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揠苗助長(一課時)教案與反思

揠苗助長(一課時)教案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揠苗助長(一課時)教案

揠苗助長(一課時)教案與反思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學講一則寓言故事,我們不僅要學會,還要會講。什麼是寓言呢?

2、(出示投影)注意寓言的“寓”(大屏幕演示“寓”字的寫法)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你們是如何預習的?通過預習你讀懂了什麼?

相機板書:巴望

焦急

激動

傷心

  二、猜猜看

既然你們都讀了不少寓言故事,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誰願意接受挑戰?願意接受挑戰的請起立。

(出示課件-猜猜看)

 三、讀課文,講故事

1、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便是同學們的朗朗讀書聲,請同學們用自己最動聽的聲音把課文讀一遍,要做到正確、流利。一會兒站到前邊來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

2、爲了展示最佳的讀書效果,我們再將課文聽一遍。善於聆聽也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出示課件邊看邊聽)

3、同桌互相講故事。

4、再以第一人稱小組中改編故事

 四、配音講故事

1、選出農夫、農婦和他們的孩子的扮演者

2、(出示課件:揠苗助長動畫)自我介紹

3、配音講故事

4、小結。

問農夫:當時你爲什麼會想到拔苗的辦法?現在後悔嗎?說說你的想法。現在你最想對觀衆們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問農婦:你的丈夫做了一件蠢事,你該如何處理這件事?你的丈夫有勇氣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講他的這件蠢事。他真是一個勇敢的人。你看他懊悔的樣子,你該怎麼開導他?

問孩子:小朋友,你的爸爸幹了一件蠢事,你一開始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現在你知道了嗎?你還愛你的爸爸嗎?你知道你爸爸爲什麼會犯錯誤嗎?

  五、總結

1、同學們,你們從這位農夫身上應該吸取什麼教訓呢?(出示課件-總結的話)

2、我們以後做任何事都不能違背了事物的自身規律,讓我們都做一個聰明的人,做一個善於觀察、不急於求成的人。

  六、作業

《揠苗助長》新編(說說自己做過的一件蠢事)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

《揠苗助長》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七單元中一篇課文,是一則傳統寓言。它展現了一個急於求成而揠苗助長的可笑而滑稽的農夫形象,讓學生明白做事不能急於求成,違反規律的道理。

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如果讓他們自己說出來這則寓言故事的道理是比較難的,而且絕大多數孩子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可是很難用言語來表達,怎樣讓學生既明理又會表達呢?我是這樣設計本課教學的:揭題釋題--初讀了解大意--品讀體會“焦急”--感悟寓意--點明寓意。

首先,從《揠苗助長》的課題着手,在圖片的輔助下,理解揠苗的意思,並從文中找出有關揠苗意思的句子。當學生明白揠苗的意思後,我適時追問: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裏拔是爲了什麼呢?這樣讓孩子們理解揠苗助長的意思就水到渠成。緊接着我給孩子們一個問題:這個種田人爲什麼揠苗助長?結果怎樣?孩子們明白了這個問題也就能說出故事的主要內容。

其次,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農夫的“焦急”。例如:說說“巴望”還可以換成什麼詞語?什麼叫“自言自語”?做做“喘氣”的樣子……對於句子“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則通過3次不同層次的引讀體會農夫的焦急。在理解“筋疲力盡”的時候不是死板地用語言來解釋,而是讓學生看圖想象農夫拔完苗會有什麼感覺,這樣就非常自然貼切地理解“筋疲力盡”了。整個板塊教學中,“讀”貫穿始終。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練讀、指名讀、範讀等,做到了在讀中“悟”,在讀中“思”,在讀中“說”。既培養了朗讀的能力,又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

最後,借用植物生長規律的經驗,引導學生體會寓意。寓言常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因此,理解寓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於二年級的學生而言讓他們說出故事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比較難。因此,我先讓孩子們觀看番茄生長的錄像後讓他們說說自己從錄像中明白了什麼?再追問孩子文中的這個人犯了什麼錯誤?當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其中的道理時,我再做稍微引導,如此一來,孩子們就能明白其中的寓意。

一堂好課應該是一堂真實的紮實的有爭議的課。在這節課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設計好教案後,總習慣於按照教案一步一步走下來,時間來不及了,就開始爲了完成教案中的設計開始趕教案。學生在對於《揠苗助長》的寓意沒有理解透徹的時候,就可以再多花些時間,讓學生讀書、思考、討論,而不是爲了一定要把後面的趕完而匆匆了事。其實上課就和生活一樣,很多時候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要我們學會放棄,先把前面一步紮紮實實打牢,再往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