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十篇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07K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十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0”,知道“沒有”可以用“0”來表示。

2.發展幼兒聯繫生活情景的聯想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1-60]按照線寫數字

2.一個空盒子,溫度計。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感知“0”

1.老師打開一個空盒子,讓幼兒看看,說說裏面有什麼。

“沒有”可以用什麼來表示?

(可以用“0”表示)。

2.出示:[1-60]按照線寫數字 “0”

幼兒認讀,說說“0”像什麼。

3.老師在空盒裏裝上東西

讓幼兒說說現在還能用“0”來表示嗎。

二、說說“0”

1.啓發幼兒聯繫生活實際,想想說說還有什麼情況可用“0”來表示等。

2.引導幼兒來表演

(1)幾個小朋友站在臺前,然後一個個的走開,臺上沒有人了,可以用“0”表示

(2)拿幾個玩具一一發給小朋友,自己一歌也沒有了,可以用“0”表示。

三.神奇的“0”

1.“0”可以用來表示沒有,還可以用來表示其他嗎?

2. 使幼兒知道“0”可以排在任何一個數字後面,就能使該數字增大許多。

演示:出示數字1,後面加上0,就變成10.

3.出示溫度計,溫度計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溫度的分界等。

讓幼兒知道“0”不單單表示“沒有了”,還有更多的用處呢。

四.找找“0”

請幼兒去找一找教室裏有沒有像“0”的物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掌握正確的使用小勺吃飯的方法。

2.能夠跟隨教師一起嘗試給寶寶餵飯。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用紙巾盒製作的娃娃,小碗、小勺人手一份,皺紋紙搓的小紙團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許多娃娃,請幼兒選擇和自己性別相同的娃娃。

2.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看看選擇的娃娃性別是否正確。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娃娃肚子餓了,我們給娃娃餵飯吧。

2.教師逐一示範拿小勺、餵飯的正確方法,幼兒模仿練習。

3.發一個小碗和小勺給幼兒,碗裏面裝上一些果子(紙團),然後讓幼兒用小勺舀果子喂娃娃。教師給予個別指導。

三、結束部分

1.教師: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桌上最乾淨。教育幼兒愛惜糧食不要撒飯。

2.教師:寶寶吃飽啦,給寶寶擦擦嘴。教師引導幼兒練習擦嘴動作,培養衛生習慣。

3.活動結束:送寶寶回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我的新家

【活動目標】

1.認識班級的標誌和環境。

2.知道幼兒園是自己的新家,喜歡自己的新家。

【活動準備】

1.將班級標記(如蘋果)貼在活動室門上。

2.小動物(如小象、小羊等)手偶1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班級標誌。

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室門口,問: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引導幼兒觀察教室門上貼的蘋果標記,告訴幼兒貼着蘋果標記的就是我們班小朋友的家。

教師操縱小動物手偶,以小動物的口吻說:歡迎小朋友們每天到這裏和我一起做遊戲,這是我們的新家,你們喜歡嗎?

2.參觀新家。

帶兩位教師一個當火車頭,一個當火車尾,帶幼兒模仿開火車的動作走進活動室。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開火車圍繞各個活動區行走,在沿途的每一個區域停留,教師介紹該區域的玩具。

繼續以開火車的形式參觀盥洗室、廁所、睡眠室、飲水桶等。

3.幼兒自由遊戲。

師:我們的新家有這麼多好玩的東西,小朋友一定非常喜歡,讓我們進去遊戲吧!

再次玩“開火車”遊戲,沿途路過某一活動區時,教師隨意說幾個小朋友的名字,說:“你們幾個進去玩玩吧!”直到所有的幼兒都進入活動區。

教師到各活動區觀察和指導幼兒,用親切的話語喚起幼兒積極的情緒體驗,如在角色遊戲區,教師拿着布娃娃說:看這個布娃娃多可愛呀,她一定在說“歡迎你到我們家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熟悉的生活情景特別感興趣,幼兒擬人化的思維特點又使他們對動植物情有獨鍾。爲此,我們依託乘車、洗澡等生活情景和牛、羊、小鳥、蘑菇等動植物形象,將音樂的各種元素(音的高低、長短、快慢、強弱及聽、唱、玩奏樂器、肢體動作等表達方式)串聯起來,設計了音樂遊戲“快樂農場”。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初步感受2/4拍的節奏。

3.能夠運用自己的聲音、動作、玩奏樂器等方式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重點

1.和着音樂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2.隨音樂的節奏敲擊響板。

活動難點

1.用自己的聲音表現小鳥飛的不同情景。

2.隨音樂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響板、一條長紗巾(布條或毛巾),小鳥手偶、圖卡、有牛、羊等動物標誌的盒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去農場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農場玩吧。請小朋友們排好隊,我們要上車啦!

(老師和幼兒一起模仿排隊上車的情景。)

師:請大家坐好,開車啦!

(教師邊模仿司機開車邊歌唱,要儘可能清唱,邊唱邊引導幼兒在歌聲中走成一個圓形。唱到“紅燈停,噓”時,教師將一個手指頭放在嘴脣上,停在原地不動,等待幼兒都停下來。唱到“綠燈行”時,歌唱和走動的速度都要快一些,以使幼兒感受到音樂速度的變化。曲譜見附件一。)

評析:教師的清唱會增強歌聲對幼兒的吸引力。這個活動不僅是一個好玩的律動,更使幼兒在與教師的互動中很自然地進入主題。

2、農場歡迎您

師:(邊操作小烏手偶邊說)“農場到了。看,飛來一羣小鳥。它們各顯本領,歡迎小朋友的到來。這隻小鳥看到小朋友們來做客,多高興啊,它從地上一下子飛到高高的樹枝上和我們打招呼;那隻小鳥的本領真高哦,它一會兒飛得高,一會兒飛得低,像一架小飛機,真神氣;地上那隻小鳥正一點一點往我們這邊跳,它看起來好像有點害羞;大家快擡頭往上看,那隻小鳥真靈活,在樹枝上跳來跳去,一會兒就跳到了最高處!”

師:(出示圖卡1)“小朋友看,小鳥飛到老師手中的卡片上了。我們用好聽的聲音給它伴奏,好嗎?小鳥在地上時,我們就用低的聲音唱,小鳥飛到樹枝上,我們就把聲音唱高。讓我們試着用“a”來唱一唱。”

(說完,邊沿圖卡上的線條從左到右操作小鳥手偶,邊和幼兒一起唱。)

(出示圖卡2)“請大家看這張卡片。小鳥一會兒飛得高,一會兒飛得低。小鳥飛到最低的地方,大家就用低的聲音唱,小鳥飛得高一點,小朋友就唱得高一點,試一試吧!”

(說完,邊沿圖卡上的線條從左到右操作小鳥手偶,邊和幼兒一起唱。)

(出示圖卡3)“請看這張卡片。小鳥在往我們這邊跳。小鳥每跳一下,我們唱一個‘a’,小鳥跳幾下,我們就唱幾個!”

(說完,邊按圖卡上點的位置從左到右操作小鳥手偶,邊和幼兒一起唱。)

(出示圖卡4)“小鳥從樹杈最下面,一層一層往上跳。讓我們的聲音也跳起來,給小鳥加油吧!”

(說完,邊按圖卡上短線的位置從左到右操作小鳥手偶,邊和幼兒一起唱。)

注意:

A.如幼兒有興趣,可以反覆幾次,也可以請幼兒在圖卡上操作小鳥手偶,師生一起唱。

B.歌唱時提醒小朋友聲音要輕,不要大聲喊叫。教師的聲音不要壓過全班幼兒的聲音,要使每個小朋友都能聽到自己的聲音,也能聽到別人的聲音。

評析:人聲是最好的樂器,良好的聲音條件對幼兒音樂能力的發展非常有益。用圖卡上線或點的走向吸引幼兒發聲是一個有效的方式,教師的提示和以身作則可以使幼兒逐步體驗科學的發聲方法,並使他們的聲帶得到保護。集體歌唱時學會傾聽別人,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還有助於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

師:“農場裏有很多動物朋友,我們快來和它們打個招呼!”

(師幼一起來到有牛、羊等動物標誌的盒子前,向動物們問好。)

師:“我們給動物朋友們唱首歌吧!老師先唱,大家注意聽老師唱到哪種動物,就一起跟着音樂模仿它的叫聲和動作。”

(開始演唱歌曲:前六小節教師唱,最後兩小節師幼一起唱,熟練後最後兩小節由幼兒自己唱。曲譜見附件二。)

請幼兒說一說農場裏還有什麼動物,如雞、馬、狗、貓、豬等,創編出更多段落的歌詞來表演。

評析:問答與呼應的歌唱活動特別適合低齡幼兒。在重複的旋律中變換歌詞的“問”與“答”,可以使幼兒不斷體驗用音樂交流思想、情感的樂趣。

3、農場裏採蘑菇

師:“農場裏有這麼多動物朋友,讓我們四處找找有沒有他們愛吃的食物……喲,這裏有這麼多小蘑菇!大家快把它們撿起來,動物們可喜歡吃美味的蘑菇了。”(引導幼兒發現並拾起散落在教室各個角落的響板。)

師:“好,大家都有小蘑菇了,現在老師告訴大家,它的名字叫響板小蘑菇,請小朋友們先自己玩一玩。”(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嘗試演奏響板。)

師:“××,你把響板小蘑菇拍得這麼快,你在想什麼呀?”

幼:“我在想它是一輛大火車,啪啪啪啪地跑!”

師:“××,你把響板小蘑菇拍得這麼慢,你在想什麼呀?”

幼:“我讓它像蝸牛一樣爬。啪——啪——啪,爬得好慢呀!”

師:“小朋友們都玩得很開心,下面我們就邀請響板小蘑菇給大家唱首歌。請小朋友用一隻手捏起小蘑菇的耳朵(響板的皮筋),輕輕放在另一隻手的手心裏,讓響板小蘑菇張開大嘴巴,開始唱歌吧!”

(師生一起給一首2/4拍的歌曲或樂曲伴奏,對於暫時不能“合拍”演奏的幼兒,教師可以適當引導,但不要強迫他與大家一致。)

師:“響板小蘑菇唱得真好聽。來,讓我們把會唱歌的響板小蘑菇送給動物們做午餐吧!”

(師生一起將響板送到有動物標誌的盒子前“餵動物”,然後把響板放入其中。)

評析:幼兒對各種樂器的演奏方法充滿好奇。請幼兒先自由操作、探索,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之後,再引導他們給一個有穩定節拍的歌曲或樂曲伴奏,這樣能使幼兒演奏音樂的興趣更加濃厚。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是不一樣的,玩奏樂器時,要允許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4、農場歸來

師:“小朋友們玩得開心嗎?”

幼: “開心!”

師:“今天的農場活動結束了。大家很高興,肯定也出了好多汗。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條毛巾,我們在好聽的音樂中洗個熱水澡吧!”

(音樂響起,教師引導幼兒用毛巾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做洗澡的動作。可以先選擇2/4拍的音樂,然後再選擇不同節奏的音樂,鼓勵幼兒隨樂起舞。)

評析:孩子們喜歡模仿生活中的動作,也非常願意分享摩擦身體產生的感覺。邊聽音樂邊做動作,放鬆身心,滿足了幼兒活動身體的需要,同時讓孩子們再次感受了音樂的節奏。

活動反思

本活動既體現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又突出了音樂能力培養的'線索。在教師營造的情景中,孩子們以自主探索的方式參與各種遊戲,始終保持着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運用現代兒童音樂教育理念,巧妙地把活動的重點、難點變成了幼兒的興趣點,使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表達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由來】

水果和蔬菜是幼兒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幼兒雖說對水果的名稱比較瞭解,但是對於蔬菜並非很熟悉,爲了使幼兒瞭解更多水果特徵及蔬菜的營養,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設計了有關水果和蔬菜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常見的水果和蔬菜的名稱。

2、知道常見水果、蔬菜的食用方法。

3、瞭解它們的不同生長環境。

4、瞭解它們的生長過程。

5、知道它們的營養價值。

【活動問題】

1、你見過哪些水果和蔬菜?它們是什麼樣的?

2、它們應該怎麼吃?

3、它們是從哪長出來的?

4、你知道這些水果、蔬菜是怎樣長成這樣的嗎?

5、我們爲什麼要多吃水果、蔬菜?

【活動準備】

1、各種水果、蔬菜的圖卡。

2、幼兒繪畫等作品。

3、幼兒從家中帶來的參與勞動的照片。

4、各種水果、蔬菜生長的環境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