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

【精品】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教學目的:通過表演、實踐故事,引導幼兒懂得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做好或完成一件事情。

準備:五兄弟指偶,笤帚一把

活動與指導:

1. 教師利用指偶給幼兒邊演示邊講故事。

2. 討論:⑴五個手指兄弟單獨掃地爲什麼辦不到?⑵五兄弟同時進行爲什麼就很快完成了?

3.遊戲:幼兒五個手指分別戴上五兄弟的指偶,邊說兒歌,邊做手指遊戲。

附故事:手指五兄弟的爭吵

有一天,小玉剛想上牀睡午覺,忽然聽見右手的五個手指頭說起話來。大拇指說:"我是你們的大哥,我最有用了。"食指說:"瞎說,瞎說,我最有用。"中指、無名指也嚷嚷開了:"我最有用!""我最有用!"小拇指一聽,笑了:"哈哈,我最有用!咱們光嚷嚷有什麼用?總得講出點道理才行啊!"

大拇指馬上說:"我先說!人們都管我叫大拇指哥,小玉誇獎什麼的時候,總是把我伸出來,說真好,真好,第一第一,我當然最有用啦!"

食指說:"你是老大哥怎麼啦,你沒有我長得高!我最有用。小玉要嘗一樣好吃的東西,總是用蘸一下,誰聽說讓你蘸過呀!"

中指說:"別吹牛了,你有我高嗎?我在五個兄弟裏最高,所以人們管我叫中拇,比高呀,那可數我第一!"

無名指也嚷嚷開了:"你們都別說了,我緊有用,人最喜歡我,管我叫無名指。有的人有漂亮的戒指,都是戴在我身上的!"

小拇指說:"你們說的都不錯,可是最有用的得數我!小玉耳朵癢了,就用我來摳。"

"不對,我最有用!"

"不對,我最有用!"

"……"

呵,這兄弟五個吵起來了。小玉一聽,覺也睡不着了,他咯咯地笑了。五個指頭兄弟

"對、對,還是讓小玉說說吧,我們誰最有用?"

"我看你們別爭了,父們都用。有些事一個人就辦不了,要靠大家才能辦好。"

"我不信。"

"我也不信。"

"好,不信你們就試試吧。來你們誰能用一個指頭,拿起這把笤帚掃掃地?"

大拇指說:"我能!"

"好,試試吧!"

大拇指想,這還不容易。它走過去就想把笤帚拿起來,可是不知爲什麼,笤帚就是不聽它的話。四個弟弟一看全笑了。食指說:"還是我來吧!"

食指過去了,它把身子彎過來一勾,真把笤帚勾起來了。可它想拿起笤帚掃地,笤帚就是不聽它的話。中指、無名指、小拇指也全試過了,誰也沒能把笤起來。五個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了。小玉又跟他們說:"來,你們大家一起使勁,看看能不能把笤帚拿起來!"

五個指頭一合作,一下子就把笤帚拿起來了,嘩啦,嘩啦,把地掃得十淨極了。

小玉問大家:"你們說誰最有用啊?"

"我們都有用,團結起來力量大!"

五個指頭都不說話了,小玉躺在牀上,不一會就睡着了。

建議:請幼兒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團結協作掃掃我們的室內環境,活動形式可以把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負責做一件事情,如:擦桌子、掃地……。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表情

活動準備:

人手一面鏡子,表情卡每人一套,圖片每人一幅(情節、風景、色彩圖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談論臉部的各種表情

1、活動開始,引導全體幼兒觀察老師的表情(笑)

今天,有這麼多老師來做客,小朋友高興嗎?那你們看馮老師高興嗎?你怎麼知道老師很高興?(老師在笑)那你又是怎麼知道老師在笑的?

輔助提問:老師的嘴巴、眉毛、眼睛怎麼樣了?

師:哦,眉毛彎了,眼睛眯起來了,嘴巴往上彎了,小朋友就知道老師在笑了。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拿出小鏡子,看看自己是怎麼笑的?

2、笑是一種表情,除了笑還有什麼表情?

幼兒照鏡子看看、找找、說說、做做。

(1)你找到了什麼表情?來,到上面來表演給小朋友看。(幼兒模仿)

(2)根據回答出示表情圖,說說表情,進一步感知明顯特徵。

(二)聽故事找表情

表情可真有趣呀,看看大家的臉可以找到表情。其實,在聽故事的時候,表情也會發生變化。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有來聽聽、看看一個故事,你們想想在這個故事裏能找到什麼表情?在什麼地方找到了這個表情?

1、觀看多媒體故事

2、提問:你覺得故事裏有什麼表情,在什麼地方?

幼兒說說,引導幼兒說完整。

(三)觀察、理解圖片內容,爲圖片選擇恰當的表情。

小朋友真聰明,把藏在故事裏的表情都找了出來。今天還有一些表情躲在信封裏了,快把他們拿出來,(取出信封,看看錶情圖片),我們給這些表情找張圖片朋友好嗎?

請幼兒自由選擇圖片。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圖片(一次性在大屏幕上出現五張操作圖),就放在後面,等一下,你可以自己去選一張圖片,看一看,你覺得這張圖片可以和哪個表情交朋友,就把這個表情貼在圖片上,然後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爲什麼要用這個表情。

根據自己的理解爲圖片選擇表情,並說說理由。

(教師在巡迴觀察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和同伴交流,說連貫和完整,如:因爲……所以我選擇**的表情。)

3、大家一起來說說:

你的圖片是怎麼樣的?(同步在大屏幕上點出此張圖片)

你爲他選擇了什麼表情?爲什麼?(允許和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發表自己的理由。)

(四)討論自己喜歡的表情

1、表情這麼有趣,他表達的內容這麼豐富,那你最喜歡哪種表情呢?爲什麼?

2、我們都喜歡高興的表情,那怎樣才能讓自己和別人天天都高興呢?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關心別人、不被困難嚇倒、勇敢的人才能快樂的生活。

(五)延伸活動:

進一步豐富幼兒的表情內容、製作臉譜等

設計理念:

1、採集孩子生活中非常感興趣的點棗“表情”爲活動內容,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在與老師、同伴交流,和材料充分互動的過程中,產生自己的想法,發表自己的意見,加深對錶情的理解,提高語言能力。

2、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他的發展與孩子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聯繫在一起的,因此要注意差異、尊重孩子的個性。

3、語言能力包括思維和口語兩部分,以往我們較注重口語能力的培養,從而出現純模仿的誤區,其實思維過程是支撐孩子口語的基石,本次活動注意了幼兒內在思維和外在口語的有機結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語言活動:今年甚麼年

活動目標:

1 知道今年是甚麼年,初步瞭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2 知道自己的屬相,感受中國獨特的生肖文化。

活動預備:

1掛圖第2號。

2蒐集當年的生肖動物圖片。

3兩副對聯。內容(以兔年爲例)爲:玉兔迎春到,紅梅祝願來。/虎歲三十,爆竹聲聲辭舊歲;兔年初一,紅聯對對迎新年。

活動過程:

一、今年甚麼年

1今年是甚麼年?你是怎樣知道的?

2出示當年生肖動物。你喜歡這些生肖動物嗎?爲何它在今年特別多?(由於今年是兔年,它們形象可愛,意味着新年吉祥如意)

3教師出示並朗誦對聯:玉兔迎春到,紅梅祝願來。請幼兒說說是不是聽到對聯裏有“兔”字,這副對聯講的是甚麼意思。

4教師出示並朗誦對聯:虎歲三十,爆竹聲聲辭舊歲;兔年初一,紅聯對對迎新年。請幼兒說說這副對聯講的是甚麼意思。

5當場將這兩副對聯貼到活動室門上,以增加新年喜慶的氣氛。

6過年時,人們除喜歡貼有生肖名的對聯外,還喜歡相互說一些帶有生肖名的祝願語。比如,在虎年,我們會說“願你虎虎生威”;在馬年,我們會說“祝你馬到成功”;在狗年,我們會說“好運旺旺”;在雞年,我們會說“金雞報春”;在豬年,我們會說“諸事大吉”。

二、我們屬甚麼

1你們是哪一年出生的?屬甚麼?

2你們知道今年出生的寶寶屬甚麼嗎?

3明年出生的寶寶屬甚麼呢?明年還沒到,我們怎樣才能知道明年是甚麼年呢?

4教師將十二生肖形象按序逐一出示,引導幼兒觀察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5一個生肖就是一年。狗年出生的屬狗,龍年出生的屬龍,兔年出生的屬兔。

三、十二生肖的故事

1生肖只有我們中國纔有,外國是沒有的。關於十二生肖還有個傳說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2教師邊指着十二生肖的圖片,邊講述十二生肖的故事。

3十二生肖是按一定順序排列的,誰排在前誰排後是有順序的,不能亂排。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講述畫面內容,知道要愛護花草樹木的道理。

2、根據教師提問的線索,把握講述的思路,學習大膽地講述。

3、積極參與討論,願意表達自己多作品中任務的看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幼兒會唱歌《春天來了》。

活動過程:

一、創設講述情景,引出講述內容。

講師:小朋友,你會哭嗎?你在什麼情況下哭的?你會笑嗎?什麼時候你會笑?

教師:你知道嗎,有一羣花草樹木難過地哭了,後來又開心地笑了,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請你看一看圖畫,再告訴我好嗎?

二、幼兒自主講述畫面內容。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啓發幼兒看圖說說:畫面上面有誰?他們在做什麼?花草樹木爲什麼哭了?後來又爲什麼笑了?

幼兒獨立閱讀畫面,鼓勵幼兒輕聲與同伴交流自己對畫面的認識。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三、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聽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看圖講述。

教師:春天來了,草兒綠了,花兒開了。樹葉發芽了。誰來了?他們在做什麼?花草樹木的表情是怎樣的?

教師:後來,誰來了?他們又在做什麼?花草樹木的表情又是怎樣的?

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完整地講述畫面內容。

四、圍繞重點討論,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講述內容。

教師:爲什麼花草樹木會難過的哭了?

教師:後來,爲什麼花草樹木又開心地笑了?

教師:你喜歡小猴、小狗和小熊?還是喜歡小鳥、蜜蜂和小朋友?爲什麼?

教師: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愛護花草樹木呢?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

附件:《媽媽心,媽媽樹》

小蘋果纏着媽媽,不想上學。媽媽在她的臉上親了又親,還在她的手心上“點”了三下,代表“我愛你”三個字。

小蘋果緊緊地握住那三個字,含着眼淚向媽媽說再見……

第二天,小蘋果又不想上學了,她哭着說:“那三個字,我又看不到,我還是會想媽媽,我要媽媽陪我上學……”

媽媽想了一個辦法,她用手絹做了一顆心,她對小蘋果說:“你把這顆心帶到學校,掛在教室旁邊的大樹上,就像媽媽陪你上課一樣。”

媽媽還告訴小蘋果:“放學後,要記得把‘媽媽心’帶回來,就像媽媽陪你回家一樣。”

小蘋果踮着腳尖,用一根長長的棍子,把“媽媽心”掛在教室旁邊的大樹上,她看了又看,嗯……真的很像媽媽坐在樹上陪她呢!

小朋友們都擠在窗口,看着小蘋果的“媽媽心”。大家都說:“我們也要請媽媽做一顆‘媽媽心’,帶來掛在樹上!”

阿志小聲地對豆豆說:“好肉麻,我纔不要!”阿志小聲地對豆豆說:“好肉麻,我纔不要!”

第二天早上,小蘋果一到學校,看見大樹上掛着好多顆“媽媽心”,樹上好熱鬧啊!放學後小蘋果到大樹下,把她的“媽媽心”拿下來,旁邊的阿志,忽然伸手就搶:“喂,你的‘媽媽心’借給我。”阿志說完就跑了,小蘋果急得哇哇大哭……這時候媽媽正好走過來,小蘋果一邊走,一邊哭:“討厭的阿志,他搶我的‘媽媽心’……”

媽媽摟着她說:“阿志沒有媽媽,你別怪他。明天你告訴老師,請阿志把‘媽媽心’還你就好了。

第二天,阿志乖乖地把小蘋果的“媽媽心”交出來了,但是,每天都有小朋友哭着說:“老師,阿志搶我的‘媽媽心’……”

每一次,老師都要更溫柔地對阿志說:“阿志,乖,把‘媽媽心’還給小朋友。”

可是,有一次,阿志大聲地對老師說:“我討厭你!我討厭‘媽媽心’!”

阿志哭着跑出教室,老師愣住了!她的眼睛紅紅的……

晚上老師回家後,一直在爲阿志的事犯愁,後來她打了一個電話給阿志的爸爸。爸爸很緊張,對着話筒說:“是、是、是……對不起,對不起……好、好、好……我馬上做一顆……謝謝老師、謝謝、謝謝。”

放下電話,爸爸立刻翻出彩紙、剪刀、彩色筆和釘書機,笨手笨腳地開始剪剪貼貼……

一大早,阿志就來到學校,他很得意地對小蘋果說:“你看!這是我爸爸做的‘媽媽心’ !”

小蘋果很開心地說:“哇!我們的‘媽媽心’都掛在樹上,這是一顆‘媽媽樹’呢!”爲您服務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詞彙:“聚精會神”、“頭破血流”,並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麼就學什麼。

2、通過提問和有序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中情節的發展變化。

3、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要盲目跟別人學的道理。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編故事。

5、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自制《小貓刮鬍子》圖片一套或根據寓言內容製作電腦動畫。

2、小貓(有鬍鬚)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談話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出示小貓手偶:我是一隻小花貓,我的.鬍鬚長又長。

2、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花貓的鬍鬚有什麼用嗎?

3、幼兒自由討論後,教師巧妙地引出寓言故事

師:可是有一隻小花貓把自己的鬍子刮掉了,我們來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二)教師出示教學圖片,有表情地講述寓言。

1、教師出示圖片,生動地講述寓言《小貓刮鬍子》。

2、師:小貓刮鬍子後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三)教師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圖片,分段講述故事。

1、理解第一幅圖片的內容:主人正在做什麼?〈理解詞彙:“聚精會神”〉小花貓在看什麼?

2、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有序地觀察圖片,理解寓言情節。

3、師:小花貓刮鬍子後,追捕老鼠時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什麼會碰得頭破血流?(理解詞彙:“頭破血流”)

(四)教師和幼兒再次看圖片,完整欣賞寓言,啓發幼兒理解寓言。

1、教師指圖與幼兒共同講述寓言。

2、師:小花貓能刮鬍子嗎?

3、教師小結:原來,鬍子是貓用來探路的工具,它就像一把尺子,在鑽洞時得用它來測量洞的大小。如果沒有了這把尺子,貓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鑽過去。

(五)引導幼兒進行拓展談話,啓發幼兒懂得做事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麼就學什麼。

師:小花貓的主人刮鬍子對不對?

師:爲什麼主人應該刮,小花貓卻不能刮呢?(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不能看到什麼就學什麼)

師:如果以後你也遇到了一隻刮鬍子的小花貓,你會和它說什麼?

教學反思:

我注重營造和諧氣氛,引導學生去朗讀。最後把重點放在感悟貓媽媽那席話中,讓學生從多角度朗讀感悟,或心疼,或擔心,或生氣的語氣讀讀貓媽媽的話。通過學生的多角度的朗讀明白貓媽媽說的話。然後考慮到學生個體的理解、朗讀和喜好的差異,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爲切入口,要求學生想想該對媽媽說些什麼?才能讓媽媽放心?纔會成爲一隻真正的捉老鼠高手呢?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理解感悟課文。這一教學過程,我幾乎沒有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講解,僅僅引導學生讀懂貓媽媽的話爲重點,真正的讓學生成爲課堂教學的主體,讓他們自由閱讀、自我體驗、自主創造,同時,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

小百科:貓,屬於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爲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梅花鹿和小猴各自的本領,瞭解它們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節。豐富詞彙:抓耳撓腮、合作。(重點)

2.能大膽表達自己摘果子的辦法,嘗試用語言、表情和動作表現小猴和梅花鹿的角色對話。(難點)

3.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同伴之間相互幫助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初步瞭解動物的本領,幼兒有互相幫助、合作做事的經驗感受。

2.物質準備:課件、音樂、視頻資料(幼兒在遊戲中互相合作的照片)。

活動過程創設談話情境引入活動,幼兒初步瞭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領教師出示小猴、梅花鹿課件。

提問:梅花鹿和小猴都有什麼本領?你認爲誰的本領大?

播放課件,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幼兒學說角色對話,初步瞭解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樣摘到果子的1.教師講述第一段故事,引導幼兒理解:雖然梅花鹿和小猴都有各自的本領,但也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提問:故事裏的小猴和梅花鹿都有什麼本領?它們是怎樣誇自己的?

聽了剛纔的故事你認爲誰的本領大?

2.幼兒討論交流摘果子的辦法。

提問:有什麼辦法能讓小猴和梅花鹿都摘到果子?

3.教師續講故事第二段,幫助幼兒理解互相幫助一起合作就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提問: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樣摘到果子的?豐富詞彙:合作。

小猴和梅花鹿是怎麼說的?

師幼共同完整講述故事,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合作本領更大

1.結合課件,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2.師幼互動,比較小猴、梅花鹿摘果子前後的不同表現及不同心情,理解互相幫助一起合作會讓我們更加快樂。

提問:爲什麼一開始小猴和梅花鹿沒有摘到果子?沒摘到果子它們的心情怎麼樣?豐富詞彙:抓耳撓腮。

後來是怎樣摘到果子的?摘到果子後它們的心情怎麼樣?

現在你們知道誰的本領大了嗎?

小結:

小猴會爬樹、梅花鹿會過河,它們用自己的本領互相幫助就摘到了果子,合作讓本領更大了。

幼兒表演故事,引導幼兒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小動物們合作摘果子的情節,進一步感受合作的快樂

1.幼兒自主選擇角色表演故事。

2.重點啓發幼兒能夠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小猴和梅花鹿的角色對話。

集體分享交流,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合作以及合作帶來的快樂1.引導幼兒講述,交流生活中合作的事情。

提問:在幼兒園裏做遊戲的時候你們是怎麼合作的?

2.欣賞視頻,進一步感受合作本領大以及合作帶來的快樂。

小結:

只要我們能互相幫助一起合作,我們的本領會更大,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活動評析《誰的本領大》是一篇久經傳承的童話故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但寓意深刻。這篇童話故事以梅花鹿和小猴比本領--遇到困難想辦法--相互合作摘到果子的情節爲主線,揭示了互相幫助、相互合作才能摘到果子、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綱要》指出:"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針對中班幼兒語言正處在迅速發展時期以及具體形象思維的學習特點,學習角色對話對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爲此,本活動對故事進行了適當調整,增加了動物之間的對話。活動中,運用課件呈現賞析故事、猜測討論解決困難、角色體驗理解內容、情感對比明晰道理、關注生活提升經驗的環節,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積極大膽地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不僅僅獲得語言經驗的積累,同時也促進了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活動中主要運用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1.視聽結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多媒體具有聲畫並茂、視聽結合、感染力強的特點。利用這一特點,創設幼兒喜歡的生動有趣的情景,使幼兒如臨其境,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情感。

動畫演示情境,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根據中班幼兒直覺形象思維的特點。在活動中,我們依據故事內容,通過課件的演示,生動地表現故事中小猴和梅花鹿摘不到果子到合作摘到果子的過程,讓幼兒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不僅有助於幼兒模仿,還有利於幼兒對文學作品產生興趣。

再現生活掠影,幫助幼兒提升經驗。利用ppt展示幼兒生活中團結友愛、相互合作的精彩瞬間,幫助幼兒回憶、發現生活當中處處體現互幫互助、相互合作的重要性,進一步促進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有效提問,引導幼兒分析故事情節,明晰故事所講道理提問是支持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有效手段,是教學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種交流方式,我們充分利用有效提問的教學手段,給幼兒創造想說、敢說的空間,讓語言活動成爲師幼雙方積極互動的過程。

開放性提問。活動中,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在故事情節發展的轉折處停一停,拋給孩子們開放性的問題,活躍孩子的思維,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引導幼兒整體把握故事的內容。如:"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猴和梅花鹿都摘到果子?"這樣的問題給孩子提供想象的空間,使幼兒有話樂說、勇於思考,更能有效地促進師幼間的互動,也能帶領幼兒走進作品,與作品產生共鳴。

分析性提問。針對故事的發展脈絡及角色的情感變化,提出分析性的問題,幫助幼兒理解角色,感悟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如:"爲什麼小猴和梅花鹿一開始沒有摘到果子,後來摘到果子了?"通過這樣的問題互動,能夠引發幼兒根據情節分析問題。

遞進性提問。活動開始提出"誰的本領大"這個問題,意在引發幼兒說出自己的認識;在分段講述中,再次出現這個問題意在引導幼兒體會理解有些事情僅憑個人的本領是完不成的;在完整理解故事的過程中,第三次提到"誰的本領大",意在引導幼兒理解合作本領大的道理。三個相同的問題,體現了問題的遞進性,也使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3.體驗式學習,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美國行爲主義教育學家庫伯提出的體驗式主動學習理論指出:"幼兒是在體驗中獲得感知,提高認識經驗的。"過程性的體驗和感受,不僅使孩子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容和角色的心理變化,而且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情感,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在活動中我們運用模仿、表演遊戲等形式,啓發引導幼兒用語言、表情、動作,表達對故事的理解。如:在模仿小猴、梅花鹿摘果子的過程中,理解它們着急的心情;通過模仿角色對話,從而掌握合作的方法。

4.聯繫生活實際,喚起幼兒回憶,提升幼兒合作的經驗中班幼兒是合作意識萌芽的階段,也是培養合作性的關鍵期。喚起幼兒回憶與同伴互相幫助、一起合作的生活場景,爲幼兒提供一個將文學作品經驗遷移到生活中與幼兒生活經驗結合起來的機會,從而加深對故事裏所講道理的理解和應用,形成願意與同伴合作的態度,掌握與同伴合作的方法,增強幼兒在生活中的合作意識。在促進語言能力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詩歌《蹦蹦跳》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小詩,符合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詩歌語言簡練,富有節奏,通過簡短的幾句,把小動物的動作形象地描繪了出來。整首詩歌讀來朗朗上口,從中可感受到生動的遊戲

趣味,帶給幼兒一種活潑美好的精神感受。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感受並理解詩歌,並能用恰當的語言、動作表現自己的理解。

2. 鼓勵幼兒模仿詩歌句型說一名話,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

3. 培養幼兒樂意傾聽別人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電腦

課件

《蹦蹦跳》

課件

說明:

按“開始”按鈕進入主畫面,主畫面四個按鈕內容爲:

“蹦跳”鈕:結合兒歌內容的相關動畫。

“兒歌”鈕:與兒歌相關的四個動物,藉此畫面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動物”鈕:引導幼兒根據畫面提供的各種動物進行兒歌仿編。

“游泳”鈕:以游泳爲主要內容的動畫。這是開放性內容,讓幼兒模仿《蹦蹦跳》進行有關“遊”的仿編學習。

2、青蛙、白兔、袋鼠、麻雀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入課題。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並介紹它形象的動作特徵。

師:“小朋友,聽說你們都很喜歡小動物,是嗎?那請你與好朋友交流交流,你都喜歡哪些小動物?它會做些什麼動作?”

二、欣賞詩歌。結合播放課件,讓幼兒理解、感受詩歌。

1、播放課件“蹦跳”中“青蛙捉蟲”的一段。

(1)看!誰來了?在幹什麼?它是怎樣捉害蟲的?

(2)啓發幼兒模仿青蛙蹦蹦跳動作,邊學說“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蟲,吃個飽”。

2、播放課件“蹦跳”中“小兔採蘑菇”的一段。

(1)師:“小白兔,蹦蹦跳,在幹什麼呢?”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所觀察到的情景。

(2)讓幼兒仔細觀察,小白兔跳到山前幹什麼,跳到山後幹什麼?

(3)師幼一起學做小白兔,邊念邊跳“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採蘑菇,跳到山後吃青草。”

3、師:“看,還有誰也在蹦蹦跳,它們蹦蹦跳在做什麼呀?”。播放課件“袋鼠、麻雀蹦蹦跳”的一段。

(1) 唷,原來是誰在蹦蹦跳?

(2) 教師模仿小袋鼠頭一伸一縮,讓幼兒說說大袋鼠袋袋裏的小

寶寶

在幹什麼?

然後模仿練習“大袋鼠,蹦蹦跳,袋袋裏的小

寶寶

,探頭又探腦。”

(3) 小麻雀,蹦蹦跳在幹嗎呢?請個別幼兒模仿練習“小麻雀,跳到枝頭唱個歌,跳到地上做做操”的動作,然後集體模仿練習。

4 、播放“兒歌”鈕內容,借與兒歌相關的四個動物畫面,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引導幼兒邊看動畫邊同老師一起朗誦詩歌。

三、兒歌表演。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戴上,說到哪種動物,就請戴該頭飾的幼兒進行表演。根據幼兒興趣,可互換角色頭飾再繼續詩歌表演。

四、仿編活動。

1、會蹦蹦跳的動物還有好多好多,你知道還有誰也會蹦蹦跳呢?在幼兒討論後,播放“動物”鈕的內容,讓幼兒觀看。

2、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蹦蹦跳爲線索,編一句與該動物有關的話。

3、請幼兒自由組合四人合作,模仿所學《蹦蹦跳》仿編詩歌,並進行交流。

四、開放活動。

1、播放“游泳”鈕的內容,讓幼兒觀看這些動物在幹什麼,是否可用蹦蹦跳來講它們的動作,讓幼兒思考該用啥恰當的話來描述它們的活動內容。

2、請幼兒大膽說說自己仿編的有關游泳的詩歌,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延伸活動。激發幼兒繼續進行仿編的熱情。

大自然中的動物,它們有的會蹦蹦跳,有的會遊呀遊,有的會飛,有的會爬,小朋友們可要仔細觀察,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動作,爲它們編出好聽的話,相信小朋友都是很能幹的。

活動評價:

本次活動,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詩歌內容演釋成形象生動的動畫,使教學內容的聲、情、意、色直接作用於幼兒視聽器官,使兒歌內容變得直觀、具體。它既符合幼兒喜好鮮豔動態畫面的特點,吸引其注意,又符合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水平,便於幼兒理解和掌握了。整個活動中幼兒表現得輕鬆、愉快、積極,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該活動既具有領域的特色又突破了領域的侷限,活動中“看看”、“說說”、“做做”自然相連,讓幼兒在多種感官的互動中獲取經驗、理解詩歌,並用恰當的語言、動作表現自己的理解,模仿詩歌句型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象。從

遊戲化的趣味活動中,帶給孩子們活潑、美好的精神感受。

附:

詩 歌 蹦蹦跳

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蟲,吃個飽。

大袋鼠,蹦蹦跳,袋袋裏的小袋鼠,探頭又探腦。

小麻雀,蹦蹦跳,枝頭跳跳唱個歌,地上跳跳做做操。

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採蘑菇,跳到山後吃青草。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練習發“Zhang”“SUO”的音,學習詞語“長大”、“縮小”。

2、能大膽於在集體面前說話。

3、感受故事蘊含的幽默感,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4、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蘊含的幽默感,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練習發“Zhang”“SUO”的音。

活動準備:

米皮皮圖片一幅,五彩小棍一根,米皮皮頭飾一個,故事圖片四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1、出示米皮皮圖片。小朋友們看,今天,教師請來了一隻小老鼠來我們班做客,嗯,它叫米皮皮,我們一起來向米皮皮問好吧!(米皮皮好!)“小朋友們好!”

2、米皮皮還帶來了一樣寶貝,叫“敲敲長”。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來念念看(敲敲長)。

3、米皮皮的敲敲長是一根五顏擁六色很漂亮的小棍,我們就叫它五彩小棍吧!“五彩小棍”我們一起說說看!

4、剛纔老師已經說了,這根五彩小棍是米皮皮的寶貝,那麼,它到底有什麼用呢?我們一起聽完故事就知道了。

5、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一遍,(不借助圖片)提問:

(1)米皮皮有件什麼寶貝叫什麼呀?(請幼兒回答,並及時鼓勵)

(2)它是一根怎樣的棍子呢?(五彩小棍)

(3)米皮皮的敲調長有什麼用呢?(它能使物體長大事縮小)好,我們再來聽一遍。

6、再次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藉助圖片)

敲敲長使什麼長在了?使什麼縮小了!

米皮皮是怎麼說的呢?(長長長、縮縮縮)

二、遊戲

現在,我們也來玩一個遊戲,我來當“米皮皮”(帶上頭飾)

1、這是我的“敲敲長”,請小朋友來當“小豆苗、胡蘿蔔,小磨菇,還有狼婆婆,

2、在玩遊戲之前,米皮皮要告訴小朋友遊戲的規則,你們一定要仔細聽噢!

3、當米皮皮用“敲敲長“敲到你的時候,你們就扭一扭身體向上長,還要說”啊哈,我長大了。“好,我們一起來說說看,啊哈,我長大了!”

4、當米皮皮用小木棍敲到你說:“縮縮縮”的時候,你就扭一扭身體,蹲下去,還要說:“唉啊,我縮小了。”我們也來學學看吧。“唉啊,我縮小了!”小朋友們說的真好聽。

5、好了,我們開始做遊戲吧!

6、今天天氣真好,我要到田野裏去看一下,小豆苗長的怎麼樣了,咦,小豆苗怎麼還沒有長大了,我一定要讓它長的又高又壯的。“小豆苗,長長長!”

敲到的幼兒就扭一扭身子,向上長,嘴裏說:“啊哈,我長大了。”

咦,小豆苗真的長大了,而且長的很漂亮,太棒了!

好,我再來試試看,小豆苗“長、長、長”這棵小豆苗也長得又高又壯的,我很喜歡。

7、咦,那邊的胡蘿蔔還這麼小,怪不得兔媽媽不高興呢?原來是這麼加速啊,沒問題,讓我來試試看,“胡蘿蔔,長長長!”啊!胡蘿蔔長大了,胡蘿蔔長大了!

8、怎麼突然下雨了,沒帶傘怎麼辦?啊,幸好草地上還有幾朵小蘑菇,“小蘑菇,長長長!”

幼兒就扭一扭身子向上長,“啊哈,我長大了!”

9、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小豆芽,小蘿蔔們我們一起來做遊戲吧!“不好了,不好了,前面來了一隻大灰狼,怎麼辦呢!噢,我用我的寶貝敲一下。“大灰狼、縮縮縮”(教師用敲敲長的另外一頭敲!“太好了,大灰狼,真的變小了!”

10、你們說米皮皮的“敲敲長”是不是啊!(是)

11、如果米皮皮用五角星這一頭敲你,你就會長大,那如果用另外一頭敲的話呢?(會縮小)

12、你們想不想有一根“敲敲長”(想)

13、如果你有“敲敲長”的話,你會讓哪些東西長大或縮小呢?

14、請一名幼兒當米皮皮再來玩一次遊戲。(教師指導)。

課後反思:

《米皮皮的“敲敲長”》是一個幽默有趣的童話故事,它有助於培養幼兒積極向上,樂於助人的美好情感。作品裏的內容以及部分詞句如:"zhǎng"、"Suō"的發音等都是幼兒參與語言活動的基本學習因素。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設計情感態度和基本技能方面的三維目標。圍繞着活動的目標,在瞭解幼兒實際能力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了各個層次、不同類別的問題,如:根據文學作品的描述就能回答的較爲直觀淺顯的封閉式問題:“敲敲長是一根怎樣的小棍?”“它能讓誰變大?讓誰縮小?”等;還有需要經過幼兒思考的深一層次的半開放式問題:“你爲什麼喜歡米皮皮?”等;更有拓展幼兒思維的開放式問題“你想讓哪些東西變大或縮小,爲什麼?”“你怎麼樣用敲敲長來幫助大家?”等等。不同的問題迎合了不同能力幼兒的需求,幼兒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選擇問題作答。教師對幼兒回答的肯定以及合理的引導追問能讓幼兒從中能感受到活動的樂趣和成功感。隨着活動的深入開展,問題的層層遞進,活動也變得**迭起。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把幼兒帶入到童話情境中,幼兒的興致始終高漲,在這樣的活動氛圍中,他們能大膽,自然地進行意願表述,深刻地領略到童話故事的幽默意境,從而進入角色,以角色扮演、參與遊戲的方式來練習語句,而達成活動目標。

當然,整個活動組織下來,也有不足之處,如:爲了營造輕鬆、幽默、愉快、熱鬧的遊戲氛圍,教師的語言過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幼兒表達的機會;幼兒雖然能愉快、興奮地參與活動,但活動的整體性還有待加強,組織過程還可以更緊密;問題提出後教師急於讓幼兒回答、急於引導,幼兒缺少考慮的時間。這種種不足之處還有待於調整改進。

教師的提問和應答以及合理的引導是活動成功開展、幼兒主動學習的關鍵。如何讓幼兒輕鬆愉快地參與到學習中去,還有待於我們更深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