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編四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編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編四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2、3,感知3以內的數量,理解3以內數字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在遊戲中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懂得乘車的簡單禮儀。

活動準備

1、分別貼有1—3數字標誌的頭飾。

2、教玩具公共汽車3輛,車票若干,分別是數量爲1、2、3的食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乘坐公共汽車的情景,吸引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1、老師邀請幼兒乘坐“公共汽車”去遊玩,詢問幼兒該怎樣乘坐。

(引導幼兒說出從前門投幣上車,從後門下車;上車時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也不擠;上車後坐好扶穩,等等。)

2、介紹乘車的要求:正確點數車票上的物品後,根據物品的數量乘坐相對應的“公共汽車”。

如車票上物品數量爲1個時,應該乘坐1號車。

二、邀請幼兒參與遊戲

1、請三名幼兒當司機,並戴上有數字標誌的頭飾,根據頭飾的數字開相應的“公共汽車”。

2、其餘幼兒當乘客,根據車票上的物品數量,乘坐相應的“公共汽車”。

3、“公共汽車”從起點開到終點,老師引導幼兒把車開得穩當、安全。

三、創設中途上車的情景,吸引幼兒在中途候車亭候車。

1、老師帶領幼兒到草地上游玩後,詢問幼兒應在哪裏乘車回家。

(引導幼兒說出到候車亭等車。)

2、幼兒根據車票上物品的數量,在相對應的候車亭候車,並乘坐相對應的“公共汽車”。

如車票上物品數量爲1時,在1號候車亭候車,並乘坐1號汽車。

3、提醒幼兒要等汽車靠站停穩後方可上車。

四、請幼兒吃數字餅乾,感謝他們來乘坐公共汽車,並對活動做評價、小結。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大畫謎四幅,小畫謎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用“猜謎語”的方式,想幼兒介紹“小客人”,引起幼兒猜畫謎的願望

1、 教師朗誦謎語:“沒有手來沒有腳,揹着圓房慢慢走,要是有誰碰了它,趕緊躲進房裏頭。”請幼兒猜猜這位“小客人”是誰?

2、 幼兒猜出謎底——蝸牛,教師出示蝸牛的紙偶,並套在手上。師:剛纔小朋友是聽着老師念謎語猜出謎底的,今天“小蝸牛”要我們看着圖畫猜謎,也就是“猜畫謎”。

二、出示第一幅“畫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猜猜講講畫謎的內容和特點

1、 師:這張圖你們見過嗎?圖上有什麼?小雞、魚、電視機都是用哪些圖形畫成的?爲什麼這張圖要叫“畫謎”呢?

2、 鼓勵幼兒找一找,數一數個圖象重疊並塗有顏色的部分。

三、出示第二幅“畫謎”,啓發幼兒快速地猜猜講講畫謎內容,並自選畫謎中的某一圖象說句短句

1、 讓

幼兒猜猜講講畫上有什麼?

2、 啓發幼兒自選一樣喜愛的東西。並運用學會的形容詞、量詞說句短句。

四、出示第三幅“畫謎”,鼓勵幼兒用其中兩個或三個東西的名稱,串成一句有趣的句子

1、 師“這張畫謎中有許多有趣的東西,把其中兩樣或三樣東西的名稱組合起來,可串成一句有趣的話。

2、 幼兒仔細觀察畫謎後,講述自己串成的.短句,教師注意幫助個別幼兒克服口語中突出的語病,指導幼兒用完整的句子連貫講述。

五、幼兒自己觀察第四幅“畫謎”,進一步提高幼兒猜猜講講的興趣。

1、 請每一位幼兒看小畫謎,看看、講講圖中有什麼,並把其中的一些東西組合起來,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2、 請一位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編的故事。

六、結束活動

師:猜畫謎,真有趣,樣樣東西疊一起,小朋友,看仔細,會猜會講真聰明。

  活動目標:

1、通過猜猜、想想“畫謎”,激發幼兒聽話與說話的興趣。培養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較連貫地講述“畫謎”內容。

2、發展幼兒觀察力和想象力。

3、提高個別幼兒尋求新經驗的好奇心。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掌握兒歌的結構特點:什麼是什麼的家。

2、嘗試學習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嘗試精神。

活動重點:

學習朗誦詩歌並能仿編詩歌。

活動難點:

培養幼兒能大膽表達創編的詩歌。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製作好的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貼絨學具。

3、小圖片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許多小客人,你們看它們是誰呀?出示:白雲、小魚、小鳥、花兒、蝴蝶、小羊圖

2、師: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家,我們的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家,那你們知道小客人們的家在哪裏嗎?(幼兒自由議論)

3、師: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來聽聽這首好聽的詩。

二、出示圖片,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小朋友你聽見兒歌裏說了什麼,要用詩歌裏面的話來回答。(幼兒回答一句,其他幼兒跟學一句)

2、你們知道小羊爲什麼喜歡住在綠綠的草地上?小魚喜歡清清的河裏?

3、集體完整朗誦詩歌一遍。

4、分角色朗誦詩歌。

5、請個別幼兒朗誦。

三、結合詩歌原有模式進行仿編。

1、師:藍藍的天空除了可以是白雲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呀?幼:燕子(提醒幼兒用詩歌中的話來告訴大家,說完整,什麼是什麼的家。)

2、依次類推仿編詩歌

3、師幼有感情地朗誦新編的詩歌。

4、請能力強的幼兒朗誦自編的詩歌.

四、遊戲:送它們回家。

請小朋友拿起自己椅子下的圖片,想一想它的家在哪裏?用圖片仿編一句詩歌,再把它送到家裏。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

2、培養幼兒從小學會尊重他人,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3、培養幼兒一定的審美觀。

4、讓幼兒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5、學會微笑,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掛圖,幼兒活動教材第一冊11-13頁。

經驗準備:教師豐富的表情表演。

  活動過程:

  一、由教師表演各種表情,讓幼兒說出其表情的名稱。

1、教師表演各種表情。

老師給你們表演一個節目,節目的名字叫表情家族。在老師表演完後,你們要說出老師都表演了什麼表情?然後你們跟着老師一起做你們所說的表情。

2、提問,引出微笑的話題,。

剛纔老師表演了那麼多的表情,你們認爲老師表演所有的表情當中哪一個表情最好看?你們最喜歡老師的那個表情呢?爲什麼呢?那麼老師每天都把微笑送給你們,有一個小動物也跟老師一樣都把自己的微笑送給了小動物們,我們來聽一聽是誰?

  二、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故事講完後提問:

1、是誰把微笑送給了別人啊 ?(小蝸牛)剛開始的時候小蝸牛很着急,爲什麼呢?小鳥、大象和小鳥都爲朋友做了什麼呀?朋友們感到怎麼樣呢?小蝸牛也想幫助別人,可他好像不知道自己能幫助別人做什麼,你們來幫他們想一想他能幫助別人做什麼呢?(引導幼兒討論)

2、原來小蝸牛可以幫助別人做那麼多的事情,故事裏小蝸牛做了什麼事情啊 ?( 他把自己的微笑送給了小動物們)他的朋友們感覺怎麼樣呢?小蝸牛爲什麼會想到把微笑送給朋友們啊?他是怎麼樣送的呢?

3、你們的微笑美不美呢?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而美麗的微笑送給別人呢?你們想怎麼樣送呢?森林裏的朋友們都認爲小蝸牛很了不起,我認爲你們也很了不起。因爲你們把快樂都送給了別人。

  三、小結活動。

小蝸牛他長得小不小,你們認爲他的力量大不大?(引導幼兒感知小蝸牛的渺小)可是爲什麼朋友們還是認爲他很了不起呢?(引導幼兒說出他很喜歡幫助別人)小朋友們你們的個子高不高,你們的力量大嗎?可是你們能不能幫助別人呢?(引導幼兒明白自己雖小可是還是可以幫助別人做很多的事情。)

  四、結合生活場景引導幼兒學會幫助別人,並知道如何去幫助別人。

問:公交車上人狠多,突然來了一位老奶奶,你剛好坐在老奶奶的身旁你會怎麼做呢?

  效果分析:

小百科:笑,是人的一種平和心態以及善良的內心表現,同時,也是體內安多芬分泌物增高的時候。人的心情處於正常狀態時,在與他人交談期間就會呈現爲平和的心理作用並用微笑來展現人與人之間的善意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