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集合五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集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K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集合五篇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身邊有哪些危險,增強安全意識,遠離不安全因素。

2、在講講、議議中培養幼兒大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想法,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教學用PPT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知道我們身邊有哪些危險嗎?我們的家裏有沒有危險?都有哪些危險呢?

2、出示PPT圖片,一起來看看家裏的危險。(教師和幼兒邊討論邊說)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張圖片,這是什麼?(熱水壺)

在家裏,我們用它來幹什麼?爸爸媽媽通常會把它放在什麼地方?小朋友會去碰他嗎?熱水壺有什麼危險?你知道使用熱水壺需要注意些什麼嗎?(小朋友好奇心都很強,他們會對熱水壺裏冒出來的熱氣感興趣,有的小朋友甚至把手伸到裝有熱水的壺口邊玩,不小心就被燙傷;如果把壺放在茶几等高的地方,熱水壺容易砸下來燙傷小朋友,熱水壺的內膽破碎後容易劃傷小朋友。)邊講解邊配合發生的危險事故圖片。

放映第二種危險物品(打火機)

打火機有什麼用途,我們通常會在哪裏看到它?它能幫我們很多忙,那如果使用不當,會發生什麼危險呢?(小朋友對打火機裏面的液體很感興趣,一部分小朋友就會嘗試着把打火機弄開看看裏面到底裝了什麼,在打不開的情況下有的人就會亂摔,卻不知道打火機裏面裝了汽油,一摔就容易爆炸,爆炸後打火機的塑料外殼會飛濺到四面八方,不小心就飛到小朋友身上燙傷小朋友;如果使用打火機來照明,也容易發生火災,因爲家裏布做的東西很多,容易着火。)邊講解邊配合發生的危險事故圖片。

放映第三種危險物品(液化氣罐子)

液化氣是用來做什麼的?它爲我們提供了哪些方便?那你知道它的構造嗎?液化氣有什麼危險呢?(液化氣有一個開關,用一根紅色的管子連着液化竈,我們把開關打開才能用,不用的時候要把它關掉。小朋友如果亂擰開關就會導致煤氣泄漏,煤氣是一種有毒氣體,進入到人的身體裏會發生頭暈,呼吸困難,窒息,最後死亡等情況,所以他很危險。液化氣使用不當也會發生爆炸事故)邊講解邊配合發生的危險事故圖片。

放映第四種危險物品(微波爐)

微波爐能幫我們什麼忙?它有那麼多的好處,裏面沒有熱水、汽油和煤氣,它有什麼危險呢?(微波爐是電器,小朋友使用不當會發生觸電事故)

3、遊戲鞏固“我說你答”,答對的小朋友給小貼畫作獎勵。

熱水壺應該放在高處還是地處?

可以把手伸進熱水壺嗎?

打火機可不可以摔?

如果有一件小朋友很喜歡的玩具掉到牀底下可不可以用打火機照明去撿?

火警電話:119

遇到火災時什麼辦法離開火場又快又安全?A、乘電梯B、走樓梯

火災煙霧很濃時可以用乾毛巾還是溼毛巾捂住口鼻?

液化氣的開關能當玩具嗎?

煤氣泄漏怎麼辦?A、開窗B、關窗

手上沾有水能插電嗎?

有人觸電怎麼辦?切斷電源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留意生活中還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

活動反思:

《危險在哪裏》一課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品德的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會照顧自己》的第三個主題。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髮現我們身邊的危險,認識一些常見的安全標誌,掌握基本的自救和求助方法,從而保護自己,讓自己遠離危險。

在課堂導入時,我播放了一段本校學生在課間爬圍牆的錄像,同學看到熟悉的校服,熟悉的校園,情緒都很激動,當看到同學在攀爬圍牆的時候,孩子們都不約而同的大叫到:危險!看到學生們這樣的反應,我知道自己的導入設計成功了。在後面的教學設計中,我緊扣教材,利用教材優勢,從一幅幅精美的情景圖培養學生去觀察、去感悟、去了解與“危險”有關的一切。再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校園爲載體,根據學生出現的情況製作錄像,讓學生更加形象的認識到哪些行爲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

對於書本上45頁所例舉來自陌生人的危險,我採取讓學生扮演的方式去體會。最後用一首《安全歌》結束活動,進一步認識安全的重要。

危險時刻潛伏在我們的身邊,威脅着我們的健康和生命,作爲小學生,僅通過一堂課,對危險的認識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那就需要我們時刻提醒學生,關注學生,讓危險遠離我們。

生命是萬事之源,我們要讓學生在成長的歷程裏,感知安全情繫生命,情繫我們千家萬戶的幸福。

小百科:危險是警告詞,指某一系統、產品、或設備或操作的內部和外部的一種潛在的狀態,其發生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狀態,還有是一些機械類的危害。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安全標記,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

2.知道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使幼兒初步懂得遇事不慌,初步對安全標誌產生興趣。

3.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幼兒語言表達、動手動腦及創造想象力的能力。

活動準備:

PPT圖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標誌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圖片,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1.觀察生活中常見的五顏六色的標誌,(教案:)如各類汽車標誌、郵電標誌、天氣標誌、食品包裝標誌等。

2.請幼兒議論並:這些標誌用簡單明瞭的固定圖案告訴我們什麼事或者怎麼做。

(二)幫助幼兒領會安全標誌的工作,安全標誌的特徵

1.提問:

爲什麼要有安全標誌?安全標誌有什麼作用?你怎麼知道它是安全標誌呢?

2.幼兒討論並得出結論

(1)生活需要安全,安全標誌可以給我們帶來方便;

(2)安全標誌的作用是提示或者警告;

(3)安全標誌的特點是圖案簡單,一目瞭然。

3.通過遊戲讓幼兒發現標誌在生活中的作用。

遊戲:找標誌。

幼兒分成兩組,站成兩排,面對面。老師把圖標的卡片放在兩組中間的桌子上,並播放PPT,讓幼兒觀察PPT的每張圖片上應該給它放上什麼安全標誌,說對的那組得一分,得分最多的獲勝並得到獎勵。

(三)引導幼兒認識幾類常見的安全標誌教師出示安全標誌卡片分別介紹:

1.禁止標誌:用於阻止人們做某些事情的。如禁止煙火標誌、劇毒標誌等。

2.警告標誌:用於提醒人們注意、小心的。如交通信號燈、道路急轉彎標誌等。

3.指示標誌:用於提醒人們應該怎麼樣做的。如安全出口、安全甬道標誌等。

(四)通過看視頻,讓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標誌

1.教師播放視頻,讓幼兒觀看視頻。

2.教師:這些標誌在我們生活中告訴我們不能做什麼事、注意什麼事、和提醒我們該怎麼做, 有了這些標誌,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安全。

活動延伸

1.教師與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安全標誌,把見到的安全標誌畫下來。

2.在遊戲角創辦"安全標誌展覽會",請幼兒欣賞並學習分類。

3.利用日常活動加強對禁止標誌、警告標誌、指示標誌的識記,隨時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讓幼兒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進行安全教育。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燈,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2、通過參與情境遊戲活動,理解紅綠燈的作用,進行安全教育。

3、從小樹立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品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遵守社會交通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紅、黃、綠燈,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

2、難點:理解紅綠燈的作用

活動準備

紅、黃、綠燈圖片,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教師出示紅、黃、綠三個圓片,讓小朋友猜猜你想到了什麼?引出活動主題,跟着小不點一起來認識紅綠燈。

二、認識紅綠燈:

看視頻課件提問題:

1、小不點他們來到了哪裏?那麼多車,要是撞上怎麼辦?

2、紅綠燈是做什麼的?

3、紅綠燈是怎麼指揮交通的?

4、看看小不點他們在路口又有什麼發現?

5、你們知道什麼是紅綠燈和斑馬線了麼?

教師小結:

小朋友坐車或行走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綠燈可以走,紅燈不能走,過街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過,要慢慢走,不能亂跑。爸爸媽媽在要牽着爸爸媽媽的手。

三、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老師當交通燈,一隻手拿紅燈,一隻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開着車子過“馬路”時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遊戲一次。

四、學習兒歌:紅綠燈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主要是從幼兒的興趣引導,先激發幼兒興趣,從而認識事物,在參與到遊戲中領悟。

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學習氛圍濃厚,大部分幼兒都能在玩中認識到遵守交通的重要性。

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兒只注重於玩的過程,而沒能在過程中認識到遊戲的真正意義。所以,如果再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遊戲中多讓幼兒討論,讓他們自己去傾聽領悟。

小百科:交通信號燈是指揮交通運行的信號燈,一般由紅燈、綠燈、黃燈組成。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准許通行,黃燈表示警示。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火的一些知識,懂得火對人們的好處和危害。

2、瞭解防火的簡單方法,培養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瞭解火的用途,掌握簡單的防火措施,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一起來滅火

2、ppt課件:認識火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猜謎語

紅光光,大大篷,見風它就更逞兇;無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風。

二、展開

1、出示圖片,瞭解火的發展。

討論:火是怎麼來的呢?

教師:最早是鑽木取火,後來從打火石發明了火柴,科學的進步人們又發明了打火機,現在我們能用電子打火。

2、瞭解火的特點。

(1)點燃蠟燭

讓幼兒觀察火苗的顏色(藍色、黃色、紅色),並通過觀察說出火能發光。

(2)讓幼兒用手靠近蠟燭的火焰,感受火能發熱。

(3)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點燃三支蠟燭,把大小不同的三個燒杯蓋上。

觀察結果:

最小的杯子因爲裏面空氣最少,火熄滅最快;

最大的杯子因爲裏面空氣最多,火熄滅的最慢。

(4)瞭解火怕水的特點。

向燃燒的蠟燭上澆水,火會滅。

3、引導幼兒討論火的用途與危害。

(1)火有哪些用途?

(照明、取暖、煮飯燒水、發電……)

(2)火有哪些危害?

(使用不當或疏忽大意會燒傷人,燒燬房屋和樹木,引起火災)

4、瞭解簡單的防火方法。

教師:火的危害雖然很大,但是我們不用怕它,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識。

(1)平時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煙花爆竹。

(2)如果不慎燒了東西,立即報告大人並立即離開。

(3)火勢太大要撥打火警電話119,求得消防員幫助。

(4)如果身上着了火,就在地上打滾,壓滅火焰。

(5)如有濃煙就用溼布掩着鼻子,衝向門外。

(6)如果被大夥圍困,應盡力呼救,並想辦法逃出。

5、遊戲:着火了。

教師說出一種着火的情況,幼兒做出相應的應對動作及模仿措施。

教師小結活動內容,教育幼兒要學會自我保護。

小百科:火,漢語常用字,讀作huǒ,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指物體燃燒時產生的光焰,後引申爲產生光焰的爆炸或射擊、怒氣、中醫學上的燥熱之氣、熱烈的、紅色的等含義。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和平衡能力,促使幼兒身體兩側肌肉力量的協調發展。

2、培養幼兒互助、友愛、勇敢、合作的品質及能力。

3、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幼兒分兩組,每組一輛小三輪自行車,用彩色紙裝扮一下,看哪組的自行車漂亮。

2、繞障礙騎車:在活動場地上有間隔地放置一些皮球或畫一些標誌(動物圖案等),幼兒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地騎車繞過障礙。在每個幼兒掌握了要求、騎車基本熟練後,可開展小組比賽,看哪組騎得好又快。

3、合作推車比賽:每組兩個幼兒,一個坐車握把、腳放在踏板上但不準驅動;另一個在後面推動小車,二人合作,比賽哪組騎得好且快。根據情況交換角色。

活動建議

1、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同時要勇敢。

2、可以騎、推相結合,也可以三人一組(一人騎、兩人在後推)展開比賽。

活動反思

本課以學生常見的自行車爲研究對象,指導學生認識機器是由動力部分、傳動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四部分以及每部分包括的部分的部件組成。同時本課也是本單元的綜合課,進一步培養學生進行獨立研究的能力,幫助學生提升有關簡單機械的認知,認識到簡單機械可以組合成各種複雜的機器,這些機器應用生產生活中,有助於人們提高工作效率。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指導學生認識機器是由動力部分、傳動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四部分以及每部分包括的部分的部件組成。爲了更好地達到這個教學目標,我用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自行車的研究方案,寫一份研究計劃,包括:研究任務、擬採用的研究方法、設計記錄表格、分配研究任務以及工具的準備。課後每個小組交一份初步的研究計劃,教師批改,指導。第二課時學生拿着經過修改的研究計劃,分小組觀察研究自行車的結構,做好記錄,下課後上交研究報告。教師批改,看看同學們較集中的問題,下節課講解分析。這樣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對重點的掌握比較透徹。而且將課室搬到課室外,把自行車這個實物搬到課堂,學生自己動手去研究這種教學手段很受學生歡迎,收效較好。不過如何管好學生在室外上課的紀律,如何保證每個學生都是在研究自行車而不是在玩耍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