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七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3K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七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願意均衡攝取食物、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2、認識人體所需要的四類食物及其作用、知道均衡的營養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3、願意相互交流和調查、提高交往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4、初步瞭解食物小常識。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四類食物及其作用

難點;知道均衡搭配食物做到不挑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教師;瞭解均衡營養的知識。

幼兒;實現調查自己喜歡吃和不喜歡吃的食物進行記錄、對食物有四大類的認識

2;環境準備

四大類的食物圖譜、食物分析表、幼兒用書。

實現製作好的四大類食物材料、幼兒園的一週食譜

活動過程;

1;互相交流各自的調查表幼兒用書、10、,11頁。

《1》幼兒做‘對各類食物的喜好’的調查.

教師;小朋友、昨天老師發給你們每人一本調查冊、讓你們把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和最不喜歡吃的東西記錄下來、你們都帶來了嗎?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相互看一下你們最愛吃的東西和不愛吃的東西、愛吃和不愛吃的原因

《2》對‘食譜中的搭配是否均衡’進行調查。

‘ 教師;小朋友通過剛纔的調查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發現發現有的小朋友對食物有挑食的現象。

教師;這樣做好不好呢?爲什麼?

2;觀察幼兒園的一週食譜、幼兒知道均衡的營養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教育幼兒不挑食。

教師;幼兒園一週食譜搭配是怎樣的?爲什麼要這樣的配呢?

3;出示四大類食物營養分析圖、啓發理解

這就是我們人體需要的四類營養。五穀類的食物含有熱量、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有力氣、肉類食物中含有脂肪、蛋白質、可以補充身體的能量;蛋奶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鈣、可以使我們的牙齒骨骼強壯、蔬果類食物中含有維生素、有助於我們的消化。我們的身體需要多種的營養和能量、才能健康茁壯成長。

四類食物像一個金字塔、人體的需求不一樣、越往上需求越少。

教師;怎樣讓你們的身體王國更強大、病菌敵人都不能侵犯?

4;操作活動;翻開幼兒用書、將代表性食物對應貼在四類營養的畫框中。

活動延伸;

1、幼兒製作‘不挑食宣傳小畫冊’就在圖書區或送給別的班的小朋友閱讀。

2、家園配合、共同提醒幼兒注意不挑食、注意營養的均衡。

教學反思

這堂課下來、幼兒能基本掌握、通過環境材料的設置、幼兒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了自主發展。幼兒和老師配合的都非常好、總體來講、這堂課還是挺好的、但聽課的老師對我提出的建議是營養的知識比較專業、有條件可以請保健醫生或者家長中的從事相關營養保健工作的人員對幼兒進行相關的教育、效果會更好。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把老師給我提的建議都會利用在裏面、讓幼兒重新來掌握這堂課的重點。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區分泥土,石頭,瞭解它們的性能用途。

2、通過嘗試,激發幼兒觀察、瞭解大自然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石頭、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三、活動過程。

(一)區分泥土和石頭。

1、幼兒嘗試區分泥土和石頭。 師:這是什麼?請你們試着把他們分開。

2、老師巡迴指導:瞭解幼兒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區分?

3、引導幼兒邊分邊講,鼓勵幼兒講述。

4、說一說你是怎能麼發現這裏有泥土和石頭的。

5、老師歸納小結不同的區分方法。

6、讓幼兒再嘗試的分找泥土和石頭。

(二)給泥土石頭洗澡。

1、師:給石頭洗澡,看看石頭有什麼變化?

2、試說給石頭洗澡後的結果。

3、給泥土洗澡,觀察泥土的變化和洗後的結果,引導幼兒將兩種物體作比較,並小結。

(三)做泥團。

1、能不能試着把泥做成團?

2、引導幼兒嘗試泥幹了怎麼辦?溼了怎麼辦?

3、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成功地把泥團起來的?

4、觀察泥土在水裏的變化。(變混合)

(四)介紹泥土和石頭用途。

1、請幼兒試說石頭的用處。

2、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造橋、鋪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請幼兒試着說出泥土的用處。

4、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種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大家都知道石頭和泥土的本領。等我們長大,我們要讓石頭和泥土爲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在剝橘子中體驗快樂

2、 在看看、聞聞、吃吃中認識橘子

活動準備

糖果盒或方紙盒幹,盤子,毛巾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導入課題

1.出示盒子吸引幼兒與的注意力

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這個神奇的袋子裏裝的是什麼阿?

2.教師故作神祕讓幼兒園猜測盒子裏是什麼東西

裏面阿有一樣很好吃很好吃的東西,它的樣子是圓圓的,穿着一件漂亮的橙色衣服(幼兒一聽是好吃的東西就會認真起來)

二、教師面帶好奇的 輕輕的將橘子呈現出來

哇!這是什麼阿?是什麼顏色的阿?

三、幼兒嘗試剝橘子

你們喜歡吃橘子嗎?那你們知道橘子要怎麼才能吃嗎?(幼兒說要剝了皮才能吃)那你們會剝嗎?來我們來試試(橘子寶寶身上穿了件衣服,我們得把它的衣服剝掉)剝呀剝呀剝橘子,橘子皮要剝掉,橘子橘子真好吃,大家吃了哈哈笑

1. 在剝橘子之前讓幼兒用毛巾擦手

2. 讓幼兒嘗試剝橘子 (幼兒剝橘子完之後教育幼兒果皮要扔到垃圾桶)

3. 在幼兒剝橘子的過程中 引導幼兒剝開的橘子像什麼?

三、分享食物

看客人老師的口水快要流下來了,他們也想吃橘子怎麼辦呀?(讓幼兒盡情的說)

今天小小班來了很多客人老師,我們把好吃的橘子送給客人老師吃好嗎?(幼兒送橘子給客人老師吃)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菜場裏有品種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是人們買菜和賣菜的地方。

2.能大膽地參與買菜活動。(重難點)

  【活動準備】

1.與幼兒附近的菜場聯繫,取得對方協助,對菜場環境進行了解,確定幼兒參觀路線和參觀與活動的地點等。

2.每位幼兒準備1元錢,共買菜時使用。

  【活動過程】

一、參觀前的談話。

提問:我們吃的各種菜是從哪兒買來的?菜場裏面有什麼?人們是怎樣買菜和賣菜的?(幼兒根據經驗交流)

二、現場參觀。

1.觀察菜場的大門、標牌。

2.引導幼兒觀察菜場有許多食品攤位、知道食品攤位都是分類擺放的,如:魚、肉、雞蛋、豆製品、蔬菜等,人們到這裏能買到各種各樣的菜。

3.重點觀察蔬菜攤點,加深對蔬菜的認識。

三、學習買菜。

1.引導幼兒觀察顧客是怎樣買菜的,營業員是怎樣賣菜的,他們怎樣說,又是怎樣做的。瞭解買菜的過程。

2.鼓勵幼兒與營業員交流。用1元錢買回自己想吃的蔬菜。

將幼兒分組,教師分別帶領幼兒到不同的攤位上,讓幼兒自主買自己喜歡吃的蔬菜。

四、嘗試互相交流。

相互觀察各自買回的蔬菜,交流買菜過程及回家後準備怎樣燒自己買回的蔬菜。

幼兒園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規程》和《新綱要》指出:“幼兒園要加強與家庭、社區的合作,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本次活動設計了家長參與和專家進課堂兩個環節,讓家長參與,目的是讓家長參與到班級的課改中來,增進家園互動,促進親子關係,請專家進課堂,擬在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爲幼兒提供質疑答疑的平臺。

活動目的:

1、獲得主動探索發現的成就感。

2、簡單瞭解颱風、龍捲風的形成原因。

活動準備:掛圖一張。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查找資料,並把問題帶到班上來。瓶子、杯子、筷子、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 介紹專家

二、簡單瞭解颱風、龍捲風的形成原因。

1、幼兒自由討論。師:“圖上畫了什麼?颱風和龍捲風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小朋友邊看掛圖邊討論,等會兒我們要分三組進行比賽。

2、進行比賽,請專家當評委,比一比哪一組紅旗多。

3、與專家互動:幼兒質疑、專家答疑。

三、小實驗:轉不停的旋渦

1、介紹實驗名稱、材料、玩法。

師:“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許多裝了水的.各種形狀的瓶子、杯子,請小朋友試試看,用什麼辦法能讓水轉起來,形成旋渦?”

2、提出活動要求:⑴儘量不讓水濺溼衣服和桌子。⑵、各種材料都去試一試。⑶、認真仔細觀察,看一看,不同形狀的杯子中的水轉起來是不是一樣?

3、幼兒實驗,師觀察記錄指導。

四、分享活動:

師:“你是用什麼辦法讓水轉起來形成旋渦的?有沒有奇妙的現象發生?爲什麼有角的瓶子不容易形成旋渦?”

五、延伸:收拾玩用具,放置區角,繼續探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由於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因此,在比賽和與專家互動環節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營造了良好的求知和探索氛圍,但在幼兒動手實驗的過程中,由於幼兒觀察能力有限,大多數幼兒還不能觀察出不同形狀的杯子中的水所轉出來的旋渦的不同,怎樣提高幼兒細緻觀察事物的能力,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有待於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探索。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玩具進行區》的基礎上,嘗試自己創編歌詞。

2、訓練孩子的樂感,培養孩子的嘗試精神和創編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圖片(機器人,兔子和小熊等)和一張樂譜表。

  三、活動過程

1、出示丫丫的卡通,引出課題。

(1)老師:今天有一個叫客人來我們班做客,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老師戴上丫丫的頭飾)今天丫丫要請小朋友去參加她玩具屋的音樂會,還給小朋友送來了一份禮物,看看這禮物是什麼?――出事樂譜表

(2)幼兒跟丫丫學唱樂譜。

2、參加玩具音樂會,並看玩具的表演(看課件)

老師:(丫丫的身份)我是玩具音樂會的節目小主持,現在音樂會正式開始,參加這個音樂會的演員有小兔子,小熊等,下面請欣賞他們精彩的表演。

(1)小兔剛纔表演的是什麼節目?它是怎麼樣表演的?發出了什麼聲音?

(2)請幼兒上來扮演小兔子,並進行表演。(提示幼兒前面的音樂是歡迎小演員出場的)

這樣依次提問引導孩子進行創編歌詞,並啓發孩子用不同形式來表現,進行加強鞏固,每出來一個玩具表演我們就要把出場的卡片――就是已經準備好的圖片,放在圖表中相應音樂的地方。

3、個別創編,集體練習

(1)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上來選擇自己要扮演的,而且還沒有出來過的玩具進行表演,想想自己要表演什麼節目?怎麼表演?

(2)個別孩子看了表演創編的歌詞和動作,老師進行簡單的整理,集體幼兒跟着練習。

(3)再請能力較差的孩子大膽的上來進行演唱能力強孩子創編的歌曲,鼓勵他們大膽的進行表演。

4、玩具音樂會的大型展播

老師:現在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玩具,並扮演你選擇的玩具進行節目表演,全班孩子都來表演這些小動物玩具的節目,看誰表演的最好?

5、音樂會結束,活動延伸到戶外的音樂遊戲中。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做事要堅持到底、有始有終。

2.能大膽地質疑,對愚公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見解。

3.能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視頻。

三、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活動難點:能大膽地質疑,對愚公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見解,能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起興趣

1.導入

(1)小朋友,你們覺得什麼樣的人才能搬動一座大山呢?

(2)那麼,如果搬山的人是一個老公公和他的孩子呢?你覺得搬得動嗎?引導幼兒重新做出選擇。

(3)古代有位老爺爺打算搬山,他是怎麼搬的呢?大家先聽聽故事《愚公移山》吧。

2.提問

(1)堵在愚公家門前的兩座大山分別叫什麼名字?

(2)愚公又想出了什麼辦法來搬動這兩座大山呢?

3.播放故事錄音,幼兒傾聽

(1)你覺得愚公移山辛苦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引導幼兒結合故事內容說說。

(2)智叟和愚公分別是怎麼想的?重點引導幼兒說說兩人的對話。

(3)你認爲他們誰說得比較合理,聽了他們的話,你想要調整你的選擇嗎?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對兩人的話的理解,同時調整自己的選擇。

4.幼兒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

(1)愚公最後把山搬走了嗎?上天爲什麼要幫助愚公移山呢?引導幼兒說說上天被愚公的堅毅的精神所感動,所以幫助了他。

(2)討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3)教師小結: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像愚公一樣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