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

1、 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提高學生提問水平。

2、 運用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父親的兩段話,體會落花生的品格。

3、 以“我想做蘋果(或落花生)那樣的人”爲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爭辯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前準備]

1、 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瞭解落花生有趣的特點。

2、 製作一幅落花生從落花到鑽入土中結果的電腦軟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質疑問難,重點學習父親介紹落花生特點的一段話。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新課

1、 落花生有什麼有趣的特點呢?

2、作者許地山對落花生有着特殊的感情,並且把自己的筆名也叫作“落華生”,他爲什麼對落花生有這麼濃厚的感情呢?等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自讀課文,質疑問難

教師提示:

1、 就詞質疑。

“居然”是什麼意思?爲什麼用“居然”不用“果然”呢?用“居然”一詞說明了落花生是有什麼特點?

2、 就句質疑。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父親和我們一起吃飯應是經常的,爲什麼“很難得”呢?說明了什麼?

三、學習課文重點部分

1、 幻燈(或小黑板)也示父親介紹落花生特點的一段話。

2、 指名學生讀這段話,同時思考:落花生和蘋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板書(或在出示的文字上用符號劃出)

落花生:埋 矮矮 地裏 一見就生……

蘋果:掛 高高 枝頭上 不能立刻分辨……

3、 從剛纔的詞句中你體會出落花生具有什麼特點?

板書: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圖虛名

4、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教育學生學習落花生的品格,引導學生開展講座和爭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

一、繼續學習重點部分

1、 父親僅僅是介紹花生的特點嗎?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2、 “我”聽了父親的話領會到什麼道理?

3、 出示“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①“體面”是什麼意思?

②“講體面”是什麼意思?人要不要講體面?

③“只講體面”是什麼意思?生活中有沒有“只講體面”不講工作的人呢?請舉例說明。

二、提供論題,發散討論

1、 現代社會,你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還是想估蘋果、石榴那樣的人?爲什麼?請各小組討論,實話實說,各抒已見。

2、 請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上臺,想做蘋果那樣的人坐在下面,分成兩個陣營展開討論、辯論,老師充當主持人角色。

三、完成練習

以“我想做 那樣的人”爲題寫一兩段話,要求實話實說,有真情實感。

附板書設計 :

主板書 副板書 學會提問

①意思?

落花生 埋——掛 1、“居然” ②爲什麼?

③說明?

樸實無華 矮矮——高高 爲什麼?

不圖虛名 地裏——枝頭 2、“實在很難得” 說明?

默默奉獻 一見就生——不能立刻分辨

分辨

落花生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2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重點理解“最不中用”、“水土不同”的含義。

技能目標: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感悟晏子成功反駁楚王的辯論技巧和思維方式。

情感目標:體會晏子維護國家尊嚴的思想品質,培養民族自豪感。

重、難點: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關鍵:讀出晏子反駁楚王的幾句話,理解句子間嚴密的邏輯關係,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二、教學過程

1.複習鞏固,再明脈絡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晏子使楚》。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晏子出使越國,和楚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鞏固前一節課的內容,再次明確課文的脈絡,對進一步感知晏子的出衆才華起了很好的的鋪墊作用。

2.填補證書,仔細品味

(1)創設機會,自由研讀

同學們,晏子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呢!正因爲他成功地出使楚國,所以齊國外交部授予他一張榮譽證書。可惜00多年過去了,證書幾乎面目全非。歷史博物館的張叔叔想請大家動動腦子,把證書補充完整。出示榮譽證書:

請大家任選其中的一件事,仔細品讀晏子反駁楚王的話,琢磨證書該怎麼補充比較妥當。可以和前後左右的同學合作完成。

[設計意圖]榮譽證書,對於學生來說既是非常熟悉的,又是非常神聖的。創設這樣的機會,學生會感到親切,興奮,加之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夥伴,所以學習的慾望猛增,“要我學”則補變成“我要學”。

(2)多種練習,仔細品味

根據學生的彙報交流,隨機出示以下幾段話及相關訓練:

a.“這是個狗洞,不是城市。我要是訪問狗國,當然得鑽狗洞。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訓練:如果讓我鑽洞進去,那麼楚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楚王就是_______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狗國

b.“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大夥兒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腳碰腳。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訓練:舉()成()揮()如()摩()接()

C.“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來了。”

訓練:“最不中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最下等國

注:學生做b練習時,可讓其找自己最信任的夥伴來演一演。演完後,對其進行採訪。

d.“大王怎麼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這種桔樹一種到灘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果,還不是因爲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強盜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訓練:第一次的“水土不同”指

第二次的“水土不同”指

因爲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強盜國

小結:楚王自恃國事強盛,幾次三番侮辱齊國和晏子。最後還是晏子技高一籌,獲得了勝利。晏子能獲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板書:聰明善辯心中有國

[設計意圖]

1.這一環節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比如在理解句子的含義後,先指名個別讀,接着同桌互讀,然後安排比賽讀。通過這樣的反覆誦讀,使學生真正感悟到這句話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討論第二件事時,引導學生用讀一讀、演一演的形式來感悟晏子的超人才幹。學生在準備演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自己的感官,進行了豐富的想象。演完後,對“晏子”和“楚王”進行採訪,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以更真切地感受晏子那高尚的人格和絕頂的聰明才智。

3.教學這三件事,採用了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始終保持一種高漲的學習情緒。

3.總結課文,昇華主題

(1)請大家看板書,楚王侮辱晏子的企圖越來越大,越是這樣,他的下場就越慘:楚國成了狗國、最下等國、強盜國,楚王也就成了狗王、最下等王、強盜王。這都是晏子聰明善辯,心中有國的結果。

【設計意圖】利用直觀形象的板書來總結課文,使課文內容簡潔易記,也使學生對人物品質的認識更爲深刻。

(2)同學們補充的榮譽稱號,晏子真是當之無愧呀!

下課後,我把你們用智慧換來的這些學習成果送給歷史博物館的張叔叔。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個充滿智慧的名字──晏子!

【設計意圖】結課雖然只有寥寥數語,卻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培養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板書設計(同上)

【設計意圖】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不成,所以用虛線表示。楚王最後對晏子的態度用紅粉筆書寫,突出楚王前後的思想轉變。“鑽狗洞──笑無才──押齊盜”呈上升趨勢,明顯地揭示出了楚王侮辱晏子的企圖是越來越大,那麼,他應得的下場也是越來越慘(往下的箭頭越來越長),“狗國──最下等國──強盜國”用藍粉筆書寫,“聰明善變、心中有國”用紅粉筆書寫,是爲了強調這是晏子三次戰勝楚王的“法寶”。

四、設計說明

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課堂教學的開放。本課教學打破了常規的教學內容,引進了生活中學生喜聞樂見的榮譽證書來組織教學活動,學生學得輕鬆有趣,真正體現了語文來自生活,用於生活的原則。

2.主體學習的體現。整堂課都體現了學生自己探究,自己欣賞,自己評價的自主性。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能感悟多少就感悟到多少,教師並不強調“十個指頭一樣長”。

3.創新意識的培養。主體學習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關鍵。本節課學生在主體學習的氛圍中,大膽地想,大膽地說,大膽地演,思維異常活躍,無形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培養。

4.合作精神的培養。爲學生創設夥伴學習的機會,使他們在互相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學會合作。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3

《烏塔》一課,講述的是德國一位14歲的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漫遊歐洲的事。全文敘述的事情是具體清楚,揭示的主題耐人尋味。根據教材編排和訓練重點,本單元着重進行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的訓練,在教學《白楊》、《桃花心木》兩篇精讀課文的基礎上,作爲一篇略讀課文,我讓學生自讀、自悟。對此,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爲: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2、通讀全文,通過辯論的形式,提出自己閱讀的見解,提高認識。

【教學思路】

一、自讀課文,引發思考

對於略讀課文,要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同時承擔起進行單元組訓練的任務。因此,首先讓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總體理解課文內容。這一過程是學生自由的讀書,讀前提出要求,使學生帶着明確的目的閱讀。具體的要求是:

1、認真讀原文,把原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並嘗試着自己解決。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理清課文的條理。自讀課文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爲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打好基礎。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時,拋出問題: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獨自出行,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爲領會內容提出認識做了準備。

二、組織辯論,引導探究

學生的思想中存在着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很好。對於這兩種觀點,我不急於做出結論,而是要求學生再次認真閱讀課文,到文中找出根據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大膽發言,說出看法。

此時,可以組織一場辯論會,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結果,正方觀點鮮明簡練,認爲獨自出行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增長見識;反方則擔心獨自出行的安全、經濟負擔等問題。當雙方爭執不下時,應注意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要引導辯論的雙方從課文中找出依據反駁對方。正方的同學找出的重點語句,足以解決反方同學的擔心,如:

1、反方觀點:小孩一個人出行多不安全啊!正方反駁:烏塔說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後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反方觀點:小孩子一個人外出,沒有大人指導,會增長見識嗎?正方反駁:烏塔爲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三年,讀了很多有關國家的書籍,烏塔拿出一摞書,全是歐洲各國的旅行指南,對照看着,就像老師帶我玩一樣。

經過一番辯論,原先持反方觀點的同學會發現,原來自己的擔心全是多餘的,烏塔已經用自己的親生經歷告訴了我們,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再是遙遠的夢。組織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髮表閱讀見解的過程,當然,學生所發表的見解也並非孤立的隨意的說。而是密切聯繫課文,探究課文的過程,不僅深入瞭解了課文內容,而且紮實訓練了本單元的知識點,形式新穎活潑,探討有實效。引導學生學習本課做起,從大膽發表獨立的見解入手,對於學生的不同意見,應充分肯定,只要能說出自己的見解,都予以鼓勵讚揚,這既有利於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又有利於保護學生髮言的積極性,養成勇於發表獨立見解的習慣。

三、總結提升,提高認識

激烈的辯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總結全文時,着重點撥說的兩段話:

1、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

2、只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

在總結提升時,需要注意的是,鑑於中國和德國國情的不同,不要求學生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而應該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後嘗試着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當你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難的事了。

四、安排活動,課外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可以說,《烏塔》一課的主旨和《語文課程標準》的提法是相吻合的。對此,設計這樣的課外任務讓孩子獨自出行──學烏塔、家鄉尋春記的活動,活動的範圍先確定在家鄉這一小範圍,活動中可以聘請家長、老師同時參加,以小組的形式,嘗試自行設計外出路線,自行安排外出設備,自行準備外出經費,設身處地的體驗烏塔的感受。活動結束,召開一次座談會,總結活動的心得,並指導完成一次實踐性習作。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心安理得、年逾八旬、雪中送炭、毫無愧色”等詞語意思。

2、簡要概括文章講述的三件事,並瞭解文章的結構特點。

3、結合具體事例學習,理解“與人方便,與己方便”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4、體會隨時隨地地爲別人着想的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享受”,理解“享受”的含義。

2、板書課題:23、享受心安理得(讀課題)

3、理解“心安理得”的意思。

4、師:心安理得是一種坦然的感覺,人們不必自責和慚愧,這是一種怎樣的享受呢?課文中就有這樣一個詞。

媒體出示:毫無愧色

5、再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過渡:人們怎樣才能享受毫無愧色地心安理得呢?課文最後一節直接告訴了我們。

媒體出示最後一節:

人們常說“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當你能做到隨時隨地地爲別人着想時,就自然可以毫無愧色地享受他人給你帶來的好處,享受心安理得。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2)指導多音字“着”。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怎麼做才能享受心安理得呢?

(1)板書:隨時隨地爲別人着想

(2)請大家用上“只要……才……”“如果……就……”這些關聯詞,說說怎樣才能享受心安理得?指名說

(3)引讀: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了只有做到——,你才能——。

如果做到了——,你就能——。

(4)小結:這就是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要讓我們明白的道理。

3、練習概括三件事。

(1)作者是怎樣感悟到這一道理的呢?課文寫了人們隨時隨地地爲別人着想的三件事。請同桌互相交流,用簡要的話概括三件事。

(2)學生髮言,教師評議

板書:老夫婦街坊鄰里

前房客“我”

“我”後遊客

(3)隨機指導“逾,旬”的字義和“年逾八旬”詞語理解。

(4)隨機指導學生用“生活用品”來概括。

(5)小結內容,引讀三件事:

幾年前,文中的我在歐洲學習生活了一段時間,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有一回,我路過法國東南部的愛歸裏小鎮,親眼目睹了這樣一幕動人的場景——。

一年暑假,我住進學生公寓,正逢超市關門,買不到一點吃的東西,這時我發現——。我親身感受到這種隨時隨地爲別人着想的理念,以後,也學前房客留下多餘的生活用品給以後的房客。

在阿爾卑斯山上,——,並身體力行,很自然的爲別人着想,——。

三、研讀課文

1、學習第一事例,深入感受人們隨時隨地爲別人着想。

(1)默讀課文1,2小節,劃劃相關句子,說說你從哪些句子中看出老夫婦和街坊鄰里是在隨時隨地地爲別人着想?

(2)媒體出示第1,2小節,交流。

(3)引讀:這個小鎮上的每個人任何時候都在爲對方着想着。你看,每天清晨——。而每天路過老夫婦花園的人都會——,平日裏——,週末的時候——

追問:平日裏,街坊鄰里還可以爲老人做些什麼呢?

(4)從這些詞語中,你看到他們雙方是怎樣爲對方着想呢?(強調“隨時” )

(5)說話訓練,感受“爲別人付出”。

①(師:如果以街坊鄰里約翰爲例,想像他會怎麼想,怎麼做,怎樣爲年逾八旬的老夫婦着想呢?)

媒體出示:

約翰路過老夫婦家的花園門口,發現。

②學生交流,教師評議。

(6)理解句子意思。

媒體出示:在這中間,付出或得到的雙方都顯得那樣心安理得。

(“要有付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或“心安理得是接受,爲了享受心安理得就要付出。”)

2、學習第二事例,體會人們隨時隨地爲他人着想的,享受心安理得的。

(1)自讀課文第3,4節,圈劃理解,組內交流。

(2)媒體出示:

只見冰箱上醒目地貼着一張紙條……請您注意查看食品保質期……它們分別用塑料袋包紮好……

①引導學生從“醒目,查看食品保質期,分別包紮好”體會房客爲後人着想。

②這位從未謀面的前房客隨時隨地爲別人着想,給了我最貼心的幫助,文中用了哪個詞語表現前房客的這種做法?出示:雪中送炭

③引讀:可我卻很遺憾無法向他說聲謝謝。此後我又幾次去法國度假——,我覺得只有這樣做——,才能享受——。

(3)媒體出示句子:我覺得只有這樣做,才能彌補那年暑假裏留給我的遺憾。

①質疑問難

②討論,緊扣“遺憾”一詞“作者遺憾什麼?怎麼彌補的?”

③在這件事情中,我覺得心安理得嗎?(從遺憾到彌補的過程也就是從開始的不安到心安)

④再讀句子。

3、學習第三件事例

(1)哪裏看出爲別人着想,可以享受心安理得呢?(引導學生從“特意,很自然”等詞語體會爲別人着想。)

(2)交流“我”隨時隨地爲別人着想的表現。

(3)小結:此時,作者知道可能永遠不會認識那個用他雨披的人,他只是希望他的舉動能讓自己以後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別人爲他帶來的方便,像這樣的行爲已經在歐洲一些國家達成了共識,作者深受感動,並且也達成了這樣的共識。作者的行爲已經轉化爲一種自覺行爲。

四、複習鞏固。

1、這三件事中我們看到了這些人之所以毫無愧色地享受別人帶給他們的好處,是因爲——(齊讀第4節。)

2、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優美的文章,作者把這種精神同時帶給了我們,但願我們能把這種共識帶回家裏,也帶到社會中去,這樣我們會生活的很快樂。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鬆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爲一個心靈豐富的人。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3、瞭解文章結構。

(1)師: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是通過親身經歷的三件事感悟到這個道理

媒體出示:三件事的主要內容

(2)這三件事看上去各自獨立,但作者這樣敘述是有道理的,你知道他爲什麼要按照這樣的順序敘述嗎?

(3)交流

媒體出示:耳聞目睹親身感受身體力行

五、拓展練習

1、拓展:課文中哪件事讓你最感動?說說你的感受。

2、作業:

(1)抄寫詞語:心安理得關注頭疼腦熱遺憾彌補泥濘雨過天晴

遮風擋雨毫無愧色

(2)假如你是那個登山忘了帶雨具的人,在暴風雨中突然發現作者留下的雨具,你會怎麼想?你又會怎樣把“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理念傳下去呢?展開想像寫一個“享受心安理得”的故事。

板書:23享受心安理得毫無愧色

老夫婦街坊鄰里

前房客“我”

“我”後遊客

只有……才……隨時隨地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5

一、教材解讀:

全文筆調清新,作者飽含深情地回憶了小時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下雨天,孩子們用雨水洗澡,炎熱的夏天則盼望水窖被打開的瞬間,細膩刻畫了四兄弟盡情享受母親一勺清涼之水的舒服與痛快,字裏行間透出了作者對水的渴望,對水的珍愛,對母親如水一樣親情之愛的美好回憶,真情演繹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樂章。因此,文章中急切的盼水之情,濃濃的母親之愛值得反覆涵詠。缺水,品味水之珍貴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驗缺水時村子裏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學生不忘缺水之艱難,珍惜水資源。

三、教學重難點:

作爲生活在水網地區的農村孩子,學習本文,理解課文中的關於“我們”對於水的渴望之情,體驗缺水時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是一個難點,教育學生不忘缺水之艱難,珍惜水資源。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總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

1、板書:水

2、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師:我們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儘管有時候水也會給人們帶來災難,但是,更多的時候,人們是需要水的,特別是缺水一些的地方,水就成爲了一種極爲珍貴的東西了。

作者生活在缺水的地方,小時候對於水有着怎樣特別的感受呢?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讀懂課文每一個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各個自然段的內容。

(二)檢查初讀課文

1、出示生字詞語,指名朗讀。

勺子 膝蓋 水窖 儲藏 鑰匙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讀通課文,指導讀好長句。)

三、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是圍繞那一句話來寫的?是從那些方面來具體說明的?

2、課文可以分成幾段?請你用雙豎線把它劃分出來。

3、交流:

課文是圍繞“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這句話來寫的。

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寫的:

(1)挑一擔水要走十公里路,排一個小時隊;

(2)人們盼望下雨,可以盡情洗一個澡;

(3)用一勺水淋浴卻也給我們帶來了難以言語的快樂。

四、精讀課文第一段

自由朗讀課文第一段,思考:

(1)“珍貴”是什麼意思?作者說,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爲什麼?課文中是怎麼說的?畫出有關的句子,好好讀一讀。

(2)交流,出示句子:

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處很小的泉眼裏去挑,經常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纔可以挑上一擔回家。

讀一讀句子,體會水的珍貴。

“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

你是怎麼理解這一句話的?

五、課堂小結:

水,對於我們來說實在算不了什麼,因爲太多了。但是同學們,你知道嗎?我國其實缺水的地方很多啊。如課文中所說的,在哪些地方,水實在是很珍貴的東西。

讀完了課文,你會有更深讀了解的。

六、作業:

抄寫生字詞語。

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精讀二、三兩段,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對作者在雨水中洗澡和夏天淋浴時的歡快的心境的描寫,認真加以體會,感受缺水之苦。

2、有感情朗讀課文。

3、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資源。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讀

課文是圍繞那一句來寫的,從幾個方面來寫水的珍貴的的?

在如此缺水的情況下,我們最盼望的是什麼?爲什麼?

二、精讀課文第二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能夠體現“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的句子。讀一讀,加深感受。

2、交流:

(1)“期盼”是什麼意思?可以換個近義詞嗎?(“期待”、“期望”)

(2)爲什麼要期盼下雨的日子呢?

“家家戶戶都建有水窖,用來在下雨天儲水,以備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使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裏,大家纔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只有……才……”說明什麼?

(3)從那裏看出我們洗澡的痛快呢?

“在雨中奔跑踊躍,大呼小叫,盡情地享受水帶給我們的撫摸與清涼,還仰起頭,張大嘴巴,去吃來自天空的水。”

“先是……然後……”這不用可以嗎?。

(小孩自然是最按捺不住的,然後有所拘束的大人也忍不住了,經不起這痛快的洗澡的誘惑了。)

3、有感情朗讀,體會孩子洗澡時的痛快,感受水的珍貴。

三、精讀課文第三段

1、學生自讀課文第三段(3-6)找出寫水珍貴的句子,重點研讀,把自己的感受寫在邊上。

2、交流:

(1)出示:

母親用一把大鎖鎖住了水窖,也鎖住了我們對水的渴望。而掛在她腰 帶上的那把鑰匙,則象徵着、幸福和痛快。……我們都盼望着水窖打開的那一刻的到來。

朗讀,“母親用一把大鎖鎖住了水窖……都盼望着水窖打開的那一刻的到來”。從這裏你感受到什麼?

(水之珍貴,輕易不可享用。)

(2)我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母親給我們的“淋浴”的,仔細閱讀課文的四、五自然段,注意母親的動作,體會我的感受。

朗讀,談談自己的感受:

(水之珍貴,夏天驕陽似火,我們“像四根將要被曬乾的狗尾巴草一樣”,母親打起一勺水,從我們的頭頂“緩緩地”傾注下來,我們舒服的大喊大叫。)

從這超乎尋常的痛快中,分明讓我們每感受到洗一次澡有多不容易,水有多珍貴。

(3)母親說“你們真是餓壞了。”“這是我至今爲止聽到的將‘渴’說成是‘餓’的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3、有感情朗讀第三段

四、練習

1、給課文中插圖配一段說明文字。

2、缺水給村裏人帶來的應該是“苦”,可作者卻具體生動地描述水給村裏人帶來的“樂”。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體會一下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

(談談自己的感受、理解。)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聯繫上下文體會成語意思,感受關鍵成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2、理清文章結構,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3、通過學生複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通過老師的設疑和學生的相互討論來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5、瞭解孫臏善於分析、因勢利導、足智多謀的聰明才智。領悟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遇事要沉着冷靜,並要開動腦筋,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故事內容,弄清文章線索。

2、領悟其中的道理,弄清故事引人入勝的原因。

 教法學法:導學互動

  教學準備

1、蒐集相關視頻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學導綱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中國的歷史故事嗎?讓我們乘坐歷史的列車,穿越時光的隧道,飛回歷史的天空。猜一猜,下面這幾個歷史故事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課件出示:

完璧歸趙——(藺相如)負荊請罪——(廉 頗)

破釜沉舟——(項 羽)毛遂自薦——(毛 遂)

紙上談兵——(趙 括)臥薪嚐膽——(勾 踐)

背水一戰——(韓 信)田忌賽馬——(孫 臏)

師:在《田忌賽馬》中,我們已經初步領略了孫臏的才能。今天讓我們隨着歷史的車輪,走進《圍魏救趙》這篇課文,去進一步領略孫臏卓越的才能、超凡的智慧和驚人的毅力。(板書課題)

2、出示導綱,生依照提示瞭解背景,自主閱讀課文。

3、生彙報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穫,師適時點撥引導。

過渡:看來,同學們的預習工作做得很好。“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在自學中你發現了哪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是誰爲什麼圍魏救趙?他們又是怎樣圍魏救趙的?圍魏救趙的結果如何?)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開始今天的閱讀之旅。

二、導學互動

1、出示導綱探究性問題。

2、生帶着問題精讀課文。

3、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4、交流彙報,師相機引導、點撥。

出示導綱探究(一):故事起因

1、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怎樣?

2、魏國軍隊怎麼樣?在文中勾畫相關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並有感情地朗讀。(出示重點語句:這一年,魏國將軍龐涓率領八萬精兵出征趙國,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趙國都城邯鄲,把一個小小的邯鄲城圍得嚴嚴實實。)

(抓住“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嚴嚴實實”這幾個詞,一方面說明魏國的強大,龐涓率領的軍隊在攻打趙國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另一方面說明面對強大的敵人,齊國救趙國是不容易的。)

3、爲什麼在這種情況下,齊王還要去救趙國?

(引入“脣亡齒寒”的故事。齊、趙兩國之間互相依靠,有着脣亡齒寒的利害關係。)

過渡:在強大的魏國軍隊面前,齊國最終決定出兵,到底戰鬥結果怎樣呢?讓我們迅速瀏覽最後一段,說一說。

出示導綱探究(二):故事結果

1、文中哪幾個成語寫出了魏軍的失敗,同時也反映了圍魏救趙的成功?理解後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重點句:魏軍措手不及,被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措手不及、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落荒而逃等寫出了魏軍來不及應付的狼狽和大敗時的慘狀,反襯了圍魏救趙的成功。)

2、對比閱讀前後語段。

過渡:起初魏軍是多麼強大的一支軍隊,可現在怎麼就成了這樣的狀況呢?首先讓我們來觀看一段視頻。接下來合作學習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出示導綱探究(三):分析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

出示第7段:孫臏胸有成竹地說:“魏國集中全國的主力去打邯鄲,自己的都城大梁卻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這不正是個大好機會嗎?我們現在去救邯鄲,會跟魏國主力硬拼,傷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虛而入,直取大梁。魏國國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會回師自救。我們在他們返回的路途做好準備,以逸待勞,豈不是穩操勝券!"

分角色讀田忌和孫臏的對話,想一想孫臏爲什麼要齊軍不直奔邯鄲而要直取大梁?

1、分析直奔邯鄲的劣勢和直取大梁的優勢並體會孫臏計謀的絕妙。

(抓住“胸有成竹”、 “乘虛而入”、“以逸待勞”、“穩操勝券”這幾個關鍵詞理解孫臏善於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並朗讀出他的“胸有成竹”。)

2、抓住“乘虛而入”理解魏國虛在哪?

3、“魏國國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會回師自救”與哪些事實相符?孫臏採取了哪些行動逼迫龐涓回師自救?

(佯攻襄陵、直奔大梁)(孫臏爲什麼要派兵佯攻襄陵?)(佯攻襄陵的最終目的是直奔大梁,直奔大梁的目的是逼龐回師,逼龐回師不但能救趙國,而且能以逸待勞,在桂陵設伏,打敗魏軍。)

4、齊軍“以逸待勞”又體現在哪?

5、孫臏爲何要在桂陵佈下天羅地網?

(桂陵是通往魏國的交通要道,地勢險峻,易守難攻。)

6、總結出示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

戰術上:避實擊虛、攻其必救、以逸待勞、聲東擊西、知己知彼

行動上:佯攻襄陵、直奔大梁、桂陵設伏

7、你理解“圍魏救趙”這個成語的引申義嗎?

三、導學歸納

1、孫臏,我___________您!您真是一位_________的軍事家!

2、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四、反饋訓練

此時此刻,你一定被孫臏的計謀所折服,你想對孫臏說些什麼呢?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7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藉助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激發獨自面對生活、磨鍊自己意志的情感。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蒐集並閱讀作家畢淑敏的資料,閱讀有關獨立面對生活、磨鍊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複習舊知:

先複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2、談話導入:

在中國有位著名女作家,她爲了鍛鍊兒子學會看病,竟然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作家寫的這個故事。

3、揭示課題。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1、用卡片認讀十二個生字。

2、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3、說說自己是怎麼預習的,或者說說預習後知道了什麼。

  三、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各自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交流:

⑴ 說說你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⑵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⑶ 讀了課文,你有什麼話要說:

(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讚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1、各自再讀課文,說說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麼;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2、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閱讀所得。

3、全班討論:

⑴ 你從母親的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中知道了什麼?

(交流中讀有關語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交流後就讀有關句子。)

  五、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1、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2、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

3、說說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六、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總結:

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可以是對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讚,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母愛或父愛嗎?

⑵ 你看見過獨自面對生活、自覺磨鍊自己意志的孩子嗎?或你讀過哪些這樣的故事?

3、延伸課外:

課後,請同學自己參加一次磨鍊自己意志活動,說一說或寫一寫自己的親身經歷。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1、讀準“跳躍歡吠、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熱情好客、木柵欄”等一些詞語的讀音;通過查字典瞭解“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這些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讀課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動線索,並在熟讀了解內容的基礎上以此爲線索簡要複述課文講述的一件事。

3、能結合課文有關內容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並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繫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後感想。

重點和難點

能結合課文有關內容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並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繫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後感想。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藉助字典,讀通課文。

2、查字典,理解帶點字的意思: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

3、根據課文內容,將公路邊的“桃子——自採——三里路”這塊告示的內容,用幾句話簡明地寫清楚。

一、導入新課,反饋預習。

1、導入新課,齊讀課題。

2、檢查預習:根據課文內容,說說公路邊“桃子——自採——三里路”的內容。

出示:桃子——自採——三里路

3、根據提示,介紹桃子。

(1)出示詞語:豐實、又香又甜、沁人心脾、饞涎欲滴

(讀詞、隨機正音、理解“沁、涎”的意思。)

(2)以“鑽進果林,”爲開頭,用上這些詞語向大家介紹果園裏的桃子。

5、快速瀏覽,整體感知。

(1)在三里路外的那個桃園裏,遊客們除了能自己採摘到又香又甜的.桃子,還能得到什麼呢?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最能概括地解答這一問題的一小節。

(2)出示課文最後一節,指導朗讀。(隨機正音:不禁jīn;木柵zhà欄)

(3)啓發質疑: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疑問嗎?

(隨機板書:信任?喜悅?) (副板書:久久地注視?樸實而純潔?)

二、理清線索,複述“一次摘桃經歷”。

1、快速默讀課文2~7節,劃出描寫狗的活動的語句。

2、交流出示有關語句,隨機正音:歡吠(fèi);撒(sā)腿;沉甸甸(diān)

3、引讀有關語句,隨機板書:迎賓、入林、返回、道別。

4、師生配合朗讀2~7節。

根據提示,複述摘桃經歷。(小組內交流,指名複述)

三、解疑釋疑,深入感悟。

1、默讀描寫狗的4句話,劃出有關詞語,說說小狗給你留下的印象。

2、再讀這4句話,體會小狗的熱情好客。

(1)自讀,引讀。

(2)小組討論:從小狗的熱情好客中你體會到什麼?

(果園的主人以狗待客,是因爲他充分信任每一位前來摘桃的遊客。)

3、默讀2~7節,找一找還有哪些語句讓你體會到果園主人給予遊客的信任?

(1)交流,出示:

①“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儘管自己採,然後把錢放在箱子裏,祝您愉快!”

②我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裝進汽車,掏出錢包,這才發現錢箱旁躺着一隻大花貓。

(2)聯繫課題,交流感悟。

(教師適時點撥:結合第②句話說說我爲什麼能夠得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4、 小結:如果說果園主人以狗待客的巧妙安排以及紙條上那溫馨的話語,給前來摘桃的客

人以充分的信任。那麼,“我”信守誠信,如數付款的誠實行爲,則是我能夠感受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的關鍵所在。(板書:如數付款)

5、引讀最後一節。

四、語言實踐,內化感悟。

“我”爲什麼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着那片果林?這時,“我”心裏會想些什麼?請你根據提示,聯繫課文內容或自己的感受展開想象。

提示:我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着那片果林,想: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9

教材說明

本次習作的內容爲選題作文。教材由五部分內容構成:第一段說明了本次習作的主題範圍。第二段和第三段是本次習作的兩方面選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一個方面,展開來寫。第四段講明瞭要聯繫實際生活,寫清楚,並有真情實感。第五段是對題目的要求,學生可以自擬題目,自由發揮。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聯繫學生自己的實際具體事例,寫出真實的心理感受。

2.初步培養學生寫作議論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要點、聯繫實際具體寫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預習習作教材,準備要寫的內容。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3課時。

〔操作要點〕

1.指導。

⑴理解題意,明確習作主旨,弄清寫什麼。

出示習作要求,讓學生認真思考:

①什麼是選題作文?

②這次作文寫什麼?

學生經過認真思考之後會有一些初步的理解和體會。在明確寫作目標的基礎上,老師適時幫助學生歸納整理:這次作文是以寫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和感受爲主要內容的文章,要把真實的事例具體地寫出來,然後分析這個事例,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⑵指導寫作。

學生在理解習作要求後,組織學生選擇話題,並在小組內討論。以某個學生的具體事例爲討論內容,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從具體事例中得出個人的心得體會。這些個人感受可以不同,這樣做是爲了營造一個討論的氛圍,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寫作慾望、開擴寫作思路,取長補短,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習作。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對一些在認識上有偏激的學生加以正面的指導,使學生都能對本次的習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寫法上注意在記事的同時寫出各階段的心理想法。

2.學生動筆打草稿。

要求書寫工整,語句通順,正確使用標點,遇到不會的字要及時查字典。在學生寫作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可及時進行解答。

3.講評。

首先要綜合評述本次習作情況,着重評述兩點:⑴是否按照習作訓練要求去寫。⑵重點部分是否寫詳細了。

具體講評可採用“對比式講評”或“開放式講評”。“對比式講評”即選擇一至兩篇優秀的文章在班級朗讀、讓學生評價,說出它們的主要優點及不足之處,再出示個別較差的片段,師生共同進行評改。然後學生閱讀自己的作文找出問題,認真修改。“開放式講評”即引導學生相互品評,自由交流,讓學生在自我修改中進一步感悟寫作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4—9段內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4—9段。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地的朗讀感悟文章4—9段的內容。

(2)通過對文章4—9段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文章4—9段的教學,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教學難點:

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不一樣的童年有不一樣的快樂,不一樣的生活有不一樣的精彩,鄉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變得豐富多彩,今天,讓我們繼續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2.和老師一起齊讀課題兩遍《天窗》。

3.提出問題:天窗是什麼?男女搭配讀幻燈片

二、正課

學習4至7段

1、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的4-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天窗能給鄉下的孩子們帶來什麼?

2、這樣的句子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3、爲什麼在陣雨來的時候,天窗就成了鄉下孩子們的慰藉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陣雨來了時,大人們不許我們在外面玩啊,其實我們反而喜歡怎樣?

b.然而大人們偏就不許,木板窗又了關起來,你的心情會怎樣? c.是啊,我們喜歡在雨裏跑跳,但是卻無法盡情享受,於是,在失望與無奈當中,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 我們只能(教師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見了……

e.比較句子有沒什麼不同? 雨腳在那裏卜落卜落跳。雨點兒在那裏跳。 f.(下雨音樂)聽,雨越下越大了,你還聽見了什麼? 這雨這雷讓你想象到什麼?想象一下,這風雨雷電會怎樣猛烈地掃蕩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內容嗎?這扇天窗使你的心情變得怎麼樣啊?

g.師生搭配讀4、5段

4、當夜幕降臨,孩子們被逼着上牀“休息”的時候,爲什麼,天窗就成了鄉下孩子們的慰藉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的6、7自然段。

a.從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麼,想象到了……從中看書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b.交流彙報

c.學生讀下面一段話,練習說話、寫話 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掠過一條黑影,想象到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總之,美麗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會在你的想象中展開。 教師引導學生用“也許……也許……也許……”練習說話,寫話。

d.朗誦6、7段 (音樂起,文中的“你”換成了“我”)

學習8、9段

1、師:若不是有了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這天窗使我們產生了這麼美好的想象,我們的心靈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說——(課件“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麼?

b. 爲什麼說“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對發明這神奇天窗的大人們說些什麼?

3、是啊,當門窗緊閉,屋子黑得地洞裏似的時,只有這個小小的透明玻璃,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廣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說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課件出示最後一段)

a.同學們,你們看,這裏的“天窗”加了引號,它指的是什麼呀?

b.理解“無、虛、有、實”

c.爲什麼作者說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

d.齊讀8、9段

三、總結拓展

1、齊讀全文

2、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了一篇優美的散文,跟隨茅盾一起透過小小的天窗,憑藉無窮無盡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謝茅盾先生爲我們打開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學習完這篇課文,希望大家能夠抓住身邊一切想象的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四、作業佈置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填寫練習冊。

3、預習27課。

板書設計計:

天窗

孩子們的慰藉

看見  想象

雨腳 閃電 星雲 無窮無盡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寫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福樓拜的善教和莫泊桑的勤學。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語言感受福樓拜的善教和莫泊桑的勤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聽寫。

2、交流人物資料。

三、理清文章脈絡,整體感知。

1、幾次拜師?分別在哪裏寫到?

2、簡單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四、學習第一次“請教”

1、自由讀2——5自然段,看看莫泊桑怎樣請教的,福樓拜如何指導的?

2、通過莫泊桑的話體會他的困惑到底是什麼。

3、抓住福樓拜關鍵的話“功夫還不到家”,品味大師第一次指導的針對性。

4、福樓拜認爲怎樣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體會福樓拜就是指導莫泊桑在觀察方面肯吃苦,勤練習的。

5、感受莫泊桑“萬般無奈”的心情及困惑。

五、學習第二次“請教”

1、抓住人物的語言特點,感受福樓拜的善教。

2、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六、小結。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2

教材簡析:

本課極其生動逼真地記敘了快手劉變戲法的過程,表現了他純熟的技巧和出神入化的手技。文章以第一人稱手法敘述,從“我”(一個孩子)的眼中看快手劉變戲法,充滿了童真與童趣,能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本文的特點是作者把快手劉變戲法的過程寫得十分生動逼真,語言準確,動態感強烈,首尾呼應;同時又寫出了孩子天真的心理,讀來饒有趣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表現童心和童趣,理解一般敘述與典型介紹相結合的寫作方法。練習選用指定的詞語寫一篇短文,介紹魔術表演的情況。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體會快手劉純熟的技藝和出神入化的手技。

媒體設計:

投影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板書設計:

神出鬼沒

13、快手劉(變戲法)

神奇無比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引導質疑。

提問:什麼叫快手?“劉”是指什麼?

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會提哪些問題呢?

(二)交流預習收穫

1、交流朗讀,正音、糾錯。

2、交流字詞識記、含義。

3、互相質疑。

(三)初讀指導。

1、學習生字詞。

(1)正音。

賣糖簡單絹子玻璃眨眼發燙

棒糖撂地擺攤白瓷臊

(2)釋詞。

撂地戲法神出鬼沒

2、輕聲讀全文,思考並準備回答下列問題。

(3)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快手劉變戲法的情況的?

(4)課文可以分幾段?

(5)默讀全文,思考各段段落大意,討論後小結。

第一段:介紹快手劉是一位變戲法的老人。

第二段:寫快手劉變戲法的情況。

第三段:寫我對快手劉的讚歎。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後評議。

(四)作業佈置

1、習字冊有關練習

2、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表現童心和童趣,理解一般敘述與典型介紹相結合的寫作方法。練習選用指定的詞語寫一篇短文,介紹魔術表演的情況。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齊讀課題,題眼是什麼?(快手)

2、爲什麼稱他爲“快手劉”,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精讀訓練。

1、師讀第一小節自然導入第二小節。

2、學習第二小節

(1)自讀:你從中瞭解了什麼?

(2)交流:

(快手劉是誰、戲法工具、快手劉變戲法神出鬼沒)

▲簡要說說“快手劉”變戲法的名稱和工具。

▲理解“神出鬼沒”,課文中是怎樣寫快手劉變戲法神出鬼沒的,找出關鍵詞句同桌交流?

▲交流相機板書:

明明居然難道東指西吹好像

▲學生各自輕讀課文,同座間練習運用上述詞語描述“快手劉”變戲法的情況,可適當加以動作。

▲學生講述表演。

3、讀第3——6自然段,說說“我”及快手劉當時的話語,神態和動作。

(1)圈圈畫畫。

(2)交流並指導朗讀。

(3)分角色朗讀→表演

4、討論:“我”爲什麼那麼自信?

5、結果怎樣呢?指名讀第7自然段。

(用橫線畫出“我”心理活動的句子並朗讀,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再用波浪線畫出寫“快手劉”的話語和動作的語句,看看這兩部分的介紹告訴了我們什麼?)

6、想一想:文章爲什麼要寫“我”的心理活動和話語?

7、齊讀最後一段,指導讀兩個“真是”,體會讚揚的語氣。

(三)朗讀全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總結課文,重理脈絡,指導複述

一.指導複述

1.重點指導複述第二段,可分爲兩個階段進行。

(1)提問:第二段可以分爲哪幾個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複述第一部分。

仔細閱讀,想一想: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記住一些關鍵詞語或句子。

“快手劉變戲法的工具。

變得神出鬼沒。

變戲法的情景。

分別記住內容,同座互相練習複述,提出補充意見,再練習。

指名當衆複述並進行評議。

(3)以表演助記憶,複述第二部分。

同座位分角色輪讀第二部分,記住描寫各自的動作和語言的句子。

合上課本,共同複述第二部分內容。

仿此,交換角色練習複述。

指名當衆複述。

2.練習複述全文。評議。

二.指導寫魔術表演。

1.讀課後習題4。想一想:這道題總的要求是什麼?有哪幾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具體要求有兩點:一是這次魔術表演是要讓自己“驚奇”的,二是提供了9個詞語供選用,可以自由選擇,但大部分都要用上。

2.默讀《快手劉》,思考:這篇文章寫了快手劉變戲法的哪些方面?(語言、動作和表情)還寫了“我”的什麼?(心理活動以及動作、語言)

3.回憶已經看過的魔術,仔細想想當時的情景,練習寫作。

三.作業:

1、寫魔術表演片斷

教後小記:

教學時應着重抓兩點:一是抓住第二自然段中快手劉變戲法的時的餓動作,指導學生進行復述,從中體會快手劉變戲法的出神入化。二是由於採用側面描寫是本文的結構特點,因此在教學中要協助學生找出文中側面描寫的地方,並體會這樣的好處。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藉助註釋初步瞭解文言文大意。

2.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

3.創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於我們的啓示。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4.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秀的傳統的的語言文化。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重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爲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遊戲,看看將來誰有可能是文學家。我們知道中國的語言文字最有情味,從文字中,我們能讀出顏色、聲音、畫面、情節,甚至能讀出氣味。我給你一個詞,你能讀出什麼呢?請注意看——“鳥語花香”(你和文學家有緣,因爲你讀出了聲音和顏色。你將來肯定是一名出色的文學家,你不但讀出了一幅羣鳥齊鳴、百花吐豔的畫面,還帶領我們走進了花的海洋,聞到了花的芬芳。你將來肯定能成爲文學家,你能通過想象,讀出文字中的情節。)“高山流水”(這個孩子也有文學家的潛質,你能讀出顏色和聲音。你真棒,你讀出了一幅高山流水圖,靜態的大山、動態的河流相映成趣。)不過,當鄒老師看到“高山流水”這個詞時,我讀出來的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伯牙絕弦》,因爲高山流水覓知音就是講的伯牙絕弦的故事。(上課!)

一、揭題導入 板書課題,生讀。

指導生讀準“弦”。《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還記得我們以前學文言文的方法嗎?生談學習方法。

師: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反覆誦讀加揣摩,比如聯繫上下文,比如參看書下注釋,比如藉助工具書等等,今天,我們就繼續用老祖宗用了幾千年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讀來品析文言文。

二、初次讀文

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3遍,做到字正腔圓。 指名讀,師:他讀得怎麼樣?評議字音準確和發音的清晰。再讀一讀,不但字音要準,每個句子都要讀通順,尤其要注意斷句。

2.指名讀,糾正斷句錯誤的句子。

師:誰來評一評?出示難讀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師範讀,生再讀。)

師:再把課文讀一讀,讀出古文的意味。

3.生齊讀,要求文從字順。

三、理解課文

過渡:書是越讀越有滋味的,同學們再快速默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麼?

(一)整體感知:

1.生談讀懂的地方。(提醒學生不要重複別人的話,認真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品質。)

2.師:同學們的自學能力很強,但是學習文言文,很重要的一點是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你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嗎?出示“善鼓琴、善聽、善哉”,指名生理解(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說出誰善鼓琴、誰善聽)。“善哉”用現代的話還可以怎麼說。

師:一個“善”字竟然有着完全不一樣的意思,可見我們的語言文字是需要仔細品味的。

(二)細學課文:

1.“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又何以見得?

2.生找有關句子,師出示句子,生理解。

3.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生自由說)哪個字表現出了巍峨?他看見的是巍峨的泰山,你又看見了什麼樣的山?你哪個字表現了“高聳入雲”?齊讀。

師:是呀,一個“峨”字竟然表達出來了這麼多的意象,古人講話真是簡約而不簡單。 還有哪一句能說明子期善聽?出示:伯牙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生理解此句。怎樣讀才能讀出江河的寬廣(浩浩蕩蕩)(你抓住了“洋洋”二字來讀出江河的寬廣。 師:聽的出你是在真心誠意地讚美伯牙,那伯牙只是在用琴聲表現泰山的高大和江河的寬廣嗎?(指名答)

師:引導學生理解古人常以琴言志,將自己的心聲、志向融入琴聲中。他表現高山就是訴說自己的志向有高山般遠大,表現江河就是說自己擁有江河般的胸懷。伯牙是在用琴聲表達自己浩浩然的鴻鵠之志和坦蕩蕩的君子情懷。再讀2.3句,體會句子蘊涵的意義。

師:讀着讀着,我眼前就浮現出了一副畫面,你看見了嗎?生想象伯牙鼓琴,鍾子期聆聽的畫面嗎?(什麼時間、什麼地方、怎樣彈、怎樣聽?) 指名說。(師:透過文字展開想象,會讓我們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4.(不過,這兩句話更能凸現的是子期的善聽,文中並沒有直接寫伯牙的善鼓,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補充伯牙善鼓的資料。

5.師:既然伯牙是個著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還會表現什麼呢?

6.師:是呀,高山也罷,流水也罷,悲傷也罷,開懷也罷,真所謂, 伯牙所念——

師:此話怎解?指導理解這句話,“念”做何解?爲什麼“必得之”?強調“一定”“必定”!

師:當伯牙志在思念、志在悲傷、志在開懷,子期都能理解,這就是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可見他們不是一般的朋友,是——

7.師:伯牙當時是楚國著名的宮廷樂師,名滿天天,他爲什麼偏偏視鍾子期爲知音?(生答) 師補充資料:伯牙在楚國做宮廷樂師。一天,楚王君臣飲宴,請伯牙彈琴助興。伯牙彈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彈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寫的紅日、雲霞、山林、海浪,以及風、雨、雷、電等變幻多端的海上風光表現得淋漓盡致。但他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首優秀的樂曲,卻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絲毫興趣。楚王聽了這首樂曲連連搖頭說:“太嘈雜了,換首別的彈彈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張,換了一首《高山流水》。這時,楚王君臣已經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聲中已昏昏睡着了。伯牙又氣憤又傷心,在這所謂的上流社會裏,藝術竟然遭到如此的踐踏。他心中產生了疑問——天底下究竟有沒有知音? 是呀,雖然聽者無數,但無人真正聽懂他的琴聲,可以想象,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時,沒有人能向子期那樣贊曰—— 當他鼓琴志在流水時,沒人贊曰—— 所以他一個人來到山澗排遣內心的寂寞和孤獨,他萬萬沒有想到,此時、此地、此人——鍾子期,卻能聽懂他的琴聲。 伯牙苦苦尋覓的知音找到了,此時他的心情如何?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他最想對子期說什麼?(引導學生說文言文。)

8.過渡:同學們的朗讀讓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身亡。出示句子,指名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生理解句子。

9.子期死了,這對伯牙來說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他的音樂再也無人能理解,他的志向再也無人能明白。意味着他要回到以前孤獨寂寞的日子中了,他不堪承受這種痛苦,所以最後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了出來: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在這裏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絃的同時也斷絕了什麼?

10.他把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前程都絕斷了,他萬念俱灰,恨不得追隨子期於地下,又哪裏在乎這琴這弦呢?

  四、課外拓展

悲痛欲絕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寫下了一首短歌,出示詩歌師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爲君死!

師:他用這種“爲知己者死”方式悼念知音,讓我們帶着伯牙深深地傷痛和悲愴讀最後一句。(指導學生讀出悲痛、悲愴的氣概。)

  五、背誦課文

師:從同學們的眼神中,鄒老師看出來,同學們已經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可全文卻只有短短的77個字,這就是漢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想背誦這篇感人的文章嗎?

1.生自由背誦。閉上眼睛,想想文章的思路和脈絡,心中默背。

2.試背。放《高山流水》的樂曲。

3.指名背誦。

4.師生一起背。(鄒老師也想背誦了,會背的站起來背,還不太熟的,可以坐着小聲地跟着背。)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的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典故,人生苦短,知音難求,希望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積累語言。

2.通過細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把握文章的思想主題。

3.結合討論課後兩題,理解課文的寫作方法。

4.教導學生認識到信任與真誠的重要,從而使他們懂得在生活中要互相信任他人,以誠待人。

教學重、難點:教導學生認識到信任與真誠的重要,從而使他們懂得在生活中要互相信任他人,以誠待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如果某個城市出現了首家“無人超市”,即無人導購,無人收款,請你猜測,可能會出現哪些狀況?

今天我們即將學到的是一篇去無人看管的桃林摘桃、付錢的故事。

二、學習:

1.自讀課文;

2.用簡短的話說說自己的初步感受;

3.一個告示就可以引導人們去桃林摘桃,真有趣,再讀課文,圈劃出文中描寫“告示”的有關詞句;

4.按以上提示分段;(按事情發展順序分爲三段)

5.積累文中的生字、新詞。

5a.用比較形近字記字形的方法熟記:沁、脾、饞、涎、掏;

5b.用理解字義的方法記憶:婆、吠;

5c.成語練說:沁人心脾、饞涎欲滴、小心翼翼。

三、作業:

熟讀課文,理解“信任與真誠”。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用簡單明瞭的語言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文中的“告示”把人引向了什麼樣的地方?

(學生應該會出現以下兩種答案:a、把人們引向了果園,自己動手採摘果實;b、把人們引向一個樸實又真誠的地方,即一個互相信任的崇高境界。)

二、學習:

1.自讀全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

2.討論交流:

2a. “告示牌”——引導人們準確無誤的來到桃園;

2b. “桌上留言”——主人不擔心人們摘桃子後不付錢或少付錢;

2c. “無人看管的錢箱”——主人不擔心有人將錢箱拿走;

2d. “我掏出錢包”——主動付錢;

2e.貓狗訓練有素,熱情好客;

(對以上這幾點,學生可能很難理解。因此,在熟讀文中描寫關於貓、狗動作、神態的語句後,引導學生思考,正是由於主人的熱情好客,貓和狗才能如此乖巧,如此熱情,處處與人爲善,相信到來的每一位客人。這種描寫是“側面描寫”,略舉熟知的“側面描寫”的文章)。

3.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4.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感受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5.學習文章運用“第一人稱”寫作的方法——寫自己經歷的事,用第一人稱敘述。文學創作裏的“我”,“我”往往不是作者,而是裏面的一個重要人物。

三、作業:

用第一人稱的手法寫一篇歌頌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文章。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5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生字“漱、薩、臘、邏、輯”。

2、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敘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受到啓發。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敘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教學難點:

從敘述、描寫中瞭解人物的特點、感悟深層意思並談出自己見解。

教具準備:小黑板、地圖。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感知課文。

1、你們獨自一個人出過門嗎?最遠的到過哪?看樣去的?

2、有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歲就一個人周遊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

二、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

2、檢查詞語的理解。

3、檢查課文讀通情況。

⑴分組通讀課文,教師發現錯誤,及時引導學生糾正。

⑵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出示地圖,介紹歐洲,讓學生對烏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學習課文,集會文章思想。

(一)根據這件事,學生自由質疑,教師歸納,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再次自讀課文。

1、烏塔如何掌握遊歷歐洲的路線。

2、烏塔不怕一個人路上碰到危險嗎?

3、烏塔都到過哪些地方?

4、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說說你的理由和見解。

(二)學生帶問題,小組合作學習。

(三)反饋學習情況,教師點撥,加深理解。

四、聯繫生活實際、討論。

1、提出討論的論題: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

2、初步瞭解學生的看法後,根據該和不該將學生分爲兩部分,在班級反饋。

3、教師根據情況行當評價。

五、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打工掙錢

烏塔周遊歐洲

2.閱讀書籍,瞭解各國

3.懂得自保、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