來是十分平淡的”,後來又寫“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爲什麼說它是平淡的呢?你從這個平淡的故事中,悟出些什麼?

明確:雖然“我”偷了錢,但因爲“我”沒敢花,也就沒有享受那文章中偷錢那種滿足慾望後的快樂;也因爲無人追究,而沒有受罰。後來,我又把錢悄悄地還回去。整個事情,就好象沒有發生一樣,不知不覺地過去了,所以說它很平淡。

即使滿足了自己的願望,但如果是有悖良心的話,終會因良心受到譴責,而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終日,就像文中的“我”一樣,乃至像生病發燒一樣。這也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了。

(2) 爲什麼不用“偷錢的故事”做題目,而用“膽小鬼”做題目?你喜歡這樣的“膽小鬼”嗎?

明確:“我”偷了錢又不敢花——膽小;知道自己的錯誤又不敢承認——膽小。所以“我”的確是膽小鬼。用“膽小鬼”做題目,更含蓄一些,更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第二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課堂小結

文章通過對自己偷錢的經歷的細緻描述,教育孩子們不要做虧心的事情,也告誡天下的父母要多多理解和體諒孩子的正當要求,注意對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

四、佈置作業(A、B異步作業)

1、反覆誦讀,品味文章內蘊 ,體會文章生動傳神的心理刻畫 A

2、課後“研討與練習” B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學習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手法的運用

2、品讀語言,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聯繫自身生活體驗,感悟文章給予的啓示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膽小鬼》是三毛特意爲《幼獅少年》讀者寫的一篇散文。文章記敘了她小時侯偷錢的故事。這樣一次童年往事的回憶,一個許多人共同的出軌經歷,在作者筆下,好象電影一樣,一幕幕閃現在我們面前,栩栩如生。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精讀賞析,深入理解。

二、 精讀賞析,深入探究

(設計相關的問題,學生討論解決,教師歸納總結)

全文大體分爲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偷錢的背景。

1、 文章一開始,巧設懸念,並沒有直說偷錢的事情,而是在敘述“這件事情,說起來是十分平淡的、、、、、、”之後,才指出“我要說的是——偷錢”。這種寫作手法有何作用?

明確:這種先製造懸念,再揭曉意外結果的方法,極大地調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2、 第二自然段中的破折號有什麼作用?

明確:使語氣延伸,起到醒目的作用,表示對“偷錢”的強調和突出。

3、 第四自然段交代小夥伴大多有過偷父母錢的經歷,爲什麼要這樣寫?

明確:這一方面是事實,另一方面說明作者所寫的事情具有相當的普遍性,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和更大的關注。

4、 如何看待偷錢出去流浪的孩子和他的父母?

明確:文章的重點不是表現孩子偷錢流浪,而是交代他的父母對他的態度。孩子一時糊塗,犯了錯誤,情有可原;但他可能是處於害怕,在外流浪兩天。他的父母由於過於擔心,看到孩子平安回來,大喜過望,以至於不再批評孩子、打罵孩子。作者交代這件事的主要目的是告訴我們,家長對孩子犯錯誤應該有足夠的心理承受力,應該持寬容的態度,在此基礎上驚醒耐心的教育和引導。

5、 從課文內容看,作者主要敘述“我”偷錢的經過,想一想,“我”偷錢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

明確:①小孩子爲什麼要偷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裏響的”

②更何況“在我們的童年裏,小學生流行的是收集橡皮筋和《紅樓夢》人物畫片,還有玻璃紙——包彩色糖果用的那種”。

6、 作者爲什麼要交代自己用廢舊本子換糖果的事情?

明確:那時的孩子們有一項很特別的愛好,就是收藏包裝糖果的彩色玻璃紙。用舊本子換糖果說明孩子手裏沒有零花錢。用完一個本子需要相當的時間,這時的孩子對糖果的渴望日增,從而爲下文偷錢作了充分的鋪墊。這樣的文字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光,回憶起那段鮮爲人知的往事。

第二部分:描述偷錢的經過

1、“走進母親的睡房,看見五斗櫃上躺着一張紅票子——五塊錢。”這真是莫大的誘惑!爲什麼具有如此誘惑?

明確:它“等於一個多少條橡皮筋,等於多少張人物畫片,又等於多少玻璃紙?正如作者寫的,它“等於一個孩子全部的心懷意念和快樂”。

2、“面對着那張靜靜躺着的紅票子”,真正下手的情況是怎樣的?

明確:“我的呼吸急促起來,兩手握得緊緊的、、、、、、再有知覺的時候,已經站在花園的桂花樹下,摸摸口袋,那張票子隨着出來了,在口袋裏”。

3、“當我再有知覺的時候,已經站在花園的桂花樹下,摸摸口袋,那張票子隨着出來了,在口袋裏”。這段文字描寫了“我”偷錢後怎樣的心情?

明確:害怕和緊張的心情,甚至都失去裏知覺。

4、 作者採用了什麼手法來刻畫描寫緊張的心情?有何作用?

明確:以具體的動作、神情描寫,充分顯現了抽象的心理感覺,緊張之態,呈現於眼前。

5、 作者爲什麼不詳寫偷錢的經過?

明確:怎樣偷錢和全文的主題聯繫並不密切,文章表現的重點是作者偷錢以後的緊張和恐慌,以及家長相應的處理手段,爲了突出重點,作者對偷錢的經過一筆帶過。

第三部分:描寫偷錢後的感受

1、 文章中寫出裏“我”偷錢後有哪些異常的表現?作者詳寫這些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於是,整個人變了,坐也不是,立也不是,沒敢回房間去,沒敢去沒東西,沒敢跟任何人講話,悄悄地蹲在院子裏玩泥巴。吃飯也不香,睡覺也不穩,好象生了病。臉紅,煩躁,不肯講話,吃不下東西,魂不守舍,大約是感冒了。

2、 19自然段“口袋裏的五塊錢就如湯一面滾燙的小排骨一樣,時時刻刻燙着我的腿”。運用了什麼修辭?有什麼作用?

明確:比喻,誇張。更形象的描繪出作者心裏的緊張與不安。

3、 父母有沒有發現是哪個孩子偷了自己的錢?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明確:最先父母沒有發現是誰偷了錢。但後來父母應該是已經能夠判斷是誰偷了錢了,但是他們並沒有毫不留情地給予揭露,而是等着孩子自己改正錯誤。當作者接觸到父親的眼光時,臉就紅了,這會引起父親的懷疑;母親讓作者睡覺,來拽她的褲子時,作者漲紅了臉,應該會引起母親的警覺;作者做賊心虛,一再提醒母親,也會引起父母的警覺;當母親在“我”的提醒下找到錢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這些都逃不過父母的眼睛。

第四部分:敘述偷錢事件的尾聲

1、 既然父母能夠斷定是“我”偷了錢,那他們爲什麼不揭穿“我”呢?他們的做法高明在哪裏?從哪裏可以看出來?你怎樣看待父母的做法?

明確:父母很照顧孩子的自尊心,並且在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很與耐心,等着孩子自己認識錯誤並改正錯誤,這比簡單粗暴的說教和訓斥要有效得多。錢找到以後,父母意識到孩子們需要零花錢,就每個月一人一塊錢的零花錢,而且由自己管理。爲了對“我”的知錯能改加以鼓勵,父親還給“我”一盒外國進口的糖果。文中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像春風中的細雨,沒有驚天動地,卻一點一滴浸潤孩子的心田,這一點很值得做父母的學習借鑑。

(“我”的父母知道“我”偷錢了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明確:從 “我”一開始“熱情”地詢問母親“是不是你忘了地方,根本沒有拿出來”,而後又“發燒生病”,最後又“熱情”地發現“你的錢原來掉在夾縫裏去了”的過程,父母就可能發現“我”是“小偷”。而最明顯的是:事情過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父親還給了“我”一盒外國進口的糖果,更能看出父母知道是“我”偷了錢。)

三、 品味語言,拓展延伸

1、 文章多處描寫“我”偷錢後煩躁不安、惶惶不可終日的語句,找出這些句子,做簡要分析,並品味文章如何表現我的心理。

例:當我再有知覺的時候,已經站在花園的桂花樹下,摸摸口袋,那張票子隨着出來了,在口袋裏。

(表現了“我”害怕和緊張的心情,甚至都失去了知覺。)

2、文章幾次寫到“我”的臉紅,找出這些句子,並簡要分析“我”爲什麼臉紅。

①母親說不可能的,我接觸到父親的的眼光,一口滾湯嚥下去,燙得臉就紅了。(自己偷了錢,還裝模作樣地詢問母親,接觸到父親的眼光,爲自己偷了錢說謊而心虛臉紅。)

②母親不肯讓人穿長褲去睡,硬要來拉褲子,當她的手碰到我的長褲口袋時,我呼一下又漲紅了臉。(“我”疑心母親知道“我”偷錢,當她碰到我的口袋時,因爲害怕她掏“我”的口袋而臉紅 。)

③她疑疑惑惑地問我:“你哪來一塊錢?”我又臉紅了,說不出話來。(“我”差點兒不打自招,又害怕姐姐再追究下去,因而臉紅。)

④我被拉去洗澡,母親要脫我的衣服,我不肯,開始小聲地哭,臉通紅。(“我”害怕母親脫下“我”的衣服而真相大白,固而臉紅。)

⑤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過來,“我”覺得是伎倆被父親識破了,又不敢說出真相,因爲羞愧而臉紅。)

3、綜觀全文,你認爲“膽小鬼”是怎樣的一個人?請簡要概括其性格特點。

明確:文中的“膽小鬼”是一個善良、誠實、自尊心很強的女孩。

4、果戈理說:“不犯點小過失的人是沒有的。”古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又說:“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請結合對《膽小鬼》一文的學習,談談對上面幾句話的理解。(拓展思維,自由回答)

四、 課堂小結

三毛以她細膩的心靈、樸實的筆觸、簡潔的文字,生動的對白和動作神態描寫,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懵懂少年的年少情懷,她的作品極富電影感,希望同學們能回去找來三毛的作品一讀,從中體味她文筆的洗練無華、至情至善。

五、佈置作業(A、B異步作業)

1、《伴你學》 A

2、 片段練習: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段文字,注意借鑑文中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