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雖有嘉餚》優秀說課稿

《雖有嘉餚》優秀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各位老師好:

《雖有嘉餚》優秀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雖有嘉餚》 ,我說課的內容爲: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教學過程設計四個部分。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我們使用的這套語文教材,注重聯繫生活,紮實、靈活、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材在編排上體現了多樣性和階段性,初一年級着重培養一般的閱讀能力。《雖有嘉餚》是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選排的課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2、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依據新課標要求、教材特點,教學本課擬用一課時,教學目標爲:

知識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準確地翻譯全文,並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3)背誦,理解文章的內容。

這是根據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確定的。

能力目標:準確翻譯文句,理解文中所蘊含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這是根據單元教學要求以及本課在整個初中語文知識能力體系中的作用而確立的。

情感態度與與價值觀目標:聯繫實際,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自己的學習。

這是根據課標要求體現以人爲本,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

另外,根據七年級文言文的教學特點與學習重點,我把積累重點文言字詞,熟讀並背誦課文作爲本節課教學重點;把準確翻譯文句,理解文中所蘊含的道理作爲本課難點。

二、說學生和學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本課所面對的是七年級的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生活經歷和一定的閱讀能力。他們可以通過自己閱讀文章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讓他們從生活經歷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別是藉助語文學習的經驗去觀照自己的實際生活,還有很大的困難。但七年級的學生有強烈的表達個人觀點的願望。另外,七年級的學生正處青春期,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獨特體驗和看法,並且有表達個人觀點的願望。所以,本節課我會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適當的點拔以及引導。爲此,教學本課我將進行如下學法指導:

"朗讀"法貫穿讀、說、析、品、評,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寫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傾吐的情和意,所闡發的哲理,叩擊學生的心靈,引起共鳴。特別是感情豐富與含意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在語言訓練和技能訓練中體會文章的內容、神韻、風格。

品析語言法:本文構思巧妙,感情濃郁,因此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品析語言,使學生學會品析散文語言。

小組討論法:“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乃生靈光。”採用小組討論,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思維在交流中碰撞,真理在交流中突現,既發展言語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課前預習、"不動筆墨不讀書"、圈點勾畫、多摘抄積累、熟讀成誦等讀書習慣,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

三、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教師通過語言及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另外,我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宗旨,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參與性爲前提,以個人或小組合作活動爲基本方式,中間採用朗讀領悟、合作討論、拓展運用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質疑中學會創新,在比較閱讀中訓練思維,在老師引導下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

2、說教學手段

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特點,教具應具直觀、形象、生動、省時的特點,我在教學中選用了製作簡單的幻燈片。幻燈片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創設了情境,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學科,用情感喚起情感,用感悟引起感悟,用智慧啓迪智慧,是語文教學的獨有特點。據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本節課的指導思想是教師作爲啓發者和鼓勵者,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主動參與學習,攝取知識,培養能力。整個教學過程主要是以朗讀爲紐帶,以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和創新能力爲核心。按照誦讀感知—— 分步品讀 —— 積累遷移 的步驟進行。其教學分爲五個基本環節: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複習導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很快進入課文特定的情景。這樣導入,銜接舊知識,又聯繫新知識,學生在欣賞了作品以後,迫切想知道同樣類型的文章,別人又是怎樣寫的呢?懸念的設置激起學生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期待,在新課進行過程中,學生會隨時把自己的文章與課文進行比照,從而激發學生進行積極思維的作用時間比較長,爲學好本課創造良好的情境。)

第二環節、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從認識的心理過程來說,這一環節是學生的感性認識階段,它是學生進行想象的基礎。設計讓學生通過反覆誦讀掃清字詞的障礙,習得語感,積累感性材料。其具體步驟是:

第一步初讀課文,進入意境。

第一遍:聽讀 學生聽配樂朗誦,以此爲示範嚮導,讓學生進入情境;

第二遍自由讀讀法自定,或朗讀,或默讀,甚至可以吟唱。這是尊重學生的“個體”認知個性,引導他們樂於去讀。此時,教師在屏幕上顯示一些易讀錯的字,供學生參考。

第三遍小組內互讀互評,看誰讀得最清楚、流利。通過討論比較優劣找差距,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完成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其間教師要進行學法指導:(1).讀準每一個字音;(2).注意正確斷句;(3).儘量讀出感情。

第二步再讀課文,疏通文意。以完成教學目標2:準確地翻譯全文,並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教師先進行學法指導:(1).字詞句一一落實,儘量做到對譯;(2).儘量翻譯出原文的語言風格。然後學生自讀,結合書下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將課文逐句翻譯一遍。用筆圈點出不能準確把握的地方。最後組內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若仍不懂,則舉手問老師,全班同學一同解決。

第三步:根據句意劃分朗讀節奏。

第三環節、精讀課文 分析品味。

文言文應以誦讀爲教學突破口,在這一過程中,我將作爲教學的促進者、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學習,共同討論,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並相機點撥、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分兩個問題進行討論。

第四環節:探究作品 創造閱讀。

新課標指出“能就適當的話題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我設計這一環節,既訓練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於鍛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多得。在這一環節,主要是探討文學作品的寫作特色。

第五環節:反思總結,拓展延伸

課堂最後5分鐘,引導學生自我反思、總結學法。教是爲了不教,學會是爲了會學。學生正感受到“收穫”的滿足感時,我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把“收穫”變爲創造。首先,師生一起以填空題的形式概括文章主旨,讓後讓學生探討“教學相長”的意義。

以上是教學的主要過程,“注重興趣與感悟、注重朗讀與積累、注重個性與反思”,是本節課設計的出發點;是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是我“生命課堂”教學理念的實踐!或許,由於學生的閱歷,他們還無法完全理解這篇文章,但是,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樣一堂課,把“教學相長”的道理深刻地印在學生的心靈中,在學生靈魂與思想的原野裏播下一顆種子,在他們以後的人生道路中,隨着閱歷的增加,對這篇文章,對“教學相長”的理解會越來越深,而讓學生學會感悟,學會閱讀,學會積累,學會表達,是我這堂課的追求,也是我平時教學過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一篇好的文章會影響人的一生,同樣一堂好課也會在學生的心中久久回落,我們的課堂應該幫助學生架起通往那些閃爍着人類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橋樑,和學生一起雲享受那精神的盛宴,雲與那些偉大的靈魂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幫他們刻下永不磨滅的印記。這是我這堂課的追求,也是我平時教學過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以上說課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