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劉禹錫《秋詞》教案設計

劉禹錫《秋詞》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秋詞》劉禹錫

劉禹錫《秋詞》教案設計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教前思考:

《秋詞》是唐朝詩人劉禹錫所寫,詩中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描述了一隻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凌厲。顯然這隻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隻鶴的頑強奮鬥,衝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爲大自然別開生面。其實這隻鶴是詩人自己不屈的化身,奮鬥精神的體現。但對三年級學生來說,這樣的內涵感悟是有極大差距的,是不現實的。於是我在這堂誦讀課中只是定位:有所理解,可不求甚解;能熟讀成誦,但不抹殺興趣。

  教學過程:

  一、自讀古詩,讀通讀順。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秋詞》,一起來讀題目

生齊讀

師:“秋詞”就是?

一生答:“秋詞”就是寫秋天的詩。

師:《秋詞》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所寫。請大家讀好這名字。

生讀。

師:現在給同學們2分鐘時間,要求把這首詩讀準確讀通順。可單獨讀,也可同桌幫助讀。看哪一桌讀得最好。

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聆聽。

(2分鐘到)師檢查自讀效果,生1朗讀流暢,生2遇到“寂寥、春朝、碧霄”有些遲疑,於是老師領讀這三個生字,再檢查朗讀時,生3、生4及全班朗讀比較流暢。

二、自讀自悟,初知詩意。

師:我們已經能讀好這首詩了,現在提高難度,誰能夠參考課後註釋來說說每句詩的大致意思呢?能說出一句是認真的,能說出二句是聰明,能說出全詩那是了不起了。可以同桌討論。“

生自讀自說、同桌互說。教師巡視瞭解,參與討論。

 三、巧用已學古詩,豐富“悲秋”內涵。

2分鐘後,師:哪位同學願意來說說一、二兩句?(約8人舉手)。

生1:一直以來,人們到了秋天就很悲傷。我說秋天比春天還要好。

師:說得很好,強調了一個“悲“字。還有誰願意來說。

生2:自古以來,人們到了秋天就感到寂寞、傷心。我卻認爲秋天比春天還要好

師:說得更好了,兩句話之間用了一個“卻”就緊密聯繫起來了。是啊,到了秋天,花兒凋謝了,樹葉飄落了,小草枯黃了,大雁南飛了。人們可能會感到淒涼、傷心。如李白有首詩“白髮……”

生緊接着往下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師:李白是愁如秋霜啊。葉紹翁有首詩:“蕭蕭……”

生緊接着往下背“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師:葉紹翁是秋風動情啊,王昌齡有詩“撩亂……”

生緊接着往下背:“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師:在這些詩人眼裏秋天是悲悲切切、悽悽涼涼的,秋入心中化爲了“愁”字。(教師一板書,學生“啊”的一聲,有所頓悟。)難怪詩人說……

生:自古逢秋悲寂寥。

師:秋意不濃,誰能再讀濃些?

生情感豐富地讀。

四、靜心美讀詩文,想象“詩情”畫意。

師:衆人都不喜歡秋天,可詩人爲什麼會喜歡秋天呢?這時詩人一指天空,請看……

生讀“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師:這兩句如能讀得好,同學們定會出現一個美妙的畫面,誰來試試?

幾個學生先後朗讀,其餘閉目想象。(有的同學聽着聽着叫起來,“我出現了!”)

師:請你來說說,你腦海裏出現了什麼?

生1:我的腦海裏有一隻鶴在飛呢!

師:還有更美的畫面嗎?

生2:藍藍的天空有一隻鶴在飛,還有幾片雲呢?

師:鶴在雲上呢?還是雲下呢?連起來再說說。

生3:我的腦海裏,藍藍的天空一隻鶴直衝到了雲上呢?

師:說得真好,我還彷彿聽到了鶴歡快的叫聲呢!讀好這兩句詩,把這美好的畫面深深地印在腦海裏吧。

學生深情朗讀。

師:你們想,詩人心情會寂寞嗎?會悲傷嗎?

生1:詩人心裏肯定很快樂。

生2:詩人心裏肯定在想,秋天爲什麼要傷心呢,有那麼勇敢的鶴就已足夠了。

生3:鶴多麼自由自在啊,我也像它那樣快樂自在。

師:對,我們就以這種心情來讀好它。

 五、熟讀成誦,男女競擂。

  六、課外補充插圖,加深理解。

師:我們讀過詩,大都配有插圖,但這首詩沒有,課後有興趣給《秋詞》配上插圖。

 檢測反饋:

一、時間分配(有老師卡表計算,實際誦讀時間超出20分鐘。)

學生讀詩:12分鐘多;教師講述:3分鐘多;師生互動:7分鐘。

二、學生檢測(總共42個學生,抽測其中一組共12人。)

1、背誦情況:流利6人;能背出5人;背一半1人。

2、理解情況:理解透徹1人;有些理解10人;不理解1人(抽測的題目有這些:a說說詩人喜歡秋天的原因;在一般人眼裏,b秋天給人的感覺是怎麼樣的,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c請描述“晴空一鶴排雲上”的畫面。其中理解透徹者能講出詩人寫這首詩目的及表達的情感,完全自己悟出,很不簡單)

3、學生情感:喜歡古詩8人,一般4人,不喜歡0人。

根據以上檢測,小結如下:

本次古詩誦讀課基本完成預設要求,證明誦讀課20分鐘是科學的,粗講熟讀的誦讀策略是適合的。但古詩文誦讀中,怎樣挖掘情感,讓古詩在學生中產生共鳴還有待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