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模板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模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模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模板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研討,理解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體會詩人悲憤中不乏豪邁,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2、通過反覆誦讀,做到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全詩。

3、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古詩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讀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背景音樂《漁舟唱晚》)

師:上課之前我先出個謎語,大家來猜一猜。

多媒體:______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白板:刮獎刷)

師:同學們猜一猜,杜甫筆下這一位酒仙的名字?

生:李白

師:同學們說得很正確,看來李白“酒仙”的稱號可真是深入人心啊。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是來自詩歌界泰斗級詩人李白的經典之作《行路難》多媒體:課題及教學目標。

師:這節課我們要做兩件事,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介紹詩人,瞭解背景。

1、說到李白,那可是家喻戶曉,我們從小到大不知道學了他老人家多少名篇名句呀。現在同學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都背過哪些名篇名句。多媒體:李白圖像,認識李白。 (學生齊誦李白詩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月下飛天鏡,去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2、通過李白的詩這些詩歌,你認爲李白是一個怎樣的詩人?

(學生自由介紹李白,師作板書並補充。) (白板書寫:唐代詩人、詩仙、酒仙、豪邁、灑脫、浪漫主義詩人)師補充:大家的發言讓我想到唐代詩人賀之章曾高度讚美李白,稱他爲“謫仙人”,意思是說李白是一名被貶謫的神仙。也就是說李白身上有着一種超凡脫俗的與衆不同的精神與氣質,那麼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與氣質呢?現在就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來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吧。

三、初讀詩歌,疏通文意。

1、首先請同學自由讀課文,藉助你手中的工具書,讀準字音。

2、請一學生讀課文,其它同學糾正讀音。重要字音:金樽zūn珍饈xiū投箸zhù歧qí路(白板:詩歌原文,用書寫功能標註拼音)

3、生齊讀。

4、分小組,自主合作探討,藉助課後註釋及工具書,理解詩意。有疑問的地方作下標記

5、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其他小組解答,學生不能解答,老師解答。注意通假字:“羞”同“饈”,美味食品。“直”同“值”,價值。

6、老師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探討。

★詩文一、二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豐盛的宴會圖。“金樽清酒”“玉盤珍饈”至少是五的標準,可是李白爲什麼“停杯投箸”食不下咽呢?詩文哪些地方暗示我們原因了嗎?引導明確:詩人食不下咽的原因是因爲詩人此時心中充滿了愁悶。從課題《行路難》裏面我們可以感受到。路是一種象徵,象徵人生之路。

學生或老師補充詩歌寫作背景;

★請一個同學用自己的話描述詩歌內容,生評價。詩歌大意:金盃盛着昂貴的美酒,玉盤裝滿價值萬錢的佳餚,。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飲,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裏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風雪堆滿了山。當年呂尚閒居,曾在碧溪垂釣;伊尹受聘前,夢裏乘舟路過太陽邊。行路難啊,行路難!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處?總會有一天,我要乘長風,破巨浪,高掛雲帆,渡滄海,酬壯志。

四、品讀詩歌,體會感情。

1、根據詩歌內容,再齊讀詩歌。

2、讀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一個怎樣的李白呢?

3、是啊,古人云“詩言志”“言爲心聲”,今天,我們學習這首詩歌,還要走進詩仙李白的內心世界,觸摸他的靈魂,尋找我們心中的李白。 (師配樂範讀,學生輕生跟讀,體會詩歌中的詩人形象。)讓我們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我們心中的感受;

多媒體:我從-----------------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的李白。因爲---------------。如:我從“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苦悶的李白。因爲前面寫到“金樽清酒”“玉盤珍羞”,如此美味佳餚,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見此時的詩人,心中充滿着一種懷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悶。我從“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迷茫,前途艱難的李白。因爲詩人想“渡黃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滿山”,這讓人聯想到詩人正感嘆人生道路的艱難,寓含一種無限的悲憤。

我從“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句詩中,看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理想未滅的李白。因爲詩人借“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爲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的信心。表現了詩人不甘消沉,繼續追求的心境。

我從“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憤慨痛苦的李白。因爲詩人在這句詩中直抒胸臆。當他從乘舟夢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來,回到壯志未酬的現實中,感到人生的艱難,因此向天地間發出這痛苦的呼喊。

我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自強不息、樂觀奮鬥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對着現實的艱難,哪怕前路障礙重重,但他堅信自已總有一天會像宗愨一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和追求。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內心苦悶前途艱難相信希望悲憤呼號充滿信心)

4、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這是一個怎樣的李白?

(這是一個在悲憤中不失豪邁,在失意中仍充滿信心的灑脫、自強不息的李白。)

5、教師小結。過渡到指導朗讀。是啊,在詩歌當中,詩人的心情可謂起起伏伏。讓我們感受到他內心的苦悶的詩句是?、、、、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前途艱難的詩句是?、、、、、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在此人生失意之時仍不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詩句是?、、、、、詩人從夢想中回到現實發出悲憤而痛若的呼號的詩句是?、、、、、在這一切矛盾的心理過程之後,詩人並不自甘沉淪,仍然自信執著的詩句是?(在教師的提示中,學生再一次回顧課文)

五、朗讀並背誦詩歌。

1、詩人的感情在詩歌中跌宕起伏,我們要怎樣朗讀才能讀出詩人豐富的感情呢?

(根據你對詩歌感情的理解,把自己假想成李白,自由大聲練習朗讀。)

2、請學生範讀。可以讀全詩,也可以讀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詩。(生互評)

3、請1-2個學生範讀全文。(配樂)(生互評)

4、競讀。男女生比賽讀。(配樂)

5、全班齊讀:女生齊讀前三組詩句,男生齊讀後三組詩句。(配樂)

6、全班齊背誦。(配樂)

(要求:聲音宏亮,感情真摯。)

六、學了此詩

對你的現實生活有何啓發呢?讓我們也學一學詩仙李白,用你的筆來揮灑心中的感受。可以寫一兩句話,也可以寫一兩句詩。(展示學生作品)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認識了李白這位“謫仙人”,也因爲走進他的內心,讓我們獲得了有價值的人生感悟。在此我祝願每一個同學都能“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播放音樂《我們等待那一天》在音樂聲中結束課程。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品味詩歌的煉字藝術。

2、抓住主要意象,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體會詩中那種豪邁而不悲傷的情感基礎。

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味詩歌語言領會詩人所運用的手法及抒發的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品讀鑑賞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回憶所學過的李白的送別詩,並說說這些詩句分別體現的情感。提示:詩句有《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渡荊門送別》《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送友人》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詩人與友人策馬辭行,情意綿綿,動人肺腑。

二、誦讀與品味

1、學生自讀體會

2、引導學生展示

3、誦讀語調交流

三、品讀鑑賞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1、賞析“橫”和“繞”的表達作用。點撥:如將“橫”字改爲“矗”和“屹”有何差異? “矗”“屹”寫出了山的挺立與高聳,但卻少了雄偉的氣勢。“橫”字寫出了山的橫亙與綿延,寫出了青山橫亙外城北面的雄偉氣勢,突出了山的靜態美。

2、賞析“繞”字的表達作用。點撥:如換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過平,沒有寫出送別地點的突出的地貌特徵。而“繞”字卻寫出了波光鱗鱗的流水緩緩繞過城東潺潺而過的特徵,突出了水流的動態美。

3、“青”“白”顏色詞的選用的表達作用?寫出了色彩明麗的送別環境。

4、總結:詩人運用工整的對偶句,動靜結合,寫出了送別環境中山雄偉的靜態美和水潺潺流動的動態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雖是別離,卻全不見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反而給人以色彩明麗、節奏明快的感覺。

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徵。

理解“孤蓬”這一意象。

蓬草隨風飛轉,飄泊無根,而離別遠行之人,本如蓬草,離開了家鄉也就如同離開了根,隨着生活遭遇之風而飛轉,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憐惜愈甚。此聯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飄泊天涯的深切關懷。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1、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比喻的修辭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雲,隨風飄浮,好像友人即將遠離,行蹤不定,任意西東;遠處一輪紅彤彤的夕陽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離開大地,好像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形象地表現了依依惜別之情。

2、詩人表現這種感情的手法是怎樣的?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寫了一幅離別的畫面,表達了對友人的留戀之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本詩結尾有什麼特色?以場景作結,襯托手法。

2、效果如何?班馬,離羣的馬。詩人離別之情卻不明說,卻以寫馬襯托。連馬兒臨別之時也不禁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

3、評價詩人送別詩的情感基調。新穎別緻,不落窠臼。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雲,相互映襯,色彩明麗。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而又豁達樂觀。

四、課堂小結

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緻,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雲,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這正是評家深爲讚賞的李白送別詩的特色。

五、佈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動靜結合有聲有色

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李白送別詩的特色,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②熟背全詩

2.過程與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比較賞析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詩人送別友人的真摯而複雜的感受,樹立積極向上的正確友情觀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李白這首送別詩的特色

2.把握“孤蓬”這一詩歌傳統意象,掌握重要的表達技藝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1.賞析“橫”和“繞”的表達作用。點撥:如將“橫”字改爲“矗”和“屹”有何差異?

“矗”“屹”寫出了山的挺立與高聳,但卻少了雄偉的氣勢。“橫”字寫出了山的橫亙與綿延,寫出了青山橫亙外城北面的雄偉氣勢,突出了山的靜態美。

2.賞析“繞”字的表達作用。點撥:如換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過平,沒有寫出送別地點的突出的地貌特徵。而“繞”字卻寫出了波光鱗鱗的流水緩緩繞過城東潺潺而過的特徵,突出了水流的`動態美。

3.“青”“白”顏色詞的選用的表達作用?

寫出了色彩明麗的送別環境。

4.總結:

詩人運用工整的對偶句,動靜結合,寫出了送別環境中山雄偉的靜態美和水潺潺流動的動態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雖是別離,卻全不見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反而給人以色彩明麗、節奏明快的感覺。

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徵。

1.理解“孤蓬”這一意象。

蓬草隨風飛轉,飄泊無根,而離別遠行之人,本如蓬草,離開了家鄉也就如同離開了根,隨着生活遭遇之風而飛轉,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憐惜愈甚。此聯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飄泊天涯的深切關懷。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1.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比喻的修辭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雲,隨風飄浮,好像友人即將遠離,行蹤不定,任意西東;遠處一輪紅彤彤的夕陽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離開大地,好像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形象地表現了依依惜別之情。

2.詩人表現這種感情的手法是怎樣的?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寫了一幅離別的畫面,表達了對友人的留戀之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本詩結尾有什麼特色?

以場景作結,襯托手法。

2.效果如何?

班馬,離羣的馬。詩人離別之情卻不明說,卻以寫馬襯托。連馬兒臨別之時也不禁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

3.評價詩人送別詩的情感基調。

新穎別緻,不落窠臼。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雲,相互映襯,色彩明麗。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而又豁達樂觀。

4.板書設計:

動靜結合有聲有色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模板4

教學目標:

瞭解作者作品,積累文言字詞,背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和理解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提高學生的古詩鑑賞能力。體會並學習詩人在失望中衝破衝破黑暗,追求光明,施展抱負的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掌握詩歌表現手法,理解詩人悲憤中不乏豪邁,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學難點:體會詩歌境和包蘊的人生哲理,掌握本詩引用的歷史典故及其作用

教學過程:

一、通過作者導語

李白這個名字相信大家已經都非常熟悉了,李白是酒中仙,詩中仙,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舉起詩歌的火炬,照亮了壯麗的唐代文明。今天讓我們繼續對他詩歌的學習,共同走進他的《行路難》

二、檢查預習

作者簡介

李白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李白是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同時也是我國文學繼屈原之後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創作背景李白生性傲岸不羈,不願阿諛如日中天的李林甫腐敗集團,無法處理好朝廷複雜的人際關係,不久遭到權貴的讒毀,於天寶三年年被玄宗“賜金放還”。《行路難》是李白在遭到饞毀,被迫離開長安時寫的一組詩(共三首),本詩是組詩中的第一首。詩中寫世路艱難、充滿了政治上遭受挫折後的鬱悶不平之感。

三、讀課文

1、教師泛讀同學時注意重音、節奏、情感、意境。

2、學生誦讀

四、翻譯

自主翻譯,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共同交流注意通假字:“直”同“值”,價值。金樽:酒杯;清酒:名貴的酒;珍饈:珍貴的食品“羞”同“饈”箸:筷子;塞:堵塞安:哪裏四、析讀層次,感受思想美。全詩共十二句,每四句一個層次,共分三個層次。下面分組賞析各個層次

★第一節的感情基調是什麼?從什麼方面體現出來?明確:憂鬱悲憤運用“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和“停”、“投”、“拔”、“顧”四個連續性動作,形象地表現了詩人政治失意後心緒茫然、痛苦悲憤的心情。

★第二節寫了什麼內容,反應了詩人什麼樣的矛盾心情?明確:迴應了“行路難”的題目。用比喻和典故寫仕途的艱難及前途的信心。儘管上節說道“不能食”、“心茫然”,但作者想有所作爲,他還要“渡黃河”、“登太行”。無奈現實環境中“冰塞川”和“雪滿山”。想有所作爲卻不能體現出詩人的矛盾心情。

★第三節的情感基調是什麼?表現出怎樣的情感反覆?明確:樂觀自信。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裏呢?這是感情在尖銳複雜的矛盾中再一次迴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願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五、討論

1、行路難,有多難?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兩句用了比喻的修辭,黃河和太行大水名山川就像詩人的高遠理想“冰塞川”“雪滿山”尤其是“塞”“滿”象徵了實現理想的道路曲折太多,象徵仕途十分艱難。這就是詩人筆下的鮮明意象藉助意象理解詩意詩境是鑑賞詩歌的辦法現實和理想的距離讓作者倍感痛苦,終於發出怎樣的苦悶感嘆呢?(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看未來,只覺前路崎嶇,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裏呢?真是“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仰天長嘯天無語,竟使英雄淚滿巾”。

2、是什麼原因使得詩人面對“金樽清酒”、“玉盤珍饈”不能食?明確:是濃重的憂鬱和深沉的悲憤使得詩人“酒”不能咽,“饈”不能食,由於朝中_佞阻塞賢路,使詩人悲憤、憂鬱。

☆詩中引用了哪些歷史典故?有什麼作用?明確:詩中借用了呂尚垂釣在碧溪,伊尹夢舟過日邊等典故,寄寓了詩人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樣爲統治者重用,建立偉業的願望。

☆最後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

明確:無論前路多艱險、多難走,詩人相信終有一天將乘長風破萬里浪,渡過大海,直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充滿這衝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積極樂觀的精神。

☆本是怎樣體現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明確:巧用歷史典故;誇張的描寫、形象的比喻;跳躍式的結構;感情基調激越高亢、樂觀向上。

六、總結

詩歌的寫作亮點;

1、真情流露,一波三折

2、巧用比喻,暗示人生

3、引用典故。含蓄做比

4、誇張描寫,畫龍點睛每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如意,你會怎麼做?在苦難中,也許李白是我們自信的一種力量,是我們翱翔長空的一雙翅膀。面對挫折,我們應該學習李白的胸懷坦蕩,積極樂觀。倔強自信,學習他永不言敗的精神!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七、作業佈置

背誦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模板5

教學目標:

1、能夠讀準字音,把握節奏,達到熟讀成誦;

2、通過賞析感知詩歌意境,體會作者“哀而不傷,悲而能壯”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人的懷才不遇,以及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熟悉李白嗎?都知道關於他的哪些方面?能說說嗎?預測回答:從他的詩歌,從他的爲人??那大家知道李白的愛好嗎?——喝酒!李白嗜酒聞名天下,有詩爲證:“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爲了能喝酒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也要典賣身邊值錢的東西,有詩爲證:“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可是,這樣一個酒仙,也有面對美酒佳餚喝不下去的時候,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李白的《行路難》這首詩,尋找答案! (老師板書“行路難李白” )

二、朗讀詩歌,初步感知

請大家大聲朗讀這首詩,看看能否讀準字音和節奏。自由讀——點名讀——評價——點名讀——提示節奏,後齊讀(可能出現需要集體糾正的讀音:太行山、箸、冰塞川3個讀音爲什麼? )請大家再讀詩歌;

1.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2.對文中的疑難處做好標記,然後再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學生自由讀,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協助)大家還有沒有交流以後也沒弄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難點預測;

1、行路難?樂府古題??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概括一下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嗎?(用自己的話說說好嗎?)好像有點難度,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詩歌的寫作背景,看看能不能幫助我們? (師讀)

2、那你根據背景現在能說一下了嗎? ——就是詩人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後的感慨!

三、解讀詩歌,感知“難”點這首詩中有幾個“難”字?

請你找出來,用筆畫標註一下。預測學生回答:詩中2個;加上題目中的“難”字,一共3個有人說啊,這首詩歌既有明處的“難”,也有暗處的“難”,其實詩歌處處是難,字字都包含着“難”,請同學們用慧眼來發現隱藏在詩歌字裏行間的“難”,好嗎?我從詩歌中的什麼地方(字、詞語、句子),讀到李白暗含在心中的“難”,我這樣認爲的原因是什麼?(引導學生把賞析重點放在前三句上面)學生思考,預測學生回答(各抒己見);

1、不能吃,是難,一定結合詩句來說明,一說到第二句就出示;(多訓練品味讀,示範,指導)

2、過不去河是難,登不上山是難;(多訓練品味讀,示範,指導)

3、等伯樂來發現自己是難(典故要說明白)(多訓練品味讀,示範,指導)

4、直接感嘆:行路難,是難!歧路,是難!今安在,是難!(多訓練品味讀,示範,指導)

5、最後一句的“破”,是難! “停”“投”“拔”“顧”“欲渡”“將登”??分析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的關鍵問題提示:假若一上來學生說“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一句,問:李白這是想去哪裏?黃河和太行特殊含義(學生的自我理解說出來)?——胸有大志,未實現,從高處跌入低谷歧,選擇多,才難,美酒佳餚,不吃才難,在茫然之下,讓人揪心處還體現在動詞??茫然,不知所措,你有過嗎?此處可以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加以評說。

這是一條什麼路?這麼難?——預測回答:政治路,人生路??可否說他既沒有當官,也無仕途可以走呢?

看資料(幻燈:公主引薦、供奉韓林、御手調羹、貴妃捧硯),你得到什麼信息?生活好,地位高,可是內心呢?依舊不滿面對奢華和高調,卻是內心鬱悶,爲何?他的目標沒有實現——擁有自己政治藍天,他的詩中就用黃河和太行來書寫大志向,少有志向,想着成爲帝王之師,是他的性格,更是他的志向,決定了李白44歲的時候——:幻燈:“上書玄宗、賜金放還”這首詩就是李白在離開長安的路上所作,可見這一路走來心懷多少難以訴說的“難言之隱”啊!讓我們用聲音——朗讀,來體會難以言說的心情吧。 (這個過程注重,邊賞析,邊引導朗讀,並且多種朗讀形式交替進行)

四、品讀詩歌,賞析

“歧”路這條路越來越難行,詩人在詩中用什麼詞來形容這條路?——歧路歧,是什麼意思?(學生各抒己見)

總結歸納:岔路,李白麪前到底有哪幾條路呢?預測學生回答:學生各抒己見“歧路”還是可以扣住“渡”與“冰塞川”;“登”與“雪滿山”——理想與現實是矛盾的李白想着離開長安,但是??李白想着留在長安,但是?? 總結:去——違背志向;自己不甘心留——違背原則,在詩中有體現:哪一句體現想留下,還是對“仕途”寄予希望?——“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典故)去留兩難,內心糾結這真的是:(幻燈:“行路難,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覆間。”)——白居易《太行路》有時候,“人心的反覆抉擇”纔是最難啊!此時李白的心,時而左時而右,時而去時而留,此時的李白真的是—— (幻燈:“何處路最難,最難在長安”)把自己當成李白,設身處地的體會作者的心情,齊讀前四句學生會不由得讀到“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老師打斷,大家不由得就發出了“行路難”的感慨啊!看看這一句的標點符號,三個字一句,並且是感嘆號,改成都好不行嗎?你讀讀試一試老師有時候喜歡“弄斧到班門”,我在行路難後面加上一個“啊”字,聽讀,你有何感受?

添一添,悟感情學生評價,多人試讀,可以加不同的語氣詞,還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加字,品讀(多找幾個學生,不要解釋,只聽朗讀!)

五、悟讀詩歌,共鳴“情”懷

總結過渡:(學生加字讀後)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朗讀方式,卻有着同一種的心情,那就是:壯志難酬,彷徨無奈!內心如此茫然的李白,對生活,對未來徹底絕望了嗎?沒有!有詩句爲證(齊讀最後兩句)你怎麼理解這兩句?預測學生回答:——會有時,小時候理想終究化爲現實——化用詩句(結合課下注釋) ——不拘與格式,再難也不彎腰——掛雲帆,濟滄海,乘風破浪,前進——與前文聯繫,要前行,纔會難同學們請看:聯繫前面的難以下嚥,難以施展,難以選擇,無論他的人生路怎麼行,我們都看到一個怎樣的李白?預測:真實、堅定、不屈服、不放棄、獨立、一身傲骨、灑脫?? 總結:這是一個雖然懷才不遇,但在豪邁中不乏豪邁氣概,是一種仍懷有希望的李白!

幻燈:他入京求官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面對權貴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想念長安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他思念親情時: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他讚美友情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他人生失意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同學們:歷史的天空中,總有一些響亮的名字,如恆星般綻放無盡的光輝,給人力量、催人奮進。李白,就是這樣!他離開我們已經1300多年了,但他卻依然鮮活生動、永葆青春,深深紮根在我們的心靈裏、血脈中。今天我們重新開啓了一扇認識李白的大門,希望大家課下多讀讀李白的詩歌,吸取那裏面釋放出來的一切正能量,通過自己的積極進取,在我們這個大好的時代,爭做出彩的中國人!加油~!讓我們齊誦這首詩,帶着對李白的崇敬和我們那掛雲帆,濟滄海夢想——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