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會飛的蒲公英》優秀教案

《會飛的蒲公英》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會飛的蒲公英》是一篇敘述性散文。文章寫了“我”在母親的鼓勵和引導下,一點一點地飛行着,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也是媽媽的)希望,終於飛出大山,真正成了會飛的蒲公英的事。

《會飛的蒲公英》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將課文內容與實際相結合,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昇華情感,從而樹立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

1、體會課文內容蘊涵的思想感情。

2、把握課文脈絡,學習作者運用象徵手法按一定線索進行寫作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體會”會飛的蒲公英”與”媽媽的殷切期望”的相似之處,學習作者運用象徵的手法並按一定線索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層層深入,感悟文意。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有一種植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出示蒲公英圖片)。看,它圓圓的腦袋,潔白的茸毛,風一吹,就輕盈地飛了起來,這是一朵怎樣的蒲公英呢?(板書課題:會飛的蒲公英)

  二、整體感知

(一)、回顧體裁,設置懸念。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說說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文章?(課題旁標明:敘述性散文)那麼作者是運用了怎樣的手法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呢?相信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會找到答案的。

(二)、緊扣文題,提出問題。請大家把書打開,老師請幾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蒲公英最本質的特徵是什麼?並劃出文中相關的句子。(文中第2自然段的內容)對蒲公英來說,“外面的世界”指的是哪些地方?(田間、山坡、草地、路邊、村莊、校園的沙地、河邊、溝谷……)結合課文內容,你能理解“闖蕩”的意思嗎?(指蒲公英離開媽媽,到自己喜歡的地方獨自生存)

過渡:媽媽的這句話難道僅僅是感嘆蒲公英堅韌不撥的品格嗎?(不僅感嘆蒲公英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而且媽媽還希望“我”能像蒲公英那樣飛出大山,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媽媽的願望實現了嗎?你能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嗎?(課文第8自然節相關的內容)

 三、研讀悟情

(一)、抓住主線,理清思路。在“我”成長的歷程中,媽媽一直對我進行着關於蒲公英的教育,“我”成長的歷程都經歷了哪些階段呢?請大家在文中找到表示時間段的詞語。(隨即板書:童年、小學、中學、大學)在我成長的每個階段中,媽媽分別給了我什麼禮物,怎樣教育引導“我”的,“我”的表現又怎樣?

(二)、落實重點,注重學法。教學時,我以板書爲主線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彙報“我”在每個成長階段,媽媽對 “我”的教育方式及“我”的表現情況時,我具體採取了以下教法:

童年時期(第1——3自然節)注重落實6個知識點:1、板書。我在童年時,媽媽送了“我”什麼禮物,我的快樂在哪裏呢?(隨即板書:蒲公英、山坡)媽媽是怎麼送給“我”這份禮物的?(引導學生讀第1——3自然節)2、引導學生對省略號的運用,培養孩子的想像能力和積累詞彙的意識。“山坡上盛開着一叢叢火紅的杜鵑、鵝黃的迎春、淡紫的牽牛……”省略號省略了什麼內容?(省略了更多五顏六色的野花)你彷彿還看到了什麼花?3、對比的寫作方法的滲透。作者在描寫山坡一側和另一側不同的景緻時,你發現了什麼?(運用了什麼手法)4、課件出示重點句子指導朗讀,品味內涵。1)描寫蒲公英外形的句子,感受蒲公英輕盈飄飛的情景。“花兒怪逗人的……才抓住一朵飛在空中的小白花。”2)描寫“我”和媽媽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如“媽媽說:這是蒲公英,它從不滿足於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歡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蕩。”——媽媽希望孩子也能像蒲公英那樣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蕩。“媽媽的話,在我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夢見自己變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廣闊的世界上空飄蕩。”——說明媽媽的話在“我”的心裏留下的印象很深,“我”夢想到自己也像蒲公英那樣了,到世界上去闖蕩。5、抓住重點詞語感受“我”天真、活潑的性格。當你看到這麼可愛的蒲公英時,你高興嗎?文中哪些詞語體現了作者天真、活潑的性格?(快活地拍着、蹦蹦跳跳採摘、費了好大的勁、才抓住)6、抓住兩個“常常”理解我的夢想的產生。文中用了兩個“常常”,趕快找一找,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關係?(它們之間是因果關係。正因爲媽媽常常領“我”去小木屋後面的山坡,所以“我”常常夢見自己變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小學階段(第4——6自然節)注重落實7個知識點:1、板書。隨着這美好的夢想,我上小學了,媽媽送了“我”什麼禮物,“我”又在哪裏飛來飛去呢?(隨即板書:花書包、山路。媽媽是怎麼送給“我”這份禮物的?(引導學生讀第4——6自然節)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母親的心願。“歪歪斜斜”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媽媽掌握的知識很少,也正因爲如此,她才希望我能飛出大山,考上大學)3、注意標點符號的運用。文中的破折號起到了什麼作用?(解釋說明的作用)4、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我”在小學時的表現,同時訓練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哪些詞語體現了我向媽媽彙報在學校有所收穫的迫切心情和愉快心情?(如“跑回家、剛剛、一邊……一邊、跳來跳去”等,說明“我”已越來越理解母親的心),你能用“一邊……一邊”造個句子嗎?(學生造句)5、適當拓展延伸。你們知道《蒲公英的種子》這首兒歌的內容嗎?(課件出示兒歌內容,引導學生激情誦讀:“我是蒲公英的種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微風輕輕一吹,我離開了親愛的媽媽,飛呀飛呀,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6、結合實際昇華情感。小作者時刻牢記媽媽的心願,時刻不忘向媽媽彙報每天自己在學校的收穫,你的父母對你又報以怎樣的希望,他們常常對你說什麼,又爲你做了什麼?你每天又怎樣表現的呢?誰願意說一說?7、課件出示重點句子,指導朗讀。抓住描寫“我”和媽媽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1)“媽媽的神情有些激動,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隨着那些飄飛遠去的小白花兒。”——看到孩子會飛了,媽媽很高興;2)“從媽媽的目光中,我彷彿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個夢: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輕風的吹送下,飛呀飛,飛過一間間古舊的小木屋,飛過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飛進金色的陽光中……”——我是一個細心的孩子,媽媽對我的成長很滿意。

中學階段(第7自然節)注重落實3個知識點:1、板書。帶着這美好的夢想,我上了中學,媽媽又送了“我”什麼禮物,“我”又在哪裏飛來飛去呢?(隨即板書:連衣裙、大馬路)媽媽是在什麼情況下送給“我”這份禮物的?(引導學生讀第7自然節)2、抓重點詞句理解媽媽的心願。媽媽把花書包放在桌子上,爲什麼望了好久好久?(說明媽媽爲了讓我能飛出大山所花費的心思之多)你還發現了什麼?(“守着”說明媽媽做連衣裙用了很長時間)(小油燈說明家裏生活的貧窮和山區的閉塞)3、通過對比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看板書:“我”原來在山路上飛來飛去,現在在大馬路上飛來飛去。從“山路”和“大馬路”你發現了什麼?(說明家鄉發生的變化,山區漸漸由貧窮走向富裕,這進一步說明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上大學及大學期間(第8——14自然節)注重落實6個知識點:1、課件出示重點句子,深入體會母親的良苦用心。幾年之後,“我”終於考上了大學,這時媽媽又是怎樣教育引導“我”的,“我”又是怎麼表現的呢?(引導學生讀第8——14自然節中重點句子,並說出自己的理解)1)“臨別前的一個黃昏,風很大,媽媽和我不知不覺來到了小木屋後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飛得比以往更高了。”(“不知不覺”說明了小山坡是母親對“我”寄予殷切希望的精神領域,也是“我”和母親交流情感的樂園,共同的願望使“我”和母親已達到了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以前我們常來這裏,這次再來這裏已達到了不知不覺的程度。)2)“我驚訝地睜大了雙眼,媽媽站在離我不遠的地方,眼睛裏盈滿了淚花。”(在小學,當“我”給媽媽唱兒歌時,媽媽曾激動地流過淚;“盈滿了淚花”說明媽媽如今“我”考上了大學,媽媽因激動而再次流淚了)3)“媽媽拉了拉我的手,輕輕地說:孩子,你已經是一朵會飛的蒲公英了,但你還要飛得更高一些。”(這是媽媽對“我”再次提出的要求。媽媽對“我”的期望不止是飛出大山,還有很多很多,說明媽媽有遠大的志向,對“我”報以更高的期望)2、板書:帶着媽媽的重託,我開始在哪裏飛來飛去?(板書:林蔭小道)3、及時進行思想教育。想象林蔭小道是什麼樣的?(激發學生想象,使他們對富詩意的大學生活產生強烈的嚮往)4、抓住重點句子,理解“我”的表現,體會人物內心活動和情感。一年後,“我”終於有了一定的收穫,把從林陰小道上飛進報紙和雜誌的詩行寄給了山裏的媽媽,並寫了什麼話?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出示句子:“媽媽,從你身邊飛出的那朵嬌嫩的蒲公英,不僅學會了飛,而且還懂得怎樣才能飛得更高了。”(孩子告訴媽媽,自己已經懂得怎樣去闖蕩了)你認爲應怎樣讀這個句子?(指導學生充滿深情地朗讀)5、緊扣主題提出問題。1)我寄信後多久收到媽媽的回信?很快說明了什麼?(說明媽媽非常重視“我”的成長)2)我收到了什麼禮物?(板書:水彩畫)(學生朗讀相關的內容)3)母親心中誠摯的嚮往指的是什麼?(母親不僅僅希望自己的女兒能走出大山,也希望千千萬萬山裏的孩子能像自己女兒一樣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理想,在人生道路上越飛越高,同時永遠保留大山的淳樸,這也是山裏所有母親的殷切希望。)6、體會反問句式的作用。課文爲什麼用一個反問句作結尾,這樣寫有什麼好處?(以反問句結尾,起到強調語氣的作用,進一步強調這是山裏每一個母親的心聲,每位母親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蒲公英一樣飛出大山,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四、迴歸文本

(一)、揭示文題,總結寫法。多麼偉大的母親啊!多麼感人的散文啊!那麼,本篇文章作者爲什麼以“會飛的蒲公英”爲題目呢?(因爲會飛的蒲公英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徵,又包含了母親對”我”的殷切期望。文中每一個山裏的母親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像蒲公英那樣飛出大山,飛向更廣闊的天地。“會飛的蒲公英”既揭示了蒲公英的特徵,又飽含了母親的期望。)本篇文章採用了象徵手法,藉助“會飛的蒲公英”來表達媽媽對“我”的殷切期望,以此來象徵千千萬萬個山裏母親渴望自己的孩子飛出大山,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的美好心願。

(二)、品評線索,學習寫法。本篇課文在敘述過程中,出現了幾條明顯的線索?(結合板書內容,指出課文是按以下線索進行敘述的:1)以時間爲線索。(教師指板書:童年→小學→中學→大學)文中幾次出現了表示時間的詞語或句子,如“童年的我”“我上小學了”“我考上了中學”“幾年以後,一張從遙遠的地方飛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使“我”那關於蒲公英的夢想實現了”,這些詞語和句子構成了本文的時間線索;2)以收到媽媽的禮物爲線索。(教師指板書:蒲公英→書包→連衣裙→水彩畫)課文在描寫“我”的成長過程的時候,每到一個新的階段,“我”總能收到“媽媽”不同的禮物。如童年時,媽媽送“我”的是山坡上的蒲公英;小學時,媽媽送“我”的是繡着蒲公英的書包;中學時,媽媽送“我”的是繡着蒲公英的連衣裙;大學時,收到了“媽媽”的水彩畫。這是以媽媽送給女兒的禮物爲敘述線索; 3)以地點變化爲線索。(教師指板書:山坡→山路→大馬路→林蔭小道)在不同的時期,“我”走在不同的路上。如童年時,“我”的樂園是長滿蒲公英的小山坡;上小學時,“我”走在小木屋到學校的山路上;上中學了,“我”走在“學校和山村的大馬路上”;上大學了,“我”走在“大學的林蔭小道上”,地點的變化也是課文敘述的一條線索。這樣的線索,使文章更有條理。寫作文時,抓住了線索,就容易做到圍繞中心組織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確,內容集中,條理清楚。大家要學習作者運用象徵的手法、按照一定線索進行寫作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寫小練筆:一年後,“我”把從林蔭小道上飛進報紙和雜誌的詩行寄給了山裏的母親……請你想象一下詩的內容,回家後試着寫下來。也可以把自己對父母十幾年的養育之恩寫下來。

 板書設計:

會飛的蒲公英

童年 蒲公英 山坡

小學 花書包 山路 媽媽的希望

中學 連衣裙 大馬路 兒女的回抱

大學 水彩畫 林蔭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