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9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9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五官寶寶的觀察,從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特徵。

2.能大膽、快速地畫出五官及春天的景色。

3.在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1.初步瞭解有關春天的知識,製作有關春天的展板。

2.會唱古詩《春曉》。

物質準備:關於春天的圖片、圓形的紙、(眼、鼻、耳、嘴各一份範例一份)、蠟筆、水筆。

活動過程

一、通過欣賞圖片,體驗春天的美。

1.幼兒邊欣賞圖片、照片邊交流。

師:"春天快來了,小朋友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幼兒邊欣賞圖片、照片邊交流)。

2.:"我們看到了綠色的柳條隨風擺動,彎彎溪水清澈見底,朵朵鮮花芬芳燦爛,美麗的百草原景色怡人,春風吹呀吹,春天來到啦!"

二、故事導入,引出五官寶寶找春天的主題。

1.師:"可是山洞裏有一隻懶惰蟲整天地睡大覺,從來不關心大自然的變化,這下可急壞了身上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寶寶了。因爲他們聽小朋友說春天特別美麗,所以他們決定離開懶惰蟲,獨自尋找春天。"

2.幼兒回答,教師範畫。

師:"瞧!誰出來了?眼睛寶寶來到了春天的大自然,他會看到什麼呢?"

3.師:"瞧!誰又出來了?耳朵寶寶來到了春天的大自然,聽到了什麼呢?"鳥叫聲,蛙唱聲,蜜蜂、小蟲鳴叫聲

4.師:"瞧!鼻子寶寶和嘴巴寶寶一起出來了,他們又會發現什麼呢?"花的香味,風的清新泥土的芬芳

三、發揮想象,大膽畫五官並添畫春天景色。

1.教師巡迴指導。

師:"看!桌子上有好多空白的臉,他們希望小朋友能把五官寶寶找回來,和他們一起找春天,你們願意幫助他們嗎?"

2.教師與幼兒一起添畫背景。

師:"小朋友,在春天裏會出現哪些東西呢?"(柳條、小燕子、花、小動物甦醒了……)

四、展示作品,唱古詩體驗春天的美。

師:"小朋友,你能把我們畫的臉和這幅春天的畫組成一幅漂亮的"春韻圖"嗎?怎樣組合?那我們來試試看吧!把你畫的臉貼到你喜歡的地方。"

師:"哇!好一幅美麗的"春韻圖"!春天真美啊!古時候的詩人也描繪了春天的美景,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古詩春曉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剪貼添畫,根據步驟提示表現出蛇的形態特徵。

2、大膽探索蛇的變臉祕密,正確粘貼蛇的身體和筷子的位置。

【環境創設】

大圓形紙片兩張(黃色)、小圓形紙一個(紅色),長條卡紙一張,一次性筷子一副。

【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製作笑臉蛇的步驟。

難點:粘貼長條紙和筷子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出示變臉蛇、引發興趣

老師今天帶來的是什麼小動物?你從哪裏看出來的?(身體長長的,張大嘴巴的時候很嚇人)

二、老師講解制作步驟

觀察三個圓形的不同之處(顏色不同、大小不同)、黃色的是笑臉蛇的臉,紅色的小圓形是蛇的大嘴巴。

老師演示:

1、把兩個圓錯開粘貼後,攤開

2、把中間貼上紅圓片,在頂上畫上蛇兇狠的眼睛。

3、合上黃色的圓片,再畫上蛇的笑臉。

4、把長條粘貼在蛇臉頂端的背面。

5、另一端粘在衛生筷上。

6、將長條紙往下折。

三、幼兒製作,老師巡迴指導。

1、重點觀察幼兒將兩圓錯開粘貼時,只粘貼完全重合的部位。

2、觀察幼兒粘貼長條和筷子位置是否正確。

引導完成的小朋友裝飾長條。

三、分享交流

玩玩自己製作的變臉蛇,說說在製作中遇到的困難,你是如何解決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摺紙(仙人掌)讓幼兒瞭解仙人掌的基本特徵。

2.學會看圖示摺紙仙人掌,掌握基本摺紙技能。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仙人掌3

2.課件-摺紙圖示

3.畫紙、綠色正方形紙、蠟筆、膠棒每人一套。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照片引出活動內容,瞭解仙人掌的基本特徵

1.小朋友,你們認識這種花嗎?(仙人掌

講解:仙人掌的外形和普通的植物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爲了適應乾旱環境的生存,外形發生了變化,正常的扁平葉逐漸退化成圓筒狀。

2.仙人掌很堅強,今天我們來製作一盆仙人掌好嗎?

二、看步驟圖折-仙人掌

仙人掌怎麼折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出示步驟圖

(1)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張折“仙人掌”的圖示,

請小朋友看一看折“仙人掌”一共需要幾步?

這些步驟中哪一步最困難呢?

(2)教師引導幼兒仔細看步驟圖示

2.誰來說說看你有什麼困難?

(請幾名幼兒說出有困難的地方,大家一起解決)

3.教師講解一遍圖示。

4.介紹材料及交代摺紙要求

今天,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的彩色紙、膠棒和一些輔助材料,

等一下要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來折仙人掌了,折的時候要角對角、邊對邊對齊,這樣折出來的花才最漂亮;

請小朋友把仙人掌插到花盆裏,用膠棒粘牢一點,做一碰漂亮的仙人掌,我們來辦一個畫展好嗎?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給予個別幼兒進行指導。

四、作品展示

供幼兒觀賞、交流。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自主探究雪花的大致外形和結構。

2、學習用手撕、畫等方法制作雪花。

3、嘗試自我探究“雪花”能飄在空中的多種玩法。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動手製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能自主探究雪花的大致外形和結構。

難點:學習用手撕、畫等方法制作雪花

活動準備

1、亮光紙,手工紙等,可以用來手撕的材料。

2、圖畫紙,蠟筆色,水彩色。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帶領幼兒到戶外親自感受下雪時的情景。(用手套或深顏色的物體去接雪花並觀察)

2、幼兒自主探究雪花的大概外形(大體呈圓形),有幾個花瓣(六個瓣),花瓣的形狀不是圓形的(大體像一條直線)

基本部分:

3、回到教室,彙報一下你發現的雪花是什麼樣的(大體是圓形的,有六個瓣,每個花瓣的形狀大體像條直線,也像小樹枝一樣有分叉)

4、根據幼兒觀察彙報的結果,教師示範用手撕、畫等方法制作雪花。

(1)根據幼兒觀察,體會到的經驗,展開想象畫一個色彩斑斕的雪花。

(2)教幼兒手撕雪花。(用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紙,沿着雪花邊線一點一點地撕)

(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操作,可以直接進行手撕畫,也可以畫完後再撕下來。

5、遊戲“下雪了”。

(1) 把幼兒和老師們的雪花收集在一起,老師從高處向下拋灑,重現下雪時的情景。

(2)幼兒拿着自己製作的雪花,向上拋,用嘴吹等方式自我探究多種玩法。

 結束部分:

6.幼兒欣賞互評。

聖誕節就要到了,我們把雪花貼到窗戶上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吧。

活動延伸:

出示不同形式的窗花,猜猜老師是怎樣做到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探討,下次活動等你們來揭開製作窗花的祕密。

活動反思:

我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出發設計了這節活動,在本節活動中幼兒能開心的玩,細心的觀察,親自的實踐,自由的創作,幼兒的知識技能和情感都得到發展

小百科:

雪花也稱銀粟,玉龍,玉塵,是一種晶體,是天空中的水汽經凝華而來的固態降水,結構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多呈六角形,像花。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小丑的面部特徵,嘗試用誇張、變形的方法大膽地表現小丑的五官。

2.能大膽地選用自己喜歡的線條、形狀及顏色進行造型。

3.感受小丑面容誇張帶來的詼諧幽默,體驗創作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欣賞過馬戲小丑表演的影視圖片。

教具準備:小丑圖片(PPT)學具準備:面具底板;顏料;畫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小丑圖片,感受小丑的面部特徵。

1.欣賞小丑圖片,感受小丑的風趣、幽默。

指導語:這是誰呀?(小丑)我發現有小朋友看着他在笑呢,他什麼地方逗你笑?(動作、表情、服飾……)教師小結幼兒的講述。

2.欣賞小丑的面部圖片,瞭解其面部特徵。

3.局部欣賞感受眼睛、嘴巴的誇張變形。

指導語:小丑面部發生了什麼變化?什麼地方變得有趣好笑?

二.觀察小丑面具範例,瞭解製作方法。

1.出示面具,引導瞭解眼睛、鼻子、嘴巴的位置。

指導語:今天我們也來試着畫一個小丑好嗎?想象哪些部位可以變形?怎麼樣變才能讓別人感覺幽默、好笑?

2.欣賞小丑面具範例,瞭解操作方法。

指導語:這裏我也帶來了一些畫好的小丑面具,有趣嗎?瞧他們把小丑的眼睛變成了什麼樣?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變呢?

3.交代水粉操作的要求。

三.幼兒嘗試用誇張、變形的方法創作小丑面具,教師指導

1.幼兒自由選擇顏色在面具上進行創作。

2.教師鼓勵幼兒用各種線條、形狀及色塊來表現小丑面部的誇張、變形。

四.展示作品,感受不同線條、圖案、色塊組合後帶來的幽默。

(1)相互欣賞,感受不同的誇張變形。

(2)說說自己喜歡哪幅作品,什麼地方有趣好笑?

(3)戴上面具一起舞蹈,體驗創作活動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夠用兒歌的形式來繪畫母雞。

2、在繪畫過程中能大膽塗色並且能豐富畫面。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油畫棒、記號筆、白紙、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今天,丁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想不想聽?(想)

  二、播放課件講解繪畫。

1、播放課件學念兒歌。

(1)、教師操作課件母雞一步步的畫法,同時念兒歌(高高一座山、平平一座山、矮矮一座山,三山靠一起,大山連小山,頭上戴朵花,添上尖嘴巴,畫個圓眼睛,打上三個勾。)師:小朋友,你們看看是什麼?

幼:母雞。

(2)、師:老師的兒歌變成了一隻母雞,小朋友想不想念念這個兒歌?幼:想。

師:下面就請小朋友一邊念兒歌,一邊用手指來畫。(書空畫)(3)、請一名幼兒到黑板上來畫母雞,其餘幼兒來大聲朗讀兒歌。幼兒畫好後,教師提問:"畫得怎麼樣?"幼:畫得母雞小、怎麼沒有腳?根據幼兒的回答,讓幼兒知道母雞要畫在紙的中間,要畫大一點,告訴幼兒畫腳的方法。

2、播放課件觀察畫面。

(1)、師:母雞好看嗎?

幼:不好看或者好看。

師:那怎麼樣讓母雞變得更好看呢?

幼:給它塗上漂亮的顏色,穿上漂亮的衣服。

播放課件,讓幼兒觀看穿上漂亮衣服的母雞。

(2)、出示母雞回頭看的畫面。

師:請小朋友來說說母雞在幹什麼呢?

幼:母雞向後面看小雞。

師:母雞回頭看小雞,母雞的嘴巴是朝什麼地方呀?

幼:朝後面的。

師:說得真好!母雞朝後面幹什麼呢?

幼:看小雞。

師:咦!小雞是怎麼畫出來的?

幼:用兩個圓圈,一個圓圈是頭、一個圓圈是身體,還有用三條短線來畫小腳。

師:真棒!小雞嘴巴朝上幹什麼呢?

幼:看藍天、看白雲、看小鳥。

師:好棒哦!小雞的嘴巴朝下又在幹什麼呢?

幼:在看草地、在找蟲子吃。

(3)、師:小朋友說得都很好!看!母雞又在幹什麼呢?出示母雞散步的畫面。

幼:母雞帶着小雞出去做遊戲。

師:對了,帶着小雞出去做遊戲。

(4)、出示母雞吃米的畫面。

師:現在母雞在幹什麼?

幼:母雞在吃蟲子、母雞在吃米。

師:母雞在吃米,吃米的時候頭朝下。

(5)師:我們睜大眼睛看看,母雞又在幹什麼?出示母雞生蛋的畫面。

幼:母雞在生蛋。

師:真不錯!母雞在什麼地方生蛋呀?

幼:在草堆上生蛋。

3、幼兒作畫,教師給予指導。

(1)、提出繪畫要求:師:一定要根據兒歌來繪畫,繪畫母雞後塗顏色,可以用漸變色來塗。

(2)、豐富畫面:師:動腦筋想一想畫母雞在幹什麼?可以在上面畫太陽、藍天、白雲,地上畫草地、小雞玩耍等。

(3)、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教師一開始可以朗讀兒歌來指導幼兒,播放母雞在幹什麼的課件連續放映並配上音樂,讓幼兒再一次來感受繪畫的興趣和對母雞的畫法。

4、講評。

把幼兒的繪畫張貼在展示板上,並請幼兒來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畫?

三、結束活動。

小朋友,回去把兒歌教給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來比一比誰的母雞畫得最棒!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自由設計畫面,創作出有生活情景的下雪天堆雪人的場景。

2、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

3、幼兒可根據需要,可單人進行作畫,也可自由結對進行作畫,讓幼兒充分體驗合作的快樂。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事先在活動室佈置下雪天的場景。

(2)物質準備:

1、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繪畫紙;

2、水彩筆、油畫棒、勾線筆;

3、大的展示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愉快地玩音樂遊戲——《堆雪人》

1、在創設的雪景氛圍中導入課題。

2、音樂遊戲——《堆雪人》

啓發幼兒用誇張的表情表現雪人的情緒。同時啓發幼兒用優美的姿態表現下雪天堆雪人、玩雪仗的場景。

二、教師示範畫,引導幼兒相互討論。

1、教師:“冬天來了,小雪花悄悄地飄落下來。小朋友,在下雪天裏你最喜歡什麼玩什麼遊戲?”

幼兒討論並回答。

師:“堆雪人,這個主意不錯,可是我們這沒有雪該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說出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2、師引導幼兒描述雪人形象,並示範畫一種雪人的形象。

師:“那我先來堆一個大雪人,大雪人是什麼樣子的?”

師:“大雪人看到那麼多的小雪花來和它做遊戲,心情怎麼樣?

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開心的表情。

師根據幼兒口述的雪人形象,繪畫自己心目中的雪人。

三、交代要,引發幼兒作畫的慾望。

師:“瞧,老師畫的大雪人孤零零地站在雪地裏,它覺得有些寂寞,你們有什麼好主意來幫幫它?”

幼兒相互交流並回答。

引導幼兒繪畫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要堆的雪人模樣,並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添畫,如冬天的.房子,很多小朋友一起遊戲等。

四、幼兒自由選擇繪畫的紙和筆進行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

六、音樂遊戲——用舞蹈的形式表現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1、鼓勵幼兒用動作語言來表現自己喜愛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2、鼓勵幼兒主動邀請客人老師一起來用肢體語言表現自己繪畫的作品內容。

活動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打破了常規美術教學活動的模式,有機地將藝術領域中音樂與美術有機結合起來,首尾照應。同時,無論是在音樂動作表現還是在色彩構圖表現上,教師都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注重了幼兒情緒情感的真實體現。

在繪畫材料的選用上,教師也打破了原來繪畫的傳統,而是爲幼兒提供豐富的不同色彩和大小的紙張,讓幼兒自由選擇,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幼兒的創作慾望非常強。整個教學活動活而不亂,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高漲,基本功也十分紮實。教師真正做到了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動者,並努力引導幼兒從動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創造了美。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從前向後安排畫面,表現簡單的重疊,初步嘗試表現近大遠小。

2、進一步感受萬里長城的雄偉。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黑色水彩筆、8K紙、欣賞圖片《長城》、教師勾線範例

活動過程:

一、欣賞重現

1、欣賞長城圖片:這是什麼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下面是故鄉。”爲什麼說長城是萬里長呢?它造在一個山頭上,還是許多山頭上?故鄉又是哪裏呢?

2、教師介紹: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建造的,用來抵抗敵人的侵略。每當敵人來侵犯的時候,哨兵就在一個個烽火臺上點起火,拿起武器,隱藏在長城裏,打退敵人。現在長城已經不是用來抵抗敵人,而是給全世界人民遊覽的名勝古蹟。人們會來到長城腳下,爬上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因爲“不到長城非好漢”。

3、觀察範例:怎樣才能爬到最高峯?有哪幾條線路呢?

討論:山頂上的烽火臺有大有小嗎?(相同大小,近大遠小)

4、師生共同示範——登長城

T:山頭可以一個一個畫,也可以連成一片。畫最近的山頭、烽火臺和一邊的城牆。C:畫另一邊的城牆(注意城牆與山坡的垂直,不讓城牆倒塌。)T:添畫烽火臺和城牆C:畫稍遠的山頭

二、創作聯想

1、今天大家來做登長城比賽,誰畫到最後一個烽火臺就是好漢。

2、引導幼兒畫上許多山頭,把長城畫得長一些。

3、注意城牆與山坡垂直,不要倒塌。當幼兒畫到最高峯時,啓發想象往下會看見些什麼,並進行添畫。

三、引導評價

今天每個小朋友都登上長城了,真了不起,長大後一定會登上真正的長城,看到我們故鄉的美麗。

活動反思:

《長城》這篇課文,是新課標四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第十七課,課文一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二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三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讚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蹟”。

在上課之前,我讓學生做到了充分的朗讀課文,自主完成預習作業,整節課下來,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於課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動。

從先教學一、二自然段,再教學三、四自然段這個路子來看,如果能再放手,讓學生就全文談有感受的語句,相信學生可講之處會更多,所談感受體會也會更充實、深切。

在學生髮言時,師生對話缺少配合。班級個別學生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忽略了其他同學的發言,忽略老師的講解。這樣的課堂雖然顯得學生躍躍欲試,自主活躍,但無法讓學生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思想的體會上有更深一層次的提高及昇華。這也是今後教學中我應該注重訓練和正確培養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探索點染、暈染、滴染的染紙方法,嘗試運用毛筆吸管等輔助材料進行染紙。

2、能大膽進行活動,感受不同的折、染方法產生的不同效果。

3、活動中能與同伴合作使用材料進行創作。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宣紙(各種造型)各色顏料、毛筆、抹布。

2、完成的作品。

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引起幼兒的創作興趣。

看看上面的圖案,有什麼發現?

  二、討論製作的方法

1、看一看他們有什麼規律。(仔細觀察圖案的變化,找找規律)

2、討論他們是如何製作的。(老師與幼兒討論不同的對摺方法)

3、教師示範如何點染、蘸染、滴染。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摺紙,用不同的方法對摺

2、挑選自己喜歡的顏料顏色對宣紙進行渲染

3、同伴互相幫助,幫助動手較弱的幼兒

  四、作品欣賞,幼兒與教師共同評價

活動反思:

1、色彩水滴的太多,紙太溼不好展示或顏色過多堆積在一處看不出變化。

解決方法:墊在桌子上的報紙應該換成厚一點的白紙,滴染的手怎麼握瓶、如何將聚集的色水散開,應該有教師的第一次示範。

2、學生雖然看了很多種折法後染出有規律的圖案,但拿到宣紙後不知如何下手。

解決:這個地方對於學生來說就難了,光讓他們看宣紙的摺痕他不能記住這種方法,需要他們接觸一件作品,親自去按照折印推敲染法,並在這時,啓發他們發現,折起來染,打開後纔出現的這種效果,這個時候,有必要將一個已經滴好的染紙作品示範打開,也能一併強調打開時要注意不要弄撕了,這是第二次必要示範。

可以嘗試小組合作分工的方式

可以有個本組作品計劃,擺在前面的小展示臺上,這樣每個同學做的作品不一樣,而且還能促使他加快速度。在美術課上還有很多動手試一試的機會,我覺得今後在設計這些活動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安排好難易層次,最主要是要把細節的要求提清楚,讓他們能夠充分的動起來,纔可能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得到成就感,更有興趣的參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