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錦十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錦十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材料與工具:

絨布(黃色、綠色、紅色)、海綿、鈴鐺、花布、鏡、棉花、卡紙、毛線、布口袋。

二、製作方法:

1、零碎花布縫製成卡通型的小屋。

2、在小屋的四周分別開出三種形狀(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口。

3、小屋的正前方縫出一扇門,兩旁邊分別粘上布木馬、鏡子。

4、在小屋的上面縫一個可以拎的把手。

三、提示:

1、根據活動主題的變化,不斷添加新的操作材料進去,使變變屋的包容性更強。

2、寶寶參與操作材料的討論,體現活動中寶寶的自主性。

玩法與指導:

寶寶可利用準備好的毛絨玩具進行顏色配對、圖形找家、超級變變變、學拼圖形等遊戲。1、圖形配對

玩法提示:將準備好的毛絨玩具散放在桌上,寶寶觀察、分辨三種不同的形狀。鼓勵寶寶根據不同形狀的玩具找到相應形狀的“家門”。

指導要點:

(1)幫寶寶建立分類的概念。

(2)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三種基本形狀的認識。

2、玩具找家

玩法提示:寶寶自選圖形玩具,邊拍手邊說兒歌,沿着圓形走一走;沿着三角形走一走;圍着正方形走一走。三個形狀走完後,寶寶累了,快回家吧!寶寶把玩具送回家。

指導要點:

鼓勵寶寶將圓形玩具送回圓形的家 ,將方形玩具送回方形的家,依次類推。

3、超級變變變

玩法提示:出示毛絨玩具,將這些玩具放入變變屋裏,寶寶伸手在變變屋裏邊摸邊說出摸玩具的感覺,讓寶寶們猜摸到了什麼,再拿給寶寶看看。

指導要點

這個過程可再次反覆,讓其他寶寶嘗試、感受。

幼兒園教案 篇2

愛玩是寶寶的天性,曾經有教育家說過,寶寶絕大部分的知識都是在遊戲當中獲得的。遊戲是寶寶最喜歡的活動,那麼如何把教寶寶唱歌也融入到遊戲當中,讓寶寶在愉快的遊戲中學習唱歌呢?下面,就帶您一起來學習幾個有關唱歌的小遊戲。

1、 角色扮演

寶寶做“媽媽”“爸爸”,讓寶寶邊抱着娃娃哄“寶寶”睡覺,邊學唱搖籃曲。可啓發寶寶想想說說,媽媽抱着寶寶哄寶寶睡覺心裏是怎麼想的,該怎樣唱搖籃曲。接着問:“寶寶快睡着了,媽媽唱歌的聲音會是怎樣的呢?”讓寶寶置身於情景中,很快就能掌握了唱搖籃曲的方法,知道唱搖籃曲要親切、溫柔,隨着樂曲情緒的變化逐漸地變輕、變慢。媽媽要以“外婆”口吻稱讚寶寶,“真能幹,一邊哄寶寶,一邊唱歌,真是個好媽媽”,使寶寶嘗試成功的愉悅。

2、 唱歌接龍

開始就告訴寶寶遊戲的方法,先完整地唱一二遍,讓寶寶對所學的歌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再逐句教寶寶唱,當寶寶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內容後,爸爸媽媽就來做唱歌接龍的遊戲,一人接着唱一句,直到唱完,這樣就能使寶寶在學唱時注意力集中,積極地記憶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3、 猜謎唱歌

爸爸、媽媽先唱一遍歌曲,讓寶寶對整首歌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然後玩猜謎遊戲,即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讓寶寶猜出大概意思,接着概括成一句歌詞教寶寶唱。如教歌曲《小朋友想一想》,當做兩手抱拳伸得長長的在體前晃動的動作時,寶寶就猜出“大象鼻子最最長”;當做兩手分別伸出、兩指放在額旁、蹦蹦跳跳的動作時,寶寶就猜出“兔子耳朵最最長”。用這種方法教寶寶既學會了唱歌,又學會了表現動作,而且興致極高。

以上就是教寶寶唱歌的小遊戲,相信爸爸媽媽們一定會受到啓發,找到更多的在遊戲中教寶寶唱歌的好方法。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作品中“莎娜與夥伴們在水桶裏嬉戲”畫面的觀察,瞭解藍色水桶會變大、變小的神奇變化,豐富相關文學語言:越變越大等……。

2、通過與教師、同伴合作表演,進一步體驗藍色水桶逐漸變大又變小的趣味。

3、在與教師、同伴共同表演中,體驗合作、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神奇的藍色水桶》

活動過程:

1、教師操作幻燈片,出示“藍色水桶”圖片,激發幼兒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2、教師演示課件,引導幼兒共同閱讀作品前半部分,引導幼兒瞭解藍色水桶的神奇變化。

提問:這隻水桶怎麼神奇?

誰發現水桶能變大的?

3、教師再次引導幼兒共同閱讀作品前半部分,並通過對“莎娜與夥伴們在水桶裏嬉戲”畫面的觀察,豐富相關文學語言,進一步感知水桶的變大的神奇。

插問:都有誰到水桶中玩的?水桶變得怎麼樣?他們在水桶裏都玩兒了些什麼?

(學習對話與及作品語言:越變越大等……)

書裏又是怎麼表現“水桶”很大的呢?我們來看看!

4、教師引導幼兒猜測故事後半部分,激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

提問:鯨魚在水桶裏玩什麼的?鯨魚越遊越快會發生什麼事,水桶又會有什麼變化呢?

幼兒自由猜測。

5、教師繼續朗讀作品後半部分,幫助幼兒驗證對故事結尾的猜測。

6、教師與幼兒分別扮演作品中的角色,在共同表演中體驗水桶逐漸變大又變小的樂趣。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家中的生活垃圾,使幼兒產生“3R”思想。

2、分類回收垃圾,使其變廢爲寶,保護環境。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注意觀察家中的生活垃圾,以畫畫的形式統計在一張紙上帶到幼兒園。

2、幼兒畫出自己家的垃圾種類,佈置“垃圾牆”。

3、說一說在家裏爸爸媽媽是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的。

4、請幼兒將自己家的垃圾帶來,分一分,看看哪些有用?哪些沒用,瞭解廢品的再利用方法。

5、帶領幼兒將廢品放到回收站。

6、知道在家中垃圾也要分類放,一些物品可以循環使用。

活動分析:

孩子們紛紛將自己家的生活垃圾帶到幼兒園,通過說一說,想一想,分一分,幼兒瞭解到一些物品可以循環使用,如小瓶子、易拉罐、小紙盒等;一些物品可以回收後再利用,如舊衣服、塑料、橡膠製品等。活動結束後,我們將這些廢品分類存放,並賣到了廢品回收站,使幼兒能夠親身感受到了物品的再利用。另外,在與幼兒商量用廢品換回的這5元錢如何使用時,孩子們主動說要把這5元錢交給北京奧申委,支持北京申奧……孩子們的想法和行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幼兒對身邊的事關注了,並能將自己的行動與其緊密聯繫起來。小新聞欄目的開設對幼兒主動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空間。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蛋殼進行裝飾畫創作。

2、通過欣賞感受蛋殼畫的藝術美。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蛋殼畫範例三幅(螃蟹、熊貓、蝴蝶);簡筆圖案每人一份。

2、幼兒人手兩個蛋殼(有淡淺之分),漿糊每組一盤,棉籤每人一份。

3、在活動前,先在桌上鋪報紙,以免弄髒桌面;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欣賞蛋殼畫,感受蛋殼畫的藝術美。

師:(出示背景)小朋友,森林裏阿有幾隻小動物,想和我們一起做遊戲,你們願意嗎?(分別出示蝴蝶、熊貓、螃蟹)

師:這幾隻小動物和你以前看到的一樣嗎?

允許幼兒摸一摸圖畫,再說說自己的感受(蛋殼)

二、對蛋殼裝飾畫的分析

(1)師:對了,它們呀都是用蛋殼貼出來的,我們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蛋殼畫。我們先來看一下蝴蝶這幅圖畫,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師引導,指出蛋殼顏色的不同,這樣畫面更加清楚,漂亮)

(2)師:熊貓(師引導,小結:熊貓的眼睛和耳朵是黑色的,臉上是白色毛,所以在貼的`時候耳朵和眼睛處不用粘貼了,以此把眼睛耳朵和臉區分開來,畫面也更加漂亮)

(3)師:螃蟹(師引導,小結:螃蟹的身體和腿是兩個部位,所以可以用兩種蛋殼的顏色來進行裝飾,螃蟹腿是從粗到細的,所以在裝飾細的地方時蛋殼要掰得碎一點,而且要認真、有耐心)

三、引導幼兒探討如何用蛋殼來製作蛋殼畫(出示步驟圖)

師:那你知道它們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嗎?(先……再……)

1、讓幼兒自由講述,出示步驟圖,教師簡單小結,講述製作過程:

1)用記號筆畫出線條圖案;

2)小心的捏碎蛋殼;

3)用棉籤將漿糊塗抹在圖畫內;

4)最後貼上打碎的蛋殼。

2、請2~3名幼兒上前示範操作。

師:張老師這裏啊有一幅沒有裝飾的圖畫,請小朋友用蛋殼爲它穿上漂亮的衣服,誰願意來嘗試?

四、幼兒操作活動,教師指導、幫助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師:我們小朋友真棒,都知道怎樣來製作蛋殼畫了,現在想不想來試試啊?(想)

桌子上已經幫你們準備好了材料,選一張你喜歡的圖案,開始吧。

提醒幼兒作畫時不把漿糊弄到桌子上、衣服上。

五、展示幼兒作品,與幼兒分享蛋殼畫的特殊效果。

師:請完成蛋殼畫的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想來介紹自己的作品,你們現在可以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好朋友,說說你用蛋殼貼的是什麼?怎麼貼的

課後反思:

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是選用生活中的廢棄物品——蛋殼作爲材料通過設計、粘貼製作出來的畫面。在學習過程中我及時對學生加以表揚,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自信心,從而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創造活動。

蛋殼是生活中被遺棄的東西,但是如果充分利用不僅能變廢爲寶還能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小百科:蛋殼是卵生動物的卵外殼,起保護卵生動物的卵作用。構成蛋殼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由蛋白質纖維所構成的基質,二在蛋白質基質上堆積鈣質的結晶物。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植物與人類的關係,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2.瞭解保護樹木的有關知識和具體辦法。

  活動準備

1.錄像機、錄像帶、電視機。

2.森林掛圖和活動雨點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讓幼兒知道茂盛的森林給我們帶來美好、舒適的環境。

2.引導幼兒講述樹木與人類的關係。

樹爺爺的獨白(出示森林掛圖)。

小朋友們好!我是樹爺爺,我的本事可大了。下大雨的時候(出示雨點圖片),雨水很快很快地落下來,我用樹枝一擋,雨水就慢慢地落到地上,同時樹葉喝掉一部分水(把雨點圖片插入掛圖上的樹葉內),這樣,落到地上的雨水就少了。地上還有許多落葉,又喝掉一部分水(把雨點圖片插入掛圖上的落葉內),這樣 ,雨水就變得又少了,然後慢慢地滲到泥土裏。泥土裏的樹根又能喝些水(把雨點圖片插入掛上的樹根中),並且緊緊抱住泥土,不讓泥土被水沖走。我們樹木呀,就像一塊非常非常大的海綿,讓很快很快地落下來的雨水流速減慢,又把許多的水喝掉了,這樣流到河裏的水就少了。

提問:樹爺爺有什麼本領?

3.教師:瞧,樹爺爺怎麼哭了?爲什麼呢?請看錄像。

4.觀看錄像,讓幼兒知道住在長江上游的樹爺爺和夥伴們被人砍掉了。

5.提問:樹爺爺爲什麼哭?後來會發生了什麼事情?

6.接着觀看1998年特大洪水災害的錄像,讓幼兒知道砍伐樹木造成的後果。

7.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什麼會發生大洪水?

小結:住在長江上游的樹爺爺和夥伴們被人砍掉了。夏天因爲連續下雨,許多許多雨水很快很快地落到地面上,又很快很快地流到河裏,這樣,河裏的水越來越多了。沒有樹爺爺,許多泥土也隨着雨水一起流到河裏,河裏的水就漲起來了,就形成了大洪水。

8.討論如何保護樹木。

種植小樹苗,給樹苗澆水、施肥、捉害蟲、修剪葉子,不亂折樹枝,不爬樹,不在樹身上亂刻,不在樹身上拉繩子晾衣物、盪鞦韆等,減少環境污染。

9.遊戲:種植小樹苗。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瞭解各種會飛的東西。

2、學習用問答形式演唱歌曲,並進行歌曲仿編。

3、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4、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1、教師幼兒共同收集的有關會飛的物體(動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的圖書、音像資料等)的圖書、圖片、音像資料等。

2、音樂CD(歌曲P6、P14),遙控器。

3、聯繫扮演小鳥的幼兒。

4、翅膀貼紙人手一份。

5、鳥兒頭飾一隻。

6、天空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表演形式引出課題,引起幼兒興趣。

師:“前幾天有位小朋友問老師一個問題,他問‘誰會飛?’”

請出小鳥(幼兒扮演),邊飛進教室邊說:“鳥兒會飛。”

師:“鳥兒鳥兒怎樣飛?”

小鳥扮演者拍拍翅膀,說:“拍拍翅膀飛呀飛。”

師:謝謝鳥兒幫老師回答了問題,再見!

小鳥:再見!

二、初步理解,學唱歌曲。

1、熟悉歌詞,動作表演。

師:“誰會飛?”(鳥兒會飛。)

師:“鳥兒鳥兒怎樣飛?”(拍拍翅膀飛呀飛。)

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學鳥兒飛。

師:“小鳥們飛得真好看,老師呀要把它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曲。希望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完成。老師來問,你們來回答。看誰回答得最棒!”

2、以問答形式引導幼兒答唱。(教師唱一句,幼兒問一句。)

師:“誰會飛?”(鳥兒會飛。)

師:“鳥兒鳥兒怎樣飛?”(拍拍翅膀飛呀飛。)

師:“小朋友真棒!是你們和老師一起編出了這麼好聽的歌曲。我們把這首好聽的歌曲來唱一遍吧!”

3、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談論各種會飛的東西。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除了鳥兒會飛,還有什麼也會飛?”

2、對應幼兒討論內容,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如:各種鳥類、蝴蝶、蜜蜂等昆蟲,蒲公英等植物,風箏、飛盤等物體,飛機、飛船等飛行物。

3、說說這些東西是怎樣飛的。

(請發言的幼兒學學該說物體飛的樣子。)

四、關於“誰會飛”的問答。

1、根據前一環節的討論,師幼進行“誰會飛”的問答。

師:“小朋友真能幹,想出了這麼多會飛的東西。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問答遊戲。老師來問,你們來回答。”

2、指認圖片,幼兒分組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有哦節奏地說一說。

如:誰會飛?飛機會飛。飛機飛機怎樣飛?轉轉螺旋槳飛呀飛。

誰會飛/蒲公英會飛。蒲公英蒲公英怎樣飛?風兒一吹飛呀飛。

五、學唱歌曲第二、三段。

師:“剛纔鳥兒很高興,我們用好聽的歌聲把它唱出來了,現在飛機很着急,我們把它也用好聽的歌聲唱出來吧!”

同樣方法學唱歌曲第三段。

六、仿編、演唱歌曲。

1、幼兒跟唱歌曲,進一步鞏固歌曲。

2、師幼共同嘗試將有節奏的問答一一填入曲中,進行演唱。

師:“其它會飛的也着急了,我們也把它們唱出來吧!”

3、藉助圖片提示,跟隨伴奏演唱歌曲。

七、結束活動,幼兒邊飛邊演唱歌曲。

師:“今天,小朋友真能幹,編出了這麼多動聽的歌曲。老師要送給你們一對小翅膀,讓我們小朋友貼上小翅膀也像鳥兒一樣飛呀飛!”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音樂活動,目的是想引導幼兒主動參與遊戲,初步在寬鬆的環境中,鍛鍊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整個活動中,我讓幼兒在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遊戲環境中玩玩學學。整個活動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不同的形式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濃厚。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對鏡子的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鏡子可以照人和物.

2.發展幼兒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的好奇心.

  活動準備:

每人一面小鏡子.

  活動組織:

1.看看小鏡子裏的自己.

師:桌上有什麼?可以幹什麼用呢?現在請你們看看小鏡子,你看到了誰?你笑一笑,鏡子裏的娃娃怎麼樣?你裝出哭的樣子,鏡子裏又怎樣?笑和哭誰漂亮?

2.看看小鏡子裏還可以看到什麼東西.

師:剛纔小朋友都在鏡子裏看到了自己,你們在笑的時候真好看,我最喜歡看到你們的笑臉.小鏡子裏能看到自己,還可以看到什麼呢?現在請你們在鏡子裏再看看,看到別的東西告訴大家好嗎?

3.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興趣.

師:小朋友真行,你們在鏡子裏又看到窗戶.玩具架.鋼琴......看到的真多.老師用小鏡子可以變戲法,你們要看嗎?(運用鏡子的反光將太陽光照進教室)你們看那裏是什麼?是誰幫忙把陽光照在牆上成一個圓圓的,可以到處跑的"球"?你們想試試看嗎?(帶領指導幼兒做陽光反射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設計:在主題活動“好聽的聲音”開展以後,幼兒原本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就非常感興趣,通過主題活動後寶寶更加註重的是分辨不同小樂器的聲響,而對自然物豆豆與聲音之間的關係這種經驗是模糊的甚至沒有的。我們便在自主性遊戲時創設了“玩豆”區。寶寶自主地在百寶箱中找來了瓶瓶罐罐把豆豆藏進了瓶子裏搖搖聽聽。這下瓶子裏好聽的聲音是他們百聽不厭的。今天的小組活動正是來源於幼兒在遊戲中的興趣點展開活動的。讓寶寶在多種感知覺中嘗試聽辨聲音輕響的興趣。

目標:

1、通過聽聽、看看、搖搖、玩玩瓶寶寶,嘗試聽辨聲音的輕響。

2、體驗幼兒參與活動的快樂。

準備:瓶子內放米、雲豆、積木、紙團、小數葉、棉花糖等

過程:

一、 自由玩玩瓶寶寶

1、 (師)呀,這麼多瓶寶寶我們一起找個空的地方和它們做遊戲吧。

2、 幼兒自由玩玩瓶寶寶

二、 看看、聽聽、搖搖、說說

1、(師)寶寶玩累了,瓶子寶寶也玩累了我們請瓶子寶寶也休息一會兒吧。

提問:

·咦,這些瓶寶寶都長得一樣嗎?

·看看瓶寶寶衣服的顏色一樣嗎?還有什麼不一樣?

·瓶子寶寶裏面藏了什麼東西?

(師)小結:你們今天的小眼睛真亮,看到瓶寶寶都長得不一樣,穿的衣服顏色也不一樣,有紅的、有黃的、有藍的、還有綠的、真漂亮!呀,肚子裏藏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白雲豆、有米、有……

·瓶寶寶還要表演節目了,你們小耳朵仔細聽,聽聽他們唱歌的聲音一樣嗎?

·我們再來聽聽哪個寶寶唱得響,哪個寶寶唱得輕?

三、 玩玩、搖搖、聽聽瓶寶寶的輕響

(師)這裏還有許多瓶寶寶也會唱歌,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聽一聽,誰唱歌的聲音響,誰唱得輕。

四、 延伸活動

我們讓好朋友也來和輕輕響響玩。

活動後的反思調整

·本次

活動從選材、以及材料提供上都能體現自然,也就是說真正來源於幼兒,是在分析本班幼兒的現有經驗中挖掘資源,從而把幼兒零星的生活經驗給以提升及梳理。所以說只有源於幼兒的經驗、興趣才能引起幼兒更大的共鳴。

·每次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給予有效的提問,有效的提問是促進幼兒思維,推動幼兒發展的。

·教師還需更多地考慮分組形式,不同地教學形式對於幼兒的經驗積累也有所不同。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知秋季樹木的顏色、形狀特徵,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裝扮彩色的樹。

2、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當材料,操作中注意遵守規則。

3、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帶幼兒參觀各種樹木,對秋季樹木的變化有所瞭解。

2、銀杏、梧桐、楓樹、松樹等圖片。

3、水彩筆;顏料和棉籤;彩紙和漿糊。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引發與樹木相關的經驗。

1、師講述故事:在高高的山頂上,有一棵綠綠的大樹。滿樹的綠葉隨着風兒搖擺。有一天,樹葉寶寶們忽然覺得:大樹媽媽總是穿着一件綠衣服,多沒勁兒呀!於是,樹葉寶寶們悄悄讓自己變了顏色。看(出示圖片)大樹媽媽的衣服變成什麼顏色了?

2、提問: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大樹?(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圖片)

二、觀察圖片,瞭解樹木的相關特徵。

師:原來,樹不僅是綠色的,有的還會變成紅色、黃色等別的顏色。今天,我們來把這些彩色的樹畫出來好嗎?我們應該先畫樹的哪一部分呢?樹幹是什麼樣的?畫好樹幹,再畫什麼?樹冠是什麼樣的?

介紹樹幹、樹枝和樹冠的名稱、操作順序及它們的形狀特徵。

三、、出示繪畫材料並逐一介紹。

每個幼兒畫一棵大樹。

四、活動評價。

將畫好的大樹剪下來,佈置成彩色的樹林。幼兒一同欣賞,說說自己最喜歡哪顆樹,爲什麼。

活動反思:

大家都知道,孩子都喜歡絢麗的色彩,更喜歡用鮮亮的色彩來表現他所喜歡的物體。而孩子又是天生的觀察者,一草一木都會讓他們欣喜和驚訝。當幼兒試圖用他們稚嫩的畫筆去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情感時,往往又缺少必要的方法技能去支持。所以,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思考的基礎上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徵,掌握繪畫表達的技巧,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表現能力。

在以往的美術活動中,我們常常覺得對幼兒的知識要求太高了。似乎在美術活動前總應該先安排一次科學活動才行。所以,這次在制定目標時,考慮到中班幼兒的知識能力有限,我們並不要求他們掌握秋季銀杏、紅楓等樹木變化的具體特徵,而是緊緊扣住顏色這個中心,只要幼兒知道秋天的樹有那些顏色就夠了。

在活動準備方面,考慮到繪製的圖片效果失真,所以我採用了先拍照片然後寫真擴印的方法制作了這幾張圖片。該圖片給幼兒帶來了逼真得視覺衝擊,更容易和幼兒的已有經驗相聯結。

本次活動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實施的步驟是引導幼兒瞭解樹木的形狀特徵,掌握繪畫的步驟。這也是我們在備課過程中覺得最棘手的部分。因爲傳統的由老師示範、幼兒模仿的形式已不適應新的課程理念的要求,所以我作出了一個新的嘗試,將原來先講解技巧,再佈置繪畫要求的步驟顛倒過來。因爲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責任意識,所以我先提出要求:“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做一做彩色的大樹好嗎?”然後設置了四個問題:1、“要畫大樹,應該先畫哪一部分呢?”2、“樹幹是什麼樣的?”3、“畫好樹幹,再畫什麼?”4、“樹冠是什麼樣的?”結合以往的繪畫經驗,幼兒很快了解了繪畫的步驟。同時又通過觀察、比較,順利地瞭解了樹木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形狀特徵。從而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綱要》要求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爲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讓幼兒有自主選擇的空間。

美術活動中作品的展示,相信也是老師們頗爲頭疼的問題。用透明膠貼,老師的工作量太大。用大頭釘固定再泡沫板上,不安全。經過多番對比,我們選擇了PC板。顏色很漂亮,幼兒自己用漿糊一貼就行了。不僅美觀實用,更換也非常方便。

美術活動的評價也一直是我們討論的焦點。在最初的設計中,評價就是讓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自己喜歡哪幅作品。但試教時發現幼兒有的沒畫完,有的忙着貼,有的自我欣賞陶醉,誰都不聽別人說。最後有老師建議說能不能在幼兒的衣服上貼星星,讓他可以貼在自己喜歡的作品上。這個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認同。因爲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幼兒成爲評價中的真正的主角。他所認同的,對於他來說,就是好的。使幼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以上是我對這次活動的一些理解和思考。不過,在實施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困惑。如:“秋娃娃”這一形象是否有必要,如何更充分地發揮它的教育價值?再如:有的幼兒在分組活動時有所偏向。在試教過程中就發現有的幼兒想畫棉籤畫但沒佔到位置,所以拒絕參加操作的情況。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是應該輸導,還是滿足呢?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努力尋找答案。

小百科:樹木是木本植物的總稱,有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之分,樹木主要是種子植物,蕨類植物中只有樹蕨爲樹木,中國約有8000種樹木。分爲榕樹;楊樹;柳樹;柏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