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範文錦集7篇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範文錦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範文錦集7篇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的寧靜、輕柔與優美,體驗媽媽對寶寶的關愛。

2、能安靜傾聽音樂,能用自己喜愛的動作表現媽媽哄寶寶睡覺的情景。

活動準備:

布娃娃及動物玩具每人一個,寧靜、輕柔的音樂;創設與音樂相符的環境。

活動過程:

一、利用娃娃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哇哇哇哭的娃娃,"寶寶哭了,要睡覺了,怎麼辦?誰來幫我想想辦法?(讓幼兒來說說你有什麼辦法)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當爸爸媽媽,哄哄寶寶睡覺。

二、教師邊表演 邊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安靜傾聽。

1、教師邊唱歌曲,邊搖着娃娃,歌曲輕柔,動作緩慢,寶寶聽着歌曲睡着了

2、你們覺得這首歌曲聽起來怎麼樣?(請個別幼兒來說說)是總結幼兒的發言,並豐富搖籃曲

3、請個別幼兒來師範怎麼樣抱寶寶睡覺的動作。

三、引導幼兒圍坐在教師身邊

再次感受音樂的安靜,優美的情緒,享受音樂中媽媽對寶寶的關愛,並嘗試用體態、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1、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當爸爸媽媽,哄哄寶寶睡覺。

2、幼兒抱起布娃娃,跟着老師邊搖呀搖,邊唱歌曲哄寶寶睡覺。

3、教師講評抱布娃娃中出現的問題,要求幼兒按照正確的方法再來一遍

四、音樂遊戲《散步》

1、幼兒抱着布娃娃隨音樂的變化而做相應的動作。

2、讓幼兒玩辦家家當爸爸媽媽,從中體會遊戲中的樂趣。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在角色遊戲情景中佈置娃娃、動物睡覺的場景,自己扮演娃娃的爸爸、媽媽,隨音樂表現哄寶寶睡覺。

2、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孩子睡覺前唱給孩子聽,演唱時要輕柔舒緩。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用圖形粘貼頭飾的方法,培養幼兒對粘貼頭飾的興趣。

2、幫助幼兒複習、鞏固對各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1、小白兔頭飾一個,各種頭飾範例、皮筋、裝訂器。

2、幼兒操作材料:大圖形紙卡若干,大小同的幾何圖形若干,糨糊、抹布、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戴着小白兔頭飾,走進教室,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老師頭上戴的是什麼小動物頭飾?你們仔細觀察小白兔頭飾是用什麼圖形粘成的?它的兩隻耳朵是什麼圖形?它的兩隻眼睛是什麼圖形?”

2、教師出示各種頭飾範例,請幼兒欣賞。

“你們看,頭飾上都是誰?這些頭飾都用了哪些圖形?”“它們哪些部分的圖形是一樣的?”

3、教師講解示範粘貼方法。

(1)可以任意選擇一張大圖形紙卡做小動物的臉。

(2)再選出眼睛和耳朵的圖形,注意兩隻眼睛,兩隻耳朵的圖形要一樣,大小要相同。

(3)然後再選出嘴和鼻子的圖形。在眼睛、耳朵、鼻子、嘴等圖形背面分別抹上糨糊,抹的時候要少一點,並把它們粘到大圖形紙卡的適當位置。

(4)用抹布把手擦乾淨,需要添畫的用彩筆進行添畫。

4、幼兒創作頭飾。

(1)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進行指導,重點指導五官粘貼位置。

(2)幼兒做好頭飾後,教師幫助訂上皮筋。

(3)鼓勵幼兒做的與教師不一樣。

5、遊戲“圖形樂園”。

(1)介紹遊戲名稱,請小朋友把自己創作的頭飾戴好,到圖形樂園裏玩。

(2)講解遊戲玩法。

a.介紹遊戲場地。

向幼兒介紹六種圖形樂園:圓形樂園、正方形樂園、三角形樂園、梯形樂園、半圓形樂園、橢圓形樂園

b.到圖形樂園玩的要求是:你的臉是什麼圖形,就到什麼圖形樂園裏玩。

c.小朋友要互相看,誰找錯了樂園。

請找錯的小朋友再玩一遍。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但孩子對媽媽的瞭解卻很少。讓孩子初步地瞭解媽媽的工作,瞭解媽媽工作的辛苦,引發幼兒關心媽媽情感的基礎,由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清楚地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用畫面的方式表現媽媽抱着自己的溫馨情景。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清楚地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活動準備:

活動前請家長幫忙發一張抱着孩子的照片的電子版給教師,幼兒用書《媽媽和我》,教學電子資源《媽媽和我》,圖畫紙、水彩筆、油畫棒、彩色蠟筆。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一起欣賞幼兒用書封底的名畫《母與子》和兩幅幼兒作品。

1.畫裏有誰?

2.他們是什麼樣子的?

3.畫裏的媽媽是怎樣抱小寶寶的?

4.小寶寶胖嘟嘟的手在做什麼?

5.小朋友的作品裏媽媽坐在什麼地方?她穿着什麼顏色的衣服?

二、教師播放電子資源中其他“母與子”的名畫,請幼兒欣賞。

三、教師播放家長抱着孩子的照片,請幼兒進行分享。

1.這是誰和自己的媽媽呢?

2.你的媽媽是怎麼抱你的?

3.媽媽抱着你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四、給幼兒發放圖畫紙和畫筆,請幼兒畫一畫媽媽抱着自己的樣子。

五、延伸活動:語言《我的媽媽》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引導孩子關心愛護媽媽,不依賴媽媽,萌發獨立活動的意識。由於孩子認識水平的限制,所以,在討論媽媽的工作時,僅限於知道媽媽在哪裏工作。還應在以後的活動中讓幼兒能通過多種途徑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愛,瞭解到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並能大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喜愛之情。但小班孩子的情感萌發,還需依賴生動、有趣的活動來實現。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體驗作畫過程中的樂趣。

2、能使用棉籤大膽作畫。

3、瞭解冬天的落葉樹的主要特徵。

重點:

積極觀察,初步瞭解冬天落葉樹的特徵。使用棉籤畫樹幹和樹枝。

難點:

使用棉籤畫樹幹和樹枝。注意繪畫方式,保持繪畫整潔。

準備:

黃色、藍色卡紙若干,棉籤,顏料,課件《冬天的樹》,範畫兩張,過程:

1、幼兒觀察冬天的樹,瞭解冬天落葉樹的特徵。

(1)師:寒冷的'冬天來到了,有許多的大樹媽媽都發生了變化,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觀看視頻《冬天的樹》)幼兒觀察,教師提問:冬天裏的樹是什麼樣的?樹枝有什麼變化?小樹葉都離開了媽媽,變得光禿禿的。這種樹我們叫它落葉樹。

(2)觀察樹幹和樹枝。問:大樹媽媽的身體在哪裏?樹幹是怎樣的?

師:看!大樹媽媽在向我們揮手呢!它的樹枝是什麼樣的呢?

2、學習用棉籤蘸顏料畫冬天的樹。

(1)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冬天的樹是什麼樣的?要怎麼畫呢?

(2)根據幼兒回答,引導幼兒小結:樹上有樹幹、樹枝。畫時先畫樹幹,再畫樹枝。教師邊說邊示範並請個別幼兒嘗試。

3、幼兒繪畫(1)請幼兒用棉籤大膽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2)鼓勵幼兒畫出自己見過的或喜歡的樹,可畫一棵,也可以畫幾棵。

(3)作畫時保持清潔衛生。

4、繪畫活動結束(1)將作品貼起來組成"冬天的小樹林"並欣賞同伴作品,說說你喜歡哪張作品。

(2)向客人老師介紹你的作品。

(3)整理小結。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通過粘貼、塗畫等方式創作水果偶。

重點難點:

通過粘貼、塗畫等方式創作水果偶。

活動準備:

1.各種水果實物。

2.五官貼紙、一次性紙杯、牙籤、色紙、皺紋紙等各種用於裝飾的材料。

3.水彩筆、膠棒、水果刀、安全剪刀。

4.教學電子資源:【可愛的水果偶】。

5.請家長到幼兒園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一、教師簡要向家長介紹“水果多多''主題的內容,幫助家長了解今天的活動的主要目的。

——“水果多多''的主題我們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小朋友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水果名字,並且還能用各種形容詞描述水果的顏色、味道、外形特徵點等。今天製作“水果偶”的活動有助於增強孩子對“水果”這個主題的興趣,還能展現孩子的創造力。

二、教師介紹製作水果偶的要求,並播放教學電子資源中的圖片給大家看。

三、家長和孩子選擇相應的材料進行水果偶的製作,比如:用五官貼紙給水果貼上眼睛、嘴巴、鼻子;或者用水彩筆給水果畫出五官;或者用水果刀刻畫出五官;還可以用一次性紙杯當作水果的身體,並用水彩筆在紙杯上塗塗畫畫做裝飾等。

四、將做好的水果偶擺放在一起,大家一起欣賞並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給做好的水果偶起名字。

1.你們用什麼水果做的?做的是什麼?它的名字叫什麼?

2.我們是用芒果做的,上面插了很多小牙籤,它的名字叫做“芒果刺蝟”。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6

藝術活動:《捉小魚》(音樂遊戲)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自由的表現魚兒遊動的動作,感受音樂的停頓。

2、有初步的角色意識,願意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觀察魚兒遊的動作,理解捕魚的意思。

2、物質準備:音樂《捉小魚》。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以小魚遊的遊戲引入,激發幼兒遊戲的願望。

教師:小朋友,小魚是怎麼遊的?誰來表演小魚遊?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魚遊吧。

(二)介紹遊戲的玩法。

玩法:請兩個幼兒雙手上舉,碰在一起做"網魚",其他的幼兒扮演"小魚",跟着音樂有節奏的遊動,一個接一個用碎步從網下鑽過。當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時,漁網迅速地放下,開始"捕魚",把"小魚"套進網裏。被捉到的幼兒排到尾末,遊戲繼續進行,等音樂反覆多變到結束時捕到的兩隻"小魚",與"漁網"交換角色,遊戲重新開始。

(三)提出遊戲要求。

(四)幼兒遊戲,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隨音樂學"魚兒"遊動的動作,讓幼兒享受自由隨音樂運動的快樂。

3、引導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感受音樂結束前的休止。

4、鼓勵幼兒創編各種表現魚兒遊動的動作,讓幼兒隨音樂進行遊戲。

5、開始時教師可以當捕魚人,幼兒熟悉玩法後,與幼兒交換角色。

(五)教師簡要評價後,幼兒自由做魚遊動作結束活動。

三、戶外活動:

1、體育遊戲: 小刺蝟 見領域活動指導P23。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春雨的聲音,理解小雨和種子之間的關係。

2、通過欣賞教師演唱,學會用輕輕的聲音演唱“沙沙沙”和種子“在說話”

3、樂意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

活動準備:

沙球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教師搖動沙球,並提問:

師: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麼聲音?

二、欣賞歌曲《春雨沙沙》

(1)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雨沙沙》

師:剛纔,你聽到誰在說話?它在說些什麼?

(2)教師帶領幼兒跟唱歌曲,提醒幼兒在“沙沙沙”處和種子“在說話”處用輕輕的聲音演唱。

三、表演歌曲。

(1)教師啓發幼兒嘗試根據歌詞的內容創編相應的動作。

(2)引導幼兒兩兩結伴,分別扮演小雨和種子,鼓勵幼兒邊唱歌邊表演。表演完畢後互換角色。

四、音樂遊戲《豬籠草》

師:春雨沙沙沙,種子發芽啦!春雨沙沙沙,種子長大啦!一隻小飛蟲飛過來找吃的東西啦,小飛蟲你可別吃我們的種子呀!怎麼辦,你有什麼好辦法呢?彆着急豬籠草正在等着小蟲子呢?(遊戲開展1-2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