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探索防暑降溫的各種辦法。

2、瞭解在夏天帶草帽的好處引發幼兒用各種方法制作大草帽。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防暑用品

活動過程:

一、幼兒互相觀察談談有哪些防暑用品。

你們這幾天帶來了很多防暑用品,看看都有些什麼?

這些用品有幾種?

二、說說用用他們怎樣使人們感到涼快。

你用過那些?感覺怎樣?有沒有讓你感覺到涼快?

重點介紹遮陽帽:夏天太陽很大,我出門時會戴一頂遮陽帽。你們戴過嗎?有什麼感覺?

在夏天戴遮陽帽可使人們避免陽光的直射,感覺不那麼熱,臉上的皮膚不容易曬傷。

說說你們帶來的各種遮陽帽都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幼兒介紹)

如果讓你來做一頂遮陽帽你會怎麼做?選用什麼材料?樣式等

我們下次到區角去做做看好嗎?

三、幼兒談論還有哪些防暑降溫的方法。

那麼除了我們今天帶來的還有什麼在夏天防暑降溫的好方法?我們還可以回去問問爸爸媽媽看他們有什麼好辦法。

活動反思:

先進理念爲指導。“做中學”所體現的價值追求在於培養兒童科學思維和探究精神,它蘊含着人文精神。在這次的科學活動中我按“提出問題—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爲基本活動流程,從效果來看或多或少的改變了自己以往科學活動幼兒盲目動手、過多限制幼兒的局面。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在放鞭炮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2、放煙花爆竹如果被炸傷應該做怎樣的緊急處理。

二、活動課時:

三、活動準備:

課件放煙花爆竹及被炸傷的圖片、演示儀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被炸傷後做的緊急處理。

難點:學習放煙花爆竹的正確姿勢。

五、活動過程:

1、導入語:

放課件放煙花爆竹及看圖片。並提問:他們在做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2、進入主題:

a、說話。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b、自救辦法記心上:

放鞭炮是很危險的事情,小朋友不要獨自放鞭炮。一旦不小心被鞭炮炸傷,要學會用正確的辦法自救。幼兒用書P47。

c、安全預防很重要:

看看下面的小朋友誰做的對?

d、大家快樂又健康:

如果你自己偷偷放鞭炮的時候,手背鞭炮炸傷了,你會怎樣做在你認爲對的選項下面打對號。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雷電形成原因和危害。

2、通過大家討論、經驗共享,知道雷雨天自我保護的正確方法。

3、增加對自然現象的瞭解。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

活動準備:

1、雷雨圖片,磁帶:雷雨。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聽雷聲磁帶,引出話題。

*教師:聽!這是什麼聲音?你見過打雷和閃電嗎?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覺。

2、出示圖片,瞭解雷雨形成的原因,建議教師提問。

*爲什麼會打雷和閃電?

*教師簡單介紹:雷雨常常會在夏季發生。因爲夏天空氣急劇上衝,使得雲朵裏帶有許多的電。當雲和雲碰撞時,就會發生打雷和閃電的現象。

*想一想,你是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見打雷?

教師小結:先看見閃電,然後聽見打雷。告訴幼兒因爲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傳播得要快,因此先看見閃電,然後聽見打雷。

3、引導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師生共同討論:雷雨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看圖說說:下雨打雷了,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這樣做安全嗎?

*雷雨時,在家裏的小朋友關上電視對嗎?爲什麼?

(雷雨時,要把家中的電源切斷,最好不要使用任何電器。因爲電線受雷擊後,很容易把強大的電流傳到電器上,使電視機、電腦等電器發生爆炸或燒起來,造成危險。)雷雨時,不能在哪裏躲雨?爲什麼?

*(雷雨時,不能在空曠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積水,還不能在大樹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壓線附近走動。因爲水、木、鐵都會導電。)*雷電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呢?

(雷電會擊中人或動物,還會引起火災。因此現在人們在高樓上裝有避雷針,使雷電不會擊中高樓。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 觀察周圍環境中的標記,並說出這些標記的名稱和含義。

2、知道火災的危害,知道簡單自救的技能。

二、活動準備

生活中尋找的標記,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觀察蒐集的標記,引起幼兒的興趣。

1、說一說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什麼地方見過這些標記?

2、找出自己認識的標記並說說這些標記代表什麼意思(如禁止吸菸、高壓電線、人行橫道、高壓電線、安全通道等)。

(二)教師讀一則火災新聞,提問:

1、新聞中說了一件什麼事?

2、火災給人們帶來了那些災難?

3、火災是由那些因素引起的?

(三)認識易燃物和火種

1、當易燃物遇到火種時容易引發火災,那小朋友們知道什麼是易燃物嗎?(火柴、汽油、煤氣……)

2、現在請小朋友找找看我們的活動室裏有哪些物品是易燃物品。

(四)討論:如何預防火災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共同認識了易燃物和火種,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火災?

禁止燃放鞭炮、禁止玩火

(五)出示課件.請幼兒觀看自救常識

1、撥打急救電話

2、馬上開窗呼救

3、用衣服壓住火苗

4、立即披上用水打溼的衣服和被子

(六)討論如何應對火災

1、討論如果幼兒園裏發生了火災,小朋友們應該怎麼辦(以最快的速度離開火災現場到達安全的地方)

2、瞭解逃生圖得重要作用,有了它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並儘快確定逃生路線。

3、出示逃生圖,請幼兒觀察,找到自己所在班的位置、走廊通道的位置、大門的位置,貼上相應的標誌,並畫出相應的逃生路線。

4、請幼兒爲幼兒園其他班的小朋友製作逃生圖。

幼兒合作完成,在原有基礎上,貼上走廊、門、出口、可通過、不可通過等標誌,並用水彩筆畫出爲自己確定的逃生路線。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五、活動反思

教師可組織幼兒進行一次模擬的逃生演習。要求幼兒聽到“警報”(哨聲)後,停止所有的活動,快速到教師身邊集合,一個接一個地撤離“危險地”(教室),到達“安全地帶”(操場)。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當會傷害身體。

2、學習使用剪刀、筷子、筆、刀、吸管、遊戲棒等物品的正確方法。

3、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大班下學期安全教案《尖利的東西》

 活動準備:準備若干尖利物品,筷子、剪刀、筆、刀、吸管、遊戲棒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瞭解尖利物品,知道名稱,瞭解它的用途。

(1)在小朋友的桌上擺放着些什麼東西?

(2)它叫什麼名字,在生活中有什麼用處?

(3)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4)它們爲什麼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5)你還知道哪些尖利的物品?

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些東西有着尖尖的頭,有的東西有着鋒利的邊緣,這些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幫了我們許多的忙。但尖利的東西卻容易傷人。

2、交流生活中使用尖利物品不當造成傷害的體會。

(1)你在生活中用過哪些尖利的東西?

(2)它有沒有對你造成傷害?

(3)爲什麼會弄傷?

使幼兒知道不正確地使用尖利的物品會給我們帶來傷害。

3、討論正確使用尖利物品的方法。

(1)這些尖利的物品使用不當會傷害我們,那我們應該怎樣來使用它呢?

(2)請個別幼兒示範正確的使用方法。

4、教師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目標比較明確,內容的貼近幼兒生活。不足的是在活動中教師沒有能很好的讓幼兒理解“尖利”的特徵和含義,在引導幼兒觀察回答問題不夠深入,比較着急的說出答案。在課堂的隨機性教育也要加強,像有個孩子說到藥也是容易傷害我們的時候,教師不應該侷限在活動內容中急忙反駁幼兒的說法,說藥不能傷害人,其實藥在無形之種隱藏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還有就是教師在小結時語言的表達還不夠緊密,活動結束的遊戲環節設計應該可以更活躍一些。教師應在今後的活動設計上要想得更周到,更詳細,這樣孩子在活動中掌握的知識會更多,更好。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活動準備:

手受傷的小熊玩具。

重點難點:

知道哪些東西尖利不能玩。

活動地點:

娃娃家

活動形式

小組活動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過故事導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討論:

(1)這個小熊的手怎麼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

(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爲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爲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4)啓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小熊(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爲什麼?(不能,因爲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裏,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爲我們服務。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大部分孩子不認識斑馬線,不知道斑馬線的意義,針對這種情況,我設計了這節活動,目的是爲了讓孩子們知道斑馬線的意義,從小就具備較強的交通安全意識。

活動目標

1、認識斑馬線。

2、理解斑馬線的意義和重要作用。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斑馬線

2、難點:斑馬線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準備

1、紅綠燈的作用(以前學習過的知識基礎)

2、斑馬線的圖片;道路交通中斑馬線的幻燈片

活動過程

1、引入

活動開始時,從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汽車入手:“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汽車嗎?”

2、認識斑馬線

隨後,展示幻燈片(畫面上有一條斑馬線,線的旁邊有一個紅綠燈,斑馬線前面有很多汽車停着)(之前有畫過紅路燈,瞭解了紅路燈的意義),引導幼兒說說看到的圖畫,老師:“爲什麼車都停了?”“紅燈了”老師:“紅路燈前有什麼?”“斑馬線”引導幼兒說說斑馬線的作用,有的說:“我和爸爸、媽媽過馬路時都是走斑馬線的。”有的說:“不走斑馬線會被撞到的。”……

3、斑馬線的重要作用

接着和幼兒一起討論斑馬線的外表:由很多白色的長條形組成,人走在上面很醒目……,走斑馬線是遵守交通規則的表現。(不走斑馬線,就等於在班級上不遵守紀律,不是好孩子的)

如果有孩子提出喜歡五顏六色的“花”斑馬線,可以先畫出來,然後告訴大家:白色的斑馬線就是爲了讓司機更能清楚地看到人在上面行走,“花”的斑馬線反而不能明顯的突出行人。

4、學畫斑馬線、遊戲

我在黑板上畫出紅綠燈、斑馬線的同時,鼓勵孩子們一起先在紙上畫,然後在教室的活動區內,老師畫一副斑馬線,請幼兒用手做方向盤開車,老師說“紅燈”時就停車,另外幾個小朋友從斑馬線上走過……玩完一次後換老師來做“車”,老師開車,孩子做紅路燈,一起玩遊戲。

最後是幼兒在紙上畫斑馬線,老師鼓勵幼兒在畫紙上自由添畫,如:汽車,花,太陽,小鳥……。

教學反思

反思一:尊重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放開思維大膽想象。

小班的孩子正處於對顏色的認識期,因此幼兒在討論斑馬線的顏色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開心的事,讓幼兒說出自己喜歡的顏色,並被老師畫出來,進一步引發了幼兒對顏色的興趣,,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而不能限制孩子的想象,更沒有硬性對孩子強調斑馬線就一定是由白色的長方形組成,我覺得幼兒的想象力和興趣是藝術活動最爲難得的要素。

反思二:遊戲中學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在很多的教育環節中,我都會適當的加入一些遊戲性的活動,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玩開車遊戲時孩子是非常的感興趣,所有的幼兒都願意徒手在空中畫斑馬線,利用遊戲進行繪畫活動,可以使枯燥的技能練習演變愉快的活動體驗,讓幼兒對繪畫更加感興趣。

反思三:發揮想象力,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在幼兒繪畫前,我常常會引導幼兒自由添畫,但要先完成本課的主要內容,這樣不會忽視了本節課的重點。如本節課主要是畫斑馬線,那麼幼兒就必須先畫好斑馬線後才能在畫紙的周圍添加上自己喜歡的裝飾品,對我來說,我希望孩子不要完全處於被動的狀態,我希望孩子是處於主動的興奮狀態,那樣畫面纔會讓人覺得驚喜,孩子的想象力遠遠超出我們成人的想象,如果樣樣都限制了孩子,得到的結果是每幅畫都幾乎相同的,孩子就像機器一樣完成老師的“作業”,很少有想象的空間。

小百科:人行橫道指的是在車行道上用斑馬線等標線或其他方法標示的規定行人橫穿車道的步行範圍。是防止車輛快速行駛時傷及行人而在車行道上標線指定需減速讓行人過街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瞭解防盜的設施與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2.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求知慾、創造力。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本目標從認知、能力、情感等多角度確立,內容涉及社會、健康、科學、美術等多個領域,力求“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各種防盜設施、方法的圖片資料。

2.介紹“電視監控”“報警系統”、“電子門”“保險櫃”的錄象。

3.畫有“住宅小區、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片。

4.紅色水筆人手1支。

5.實物投影儀1臺。

幼兒收集資料的過程同時也是經驗準備的過程,教師在交代任務時,把自己納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體性。但教師在準備時,着眼點在考慮孩子收集有難度的材料,同時儘量準備可以用不同的手段來展示的,如多媒體課件、錄象等較爲生動的形式。

活動過程:

1.利用生活經驗引出課題

討論:你們家有沒有被偷掉過東西,是怎麼一會事?

(從孩子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孩子參與踊躍,描述繪聲繪色,興趣充分激發)

2.瞭解各種防盜方法。

(1) 幼兒介紹自己瞭解的防盜方法。

(通過實物投影儀,幼兒把準備的圖片資料在電視屏幕上展示,並介紹給大家)

(2) 幼兒佈置展板,教師鼓勵幼兒觀看並相互介紹。

[活動前與家長的溝通非常有效,在家長的支持下,孩子準備的材料非常豐富:有各種各樣的門、防盜窗、貓眼、圍牆以及外牆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從網上下載的從古至今形狀各異的鎖(包括指紋鎖、密碼鎖、插卡鎖)的圖片資料;農村雙重門的模型;密碼箱、鎖、家庭報警器等實物;在銀行工作的家長還拍攝了101運鈔車、全副武裝的防暴運鈔員的照片;公安家長提供了警車、警員的照片;外企家長打印了電子門、保安室的資料……]

(這個環節,有意關注幼兒個別差異,尤其是在活動前重點幫助了個別能力差的幼兒準備材料,使他們此時感受同伴欣賞與鼓勵,激發學習的慾望。努力體現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實施發展的全面性與差異性原則,探索集體教學與個別化教學的問題。)

(3) 鼓勵幼兒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盜方法介紹給大家。

(在整個交流中教師注意歸類提升。如幼兒講到“捲簾”時,請大家介紹還知道哪些防盜門。)

(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講到電子探頭時,抓住話題討論展開,孩子從住宅小區——銀行、商店等公共場所——公共汽車等多方面思考,教師及時播放幼兒熟悉的新村內電視監控系統的錄象。並將拍攝的紅外線報警系統、電子門、保險櫃在孩子講到相關內容時播放,用生動的畫面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並拓展視野)

(在交流中注重體驗。當孩子介紹家庭報警器,請他臨時安裝在活動室的門上當場演示;講到密碼鎖時,請幼兒猜密碼,感受密碼的奇妙功效。)

(在交流中及時生成新的課題。幼兒在討論電子警察時,有幼兒說到公路上的裝置,“這個電子系統的到底有什麼功能呢?”“公路上還有哪些裝置?”教師把這個問題還是拋個孩子,讓他們去探究,並作爲一個新的課題。)

3.通過討論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1)“有了這麼多的防盜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爲什麼?”

(2)“原來,小偷是會想盡壞主意偷東西,所以我們在平時生活中還要注意些什麼?”

(3)“如果我們真得發現小偷該怎麼辦?

(陳鶴琴先生認爲:“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屬點是提高幼兒的生活質量和保護自己的能力。這一環節的討論,旨幫助孩子養成隨手關門、上鎖、開門先看貓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況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識。)

4.遊戲:設計防盜方案。

(1) 鼓勵幾個小朋友結成一組,在新建的住宅小區、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紙上畫上不同的防盜方法。

(小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與協作的機會,在觀點的相互碰撞中豐富新的知識,從同伴那裏得到更多的信息、經驗,促進幼兒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觀點。同時爲了完成任務,幼兒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獲得有益的經驗。)

(2)巡迴指導時鼓勵幼兒設計發明新穎的防盜方法。

(在開放的有準備的環境中,幼兒的創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圖紙上的設計豐富多樣,有警犬等動物守門,更有高科技的觸報系統,有的幼兒還運用科幻動畫片的情節並加以獨特改良描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