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3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3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1

教學目的

1.學習快速閱讀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點,理解文章內容。

3.理解列數字方法的作用。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習快速閱讀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點,理解文章內容。

難點:理解列數字方法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l)暢談:盡情地說。

(2)昂首挺立:仰着頭直立着。

(3)遙遙在望:形容距離遠可以望見。

(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夠望見而不能夠接近。

2.閱讀全文,思考自讀提示和課後練習。

二、導入

小時候,奶奶給你們講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嗎?傳說月宮中不僅有儲娥,還有捧酒的吳剛,還有揭藥的玉兔。你們想到月亮上去會會他們嗎?

1967年7月21日,人類登上了月球,讓我們跟着登月的宇宙飛船去月球上瀟灑走一回。

三、正課

1.用5分鐘時間快速默讀全文,做到集中注意力,本出聲,不回視,記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2.請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意。

討論並歸納:分成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樹起了宇航事業的一塊新的里程碑。

概括介紹美國宇航員拜訪了月球。

第二段:從“這一年的7月16日”到“三位宇航員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個星球的探險。

具體介紹美國宇航員登月的全過程。

第三段:從“登月歸來後不久”到完。

評論登月的意義。

3.提問:登月的全過程可分爲幾個階段?試概括每個階段的內容要點?

討論並歸納:可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登月前,介紹宇航員來到發射架下,進人狹小的指令艙。點火,火箭緩緩上升,兩級火箭自動脫落後,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啓動工作,飛船在預定的時間、預定的高度進入預定的軌道。先繞地球飛行,飛行狀況正常。第三級火箭再次發動,進入登月軌道。飛船開始作減速飛行,減慢到一定速度時,它自動作了停火的指令。不久,登月艙和飛船脫離。登月艙開始降落,平穩地降落在月球上。

第二階段:登上月球。登月艙打開了艙門,宇航員走下階梯,登上了月球,開始作業,3個小時後停止作業,從月球返回登月艙內。

第三階段:返回地球。登月艙發動機起動了,它不斷地上升,不斷地加速,進人預定軌道,與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羅11號”飛船對接成功。丟棄登月能,飛船開始向遙遠的地球飛去。它以合適的角度進入地球大氣

層。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時候,三個大型降落傘在空中張開,“阿波羅

11號”飛船濺澆在預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邊的海軍救起。

4.提問:宇航員登上了月球后做了哪幾件事?

討論並歸納;做了九件事。

①檢查了登月器的着陸情況,發現一切正常。

②他們拿出鐵鍬,採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樣品。

③他們從登月艙中取出一塊紀念碑,把它樹立在月球上。

④從登月艙中取出電視攝像機,安裝在月球的表面。

⑤安裝了一臺太陽風測定裝置,用來檢測宇宙射線。

③安裝了用來精確測定月球和地球之間距離的激光儀。

③安裝了測定月震的月震儀。

③取出美國的星條旗,把它插在月亮上。

③跟美國總統尼克松通話。

5.提問;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數字,這些數字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文章中精確地運用表示時間、速度、距離的數字,使文章說明得更準確、更具體。

6.提問:登月有什麼意義?

討論並歸納: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

四、小結

本文以平實的語言,真實記錄了這次登月的全過程。文章精確地運

用表示時間、速度、距離的數字,使文章說明得更準確、更具體。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二、三。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根據下列句子的意思用一個詞語表達。

1.仰着頭直立着。()

2只能夠望見而不能夠接近。()

3.距離遠但可以望見。()

4.不停地運動行進。()

(二)如果你是宇航員,你到月球上要做些什麼?展開想象,寫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七年級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2

○教學目標

①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②理清文章思路,瞭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③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速讀課文,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文章思路,從中瞭解有關人類登月的知識。

○課前準備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觀天文館,瞭解有關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識。

學生可以閱讀有關的書籍,如《航天時代》、《宇宙奧祕》、《十萬個爲什麼》等等,也可以網上查詢有關月球的資料,爲更好地理解課文做準備。

○教學內容這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通過閱讀,讀者定能體會到那登月全過程的驚心動魄、登月成功後的喜悅以及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讚美。文章所記

敘的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

教學設計

新課導入①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飛船的登月資料圖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畫面導人新課。

②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關月亮的古詩歌導人。

總之,導人旨在引起學生閱讀本課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月亮的傳說、月亮的神祕是人類的嚮往,什麼時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變成現實,1969年7月21日,人類終於登上了月球,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悅,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依然可以領略。讓我們共同欣賞美文《月亮上的足跡》。

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學生速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並提出思考題,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學習a.快速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脣,不回讀),並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b.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c.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爲幾個階段?d.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並簡要說明。

②合作探究:以上問題可以由小組討論完成,討論中教師可巡視指導,並參與討論。

然後由學生各組代表發言,並由其他組的學生補充,發言後教師可以總結評點:本文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登月全過程可分爲四個階段,登月準備——飛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歸來。

研讀賞析,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①自主學習

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疑並共同探究,深人體會。a.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全過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7.b.宇航員登月後做了哪幾件事?c.人類登月有什麼意義?課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②合作探究: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並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76萬公里,歷時95個小時。宇航員登月採集月壤和月岩樣品,樹立紀念碑,安裝攝像機,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月震儀,插上美國國旗,與尼克松總統通話等。課文最後一段揭示了其偉大意義。

可讓學生齊讀並深刻體會,教師可以總結過渡:“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現代科學技術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對這樣一次事件的完整敘述,寫法上有什麼特點呢?學生可以發言並舉例。教師可以幫助歸納:語言方面——①恰當的描述;②用數字說明;③敘述中有議論。此三點可各舉一例,並分析作用,教會學生在寫作中應用。

拓展延伸,聯想和想像

可以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看第99頁的插圖,引導想像

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麼?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②科學家爲什麼要蒐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員會有什麼感覺?

④文中寫道,“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奉;科學家採集土壤、岩石是爲了科學研究、開發並利用月球;宇航員的高空感覺,是失重、頭暈、嘔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

總結: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國航天技術到目前仍無法登上月球。但隨着我國神州三號飛船的發射成功,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爲期不遠了。願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爲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做出貢獻。我們也期待着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成功。

延伸練習:①假如你駕駛着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麼感受?你會做些什麼?展開想像,寫一篇小短文。題目爲《我駕飛船登月》。

②自學“讀一讀,寫一寫”練習中的詞語,並在寫作中儘可能地使用。

○板書設計

學生畫的登月圖可用實物投影儀顯示,讓學生自行講解,鍛鍊學生裝的聯想及表達能力,也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教師也可做圖,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習。

七年級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3

學習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理清文章思路,瞭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3、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要點點撥

這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通過閱讀,讀者定能體會到那登月全過程的驚心動魄、登月成功後的喜悅以及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讚美。文章所記敘的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

學習過程

一、預習檢測

1、解釋詞語

昂首挺立:

一葉孤舟:

遙遙在望:

小心翼翼:

二、整體感知

2、快速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脣,不回讀),並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3、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4、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爲幾個階段?

5、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並簡要說明。

三、理解探究

6、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全過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7.

7、宇航員登月後做了哪幾件事?

8、人類登月有什麼意義?課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9、在寫登月全過程的時候,用了大量的數字,時間精確到分秒,在文中畫出來,說說這些數字起什麼作用?

10、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四、拓展延伸

11、假如你駕駛着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麼感受?你會做些什麼?展開想像,寫一篇小短文。題目爲《我駕飛船登月》。

五、學習小結

12、通過本文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啓示?

達標檢測

(一)積累與運用。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注音寫出漢字。

(1)áng()首挺立(2)軌道()(3)橢圓形()

(4)小心yìyì()(5)鐵鍬()(6)狹zhǎi()

2、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雖說是近鄰,離地球也有38萬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邁開了人類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樹起了宇航事業的一塊新的里程碑。

(3)飛船開始作減速飛行,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要到達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3、本文采用的是順敘的方法,即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的順序來敘述的方法,這樣讀者容易把握。登月的前前後後總共可以分爲四個階段,請各用兩個字來概括一下每一階段的主要內容。

(二)課內閱讀

①三名宇航員在艙內吃了晚飯。在發射後13小時30分開始平靜地進入夢鄉。地面站停止對他們發出指令,以免干擾他們的好夢。他們必須好好休息,因爲要成功地進行登月飛行,沒有良好的體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②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飛行。它飛過了月亮和地球距離的中間點,在19日晚上8點33分,又飛過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點。這個引力的靜止點在離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這一距離上引力平衡。從飛船上可以看到美麗的月球已經遙遙在望。它發着美麗的銀光,靜靜地懸在飛船的上方。

③19日晚上9點32分,地面指揮中心發來呼叫。三個人急忙起身。這一天,他們應按計劃登上月球。飛船開始作減速飛行,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要到達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個宇航員緊張地工作着,他們手握操縱桿,以防一旦計算機出現故障,就用手工操縱。還好,計算機發着正常的指令,飛船減慢到一定速度時,就自動作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點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換乘登月艙,並與地面指揮中心通了話。不久,登月艙和飛船脫離,飛船繼續在繞月軌道上飛行,登月艙則開始降落,在橢圓形軌道上緩緩下降。

④7月21日凌晨5點17分40秒,登月艙平穩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員興奮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報告:他們已經勝利着陸。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興地祝賀他們的成功。

⑤21日上午11點39分,登月艙打開了艙門。11點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階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處是細小的顆粒,有點像地球的海灘。緊接着,奧爾德林也來到了月面。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這是人類偉大的一步。這一時刻的精確時間是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這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1、這幾個語段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你的依據是什麼?

2、“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飛行”這句話運用的修辭是;“它發着美麗的銀光,靜靜地懸在飛船的上方”這句話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3、“這個引力的靜止點”指的是什麼?你知道它的具體位置嗎?爲什麼把它叫做“引力的靜止點”?

4、第①③④自然段中加點的“他們”所指代的內容是一樣的嗎?請具體說明。

5、第⑤自然段劃線的.句子是四個短句,很有氣勢,充分表達了作者無比激動的心情。請你換一種方式,以便更能突出作者這種心情,應該怎麼說?

6、你知道我國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是在什麼時候嗎?對我國進行的載人航天飛行活動你有什麼看法?

(三)拓展閱讀

人類爲何對月球情有獨鍾

①月球是地球的近鄰,也是地球惟一的天然衛星。早在遙遠的古代,人類就有了奔向月球的美好願望。每當中秋佳節,皓月當空,把酒賞月,其樂融融之時,蘇東坡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名句正道出了人們對這一良辰美景的美好祝願。

②人們只看到了那朗朗夜空中美麗動人的月光,但可能並不知道,月亮原來與人類的生命還息息相關呢。美國謝魯皮爾遜博士的研究指出,在太陽系最初形成時,月球即受到地球的牽引,成爲它的衛星。在月球靠近地球的過程中,地球表面的海洋出現強烈的潮汐起伏,這種劇烈起伏所引起的巨大摩擦力,令地球氣溫劇增,導致地心熔化。地球岩漿在高溫及高牽引力作用下,出現旋轉式滾動,其結果產生了磁場。正是這一“超巨”磁場,對地球形成了一個“保護盾”,減少了來自太空的宇宙射線的侵襲,因而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滋長。如果沒有這個“保護盾”,外來的射線會將最初出現在地球上生命幼體全部殺死,使生物根本無法在地球上生存、生長、繁殖。可見,從某種意義上講,月球成了地球上衆多生命的“保護神”。

③現代科學研究也證實,人的心理變化也和月亮的盈虧週期有關。這是因爲人體約有80﹪的液體,月亮引力也像引起海洋潮汐那樣對人體中的液體發生作用,從而造成人體的“生物高潮”和“生物低潮”。一般在滿月時爲生物高潮,這時人的頭部和胸部的電位差比較大,容易激動,導致人的情緒極不穩定,因此最易出事。如精神不正常者多在月夜發作。人們進一步研究還發現,就連人類的謀殺、毒害、抑鬱和心臟病的發作也都與月亮的盈虧有關,並認爲月亮產生的陽離子能誘發人的反常行爲。人們相信,隨着科學技術不斷髮展,必將更多地揭示出人類與月亮的深層次的奧妙。

④月球也是解決日益困擾着人類的能源問題的理想基地。因月球表面近於真空狀態,太陽輻射可以毫無阻擋地到達月球表面,因此,在月球表面建立全球性、並聯式的太陽能發電廠,能長期獲得穩定的電能。由於月球既無磁場,又無大氣,太陽風離子可以毫無阻擋地抵達月球表面。加上小天體的撞擊,致使月球表面覆蓋的5—10米厚的月壤層都富含太陽風成分,如氫、氦、氖、氬、氮等,其中作爲核電燃料之一的氦-3,在地球上蘊藏量極少,容易取用的估計只有500千克左右,而在月球表層5—10米的土壤內就含有氦-3總量達到100—500萬噸,可成爲人類萬年以上長期使用的清潔、安全和高效的核聚變發電燃料。

1、解釋下面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其樂融融

(2)息息相關

2、“早在遙遠的古代,人類就有了奔向月球的美好願望”,你能舉出實際的例子嗎?

3、根據第②自然段回答:月球與地球之間的“磁場”是怎樣形成的?

4、月球對地球的“保護盾”的作用體現在哪裏?

5、“精神不正常者”爲什麼多在月夜發作?

6、從第④自然段看,月球能從哪兩個方面爲人類提供能源?

7、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留傳久遠的詠月的句子。在我國古代有很多詠月的名句,你還知道哪些?請舉兩個例子,並指出作者是誰。

如:從小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

答案19月亮上的足跡

學習過程

1、昂首挺立:仰着頭挺着胸站立.

一葉孤舟:單獨的一艘小船.

遙遙在望:在望:可看見。遠遠地可以看到。

小心翼翼:形容謹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

2、略

3、本文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

4、登月全過程可分爲四個階段,登月準備——飛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歸來。

5、略

6、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76萬公里,歷時95個小時。

7、宇航員登月採集月壤和月岩樣品,樹立紀念碑,安裝攝像機,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月震儀,插上美國國旗,與尼克松總統通話等。

8、課文最後一段揭示了其偉大意義。

9、準確,科學,真實。這也是寫實報道的特點。

10、①恰當的描述;②用數字說明;③敘述中有議論。此三點可各舉一例,並分析作用

11、略

12、略

達標檢測

(一)積累與運用。

1、(1)昂(2)guǐ(3)tuǒ(4)翼翼(5)qiāo(6)窄

2、(1)只能老遠的看到,卻無法與之接觸,形容月亮力地球很遙遠,要登月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比喻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爲標誌的大事,很形象得說明了人類登上月球的意義重大。(3)心裏嚮往已有很長的時間,表明人類對月球探索的想法由來已久。

3、準備、升空、登月、返航。

(二)課內閱讀

1、時間順序;依據是有表示時間的詞語,如:發射後13時30分;19日晚上8點33分;19日晚上9點32分;7月20日上午7點32分;7月21日凌晨5點17分40秒;21日上午11點39分;11點51分等。

2、比喻;描寫。

3、“這個引力的靜止點”指的是“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點”;在離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因爲月球和地球在這一點上引力平衡。

4、不完全一樣:第①③自然段都指的是“三名宇航員”;而第④自然段中的“他們”是指“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

5、可以把四個短句都單獨各起一段,這樣更有氣勢,更能表達作者那種無比激動、自豪之情。

6、20xx年楊利偉;開放性題,可以從增強國防、國力、世界和平利用太空等角度去說即可。

(三)拓展閱讀。

1、(1)形容一家人在一起和睦歡樂的樣子。(2)形象地說明了月亮同人類生命的關係非常地密切。

2、如:我國神話傳說中“嫦娥奔月”的故事等。

3、在月球靠近地球的過程中,地球表面的海洋出現強烈的潮汐起伏,這種劇烈起伏所引起的巨大摩擦力,令地球氣溫劇增,導致地心熔化。地球岩漿在高溫及高牽引力作用下,出現旋轉式滾動,其結果產生了磁場。

4、減少來自太空的宇宙射線的侵襲,使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滋長

5、因爲滿月時爲生物高潮,這時人的頭部和胸部的電位差比較大,容易激動,導致人的情緒極不穩定。

6、(1)太陽輻射形成的太陽能;(2)核電燃料氦-3。

7、(1)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2)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3)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