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給我的孩子們》優秀教案(七年級)

《給我的孩子們》優秀教案(七年級)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教學目標:

《給我的孩子們》優秀教案(七年級)

1.學習第二人稱的寫法。

2.通過分析重點的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給予這種率真的讚美之情。

3.通過學習瞭解豐子愷的寫作風格,體會他對兒子的那份愛及在給孩子們讚美時要表達作爲成人的悲哀。

教學重點:

1.通過分析重點的詞句,體會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給予這種率真的讚美之情。

2.體會作者爲什麼在給孩子們讚美時要表達作爲成人的悲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豐子愷先生,十分喜歡抽菸。他有一個菸嘴,刻有近代僧人寄禪法師的一首詩:吾愛童子身,蓮花不染塵。罵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對鏡心常定,逢人語自新。可慨年既長,物慾蔽天真。

這首詩大意是說孩子的內心是最純潔的,但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純真的品性就被物慾即對物質享樂的追求給掩蔽了,從而失去了純真的美好的品性。豐子愷對孩子的純真世界充滿嚮往,對成人虛僞的生活充滿悲哀。

 二、作者介紹

1.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又名豐仁。現代美術家,散文家。早年曾師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深受其佛學思想的影響。“五四”後,開始進行漫畫創作。早期作品多取自現實題材,帶有“溫情的諷刺”,後期常作古詩新畫,特別喜愛取材兒童題材。他的漫畫風格簡易樸實、意境雋永含蓄,是溝通文學與繪畫的一座橋樑。代表作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畫集《子愷漫畫》等。譯著有日本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俄國屠格涅夫的《初戀》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等。

豐子愷先生的漫畫,善取人間諸相,尤多兒童題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豐家姐弟爲模特兒的。他疼愛孩子,羨慕他們天真無邪。他認爲“人間最富有靈氣的是孩子”,孩子纔是真正的“人”。他從兒童的生活中觀察到可愛的意境。《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先生的主要散文選。1927年,豐子愷從弘一法師皈依佛門,在江灣永義裏的寓所舉行了儀式。豐子愷並請弘一法師爲自己的住所取名。尊弘一囑,豐子愷在小方紙上寫了許多他所喜歡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團成許多小紙球,撒在釋迦牟尼畫像前的供桌上,拿兩次鬮,拆開來都是“緣”字,遂名寓所爲“緣緣堂”。當即請弘一法師題寫“緣緣堂”橫額。后豐子愷幾經遷移,於1933年在故鄉石門灣老屋的後面,建造了“緣緣堂”。

2.欣賞豐子愷畫作

畫詩詞

豐子愷的漫畫創作,是從畫古詩詞意開始的。在這些以古詩詞爲題的漫畫裏,卻一點也聞不出陳腐的味道。畫中展現的是今人鮮活的生活,典雅的意境和濃厚的生活氣息無矛盾。

畫兒童

豐子愷喜歡兒童、熱愛兒童,甚至是兒童的崇拜者。兒童是他漫畫裏最重要的角色,兒童漫畫是他的作品中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在畫兒童的時候,豐子愷的身份更多的是一個仁愛的父親和寬厚的長者。

畫人間

豐子愷的漫畫裏還有很大的部分描寫人間百態。在這些畫中,一些饒有情趣容易被人忽視的生活場景被畫家敏感地發掘出來。對這些人和事的描寫,表達了畫家對人世間最博大的愛與關懷。

 三、朗讀課文

1.聽範讀,理順字音。

2.藉助工具書,理解生詞含義。

3.自由朗讀,熟悉課文。

  四、整體感知

1.根據課文內容,給文章劃分段落層次。

明確:可分爲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7),寫孩子們率真自然的性格。

第二部分(8——11),抒發自己失去了童真的悲哀。

2.“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點,“神”指的是散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第一自然段中哪兩個詞能概括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要感情?

明確:憧憬、悲哀。

3.作者憧憬的人是誰?

明確:孩子們——瞻瞻、阿寶、軟軟。

4.這些孩子們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明確:率真。

 五、作業

1.整理生字新詞。

2.積累並背誦詩詞《偈語》(吾愛童子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齊背詩詞《偈語》(吾愛童子身)

 二、課文解讀

1.作者憧憬的是孩子們的率真,具體地說,在作者眼中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明確:天真、可愛、自然、率真。

2.文中寫了哪些可以表現孩子們天真可愛的趣事?

明確:

瞻瞻: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頭了,小貓不肯吃糕了,都要哭得嘴脣翻白,昏去一兩分鐘。抱泥人,喂泥人。用扇子做腳踏車騎,麻雀牌堆成火車開;和寶姊姊爭着要到月亮上去;父親剃了頭,就把他當和尚;把他的腋毛,當做黃鼠狼等;模仿他用小刀裁書,把書裁破了十幾頁等。

阿寶:給凳子穿鞋子。

軟軟:擺弄爸爸的羊毫筆。

3.從這些事可以體會到作者什麼情感?

明確:對孩子們這種生活的憧憬(嚮往)。

4.課文說“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作者憧憬的究竟是什麼?

明確:是對兒童世界“真”這一本性的憧憬。

5.在孩子的眼中,大人及大人的世界是怎樣的?結合文章來分析。

明確:大人是無生氣的動物,終日伏在窗下做事,難爲他們,摧殘他們。

如當阿寶給凳子穿鞋子後,他媽媽毀壞了他的創作;當瞻瞻裁壞書時,父親驚駭的“哼”字把他喊得哭了。

6.作者寫了孩子眼中的大人,那作者又是如何看待“大人”的呢?

明確:作者眼中的大人是不自然的,病的,僞的。

7.作者寫的這些內容是爲了說明什麼?可以表達他怎樣的感情?

明確:是爲了說明孩子們有一天會失去童真,表達了自己的悲哀,對成人做法的不滿。

8.爲什麼說孩子們總有一天會失去童真呢?孩子們失去童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明確:是世俗生活,社會風氣和教育的弊端導致孩子們會失去童真。

9.“孩子們!你們果真抱怨我,我倒歡喜;到你們的抱怨變爲感謝的時候,我的悲哀來了!”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明確:抱怨變爲感謝的時候,便走出了童年,“真”便從他身上悄然褪去,他們也就失去了童真。

三、主題探究;

1.提問:本文表達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

明確:

對孩子的喜愛;對孩子們有一天會失去真性情的悲哀之情。

2.文章題爲《給我的孩子們》,讀完全文你覺得作者究竟要給孩子們什麼?

明確:

一本記錄童年生活的畫冊。

一段黃金時代的美好記憶。

一份關於成長的殷切的希望——希望孩子們永遠保持童真。

 四、交流體驗:尋覓“童真”

每個人的童年都一定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或許現在看起來還有些“傻里傻氣”,但它們卻表現了我們毫不矯揉毫不掩飾的真性情,請用你的筆把它寫出來,說說你的“童年趣事”。

 五、作業

完成練習題。

 板書設計:

給我的孩子們

豐子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