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願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並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裏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示範朗誦歌詞,並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5)幼兒跟着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製圖畫

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4、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2

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有感受音樂的能力,做動作時能隨着節奏的快慢改變動作的速度,隨音樂做動作的經驗更爲豐富。《包糉子》是一首山東民歌,在民間廣泛傳唱。端午節包糉子又是小朋友熟悉的一種習俗,並且已有包糉子的經驗,本次活動,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幼兒在欣賞、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創編包糉子、煮糉子的各種動作,在樂曲中有節奏的舞蹈,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糉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糉子動作,並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3.喜歡參加舞蹈活動,體驗舞蹈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煮糉子視頻。

2.幼兒觀察過包糉子,瞭解包糉子的過程。

活動建議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創編興趣。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你想幹什麼?

(2)隨着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糉子的過程。

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糉子的哪些過程,引導幼兒隨音樂試着做一做。

2.遷移包糉子經驗,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糉子動作。

(1)引導幼兒回憶並創編包糉子時清洗糉葉的過程。

提問:包糉子時要先做什麼?都要做哪些事情?

如幼兒說到洗糉葉,教師將追問:你是怎樣洗糉葉的?你能做給大家看看嗎?教師在幼兒模仿動作的過程中隨機說兒歌引導幼兒根據節奏做動作。鼓勵幼兒隨音樂表現做洗糉葉的過程。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隨音樂創編包糉子的過程。

啓發幼兒自主創編不同動作,表現包糉子時裝米、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糉子動作。

(3)結合煮糉子視頻,引導幼兒創造性地表現煮糉子的情景。

提問:糉子包好了,現在可以吃了嗎?怎樣煮糉子的?糉子在鍋裏能不能動?爲什麼?

引導幼兒創編出糉子下鍋、加水、煮熟、慶祝等動作,隨音樂表演。

提問:包糉子要先做什麼?再做什麼?用什麼動作表現洗葉?用什麼動作表現裝米?

3.隨音樂完整的進行舞蹈,感受舞蹈歡快、熱鬧的情緒。

(1)幼兒與教師共同舞蹈,對舞蹈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2)啓發幼兒做動作時表現出歡樂、熱鬧的勞動場面。

(3)分組互相表演。

延伸活動

將音樂放在表演區,鼓勵幼兒大膽創編舞蹈動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熟悉兩種節奏,並能用語言、聲勢動作來表現。

2、能大膽、自信地嘗試創編新的節奏型。

3、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節奏卡。

2、運城市的景點,如關帝廟、鸛雀樓等的投影圖片。

活動過程

一、熟悉並鞏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時值

1、教師帶領幼兒拍手、拍腿表現兩種節奏。

2、鞏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時值。

提問:誰能告訴我,剛纔拍的節奏裏都有哪些音符呢?(用展示臺逐一出示音符,複習其時值。)

小結:單個八分音符表示半拍,連在一起的兩個八分音符表示一拍,四分音符表示一拍,二分音符的時值是兩拍。

二、熟悉兩種節奏,並嘗試用語言來表現

1、熟悉節奏。教師出示節奏卡,請幼兒拍節奏。

2、介紹家鄉景點,表現節奏。

師:小朋友都知道,我們的家鄉運城有很多的名勝古蹟、旅遊景點。今天老師請你們來當小導遊,給大家介紹我們美麗的運城。

教師出示運城旅遊景點的圖片,引導幼兒嘗試有節奏地介紹。如:

3、以遊戲“遊客和導遊”的形式來鞏固兩種節奏型。

(1)教師與幼兒互換角色練習節奏。

師:現在我來當遊客,請小導遊們有節奏地介紹景點。

(2)幼兒分組表現兩組節奏。

三、嘗試用聲勢動作來表現節奏

1、用一種聲勢動作來表現。

師:現在,遊客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了,請導遊介紹景點時不僅要有節奏,而且還要加上一種聲勢動作來伴奏,誰來試一試?(幼兒邊拍手邊介紹景點,或邊跺腳邊介紹景點。)

2、教師示範用兩種聲勢動作有規律地進行伴奏,請幼兒欣賞。

3、幼兒用兩種聲勢動作表現節奏。

四、嘗試創編並表現新的節奏

師:剛纔遊客和導遊介紹景點時都用的是這兩組節奏,誰還能想出不一樣的節奏來介紹?(教師對幼兒創編的節奏型進行記錄,並和大家一起拍一拍。)

小結:小朋友們回家後可以編一編、排一排節奏,並且用音符記錄下來,和爸爸媽媽一起繼續玩“遊客和導遊”的遊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接唱和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嘗試獨立地按節奏創編謎語歌詞,玩猜謎遊戲。

3、體驗有節奏地念象聲詞的快樂,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戰性,並勇於戰勝困難。

活動準備:

數張謎語造作圖片

重點:願意通過問答的形式歌唱謎語歌

難點:模仿歌曲中描寫動物外形習性的歌曲進行創編並歌唱。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熟悉歌曲內容,學習用歌曲回答出謎語的答案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有趣的歌,請你們仔細聽,猜猜看歌裏唱的是誰呢?

1、 教師邊出示圖邊唱: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銼銼銼銼銼,你們大家猜猜看,這是什麼動物?(清唱1―2遍)

2、 師:你們猜出了嗎歌裏唱的是誰(人,小兔子,大灰狼)

3、 師: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小動物還真不少。歌裏面有一句我覺得最好聽你們聽(老師隨琴唱),你們能用這一句把你們的答案告訴我嗎?

4、 請兩名幼兒試這回答。師提問:你猜的是什麼?你可以怎麼回答我?(引導幼兒發現可以用各種發法,將動物的名稱填到歌詞中去)

5、 幼兒集體唱各唱各的謎底

師:現在請你們一起把你們自己的謎底唱給我聽,你猜的是什麼,那你就要唱?先聽我來問。

6、 隨機點幼兒請幼兒回答

師:腦袋圓圓的,腦袋大大的動物還有嗎,請你再想一個,如果我提問後點到你,你就要站起來完整唱着來回答我

二、換謎語:幼兒通過謎語遊戲,瞭解基本特點,及熟練歌曲的問答結構的歌唱

師:下面我的歌詞要變了,你們猜猜這次我唱的是什麼小動物?

1、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鬍子長長的

2、幼兒討論後得出一致的答案,並完整的唱出答案

3、師:你們真聰明,我的歌詞又換了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開像扇子

4、請一名幼兒回答問題部分

師:你知道我唱的是什麼小動物嗎,唱出告訴我好嗎?

5、幼兒一起唱歌回答

6、連續猜兩個謎語:牙齒尖尖的,皮膚皺皺的(請一個幼兒個別回答)

身上有座山,能夠駝東西

三:不看圖片聽老師唱歌提問

師:小朋友怎麼這麼厲害,對了剛纔我用圖片在提醒你們,現在我不用圖片了,聽好了。

1、請幼兒猜兩則謎語:腿兒粗粗的,牙齒尖尖的;身上有口袋,走路跳、跳、跳。

四:自己嘗試按節奏創編

師:我肚子裏準備的小動物都讓你們猜出了,你們自己能編個謎語讓大家猜猜嗎?

1、請你們先想想,全體幼兒在音樂下自己自由創編一次

2、提醒策略: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喜歡吃什麼?

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什麼樣子?

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的叫聲呢?

3、請一名幼兒上來創編

4、教師加以整理完善,幼兒一起歌唱回答

5、表揚完全是自己唱出提問部分的幼兒

五、結束部分:商量出這首歌曲的名字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 在三隻熊請客的情景中熟悉旋律,理解歌詞,並初步學唱《歡迎歌》。

2、 嘗試聽辨不同的音色與角色形象進行匹配,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3、 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不同小動物的主要特徵。

2、物質準備——《三隻熊》PPT。

活動重難點:

願意參加唱歌遊戲。

聽辨不同音色與角色形象進行匹配。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 這麼漂亮的房子是誰的家?讓我們走近看一看。

2、 原來是三隻熊的家,他們是誰?(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

3、 今天它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準備要開個生日餐會,想邀請許多朋友來參加。我們也一起去吧。

二、朋友來做客

(一) 小兔來了,熊媽媽來迎接,讓幼兒感受旋律,初步熟悉歌詞。

1、“哎,有個小動物也想去,是誰呢?!”(點出“小兔” )

“我們和小兔一起去三隻熊的家吧。”(引導幼兒學小兔跳)。

“三隻熊的家到了。”

“門上還有個門鈴呢。”引導幼兒一起按門鈴。(播放熊媽媽的聲音)

2、 “是誰唱着歡迎歌來歡迎小兔的?”(幼兒猜猜講講)

(打開門,出現熊媽媽)“原來是熊媽媽。”“跟熊媽媽打個招呼吧”。(“熊媽媽你好!”)

3、“熊媽媽唱的真好聽,聲音柔柔的,我們請熊媽媽再來唱一遍吧。”

4、再欣賞一遍熊媽媽的歌。

提問:剛纔熊媽媽唱了什麼?是怎麼唱的?(教師重複歌詞)

“謝謝熊媽媽的歌!”

(二)小雞來了,小熊來迎接,幼兒初步跟唱。

1、“嘰嘰嘰,嘰嘰嘰,這是誰來了?”(小雞)“來了幾隻小雞呀?”(兩隻)

2、我們帶小雞一起到三隻熊的家去吧。跟着老師學做小雞的律動。

3、 小雞也來按門鈴了。(播放小熊的歌聲)。“是誰在唱歡迎歌迎接小雞呢?”(出現小熊)。引導幼兒和小熊招呼。小熊的聲音跟我們小朋友的聲音一樣可愛,我們也來跟着小熊唱歡迎歌好嗎?(引導幼兒隨着錄音跟唱,學小熊唱歌)

4、小熊說:“小雞請進,請坐”。

(三)小鴨子來了,熊爸爸來迎接。

1、“瞧,有一羣可愛的小鴨也來了”。“小鴨子走累了,坐下歇歇。”

2、“我們來按門鈴,聽一聽這次是誰來開門。”你怎麼知道是熊爸爸。“原來熊爸爸唱歌的聲音是粗粗的,低低的。

(四)一起唱歌

“熊媽媽唱得歌是柔柔的,熊寶寶唱得歌是稚嫩的,熊爸爸唱得歌是粗粗的低低的。那我們小朋友喜歡怎麼歌聲呀?”

“我們一起和三隻熊來歡迎今天參加生日會的小動物吧”

活動反思:

在出示小兔的時候我們,我們可以以兒歌的形式出現,如“耳朵長又長,愛吃蘿蔔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按門鈴的時候,教師可以提醒一下,動作可以做得更優美一些。小雞出示的形式很好,和小兔的有所不同,但是噱頭還是不夠,教師的肢體語言還要再誇張一點。讓寶寶們學唱的時候可以模仿熊爸爸、熊媽媽和熊寶寶的聲音,這樣也能更好地完成活動的目標。

託班的教學活動最主要的是孩子開心,孩子在玩樂的過程中學到一定的本領。託班對於每個孩子的語言都是要有小結的,而且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地表揚她們。尤其是小年齡的孩子教師要多表揚,多鼓勵。學唱的時候我讓孩子唱的還是比較少,還是需要多唱,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角色扮演進行演唱,以達到目標。

小百科:歡迎指高興地迎接,誠心希望;樂意接受。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就要邁進小學的大門,小學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陌生而又富有誘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學”這一主題活動中,教師要爲孩子解除疑惑,從身心發展的許多方面爲他們進入小學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發現自己的不良習慣並即時糾正,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結合本班實際情況,通過平日裏的觀察,發現班級裏總是有幾個小朋友經常會來園比較晚,在日常的談話過程中瞭解到他們很多都是因爲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來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肯睡的現象。針對上述情況,預設了本次活動。目的在於通過多種形式的演唱歌曲,體驗歌曲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從而使小朋友養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習慣。爲上小學做好準備。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學唱歌曲,並嘗試用二聲部輪唱的形式來表現歌曲。

2、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爲適應小學生活做好準備。

活動準備:音樂及相關圖片製成的PPT

活動流程:情景創設――學唱歌曲――輪唱歌曲――遊戲結束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設、激發興趣

1、上一次我們請小貓到我們班來做客,誰還記得它是一隻怎樣的小貓?

(回憶故事,引入話題)

師:就要上小學了,拖拖拉拉的習慣可不好,早睡早起纔會身體好,纔會更有精神學習。

2、它今天上學又遲到了,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出示第1張幻燈)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幫助他快快起牀嗎?――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用鬧鐘來叫自己起牀。

3、總結:你們想了那麼多辦法,有……,……都很好。我的辦法是和XX的辦法一樣的,也是用小鬧鐘。(出示第2張幻燈)這可是一個很特別的小鬧鐘,它還會唱“起牀歌”呢!它用好聽的歌聲來叫小貓弟弟起牀。想不想聽一聽?

二、欣賞歌曲、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1遍錄音。(初步感知歌詞)

提問:你們聽清楚小鬧鐘是怎樣唱歌的?

2、再次傾聽1遍錄音。(熟悉歌詞,解決第一遍中沒聽清楚的樂句)

3、老師學小鬧鐘唱歌(教師演唱,激發幼兒學唱興趣)

4、集體學小鬧鐘唱歌(幼兒跟唱練習唱)

師:學會小鬧鐘的起牀歌,我們就可以一起唱給小貓聽,催它快點起牀上學去了。

5、大鬧鐘唱歌(變換形式跟唱,爲幼兒練習創設情景、提供機會,同時指導幼兒邊隨音樂節奏走邊唱歌曲,爲後面輪唱遊戲做鋪墊)

三、輪唱歌曲

1、大鬧鐘的歌聲真好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貓現在起牀了嗎?(出示第3張幻燈)還是沒起牀,真是個磨磨蹭蹭,不知道早睡早起的小貓,看來我們需要用兩個鬧鐘來催催它了。

2、兩個鬧鐘可以怎樣唱歌呢?(讓幼兒討論,給幼兒探索的空間)

3、教師與個別幼兒示範。(通過示範,引導幼兒發現輪唱的真正含義)

師:就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催它快一點是嗎?這個辦法好。誰先和我試試看?

提問:我們是怎樣唱的?有什麼祕密嗎?

師:第一個鬧鐘先唱,第二個鬧鐘晚一點在唱。在第一個鬧鐘唱完一句“快快起牀”的時候第二個鬧鐘再從開始唱。

4、幼兒嘗試輪唱。重點指導:兩個鬧鐘不要變成一個鬧鐘。

5、兩個小鬧鐘一個接一個地響,就像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小貓弟弟。它終於起牀了,準備上學去了。

四、遊戲結束

1、我們小朋友也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可不能像小貓一樣,養成拖拖拉拉、不早睡早起的壞習慣,不然上學可能就會遲到了。你們有這樣的壞習慣嗎?(沒有)

2、起牀遊戲――嘗試用輪唱的方法叫本班幼兒起牀。

――很好,接下來我們就來玩個遊戲,看看你們是不是一聽見小鬧鐘唱完起牀歌就起牀了?誰來試試看?――我們應該怎樣叫他起牀?(替換歌詞)――反覆遊戲結束。(本環節主要意在把音樂作品同生活聯繫起來,使小朋友經驗遷移。從而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爲適應小學生活做準備。)

《快快起牀》活動反思:

同一份教案,同一個老師,不同的孩子,實踐出來的活動效果可能會截然不同。針對本次活動,和前一次相比,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經驗,所以導致了該活動對於這一部分的孩子來說挑戰點不夠,幼兒比較輕鬆的完成了老師的預設。這是本次活動中最大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回顧整個活動過程,現做如下反思:

一、亮點:

1、環節緊湊,思路清晰,教師提問目的明確。

2、活動設計能夠考慮情景性、趣味性。

3、結合主題背景及幼兒年齡特點,活動有價值、有挑戰。

二、不足:

1、師幼互動中教師的迴應策略有待加強。

(1)教師對幼兒經驗把握不足,隨機指導能力不強,當幼兒輕鬆的完成預設後,沒有當場做出有效的調整。

(2)教師語言引導未能多留一點空間給孩子探索。

(3)教師的迴應語言需要進一步生動、親切、精練、積極、規範。

2、活動中教師缺乏對音樂本身的處理及指導

具體體現在教師考慮到以變換不同形式吸引幼兒學唱的興趣,而沒有考慮到對音樂本身快慢、強弱的處理同樣也會引發幼兒學唱興趣,同時也會提升幼兒對歌曲的表現能力。

三、調整:

1、若幼兒無二聲部輪唱經驗,本次活動環節設計不需調整。若幼兒二聲部輪唱經驗豐富,需要提升活動挑戰點,可以幼兒自主探索三聲部或多聲部輪唱。

2、在變換形式的練習學唱過程中,解決對音樂由弱漸強的處理及指導。

3、不斷學習調整師幼互動中教師的迴應策略,爭取做到生動、親切、精練、積極、規範。

附歌曲:

1 2 3 1 / 1 23 1 /3 4 5 / 3 4 5 /

快快起牀, 快快起牀, 小弟弟,小弟弟,

5654/3 1 /5 6 5 4 / 3 1 /2 7 1 / 2 7 1//

鍾兒已經敲響,鍾兒已經敲響,叮叮噹,叮叮噹。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舞蹈——《小籬笆》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學習小籬笆舞蹈的基本動作。

2,通過新的學習,能夠跟隨老師完成基本動作。

3,樂意跟隨音樂跳舞。

活動準備:鋼琴伴奏《小籬笆》,熱身舞蹈《暖和和的太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上的是什麼課嗎?舞蹈課。那麼在上舞蹈課之前,我們應該做什麼?熱身!"

二,播放音樂,做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跟着老師一起動起來吧。"

三,鋼琴《小籬笆》,讓幼兒熟悉音樂。

師:"老師接下來要教給小朋友一個舞蹈,現在,請小朋友聽聽這首舞蹈的旋律。"鋼琴彈奏《小籬笆》。

師:"小朋友們有沒有覺得這音樂很熟悉啊?它叫什麼名字?《小籬笆》。我們之前有學習過小籬笆的歌曲,小朋友們還會唱嗎?那麼,老師表演一遍小籬笆的舞蹈,小朋友們可以跟着鋼琴唱小籬笆,爲老師伴奏。"

四,教師剖析動作,幼兒學習動作。

1,教學重點:

鍛鍊幼兒手腳的協調性,幼兒能跟隨音樂跳出大部分的舞蹈。

2,幼兒回憶動作。

師:"老師表演完了,那現在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老師剛剛跳舞用了哪些動作?"

請幼兒回答。師:"哦,我剛纔做了這個動作,那麼,老師剛纔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小朋友們在唱小籬笆的哪句歌詞?是'青青的草兒發嫩芽'這句歌詞對不對。那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的這個動作像不像小草在發芽啊?那我們都來學習一下小草發芽這個動作好嗎?首先,小草還沒有發芽之前的動作是什麼樣的?兩隻手掌和在一起,放在身體的前面,放低一點。然後,小草開始長大,我們的兩隻手慢慢的向上,在長大的時候,小草很高興,於是它就邊搖邊長,我們的手,也要左右搖,來試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好,現在小草露出地面了,它要發芽了,小草發芽是什麼樣子的,這樣的是不是,好,那麼我們把它連起來做一遍。"教師邊唱歌詞邊做動作。

師:"那麼,你們還記得老師做了其他什麼動作嗎?"

3.教師有順序的教導幼兒學習動作。

師:"我們剛纔學了幾個動作,現在,老師要把整個舞蹈的動作交給你們。"

1x8 前奏:身體左右搖晃,往右搖的同時踮起左腳,反之亦然,身體左搖右腳踮起。兩隻手在身體的兩邊微微攤開,當腳踮起來的時候,手微微張開。同時壓腕。

師:"身體左右搖晃,往右手搖的時候,左腳要踮起來,往左手要的時候,右腳也要踮起來。兩隻手在身體的兩邊微微攤開,當腳踮起來的時候,我們的手,也要張得稍微開一點。同時,我們的手掌往下壓,指尖是往下的,就像老師這樣。壓完,回來。好,我們來試一下。"

1x8 雙手舉上頭頂,身體左右搖晃,腳隨身體踮起來,向右搖踮左腳。兩隻手是隨身體的搖晃而左右大幅度的搖擺。方向與身體一致。

師:"現在我們來學第一句歌詞的動作,小朋友們還記得第一句歌詞嗎?'微風吹進小籬笆',那麼,我們是怎樣用動作來表示微風的呢?雙手左右搖。老師也是用這個動作來表示微風的。不過,老師的手是伸的高高的,在左右搖的時候啊,身體也在左右搖晃,你們還記得剛剛學的前奏的動作嗎?身體是怎麼搖的?我們這個身體的動作和剛剛的動作時一樣的,只有手的動作改變了,身體往左邊搖的時候,手也往左邊搖。我們來試一下。跟着歌詞再來一遍。"

1x8 雙手高舉,一手高一手與身體成九十度角,腳尖踮起來,往高舉的手的那一邊轉一圈。眼睛看向低的手。接着雙手在頭頂前指尖相碰,手臂保持平行,並微微下蹲。然後放下。

師:"那麼,第二句歌詞是什麼?'把春天送到我的家'。那小朋友都是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家的?老師是這樣表示的,把我們的手伸到頭的前面,然後兩隻手的指尖碰在一起,注意,我們的手臂不可以張得太開,太開就不像一個家了。稍微的開一點點就可以了。同時,我們還要蹲下一點,不要蹲的太多。這是家的表示,那前面還有一個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我們把手伸起來,右手伸的高一點,左手伸的低一點,同時開始轉圈,從舉得高的那隻手那邊開始轉,但是,要腳尖踮起來轉,這樣會轉的更好看,在轉的時候,我們的眼睛,要看着我們舉得比較矮的那隻手。來我們轉一下試試。跟着歌詞再跳一遍。"

1x8 前四拍雙手高舉,呈120度角,同時擡頭向上看。後四拍,雙手交叉放在胳膊上,頭向右倒兩拍,再向左倒兩拍。

師:"下一句歌詞'太陽出來天氣暖',好,我們來表示太陽出來了,讓我們把雙手高高的舉起來,舉得開一點,同時頭也要向上看,看太陽出來了。接着,我們把手收回來,在身體前交叉,要兩隻手都能碰到另一隻手的手臂,同時,頭向右邊倒,然後向左邊到。我們把這兩個動作做一遍,再跟着歌詞做一遍。"

1x8 雙手和在一起,由下往上手腕左右搖動,身體同時一起左右搖擺,身體與手搖擺的方向一致。最後一拍,合併的雙手張開手腕內側部分貼在一起同時停止身體和手的搖晃。

師:"再接下來一句歌詞是'輕輕地草兒發嫩芽',這句歌詞的動作我們剛剛已經學過了,我們來回憶一下,再跟着歌詞做一遍。"

1x8雙手平伸在身前兩隻手提壓腕交替進行。雙手從身體的中間開始移到右邊,在移到左邊。同時左腳腳尖點地四拍,再右腳腳尖點地四拍。

師:"'野外的小河流水啦'這句歌詞中,小河流水你們會用什麼動作表示?我用這個動作,把手伸起來,一隻手的手背向上擡,一隻手的手背向下壓,這兩隻手不能同時做同一個動作,接着,把手背向上擡的手向下壓,另一隻手的手背向上擡,就這樣,一直做這兩個動作,都練一練。做着兩個動作的同時,手慢慢的向右邊移動,同時左腳踮起來,腳的前半部分踩在地上。然後手由右邊移向左邊,同時右腳放下,左腳踮起來。我們做一遍,跟着歌詞再做一次。"

1x8 雙手屈伸於胸前,手掌向前,雙手保持一定的距離左右擺動並慢慢的往下移動,同時身體左右搖擺,與雙手的方向一致。前四拍膝蓋慢慢蹲下,後四拍膝蓋慢慢伸直。

師:"'籬笆的積雪融化啦'我們來學一學這動作,小朋友們知道擦玻璃的動作嗎?把手伸到和我們肩膀差不多的地方,手掌要對着老師,你們只能看見手背,然後雙手左右搖擺,兩隻手要有一些距離,然後慢慢的往下移動。在做這個動作的同時,身體也要左右搖擺,我們的雙腳併攏,膝蓋慢慢的蹲下,再起來。我們來做一遍,跟着歌詞再做一遍。"

2x8右手高舉,左手低舉與右手成180度角,手指張開,轉動手腕,同時左腳點地八拍。後八拍右手高舉,左手低舉,手腕轉動,右腳點地。

師:"'滴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滴滴滴答'這是最後兩句歌詞。動作也和簡單,我們來學一下。把我們的右手舉高,左手舉得低一點,,張開我的五個手指,然後轉動手,同時左腳踮起來,像我們之前做的一樣,這樣做八拍,然後,緩過來,左手舉高,右手低一點,同樣張開手指轉動,這時我們踮起的是右腳,這樣再做八拍。好我們連起來,跟着歌詞做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跳一遍舞蹈

師:"好,我們把整個舞蹈都學了下來,那麼,我們跟着音樂完整的跳一遍吧,小朋友們要把歌詞唱出來。"

5.讓幼兒單獨跳一遍舞蹈。

師:"小朋友們很厲害,那麼你們能夠自己跳一遍嗎?老師不跳,就你們跳。"

6.讓幼兒自由的尋找對象跳舞

師:"現在,你們找一個好朋友來一起跳這個舞蹈,看一看是誰跳的根更好。"

五.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這個舞蹈啊,那麼你們可以跳給其他人看。"

大班音樂教案--花兒朵朵開(公開課)

活動背景

隨着春天的來臨,“花”成了幼兒關注的焦點。在“有用的植物”這一主題中,大家談論着自己喜歡的花,瞭解着花的特殊作用和有趣的寓意。

在參觀了花市、花園後,幼兒不僅認識了更多的花,而且被花的千姿百態深深吸引。幼兒試着用各種材料製作花,欣賞關於花的各種歌曲,還在班級裏開起了自己的花店…

爲了讓幼兒進一步個性化地表達對花的情感,提升對生活中美的追求與嚮往,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花兒朵朵開”。活動中融入了流行音樂與經典的音樂段落,藉助音樂讓幼兒充分感受與表達花開放時的美麗。

活動目標

1.在“種花”“開花”的音樂情景中,能伴隨音樂的變化用舞蹈動作大膽地表達表現。

2.進一步感受春天裏花兒朵朵開放的美麗多姿。

活動準備

與主題相關的經驗(略):多媒體課件、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演唱歌曲《茉莉花》進入情景。

一、種花

1.聽賞A段音樂,引出“種花”。

師:有一些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天到來。因爲花仙子送給他們一包珍貴的禮物――一各種各樣的花籽。春天一到,小朋友們趕緊拿着這包花籽來到街心花園,他們到花園裏去幹什麼呢?讓我們來聽一聽。(聽賞A段音樂。)

2.聽賞教師歌唱,感受A段樂曲“種花”的歡樂。

3.幼兒跟隨A段音樂表現種花。教師先請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種花的動作與各種節奏;師生隨着音樂展開對話。(我在這兒種了一朵“××”花。)

二、開花

1.聽賞B段音樂。

師:暖暖的春風輕輕吹,春雨沙沙地澆灌着大地,不多久,花種子發生了變化。(教師彈奏B段音樂。)

師:你從音樂裏聽到花種子怎麼了?

2.幼兒表演花種子生長、開花的過程。

3.欣賞多媒體,進一步感受花種子隨音樂的變化生長開花的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結束後請幼兒交流“看了以後有什麼感覺”。)

4.幼兒結伴表現花種子的生長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化進行表現。

5.分配角色,合作表現B段音樂。

師:誰會幫助花種子長大、開花?(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的主題經驗,並用舞蹈動作表現。)

師:(結語)花代表着美麗,象徵着幸福,祝福世界上的每個人幸福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瞭解民間《打硪歌》的特點,學習“一領衆和”的歌唱方式。

2、能跟隨樂曲與同伴一起喊號子、有節奏地模仿打硪的動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3、在歌聲中感受精神上的愉悅,增進對家鄉文化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活動前玩過“拔蘿蔔”的遊戲,打硪視頻,打硪的道具四個,歌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初步感受喊號子帶來的愉悅

聽多媒體:“這裏有個好大的蘿蔔,大家快來拔呀!”師幼共同玩“拔蘿蔔”的遊戲。

小朋友啊!(嘿喲,嘿喲!)

抓緊繩啊!(嘿喲,嘿喲!)

使勁拔呀!(嘿喲,嘿喲!)

用點力呀!(嘿喲,嘿喲!)

小朋友啊!(嘿喲,嘿喲!)

使把勁啊!(嘿喲,嘿喲!)

大蘿蔔啊!(嘿喲,嘿喲!)

拔出來呀!(嘿喲,嘿喲!)嘿——

師:遊戲中,剛剛喊着號子拔蘿蔔,小朋友們有什麼感覺?

二、觀看視頻,瞭解勞動號子“打硪”

看民間打硪視頻,提問:

1、這羣農民在幹什麼?

小結:農民們在勞動,他們邊勞動邊發出吆喝聲,這就是民間流傳的“勞動號子”,它的作用就像我們剛剛拔蘿蔔的感覺一樣,能讓人集中力量,振奮精神,消除疲勞!

2、那塊大石頭是幹嘛的呢?

小結:這種勞動工具叫硪石,是修路或砸地基時使用的一種工具,硪工們要把很重很重的硪石擡起來,打地面,這個動作就叫打硪(引導幼兒學一學)。打硪時唱的歌叫《打硪歌》。

三、欣賞本土《打硪歌》,會按節奏喊號子

師:我們家鄉咸寧的勞動人民在打硪時,也會唱非常好聽的《打硪歌》,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

1、提問:打硪時,人們用怎樣的形式唱勞動號子的?(瞭解號子“一領衆和”的特點)

師:大家聽這首歌的感覺怎樣?(有力量)哪些歌詞最讓你覺得有力量?

2、再聽一遍,要求幼兒記下歌裏許多人一起唱的號子,然後告訴大家。

幼兒模仿唱,再借用多媒體共同學唱。

師:喊完號子,身上有什麼感覺?(更有勁了)

3、多種形式練習歌曲中不同號子的節奏型。

A、師幼共同遊戲“唱號子,送號子”。

B、幼兒根據提示字,玩“歌詞配對”遊戲,尋找並發現歌曲中號子的重複規律。

師:勞動人民聽到我們熱鬧的吆喝聲,特地給大家送來一份大禮!哇!是《打硪歌》的唱詞,可惜號子掉了許多!借用一下你們的號子,可以嗎?

C、師幼對唱《打硪歌》,熟悉“一領衆和”的演唱形式。

師:詞填好了,我們一起來玩這個“喊號子”的遊戲好嗎?

D、原地表演《打硪歌》。

四、玩“打硪”遊戲

1、師:老師特地請來了一位農民歌手,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玩“打硪”遊戲好嗎?

2、師:大家合作得真好,客人特地爲我們送來了硪石,想試試嗎?(放音樂,共同玩“打硪”遊戲。)

五、接受新任務(延伸活動)

出示“工地”圖片,佈置任務:小朋友們好,聽說你們學會了打硪,我們修路很需要硪工的幫助,請問你們願意來我們工地幫忙嗎?(小組收拾工具,共同參與戶外“勞動”——打硪。)

附《打硪歌》歌詞:

起來喲,起來喲(喲喲子夥嘿),大家一起來喲(嘿呀夥呀嘿呀嘿)

我唱喲,一支喲(喲喲子夥嘿),打硪那個歌喲(嘿呀夥呀嘿呀嘿)

唱起喲,唱起喲(喲喲子夥嘿),唱起打硪歌喲(嘿呀夥呀嘿呀嘿)

唱的喲,糧食喲(喲喲子夥嘿),長滿那個坡哇(嘿呀夥呀嘿呀嘿)

唱得喲,太陽啊(呀喂子喲啊),紅落坡啊(嘿呀夥呀嘿呀嘿)

活動反思

通過日常觀察,我發現幼兒對一唱一和的表演形式特別感興趣,特選用咸寧民間《打硪歌》作爲音樂活動素材,因爲它具有催人奮進的感染力,合作性強,且有着較強的趣味性,“一領衆和”的演唱形式,正好滿足了孩子多方面需求,同時,能增強幼兒對家鄉文化的積極情感。

教學活動先從幼兒熟悉的“拔蘿蔔”遊戲開始,在“嘿喲,嘿喲”叫喊聲中,讓幼兒初步體驗號子帶來的愉悅。再通過觀看民間打硪的視頻,讓孩子直觀地瞭解“打硪”一詞的含義,進而引出家鄉的《打硪歌》。PPT製作中,我將歌曲旋律重新編排,重點突出了歌曲“一領衆和”,合唱號子的練習,並將歌詞製作成卡片與幼兒共同遊戲,讓孩子在聽一聽、說一說、唱一唱、學一學中逐步熟悉歌曲風格。借用歌詞玩“配對”遊戲,將合唱的號子與歌譜結合成整體,和孩子共同看圖譜玩“一領衆和”的遊戲,使活動重點在此環節中得到逐步解決。

活動高潮時,及時提供道具。再次調動孩子們活動的積極性。孩子們跟隨音樂喊號子、有節奏地模仿打硪動作,在合作遊戲中真正體驗到了民間打硪所帶來的快樂和愉悅!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

設計思路:

詩歌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在幼兒園課程中不乏詩歌教學,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詩歌中的內容,是否能真正體會詩歌的意境,不得而知。於是我們班從一開學就讓他們接觸古詩詞,幼兒對年代久遠,與他們生活毫無關係的古詩詞從一無所知到饒有興趣。因此,特意設計了《清明》的音樂活動,開始嘗試將語言教育與音樂教育融合在一起,讓幼兒隨着音樂吟誦了古詩詞,使幼兒大膽地,富有創造性地表現自我的認識與想像。

重難點分析:

幼兒在體會古詩詞的意境方面是最困難的,他們往往能流利地背誦出古詩詞,卻講不出詩歌裏面表達的是什麼事情,更無法體會詩歌的意境。在進行教學前,我發現我班絕大多數的小朋友都能背誦這首詩歌,但他們對詩中描繪的意境及所傳達的情感一無所知。於是,我首先讓孩子欣賞音樂、感受音樂,體會其中的情緒;另外,通過運用圖畫和配樂講故事的方式將詩詞的創作背景、詩詞大意表現出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意境。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的意境,學習在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願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並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裏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評:古詩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以領會的,因此我決定用音樂,動作來幫助幼兒更好的體會古詩的含義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評:在第一個環節中大部分使用聽覺幫助幼兒理解,而在這個環節中我追加了視覺,運用圖片幫助幼兒,更上一層樓。)

(2)教師再次示範朗誦歌詞,並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評:穩定的節奏幫助幼兒穩,準地熟悉古詩。)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評: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幼兒重複學習,記住古詩)

(5)幼兒跟着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製圖畫: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評:這個環節是自主性比較強的,希望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意願,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4、交流欣賞: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附古詩:清明(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渾。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優美和活潑輕快的歌聲演唱曲子。

2、喜歡參與音樂活動,感受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圖譜

活動過程:

一 音樂遊戲《大聲小聲》

1、介紹遊戲,示範玩法。

前提:由遊戲入手,展開活動《蝴蝶花》

師:小朋友你們看黑板上有什麼呢?

幼:炸彈

師:小朋友現在老師跟你們玩個音樂遊戲,老師唱大聲,你們就要唱小聲。

老師唱小聲的時候,你們就要唱大聲。(示範)

2、集體遊戲

二 學唱歌曲(第一段)

1、欣賞歌曲

師:小朋友現在請你們認真聽老師唱這首曲子(第二段),想想這首曲子表現的是什麼季節?

幼:夏天

2、熟悉歌曲

師:那歌曲中都有些什麼呢?

幼:鮮花、蝴蝶……

師:請小朋友在聽老師唱第二遍,聽聽歌詞中都講了些什麼啊?

幼:(進一步明確)(邊告訴幼兒歌詞,邊把圖畫在黑板)

3、完整跟唱

師:看着黑板跟着老師把這首歌曲唱一遍(伴奏)

三 創編歌曲(第二段)

師:小朋友我們剛纔唱的是夏天的歌曲,那現在是夏天嗎?

幼:不是,是春天。

1、請幼兒說說春天有些什麼?

師:那春天裏都有些什麼呢?

幼:桃樹…….

2、分組創編

師:有哪個小朋友要上來告訴大家自己編的曲子呢?(請兩位)

幼:春天,春天…….

3、集體創編

四 完整演唱

1、出示圖譜,解釋歌詞

師:老師也編的首春天的歌曲,請小朋友看着圖譜先聽老師唱一遍。

2、完整演唱

師:請小朋友先跟老師念一遍,我們在一起唱一遍(清唱)

現在我隨着鋼琴,一起學唱這首曲子。

五 完整表演歌曲,鼓勵幼兒創編動作

師:小朋友這首歌是快樂的還是憂愁的?

幼:快樂的

師:爲什麼呢?

幼:因爲有樂呵呵。

師:那我們該如何給曲子取個名字呢?

幼:叫樂呵呵。

師:現在請小朋友圍成一個圓圈,邊唱邊想想要比什麼動作?

(隨着音樂,讓幼兒自由編動作,最後結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

【活動目標】

1、在圖譜的幫助下,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內容與結構,感受歌曲十六分音符的歡快、跳躍。

2、嘗試運用身體樂器爲歌曲中“嘚啵嘚啵嘚”伴奏,體驗多形式歌唱活動的快樂。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ppt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曲結構與內容

1、傾聽歌曲,初步瞭解歌曲內容

師:今天何老師爲你們帶來了一首歌,這首歌在去年的少兒原創歌曲比賽中獲得了金獎,讓我們仔細來聽一聽。

2、嘗試用拍手、跺腳打節奏

1)找一找歌曲中有趣的部分(學習嘚啵嘚啵嘚)

2)出示出示節奏ⅩⅩⅩⅩⅩ,引導幼兒數一數拍手一邊

3)簡單瞭解“嘚啵嘚啵嘚”是平時爸爸媽媽在我們耳邊的嘮叨,都是愛我們的表現。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嘚啵嘚啵嘚”。

3、傾聽錄音,尋找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引導幼兒聽見一個做一個動作,並在心裏面數好。

4、通過提問理解歌詞內容(教師一邊演唱一邊貼節奏卡,幫助幼兒尋找正確答案,演唱結束後也提同樣問題,並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歌詞圖片,並按歌曲節奏擺放,重點學習爸爸、媽媽的話。

5、播放錄音,幼兒跟唱歌曲,進一步鞏固對歌曲

二、嘗試用身體樂器爲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鞏固對節奏ⅩⅩⅩⅩⅩ的掌握。

1、教師提問,引出身體樂器,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標記,每次幼兒提出、出示相應標記後,大家一起拍一拍,特別是用嘴脣和舌頭髮音的作爲重點練習,並提示用了這個嘴裏就不能唱“嘚啵嘚啵嘚”了

2、選擇一種爲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若選用嘴巴和舌頭,可以先單獨練習一句)

3、選擇兩種身體樂器爲“嘚啵嘚啵嘚”伴奏

1)幼兒自己探索運用兩種身體樂器爲“嘚啵嘚啵嘚”伴奏

2)個別展示並帶着大家我們試試

3)集體演奏(兩遍)

三、嘗試兩人合作演奏(用一種動作、兩種動作都可以)

1、幼兒兩兩探索合作的方式,教師巡迴觀察和指導。

2、兩兩展示,教師及時給予鼓勵。

3、集體運用身體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反思】

在活動設計上,爲了讓幼兒快速理解歌曲,考慮到幼兒又具有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所以先請幼兒欣賞歌曲視頻,在圖文聲並茂的情境中,最大化地理解歌曲。實踐證明,觀察的仔細的孩子馬上就能理解“嘚啵嘚啵嘚”的含義,也清楚的知道了歌曲中有爸爸、媽媽和孩子三個角色。

接着請孩子分句傾聽每個角色說的話,孩子們對於爸爸媽媽的話都能很快地學說,也發現了該歌曲的說唱特點。整個活動中孩子說的話是難點,孩子們聽了以後說不完整,需要教師的講解,既要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又要概括的言簡意賅。在理解的基礎上出示相應的節奏卡讓孩子能夠有節奏地說,因爲難度較大,所以進行反覆的聽和說的練習,當然每次策略都不一樣,從拍手打節奏說——配上圓舞板打節奏說——配上琴聲說。

解決難點之後,孩子看着圖譜就能很自然地就把歌曲完整的說唱出來了,通過數次不同的角色分工讓孩子體驗不同的角色特點,也能更深的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由此引出社會教育話題,引導孩子聯想到生活中喜歡和自己“嘚啵嘚啵嘚”的其他人,理解這種愛的表達方式,感受他人對自己的關愛,也懂得了和他人“嘚啵嘚啵嘚”是相互表達關愛的一種方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1

貓和老鼠是天敵。幼兒百看不厭的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老鼠,機智勇敢,聰明幽默,不畏強敵,使幼兒的興趣和好勝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老鼠畫貓》這首歌曲詼諧、生動,旋律和節奏都適合大班幼兒歌唱,符合幼兒認知特點。活動關注快樂的情感體驗,爲孩子學唱、樂唱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說說、畫畫、唱唱等活動形式,藉助圖譜學唱、樂唱歌曲。

2、豐富幼兒對歌曲的感知與表達,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傾聽和音樂表現能力。

3、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情感,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運用聽聽、說說、畫畫、唱唱等多元手段,幫助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這首歌曲的歌詞沒有鮮明的前後關係,幼兒易將歌詞顛倒,藉助形象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動畫PPT,紙若干張,畫筆人手一支,大老鼠頭飾各一個,圖譜一組,音樂《老鼠畫貓》等4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歌。

1、鼠媽媽帶領鼠寶寶去找食物。(ppt糧倉定格。)

鼠媽:寶寶們,快到媽媽的身邊來!(神祕狀)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發現一個好大的糧倉!走,咱們去找糧食吧!(音樂1起e)

2、遇見一隻兇狠的大野貓,使老鼠覓食行動受到阻礙。(ppt惡貓出現。)

鼠媽:不好,野貓來了,趕緊躲起來!(ppt野貓趕走。)

鼠媽:“哎呀呀,好痛!那隻壞野貓,眼睛要是再小點就不會發現咱們了,它的爪子再少一點,該多好啊!”

二、音畫一體,學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老鼠們”遇見危險搬家。

鼠媽:看來這裏一點兒也不安全,還是跟媽媽回家吧!(ppt老鼠家,回家音樂起。)

鼠媽:寶貝兒,我們終於到家了。練聲曲:小老鼠們好!你好你好,媽媽你好!怕不怕野貓?害怕害怕,我們都害怕;讓我們睡一覺,睡覺睡覺,好好睡一覺……(ppt老鼠做夢,蟲兒飛音樂起。)

(2)“鼠媽媽”引出“老鼠畫貓”:

鼠媽(驚訝狀):“寶寶們,快醒醒,媽媽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剛纔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見那隻討厭的大野貓它變了。你們猜猜看,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鼠寶:眼睛變得小小的;

鼠寶:爪子變少了!

鼠寶:變得和我們一樣了……(鼓勵“鼠寶寶”自由議論,大膽表達想法。)

2、聽聽、說說理解歌詞

(1)熟悉歌詞。

鼠媽:真是媽媽的乖寶寶,你們的心思和媽媽是一樣的。你們來聽一聽我夢到的貓到底是什麼樣的?(鼠媽清唱一遍歌詞,寶寶傾聽。)

(2)感受歌曲。

鼠媽:“這首歌曲的名字叫《老鼠畫貓》。你們聽了《老鼠畫貓》,感覺怎麼樣?”

鼠寶:真好玩,很好聽,很有趣……

(3)回憶歌詞,理解歌詞。

鼠媽:媽媽夢見的貓到底什麼樣子?

鼠寶:眼睛變得小小的。

鼠媽:變得小小的就怎麼樣?

鼠寶:鬍子往上翹。

鼠媽:貓的鬍子是用來幹什麼的?

鼠寶:貓的鬍子是用來丈量老鼠洞的。

鼠媽:真聰明!貓的鬍子往上翹了,就不能準確地測量我們老鼠洞了。

鼠媽:還有哪裏發生了變化?

鼠寶:小腿變短了,牙齒一個也不能要……

(引導幼兒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科學常識,發表觀點,大膽交流、表述。)

3、畫畫、唱唱學習歌曲

幼兒結伴,自主作畫。

鼠媽:這樣的貓,你們喜歡嗎?那我們也來畫一畫。聽好媽媽的要求:5只小老鼠合畫一隻貓。一定要聽清歌詞,畫出歌曲中貓的樣子(ppt老鼠畫貓,歌詞音樂起。)

慢唱歌曲,進行繪貓。

鼠媽:你們真是能幹的寶寶,一會兒就將貓畫出來了。我們來看看,你們畫的貓是不是歌曲中貓的樣子!(用歌聲邊指畫邊點評)嗯,你們畫的貓和歌曲中的貓還真像!媽媽也想來畫一畫這隻貓呢!好,你們來說歌詞,媽媽來畫貓(引導幼兒放慢速度說歌詞,老師根據內容描繪貓的樣子,)

鼠媽:你們說得真好,媽媽畫得怎樣?我們互相鼓鼓掌吧!

根據迴應,出示圖譜。

鼠媽:是的,這樣善良、可愛的貓,纔是我們老鼠家族喜歡的貓。(邊唱邊出示圖譜)“小老鼠,來畫貓……”接下去,怎麼畫?哪位小老鼠能用歌曲中的話說一說,唱一唱?(根據寶寶回答,出示相應圖譜,鼠媽媽和鼠寶寶進行迴應歌唱。)

傾聽歌曲,驗證圖譜。

鼠媽:看,我們通過回憶歌詞的方法將圖譜一一請出來了。那圖譜擺放的順序是不是正確?用什麼方法來檢驗?

鼠寶:聽音樂。

鼠媽:好,那我們聽一遍音樂,檢查一下圖譜!(播放音樂,幼兒傾聽,進行圖譜檢驗和調整。)

鼠媽:現在圖譜擺放正確麼?我們一句一句地來唱一唱。(逐句學唱歌曲。)

鼠媽:請問最後一句話唱了幾遍?

鼠寶:兩遍。

鼠媽:(出示反覆記號)這是什麼符號?(反覆。)表示在符號裏面的歌詞要重複唱一遍。這兩遍唱得有什麼不一樣?

鼠寶:(茫然)

鼠媽:那再聽我來唱一遍。(清唱兩遍最後一句。)

鼠寶:第一遍唱的,第二遍說的。

鼠媽:你的耳朵真靈,那聲音發生變化了嗎?

鼠寶:第一遍睡大覺,聲音高,後來聲音低……

鼠媽:你真是太棒了!(出示老鼠睡覺圖2)最後一幅“我們可以睡大覺”第一遍聲音要揚上去,第二遍聲音要滑下來。另外,當我們重複第二遍的時候,要用說的方法念歌詞。好,我們來試着唱一唱最後一個長句。(指着圖譜,進行清唱。)

根據圖譜,幼兒學唱。

鼠媽:好,現在我們要聽着伴奏音樂,看着圖譜,大聲完整地將這首歌唱出來。(伴奏音樂起。)

鼠媽:你們覺得自己唱得怎樣?有沒有歌唱起來比較困難的地方?

嘗試合作演唱歌曲。

鼠媽:你們喜歡這首歌嗎?爲什麼?下面,我們換一種方法來演唱:我只唱前面兩幅圖,這幅圖由這邊的小老鼠接唱,這幅圖由你們來接唱,最後一個長句你們一起合唱。這麼有趣、幽默的歌,你們一定要用快樂、高興的心情去演唱哦。(伴奏音樂起。)

三、情境再現,遊戲收場。

1、善良、可親的夢中之貓登場,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盡情表現歌曲。

鼠媽:看,誰來了?哈哈,我們夢裏的貓真的變了,不再兇狠可怕,變得善良、可愛了。我們圍着它一起唱歌、遊戲吧!(ppt善良貓,伴奏音樂起。)

2、結束退場。

鼠媽:寶寶們,今天開心嗎?和媽媽一起去外面做遊戲吧!(在《老鼠畫貓》的音樂聲中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始終以音樂遊戲貫穿始終,幼兒在情境中以老鼠的角色參與,通過多媒體引入老鼠覓食一回家一夢境一畫貓一唱貓等一系列的情境,讓孩子樂於遊戲,樂於歌唱,習得音樂的表現能力,並運用多通道參與原則,藉助形象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通過情境表演、夢境想象等策略,豐富幼兒對歌曲的感知與表達,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傾聽和音樂表現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

活動目的:

1.運用多媒體讓幼兒欣賞樂曲,感受優美歡快熱情的節奏。

2.啓發幼兒創造性地運用動作、顏色、線條、繪畫等形式表現樂曲的各段不同特點。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音樂,根據音樂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學會用繪畫的形式表現音樂。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彩色筆、畫紙、錄音機、樂曲磁帶。

活動過程:

1.律動進場《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題: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其中瑤族不僅山美、水美、人美,音樂也很美。我們一起來聽聽《瑤族舞曲》。”

3.完整欣賞樂曲。

第1遍:你聽了這首曲子有什麼感覺?有幾段?

第2遍:哪幾段聽起來的感覺是一樣的?是什麼感覺?

小結: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與第三段感覺是一樣的,都是緩慢優美的節奏,第二段是歡快熱烈的節奏。

4.音樂欣賞與美術欣賞相結合。

(1)曲子裏快的節奏、慢的節奏,我們可以怎麼表現?(動作、線條、顏色、繪畫)

(2)出示色塊圖,讓幼兒講講圖上有哪些顏色?快的節奏可以用些什麼顏色?慢的節奏可以用些什麼顏色?

師小結:紅色、橙色、黃色讓人感覺很熱情,同它來表現快的節奏;藍色、白色、粉色讓人感覺柔和,用它表現慢的節奏。

(3)出示多媒體課件。今天,老師帶來了4幅畫,現在請小朋友一邊看着這些畫,一邊聽音樂,找一找哪張畫給人的感覺與第一段音樂給人的感覺差不多,爲什麼?

A: 藉助多媒體課件聽第一段音樂。

B: 聽第二段音樂,找找哪張畫給人的感覺和第二段音樂給人的感覺差不多,爲什麼?

5.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樂曲。

小朋友聽了這麼好聽的音樂,看了這麼美的畫,也想自己動手來畫。你喜歡哪一段,就把這一段的感覺畫下來。畫完了告訴小朋友你畫的是哪一段?爲什麼要這樣畫?

6.幼兒相互欣賞交流,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瑤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樂曲。樂曲生動地描繪了瑤族人民歡慶節日時的歌舞場面。體驗歌曲優雅高貴的旋律和輕盈明快的節奏,感受歌曲表達的歡樂情緒,幼兒對音樂活動很感興趣,雖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對幼兒來說已經是很棒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其歡快活潑的情緒,學期舞蹈“大中國”。

2、創編不同方位的揮舞綵帶的動作,能按照音樂的節奏表演。

3、注意自己的彩條布與同伴的相互纏繞。

活動準備:

1、音樂CD或磁帶,錄音機。

2、電視機。

3、幼兒人手兩根紅色的綢帶。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舞蹈《大中國》感受樂曲的風格。

1、教師:你聽到了什麼?聽了這首曲子有什麼感受?你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

2、讓幼兒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大中國》。

二、教師出示彩條,幼兒場邊揮舞彩條的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彩條揮舞動作。

教師:“這是什麼呀?你們覺得用彩條可以怎麼跟着音樂跳舞呢?”

2、教師示範表演舞蹈,幼兒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師:“你們仔細看老師跳的舞蹈中用了哪些動作?

三、初步學習舞蹈動作,感受樂曲的旋律。

1、幼兒學習踏點步,加上手臂的動作,並隨音樂練習。

2、教師哼唱音樂,帶幼兒隨音樂學習有節奏的顫搖手腕和揮動綵帶的動作。

四、幼兒創編不同方位揮舞彩條的動作。

1、教師:彩條可以除了從上到下揮舞,還可以怎麼揮舞呢?幼兒集體創編,教師反饋個別幼兒的動作。

2、教師採取四個不同方位的動作,大家隨音樂集體練習。

五、紅綢緞《大中國》。

教師帶領幼兒人手拿兩根紅色的綢緞,引導幼兒在活動室裏找空地方,隨着歡快的音樂完整地表演紅綢緞《大中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感應AB曲式和樂句。

2、用不同的形式表現音樂。

3、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4、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動準備】

掛圖、綵帶、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P2,以故事的情境引入。

二、聆聽音樂。

1、老師播放音樂磁帶,幼兒靜靜聆聽。

2、手之舞

A段:手臂飄點出旋律的高低。

B段:在空中畫出4個樂句。

3、飄帶之舞

A段:聆聽老師哼唱唱名旋律。

B段:在四周的空中劃出4個樂句的線條。

三、律動感應AB曲式。

1、全體圍圈

A段:模唱唱名旋律。

B段:彩段划船。

2、兩人一組

A段:面對面模唱。

B段:兩人一根彩段划船。

四、出示圖片P3,講故事。

感應兩個小節的樂句:二個6拍

每2小節換拍肢體部位,走2小節換方向。

五、音樂與舞蹈。

1、分組進行表演。

A段:打擊樂器伴奏。

B段:彩段划船。

2、兩人一組,拿一根綵帶。

A段:左右搖晃。

B段:兩人一前一後隨樂句划船。

六、遊戲書。

A段:依樹葉高低,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畫出青蛙的船漿及水的漣漪。

【活動反思】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爲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5、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小百科:夢幻,指人生。多種顏色細膩勾勒出的夢幻,比美更令人沉醉於其中。出自 《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爲覺,竊竊然知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唱準附點和休止符的節奏,能邊唱邊與同伴開展“搭高樓"的遊戲。(重點)

2、能判斷輸贏,並大膽創編動作有節奏地表現“搭高樓”及“哩哩哩,恰恰恰”的說唱節奏。(難點)

3、體驗與同伴合作創編動作玩躲閃和模仿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有玩模仿動作遊戲的經驗。

活動過程

發音練習,學唱並用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

1、教師與幼兒運用分句模唱的方式,學唱“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掌握附點及空拍節奏。

2、教師完整示範,幼兒學唱此樂句,引導幼兒傾聽並唱出附點及空拍節奏。

3、鼓勵幼兒創編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引導幼兒邊唱邊表演。

教師範唱歌曲,幼兒學習完整演唱並表現搭高樓的方法

1、教師完整範唱歌曲。

提問:歌曲中除了唱到哩哩哩、恰恰恰,還唱了什麼?是怎樣數高樓的?

什麼是層層疊疊?我們怎樣用小手來表現層層疊疊的高樓?

2、教師選擇幼兒有代表性的搭高樓的方法,帶領幼兒邊學說唸白部分邊用動作表現,掌握歌詞及節奏。

3、幼兒與教師一起邊完整演唱歌曲邊有節奏地做動作。

根據幼兒演唱過程中的問題,重點引導幼兒唱出附點及空拍節奏,及邊說唸白邊有節奏地表現搭高樓。

掌握同伴合作搭高樓的方法,並邊唱歌曲邊開展遊戲

1、兩名教師示範搭高樓的方法。

提問:我們是怎樣搭高樓的?什麼時候拍夥伴的手?

2、教師與一名幼兒互動嘗試搭高樓的方法。

強調規則:用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的手,拍到就贏了;沒拍到時躲閃成功的小朋友就贏了。

3、請兩名幼兒示範遊戲,同伴評價,再次明確遊戲規則。

4、幼兒兩人一組,邊說邊有節奏地練習搭高樓的方法。

5、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合作玩搭高樓的遊戲。

(1)幼兒坐在座位上玩遊戲,教師重點評價演唱是否清晰及隨音樂旋律有節奏地做動作、配合遊戲的情況。

(2)幼兒圍成裏外圈開展遊戲,重點指導幼兒學習交換遊戲夥伴的方法:裏圈的小朋友聽到前奏時,邊走邊拍手按逆時針走到下一個同伴面前繼續遊戲。

豐富遊戲玩法,同伴合作邊唱邊玩遊戲

1、教師示範遊戲,幼兒觀察並伴唱。

提問:我們的遊戲有什麼變化?

小結:誰贏了誰就做帶頭人,創編新的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另外一名小朋友學他一起做。

2、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各種不同的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唱詞,並請個別幼兒分享、帶領同伴練習創編的動作。

3、幼兒邊演唱歌曲邊與同伴合作遊戲。

教師重點評價幼兒的演唱情況及兩人遊戲時分辨輸贏創編動作的情況,提醒幼兒按節奏換遊戲夥伴循環開展遊戲。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在音樂區隨音樂伴奏邊演唱邊合作遊戲。

2、遊戲熟練後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搭高樓的節奏。

活動評析

《數高樓》是一首敘事性歌曲,歌詞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數高樓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點鮮明,表現爲歌詞簡單,多重複,富有動作性。依據幼兒在遊戲中主動學習的理念和《綱要》中“在音樂等藝術活動中,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現內心的感受和體驗”等思想,本活動採用“歌唱活動從動作開始”的設計思路,將活動設計爲音樂遊戲,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使幼兒既體驗到遊戲的快樂,又在無痕的學習中學會演唱。

歌曲中蘊含的象聲詞“哩哩哩、恰恰恰”節奏鮮明、跳躍,變化豐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層樓、二層樓……層層疊疊是高樓”的唸白節奏朗朗上口、富有韻律,整首歌曲說唱結合極富感染力,激發了幼兒的演唱興趣,併爲幼兒創編適宜的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兩人合作用手勢表現“搭高樓”以及開展快速反應遊戲提供了創造和表現的空間。

本活動主要運用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1、玩中學,在遊戲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樂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在寓教於樂的遊戲中獲得新經驗是最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首先,教師採用“難點前置法”,巧妙地將“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點、休止符等節奏與發聲練習相結合,引導幼兒邊演唱邊做動作,體驗演唱的樂趣。其次,教師將歌曲《數高樓》中的唸白部分設計爲同伴“拍手躲閃”遊戲,並在唸白“層層疊疊是高樓”之後加入一段間奏12、435l111 |,爲幼兒提供了演唱和判斷輸贏、創編動作的時間。由於演唱歌曲是開展遊戲的需要,因此吸引着幼兒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遊戲中樂此不疲地演唱,使傳統教唱的音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學,在創編動作中激發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美國教師約翰·馬丁·費爾拉德提出:應該關注兒童的自然遊戲中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發明自己的身體動作邊遊戲邊唱歌,在動作中感知音樂的節奏,表達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活動中教師採用幼兒遷移個人經驗創編動作——分享、吸納同伴動作——獨立、創造性地表現歌曲的方法,循序漸進地積累和豐富幼兒動作經驗,使幼兒獲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現的機會。教師既要敏銳捕捉幼兒富有個性和趣味性的動作,引導其大膽展示分享個體經驗,並適時、適宜地給予提升,又要關注創編、表現有困難的幼兒,不斷提升幼兒感受音樂、創編動作的節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學,在同伴交往中體驗遊戲的愉悅

音樂是自我表達和人際交流的手段。活動中依據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設置兩人搭高樓的遊戲情境,以同伴遊戲貫穿活動始終,使幼兒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請、迴應的快樂和滿足,在高密度的互動中增加幼兒互相觀察、互相欣賞、共同合作的機會。

依據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將同伴遊戲設置爲三個難易程度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層次爲幼兒面對面玩遊戲,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樓、正確判斷輸贏等基本遊戲規則;第二個層次爲雙圓交換同伴玩遊戲,隊形的變換增強了同伴交往的廣度和密度,體驗到與不同夥伴開展遊戲的樂趣;第三個層次爲同伴模仿遊戲,幼兒根據遊戲結果快速確定創編者與模仿者的角色,贏者即興創編動作,同伴則跟隨模仿,使同伴間不斷獲得合作掌控遊戲、創新不同動作的成功體驗。

附:遊戲玩法

教師採用幼兒創編的適宜動作,引導幼兒兩人一組隨音樂邊唱邊有節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在念白部分“一層樓,二層樓,三層四層,五層樓”時,兩人邊念歌詞邊按節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壓手背做搭高樓的動作;當唸到“層層疊疊是高樓”的“樓”時,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爲贏,如果沒有拍到,快速躲閃成功的幼兒爲贏。贏的幼兒要創編唸白之後的“哩哩哩、恰恰恰”樂句的動作,輸者進行模仿,同伴繼續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