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秋季健康教案(精選5篇)

幼兒園秋季健康教案(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秋季健康教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秋季健康教案(精選5篇)

  幼兒園秋季健康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白開水比其它飲料更好,口渴時知道去喝水。

2、學習給各種飲料分類。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讓幼兒知道喝水有益於身體健康。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各種飲料瓶等。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討論,大家帶來了哪些飲料。

1、今天,我們這裏有許多的飲料,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呢?

二、爲飲料瓶分類。

1、大家帶來了這麼多不同的飲料瓶,如果我們希望很快地找到想要喝的飲料,怎麼辦呢?(讓幼兒相互討論分類方法、分類標準。)

2、我們一起將牛奶瓶放在一起,果汁瓶放在一起,礦泉水瓶放在一起。

3、幼兒上前操作,將瓶子分類。

三、師生共同討論:口渴了喝什麼。

1、秋天到了,天氣比較乾燥,如果口渴了,我們喝什麼好呢?

2、果汁等飲料喝到嘴裏很甜,白開水喝到嘴裏清涼舒服。(幼兒分別品嚐飲料和白開水,然後說說它們各自的味道。)

3、出示蛀牙圖:這位小朋友的牙怎麼了?形成蛀牙的原因是什麼?甜食吃多了牙齒會怎麼樣?

4、小結:喝太多甜飲料,容易蛀牙,對身體不好。白開水不會引起蛀牙,清涼解渴,所以口渴時我們要多喝白開水。白開水不僅可以防蛀牙,還能補充身體內所需的水份,能讓皮膚看上去更有光澤。堅持每天起牀後喝一杯白開水,還可以順腸通便呢?喝白開水有這麼多好處,小朋友們回家一定要告訴家人!

四、幼兒知道口渴時自己去喝水。

1、如果我們口渴了,你會選擇喝呢?

2、我們每天都會有各種活動開展,小朋友如果覺得口渴了,自己可以隨時去喝水,每天多喝水,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好處。

  活動反思:

讓幼兒明白白開水纔是最健康的飲料。最後,通過每週末評選“喝水小寶寶”的方式,激發幼兒主動飲水的意願。活動後,大多數幼兒能主動飲水,個別幼兒不能斷絕喝飲料,需要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

  幼兒園秋季健康教案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相鄰季節的交換

2、發展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秋季的特徵

難點: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知道四季的輪換。

  活動準備

1、秋季景色圖片一幅。

2、認識幾種秋季成熟的水果,觀察秋季的花、草、樹等植物的變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2、請小朋友談談秋天(出示圖片)。

“天氣什麼樣?”“花草樹等植物有什麼變化?”“我們穿的衣服有什麼不同?”

3、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秋天到了,哪些水果成熟了?(你最喜歡秋天的什麼水果?)

秋天到了,我們能吃到哪些蔬菜?(你最喜歡吃什麼蔬菜?)

秋天到了,哪些花結籽了?

秋天到了,田裏的莊稼長得怎麼樣?

請一位幼兒連續講述秋天成熟的東西,使幼兒明確“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4、引導幼兒談論秋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秋季健康教案3

  活動目標:

1、欣賞秋天果樹的造型、色彩。

2、根據自己對秋天的認識,以及在欣賞過程中的收穫,表現秋果樹的特徵。

  活動準備:

範畫、圖片、蠟筆、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

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秋天來了,果園裏的果樹上有什麼?

二、欣賞秋天的果樹圖片。

請小朋友說說秋天有哪些果子成熟了,它們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三、觀察範畫。

小朋友看,老師畫了一幅秋天的果樹圖。看看上面都有哪些果子。

四、示範果樹的畫法。

先畫樹幹,再畫出樹冠的輪廓,在樹冠中間畫上許多漂亮的水果,用將樹冠部分塗滿。

五、教師交代繪畫的內容。

秋天真美麗,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秋天美麗的果樹。

六、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七、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秋季健康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秋天的主要特徵,加深對秋天的認識。

2、在談論感受中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有關“秋天”的課件。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一年有幾個季節?(春夏秋冬)那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了?(秋天)你是從那裏看出來現在是秋天了?

【此環節,我簡單地運用了兩個封閉式的提問,直接引出了“秋天”,爲後面的談話環節做好準備】

2、“走進”秋天,表述、感知秋天的特徵。

(1)秋天的樹林

以遊戲形式,帶幼兒“走進”秋天的樹林。

【一板一眼的談話活動,顯得枯燥、乏味,容易讓幼兒失去興趣,而遊戲是最能引起孩子興趣的“武器”,所以這裏我用了一個“夢想秋遊”的遊戲開始活動,一來想激發幼兒“說”的興趣;二來讓幼兒通過想象,產生有一些身臨其境的感覺;三來是想創造情境,爲幼兒創造認真傾聽的環境。】

反思:這裏爲幼兒創設了遊戲情境,能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但是這類“想象”遊戲,需要孩子們在完全靜下心來的時候才能順利開展。活動開始我有些操之過急,有些孩子沒能完全過渡到遊戲中。

師:來到樹林裏,你看到了什麼?

直接出示樹林的圖片,樹林裏的葉子有點變黃了,有的變紅了,秋風輕輕一吹,落葉像……飄落下來,落在地上,像……

【引導幼兒想象落葉可以像什麼一樣飄落下來,落在地上像什麼,想象踩在上面會有什麼感覺,用豐富的詞彙表達、並用動作表現,讓幼兒在說說、做做中感受秋天樹林的美】

反思:提問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的氛圍,讓他們有話可說,所以孩子們能用很多美好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想象,如:像蝴蝶一樣飛下來、像小船飄下來、地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地毯,踩在上面軟軟的等。

(2)秋天的田野

師:踩着鬆軟的的樹葉,我們往前走,來到了田野上,你在田野上看到了什麼呢?

【這裏沒有先出示圖片,而是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想象在田野上能看到什麼,給幼兒創造一個積極動腦的機會,在談論過以後,出示圖片,驗證田野上會看到哪些農作物,引導幼兒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完整講述秋天的田野。】

反思:讓孩子運用已有經驗開始,激發了幼兒“說”的興趣。但這裏,我用你看到了什麼來提問,孩子們就用“我看到……”來回答,所以,在幼兒剛能用簡單的語句說一說看到的事物時,我就讓他們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完整講述,孩子們被前面的提問所影響,說出的完整句式就是“我在田野上看到了xx、xx還有xx”,其實,這也是種句式,孩子們能說出,也是一種完整講述的能力,但當時由於我自己緊張,一個勁地將孩子往“有……有……還有……”上面引,但是適得其反,場面一時混亂。

(3)秋天的果園

師:來到果園裏,你看到什麼?水果像什麼?嘗一嘗水果是什麼味道的?

【此環節中,添設了一個問題:“水果像什麼”,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感受秋天果園裏的美和豐收。在用“有……有……還有……”句式完整講述的時候,增加了難度,讓幼兒嘗試說“有像xx一樣的……有像xx一樣的……還有像xx一樣……”】

反思:此環節開始的時候,孩子們能完全融入到遊戲情節中,充分展開想象,表達自己在果園裏看到的景象,特別是在讓他們“嘗”水果的時候,天真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現。但是由於上個環節出現的錯誤,一是我沒能及時調整,二是又增加了難度,所以,完整講述的目標仍然沒能達成。

(4)秋天的花園

師:你在秋天的花園裏,看到了什麼花?

【由孩子們想到的秋天的花展開話題,再出示圖片讓幼兒感受花朵的五彩繽紛,引導幼兒用“有像xx一樣的……有像xx一樣的……還有像xx一樣……”的句式描述秋天的花園。】

反思:既然要讓孩子們能夠跳一跳就能“摘”到,教師就應該先讓孩子學會“跳”,前面沒有讓孩子“跳”穩,是沒能達到活動目的的主要原因。在活動中,我既糾結在豐富幼兒詞彙上,又跟句式槓上了,所以最後“猴子扳玉米”,什麼也沒撈着。應該讓幼兒先從簡單的“有……”——“有……有……還有……”的句式,此次活動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句式,能夠完整說出,已經是提高了能力。(5)秋天的小動物

剛纔我們一起出去轉了一圈,你們知道秋天這個時候,小動物們都在幹什麼嗎?

【運用各種動物過冬的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知識面,讓幼兒對秋天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反思:此環節與前面的環節有很大的不同,這裏並沒有讓幼兒用語言去表達什麼。因爲說得太多,像科學活動的認知。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幼兒感受秋天的“趣味性”,對秋天有進一步的認識,所以我只是簡單地讓孩子們瞭解了一下各種動物過冬的方式。與設想的一樣,孩子們對動物的各種過冬方式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可以引申出另一個科學活動《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3、小結提升: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表述對秋天的認識。

師:你認爲秋天是個什麼樣的.季節?爲什麼?

【幼兒具有善於挑戰的心理,這就象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果實。此環節,讓幼兒能夠再學習完整講述後,對秋天的認識進行總結,讓幼兒的講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反思:最後這個環節,讓幼兒學習歸納經驗,這對幼兒來說是個挑戰,前面的活動是此環節的鋪墊,但是我並沒有在這過程中對孩子進行引導。比如:在田野上感受“豐收”,在各種顏色上感受“金色”等,由於我對教案的把握不夠深入,缺乏教學機智,對孩子的引導不夠,致使孩子不能展開“談”、深入“說”。

  幼兒園秋季健康教案5

  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1、讓幼兒知道秋天是農作物成熟的季節,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瞭解各種各樣農作物的特點。

能力目標:能在小朋友面前大膽表達自己在活動中對農作物的認知和活動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1、讓幼兒通過觀察認識生活中幾種常見的農作物。

2、能夠區分幾種農作物有什麼不同。

  活動難點:用信息論語言來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觀察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秋收的錄像,觀察農民的勞動。

2、閱讀介紹農作物成長的過程。

3、農產品加工的圖片或圖書。

  物質準備:玉米、水稻、黃豆、高粱各一株;玉米粒、水稻粒、黃豆粒、高粱粒各一盤。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小朋友,秋天到了,美麗的大自然發生了許多變化,大自然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禮物,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大屏幕播放展示各種各樣的農作物,田野裏一片豐收景象)。

2、師:誰能知道我們看到哪裏?(田野)你們從哪方面知道的呢?(小結: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喜悅的季節)

二、(出示米粒、黃豆粒……)幼兒說出是哪種米粒,說出名稱。

小組交流:初步認識農作物果實的形狀、顏色。

1、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講一講自己在參觀田野看到了哪些農作物,它是什麼樣的?(出示一株稻穗――幼兒說出是什麼)

2、鼓勵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參觀田野時看到的農作物,能夠簡單地說出農作物果實的名稱及形狀。如:水稻的果實是金黃色,長圓球上面帶個小尖;玉米的果實是金黃色,像一顆顆小牙齒;黃豆的果實金燦燦,圓圓的……(大屏幕播放,在播放的過程中逐一展示。)

3、師:小朋友在田野裏看到了這麼多農作物,老師把它們請到了班級裏做客好不好?(老師一邊介紹農作物,一邊在黑板上粘貼相應農作物圖片)

4、讓我們一起看看班級裏來了幾位小客人,數一數,看一看。(引導幼兒對黑板上的農作物產生興趣。)

三、遊戲活動:找寶寶

1、小朋友看:有玉米媽媽、黃豆媽媽、高粱媽媽、稻子媽媽們一起超市,但是玉米媽媽的寶寶丟了,誰能幫助玉米媽媽找到孩子呢?

2、老師把玉米粒、黃豆粒、高粱粒、稻子粒粘貼在黑板上,看誰能找到。

(然後分別做找黃豆寶寶、高粱寶寶、稻子寶寶的遊戲)

3、小朋友們真棒,你們幫助媽媽們找到了它們的寶寶,它們都在感謝你們呢,跟它們打個招呼吧。(你好,玉米寶寶……)

四、再次探索,運用感官認知農作物的特徵。

1、師:小朋友們真棒,用我們的小眼睛幫了媽媽們的大忙,我們都知道了農作物表面的特徵,它們內裏的特徵是什麼樣呢?在家看看。(大屏幕播放,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交流討論: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聞一聞等方式說說農作物的不同,讓幼兒知道農作物是怎麼生長的?(以玉米爲例:播種-玉米苗-結玉米-收玉米棒子)

3、你們喜歡吃農作物做成的好吃的嗎?爲什麼?(引導幼兒瞭解吃農作物的好處,不僅好吃而且富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如玉米刨米花、玉米麪大煎餅、玉米麪大餅子、玉米糊、玉米糖。)

4、這些糧食都是我們的食物,每種都很有營養,吃飯的時候不挑食,你們才能快快長大。

5、你還知道農作物有哪些用處?(黃豆可以榨出豆油,做出大豆腐,豆腐乾,製作豆漿,做大豆醬,生豆芽……)

  課外延伸:收集一些農作物圖片,與老師和小朋友一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