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彙總7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彙總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彙總7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能積極參與語言活動,對故事表演感興趣。

2 豐富詞語:東倒西歪,亂七八糟。

3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推測想象,發展語言表述能力及分析能力。

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將故事的前半部分製作成幻燈片,將操場佈置成森林的場景(大樹、房子、草地、河水、大樹旁畫上血腳印直至小河邊),《黑貓警長》的主題音樂,黑貓警長、白貓警士的頭飾,請配班老師扮演大灰狼。

2 經驗準備:觀賞過《黑貓警長》的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故事名稱,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講故事,一起表演故事,你們願意嗎?故事的名稱叫做《這裏發生了什麼事》。(出示漢字讓幼兒認讀)

二、師生共同講述故事上半部分,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東倒西歪、亂七八糟”等詞語

1 教師播放幻燈片講述故事的第一段,提問:小白兔在家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2 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第二段,提問:小白兔家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小白兔又到哪裏去了呢?(學習用詞:東倒西歪、亂七八糟)

幼兒:平時小白兔家整整齊齊的,現在小白兔家搞得這麼亂七八糟的,家裏肯定有壞蛋來過,小白兔一定被壞蛋抓走了。

教師:小花鹿很着急,因爲小白兔家一定是有壞蛋來過的,小花鹿馬上會怎麼做?(教師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幻燈片,從中發現有電話機。)

幼兒:打110找黑貓警長來抓壞蛋。

教師:那麼小花鹿是怎麼向黑貓警長說的呢?(啓發幼兒在向黑貓警長彙報時,把“東倒西歪、亂七八糟”等詞語用進去。)

三、師生共同表演故事的下半段,大膽推測,續編故事

1 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黑貓警長和白貓警士。播放《黑貓警長》的主題音樂,引導幼兒學白貓警士騎摩托車的動作來到“森林中小兔子的家”。

2 引導幼兒認真偵察案發現場,尋找線索。

(1)觀察案發現場圖片,引導幼兒討論:這件事究竟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幼兒1:這件事是剛纔發生的,因爲小白兔家的爐火還旺着呢。幼兒2:這件事是剛纔發生的,因爲爐上的蘿蔔湯還有點熱氣。

教師:白貓警士剛纔說了,爐子裏還有火,蘿蔔湯裏還冒着熱氣,這就說明這裏的事情是剛纔發生的。那麼我們再到屋外仔細找找還有什麼可疑的地方。

(2)偵察周圍現場,教師引導幼兒報告偵察的情況,如“報告黑貓警長,我在xx地方發現了××”,教師注意幼兒語言的規範和用詞的準確。

幼兒1:報告黑貓警長,我在小河邊沒發現什麼情況。幼兒2:報告黑貓警長,我在山洞裏沒發現什麼情況。幼兒3:報告黑貓警長。我們在大樹旁發現了血腳印。

(3)引導幼兒根據發現的線索採取相應的行動。

討論:這是誰的血腳印?小白兔現在會怎麼樣?我們該怎麼做?

教師:警士們,我們沿着腳印去救小白兔吧。(到了小河邊)咦,怎麼腳印不見了?你們發現了什麼?(扮演大灰狼的教師撥弄草叢)

幼兒1:報告黑貓警長,草叢在動,有動靜。幼兒2:草叢是風吹動的。幼兒3:不對,一部分草在動,不是風吹的,是有情況。

“黑貓警長”下令:立即監視草叢。發現動靜馬上行動。(“白貓警士”包圍草叢,救出小白兔,抓出一隻大灰狼。)

(4)請幼兒將剛纔表演的故事用流暢的語言進行講述。

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故事的情節簡單地用圖畫表達出來,然後製作成小圖書與同伴進行分享。

附故事

這裏發生了什麼事

在一棵大樹旁,有一座美麗的小木房,木房裏住着一隻可愛的小白兔。一天,天氣真好,小花鹿提着花籃,要去小白兔家做客。他一邊唱着歌,一邊採着花。唱着走着,不一會兒,小白兔的家到了。噯,怎麼小白兔家的門敞開着。小花鹿心裏想:“小白兔肯定會熱情地接待我的。”小花鹿喊着:“小白兔,我來啦!”“咦,怎麼沒有人回答?屋裏怎麼一點聲音也沒有?”

小花鹿把門推開朝屋裏一看,嚇了一大跳。小白兔家裏的桌子、椅子東倒西歪,小白兔最愛吃的青菜蘿蔔湯都打翻在地。小花鹿張嘴直喊:“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裏,你在哪裏呀?”可是喊了半天還是沒有回答。“奇怪!小白兔到哪裏去了,家裏怎麼會亂成這個樣子的?”

小花鹿急忙跑到大樹旁,打電話給黑貓警長,“嘀鈴鈴……,你是黑貓警長嗎?我是小花鹿,小白兔家出事了,桌子、椅子東倒西歪,小白兔最愛吃的青菜蘿蔔湯都打翻在地,亂七八糟。黑貓警長。你快來,趕快來啊!”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講述內容,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豐富詞彙,培養幼兒學習散文的興趣以及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3.通過學習散文,培養幼兒良好的說話習慣。

二、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機、電視機、錄音機、春景圖一張、電教軟件、文字卡片。

三、活動過程

1.提示幼兒,說出冬天之後什麼季節來了。

2.出示春天的景圖讓幼兒觀察,並講述春天裏有些什麼。

3.啓發幼兒,思考用什麼詞語來描述春天裏有些什麼。

4.分小組討論,讓幼兒用不同的語言來描述春天的特徵。

5.出示圖片和相應的文字卡,指導幼兒用字來組詞,再用詞來造句。

6.根據畫面內容,有順序地把春天的景物描述出來,語言越優美越動聽越好。

7.聽錄音機姐姐的描述。

8.根據錄音機姐姐的描述進行表演。

9.讓幼兒自由擺弄卡片進行講述,進一步學習、鞏固。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讓幼兒繪畫春天的景色。欣賞表現春天的音樂,並讓幼兒根據音樂創編舞蹈。

五、生活中滲透 吃飯時注意衛生,預防春季傳染病的發生。

六、環境中滲透 佈置春天的環境圖,展示春天的各種景物。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在家裏豐富孩子的詞彙,瞭解春天的景色。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句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生日願望,並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3、引導幼兒說一些祝願朋友的話。

4、讓幼兒體驗過集體生日的樂趣。

活動準備:

環境佈置:一塊空白的牆面,作爲幼兒的許願牆。

課前讓幼兒瞭解自己的生日。

生日蛋糕一盒。

《生日快樂》的磁帶,錄音機,照相機。

白紙、蠟筆。

活動過程:

1、聽歌曲《生日快樂》,引出課題。

音樂響起,師生一起唱《生日快樂》歌。

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麼?我們一般會在什麼時候唱這首歌曲?

2、幼兒講述過生日的情景。

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你是什麼時候過生日的?

你和誰一起過生日?在哪裏過的?是怎樣過的?心情怎麼樣?(請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收到過哪些生日禮物,是誰送的?

3、幼兒講述生日願望。

你希望下一個生日怎麼過?請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教師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生日願望)。

4、幼兒許願。

你想實現你的生日願望嗎?讓我們到許願牆旁來許個願吧!

剛纔你許了什麼願呢?能告訴我們嗎?(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心願)5、畫生日願望。

我們把這些願望畫下來,然後貼在許願牆上,讓所有知道的人都來祝願你們早日實現這個願望,好嗎?

幼兒畫生日願望。(教師指導一些能力較差的幼兒)請先畫好的小朋友與身邊的好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生日願望。

請小朋友講講自己畫的是什麼生日願望?(教師把幼兒的話貼在許願牆上)想看看楊老師的生日願望嗎?(出示我的願望卡)我畫了一顆心,衷心地祝願小朋友都能實現自己的生日願望。

5、過集體生日,體驗集體生日的快樂。

你們知道嗎?這個月我們班有位小朋友生日了,她是誰呢?請這位小朋友上來,今天我們一起爲xx小朋友過生日,好嗎?

出示蛋糕,點蠟燭。我們應該對xx說些什麼祝願的話呢?(教師引導)xx心情怎麼樣?讓我們把這開心一刻永遠保留下來吧!(師生拍照留念)放《生日快樂》歌,師生一起唱。

師生一同享用蛋糕。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設計:

在“你變我變的”主題中,幼兒從身邊的事物中找變化的東西,圓圈可以變化成鍾、花朵、烏龜、小動物的頭等,一些廢舊的物品經過手的加工,可以變成許多有趣、新奇的東西,他們對自然界神奇的變化萌發了興趣。《神奇的小火車》充滿神奇、變化、詼諧的情節,讓孩子讀來有趣、有能引起他們的探究,因此本活動納入了這個主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變化。

2、能主動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自制背景圖及若干小圖片

2、幼兒收集有關動植物的變化過程的資料。

活動過程:

1、發現小火車的神奇。

——出示背景圖“小火車”,猜猜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

——什麼是神奇?

——教師結合故事將角色“小核桃”演示插入火車,變出一隻“桃子”。

——原來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車,它會變魔術。還有許多乘客想上火車,他們上車前和下車後相比會有那些變化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神奇的小火車”。

2、看看小火車會變什麼。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誰是小火車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小桃核下車後會變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祕密嗎?

——接着誰又上了車?它發生了什麼變化?下車的雞蛋爲什麼會變成毛茸茸、溼漉漉的小雞呢?

——小青蟲們上了車,它又變成了什麼?(重點幫助幼兒理解青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小男孩上了車,走下一位大鬍子叔叔,他是誰呢?

——原來大鬍子叔叔是小男孩變的,他喜歡這樣變嗎?那可怎麼辦呢?

——這真是一輛神奇的小火車,它能讓許多“乘客”上車後發生變化。往前開能長大,往後開就還原。

在我們周圍許多東西都在變,有的變化很快、很明顯,而有的東西是漸漸地變化的。

3、讓他們坐上小火車。

——嗚。。。。。嗚!藍色的神奇的小火車又開動起來了。你想讓誰坐上小火車?小火車會把它變成什麼?

——鼓勵幼兒講講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漸變過程,如:月亮圓缺,花兒開放、種子發芽等。

4、延伸活動:鼓勵幼兒今後在生活中仔細尋找事物的變化,獲得更多的表現。

大班語言教案:貪吃的小貓(下)

一、活動背景:

分享閱讀作爲專門爲孩子設計的圖書,能引起幼兒較大的閱讀、編故事的興趣,當分享閱讀的幼兒將自己所編的故事用各種形式如繪畫、粘貼等製作成自己的圖書的時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二、設計思路:

瑞吉歐提出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皮亞傑有“知識的產生有賴於幼兒對材料的操作和擺弄”。這觀點自制圖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強調幼兒主動參與,自己動手製作自己的圖書。在孩子已經有了創編故事的基礎上,都會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把它變成圖書。《綱要》中也指出應:“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開展了這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一)能理解和初步運用自制圖書的基本要素,能與其他人進行分工合作。

(二)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續編的故事。

(三)能進行自我評價,並能較客觀地評價他人作品。

四、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學具:自制圖書自評表、圖書內容表、水彩筆、繪畫紙

2、教具:自制圖書評價表

(二)前期經驗:根據讀本已創編故事

五、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切入主題

1、教師用一本書直接切入:“今天我們要製作圖書。”

2、教師:“一本好的圖書應當具備那些要素?

3、觀察自評表,討論圖書要素的條件

(二)教師出示自制圖書自評表,請幼兒說出想要製作一本好的圖書,這些圖書的要素應該達到什麼條件?

(三)分組商量,將故事融入圖書,填寫圖書內容表。

1、組織幼兒按編故事的小組分組,討論上一次根據《貪吃的小貓》所編的故事該怎樣編成小書,將故事內容融入圖書,成爲圖書的一部分,填寫圖書內容表,商量圖書每一頁的內容是什麼?

2、小組共同協商分工合作。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方式,進行分工,將封面、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具體分工,防止出現搶着繪製封面、第一頁的情況,並將商量結果顯示在圖書內容表上,分工後接下來的頁數按照繪製的速度來分配。

(四)分工合作,繪製小書,並進行自評。

每一組按照自己的分工開始繪製圖書,教師將自評表發下,讓幼兒在繪製的過程中進行對照,並在結束後進行自評。

(五)共同分享,閱讀自制圖書

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合作繪製的圖書,分享孩子的閱讀樂趣。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講述自己組的故事。教師出示自制圖書互評表,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六、活動延伸

1、活動後,教師和幼兒將圖書裝訂好,並將文字進行補充。

2、在圖書後面附一張紅花表格,放在閱讀角,幼兒閱讀後,喜歡就畫上一朵紅花。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的手法表現出小水滴可愛的形象。

2、能大膽想象,樂意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小水滴下落的情景,體驗雨天的趣與美。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下雨了”,激發幼兒興趣。

1.我們來做個手指遊戲吧。兩隻小手做雨點,雨點從空中落下來,淅瀝瀝,淅瀝瀝。兩隻小手做小傘,小傘小傘遮住我,嘩啦啦,嘩啦啦。兩隻小手做小船,雨點落在船槳上,小船開進大海裏。

2.孩子們,這幾天一直下雨,你們看到小雨滴了嗎?小雨滴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麼落下來的?

 二、出示雨滴的動態形象,引導幼兒觀察。

1.這裏有幾張很特別的小雨滴,我們來看看。看,小雨滴長什麼樣?它是怎麼落下來的?(跳下來、飛下來等)給雨滴畫上眼睛、嘴巴,畫上四肢,我們把雨滴寶寶擬人化了,這樣看上去就更可愛、調皮了。

2.得小雨滴落下來會落在哪裏呢?(繼續播放課件,看看說說)

 三、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

1.在這張畫中,小雨滴到了哪裏?它有哪些下落的動作,請你來學一學。

2.表演雨滴的不同肢體動態。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雨滴下落在何處,會有哪些調皮的動作,並提醒幼兒注意作畫常規和畫面的合理佈局。

五、展示幼兒作品,表述小雨滴下落的場景。

1.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師:你的小雨滴落在了哪裏?它是怎麼從天上落下來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個有趣的動作。

2.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

師:雨天的景色可真美,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爲什麼?

教學反思:

下雨是孩子們最常見的.現象了。因此孩子們對於雨滴是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的。活動由手指兒歌導入,直奔主題,一下子把孩子們帶入了雨中世界,激發起孩子們對雨的興趣。活動中,我沒有直接出示雨滴圖,而是先讓孩子們回憶下雨情景,說說自己對雨滴的印象,然後在孩子們印象的基礎上,出示自制的PPT課件,讓孩子們觀察雨滴的動態形象,孩子們被小雨滴可愛、調皮的樣子逗得哈哈大笑,情緒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創作的慾望也被得到激發。PPT課件後半部分是讓幼兒看圖說說雨滴落在了哪裏,我只做了落在荷葉、小花、小草、玻璃上等幾幅圖,在數量上有點不夠,可以做得再充實一些。範畫的出示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們理解構圖,更好地感受雨滴下落的美麗景色,但從孩子們的繪畫過程中來看,範畫也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一些孩子的思維和想象力,有些孩子沒動腦筋,就根據範畫來畫了。因爲考慮到雨滴寶寶的形象對大班幼兒來說比較簡單,所以在之前示範的時候,我沒有自己來示範,而是請了班上一位繪畫能力較強的小朋友來示範,因爲我相信這對她來說是可以做的很棒的。從老師的示範“地位”轉向幼兒自己來示範,不知道這樣的角色轉變,這樣的放手,在這個活動中是否可行呢?

最後的講評環節,我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請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小雨滴落在了哪裏?是怎麼從天上落下來的?然後通過一起表演雨滴下落的動作來感受小雨滴的可愛形象。二是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在交流、討論中,學習一些幼兒比較好的繪畫想法和繪畫方法。講評中,我能注意對個別特殊作品的重點交流,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慾望。縱觀整個活動,今天孩子們的課堂常規不是很好,特別是最後的講評環節,個別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在這方面還要加強、努力。

小百科:

雨滴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大氣層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雲。當雲中的水珠達到一定質量以後就會下落至地表,這就是降雨。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通過幼兒間的互相提問、解答、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 培養幼兒敢於提問、解答、積極思考和能力,發展思維的流暢性。

3、 增強幼兒間相互交往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實物(如菜、球),玩具(積木、車),“大問號”和“我知道”面具。

活動過程:

1、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各實物,並講出它們的名稱、特徵。

2、 在活動室佈置好“大問號”和“我知道”的座位,請幼兒選位坐好,教師介紹遊戲。

3、 請“大問號”組拿出一種實物或玩具,讓“我知道”組幼兒看看議議後回答問題。

4、 鼓勵“大問號”組成提問的面要廣。如:汽車有什麼用?你知道不有哪些種類的汽車?“我知道”組回答得要清楚。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迴音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有表情的朗誦詩歌,學習詞語“飄落”“融化”,豐幼兒詞彙。

2、能體會詩歌中所表達的愛的情感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大膽想象,嘗試講述詩歌的不同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

2、教學難點:結合詩歌內容讓幼兒理解動畫的意思。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flash動畫,字卡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flash動畫,感受詩歌中說描繪的場景

提問:在動畫裏你們發現了什麼?

二、幼兒完整欣賞詩歌

提問:你們都聽到了什麼?心裏有什麼感覺?

三、幼兒再次欣賞詩歌並配以動畫

提問:小雪花先後飄到了哪些地方,都做了什麼呢?

四、幼兒分段學習詩歌

(1)播放小河畫面

提問:小雪花開始想飄到哪裏?去幹什麼呢?它爲什麼要變成一滴水?

引導幼兒用詩歌裏的話講述出來

(2)播放雪人畫面

提問:然後小雪花想飄到什麼地方?在廣場上它變成了什麼?

是誰堆的雪人呢?小雪人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引導幼兒完整講述這一段

(3)播放媽媽的畫面

提問:小雪花最後還想飄到什麼地方去呢?它爲什麼要親親媽媽?

引導幼兒講述

(4)學習理解詞語“融化”“飄落”

五、幼兒藉助字卡學習詩歌

(1)教師邊出示字卡邊唸詩歌

(2)幼兒藉助字卡記憶詩歌內容並體會詩歌中的情感

(3)幼兒在字卡的提示下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六、幼兒講述自己最喜歡詩歌中的哪一句,理解詩歌中小雪花的

與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情感

七、幼兒發揮想象講述

“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會飄到哪裏?變成什麼帶給別人快樂呢?

活動設計背景

針對本班幼兒在學習和遊戲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也爲了提高幼兒語言能力及觀察力,特設計了本節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