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編9篇

關於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編9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獲取有關雨的信息,體驗雨中樂趣。

2.傾聽雨聲,模仿雨打在不同物體上發出的聲音。

3.感知雨水與動植物的關係,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荷葉、塑料大蘑菇、小傘、搪瓷臉盆、報紙等。

2.每人一雙雨靴、一件雨衣。

3.花、草、烏龜、青蛙、小鴨等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產生興趣

①昨天天氣預報說今天要下雨。看!現在果然下雨了,我們一起到雨中玩玩吧!

②請幼兒穿上雨靴和雨衣一起走出活動室。

2.體驗雨中樂趣

①引導幼兒說說雨打在手上、臉上有什麼感覺,嚐嚐雨水是什麼滋味的。

②請幼兒看看雨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然後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

③鼓勵幼兒想出各種方法(可藉助玩具材料)在雨中玩耍。

④讓幼兒安靜地傾聽雨打在小傘、蘑菇、搪瓷臉盆、報紙、荷葉等物體上發出的聲音,並自由模仿。

⑤請幼兒分別到大型玩具和屋檐下聽一聽雨滴的聲音,看一看雨打在地上濺起的水花以及雨水流向下水道的景象。

3.初步感知雨水與動植物的關係

①提供花、草、烏龜、青蛙、小鴨等頭飾,讓幼兒分別扮演這些動植物,體驗雨水與動植物的關係。教師可示範扮演花姐姐,說:“我是花姐姐,喝了雨水(做喝雨水狀)特別舒服,花也開得更大更漂亮。”

②請幼兒分別以自豈扮演的角色口吻說出與雨水的關係。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黃豆是怎樣變成豆漿的呢?稻穀外面毛毛的殼是怎樣去掉的呢?孩子們每天在品嚐豆漿或吃飯時,總會竊竊地討論着。然而,現代科技產品——豆漿機、碾米機那飛快的速度,導致我們只能向孩子們說教其中的原理,孩子們也只能似懂非懂地眨巴着小眼睛。沒有了探索、發現的過程,以致老師的說白顯得那麼無力和飄渺。於是,我組織了本次活動,旨在利用較“原始”的工具,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究和體驗,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比較、找出最合適的使用工具。

2、能根據操作結果進行記錄,並能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3、對探索活動感興趣,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幹、溼黃豆、花生米、稻穀若干(幼兒參與浸泡)。

2、石臼、石磨和擀麪棒每組若干。全自動豆漿機一臺。

3、“種子變變變”記錄表人手一張。一張“種子變變變”操作結果彙總表。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看、摸摸,比較幹、溼種子的不同

1、師:今天老師在你們的桌子上準備了兩盆種子,請你去看看是什麼?摸一摸,看一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2、爲什麼種子會變得胖胖的?

二、第一次操作:使用工具後,發現種子的變化

1、分別介紹石臼、石磨和擀麪棒及其使用方法。

師:你認識這種工具嗎?你在哪裏看見過?你知道怎樣使用它嗎?

2、幼兒操作、發現、交流種子的變化。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各種工具給沒種子帶來不同的變化。

師:剛纔你用了什麼工具?你發現了什麼?

師:浸泡過的種子容易碎,所以磨豆漿及花生奶一定要浸泡,而爲稻穀膠皮應該先把稻穀曬乾,不然磨出來的米粒就不完整了。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按要求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操作,並記錄操作結果

1、兔媽媽打電話來說,秋天到了,他們收穫了許多黃豆、花生米和稻穀,她想請朋友們到家裏來喝豆漿、喝花生奶、品嚐白白的大米飯,但不知使用什麼樣的工具才合適,請小朋友她。

2、幼兒猜測:你覺得兔媽媽使用什麼合適的工具,才能喝到香香的豆漿和花生奶?爲什麼?

你看兔媽媽使用什麼合適的工具,才能吃到白白的大米飯?爲什麼?

3、幼兒操作:

(1)講解記錄要求:

請小朋友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操作,如果成功了就在相應的格子裏打√,如果使用的那種工具沒有取得成功,就在相應的格子裏打×。

(2)幼兒操作並記錄

4、彙總記錄結果,比較發現最合適的工具。

(1)幼兒相互講解自己操作的記錄結果。

(2)統計每樣工具操作成功的人數。

師:用石磨使黃豆變成豆漿,請取得成功的小朋友舉手。師幼一起數數後把總數記錄在彙總表上。

同樣的方法完成其他操作結果的彙總。

(3)根據統計數字的不同發現最合適的工具。

師:請小朋友比較一下,要使黃豆變成豆漿,用哪種工具成功的人多?

要使黃豆變成豆漿,你覺得用哪種工具最合適?

同樣方法比較花生及稻穀,找出最合適的使用工具。

(4)師:兔媽媽,這下你該知道使稻穀變成大米應該先把稻穀曬乾,然後再用石臼最合適;

而磨豆漿及花生奶用石磨最合適,但黃豆和花生米應該先浸泡,你可別忘了,磨好後還得煮熟了才能請客人喝!

四、認識全自動豆漿機

1、米飯、豆漿非常有營養,以前的人們就是利用石臼來使稻穀脫皮,變成大米的;用石磨來磨豆漿,然後把豆漿煮熟後再喝。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已經發明瞭碾米機和全自動豆漿機。人們想喝豆漿,只要把浸泡的黃豆放進去,一會兒就能喝到香香的豆漿。

2、示範磨豆漿,讓幼兒瞭解高科技產品的先進,從而知道要從小學好本領,長大發明更先進的科技產品,使人們的生活更方便。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探究問題的興趣。

2.幼兒知道太陽石圓圓的、紅紅 ,同時也知道許多東西是圓圓的、紅紅的。

3.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體驗活動的樂趣。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準備:

1.一組背景圖:(1)天空(2)菜園(3)房子。小兔頭飾(數量和幼兒人數一樣)。

2.《小兔找太陽》的動畫片。

3.彩筆和白紙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教師和幼兒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基本部分:

一、請幼兒欣賞大班小朋友表演的故事《小兔找太陽》

二、請幼兒欣賞動畫片《小兔找太陽》,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分段欣賞

1.分段欣賞《小兔找太陽》,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兔子在哪裏?它把什麼當成太陽了?它把怎麼樣的燈籠當成太陽了?它又到了哪裏?它把什麼當成太陽了?它把怎麼樣的蘿蔔當成太陽了?它又把什麼當成太陽了?把怎樣的氣球當成太陽了?小兔子找到太陽了嗎?太陽石什麼樣子的?

2.完整地欣賞動畫片。請所有的小朋友用好聽的聲音跟着動畫片一起講故事。

教師小結:小兔子找到太陽了,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3.請幼兒戴上頭飾,請一名幼兒當兔媽媽,其餘幼兒當小兔,看着圖片表演故事。

師:看這是誰?(兔媽媽)現在請一名小朋友來當兔媽媽,其餘小朋友當小兔,老師當講述者,我們來表演這個故事,好嗎?

4.請幼兒說出圓圓的、紅紅的東西。

5.幼兒畫出簡單的圓圓的、紅紅的東西。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幼兒出去找太陽。

活動反思:

孩子們經常能在天上看見太陽,但是太陽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對於小班孩子來說,受其語言能力發展的限制,還不能很好的描述出來。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藉助於故事《小兔子找太陽》,讓孩子們用較形象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徵。故事中小兔子是孩子們都熟悉的動物形象,而且班級孩子對三以內的數量、紅色、圓形及方位名稱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經驗,再運用直觀的圖片進行輔助教學,更易於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本次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豐富詞句,激發其關注周圍事物的色、形的興趣,還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尋找發現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過觀察、比較,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誰的大,誰的小”,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能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積極探索。

4、隨即進行謙讓教育。

活動準備:

1、創設天線寶寶家的情景,擺放各種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盤子、湯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動周圍貼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樣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動室外面鋪上大地墊和小地墊,擺放大的天線寶寶、大紙箱和小的天線寶寶、小紙箱。

活動預設:

一、談話引入

天線寶寶歡迎大家來到天線寶寶樂園來做客。丁丁喜歡大的東西,拉拉喜歡小的東西。(出示天線寶寶和他們喜歡的大東西和小東西)引導幼兒說一說他們分別喜歡什麼?

觀察分析

該環節作爲引入,孩子很感興趣。但是有些孩子吸引力都在天線寶寶上,不能聽清老師的要求。

二、找一找,說一說

天線寶寶樂園裏還有許多有大有小的東西,請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來告訴老師和朋友。小朋友可別亂拿東西,天線寶寶們會生氣的!

幼兒自由探索——集中個別講述:我看到什麼東西大,什麼東西小?(結合社會性,進行謙讓教育)。

觀察分析

孩子們對桌上擺放的玩具動物很感興趣,許多男孩在玩玩具,出現了爭搶的現象。活動後的講述活動,一些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話。

三、比一比

小朋友很聰明,天線寶寶們在卡片上畫了許多的禮物送給大家。每人到周圍拿一張卡片,然後去找和你卡片上禮物一樣的小朋友,兩個人手拉手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來,說一說:我們的禮物都是什麼?誰的大?誰的小?

老師簡單示範——幼兒自由找朋友——集中講述。

觀察分析

在找卡片的過程中,能力強的孩子會主動去找自己卡片上內容一樣的好朋友,能力較弱的孩子則不能,有些孩子沒有找到好朋友 。因爲固定位置的影響,有的孩子找到了好朋友卻不能一起坐。

四、延伸活動

天線寶寶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們要不要一起去呀?門口有一條寶寶通道,拿大禮物的小朋友要爬過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線寶寶;拿小禮物的小朋友要爬過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線寶寶,然後把卡片放進他們的口袋裏。可千萬別放錯了!

幼兒根據卡片上物體的大小怕地點——根據物體的大小將卡片放進大小不同的籃子裏。

觀察分析

孩子們對爬很感興趣,能按老師的要求不推不擠。有個別孩子將大卡片放進小箱子。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並掌握紙版畫的製作方法。

2、通過學習紙版畫的製作方法,讓學生感受紙版畫的形式美,提高兒童的審美情趣,培養其創作熱情。

  教學重點:

學習紙版畫的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

粘貼時的前後遮擋關係。

  教具準備:

範畫數張、白版紙、剪刀、油墨、油滾、膠水

  學具準備:

白版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攜帶情況。(1)

  二、導入新課(3)

出示範畫,讓學生感受紙版畫的形式美感。並回答

問題:1、這幾幅畫的表現形式與我們以往用的表現方法有哪些不同?

2、誰能看出這些畫是用什麼工具材料表現的?

3、這些畫表現了什麼內容?

學生回答,最後教師歸納總結:這些畫是用紙版畫的形式表現的各種動物形象。

板書課題:紙版畫──動物

  三、講授新課(10)

1、定義:紙版畫是用硬一點的各種紙版,通過畫、剪、然後把剪下的各部分粘貼在有襯版的紙版上,最後滾油墨印出的傷口即是紙版畫。

2、工具材料:硬紙版、手工刀、圓珠筆、剪刀、鉛筆、乳膠鋼勺、印刷工具

3、紙版畫的藝術特點:

提問2-3名學生,教師歸納總結:造型概括。誇張、顏色只有黑白兩色,對比強烈,單純明快。題材廣泛,通過繪畫、製版、印刷三個基本過程完成。

4、紙版畫的製作步驟:(教師演示、以《魚的一家》爲例)

⑴設計畫稿⑵分版⑶剪板⑷粘貼(注意遮擋關係)⑸剪版⑹拓版

提問3-4名學生回答紙版畫的製作步驟(學生結合自己要製作的內容回答問題)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24)

1、參考資料

2、輔導要點

(1)對於構思與衆不同的學生及時表揚

(2)教師強調粘貼時的前後遮擋關係

(3)注意粘貼時保持畫面整潔,使用剪刀時的安全

(4)着色均勻等

  五、總結學生作業,進行課堂小結

把完成的學生作業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互相評價,教師小結本課的知識要點,佈置下節課所需學具,師生道別,下課。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瞭解喇叭花的外形特徵,嘗試用目測的方法剪出喇叭花的花冠、葉和莖,並能用鏤空剪的方法大膽創意花心形狀。

2、能大膽動手、積極創作,體驗合作剪紙的快樂,激發對春天、對大自然的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能夠回憶以往經驗,用目測的方法剪出喇叭花的花冠、葉和莖,並能用鏤空剪的方法大膽創意花心形狀。

2、難點:在合作創作中能夠注意分工和畫面的整體佈局。

活動過程:

1、欣賞ppt圖片,認識、瞭解喇叭花。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喇叭花嗎?我們來欣賞一下。

(2)教師播放ppt圖片,引導幼兒欣賞、觀察,瞭解喇叭花的外形特徵。

--師:看,喇叭花是什麼樣子的?它的花冠像一個個什麼?恩,喇叭花的花冠像一個個喇叭,所以人們把它們叫作喇叭花。

--喇叭花有些什麼顏色?恩,五彩繽紛可漂亮了!花心部位看上去像什麼?葉子有什麼特別的?它的莖是怎樣的?

2、出示範畫,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1)師:小兔很喜歡喇叭花,春天到了,它在自己的花園裏種下了幾顆種子,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喇叭花一朵一朵地開放出來,可真美,像在訴說着什麼有趣的事情。森林裏的其它小動物見了,也想在自己的花園裏種上喇叭花,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

(2)師:誰來試一試、剪一剪喇叭花的花冠?(讓個別幼兒上來嘗試剪花冠)你是怎麼剪的?花冠上還少了什麼?花心用什麼方法來剪呀?(幼兒嘗試用鏤空剪的方法剪出花心)你喜歡什麼樣的花心形狀都可以,等會你可以來試一試。

(3)師:那喇叭花彎彎繞繞的莖可以怎麼剪出來?(剪螺旋線的方法)

(4)師:今天我們每組小朋友一起合作小動物,那合作剪紙的時候我們有的.小朋友可來以剪?有的可以剪?還有的小朋友可以剪?待會一組上的小朋友可以輕輕地商量一下,明確一下分工。我們看看待會哪個小動物家的花園最漂亮。

3、幼兒小組合作剪紙,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剪紙常規(垃圾的處理、輕聲商量),注意分工和畫面的佈局,大膽創意花心形狀。

4、展示作品,集體講評。

(1)師:你覺得哪個小動物家的花園最美麗?爲什麼?(從畫面的佈局、花心形狀鏤空的設計、花的顏色等方面講述)

(2)哪個小組願意來說說你們是怎麼合作的?

(3)師:小動物們非常喜歡自己花園裏的這些喇叭花,很感謝你們呢。喇叭花一朵又一朵,猜猜它們會相互訴說着什麼有趣的事情呢?(可請幼兒用肢體動作扮演盛開的喇叭花,說說有趣的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爲入小學作準備。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幹什麼”。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彈珠和筷子。

三、活動過程:

1、交流:一分鐘有多長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滴答滴答噹噹噹,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他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面鍾請小朋友看一看鐘上有什麼?

幼:有數字,還有針師:有幾根針?

幼:3根針師:這3艮針分別有不同的名字,最粗的是時針。最長的,有點粗的教分針。短的叫秒針。秒針從12走一圈就走了一分鐘。那一分鐘有多長,我們請秒針走一圈,我們靜靜的等一等。

2、體驗:一分鐘能幹什麼。

師:小朋友一分鐘到了,你覺得一分鐘時間長嗎?

幼1:我覺得一分鐘有點長幼2?:我覺得的一分鐘有點短總結:一分鐘其實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在一分鐘的時間裏你能做些什麼呢?

幼1:我能在一分鐘時間裏我能折5個紙船。

幼2:我能在一分鐘時間裏寫10個字。

師:小朋友你們是個能幹的孩子,在一分鐘的時間裏做很多事,那麼,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串珠要請小朋友幫忙穿一下,要請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裏看一看你能穿幾個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大家一起動手,老師說停大家就要停下來。你們聽明白了嗎?

(每張桌子上放一珠)幼兒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時間到,請小朋友數一數你穿了幾顆珠子並把它,記操作紙上,記錄在操作紙上。(老師請小朋友,開火車來說一說。)師:小朋友,誰穿的最多?誰穿的最少?

師:爲什麼在同樣的時間裏,有的小朋友穿的多,有的小朋友穿的少?

幼1:有的小朋友,沒有找到串珠的孔。

幼2:有的小朋友一邊做事一邊玩。

幼3:有的小朋友穿的快,有的小朋友穿的慢。

師總結:小朋友講的真好,在同樣的時間裏,大家在做同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你做事情認真,掌握了串珠的,你就會比別的小朋友穿的多一些。那麼,小朋友你還想再試一次嗎?

幼:想師:還是一分鐘的時間,看一看這次你能穿幾個?能比第一次穿的多一點嗎?(全體幼兒進行操作)師:時間到。請小朋友數一數你穿了幾顆,並把它記錄在操作紙上。(幼兒進行記錄)師:誰來說一說。你這次穿了幾顆?你第一次穿的多還是第二次穿得多?爲什麼?

幼:因爲第二次我找到了找到了方法,加快了速度。所以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師:對了,只要我們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時候,找到方法,加快速度,你就能比別的小朋友快。

師:剛纔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裏,做了一件事,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用3分鐘的時間完成3件事,你們想挑戰一下自己嗎?

幼:想師:第一件事,你們要穿5顆珠子。

第二件事,要用筷子夾8顆彈珠第三件事,要套8個回形針。(一個一個串連起來)看一看那位小朋友能在3分鐘的時間裏完成所有的事。,在做事情的時候,先想一想你要先做什麼?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大家一起動手。(幼兒在老師的指令下開始操作)師:時間到,3件事全部完成的小朋友請舉手。

師:你來說一說,爲什麼你能完成了3件事?

幼:因爲我,速度快,不和別的小朋友講話。

師:你真棒。老師希望所有的小朋友要向他學習,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師:我們小朋友在一分鐘時間了可以穿5個珠珠,夾8個彈珠、套8個回形針,那大人在一分鐘時間裏可以做什麼事呢?老師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老師播放PPT)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

●一分鐘人能踢毽子100多個。

●一分鐘人能包30個大餛飩。

師:在相同的時間裏做同樣的事情,因爲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四)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五)老師總結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繪畫目的:

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繪畫年齡:

學前班幼兒。

繪畫步驟: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幼兒操作。

教師對作品給予肯定,

展示作品,集體評價。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引導幼兒瞭解古代年畫的構圖及其所要表現的含義。

2、引導幼兒欣賞年畫的主要色調,感受年畫色彩所呈現的快樂、喜慶、

吉祥的氣氛。

3、引導幼兒自由創作一幅具有某種含義或能表現自己美好祝願的年畫。

【活動準備】

投影、“盜仙草”年畫。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年畫,瞭解年畫《盜仙草》的構圖及要表現的含義。

1、欣賞年畫的內容。

(1)引導幼兒分散自由討論欣賞。

師:這幅畫貼在窗上真漂亮呀,現在請你和好朋友一起看看這年畫上畫了

些什麼?(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年畫中的主要內容)

(2)集中欣賞,請個別講得較好的幼兒交流。

師:你看這幅年畫上畫了些什麼?

幼1:我看到畫上有個胖娃娃,還有倆個好像仙女的姐姐。

幼2:我看到她們好像在打架。

幼3:我看到穿白顏色衣服的姐姐手裏拿着個像餅乾樣的東西。

2、通過討論,使幼兒瞭解年畫所表現的含義。

(1)老師講故事,讓幼兒瞭解“白蛇傳”的傳說。

(2)盜仙草也稱瑞草圖,描述了《白蛇傳》的故事,白蛇與小青爲救許

仙而盜仙草,並與鶴童仙子爭鬥。畫面人物生動優美,是百姓喜愛的年畫之一。

“傳說中說了一件什麼事?裏邊都有誰?”

“小青和白蛇姐姐爲什麼去盜仙草?”

“最後怎樣有沒有盜到仙草?”

二、欣賞年畫的色彩,感受色彩所帶來的喜慶、吉祥、歡樂的氣氛。

師:我們欣賞了這麼多年畫,你發現它們大都用了什麼顏色?

幼1:紅色最多,還有金黃色

幼2:紅色最多,還有他們的衣服五顏六色的很漂亮

師:紅色、金黃色給你什麼感覺呢?

幼1:很熱鬧、很開心

幼2:很快樂

幼3:很吉祥

三、交代要求,幼兒自由創作。

師:如果請你來設計一幅年畫,你想在上面畫些什麼?(幼兒交流)爲什

麼要畫這些?

幼1:我要畫許多魚,祝爸爸媽媽年年有餘。

幼2:我要畫一個“福”,還有許多元寶,祝爸爸媽媽發大財。

幼3:我要畫搖錢樹,還有珠寶,還有小人在祝我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師:我們也來設計一幅年畫,先想想你的年畫上要畫些什麼,表達什麼願望,然後想想用哪些顏色可以表現出過年時熱鬧、歡樂、喜慶、吉祥的氣氛,

看誰設計得和別人不一樣。

四、結束講評。

展示幼兒作品

1、請你說說你的年畫上畫了些什麼?表示什麼意思?

2、你覺得誰的年畫看上去很熱鬧、很喜慶?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