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雖有嘉餚》《河中石獸》複習案

《雖有嘉餚》《河中石獸》複習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雖有嘉餚》

《雖有嘉餚》《河中石獸》複習案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一、基礎鞏固

(一)翻譯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雖有佳餚( 即使 ) 2、不知其旨也( 甘美 )

3、雖有至道( 最好的道理 ) 4、是故學然後知不( 所以 )

5、教然後知困(不通,理解不了 ) 6、然後能自反也 (反省 )

7、然後能自強也( 自我勉勵 ) 8、學學半( xiao教人 )

9、教學相長也( 增長,促進 )

(二)翻譯下列句子

1、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佳餚,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

2、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所以學習以後就會知道不足,教學以後就會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知道不足,然後就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困難,然後就能勉勵自己。 4、故曰:教學相長也。

所以說:教學與學習互相促進。

5、《兌命》曰:“學學半。”

《兌命》說:“教育別人,能收到一半的學習效果。”

(三)填空。

1、《禮記》,又名《 小戴禮記 》, 儒 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的選集。相傳爲 西漢 (朝代) 戴聖 (人名)編撰。

2、“四書”是指《 論語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五經”是指《 詩經 》《 尚書 》《 禮記 》《 周易 》《 春秋 》。

3、《學記》是《 禮記 》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的 第一篇 系統性的 教育學 論文。其中許多看法和認識至今仍然有着很強的現實意義。如“因材施教”“教學相長 ”等。

4、本文集中論述了 教 和 學 的關係,說明了 教學相長 的道理。

5、本文在論述時先以“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 ”類比引出“ 雖有至道,弗學, 不知其善 ”,進而又以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後歸結到“ 教學相長”這個結論。(用原文填空)

6、本文的中心句是( 教學相長 )。

7、讀了這篇短文,結合你的學習實際,談一點你的學習體會。

  《河中石獸》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爲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爲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衆服爲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再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

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擊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

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

(1)一寺臨河干( 靠近 ) (2)山門圮於河( 倒塌 )

(3)閱十餘歲( 經過 ) (4) 竟不可得 ( 最終 )

(5)棹數小舟( 划船 ) (6)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 離開 )

(7)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 ( 侵蝕、沖刷 ) (8)但知其一( 只 )

3、指出下面加點詞語的古今異義。

⑴如是再齧 古義:( 這樣 ) 今義:( 判斷動詞 )

⑵爾輩不能究物理 古義:(事物的道理) 今義:(物理學,學科名稱)

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D )

A.聞之笑曰 B.當求之於上流

C.一老河兵聞之 D.其反激之力

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1)是非木柿,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翻譯: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沖走呢?

(2)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翻譯: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荒唐可笑;在原地深處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可笑嗎?

(3)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翻譯: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中一個方面,不知其他方面的情況太多了,怎麼可以根據一點道理就作主觀判斷呢?

6、文中講到了哪幾種尋找石獸的方法?他們各自的根據是什麼?

四種:一是到原地水中找(“水中”);二是到下游找,理由是“以爲順流下矣”。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地中”、“湮於沙上”);理由是“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上流”),理由是“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再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7、如何理解講學家的“笑”和老河兵的“笑”?

講學家聽說了寺僧往下游尋找石獸,嘲笑他們不懂推究事物道理,老河兵嘲笑講學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觀臆斷。

8、探究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廟僧 和講學家犯了什麼錯誤?爲什麼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確的方法?

廟僧和講學家都犯了脫離實際、主觀臆斷的錯誤。老兵則從實際經驗出發,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確看法。

9、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事物的變化是很多的,不能憑主觀臆斷去判斷事物。(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