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上冊《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一

六年級上冊《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是一篇飽含主人翁摯熱情感的文章,那發自內心的呼喊,用心才能體會。可是,文章內容及其時代背景與學生的生活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是國外是事情,就更加了一份距離,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我相信情感是相通的,愛國情感是沒有距離的。

在教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文時,我將古詩穿插於中,讓大家用古詩來詮釋肖邦的愛國情懷,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又使學生對肖邦的愛國情懷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在引導學生讀懂“肖邦不得不離開祖國”一段的時候,我對孩子們說:“這時肖邦想離開自己的祖國嗎?”

“不想。”

“爲什麼?”

“他看到自己的祖國被列強瓜分,看到自己的同胞被強盜欺凌。不忍心離去。”

“是啊。祖國被瓜分,人民被欺凌。如何能走,但是手無寸鐵的肖邦面對兇殘的侵略者,只能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仇恨和抗爭。”作爲音樂家的肖邦,他的武器是音樂,一個個音符像一顆顆子彈穿過敵人的耳膜,洞穿敵人的心臟,那是肖邦強有力的武器。他顛沛流離,在法國巴黎,爲了生計,到處流浪,當他在異國他鄉得知國內起義失敗後,悲憤欲絕,心中鬱積的情感一下子迸發了出來,他的一腔熱血化成了音符,流淌了出來。

要讓孩子真切體會肖邦在臨死前的一句話,讓孩子深刻地體會肖邦的愛國思想,我讓孩子用情地朗讀肖邦最後一句話後,引入了陸游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

學生起:“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在這悲憤的詩句中讓孩子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的同時,讓孩子感受肖邦的感情。詩歌的加入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降低了難度,同時也爲這首詩作了全新的解釋。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二

這是一篇洋溢着濃濃愛國情誼的敘事性文章,這是一篇典型的愛國主義鮮活教材。文章講述了波蘭被歐洲列強瓜分後,音樂家肖邦流落異國他鄉仍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還請求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自己的祖國,從而表達了他對祖國的強烈的愛。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既是肖邦彌留之際靈魂深處的吶喊,更是肖邦愛國情懷極至的表現。但學生們會突然肯定、認同這樣的言語這樣的情感嗎?於是,我試圖給他們創設一種情境:

我打開多媒體,點擊了肖邦的一首曲子。激情的音樂漸漸響徹整個教室,我也在這激情四溢的音樂聲中向學生娓娓道來:“一則寓言中說,有一隻叫做弗雷德裏克的田鼠收集了陽光、顏色和單詞,使大家在寒冬感到了溫暖,看到了春景,聽到了故事,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實。在人間,也有一個叫弗雷德裏克的人。我想他在隆冬之前還會收藏另一樣東西,那就是音樂。

這個人其實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肖邦。在他生命短短的39年間,音樂是他的主要夥伴,即使在他臨死時也有他的《葬禮進行曲》陪伴。可以說他的演奏,他的音樂能夠感染每一個人,包括他自己。“音樂是我的生命,”肖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少年來,他一直用生命去創作,用生命去謳歌!”

當我讀完最後一句時,我才意識到其實肖邦的這首曲子並不適合於配樂朗讀,而學生們也確實沒有進入我的情境。課堂,就在這樣的遺憾中開始了……

我接下去說:“‘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個累倒在病牀上的年輕人唯一的奢望,一個飽含亡國之恨,憤怒之情的愛國青年,一個客死他鄉卻情繫祖國的偉大音樂家,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緊緊地,緊緊地,握着親人的手,然後喃喃地說:‘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學生們聽得很認真,很入神,他們也小聲跟着我讀這樣感人肺腑的言語。一遍,兩遍,再來一遍,在學生們重複的語調裏我竟沒有聽出她的異樣,甚至我還沾沾自喜,我還肯定他們讀得不錯。事後才覺察即使我不這樣渲染,他們也會這樣讀的,他們也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讀這些句子。而我並沒有給他們更多的朗讀指導呀!

這樣的事例還發生在下半節課。我打算讓他們去讀讀自己理解的句子,我還試着用些美麗的詞藻去激勵我的學生,我要他們讀出味,讀出神,然而這又是何等的不易!更多的時候,它只會是一種意境,是一種語文課堂上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但無論怎樣,學生們質疑的精神還應該是肯定的,許多孩子的提問非常有價值。我還特意讓這些學生將自己的困惑寫下來,並且署上自己的姓名,我想告訴學生這就是你的讀書所獲,這就是你的讀書專利。“爲什麼要送給肖邦泥土呢”、“爲什麼肖邦登上馬車疾馳而去,而不是慢慢走去呢”、“假若波蘭沒有被瓜分,肖邦會不會因爲前途而離開祖國呢”、“肖邦不會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在國內與沙皇鬥爭嗎?他爲什麼隻身一人到國外去呢?”一個個困惑都折射着學生們的靈性與睿智,一個個疑問都發自他們內心的最深處。但爲了追求語文課堂從思到讀,再從讀走向思這樣的完整性,爲了我事先整整琢磨一晚上的語文教案,我並不想讓他們急於回答,儘管已經有學生按奈不住自己的嘴巴。我還是按部就班地演繹着我事先的講義。其實,“即使學生不再去讀,他們也會答出這些問題,爲什麼非要做些沒有實效的事情呢?”同年級組袁老師的話深深振顫着我的心靈。

是呀,我一直要追求的語文的平實到哪裏去了?還有,面對學生“肖邦到國外去究竟是爲了什麼?”這樣的問話, 一向對課堂自信的我,竟不知如何作答。我是要告訴學生肖邦到國外更重要的是爲了成名,還是要告訴學生這是他愛國的極至表現?難道離開祖國纔是更好的愛國表現嗎?我不願苟同這樣的觀點,但我還是僞心地找來一段更能說明肖邦愛國的資料,然後灌輸給每一個學生。其實他們哪裏曉得,還有更多的資料顯示,肖邦的出走是更爲了成名。

難道爲了追求所謂的文本價值,我就應該輕易剝奪學生們和我一樣享有文本真正的內涵嗎?我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

或許,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