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馬》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馬》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馬》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馬》1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在此基礎上積累優美的語句。

2、揣摩文中的對比描寫,瞭解對比描寫的作用,並學會運用。

3、瞭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對比的寫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1、閱讀課文,初知大意,並藉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2、閱讀註釋,查閱資料,瞭解作者布封。3、安排一個學生準備書法作品。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展示書法作品:學生用小篆和隸書寫的“馬”及教師用楷書在黑板上寫的“馬”。

要求學生說出三個“馬”字分別屬於哪種字體。

學生回答後,教師語:時代不同,“馬”的寫法也不同,這是漢字形體演變的結果;同樣,隨着社會的發展,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運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布封的文章去了解、關注人類忠實而高貴的朋友——馬。

二、整體感知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文中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請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詞語:馬馬

2、請分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兩種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點,並用波浪線勾畫出文中最能說明兩種馬各自特點的詞句。

3、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麼態度?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哪些段落

三、交流研討

圍繞上述問題,請學生髮表各自的看法,學生回答後,教師將學生的意見進行歸結。

文章寫了家馬、野馬(或人工馴養的馬、天然的馬等),它們各自的最大特點分別是“馴良”、“自由奔放”。

能表現馴良的詞句:迎合別人、捨己從人、屈從,不拒絕任何使命,盡一切力量爲人服務……

表現自由奔放的詞句:奔馳、騰躍、不受拘束、沒有節制,自由地遊蕩、蹦跳……

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二、三自然段。

四、重點研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讀二、三段

1、自讀讀二、三段,發現問題。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發現的問題,力求在小組內解決問題。3、班上交流,重點研討以下幾句:

1)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

2)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

3)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美麗的天然。

4)所有的家馬則都只有人工所能賦予的東西,即技巧與媚妍而已。

(二)深層探究

1、請同學介紹布封情況,明確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要求點到爲止)

2、小組內討論: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作者實際是借對兩種馬的描述來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感態度?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兩個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師小結: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也是一篇禮讚自由的優美散文,它不僅給我們展示了兩種馬的特質,而且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懷,實爲文質俱美之文。

五、延伸拓展

用多媒體展示樑曉聲《如果我爲馬》中的片段,學生齊讀。是的,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麼我將懇求造物主賜我爲一匹野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麼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六、作業

找出自己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語句(段),作點評(完成在資料卡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聯繫實際展開討論,品味語言,學以致用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布封的馬爲我們展示了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它們各自的最大特點是馴良與自由。下面我們來欣賞這兩種馬的生活片段。

二、延伸、拓展

1、教師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家馬、野馬的生活畫面,請學生欣賞。

2、請同學談自己欣賞哪一種馬,並陳述理由(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響)。

3、討論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下例問題:

1)家馬的馴良的天性嗎?請聯繫自己的學習生活,談談自己的觀後感,並就目前的教育現狀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2)人類對馬的馴化,如果給馬帶來了痛苦,那麼請聯繫人類發展的歷史談談人類該不該馴化動物?

3)我們身邊出現的野生動物園,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面對日益惡劣的生存環境,人類究竟該怎樣對待動物?

討論結果略。

三、品味語言,學以致用

導入語: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說明書,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它不僅讓我們受到諸多啓發,而且在語言上、行文上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1、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摘錄在資料卡的語句,並陳述自己的理由。

教師要注意參與到活動當中,引導學生去體會文中人格化的描寫。

2、再讀課文,瞭解對比的運用及其作用。

1)找出文中對比描寫的相關內容,並思考其作用。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並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

3)教師對學生的交流結果進行概述:就全文來看,作者是將家馬與野馬作比,以家馬的馴良來襯托野馬的自由奔放,就最後一段來看,是以其它動物來襯托馬的美貌。

3、用對比方法寫一段話,描繪自己喜歡的動物,要求重點刻畫其外貌,字數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寫作片段。

四、作業

1、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並任選五個詞語造句。

2、課外閱讀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寫動物的文章,作讀書札記(一週內完成)。

[附]板書:

家馬:馴良——同情作比較,

野馬:自由——欣賞突出事物的特點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馬》2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在此基礎上積累優美的語句。

2、揣摩文中的對比描寫,瞭解對比描寫的作用,並學會運用。

3、瞭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對比的寫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展示書法作品:學生用小篆和隸書寫的“馬”及教師用楷書在黑板上寫的“馬”。

要求學生說出三個“馬”字分別屬於哪種字體。

學生回答後,教師語:時代不同,“馬”的寫法也不同,這是漢字形體演變的結果;同樣,隨着社會的發展,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運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布封的文章去了解、關注人類忠實而高貴的朋友——馬。

二、作者及課文簡介

布封,法國博物學家、作家。貴族家庭出身,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品中慣常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課文中的馬就被賦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僕,像豪邁而獷野的遊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土。

三、整體感知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文中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

2、請分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兩種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點,並用波浪線勾畫出文中最能說明兩種馬各自特點的詞句。

3、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麼態度?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哪些段落?

四、交流研討

圍繞上述問題,請學生髮表各自的看法,學生回答後,教師將學生的意見進行歸結。

文章寫了家馬、野馬(或人工馴養的馬、天然的馬等),它們各自的最大特點分別是“馴良”、“自由奔放”。

能表現馴良的詞句:迎合別人、捨己從人、屈從,不拒絕任何使命,盡一切力量爲人服務……

表現自由奔放的詞句:奔馳、騰躍、不受拘束、沒有節制,自由地遊蕩、蹦跳

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二、三自然段。

五、重點研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讀二、三段

1、自讀讀二、三段,發現問題。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發現的問題,力求在小組內解決問題。3、班上交流,重點研討以下幾句

1)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

2)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

3)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美麗的天然

4)所有的家馬則都只有人工所能賦予的東西,即技巧與媚妍而已。

(二)深層探究

1、請同學介紹布封情況,明確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要求點到爲

2、小組內討論: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作者實際是借對兩種馬的描述來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感態度?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兩個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師小結: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也是一篇禮讚自由的優美散文,它不僅給我們展示了兩種馬的特質,而且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懷,實爲文質俱美之文。

六、延伸拓展

用多媒體展示樑曉聲《如果我爲馬》中的片段,學生齊讀。

是的,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麼我將懇求造物主賜我爲一匹野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麼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六、作業

找出自己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語句(段)抄在資日記本上。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布封的馬爲我們展示了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它們各自的最大特點是馴良與自由。下面我們來欣賞這兩種馬的生活片段。

二、延伸、拓展

1、教師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家馬、野馬的生活畫面,請學生欣賞。

2、請同學談自己欣賞哪一種馬,並陳述理由(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響)。

3、討論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下例問題:

1)家馬的馴良的天性嗎?請聯繫自己的學習生活,談談自己的觀後感,並就目前的教育現狀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2)人類對馬的馴化,如果給馬帶來了痛苦,那麼請聯繫人類發展的歷史談談人類該不該馴化動物?

3)我們身邊出現的野生動物園,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面對日益惡劣的生存環境,人類究竟該怎樣對待動物?

討論結果略。

三、品味語言,學以致用

導入語: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說明書,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它不僅讓我們受到諸多啓發,而且在語言上、行文上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1、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摘錄在資料卡的語句,並陳述自己的理由。

教師要注意參與到活動當中,引導學生去體會文中人格化的描寫。

2、再讀課文,瞭解對比的運用及其作用。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並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

3)教師對學生的交流結果進行概述:就全文來看,作者是將家馬與野馬作比,以家馬的馴良來襯托野馬的自由奔放,就最後一段來看,是以其它動物來襯托馬的美貌。

3、用對比方法寫一段話,描繪自己喜歡的動物,要求重點刻畫其外貌,字數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寫作片段。

四、作業

1、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並任選五個詞語造句。

2、課外閱讀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寫動物的文章,作讀書札記(一週內完成)。

板書設計:

家馬:馴良——同情作比較,

野馬:自由——欣賞突出事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