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9篇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螃蟹的主要特徵,初步探索雙手重疊按印出螃蟹。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ppt手影螃蟹,範畫螃蟹,顏料(黑、紅、黃),幼兒作畫紙,人手毛巾一條。

活動過程:

一、觀察螃蟹,引起幼兒的作畫的心趣。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這兒來了一位神祕的客人,小朋友猜猜它是誰?(出示手影螃蟹)今天他把他的朋友們也帶來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螃蟹)誰來說說螃蟹長的什麼樣?(幼兒自由回答)螃蟹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橢圓形)它有幾隻腳?(八隻腳)還有兩隻什麼?(大鉗子)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大螯,小朋友一起說一說。

小結:螃蟹有一個橢圓形的身體,八隻大腳,兩隻大螯。誰來說一說螃蟹是怎樣走路的?你來學一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聽音樂集體模仿螃蟹走路)

二、觀察範例,師幼共同討論,探索印螃蟹的方法。

師:咦,小朋友,你們猜一猜這些螃蟹是怎麼畫出來的呢?(用顏料畫出來的)對,它們是用手蘸上顏料畫出來的,那麼你們想學嗎?(想)教師示範畫師:在印畫之前,我們首先把衣袖捲起來,伸出一隻手,小手、海綿親一親,要讓你的手心、手背沾滿了顏料,小手放平,五指分開,白紙上面用力按,注意小手可不能移動位置只能印一次。提問:小朋友,你們看我的手心和手背印出了螃蟹的什麼呢?(手心印出了螃蟹的身體,手指印出了螃蟹的腳)你們觀察的真仔細。我一隻手印出了螃蟹的半個身體和腳,我要用另外一隻手來印螃蟹的另外半個身體,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老師又是怎樣印出另外半邊身體的,小手海綿親一親,讓手心和手背完全沾滿顏料,螃蟹引好了,誰來說一說,老師是怎樣引這邊的身體的?(螃蟹的兩個身體印在了一起)把螃蟹的兩個身體印在一起,變成一個身體。這種方法叫着重疊,最後,點上小眼睛螃蟹就引好了。誰想來試一試?(請兩至三名幼兒)提示:螃蟹的身體要重疊。

三、幼兒操作,師幼分享交流。

師:你們想印螃蟹嗎?今天,老師爲小朋友們準備了黑色、紅色、黃色三種顏色的顏料,小朋友可以選一種你喜歡的顏色印螃蟹。提問:螃蟹生活在哪呀?(水裏)那等一會兒,我們就到後面的小河裏去印螃蟹,在這之前,老師要提三個要求:

(1)把袖子捲起來,不要弄髒衣服

(2)用顏料時不要爭搶,保持畫面的乾淨

(3)印好螃蟹後,把小手擦乾淨。走,去小河裏印螃蟹吧!

幼兒印畫,作品展示。

師:我們小朋友印的螃蟹可真好看,爲自己鼓鼓掌吧。誰來說一說,你最喜歡那一隻螃蟹,爲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我們的小手不但能印出螃蟹,還能引出好多其他的小動物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菊花的顏色和姿態,知道菊花是多種多樣的。

2、嘗試用油畫棒表現菊花的特徵。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童易PPT(菊花)、範例。

活動過程:

一、感知菊花的特徵:

1、秋天到了,什麼花開了?(菊花)

2、我們這裏開了一個菊花展覽會,看看菊花長什麼樣?引導幼兒從花、莖、葉幾部分觀察菊花的特徵。(如:花開在頂端,葉子邊緣有鋸齒,花有黃、白、紫等顏色。形狀多樣:有的花象個球,有的花瓣象一條條蘿蔔絲,有的象媽媽的卷頭髮,有大有小,有直有彎,有寬有窄。)

3、菊花有什麼用呢?(能做清涼飲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頭痛等。)

二、畫畫美麗的菊花:

菊花真美,今天我們都來做小園丁,一起來種菊花好嗎?

1、(老師示範)圓圓的是花蕊,長長的橢圓形是花瓣,圍着花蕊長滿花瓣。一朵菊花就開放了。再找空的地方種菊花……(5—6朵)

2、花下面還有什麼?(莖)用咖啡色畫莖。(還有葉子)用深綠色或淺綠色畫葉子,尖尖的,一片葉子就長出來了,你們想試試嗎?

3、引導幼兒有順序地畫:花蕊——花瓣——花莖——葉子,並且知道畫花瓣、葉子。

4、鼓勵幼兒將畫面畫滿。

三、展覽作品:

1、找一找誰種的菊花最多、最美?

2、蝴蝶最喜歡哪朵菊花,爲什麼?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阿嘟熱愛工作的快樂情緒。

2、喜歡小火車頭阿嘟的角色,從中體會工作的快樂。

3、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重點:

感受故事中阿嘟熱愛工作的快樂情緒、從中體會工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故事《小火車頭阿嘟》、一個玩具火車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帶來了會發出聲音的玩具,你們想看一看是什麼東西呢?

2、我們來聽一聽是怎麼樣發出聲的呢?老師用模仿的口吻向幼兒打招呼:嘟突,嘟突……我是快樂的小火車頭阿嘟!你們好!

3、雖然我只是一個最最小的火車頭,但我覺得非常快活,因爲我喜歡我的工作,我喜歡一邊工作一邊唱我的《快樂工作歌》。

4、老師用角色的形象,模仿阿嘟快樂的樣子搖頭晃腦的唱《快樂工作歌》:嘟突,嘟突,阿嘟我來了;嘟突,嘟突,阿嘟我去了;嘟突,嘟突,阿嘟多快樂!

  二、欣賞討論

1、老師完整的講述《小火車頭阿嘟》的故事。

2、阿嘟在修理廠裏做的什麼?他喜歡他的工作嗎?

3、漂亮火車頭沒有請阿嘟幫忙,結果發生了什麼事?

4、最後阿嘟幫助漂亮火車頭了嗎?當漂亮火車頭道歉時,阿嘟是怎麼說的?

5、再講述故事一遍。

  三、分享體驗

1、你喜歡小火車頭阿嘟嗎?爲什麼呢?

2、一個熱愛工作的人一定是快樂的,即便是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就象阿嘟那樣,他永遠快樂。

3、老師再次出事阿嘟形象,請幼兒跟着小火車頭阿嘟一起唱《快樂工作歌》。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百科:快樂是人類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從內心由內到外感受到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比喻人的一種開心、高興的狀態。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學做餅乾,培養幼兒對泥工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2.複習常見的幾何圖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三角形)。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製作花樣餅乾

2.每人一盒橡皮泥、泥工板、各種印花工具(小雪花積塑、帶有凸凹不平花紋的小玩具等)、幾何圖形模具。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你們喜歡吃餅乾嗎?

你們吃過一些什麼形狀的餅乾呢?

老師逐一出示食物餅乾(圓、方、三角、橢圓)

我們吃過的餅乾上有沒有花紋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做餅乾,好嗎?

2.觀看動畫片:製作花樣餅乾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部動畫片,仔細看看花樣餅乾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

3.教師用橡皮泥示範製作餅乾

先把橡皮泥捏一捏,團一團,團成圓形;

把團好的橡皮呢放在泥工板上壓扁;

在橡皮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歡的花紋;

4.幼兒製作

老師準備一些小動物模具,小朋友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做其它的東西,如;小鴨、小雞等。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 教育目標

1. 會運用感官比較兩個以上物體的粗細、厚薄

2. 知道物體的粗細、厚薄是相對的。

二、 重點和難點

1. 重點: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2. 難點:詞與概念的匹配。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三、 材料及環境創設

教具:厚薄不同的書、紙、布若干。粗細不同的毛線、小棒、筆若干。

學具:每個幼兒一份厚薄不同的紙、布。粗細不同的毛線、小棒筆。每個幼兒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換使用。彩色的籃子若干只。數學角內放粗細、厚薄不同的物品和分類盒。(分類盒上用形象的圖畫表示物體的粗細、厚薄。)

四、 設計思路

在此以前幼兒已進行過比較物體的大小、長短的活動,積累了一些運用感官比較物體量差異的經驗,因此在本活動中可以啓發幼兒自己想出比較物體粗細、厚薄的各種方法,提高幼兒認識周圍環境的能力。

幼兒在學習這一內容時可能會遇到二個困難。第一是不能準確地將比較結果與相應的詞匹配。這是因爲在幼兒階段詞與某些概念建立聯繫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應該先讓幼兒通過非正式的教育活動積累有關概念的感性經驗,然後在琥式的教育活動中指認和命名活動完成詞與概念的匹配。

第二是理解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由於幼兒思維不可逆,他們不易理解相對概念。因此活動中要採用變換比較對象和設問的方式引起幼兒的思考,幫助幼兒理解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該內容是幼兒以後學習相鄰數和進行排序活動的基礎。如果幼兒真正理解了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那麼他們的逆向思維和推理能力也將得到相應的發展。

這一內容除了組織正式的教育活動,還應安排非正式的教育

活動,如在數學角放置各種有關的材料,讓幼兒通過分類活動積累有關的感性經驗。

五、 活動流程

分類—>指認—>命名—>分類

1.通過分類活動使幼兒積累有關粗細、厚薄的感性經驗。

(1)在來園活動區域活動時讓幼兒用數學角里的材料進行分類活動。教師可通過提問了解幼兒的分類水平,如:“爲什麼把這支筆放在這個盒子裏?”等。

(2)該分類活動是個別進行的,教師應儘可能瞭解每個幼兒的操作情況。

2.通過指認活動幫助幼兒在詞和有關概念之間建立聯繫。

(1)幼兒每人一份粗細、厚薄不同的物品。

(2)聽指令取出相應的物品。如“找出一張厚的紙。”“把粗的毛線舉起來。”指令可由教師發出,也可讓幼兒發指令,以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並向命名過渡。

(3)要求幼兒說出完成指令的方法(即採用什麼方法比較出物體的粗細、厚薄的)。

3.通過命名活動使幼兒完成概念與詞的匹配。

(1)讓幼兒說出

教師出示的物體的粗細、厚薄。

(2)讓幼兒按指令介紹自己盒子裏的物品的特徵。如:“請說說你盒子兩根小棒的不同”。

4.通過分類活動讓幼兒體驗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1)讓幼兒根據語言標記分類。如:“請把粗的小棒放在紅的籃子裏。”

(2)向幼兒展示分類結果,讓幼兒思考分得對不對。

5.通過討論使幼兒理解物體的粗細、厚薄是相比較而言的。

(1)檢查分類結果。如:“紅籃子裏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

(2)討論:爲什麼大家都把自己盒子裏粗的小棒放進去,現在卻是有的粗有的細。

6.通過變化粗細、厚薄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理解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1) 讓幼兒按指令作變化粗細、厚薄的操作,如:“請你讓盒子裏的毛線變細”。

(2)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線變細,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線作比較。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7.通過智力遊戲發展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

(1)智力遊戲“誰更粗?”毛筆、鋼筆和鉛筆比粗細。鋼筆比鉛筆粗,毛筆比鋼筆粗,毛筆和鉛筆哪個粗?爲什麼?

(2)這個遊戲是讓能力強的幼兒跳一跳,即使他們答不出,也會使他們在頭腦中留下疑問,這對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理解傳遞關係是有益的。

幼兒園教案 篇6

仔細分析這一體育教育內容,似乎就比較隨意,缺乏對每節課定位的深思熟慮,更缺乏對一週課程平衡的整體考慮。比如,這課程用到的教具、小孩的能力的教學活動,幼兒在這方面的主題經驗和關鍵概念如何得到梳理。和課程背景下來思考,一定要有課程意識,要有課程平衡的自覺性。

本市新課程改革中生成的集體教學活動,與分科背景下的集體教學活動有着重要的不同,那就是現在的集體教學,是在綜合主題課程下的集體教學,因而,我們要思考每一節課與主題課程的關係,使集體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推動主題學習的價值,使幼兒的學習真正充滿自 主、探索、發現的精神。以大班《我是中國人》這一主題爲例:

有時,在主題開始時,一節集體教學活動,起到了刺激、鼓勵幼兒進入主題探索的作用。例如,在《我是中國人》主題剛剛啓動時,有的教師以一節音樂課“我愛北京天安門”爲引子,激發起幼兒對天安門、首都、北京、中國,以至長城、五星紅旗、國歌等的濃厚興趣,於是,拉開了《我是中國人》主題的序幕,一場興趣盎然的主題探索

活動開始了。有時,在主題進行中,一節集體教學活動,承載着歸納、梳理、提升幼兒在主題探索中收穫的關鍵經驗的作用。例如,在《我是中國人》主題探索過程中,教師通過上集體教學活動“跟我去旅行”,在幼兒交流分享各自旅遊體驗、經驗的基礎上,教師歸納、提升有關“地圖”、“旅遊”、“地名”等概念和經驗,讓幼兒收穫更多有意義的社會、科學的經驗。還有時,在主題結束前,一節集體教學活動,發揮着總結、交流、分享主題探索經驗的作用。例如,在《我是中國人》主題即將結束前,教師通過上集體教學活動“智力大挑戰”,讓幼兒在紅隊、藍隊“比賽”中,交流、總結、分享各自獲得的主題經驗、相關知識、認知概念等,使個體的學習經驗,通過集體教學活動得以最大化。

總之,現在的“一節課”,應該與“主題課程”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或啓動之,或推進之,或分享之。讓集體教學活動,真正在主 題的探索中,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何處理“集體學習”與“個別學習”的關係?

幼兒的學習方式是多元的。然而,長期以來,在以知識傳授爲中心的教學觀影響下,學習被看作是接受完全由教師預先構建好的知識體系的過程。學習者不同的認知結構以及不同的經驗基礎都被忽視了。因此,幼兒的學習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劃上了等號,集體教學成爲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誠然,集體教學活動,有它存在的價值。它是一種明確便捷、系統有序、經濟有效地作用於幼兒的教學方式。然而,它的致命弱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全班幼兒在同一時間學習同樣的內容,並以相同的速度與方式進行。這樣的學習,教師是難以顧及幼兒發展的個別差異的,也無法真正滿足每個幼兒的學習需求和“最近發展區”。應運而生的個別學習活動,就以它鮮明的特點彌補了集體教學的先天缺陷,使幼兒在學習活動中,自主性得到了發揮,個人的經驗、特點得以體現,也使每個幼兒可以真正建構起屬於自己的概念系統。另外,在個別學習活動中,幼兒主要是通過感知、動作、表象來認識世界的,他們在與具體材料的互相作用中,獲取直接經驗,在操作、擺弄、與客體交往中,進行發現性學 習。這樣的學習,比單向的接受性學習也許更有意義。

因此,我們要深刻理解集體學習與個別學習的不同價值,並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豐富幼兒的學習方式。具體地說,當教師在設計、開展一個主題內容時,要把該主題的“素材內容”進行梳理、分析,甄別出哪些更適合動手操作性的學習(個別學習),而哪些則更適合語言交流性的學習(集體學習);哪些需要幼兒有個過程性的探索、嘗試、體驗、發現的學習(個別學習),而哪些則更需要師幼共同碰撞、挑戰、分享、合作式的學習(集體學習),等等。此外,集體學習與個別學習也要建立“手拉手”的聯繫。個別學習可以成爲集體學習的基礎,讓幼兒在充分感知、操作、體驗的基礎上,再通過集體學習把經驗、概念加以歸納和提升。個別學習也可以成爲集體學習的延伸,讓幼兒在共同學習中獲得的經驗,再在個體學習中得以繼續探索、模仿、練習、嘗試。真正使個別學習與集體學習相輔相成,相得 益彰,讓幼兒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怎樣把握“集體學習”的價值?

今天,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評價一節集體教學的優劣,一個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準,那就是這節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和成長的價值。

例如,虹口區吳佳瑛老師在大班主題活動“我們的城市”裏的一個集體教學活動《屋頂上的祕密》中,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浸潤着老師對幼兒各方面發展的用心:第一環節“回憶、交流屋頂上的不同設施”,重點是在幼兒交流、互動中,發展孩子們的語言,分享彼此探索發現各種不同屋頂的經驗;第二環節“發現、感受一些有趣的屋頂”,重點是理解屋頂與人們生活的關係,並藉此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判斷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第三環節“討論、設計幼兒園屋頂平臺”,重點是在設計中刺激幼兒的.想象、創造能力以及激 發孩子們的自主意識。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孩子通過表演節目以及和媽媽、奶奶們做遊戲的方式來祝賀媽媽、奶奶的節日,使幼兒體驗和媽媽、奶奶過節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增進孩子與媽媽,奶奶之間的親情,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奶奶等婦女的節日。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通過親子製作活動表達對媽媽、奶奶的祝賀,萌發關心長輩的情感,增進親子情感,並讓孩子在快樂的活動氛圍中對媽媽表達最真摯最溫馨的愛。

3、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全班幼兒在活動前排練6個節目,《不再麻煩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親親熱熱在一起》、《大公雞》、《感恩的心》、《搖籃曲》。

2.各類製作材料工具:各種彩色紙、各色毛線、妞妞棒、吸管、彩色碎布、剪刀、魚線、雙面膠以及40張大白紙。

3.小鳥的粘貼範畫

4.製作項鍊、手鍊並學說一句祝福的話送給媽媽或奶奶。

活動過程

教師:今天是三月八日,小朋友你知道三月八日是什麼節日嘛?(小結:三月八日是所有媽媽、奶奶、阿姨的節日),爲了向我們的媽媽(奶奶)表示祝賀,我們請來了我們小朋友的媽媽(奶奶)來幼兒園慶祝,我們一起大聲的說:“媽媽節日快樂!”

(一)家長觀看幼兒節目:

教師:我們的媽媽平時很辛苦,既要上班又要照顧我們的小朋友,媽媽爲我們付出了很多,今天,就讓我們的小朋友爲媽媽奶奶們獻上我們的愛吧!

1.表演唱:《不再麻煩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親親熱熱在一起》。(各6位小朋友)

2.公雞操《大公雞》。(8位小朋友)

3.舞蹈《搖籃曲》。(12爲小朋友)

4.手語表演《感恩的心》。(全體幼兒)

(二)親子游戲環節:

經典遊戲:

接送娃娃:讓幼兒體驗家人的辛苦。

讓幼兒抱娃娃按照老師指定的方向接送娃娃。(幼兒要走過小橋,鑽過山洞)

(三)親子製作環節:

幼兒家長共同完成一副畫: 粘貼畫《小鳥飛呀飛》

1.談話——小朋友,你們見過小鳥嗎?(見過),小鳥生活在哪裏呢?(樹林裏)你喜歡小鳥嗎?(喜歡)。

2.出示小鳥的範畫,讓幼兒觀察,激發幼兒創造的興趣:小朋友,老師這裏有這麼多可愛的小鳥,你們看,他們都是有什麼圖形組成的呢?(讓個別幼兒回答)

1.表演唱:《不再麻煩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親親熱熱在一起》。(各6位小朋友)

2.公雞操《大公雞》。(8位小朋友)

3.舞蹈《搖籃曲》。(12爲小朋友)

4.手語表演《感恩的心》。(全體幼兒)

教學反思: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值此國際婦女勞動節來臨之際,爲了幫助孩子們瞭解婦女節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加深對勞動女性的尊敬和熱愛的情感,對老師、媽媽的辛勤勞動懂得感激與珍惜,學會感恩。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熟悉曲調,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3.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我是中班小朋友的玩法,學習按遊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遊戲的樂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熟悉曲調。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活動準備:

1.與歌詞內容相匹配的圖標若干,節奏圖譜一張,音樂。

2.鈴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節奏遊戲。

1.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我先拍節奏,請你們聽一聽,然後學一學。

2.請拍的好的小朋友上來用鈴鼓拍拍剛纔的節奏

3.(出示節奏圖譜)請你跟着節奏圖譜拍一拍。

二、學唱歌曲。

1.在這個圖譜中還藏着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出示歌詞圖標熟悉歌詞。(學念歌詞兩到三遍)

3.我們一起來聽着音樂拍拍節奏(重點練習9—24小節的節奏)

4.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吧(學唱兩到三遍)(注意唱準附點音符和切分音)

三、增加練習形式,提高唱歌興趣。

1.討論:除了全體一起唱,還可以怎樣唱?

2.我們一起來輪流唱。

3.我們唱這首歌時,應該是怎樣的心情?會有怎樣的表情呢?

活動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環節複習歌曲,唱準歌曲曲調,表達歡快的情緒,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幼兒園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套圈》這個活動是一個老教材。孩子們都非常熟悉。體育遊戲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動,也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孩子喜歡一些自由的,較開放的教師介入很少的遊戲。爲此設計了《套圈》活動。我想通過這個活動進行一下嘗試,充分給予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使孩子真正成爲活動的主體。

教學目標:

1.練習快跑。

2.學習套圈的方法。

3.發展腿部肌肉。

4.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和體驗遊戲的快樂。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課前看過大班幼兒玩圈的場景。

物質準備:事先佈置好場地,塑料圈每人1個。

重難點:

讓幼兒學習雙手手心朝上握圈,翻圈從頭頂套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以下幾種隊列練習。

(1)分隊走(2)合隊走(3)“Z”字形走。

(4)小跑步成3路縱隊。

  二、基本部分

1.回憶大班幼兒的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出示一個塑料圈提問:孩子們,這是什麼玩具?你們玩過呼啦圈嗎?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哥哥姐姐玩套圈。

2.套圈練習

(1)幼兒自由探索套圈的方法

師:孩子們,今天我想請你們每人拿一個圈套一套,然後告訴我什麼樣的套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幼兒自由練習套圈)

(2)組織幼兒討論:什麼樣的套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

幼兒自由發言,並請幼兒示範自己的套圈方法。

(3)教師總結並示範正確套圈的方法:人站在圈外,然後蹲下身,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將圈翻過來迅速地從頭頂套下去。

(4)幼兒再次按正確的方法練習套圈。

3.遊戲:小烏龜套圈

(1)教師示範講解遊戲的玩法: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三組站在起跑線後,當教師發出“開始”的口令時:每隊第一位幼兒學小烏龜快速地爬到第一個呼啦圈處,蹲下身,然後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圈,接着翻圈迅速地從頭頂套下去,再跑到第二個圈以同樣的方法將圈從頭頂上套下,然後迅速地跑回來拍下一個幼兒的手,然後站到隊伍,被拍到手的幼兒以同樣的方法遊戲。遊戲依次進行,最後看哪一組最快就爲勝。

(2)教師請兩個能幹的幼兒示範玩一次後幼兒開始遊戲。

遊戲規則:

(A)幼兒必須是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翻圈從頭頂上套下。

(B)幼兒必須被拍到手後才能跑出。

  三、結束部分

1.放鬆活動:高人走與矮人走。

師:孩子們,好累呀,現在我們來學“高人走與矮人走”放鬆一下吧。

2.師:孩子們,現在我們把呼啦圈當汽車方向盤,跟隨我開着車子回教室去吧。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扮司機開車回到教室)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嘗試更多的套圈遊戲。

活動反思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很難把要點講清楚,但因爲聽不清應該怎麼做,孩子學得很累;同時孩子沒有經歷探索的過程,也就體驗不到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成功的喜悅。能不能讓孩子從動作開始,通過自己的探索,最終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活動中不僅讓孩子學會遊戲,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獲得一種遇到困難可以自己試一試,如果不行可以換一種方法再試,最終總能成功的經驗。

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選擇孩子喜歡的內容,讓孩子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是一個活動成功的基礎。 給孩子展示的機會和舞臺,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體面前表演,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是這個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一開始的以自我爲中心的情況慢慢減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間的互相協調和合作。孩子出現了問題,不是教師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惡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這對於孩子來說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這是一種同伴之間的資源利用,一種同伴間的互動。通過互相的提醒,孩子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爲,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很多很多。

小百科;圈指的是任選一個頂點爲起點,沿着不重複的邊,經過不重複的頂點爲途徑,之後又回到起點的閉合途徑稱爲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