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十冊中的一首古詩。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句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從詩人讚歎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餘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

2、結合插圖和註釋,瞭解詩歌大意。

3、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感受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景激情,走進文本。

出示荷花圖,請學生用一個詞形容自己看到的。

一千多年前詩人楊萬里在清晨走出淨慈寺送別朋友林子方也看到了這幅景象,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師範讀古詩)

 二、反覆品讀,感悟文本。

1、你們想讀這首詩嗎?打開書,自己讀一讀,試一試,怎樣才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詩。

3、再讀古詩,結合註釋,看看你都讀懂了些什麼,和同桌說一說。

4、學生反饋。

(1)你從第一句中讀懂了什麼?(出示第一句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2)誰來說說西湖?(師補充介紹西湖: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西湖,就是浙江杭州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湖煙波浩淼、風景如畫,是中外著名的遊覽勝地。)

(3)(出示圖片)這就是西湖六月的風光。你看,荷葉一片連着一片,荷花格外的鮮豔美麗。誰來誇誇西湖的美?(指名讀詩句)

(4)你還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麼?西湖六月與其他季節景色有什麼不一樣?(出示西湖四季圖)

是呀,西湖的四季都美如畫卷。而西湖的六月,比春季更富生機,比秋季更有活力,比冬季更色彩繽紛,蓮葉,荷花是六月西湖最美的.風景,作者就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第二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自由讀第二句詩,說說讀懂了什麼?

(教師相機指導朗讀,預設學生回答:

a 荷葉很多。“接天”:一片連一片,看不到盡頭。讀出荷葉的多。

b 荷葉很綠。“無窮碧”:綠到了及至,沒有辦法用語言形容。讀出荷葉的綠。

c 荷花很紅,很特別。“別樣紅”:荷花紅得特別,是因爲“映日”的原因。讀出荷花的別樣紅。

(6)映日的荷花別樣紅,(出示一朵荷花圖)引導想象:清晨,走出淨慈寺,你看到了什麼?(師引導:清晨,六月的西湖裏,荷花映着朝陽開放了,你瞧,它粉得那麼可愛,紅得那樣別緻。陽光灑下來,花瓣上的露珠反射出七色的光芒,映襯得荷花更加的嬌豔,真是:……)

(7)荷花僅僅只有一朵嗎?滿池都是嬌豔的荷花,還有一望無際碧綠的荷葉,無窮的碧,別樣的紅,組成了一幅這樣的美景:……

(8)這時,一陣微風追來,你還聞到了什麼?

(9)望着美景,聞着荷香,你想說點什麼?做點什麼?

詩人楊萬里只用了十四個字,把你們想說的,想畫的,全表達了出來,這真是:(生齊誦第二句)

5、迴歸全詩,加深理解。

(1)這美麗的畫面是作者清晨送別好友林子方,走出淨慈寺,在西湖邊所見而做,所以詩歌的題目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齊讀詩題。

(2)把美麗的詩句吟誦給朋友聽。(配樂)

 三、拓展延伸,超越文本。

其實描寫西湖的詩歌還有很多,你知道的還有哪些,互相推薦。

朗讀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抹淡妝總相宜。

[註釋]

1. 瀲灩:波光閃動的樣子。

2. 空濛:雲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說課

古詩是我國文學長河中歷久彌香的一朵芙蓉,韻律和諧、構思精巧、聯想奇妙、語言凝練、表達含蓄、言簡意豐。“兒童是天生的詩人”、“學生是閱讀和體驗的主體”,古詩教學如何抵達學生心靈,煥發詩情是古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課教學我從以下三點進行突破:

1、讀詩。《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古詩篇幅短小而琅琅上口,因此,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大量時間給學生進行有層次性的閱讀體驗。首次初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再讀指導學生充分自學,彙報“讀懂了什麼”;分句品讀時,藉助媒體、圖片,讓學生產生聯想,詩畫相融,用心讀出詩,讀出畫。

2、入境。古詩“言盡而意無窮”,古詩教學教師要千方百計創設情境,營造氛圍,使學生跨越千年時空,傾聽文字的脈搏,觸摸作者的情思。本詩的畫面定格在六月西湖,在教學中,我通過畫面,教具,語言渲染,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解讀、同化、豐富詩歌意境。從第一句入手,幫助學生建立西湖六月“風光不與四時同”的印象,利用畫面不斷給學生以視覺衝擊,形成印象,爲後一句做下鋪墊,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體悟古詩意境,想象“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

3、悟情。“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要以情動情,以抑揚頓挫、聲情並茂讓學生陶醉並沉浸其中,體味詩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