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2017小學語文《范仲淹的故事》教學反思

2017小學語文《范仲淹的故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這篇課文中對范仲淹刻苦學習的描述只是泛泛而談,范仲淹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沒有能詳盡的描述。

2017小學語文《范仲淹的故事》教學反思

  【《范仲淹的故事》教學反思1】

《范仲淹的故事》選自語文S版第十冊第16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自強不息。課文主要講述了范仲淹自強不息、刻苦學習的幾個故事,通過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有以下三點值得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引伸拓展:

一是學習課文中培養學生充分利用小標題的形式,對課文的主要內容、主要故事予以靈活創新地概括。

在學生遇到困惑時,採用適當點拔、師生商議的辦法去完善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教師情急之中給出答案。本節課我啓發性地讓學生針對每則故事用兩個詞語予以概括,這對我的教參與備課是個挑戰,但爲了更加詳盡地表達故事的梗概,爲進一步拓展學生積累適用的詞彙,何樂而不爲?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總結出了以下不同於教參的答案:隻身苦學,拜師深造;劃粥割齏,和衣而眠;謝絕佳餚,粗茶淡飯;閉門不出,攻讀詩書。我要感謝同學們在本堂課中自主學習情趣的興奮表現,正是與同學們的努力合作,一個個小標題纔會從我們的思考與解讀中誕生。

二是樹立大語文觀念,充分利用對比引導學生談談范仲淹的故事給自己的啓迪。

范仲淹的幾個故事,對於生活在現代小康社會的幸福一代實在是比較遙遠,難怪學生在讀書時,些許帶着質疑的語氣,而不是敬佩之情。所以在課堂上我充分讓學生每讀一個小故事,指名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你有什麼啓迪或是看法?同時我在課堂上相機講述蒐集的關於范仲淹的材料,通過此種方式的交流,學生改變了起初的看法,也終於明白了范仲淹成功的政治家、文學家背後的精神支柱——自強不息,勤奮讀書,對於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千古名句的意義,學生亦理解得比較深刻。

三是體現以讀爲本的思想,學生並非讀不好書,關鍵在於教師的啓發與引導是否到位。

課文中爲讚揚范仲淹的精神品格,後人引用了範先生給予別人稱讚時的詩句“雲山滄滄,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來讚揚范仲淹本人。本句是後人對范仲淹精神品格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們對範先生無限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學生在初讀時,絲毫未能體現出這句詩的深刻意義,我指名朗讀後效果依然平淡。誰能試着說說這句話的大意,終於在師生研討中我們基本弄清了此句話的大意,先生的人品與風度,堪比山高堪比水長。我用一段話啓迪學生:同學們,范仲淹是一個多麼謙遜的人,他用如此高度的語言去評價讚揚別人,我們後人也只能用這一句先生的話來高度地讚揚範先生了!怎樣朗讀這句話才能表現出範先生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呢?怎樣才能讓我們永遠的記住這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呢?指生交流應當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好這句話。交流後學生再次齊讀,果然效果明顯,面對偉大的范仲淹我們豈能坐着朗讀?全體齊立恭敬地再來一次朗讀,氣勢更足了。最後我又和學生一起背誦了一遍,積累了這句讚揚范仲淹人品的詩。

  【《范仲淹的故事》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故事。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而能刻苦學習,胸有大志,以天下爲己任,讚揚了范仲淹的高尚品德。

教學本課時,我從題目入手:“通過題目,你認爲本篇課文的主要人物是誰?”從而引出范仲淹的生平簡介,讓學生對范仲淹有一定的瞭解。並且知道爲什麼稱范仲淹是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瞭解了范仲淹的基本常識後,我又引出進一個問題:“這篇課文到底講了范仲淹的什麼事?”

學生通過讀書,能夠從課文裏找出答案,並且能夠用簡單語言來概括。這也反映出學生在一天天進步。當學生回答說這一問題時,我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描寫范仲淹刻苦學習的句子,並說出感受。

學生的回答都答到了點上,值得欣慰的是他們能夠將問題回答完整,能夠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在學生說完自己的感覺之後,我再次讓學生朗讀課文的2--5自然段,給每一段加上一個小標題:隻身求學、劃粥割齏、拒絕佳餚、閉門不出(埋頭苦讀)。

之後,我又拋出問題:“范仲淹這麼刻苦學習是爲了什麼?”導出他的志向,並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含義.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的含義並知道這是對范仲淹的高度讚揚。

本書成功之處:

1.課堂範圍活躍。

2.學生在課堂上已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3、指導朗讀上還可以。

本節不足之處:

1.沒有更加強調本課的寫作手法。

2.對於後進生的關注不夠。

3.沒有及時將課後習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