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合六篇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合六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小雪花的旅行“是在主題活動“冬天不怕冷”的背景下的一個綜合活動,整個活動以小雪花的旅行爲主線,通過賞—做—尋三個環節讓孩子在看看、說說、做做、找找中進一步感受冬天下雪的特徵,並嘗試用各種美術表現方式表現下雪的情景,體驗下雪的情趣。在此基礎上,通過尋找雪人肚皮裏的小祕密,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探索冬天不怕冷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撕、貼、印、畫等方法表現下雪的情景,體驗下雪的情趣。

2、初步瞭解冬天各種抵禦寒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下雪了”flash課件

2、“下雪了”大背景圖一張,小背景圖幼兒人手一張,小雪人12個

活動內容:

1、 觀賞下雪情景

請幼兒欣賞“下雪了”flash課件

“你看 了什麼 ?”,“小雪花像什麼?”,“小雪花要旅行了 ,它會飛到哪裏去呢?”,“今天,小雪花飛到哪裏了?”

2、 下雪了

在下雪情景的烘托下,教師示範用撕、帖、畫等方法表現下雪的情景。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操作,表現下雪的情景。

3、 雪人的祕密

引導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送給小雪人(要求作品形狀與小雪人的帽子形狀對應)

幼兒在雪人的小肚皮裏尋找“冬天不怕冷”的小祕密

幼兒與同伴分享冬天禦寒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兒歌的提示按順序學畫小貓,表現小貓的主要特徵。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添畫背景。

活動準備:

紙張、蠟筆、玩具貓。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師:喵!喵!這是誰在叫呀!(出示玩具貓,貓的口吻說)我是貓媽媽,我的孩子不見了,小朋友請你們幫我找找好嗎?我的孩子和我長得很像,我畫張像給你們看看。小朋友仔細看,我的孩子是長得怎麼樣的。

二、老師講解示範。

1、老師邊示範邊念兒歌:有間房子,上面開着兩扇小窗子。房子裏住着兩個好孩子,他倆合用一隻小鍋子,每人有一雙小筷子。房子下有個土墩子,土墩後面掛着個小鉤子。

2、老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書空練習。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發放作畫工具,指導幼兒有序擺放油畫棒和紙張。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要求按兒歌內容有順序地畫,可以多畫幾隻貓,並塗上鮮豔的顏色,啓發幼兒畫出簡單的情節。

四、講評。

1、組織幼兒收拾作畫工具。

2、教師出示玩具貓,以貓媽媽的口吻說:“我來找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在幹什麼?”最後說:“我的孩子都找到了,是小朋友幫我找的的,謝謝大家”。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有益的學習經驗:

運用已掌握的美術技能製作小蝸牛。

準備:

較厚的長條紙、筆、剪刀、膠水。

活動與指導:

1、引導幼兒講述捉蝸牛、玩蝸牛的經驗,引起製作蝸牛的願望。

2、看老師用長條的紙作一隻可愛的蝸牛,示範:

(1)將紙條剪一段作爲蝸牛的身體。

(2)將剩餘的紙條用筆捲起來做蝸牛殼。

(3)將螺旋形的'蝸牛殼粘在蝸牛身體上,做成―只蝸牛。

日常生活

1、豐富幼兒生活,豐富美工區內容,增加幼兒動手製作的材料。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日常觀察昆蟲,觀察蝸牛等小動物。

家園配合

支持並引導幼兒動手動腦搞些力所能及的手工製作。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一、授課班級:

小班

二、內容分析

《可愛的小綿羊》是小班主題《我的動物朋友》中的一節課,幼兒都是喜歡小動物的,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總是能夠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興趣,小綿羊是被幼兒所熟知的小動物,通過小綿羊可愛的造型調動幼兒認識小綿羊外形的興趣,並能嘗試想辦法幫助小綿羊,圍繞“羊毛”展開一系列的想象,將會讓幼兒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受創新思維的樂趣。內容的選取符合教育教學的要求,精心選取幼兒感興趣的小動物,以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三、幼兒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他們喜歡直觀的、真實存在的東西,因此對小動物可愛的造型更是充滿了好奇心與探索興趣。他們的心靈是非常善良的,他們的思維不受習慣的約束,本次活動設計了符合小班幼兒年齡和心理髮展特點的環節,容易爲幼兒所接受。

四、設計思路

小綿羊毛茸茸的可愛造型是被幼兒所熟悉的,幼兒在生活中也對小綿羊有一定的瞭解,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觀察小綿羊,激發幼兒幫助小綿羊的情感。活動中根據小班幼兒年齡和心理髮展特點,通過撕貼小紙條,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並能大膽想象,敢於創新。

五、具體設計思路與設計意圖

1、談話導入:

以老師爲幼兒請來好朋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徵,今兒觀察羊毛的特點。

2、想辦法:

讓幼兒瞭解綿羊的羊毛做成了羊毛衫爲大家帶來了溫暖,引導幼兒想辦法使小綿羊變暖和。對於3歲左右的幼兒,他們是非常善良的,在知道小綿羊爲人們帶來的溫暖之後,一定會積極思考爲綿羊保暖的辦法,是他們樂於參與的想象活動。

3、學習製作羊毛

請幼兒說說用紙做羊毛的方法,並自己動手嘗試撕紙,說說自己是怎樣撕的。

教師講解並示範撕紙做“羊毛”。同時,提醒幼兒觀看教師如何雙手配合協調的撕紙。

4、創新想象和操作活動

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撕出的羊毛粘貼到小綿羊的身上,在操作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幼兒積極動手操作並大膽爲綿羊設計造型。

5、讚賞激勵,激發設計綿羊造型的興趣

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體驗創新想象成功的喜悅,在評價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呵護幼兒的創新靈性,使幼兒的創新思維得到昇華。

六、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願意想辦法幫助小綿羊。

2、能夠撕貼小紙條,體驗製作“羊毛”、粘貼造型的樂趣。

七、活動準備

1、“小綿羊”課件

2、膠水、紙、調色盤、棉棒、“小綿羊”輪廓圖、背景圖

八、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談話並出示課件

師:寶貝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個好朋友,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告訴老師小綿羊是長得什麼樣子的呢?(兩隻羊角、兩隻耳朵、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四條腿、一個小小的尾巴、全身還長滿了羊毛)

小綿羊的羊毛有什麼特點呢?(白白的、長長的、卷卷的)

2、想辦法:讓小綿羊變暖和

師:現在天氣變冷了,可是小綿羊的毛被送到了紡織廠做成了羊毛衫給我們帶來的溫暖,小綿羊自己卻感到很冷了,請小朋友想辦法讓小綿羊變得暖和一點吧。

3、學習製作羊毛

(1)師:你看,老師這裏有這麼多的紙,要怎樣給小綿羊做成羊毛呢?(進一步引導幼兒現象多種製作羊毛的方法)

(2)那現在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來撕一個“羊毛”,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撕的。

(3)教師總結幼兒撕羊毛的方法,請所有幼兒一起嘗試動手製作羊毛,以兒歌“大拇哥、二拇弟,面對面、輕輕捏,撕、、、、、、”激發幼兒製作羊毛的樂趣。

4、操作:爲綿羊設計造型

師:現在我們已經做了這麼多的羊毛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爲小綿羊設計一個既暖和又漂亮的造型吧,(介紹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動手自由創作綿羊造型。

5、作品展評

師:現在,把打扮好的綿羊送到草地上吃青草吧!(展評過程中要肯定幼兒的表現)

6、活動結束

送小綿羊去曬太陽。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小手,初步學會用手進行創意繪畫。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PPT、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蠟筆、磁鐵、黑板,夾子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師:小朋友,現在老師和你來玩猜謎語的遊戲:"五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做事全靠它。"幼:小手師: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小手能做什麼嗎?

幼:穿脫衣服、吃飯、畫畫等等。

師:對呀,原來我們的小手這麼能幹,現在請小朋友認真看看老師用手做什麼?(師在黑板白紙上很快完成一個手形畫--小魚)師: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再添畫的小魚,這樣的畫就叫手形畫。

二、欣賞手形畫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幾幅漂亮的手形畫。(出示PPT圖片,請幼兒欣賞,老師指導幼兒觀察這些漂亮的手形畫是由什麼手形變成的。

三、探索嘗試,合力創作1、老師講解要求: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選擇什麼背景畫就儘量畫上相應的手形畫。

2、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擺出不同的手形,,進行大膽添畫,能力差的幼兒可以模仿或在教師的引導下添畫。

四、收穫成功,作品展示(三張作品海陸空拼夾一起進行評價)請個別幼兒向大家說說,自己畫的手形變成什麼?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合作,使用大刷子均勻塗色。

2、感受色彩美,體驗同伴合作刷“房子”的快樂。

3、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可愛的動物毛絨玩具,紙箱做成的不同造型的房子,各種顏色的廣告顏料,水粉刷子,調色盤若干。

活動過程:

1、設計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出示動物毛絨玩具。

師:我們班裏來了幾個新朋友,和他們打個招呼吧。老師爲他們建了幾座小房子,請他們住在裏面(出示紙箱做成的不同造型的房子),可他們說不太喜歡,這是爲什麼呢?(沒有顏色。)怎樣讓房子變得漂亮呢?你們願不願意幫老師把小房子塗上漂亮的顏色啊?

2、師幼共同裝飾房子。

(1)教師示範塗刷的方法:用刷子蘸上顏料,從左往右或從上到下,一筆接一筆地刷。

(2)將幼兒分組,每組刷一座房子。先請幼兒自由的討論房子要刷的顏色,教師可啓發幼兒不同面牆壁和屋頂可塗成不同的顏色。

(3)幼兒分別塗刷、裝飾房子,提醒幼兒注意儘量不要把顏料弄到地上、衣服上(有條件的可以讓幼兒穿上圍裙)。

3、互相欣賞各組的作品。

請幼兒說一說:哪座房子最漂亮?爲什麼?這座房子都有什麼顏色?

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將晾乾的房子送到建構區,便於開展建構活動。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