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明白勇敢的人大家都喜歡,做了勇敢的事會很開心。

2、願意做一個真正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喜歡來這裏上課嗎?(喜歡!)爲什麼?(這裏有電腦,有大屏幕,還有很多老師......)老師也喜歡!那來這裏課小朋友要更加懂禮貌,更加聽老師話,好嗎?請小朋友站起來跟後面的老師問好吧!(老師好!)那我們現在開始活動了!

一、謎語導入,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想知道是誰嗎?(想!)仔細聽:短短的尾巴像雪球,紅紅的眼睛像紅寶石,長長的耳朵真靈活,走起路來蹦、蹦、蹦!(小白兔!)真聰明,[小出示小兔]跟它打招呼吧!(小兔好!)

師:“小朋友好!”小兔可愛嗎?(可愛!)老師也覺得它好可愛,瞧,老師把它請來了,呆會誰表現好,老師就把小兔獎給誰,好嗎?(好!)可森林裏的小動物都叫它“怕怕”,這個“怕”是“害怕”的“怕”,知道爲什麼嗎?猜一猜!(幼兒猜測:因爲它膽小,怕大灰狼,怕天黑,不敢一個人睡......)我們看故事裏是怎麼說的?

二、欣賞故事,感受勇敢。

1、播放第一段。

師:小動物爲什麼叫小兔“怕怕”?(幼兒:因爲它膽子特別小,還不敢盪鞦韆!)

師:小朋友聽得真仔細!老師獎勵一顆紅星。你們也盪鞦韆嗎?(敢)怎麼蕩的?(手握住繩子,腳一蹬就盪開了;媽媽一推我就盪開了......)小朋友盪鞦韆時高興嗎?(高興、開心、舒服)說的真好,老師也要獎勵你!

師:小朋友真勇敢,怕怕那麼膽小,還哭鼻子,小朋友喜歡這樣膽小的小朋友嗎?(不喜歡!)老師也有點不喜歡了,我們接着看怕怕流着淚,傷心地回家後,媽媽是怎麼對它說的。

2、播放第二段。

師:怕怕敢盪鞦韆了嗎?(敢了)它爲什麼敢蕩了?誰說?(因爲它媽媽告訴它要勇敢一些!)說得好,老師獎勵你!

師:怕怕變勇敢了,它高興不高興?小朋友喜歡它不喜歡?(喜歡!)來,爲怕怕它鼓掌!我們就不能叫它“怕怕”呀,叫什麼好呢?(幼兒:小兔棒棒、小兔勇勇、小兔樂樂、小兔大膽、小兔笑笑、小兔美美、小兔麗麗......)

三、聯繫自己,爭做勇敢小娃娃。

師:小兔變勇敢了,那在生活中,我們班小朋友是不是勇敢的孩子呢?(是!)我們一起看看吧![播放課件]

師:前幾天,幼兒園讓小動物去小狗醫生那兒打流感疫苗,它們都怕疼一個也沒去,小朋友去了嗎?(去了)哭了沒?(沒有)真勇敢,誰告訴老師你爲什麼不怕疼?(心裏不害怕,閉着眼睛不看,咬緊牙,握緊拳頭......)你真勇敢,老師獎勵你一個小紅蘋果。

師:上課了,山羊老師想請小動物們到前面回答問題,可是小動物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小貓舉起了手,我們班小朋友敢嗎?(敢)那誰敢爲大家唱一首歌?(挑幼兒唱)你真勇敢!誰還勇敢?講故事、背兒歌,背古詩都可以。(幼兒表現)[分別獎勵蘋果貼畫]小朋友真勇敢!老師爲你們豎起大拇指

師:小朋友還敢幹什麼?(幼兒:我敢一個人睡覺;我敢騎自行車;我敢滑滑梯;媽媽有事出去了,我敢一個人家......)

師:真是一羣勇敢的好孩子!小朋友看這樣做叫勇敢不叫?[出示課件]

A、師:小明說,我敢跨越馬路上的護欄,說着飛上跨欄,一下子跳了過去。小明這樣叫勇敢不叫?(不叫)爲什麼?(這樣不安全,不能在馬路中央翻越護欄)說的真棒,魯莽的行爲不能叫勇敢。

B、師:兩個小朋友說,我們敢爬到樹上去玩耍,我們最勇敢!他們這樣做叫勇敢嗎?(不叫)爲什麼?(他們這樣做也是不安全的,而且損壞了小樹)小朋友說得真對,他們這樣做也不叫勇敢!所以呀,我們小朋友在做勇敢的孩子同時,還要注意安全,不能魯莽,否則就傷害到自己了,知道了嗎?(知道了)

四、誦讀兒歌,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表現真棒,老師獎勵小朋友一首兒歌!(播放課件,師生共讀,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背景分析:

1、活動價值:

從一個特殊的視角來看,直觀的物質世界的萬物,都是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實體世界發生了接觸,同時也就意味着開始了與隱藏在實體的物質世界背後的數學世界發生了這樣或那樣的聯繫。兒童憑藉着“數”和“形”的中介,實現着對於周圍世界的基本結構與秩序的認識與把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是向兒童進行數學教育的十分重要的途徑,利用日常生活中充滿數、量、形知識的內容進行數學教育可以使兒童在既輕鬆又自然的情況下獲得簡單的數學知識,引發對數學的興趣。因此我們選擇了孩子最熟悉的逛超市活動,逛超市買東西本身就是一項社會活動,可培養孩子與人交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所買食品包裝袋上的數字,可進一步鞏固對數字字形的認識;在填寫調查表的時候,孩子要動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去猜測所觀察到的數字的實際含義,如果猜不出來也學會了另一種學習的方法——詢問;所有的前期調查準備工作很好地利用了家長資源,利用家長實現幼兒園教育的延伸;在活動設計中體現了各領域的整合,幼兒在談論調查表的時候用語言描述了他是如何填寫調查表的及是如何獲得新經驗的,幼兒在設計包裝袋時又融入了自己的審美情趣和操作能力;

2、幼兒相關經驗:

本班孩子正出於中班下學期,他們能夠認識數字1——10,通過製作數字標記、數物拼板遊戲知道它們的外型特徵,知道數字與物體的等量關係,這就爲本次活動中認讀包裝袋上的數字並猜測數字的可能含義打下基礎。他們會正確點數10以內的物體,理解數的實際意義,這爲藉助掛曆等輔助物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做好鋪墊。他們還初步瞭解數字能表示物體的數量及在生活中的用途,但僅限於數字表示數量,今天活動中所涉及的數字表示天數、表示日期、表示重量、表示電話號碼對於他們來說正是最近發展區。他們還會用印章做數卡,這又爲孩子設計包裝袋提供了操作基礎。

活動目標:

1、觀察超市食品袋上的數字,繼續瞭解數字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2、能大膽表達自己對生活中數字的相關經驗。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前期調查準備:發給每個孩子一張調查表,請家長帶着幼兒操作、填寫。

2、物質準備:調查表、孩子買的食品盒(袋),掛曆、印章、白色信封

活動過程:

一、共同交流調查表及包裝盒上的數字。

1、幼兒介紹自己收集的物品和調查表,介紹上面的數字及其作用。

“你到超市去買什麼了?你發現上面有什麼數字?表示什麼意思?”

(幼:“我發現了數字83184355,這是廠家的電話號碼。”師:“你怎麼知道的?”

幼:“我猜的,因爲它像我們家的電話號碼”)

(幼:“我找到數字20040208”

師:“這表示什麼意思?”

幼:“我媽媽告訴我這是日期。”

師:“你知道是哪年哪月哪日嗎?”

幼:“恩……”答不上來,

師:“有哪位小朋友知道?”

幼:“是20xx年2月8日”,教師出示一份20xx年的掛曆,

師:“哪位小朋友來找找這個日子在哪裏?”一幼兒上來找,

師:“從哪裏看出這是20xx年?2月在第幾張?8號在哪裏?”)

(幼:“我找到一個10天,這是保質期的意思。”

師:“你買的是什麼?”

幼:“酸奶”。

師:“酸奶的保質期10天有多長呢?”

幼:“一個星期吧?”

師:“一個星期有幾天呢?”沒有聲音。

幼:“是不是5天?”我又拿出掛曆,請孩子們觀察,

師:“一個星期中黑色表示我們上幼兒園的時間,紅色表示休息日,黑色加紅色,我們數數一共多少天?”

幼:“7天。”

師:“那麼,我們從這掛曆上數10天看是多長時間?”

幼:“是一個星期還帶3天”。)

2、幼兒自由結伴,相互交流。

(幼:我這上面有32,表示3塊餅乾和2塊夾心奶油,這是我自己猜出來的。)

3、集體討論:你還有哪些看不懂的數字?

(幼:“我看不懂150是什麼意思?”我拿過他的調查表一看,原來是150克。

師:“是表示你買的東西有150克。”

幼:“150克有多重呢?”別的孩子也來了興趣,我請那位提問的孩子把他買的餅乾給全體孩子輪流掂量了一次,孩子們一副很滿足的樣子。)

(幼:“我這上面有很多數字,915231110012,是什麼意思呀?”幼:“是條形碼吧。”

師:“條形碼,條形碼什麼意思呢?就是每件商品都要有自己的代號,用數字來表示,就像我們小朋友的名字一樣。)”

二、操作遊戲:設計包裝袋。“在信封上貼上一個標記,表示是什麼商品,再用印章印出數字,印好了以後告訴大家是什麼意思。”幼兒操作。

三、教師小結,激發幼兒繼續關注生活中數字的興趣。

活動反思:

1、數學教學整合化。課程是統整的,提供兒童領域均衡發展的機會,在數學活動中融入社會調查、語言描述、表達自己觀點及動手操作能力。

2、學習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爲兒童準備一個可以活躍探索以及與成人、同伴、教材互相作用的環境。在本活動中,沒有教師事先備好的教材,有的是孩子與家長的前期探索經歷、有的是教師提供一個向同伴講述自己的發現、向教師提出疑問並在教師幫助下解決疑問的機會。

3、教師在語言和材料上提供支持,促進並加深加廣兒童的學習。教師事前對食品包裝袋上的數字進行了研究,發現了時間和日期是涉及較多的問題,想到用掛曆來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數概念,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那麼多孩子看一份掛曆,看不清楚,應保證每個孩子都有一份檯曆,可便於每個孩子都能動手操作。

4、學習活動與材料是具體的、真實的,並與兒童的生活有關。數學教學首要的任務即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具有自然性、實用性與意義性的特點,不僅可增進兒童概念理解,而且還可以縮減兒童對數學的心理距離,不致對數學產生懼怕。

5、教師協助兒童嘗試着自己做推論,並以具體操作物、圖畫、表格或語言來討論並證明他們的推理。比如說在談到“10天是多長時間時,教師先鼓勵孩子進行猜測,然後提供操作物——掛曆,討論並證明他們的推理,孩子們很有興趣。但在孩子對重量的討論中,我在活動中的處理模糊了一些,讓孩子們掂量一下150克重的商品,我不知道是否應該提供一杆秤,讓他們在操作中加深對重量的理解。我想如果孩子們很感興趣的話,可以把秤放在活動角,讓孩子繼續探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玩的過程中積累對水的認識,直觀地感知水的毛細作用,發現水的張力。

2、能夠大膽猜想,細心觀察,交流自己的`觀察研究發現,尊重事實。

3、初步感知和經歷科學探索的方法及趣味,激發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幼兒玩過水,知道水的一些基本特點及與人們的關係。

2、物質準備:

幼兒方面:一次性杯子(有大半杯水)人手一個;托盤4個(每組一個),內放裝了蠟筆的小碗、放了餐巾紙的小碗、抹布;四小碗回形針。

教師方面:裝了一半水的杯子一個,裝餐巾紙、回形針的小籃一個,裝滿水的大雪碧瓶兩個。

3、環境準備:

置放好桌面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小朋友們好,以前老師帶你們玩過水嗎?(玩過)那你們發現水是怎麼樣的呢?

其實,水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也能讓我們知道一些道理,想不想再來玩?(想)看,老師請來了誰和我們一起玩?(取出餐巾紙並摺疊)餐巾紙說:“我想把腳伸到水裏玩一會兒,就伸到這裏吧,畫個記號清楚點。你們猜猜,餐巾紙放進去後會發生什麼事。(要爛的)(要吸水的)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怎樣才能知道你們猜得對還是不對?

二、通過操作,發現水的毛細現象和張力現象

1、發現水會順着紙往上“爬”這個特性(即水的毛細現象)。

①幼兒操作。

瞧,餐巾紙朋友已經在你們桌上了,輕輕拿起來,每人一張,可以用老師的方法,讓水浸到有記號的地方,看看能發現什麼,和你猜的是不是一樣。

提問:誰來把發現告訴大家?(水是自己上去的還是你把紙都浸下去了?和你猜的一樣嗎?)

看來,有時候猜想的和事實是不一樣的,需要實驗來證明。

②、教師驗證。

老師也來試一試:我放到有記號的地方,看,水怎麼樣了?(爬上去了)太有趣了。

我們知道,水是往低處流的,怎麼會往上爬呢?

:原來,餐巾紙上有很多細小的毛孔,水會順着毛孔往上爬。這是水的一個本領。想不想知道這個本領的名字呀?科學家把水的這個本領叫“水的毛細現象”。

拓展思維:請小朋友想一想,水碰到哪些東西也有可能會爬。

得出:生活中有很多東西能讓水在它身體裏跑,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2、探索:放多少個回形針水會流出來,發現水的張力現象。

①小朋友真聰明,老師要獎勵你們,給你們杯子里加滿水。

②、老師也給自己杯子加滿水,回形針好朋友也要來和我們一起玩水,小朋友猜猜看,老師要放進多少個回形針水纔會從杯子裏流出來。

③、請小朋友自己來試一試。請出回形針朋友(師取出四個放了回形針的小碗,邊放到幼兒桌子上邊提要求)小朋友一邊輕輕往杯子裏放回形針一邊數,看看數到多少的時候水會流出來?

④、幼兒操作,師巡迴,提醒幼兒小心輕放,點數清楚。看誰的水先流出來。

⑤、教師驗證。

提問:你放了多少回形針?水流出來了嗎?你猜多少?

老師也來試一試,請小朋友重新猜一猜,我放多少個回形針水會流出來。(將幼兒猜測的數字對應寫在第一次猜測的數字下面)剛纔猜是10個20個30個,現在變成80、90、100了。

教師投放回形針,幼兒數數並觀察:水面有什麼變化,鼓起來的水面像什麼。

:這也是水的一個本領,科學家把水的這個本領叫“水的張力”。

我們放了多少回形針,水還沒有流出來,和我們猜的一樣嗎?(不一樣)所以,有很多事情不是猜猜或想想就可以的,需要實驗來證明,科學家就是這樣來研究、發明的。

三、活動延伸:激發幼兒繼續探索水的張力的興趣

哎呀,回形針都沉到杯子裏去了,老師想讓它們停留在水面上,不知道可不可以,小朋友回家繼續探索,得出結果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大膽操作,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空隙的現象。

2、喜歡探索,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經驗。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大石頭、小石子、沙子每組幼兒一份;帶蓋的大瓶子四個;幼兒記錄表(附後);PPT圖片(附後)等

【活動重難點】

在實驗中發現物體之間存在的空隙,不同的空隙可以用不同的物體填滿。

【活動過程】

一、觀察比較,感知材料。(目的:調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性,感知操作材料不同特性)

“今天,我們要做個有趣的實驗,看看我們桌上的實驗材料是什麼。(石頭、石子、沙子)比較一下這三樣材料,有什麼主要的不同之處。”(大小、輕重、形狀不同)

二、操作實驗,交流共享。(目的:在實驗、交流中引導幼兒主動發現物體間存在的空隙)

1、交代實驗要求

“今天的實驗三人一組合作進行,用三分鐘時間,試着把這三種材料全部都裝進大瓶子裏。想想怎麼放才能比較容易將這些材料全都裝進瓶子裏。在實驗時要記錄放材料的順序,什麼先放就記在1號空格,看看實驗結果能否把這些材料全部裝進瓶子裏”(出示記錄表並介紹)。

——大班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記錄能力,尤其在探索活動中及時記錄操作過程及結果,可以幫助幼兒更清晰、全面交流經驗。

2、幼兒第一次實驗,集體交流實驗結果。

●關鍵提問:試試看按照什麼順序裝這三種材料會把更多的材料裝進瓶子裏?

●補充提問:同樣多的材料,爲什麼有的小組裝得多,外面剩的少,有的小組還有許多材料沒有裝進瓶子裏?

●交流、對比操作方法後小結:外面留許多材料的小組是瓶子中還有許多空隙,而按照石頭→石子→沙子的先後順序裝,容易將更多的材料裝進瓶子裏。

3、第二次實驗,集體交流實驗結果。

●幼兒藉助提供的有洞洞的籃子快速將三組材料分離開。(增強幼兒動手及相互間的合作能力。)

——根據第一次的實驗情況,已經成功的組提供多一些的沙子讓他們想辦法裝進瓶子中以增加一定的挑戰性,未成功的組借鑑經驗再次實驗,激發每一組幼兒參與探索、操作的積極性,讓每一組幼兒在活動中都能有新收穫,增強信心)

●關鍵提問:這一次在裝三組材料時又會發現什麼祕密呢?

——通過第二次實驗探索、交流印證:按照石頭→石子→沙子的先後順序比較容易將三組材料都裝進瓶子中。從而發現:石頭間的大空隙可以用石子填,石子間的小空隙可以用沙子填,瓶子搖一搖還可以裝更多的沙子。

●提升小結:原來,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物品,可以減少空隙,裝更多的東西。

4、教師激趣實驗:選擇幼兒認爲最滿的一瓶,問是否還可以裝東西。然後倒水滲透進去,使幼兒發現空隙其實還沒有填滿,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物體空隙祕密的興趣。

三、觀察圖片,遷移生活經驗。(目的:學習經驗與生活經驗的聯繫)

——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繫幼兒的生活展開,我提供了幼兒比較熟悉的生活場景照片,在情境中引發他們進一步思考合理安排、利用空間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從而使幼兒獲得更多能爲生活服務的有益經驗,爲幼兒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過渡語:今天我們在實驗中發現了瓶子裏的空隙,並通過合理的擺放方式填充了這些空隙,充分利用了瓶子裏的空間,讓瓶子儘可能的多裝一些材料。其實,生活中就有許多合理利用好空間的例子,一起來看看。

PPT一:椅子收藏(可以一張挨着一張擺放;或者從下往上疊起來放)

PPT二:真空袋收納家中靠墊

總結:看來合理安排、利用空間真的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初步瞭解青花瓷的特點及發展史。

2.喜歡青花瓷,激發對國粹藝術的讚美之情。

3.能用不同的圖案創作己喜歡的青花圖案。

活動準備:

1、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見的青花瓷器,以及青花瓷器的圖片。

2、多媒體課件《青花瓷》的發展歷史。

3、記號筆及自制的帽子,圍巾,扇子,小包。(幼兒操作材料)4、《青花瓷》背景音樂。時裝表演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今天,李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你們知道的英文單詞是什麼嗎?(CHINA)師:這個CHINA大寫時是表示,單方它小寫時他還有一個意思,你們知道嗎?

那就是瓷器。

你們見過瓷器嗎?在那見過?是什麼樣子的?

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幾樣,你們想不想看?

二.初步欣賞青花瓷器,交流、討論瞭解青花瓷器。

1.展示實物青花瓷器。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碗、盤子、勺子、花盆)這些都是我們在平時經常能看到了。它們有稱生活用瓷。

2.展示青花瓷瓶的圖片。

提問,這是什麼?(瓶,盤子)這些瓶子,盤子上面的花紋很漂亮,大多用來給人們觀看,欣賞,因此有叫觀賞用瓷。

提問:這些瓷器都是什麼顏色的?底色是什麼樣的?

誰知道它們叫什麼嗎?(青花瓷)三觀看課件,進一步瞭解青花瓷的發展史師:青花瓷上的藍色是用一種天然然料配成顏料用毛筆描畫在做成形狀的瓷坯上,再塗上一層能起到保護作用的透明的釉,經過1300多度約高溫燒製而成的,變成現在這些美麗的青花藍色,所以這些瓷器的名稱叫做青花瓷器。

提問:看到青花瓷裝飾的瓷器有什麼感覺?(漂亮、美麗)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青花瓷器。

提問:青花瓷器上的花紋、圖案都一樣嗎?你能找出一些圖案來嗎?

青花瓷器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教師:青花瓷上精美的圖案,有龍、鳥、花、山、水、魚等,都是人們根據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及自己的想像描畫上去的,另外還利用傳統的花邊對瓷瓶進行整齊的,有規則的裝飾,一般在瓶口、瓶頸、底部裝飾花邊,中間描畫主要圖案。

五擴展性教學,青花圖案還可以裝飾在什麼東西上面?

勤勞、智慧的人很早就創造出了這麼美麗的青花瓷器,你們喜歡青花瓷器嗎?(喜歡)因爲它是我們的傳統工藝品,現在的人們也很了不起,他們把青花圖案運用到各種裝飾中去。(我們一看吧!)欣賞青花運用到的各種物品的裝飾。

六幼兒設計青花瓷器今天我還請來幾位神祕嘉賓(幼兒手拿畫好的扇子,小包,圍巾,帽子隨音樂時裝表演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我們小朋友也很棒,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很多美麗的青花瓷器,下面,請你們來大顯身手,用漂亮的圖案,整齊的花紋也來設計一個自己的青花瓷器吧。

(1)介紹工具(2)幼兒開始作畫。教師指導。

活動延伸:

幼兒隨音樂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各種質地不一樣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體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體驗到自由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3、增強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意識。

活動材料:

棉布、絲綢、羊毛、人造絲、聚脂面料各剪成寬10釐米,長25釐米的長條若干,長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記錄卡與幼兒人數相同,各種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看錄像內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紅家裏有好幾塊面料,她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選一塊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適涼快,你們說選哪一塊呢?”

二、認識面料,並做預測。

出示各種面料,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有什麼不同,並知道它們的名稱。

出示幼兒記錄卡,讓自由自由討論,做出預測,在你認爲合適的布料下預測欄上畫“√”,並說出理由。

幼兒記錄卡(一)

注:在實驗結果欄裏用數字1、2……依次排出各種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紅棉布黃絲綢藍聚脂面料綠人造絲紫羊毛

預測實驗結果 三、幼兒實驗,記錄結果。

1、“怎樣才能知道你們幫小紅選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種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強的呢?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就知道了。”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講解實驗要求:如圖所示

3、幼兒記錄實驗結果,並討論實驗中的發現。

4、幼兒根據實驗結果,展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各種面料的吸水性來遷移經驗。

小結:我們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氣性好的布料做我們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貼身的內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風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擋風。

四、幼兒再次實驗,瞭解布料相同、液體種類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爲

幼兒提供幾種不同的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讓幼兒任選相同的一種布料分別放入不同的液體,再次進行實驗。

2、幼兒操作,並記錄實驗結果。

幼兒記錄卡(二)

注:在實驗結果欄裏用數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體

布料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實驗結果 3、幼兒討論實驗中的發現,並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進行遷移。

小結:同一種面料用不同的液體浸泡,其吸水與溶解速度也不一樣,因此,平時我們在洗各種面料的衣服時,爲了更好的去污,會用較熱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滌用品來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難去污的。

注意事項:

1、做第一個實驗時注意要把五種布掛在長木棒上同時放入水中觀察,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

2、在做第二個實驗時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體的時間應該基本相同。

知識背景材料:

午飯前我請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結果回來的時候,丁丁告訴我她洗手時不小心把袖子給弄溼了,我一看,果然不錯,連她裏面的衣袖也都溼了。這時,雯雯也擠到我的身邊,高高地舉起她的衣袖,神氣地說:“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會溼。”原來她帶了一副聚脂面料的護袖,很多孩子都覺得挺奇怪的,爲什麼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卻不會呢?對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來了解真相,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索科學奧祕的慾望。

【實驗觀察 : 第四階段】鏡子分身術

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鏡子的特徵以及會反射的道理。

2.觀察理解隨着兩面鏡子之間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數就越多。

趣味練習

準備活動

[自由選擇活動-科學領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鏡子分身術(鏡子裏有幾個小朋友呢?)

活動內容

【導入】

1.觀看多媒體資料【鏡子分身術】,推測兩個鏡子對照可以看見很多個物體的原因。

- 照鏡子的時候你看到過好多個自己嗎?

- 在哪兒看到的?

- 同時用兩個鏡子照的話,爲什麼能看到那麼多個物體呢?

【展開】

2.觀看實驗視頻【鏡子分身術】,說說實驗目標,實驗順序和備品。

- 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叫什麼?

- 做實驗的時候都需要哪些東西呢?

- 利用鏡子的特徵,觀察在鏡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個物體。

- 看一看實驗順序 。

1)把兩面鏡子的背面用膠帶粘起來。

2)在鏡子中間放一個球。

3)觀察一下鏡子折射出的球的數量。

【活動1:把兩面鏡子的距離拉遠】

3. 觀察兩面鏡子之間的距離變遠的話,球的個數有什麼變化。

- 把兩面鏡子粘在一起,中間放一個綵球。

- 鏡子折射出來的球有幾個?

- 鏡子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的話,鏡子裏的球的數量有什麼變化?

【活動2:把兩面鏡子的距離拉近】

4.觀察兩面鏡子之間的距離變近的話,球的個數有什麼變化。

- 兩面鏡子之間距離拉近。

- 鏡子裏有幾個球呢?

5. 說說鏡子之間距離的變化,球的個數有什麼變化。

- 鏡子之間變遠和變近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呢?

- 爲什麼球的數量會不同呢?

【結束】

6. 實驗結束後,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鏡子分身術(球越來越多)寫一寫實驗結果。

活動評價

- 對於鏡子特徵的理解以及觀察的積極度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