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上冊《揀麥穗》教案設計大綱

七年級語文上冊《揀麥穗》教案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揀麥穗》是張潔的一篇優美的散文。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揀麥穗》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七年級語文上冊《揀麥穗》教案設計

  【《揀麥穗》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目標:把握作品的細節,體會其語言魅力

1.引導學生通過鑑賞不同人物揀麥穗的“細節”,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探究作品主題(對農村婦女命運的感傷,對樸素美好情感的嚮往和追求永存)

2.在體會人物情感和探究作品主題中,品味文章豐富細膩、精妙動人的語言

3.賞析文章象徵的表現手法(煙荷包和小火柿子的象徵意蘊)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細節,品味語言

難點:探究主題,賞析象徵的表現手法

三、教學設想

1.教學策略

(1)基於生本對話的多元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等)策略

(2)長文短教,化繁爲簡,重點落實文章的基本要素:人、事、物、情

2.預習安排

(1)熟讀《揀麥穗》全文,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

(2)完成預習作業,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預習作業:

①這篇散文主要是圍繞什麼事情來寫的?

②姑娘們和“我”各是如何揀麥穗的?目的是什麼?

3.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師生對話:整體感知,把握大意

1.這篇散文主要是圍繞什麼事情來寫的?

揀麥穗

2.文章寫了哪些人揀麥穗?

姑娘們揀麥穗,“我”(大雁)揀麥穗

(二)生本對話:解讀“細節”,品味語言

1.閱讀第二部分,解讀姑娘們的“揀麥穗”

指一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思考:

姑娘們是怎樣揀麥穗的?她們揀麥穗是爲了什麼?

時間(環境):“月殘星疏的清晨”到“月亮又回到天邊” ——從早到晚(辛勤)

動作:“挎”“揀”(拼命)

內心:“遐想”“想”“癡想”“想象”“夢”——興奮、喜悅,充滿憧憬

收穫:“裝滿籃子”“或許能揀上一斗”

目的:“賣”“攢”“扯”“買”“剪”“縫”“繡”“裝”——備嫁妝(憧憬幸福的婚姻)

板書:

姑娘們——備嫁妝(憧憬幸福的婚姻)——美麗的夢

2.閱讀第三部分,解讀“我”的“揀麥穗”

(1)指一名同學朗讀第1-8節,其他同學思考:

“我”和姑娘們的“揀麥穗”相比,有什麼不同?

動作:“歪歪趔趔”“跟在姐姐們的身後”“跌跤”“追趕螞蚱和蝴蝶”

收穫:“少有揀滿一籃子的時候”“稀稀拉拉幾個麥穗”

目的:“備嫁妝”(嫁給賣竈糖的老漢)

板書:

大雁——“備嫁妝”(嫁給賣竈糖的老漢)——天真(純真)的夢

(2)指兩名同學分角色朗讀“我”與賣竈糖老漢的對話,結合第三部分有關內容思考:

“我”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爲什麼想到要嫁給賣竈糖的老漢?

“我”:

天真無邪、活潑可愛,貪吃、醜陋,少人疼愛,渴求並依戀老人那像“我”母親一樣的“樸素的愛”

賣竈糖的老漢:

衰老、孤獨、居無定所,慈祥、純樸,疼愛着“我”這個貪吃、醜陋而少人疼愛的小女孩,給“我”依戀,讓“我”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那種樸素美好的愛

(三)生生對話:探究主題,賞析手法

姑娘們和“我”揀麥穗都是爲了自己心中的夢,而這兩個夢最終都破滅了,那麼,面對夢的破滅,姑娘們和“我”分別有着怎樣的反應呢?

1.閱讀第二部分最後三節,思考:

姑娘們面對夢想的破滅,有着怎樣的反應?周圍人又有着怎樣的反應?

姑娘們:“依依順順地嫁了出去”,“不會過分地悲傷”

——甘於命運的安排,不再追求,不再夢想

周圍人:“誰也不會爲她們嘆上一口氣,誰也不會關心她們曾經有過的那份癡想”——因司空見慣而漠然、麻木

板書(接上):

姑娘……——夢想破滅——對農村婦女(無法改變自己)命運的感傷

2.有人說,姑娘們的'“揀麥穗”是一個大背景,而“我”的“揀麥穗”是一個具體的“個案”,是對大背景的一個生動別樣的“註腳”那麼,“我”最終的命運會不會像姑娘們一樣呢?

(學生討論,闡述理由)

提示:從課文中找依據,一是要抓住姑娘們和“我”各自面對理想破滅的反應以及周圍人的反應,二是要結合文中關於煙荷包與小火柿子的描寫,揣摩其用意

思考相關問題:

(1)煙荷包寄託了“我”的怎樣的思想感情?爲什麼“我”常常想找到它?

(2)作者描寫小火柿子有什麼用意?

煙荷包:

寄託“我”最初的純真幼稚的夢想,對人與人之間樸素美好情感的嚮往和追求

小火柿子:

象徵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頑強的美好事物,暗示“我”不會像姑娘們那樣甘於命運的安排,而是永存對樸素美好情感的嚮往和追求

板書(接上):

大雁……——夢想破滅——對樸素美好情感的嚮往和追求永存

(四)對話作者:知人論世,延伸閱讀

1.點擊鏈接——張潔

張潔,1937年生於北京,原籍遼寧,當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愛是不能忘記的》等

在以童年生活爲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個憨直、純樸的女孩“大雁”追求美好的人與事的故事,《揀麥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在20世紀80年代文壇,張潔以寫作具有女性意識和反映女性問題的作品著稱……她的許多作品都是以女性人物爲主人公,寫女性感傷、細膩的心理……”她的作品“常會通過兒童視角,抒發一種溫馨、感傷而清新的感情,展現‘人性’中樸素、感人的一面”

2.小結

“我手寫我心”,在“我”的心中,在我們的心中,愛,是不能忘記的(板書)

五、佈置作業

1.美國著名歌手邁克爾·傑克遜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見過我的童年麼?我在尋找我來自的世界”童年,本應天真爛漫;童年,本應百無禁忌;童年,本應無憂無慮……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卻漸行漸遠,正從我們身邊消失

請以“找回童年”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寫成記敘文(2)立意自定(3)不少於800字(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2.課外閱讀《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附:板書設計

姑娘:備嫁妝(憧憬幸福的婚姻)——美麗的夢——夢想破滅——對農村婦女(無法改變自己)命運的感傷

大雁:“備嫁妝”(嫁給賣竈糖的老漢)——天真的夢——夢想“破滅”——對樸素美好情感的嚮往和追求永存(“愛,是不能忘記的”)

  【教學總結】

上課之前,我參看了很多的資料,包括別人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但發現大多雷同,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只停留在“對人間真情的呼喚”這個點上,我總覺得不能體現文本淡淡的憂傷的感情基調。我又找了一些對作品解讀的資料來看,最後,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以下三個方面:1、捕捉體味作品蘊含的複雜的思想感情,深反思層解讀文中“夢想”的內涵,探討悲劇的“人性”主題;2、領略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感受文章含而不露的憂傷之美;3、品味作品的語言,借鑑文章通過有特色的景物描寫、敘述語調來營造氛圍、表現情感的寫作手法。把教學的重難點定位在“感悟文章含而不露的憂傷之美”上。首先初步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調,接着深入解讀作品的思想內容,然後思考探究作品的深層意蘊(小組合作),先解讀農村姑娘的“夢”,後解讀“我”的“夢”,再比較農村姑娘的夢和“我”的夢有何異同,探究童年的夢想對於人生有何意義,如何理解作者的憂傷和惆悵?最後重點選取兩個片段鑑賞作品語言。結尾的拓展部分考慮到本文風格特殊,感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設計時選取了一首課外的風格相近的小詩來輔助閱讀,並且通過詩歌的創作來進行閱讀的延伸,在讀寫的能力訓練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用時兩個課時,較好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入選中學課本的散文都是文質兼美、風格獨特的美文,作爲語文教師,如果我們能夠把握住散文作品的基本規律,對組織和引導學生閱讀、理解、把握和賞析散文有着重要作用。儘管是新課標下的教學,也不能架空文本盲目拓展探究,首先還得立足於傳統意義上的文本解讀,在解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散文的美首先在於意境美、情感美。本文是一篇意蘊豐富的美文,所以教學設計把感悟作品含而不露的憂傷之美作爲重點。當然,作爲教師,我們首先要讓自己進入意境,對作品有深刻透徹的理解,這樣才能帶領學生走進作品。在感受作品、產生共鳴的基礎上,帶着強烈的感情,把意境傳導到學生的情感之中,使師生雙方與作者作品雙方的思緒自然而然地協調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帶情”、“引導”是很重要的兩環。

散文的美還在於語言的美,而語言的美與情感的美又是緊密相聯的,所以教學設計中把鑑賞語言也作爲重要的一環,通過品味語言來昇華感情,領略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從而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