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六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六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感受兒歌韻律美。

2.培養幼兒仔細傾聽,敢於表達的好習慣。

3.進一步鞏固水果的名稱,豐富詞語:紅紅的、黃黃的、紫紫的、綠綠的。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兒歌韻律美。

難點:幼兒仔細傾聽,敢於表達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四幅大掛圖(蘋果樹、杏子樹、葡萄架、西瓜地)

2、水果圖片。

3、畫筆和畫好水果線條的圖紙。

4、兒歌掛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水果。

教師:“今天的天氣真好呀!小朋友我們去果園看看,好嗎?”

2、來到掛圖前,請幼兒說一說水果名稱。

教師:“小朋友請看一看,這是什麼水果?”

請小朋友用“這是……”的句式結構說一說水果的名稱及顏色。

二)展開部分

1、教師朗誦兒歌,提示幼兒注意傾聽兒歌。

教師:“我們把看見的水果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好嗎?你們想聽嗎?”

教師朗誦兒歌。

2、 教師逐一出示水果圖片,對應兒歌。

例如:教師出示蘋果圖片,提問:“這是什麼?他是什麼顏色?”引導幼兒說出:“蘋果蘋果紅紅的。”

3、幼兒感受兒歌,並理解內容。

(1)師幼共同進行並答題—教師問幼兒答。

例如:教師:“什麼水果紅紅的?”幼兒:“蘋果蘋果紅紅的。”(這裏可以用圖片和語言進行引導)

(2)遊戲:我說你找。

玩法:圖片放在地上,幼兒圍成圓圈,教師問,幼兒邊走邊答。(玩2-3遍)

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講述。

教師:“還有什麼水果是紅紅的?什麼水果是黃黃的?什麼水果是紫紫的?什麼水果是綠綠的?”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講述。

三)結束部分:整體感受並朗誦兒歌。

請幼兒集體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再次念兒歌,引導幼兒加動作。

教學反思

水果是幼兒常吃的東西,我們應該將幼兒無意識的觀察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結合起來,走出教室進一步鞏固水果的名稱,通過蘋果樹,杏樹,葡萄和西瓜圖,關注幼兒生活,才能引起幼兒的極大學習興趣。我是這樣做的: 我讓幼兒集中在圖片前,觀察這裏有什麼水果,並請小朋友用這是……。的居室結構說出水果的名稱及顏色,以兒歌的形式將水果變成一首好聽的兒歌。教師逐一出是水果提問;這是什麼,是什麼顏色。引導孩子們說出自蘋果蘋果紅紅的,教師提問,什麼水果紅紅的?幼兒;蘋果蘋果紅紅的。可以用語言和圖片進行引導。通過說兒歌,讓幼兒觀察水果、知道水果的顏色。,孩子們特別的認真,也特別的興奮,對水果歌充滿了好奇感,整個活動的過程幼兒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本次活動以水果貫穿,即讓幼兒在活動中認真聽敢於表達,在遊戲中體驗兒歌韻律美,在遊戲中體驗快樂。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爲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能夠促進消化。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弱小的老鼠和強大的老虎之間地位差異變化。

2、通過欣賞故事、觀看錶演以及討論,知道朋友之間應該平等相處,才能得到幸福和快樂。

3、積極參與親子共讀活動,感知體驗親子共讀過程的愉快氛圍。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準備:

1、事先在前面左右兩邊分別用積木搭起兩個城堡,分別作爲兩次表演的場景道具。

2、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簡單的老鼠和老虎的服裝道具。

3、請一位家長和孩子事先熟悉故事,並進行簡單的故事表演。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小老鼠上燈臺》,引出主題。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感受音樂活動滑稽的旋律。

教師:剛纔,我們小朋友扮演小老鼠,表演小老鼠上燈臺滑下來的故事,你們還想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嗎?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教師: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說了些什麼?你們還想聽這個故事嗎?下面我邀請一位小朋友的爸爸來給我們大家講故事。

3、邀請小朋友爸爸講述故事,讓幼兒感受男同志講故事的效果,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理解故事忠的人物特徵。

4、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教師:剛纔,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又給大家講了一遍故事,請小朋友說一說,故事裏說了些什麼?剛開始,小老鼠和大老虎在一起的時候,小老鼠高興嗎?大老虎總是怎樣?後來,小老鼠不願意和大老虎成了好朋友,他們在一起師怎樣玩的?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成了好朋友終於成了真正的、平等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誰想來扮演大老虎和小老鼠表演這個故事呢?

5、事先安排好的小朋友和爸爸一起表演故事,大家觀看親子故事表演,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瞭解。

6、鼓勵幼兒參與故事表演。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和這個大老虎一起表演嗎?下面請小朋友扮演小老鼠,我們一起來表演故事。

請爸爸繼續扮演大老虎,其他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共同表演故事,教師講述故事忠的語言。

7、音樂活動《碰一碰》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變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嗎?今天我們班上還來了許多家長,他們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跟着音樂,找個朋友碰一碰吧。

教師引導幼兒和家長一起表演。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大膽交流自己做過的夢,體現分享的快樂;

2、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嘗試創編不同的簡短詩句。

活動準備:

1、散文課件;

2、夢姐姐娃娃;

3、小花籃。

活動重難點:

1、猜猜小動物會做一個什麼樣的夢呢?

2、夢姐姐送給你什麼顏色的花,你做了個什麼顏色的夢,夢見了什麼呢?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價值取向:創設睡覺的氛圍,激發幼兒大膽交流做過的夢的慾望。

1、PPT出示漢字——花籃師:認識這兩個字嗎?

2、出示實物花籃師:真棒,是花籃。看!我這有個花籃,漂亮嗎?猜猜是誰的花籃?

3、出示PPT——夢姐姐(配合節奏拉上窗簾)師:這是夢姐姐的花籃。夢姐姐在幹嗎啊?噓……我們輕輕的,別吵醒了夢姐姐的美夢。

4、說說我的夢師:每個人都會做夢,你們做過些什麼夢呢?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下吧。

經驗提升: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有時會做美夢,有時會做惡夢,這是很自然的生理現象。

二、欣賞散文

1、夢姐姐和她的花籃——課件第一段師:夢姐姐要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幾個美麗的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價值取向:通過課件、音樂起到感受散文優美意境的作用。

2、小黃雞的夢——課件第二段師:小黃雞正靠在媽媽身邊香甜的睡覺,夢姐姐飛過來,在它身邊撒下一朵黃色的花。於是,小黃雞做了一個金黃色的夢。猜猜它會做一個什麼樣的夢呢?

★價值取向:分段理解散文,爲交流與創編鋪墊。

3、小青蛙的夢——課件第三段師:小青蛙正在小草邊靜靜地睡着。夢姐姐飛過來,在它身邊撒下一朵淡綠的花。於是,小青蛙做了一個綠色的夢。(引導幼兒一起說)綠色的夢是怎樣的呢?

4、鸚鵡的夢——課件第四段師:鸚鵡用腳爪抓住樹枝,在樹上睡覺。夢姐姐飛過來,在它身邊撒下一朵紅色的花,於是,鸚鵡就做了一個紅色的夢。(引導幼兒一起說)紅色的夢裏會有什麼呢?

5、完整欣賞師:夢姐姐的花籃真神奇,會讓小動物們做各種各樣顏色的美夢,讓我們一起分享下小動物們的美夢吧。

小動物們做了這麼美的夢,心情會怎樣啊?

★價值取向:完整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優美,體驗做美夢的心情。

三、小朋友的夢

師:夢姐姐最喜歡那些愛幻想的孩子,她覺得這樣的孩子比小黃雞、小青蛙和鸚鵡可愛多了,所以她總是把最美的夢送給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做一個很美很美的夢。

現在,美麗的夢姐姐就要來啦,讓我們閉上眼睛,看看她會送你一朵什麼顏色的花,那麼你會做一個怎樣的夢呢?(引導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花送入幼兒手中)哇,天亮了,夢姐姐送給你什麼顏色的花,你做了個什麼顏色的夢呢?

★價值取向:嘗試用"夢姐姐送給我一朵X色的花,我做了一個X樣的'夢。我夢見……"語句表述。

四、活動結束和同伴、客人老師分享自己的美夢。

★價值取向:能自然大方地向他人交流表述。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內容:故事《聰明的烏龜》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重點了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對付狐狸的;

2、學習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儘量表現作品所蘊含的幽默感;

3、學習詞語:縮 硬 殼

三、活動重點:瞭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對付狐狸的。

活動難點: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四、活動準備:故事磁帶 教學掛圖 烏龜手偶

五、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謎語--烏龜

(1)謎語:椎子尾,橄欖頭,最愛頭尾殼內收,走起路來慢又慢,有誰比它更長壽。

二)、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播放MP3讓幼兒欣賞故事。

2、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1)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故事裏面都有哪些小動物?

(2)狐狸看見青蛙心裏是怎樣想的?

(3)狐狸是怎樣跑過去的?

(4)烏龜看見狐狸要吃青蛙,烏龜是怎樣做的?

(5)狐狸吃不到青蛙就要吃烏龜,烏龜是怎麼辦的?

(6)狐狸吃到青蛙和烏龜了嗎?

三)、教師運用教學掛圖,再次講述故事一遍,幼兒看圖分段討論。

1、觀察圖1、2、3、4狐狸和烏龜發生了什麼事情?狐狸和烏龜說了什麼話?

2、觀察圖5 狐狸想吃烏龜,烏龜怎麼辦?

3、觀察圖6、7 引導幼兒重點討論:烏龜怕摔、怕火,爲什麼還讓狐狸把它摔到天上、扔到火盆?烏龜的心裏是怎麼想的?

4、觀察圖8引導幼兒討論,烏龜喜歡水,爲什麼狐狸說要把它扔進水裏, 它反而哭了呢?你認爲烏龜聽了狐狸的話心裏會是怎麼想的?它的心情又會是怎麼樣的呢?

5、引導幼兒學習烏龜的語氣,來表演烏龜。

四)、活動結束:

小朋友你們說說小烏龜聰明嗎?爲什麼說他很聰明呢?(因爲他遇到問題,困難時會動腦筋,想辦法)老師希望小朋友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能像小烏龜一樣機智、勇敢、愛動腦筋,千萬別學狐狸,看上去很狡猾實際上很愚蠢。

五)、活動延伸:

表演遊戲:聰明的烏龜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相關領域

科學、社會

體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知道吸菸有害於健康,污染空氣,音樂使人

精神愉快

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的小老鼠聰明和

善良

豐富詞:煙霧、嗆、奏、美妙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吸菸有害於人體健康,污染空氣,而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

難點:理解老爺爺生病及病好的原因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掌握初淺的環保知識

物質準備:教具――圖片3幅(見浙江版教材的陪同圖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出示薩克斯管

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簡單地進行吹奏)

二、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1.這隻菸斗是誰做的

2.小老鼠爲什麼要把老爺爺的菸斗做成薩克斯管

3.老爺爺的病是怎麼好的

三、逐幅出示圖片,講述故事第二遍

1.出示圖3―1,提問:

小老鼠怎麼樣了爲什麼會這樣(豐富詞:嗆、煙霧)

2.出示圖3―2,提問:

老爺爺是怎麼生病的小老鼠在幹什麼

四、討論:

如果你是這隻小老鼠,也有這麼一個菸斗,你會把它變成什麼

五、聽錄音機裏演奏的薩克斯音樂,感受美妙的旋律給人帶來愉快的心情。

【活動延伸】

留意周圍吸菸的大人,提醒他們不要吸菸,不要污染環境。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活動巧妙地利用故事中有趣的情節,能使幼兒體驗動聽的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吸菸有害於健康。活動開始部分出示薩克斯,激發了幼兒的學習動機;第二、三環節,教師生動地講述有趣的故事並提問,充分調動幼兒視、聽等感官,能使幼兒深刻理解故事內容,並感知故事中小老鼠變廢爲寶的聰明才智,體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第四環節能讓幼兒在薩克斯音樂中充分感受美妙旋律給人帶來的快樂。

二、效果分析

活動一開始時出示的薩克斯管,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幼兒饒有興趣地觀察和傾聽。幼兒認真地欣賞教師講述的故事,在回答問題和討論時,幼兒踊躍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如討論“如果你是這隻小老鼠,也有這麼一個菸斗,你會把它變成什麼”中,有的幼兒說:“我會把菸斗變成一把小提琴!”有的說:“我會給它裝上輪子,讓它變成我的小推車!”有的說:“我會把它變成一個節水龍頭,保護地球媽媽的水資源!”……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深切地體會到驅除污染空氣的有害煙霧、保護環境的必要性。當錄音機裏播放出薩克斯管奏出的悠揚旋律時,將整個活動帶入了高潮,幼兒陶醉其中,親身感受到美妙旋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大班語言活動《鄱陽湖》活動目標:1、 引導幼兒通過畫面理解兒歌內容,用語言和動作表演打魚。

2、 感受兒歌琅琅上口的語言特點和念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撐船撒網的圖片。

2、 幼兒用書、磁帶/CD。

活動過程:1、 教師提問,引出話題。

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畫圖,說說圖上都有什麼。

教師:你去過鄱陽湖嗎?鄱陽湖是什麼樣子的?

2、 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

教師:你聽到了什麼?兒歌裏的鄱陽湖是什麼樣子的?

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聽到的兒歌中的內容,教師幫助幼兒整理、組織語言,用兒歌中的語言進行復述

3、 出示教學圖片,幫助幼兒通過畫面理解兒歌內容。

(1) 請幼兒說一說圖上有什麼,幫助幼兒整理思路,將畫面與兒歌內容聯繫起來。

(2) 結合畫面,請幼兒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琅琅上口。

4、 出示撐船撒網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打魚的,並進行表演。

(1) 請幼兒用語言表達怎樣打魚。

教師:看看圖上有什麼?圖上的人是怎樣打魚的?

(2) 請幼兒用動作表演怎樣打魚。

教師:請你學一學打魚的動作。

5、完整朗誦兒歌,在念完最後一句後,請幾位做捕魚人,表演打魚的動作去抓小魚,其他幼兒做小魚四散跑,增加幼兒念兒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