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表演唱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能運用各種材料表現下雷雨的情景。

2、繼續激發幼兒對夏天的雷雨探索的興趣。

3、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雷聲錄音,鼓,沙球,空餅乾盒,銀色裝飾帶,分別裝有米粒、豆子的瓶子等。

活動重難點:

探索使用各種材料來表現雷雨。

選用的材料與表現的內容是否匹配。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聽,這是什麼聲音?(雷聲)天氣馬上就要怎麼樣了?

2、小結:雷雨是夏天才有的現象。

二、分析討論,演唱歌曲

1、分析閃電、雷聲、雨聲的特點,通過不同的演唱方式加以表現。

2、分組演唱,一問一答,表現歌曲特點。

三、探索實踐,經驗交流

1、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來表現閃電、雷聲、雨聲的特徵。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選擇是否合適?爲什麼?

四、合作表演,體驗愉快

1、能邊唱邊用各種材料進行表現。

2、通過表演體驗成功的愉快。

教學反思:

在幼兒園的音樂歌曲選擇上我們應該依據着: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節奏節拍適合的的歌曲。當然有着豐富的故事情節的,有規律性的歌詞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價值的,孩子們興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們的在進行音樂活動中更多的會關注。幼兒的興趣、樂曲的音域以及歌詞要更加貼近幼兒生活。《夏天的雷雨》是一首問答歌,它以設問作答形式表達內容,可以一問一答,也可以多問多答。形式活潑、問者自由,答者也無拘無束,句式簡單,對於開發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別、聯想能力大有裨益。在音樂活動中我總是以自己的積極情感感染幼兒,和幼兒一同活動,和幼兒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來帶動幼兒,避免了純理性的傳授,使幼兒能主動地參與學習,而不是枯燥、機械地模仿。幼兒在25分鐘歡快的音樂活動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樂,他們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覺地投入到活動中去,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我和幼兒的互動有所加強,更加註重幼兒的學習效果,而不是以自我爲中心。我把舞臺讓給了幼兒,幼兒是課堂的主體。

我的宗旨是能讓幼兒在快樂、輕鬆地氛圍中學習音樂。讓幼兒能在美妙的音樂中得到心靈的陶冶。我在我的教學生涯中要不斷摸索,不斷前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學唱童謠《喇叭花》,並初步嘗試和同伴用不同的歌唱形式來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已瞭解了四季的花和樹,滬語兒歌《四季的花》

活動過程:

一、一年四季花真多

●重點:能跟着節奏念滬語兒歌。

●一年四季的花真很多,那你們都認識這些花嗎?

●那我們用上海話來介紹介紹四季的花吧!

二、喇叭花開嘀嘀嗒

重點:學唱歌曲,嘗試和同伴合作用不同的歌唱形式來演唱歌曲。

----今天我也來介紹一種夏天的花,請你來聽聽是什麼花?

----我介紹的是什麼花呀?對,喇叭花就是牽牛花,那爲什麼小朋友都喜歡叫它喇叭花呢?(摘句練唱)

----這是一首北京的童謠,什麼地方聽上去有京味兒?

----還想要多一些喇叭花嗎?那我們再來試試。

----誰願意來跟我一起來把這首歌唱得更有趣,誰願意來和我一起來完成?

----我們剛纔用了什麼辦法讓這首歌更有趣了?

----那你們有什麼其它的好辦法嗎?快找個朋友試試你們的好辦法吧!(幼兒排練不同歌唱形式)

-----幼兒交流和分享

三、早起鍛鍊身體好

●重點:能跟着節奏模唱歌曲《跟我做操》。

瞧!喇叭花的小喇叭一吹,小朋友都起牀了,早早地來到草地上鍛鍊身體,我們也去鍛鍊鍛鍊吧!

孩子們通過主題活動發現夏天的花很少很少,所以特別關注夏天的花。因此,陳老師就用了一首《喇叭花》來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合作創造了歌唱的形式,並且嘗試了接唱、領唱、齊唱等等。那麼,老師們是怎麼理解的?大家可以根據下面的問題來進行探討。

拋問:

1、《喇叭花》的素材特點有哪些?

2、本活動課件對完成教學目標有什麼作用?

3、活動中多種演唱形式對幼兒歌唱能力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舞獅子是中國民間用於歡慶的一種藝術形式,一直流傳至今。我園五十年大慶中由戰士雜技團表演的舞獅子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這可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看舞獅。回班後孩子們都三三兩兩地模仿舞獅子,爲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能親身體驗舞獅子樂趣,故設計此活動,並引導幼兒感受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多彩與獨特風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創編獅子舞及獅子戲球的動作,並分別在A、B兩段中表現出來。

2、啓發幼兒配合樂曲自由表現獅子的神態和動作,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喜慶的氣氛。

3、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1、關於舞獅子的影碟,錄音帶《舞獅子》。

2、與幼兒人數相當的獅子頭飾、手偶獅子、繡球各一個,圖片獅子、繡球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律動《獅王進行曲》進場。

(1)引導幼兒模仿獅子威風凜凜的神態以及走路的姿勢。

(2)師:“獅子作爲百獸之王,本領可大了。我想聽聽小獅子們都有些什麼本領?”啓發幼兒回憶園慶舞獅的情景。

2、欣賞影碟《舞獅子》。

(1)師:“原來獅子還有會跳獅子舞,玩繡球來慶祝節日的本領呢。從前,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人們就會用舞獅子來慶祝節日,表達自己的喜悅和快樂。”

(2)播放影碟,啓發幼兒仔細觀察獅子的`動作和神態。

3、學習遊戲《舞獅子》。

(1)熟悉遊戲音樂。

①操縱獅子手偶和繡球,啓發幼兒回憶影碟內容,並配放《舞獅子》音樂。

②引導幼兒瞭解樂曲AB結構,並分別用獅子及繡球圖片表示。

③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並觀察教師操縱手偶進行表演。啓發幼兒創編A段獅子的動作及神情。

(2)聽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提醒幼兒在A、B兩段做不同動作。

(3)完整遊戲,逐步減少提示。活動建議: 此活動可作爲中國民間藝術系列教育活動之一,配以其它民間藝術形式逐步進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學習與同伴的協調錶演。

2,學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體驗創作及合作表演的樂趣。

(一)活動準備:

娃娃家相關教具。

(二)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喜歡玩娃娃家嗎?娃娃家裏面有誰呢?你們在玩娃娃家的時候都幹些什麼呢?

2,觀看情境表演並欣賞歌曲。

師: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和聽一聽這兩個小朋友是怎麼玩娃娃家的。

3, 熟悉學習歌曲.

師:現在請小朋友一邊聽老師的琴聲,一邊聽兩個小朋友的範唱,並跟着他們一起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扮家家》。

4,分組表演。

師:請小朋友找個小夥伴兩人爲一組來進行演唱表演。

5,結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們經常撿到別人的鉛筆、橡皮等物品,有的幼兒交給老師,有的幼兒據爲己有,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一分錢》音樂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

活動目標

1.會唱《一分錢》。

2.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大膽表演。

3.幼兒擁有拾金不昧的精神。

4.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5.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熟悉曲調,唱準歌詞。

2、難點:角色表演

活動準備

1.一分錢紙幣若干

2.警帽一頂

3.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

1.律動《數鴨子》。

2.師生問好:

3.出示“撿錢交給警察叔叔”的圖片。

提問:

(1)圖片上都有什麼?

(2)什麼時間、地點、發生了什麼事(描述圖片,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4.認識一分錢,開始新課教學

二、新歌教學

1.聽錄音範唱或教師範唱。

2.小朋友們,以前是不是聽過這首歌,聽誰唱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這首歌。

3.隨我朗讀歌詞。

4.隨我逐句學唱。

5.分組學唱。其他小朋友打拍子。

6.試着隨我完整地唱。(三遍)

7.歌詞接龍唱。(我唱前句你唱後句)

8.再完整地唱一遍。

三、表演歌曲

1.提問:歌曲裏唱了兩個人物,撿錢的小孩和警察叔叔。進行分角色表演。

2.首先請小朋友自己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3.老師也創編了一套動作,請跟我做一做。(請一個小朋友扮演撿錢的人,提示我們把撿到東西不揣進自己兜裏,歸還失主或交給警察的人叫拾金不昧的人。)

4.分角色表演:男孩——警察叔叔;女孩——拾金不昧的人。

讓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

四、小結:教育幼兒從小要發揚“拾金不昧”的精神,做個好孩子。

活動延伸:

認識各種面值的紙幣。

活動反思:

班主任必須以科學的育人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耐心的長期的努力;和學生建立新型的人際關係。班主任既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的苦惱,使他們樂意向你傾訴,以達到和學生心靈上的溝通,以便能對症下藥,有效地解決問題。平時,我們在工作中要注重循循善誘、啓發引導,從不凌架於學生之上,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獲得了尊重,從而理解老師用心,敞開心扉講真話;在學生學習方面出現問題時,耐心幫助他們,從不用嚴厲的口吻指責、批評他們,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最好利用課餘時間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增進了解、加深友誼,並引導他們在共同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中建立真正的友誼;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用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爲您服務 目標: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發對幼兒園生活的依戀機爭做一名小學生的願望。

2、唱出三拍子的強弱特點,唱準浮點音符。

準備:有回憶、討論並學習畢業獻詞的基礎。

過程:

1、引發孩子學歌的願望。

師:小朋友要從幼兒園畢業了,我們可以朗誦詩歌、表演節目,也可以唱一首歌表達自己的感情……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1)老師有感情地範唱1—2一遍,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可鼓勵幼兒拍手錶現。

(2)老師範唱,幫助幼兒理解歌曲。

3、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隨着歌曲旋律拍節拍。

(2)啓發幼兒有感情地演唱。

“怎樣才能唱得好聽、優美?”“歌曲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唱得一樣嗎?”

4、幼兒自由結伴,隨着歌曲的旋律,邊唱邊用優美的動作表現。本文由 「 」提供下載 () 爲您服務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點。2. 學習採茶舞的基本動作,樂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情感。二、活動準備:1. 樂曲:《採茶撲蝶》2. 能表現採茶情景的圖片或音像資料三 活動過程:1.請幼兒欣賞樂曲《採茶撲蝶》,說說聽完之後的感覺。2.結合有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講述舞蹈動作及其所表現的採茶情景。3.示範採茶舞,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採茶、拔樹枝、揹着茶籃回家等情景。4.在教師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現的情景,討論如何用舞蹈動作表現蝴蝶出現和撲蝶的情景。(如蝴蝶飛得高,蝴蝶停下來,蝴蝶有飛走了等)5.鼓勵幼兒隨着音樂有節奏地舞蹈。

大班音樂韻律教案:遇見舞

幼兒園大班音樂韻律教案:遇見舞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並在最後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遊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遊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並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並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隻手腕花。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遊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隻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爲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隻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麼做?

3、初步感受音樂,併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着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麼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範。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遊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麼做的?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他的手是怎麼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遊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遊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麼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裏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麼換?

師: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麼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遊戲。

7、戲劇遊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遊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麼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隻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隻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遊戲。

三、友情提示

1、在遊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遊戲(動作方位、遊戲、交換舞伴等等),採用逐步累加遊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着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並遊戲,最後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遊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遊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