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

設計意圖:

由於疫情,口罩成爲我們大家保護自己的重要工具,對於中班幼兒來說知道正確戴口罩,能夠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但是有序、連貫地講述比較困難。本班上的幼兒基本是5—6歲的幼兒,《指南》中指出5—6歲的幼兒“能有序、連貫、清楚地講述一件事情”。因此,我將口罩的使用以旅行圖片的遊戲方式引導幼兒說一說、講一講,鼓勵幼兒能用自己的獨白語言完整講述。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理解圖片內容,並學習講述口罩旅行的經歷(地點、人物和事件)。

2、嘗試大膽想象口罩的想法和語言,用故事中的句式,有序、連貫的講述故事。

3、感受小口罩保護小主人樂於奉獻的精神,激發愛惜小口罩的願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戴口罩的經驗,知道目前戴口罩的意義;

物質準備:

PPT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觀察、討論、理解圖片內容,並學習講述口罩旅行的經歷(地點、人物和事件)。

活動難點:嘗試大膽想象口罩的想法和語言,用故事中的句式,有序、連貫的講述故事。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激發幼兒興趣感知理解口罩的用途。

師:請大家猜一個謎語:四四方方一塊布,嘴和鼻子都蓋住,兩根帶子耳上掛,不怕風沙不怕土。

師:小小一牀被,只蓋鼻和嘴,防毒講衛生,人人必須備。

師:在謎語中你發現口罩的作用了嗎?

小結:小口罩幫我們擋住了風沙,還擋住了病菌,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的小口罩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呢!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運用已有經驗講述個別講述。

師:今天有一隻小口罩要去旅行了,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一起看一看它去了哪裏?

師:發生什麼事情?它的心情怎麼?誰來說一說。

師:那小口罩它會說什麼?如果你是小口罩你會說什麼呢?

小結:小口罩來找到了電梯裏,它沒有被帶到臉上去,小口罩很着急,大聲喊:電梯裏,空間小,趕緊帶上小口罩。(口罩的話請孩子們自由說)

3、觀察圖片,鼓勵幼兒幫助小口罩,學習運用故事中的句式完整講述圖片。

師:看小口罩接着來到了哪裏呢?(地鐵裏)誰能用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師:小口罩會怎麼說呢?

小結:小口罩來到地鐵上,它沒有蓋住主人的嘴巴和鼻子,小口罩很着急,大聲喊:“……地鐵上人擁擠,趕緊蓋住口和鼻”。

師:小朋友們通過觀察大家完整的講述了圖片上的內容,並大膽的說出了小口罩的想法,體會到了小口罩要保護主人着急的心裏,平時在我們生活中也要幫助它哦!

4、鞏固已有經驗討論自由講述圖片內容,嘗試看圖完整講述口罩的.愉快旅行。

師出示圖3、4、5:接下來看看小口罩它又去了哪裏?

師:心情怎麼樣?會說些什麼呢?你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

師:請小朋友選一張圖片講給大家聽,誰來試一試?

師:小口罩來到了商場裏,緊緊地保護着主人的鼻子和嘴巴,小口罩很開心,笑着說“主人你放心的買東西吧”!從你的表情可以看出小口罩很開心。

師:小口罩來到了餐廳裏,它乖乖地掛在了小掛鉤上,小口罩很開心,閉上眼睛說:“我可以休息一會了”,你體會到了小口罩累了,講述完整。

師:小口罩來到了專用垃圾桶裏,安靜的和小夥伴在一起,小口罩很開心,驕傲地說:“我完成任務啦,我是最棒的!”你說出了小口罩驕傲的心情,表情也十分到位。

師:你們覺得他們講得怎麼樣?謝謝三位小朋友勇敢的表達,完整的講述,掌聲送給他們!

小結:小口罩一天下來吸附了很多細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開心地回到了自己的專用垃圾桶中。

5、出示5副圖片及小標識,分組講述鼓勵幼兒有序、完整、清楚的講述口罩的旅行。

師:剛開始的時候小口罩的心情怎麼樣?後來怎麼樣?

師:每一組都有完整的圖片,小組中一起來看着提示圖片講一講吧。

小結:帶好口罩預防病菌的傳染,保護好自己,也保護他人,小口罩愉快的一天會會幫助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6、活動延伸: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活動目的:

通過這次集會,使幼兒們認識到,我們在學校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在家裏同樣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是預防風疹的關鍵。

課前準備:

幼兒收集有關不良的飲食習慣及新型冠狀病毒的資料。

活動過程:

目前,正是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因此做好衛生防疫工作迫在眉睫。

一、引出本次班會的內容:

新型冠狀病毒來襲,如何正確做好個人防護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爲了更好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保證幼兒身體健康,特別召開主題集會。

二、簡要介紹一下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知識

1、想要科學防護,先記住四大要點:

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多警惕

2、勤洗手,流水洗,肥皂洗我們每天接觸各種病原體最多的部位,就是手。手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病原體,冠狀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確的預防措施之一(下文七步洗手法即學即用)。以下情況,都建議洗手

●外出回家

●咳嗽或打噴嚏後

●觸摸口、鼻、眼之前

●吃飯前

●做飯時,處理食材之前和之後

●上廁所後

●接觸過動物之後

具體的洗手方式方法,如下:

在家用肥皂,出門選酒精

1、我們最推薦的方法:使用肥皂和流動的清水洗手,每次搓手不少於20秒。如果出門在外不方便找到清水和肥皂,那麼可以使用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洗手別圖快,至少得七步,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手部消毒得高標準些,看看醫護人員都是怎麼洗手的。

3、出門一定戴口罩,全面預防建議少去或儘量不去人羣密集場所,避免近距離接觸任何有流感症狀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風險。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口罩,防護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換。

4、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

5、生活有規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規律,保持充

分的睡眠,對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當重要。

小結:

只要幼兒們注意講衛生,認真做好預防工作,就可以將病毒拒之門外。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諾如病毒的危害、症狀。

2、預防諾如病毒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彩圖若干及視頻。洗手用品。

三、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有一種小東西,進入我們人體之後就會讓我們生病,使我們拉肚子、肚子好痛,還會嘔吐,非常痛苦。這種可惡的小東西就是諾如病毒。出示圖片。

師:打開視頻,看看生動的介紹。(完畢。)小朋友,你們看那些生病的孩子是不是好痛苦呢?又要打針,又不能上學。

師:我們要不要防止諾如病毒進入人體呢?當然要。首先,我們要做到:大便小便之後,以及吃東西前要洗乾淨小手。教師示範洗手標準動作,小朋友模仿。

師:還有,我們平時不要吃生的魚和肉,水果也要洗得好乾淨才吃。千萬不能直接喝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我們要喝溫開水或涼開水。出示圖片。

師:放假在家裏或者出去玩,不要去多人的地方,也不能到街邊擺攤的人那裏買食品吃。出示圖片。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垃圾、食品,不踩髒椅子、桌子、牀等傢俱。

師:出示圖片。如果你有肚子痛、拉肚子、嘔吐,就就及時告訴爸爸媽媽,儘快去醫院看病,這樣就好得快點。然後,就要在家裏好好休息,等完全康復,過了3天才可上學。

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海口市椰海幼兒園爲家長朋友們分享相關“諾如病毒”的防控知識,希望大家引起重視!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讓我們家園攜手共同做好“諾如病毒”的防範措施,讓寶貝們遠離疾病,健康、快樂每一天。

老師給孩子們分享預防諾如病毒措施

1、堅持做好每日晨、午檢工作,認真執行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原則,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並且要用肥皂或流動水洗手,尤其是飯前和便後以及外出歸來後。

七步洗手歌

兩個好朋友,手碰手。

你背揹我,我背揹你。

來了一隻小螃蟹,小螃蟹。

舉起兩隻大鉗子,大鉗子。

我跟螃蟹點點頭,點點頭。

螃蟹跟我握握手,握握手。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害怕的感覺人人都會有,願意大膽說出自己內心的恐懼。

2、能夠想辦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嘗試戰勝害怕。

活動準備:

1、繪本《我好害怕》。

2、事先讓幼兒和家長討論並記錄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3、打針情景。

活動過程:

一、繪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你們看,誰來了(小熊)

——小熊今天怎麼了小小的圓眼睛瞪得大大的,毛都立了起來,雙手握得緊緊的。到底怎麼了(不高興、生氣、害怕)

——發生什麼事情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原來是遇見了一隻兇惡的大狼狗,還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

二、經驗遷移,說出自己的害怕。

1、根據記錄圖,討論自己的害怕。

——那你有害怕的時候嗎(有)

——昨天寶寶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已經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請你輕輕地從小椅子下面取出圖片,和身邊的朋友

說一說。(老師巡迴傾聽)

2、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麼(大灰狼)

——爲什麼會害怕(因爲大灰狼會咬我們)

——害怕的時候你心裏是什麼感覺(不舒服)

——我們來做做害怕時的樣子。

——原來害怕時我們會全身發抖、縮成一團;還會閉上眼睛、捂住耳朵等,真不不舒服。

3、經驗歸類梳理。

——還有誰也害怕這種厲害的動物(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總:原來你們都害怕蛇、老虎、大灰狼這些厲害的動物。(教師邊說邊出示展板)

——你害怕的是什麼(刀)

——爲什麼(因爲它會把人割傷的)

總:原來還有一些小朋友害怕刀、刺、電等這類東西。(老師邊說邊揭示第二部分展板)——你們爲什麼害怕這些東西

(因爲插頭有電要電死人的;剪刀碰到別人也會受傷的)

——你害怕的是什麼(打雷)

——爲什麼(很響,很嚇人)

——還有誰也害怕這種很響的聲音(我怕氣球爆炸、風聲)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會有開心與不開心的時候,要經常保持愉快的性情。

2、學習用"情緒溫度計"的方法記錄自己每天的心情。

3、感受情緒與色彩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溫度計(實物)一個,一張畫好刻度的溫度計圖片。

2、幼兒用書:《情緒溫度計》。

3、人手一支彩筆過程: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觀察溫度計,瞭解溫度計上的刻度。

教師出示溫度計。

教師:你知道這是什麼嗎?它有什麼用途?

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景仰說說溫度計的用處。(知道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的高低,人們通過溫度計可以知道天氣的冷暖)。

教師和幼兒一同觀察溫度計的刻度,分清不同的溫度。如:零度一上溫度越來越高,零度以下的溫度越來越低。

2、教師和幼兒看幼兒用書,學習記錄自己情緒的方法。

教師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討論記錄情緒的方法。

教師:溫度計可以表示溫度的變化,在溫度計上怎樣表示情緒的變化呢?開心時,可以用什麼顏色表示?生氣是,用什麼顏色表示?

教師組織幼兒自由交流。

教師:今天你的心情好嗎?爲什麼?

教師啓發幼兒在書上記錄自己今天的心情。幼兒可以用鮮豔的暖色(如紅色)或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羚度以上記錄自己愉快的心情,用冷色(如黑色或自己不太喜歡的顏色在零度以下記錄自己的不開心;教師還可以啓發幼兒在"溫度計"上用不同的刻度表示開心與不開心的程度,如很開心、有一點兒開心、非常生氣。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開心的時候和不開心的時候,"情緒溫度計"可以幫助我們記錄自己的心情。

3、教師引導幼兒講述自己記錄的內容。

教師組織幼兒互相欣賞記錄表。

教師:請你給小夥伴看一看自己記錄的"情緒溫度計",並說一說爲什麼這樣記錄。

教師請2~3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你覺得在"情緒溫度計"中,記錄下紅色刻度好,還是和色合度好?爲什麼?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每天不同的情緒變化。每個人要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纔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醫。

2、瞭解就醫的心理準備和安全注意事項。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 動畫視頻《不怕看醫生》

2、 PPT課件(關於小朋友看病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請幼兒觀看動畫視頻《不怕看醫生》,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小朋友們好,我是劉老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很好看的動畫片,小朋友們想不想來看一下呀?那是什麼動畫片呢,我們趕緊來看看吧!

2、教師播放動畫視頻《不怕看醫生》,看完後請幼兒來說一說視頻中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又是怎麼做的。

3、幼兒簡單描述視頻中的內容,教師繼而引導幼兒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醫,醫院和醫生並不可怕,我們要做個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針。

二、觀察圖片,瞭解就醫的心理準備和安全注意事項。

1、教師:好了,剛剛我們都看過小貓不怕看醫生的故事了,那小朋友們你們去看過醫生嗎?醫院裏又有哪些人呢?

2、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看病經歷,並依次播放小朋友們看病的圖片,讓幼兒看看這些小朋友在醫院的表現,並引導幼兒知道就醫的安全事項。

1、克服懼怕醫務人員的心理。

2、做個勇敢的孩子,配合醫生做檢查。

3、不亂動診療室的物品。

4、注意清潔衛生,不到處亂摸。

5、耐心等待就醫。

活動反思:

這次心理健康活動--《不怕看醫生》,是想讓幼兒通過活動了解一些就醫的心理準備和安全注意事項,春季是傳染病多發季節,幼兒由於年齡小,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而他們又非常怕打針,只要家長說帶他們去醫院看病他們就很反抗,因而這次活動對幼兒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活動中幼兒觀看了動畫故事《不怕看醫生》,並觀看了很多小朋友們看病的圖片,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醫,也瞭解了一些關於就醫的安全事項,從圖片和動畫故事中幼兒體會到醫院和醫生並不可怕,我們要克服懼怕醫務人員的心理,做個勇敢的孩子,配合醫生做檢查,活動中孩子們都很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也都說要做個勇敢的孩子,不怕看醫生。

但活動中不足的是沒有準備看病的用具,若能給幼兒看一些醫用材料,如,棉籤,紗布,口罩,聽診器等,幼兒會更感興趣,我想在以後的活動中儘量提供一些實物給幼兒,讓幼兒能更清楚直接地接觸到,幼兒掌握起來也會更快更好。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6

一、設計意圖

近期冠狀病毒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我們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因爲這是一個長期的戰鬥,小朋友雖然都知道冠狀是什麼嗎?但對怎樣預防冠狀,保護自己,病菌是從哪裏傳播的,還了解甚少。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在社會人人都關心,連幼兒園孩子都關心的熱點,預設一節這樣的課,讓幼兒進一步知道怎樣預防冠狀,保護自己的重要性。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瞭解冠狀的傳播途徑等基本情況,知道相關的預防知識,學會保護自己。

2.通過看看、講講、編兒歌、等各種有趣的形式,讓幼兒知道預防冠狀的重要性。

三、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

1.老師和幼兒共同收集預防非典的圖片,佈置成版面。

2.洗手歌的視頻、圖片、今天誰會贏的記分表、獎品若干、電子版獎狀。

3.幼兒已學會兒歌拍手歌,遊戲洗手歌,認識過一些漢字。

四、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看看收集的圖片,自由討論。

(老師讓家長觀察幼兒討論的情況,並對幼兒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歸類)

1.人們爲什麼要在冠狀期間,人多擁擠的地方戴口罩?

2.老師指着冠狀病毒的圖片問:你們知道那是什麼?這些病毒是從哪裏來的?人怎麼會感染這些病毒的?動物身的病毒怎麼會傳到人身的?

3.醫生和護士爲什麼要穿厚厚的隔離服?

4.那冠狀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病呢?

(二)教師小結:

冠狀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飛沫及接觸病人傳播,傳播的速度非常快。

1.在抗擊冠狀的過程中,人們是怎麼做的?

2.那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預防冠狀,保護自己呢?

(三)幼兒學習預防冠狀的兒歌。

附參考兒歌:

預防冠狀病毒

預防千萬條,口罩第一條。

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

不往人羣擠,病毒不纏你。

洗手很重要,勝過吃補藥。

通風也要緊,疾病無蹤影。

病毒病毒趕快跑

大公雞,喔喔叫,小動物們醒來早;

舉行動物運動會,安排龜兔比賽跑。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7

活動目標:

一、懂得情緒高興有利與身材康健。初步學習精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二、引導幼兒漸漸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動準備:

四個木偶、一個開心枕

重、難點闡發:

學習精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活動過程:

一、感覺快樂

拍手入場,進行開心碰碰碰的遊戲。

二、開心與煩末路

一、適才玩的真開心,你們想想平常你還遇到過什麼開心的事?

二、開心的時候你會怎樣?(用動作體現)

三、除了開心的事,我們還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誰來說一說你都遇到一些什麼不開心的事?

四、不開心的時候你會怎樣?(用動作體現)

五、你喜歡開心的本身還是不開心的本身?

小結:不開心便是生氣,生氣不但不讓人喜歡,還會對我們身材產生壞的影響。生氣的時候,人吃不下飯,睡欠好覺,身材越來越差,以是我們要儘量不讓本身生氣,把生氣這個壞習慣清除失。

三、化解不開心

一、生氣商店:誰曉得什麼是消氣商店?

二.學會關心別人,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本身也能得到快樂。

二、我們來看看誰來消氣商店了?

三、順次出示小動物,請幼兒幫他們想辦法!

四、你以爲消氣商店好嗎?爲什麼?

五、要是你生氣了,你會想哪些辦法讓本身消氣呢?

小結: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你生氣的時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電視大概大聲的哭一哭,如許你就能消氣,讓本身快樂起來。

四、讓本身開心

一、先容開心枕。

二、通報開心,讓每個幼兒和“開心枕”抱一抱,親一親。

三、說一說抱着“開心枕”有什麼感覺?

四、把開心枕送給其別人來感覺一下開心的滋味。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8

設計思路

重點:感受“笑、生氣、哭”三種情緒,學習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

難點:情緒調節方法。

形成原因:幼兒年齡小,自我調節能力弱。

解決方法:情境創設策略、圖示策略。

活動目標

1、感受“笑、生氣、哭”三種情緒併產生相應的體驗。

2、積極探索情緒調節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積極的情緒。

3、體驗幫助他人,與他人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音樂,彙總圖,材料(皮球、書、油畫棒等),三個大班幼兒。

心理準備:幼兒坐成圓形。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向老師問好。拍手歌圓圈上入坐。(幫助幼兒適應陌生的人和環境,拉近與教師的心理距離。)

二、體驗情緒

1、介紹三個小客人。(開門見山,馬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體驗。學學開心、生氣、難過時的表情,談談自己的情緒經驗。(讓幼兒對這三種情緒產生共鳴。)

三、情緒調節。幫助氣寶寶、哭寶寶變成笑寶寶。(幼兒互相交流及與表演者的交流,教師及時記錄方法,讓幼兒產生自信心,體驗幫助別人後的快樂。彙總圖使幼兒的經驗彙總、歸類,並可以時刻提醒幼兒,具有長期性。)

四、歡慶舞(活動在氣氛高潮中結束。)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懂得情緒愉快有利於身體健康。

2、過程與方法:初步學習正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幼兒逐漸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懂得情緒愉快有利於身體健康。

教學難點:初步學習正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活動準備

PPT課件準備、各種情緒的圖片準備。

活動過程

一、情景感知,理解每個人都有情緒。

1、出示圖片1(一個小朋友當時值日生之後露出甜甜地笑容。)問:圖上的小朋友怎麼了?爲什麼?平時你們會這樣嗎?爲什麼呢?

(和幼兒討論之後得出情緒:開心。)

2、出示圖片2(一個小朋友自己帶到幼兒園的圖書被撕破後很生氣。)問:圖上的小朋友怎麼了?爲什麼?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和幼兒討論之後得出情緒:生氣。)

3、出示圖片3(一個小朋友看見魚缸裏的小金魚死了,表現得非常傷心。)問:圖上的小朋友怎麼啦?爲什麼?你們也會這樣嗎?爲什麼?

(和幼兒討論後得出情緒:傷心或不開心。)

4、出示圖片4(一個小朋友因爲不會繫鞋帶而發愁。)問:小朋友怎麼啦?爲什麼?你們會繫鞋帶嗎?如果你們遇到了不會做的事情會怎麼樣?爲什麼?

(和幼兒討論後得出表情詞:發愁。)

5、教師小結:每個人在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時,心裏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喜、怒、哀、愁等,這種感受我們叫它心情。

設計意圖: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孩子觀察富有生活氣息的圖片,和老師一起討論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事情,讓幼兒盡情的說說自己是否也會這樣,在觀察和討論中理解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喜、怒、哀、愁。

二、討論分析,知道好心情有利於我們身體健康。

1、師:心情是我們的好朋友,一份好心情能讓我們過得很開心,可是一份壞心情卻會把一切都弄得很糟糕,那麼我們在什麼時候心情會好,什麼時候心情會壞呢?

好心情壞心情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的情況填在書面表格中。)

2、你們平時心情好的的時候多還是心情壞的時候多呢?爲什麼?心情好的時候你們會用什麼顏色來表現呢?請你們爲自己的情緒配色。

(出示色彩卡,請幼兒爲不同心情配色。)

開心生氣傷心發愁

(注:每一個心情都有娃娃頭表現,有助於幼兒理解這些心情。)

3、幼兒操作結束後,教師小結分析幼兒的配色情況。教師小結,好心情時我們會用鮮豔的顏色來表現,壞心情是我們會用深暗的顏色來表現,看來孩子們都喜歡好心情咯,不開心就是生氣,生氣不僅不讓人喜歡,還會對我們身體產生壞的影響。生氣的時候,人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身體越來越差,所以我們要儘量不讓自己生氣,把生氣這個壞習慣消滅掉。好的心情會讓我們開心地過每一天,讓我們身體健康。

設計意圖:在第二個環節中,我用表格的形式記錄孩子們的好心情和壞心情,同時還讓他們給心情配色,讓他們理解好心情與壞心情的不同,感知好心情會給我們帶來快樂。

三、體驗理解,尋找到排解不開心情緒的方法。

1、好心情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可是有幾隻小動物不開心了,看看它們怎麼了?

(出示兩幅圖。)

圖5:斑馬先生和小獅子搶皮球臉上被小獅子扔皮球給砸傷了。

圖6:花豬小姐已經有很多玩具了,還要媽媽給她買玩具,媽媽不肯,它就生氣了。

引導幼兒理解斑馬先生和花豬小姐這時的心情很壞。

2、怎樣才能讓他們變得開心呢?狐狸大嬸開了一間開心吧,我們去看看吧。(出示書本第一頁的畫面。)哇,斑馬先生和花豬小姐在狐狸大嬸的開心吧玩的多開心呀。狐狸大嬸的開心吧真神奇,它們是怎樣變快樂的呢?(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畫並回答。斑馬先生在吃冰激凌而變開心了,花豬小姐在跳蹦蹦牀而變開心了。)

(教師再幼兒的回答基礎上再小結,讓幼兒懂得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採取其他適當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讓自己變得開心起來。)

3、你們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讓它們變得開心嗎?

(引導幼兒盡情的討論回答,同時及時鼓勵回答正確的幼兒,讓幼兒感知可以有不同或很多的方法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4、幼兒回答後讓他們把他們自己認爲好的方法記錄在操作卡第2頁“我的開心法寶中。”

5、幼兒完成操作後,教師簡單小結本次活動的內容。心情是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小精靈,我們有時高興,有時生氣,有時難過,不過,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讓我們隨時保持愉快的心情。遇到不開心的時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電視或者用你們剛纔記錄的各種好的辦法,這樣我們就能讓自己快樂起來,就能天天擁有好心情,你的快樂就會變成大家的快樂,我們身邊就會充滿快樂!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冠狀病毒的樣子、危害和傳播途徑。

2.掌握預防冠狀病毒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感受病毒傳播的強大力度,激發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冠狀病毒等圖片、金粉、噴壺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出“冠狀病毒”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假期人們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假期都是怎麼過的,有沒有經常出玩耍呢?(幼:沒有)是呆在家裏的間多一點,還是出去玩的間多呢?(幼:呆在家裏的間更多一點)

師:你出去的候有沒有發現我們周圍的人們有什麼變化呢?(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片來提醒幼兒)

師總結:小朋友們發現,人們出去的候都帶上了五顏六色口罩;進入超市的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體溫;公園裏出來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導幼兒思考:人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爲什麼不能經常出門玩耍,爲什麼出去了還要戴口罩,量體溫;引出“冠狀病毒 ”。

師:這是因爲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一羣壞傢伙。這羣壞傢伙來自一個叫病毒的大家庭,有候小朋友們身體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們的體內裏搗亂。(教師可出示病毒圖片)

3.教師出示“冠狀病毒 ”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冠狀病毒。

師:(1)這次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們。你們看它們有幾隻手?(幼:兩隻)它們手裏拿的是什麼啊?(幼:皇冠)它們有幾隻腳呢?(幼:八隻)

(2)這些病毒竟然有八隻腳,小朋友們覺得這些病毒的腳像什麼呢?(幼:像花瓣)

(3)大人們把這花瓣叫“花冠”,所以這些病毒就叫“長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狀病毒”。

二、初步瞭解冠狀病毒的危害和傳播途徑,掌握預防的方法

1.教師講述冠狀病毒的危害。

師:冠狀病毒是一羣壞傢伙,它們會悄悄溜進不注意衛生的小朋友的身體裏,讓小朋友咳嗽、發燒,感覺到不舒服,然後……這個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過遊戲,初步瞭解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

遊戲1:噴嚏雨

玩法:(1)師:有,病毒也會藏在小朋友們的口水裏,我們打噴嚏或咳嗽,嘴巴里的口水就會噴出來。

(2)教師面對幼兒,用噴壺模仿打噴嚏或咳嗽的狀態(注意避免唾沫飛出,僅僅口腔送氣即可)。感受到水霧噴灑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避免別人打噴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們的身上?打噴嚏或咳嗽的人應該怎麼做?

師總結:我們在出門帶上口罩(教師可示範講解口罩的正確帶法),這樣噴嚏或咳嗽噴出的口水就會落到口罩上,就不會落在我們的皮膚上了;而我們在打噴嚏或咳嗽要用衛生紙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衛生紙要丟入垃圾桶。

遊戲2:“病毒”傳傳看

玩法:(1)教師將金粉塗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塗一點,效果更直觀),揉搓一下,然後讓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師: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帶到的哪裏?(幼:桌子和椅子上)

(2)請小朋友B將小朋友A摸過的位置再摸一遍。

師:現在“病毒”被帶到的哪裏?(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讓小朋友B與小朋友C握握手。

師:這次“病毒”去了哪裏?(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讓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臉蛋和鼻子。

師:現在,哪裏又產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臉蛋和鼻子上)

(5)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這些情況如何避免。

師總結:“病毒”的傳播能力真是太厲害了,所以小朋友們要勤洗手。飯前便後,打噴嚏或咳嗽後,都要洗,還要按照正確的洗手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過判斷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哪個小朋友的做法正確,哪個是錯誤的。

師總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強大了,如果我們不注意個人衛生。這羣壞傢伙很可能悄悄溜進我們的身體裏,使小朋友們生病呢。所以啊,我們出門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噴嚏或咳嗽,要用衛生紙捂住口鼻,然後將衛生紙扔進垃圾桶;還要經常按照正確的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們的小手洗乾淨,這樣,病毒大軍就不會輕易找上門啦~

活動延伸:

1.開展美術活動《畫一畫我們這次的冠狀病毒》。

2.開展科學活動《認識口罩》。

3.開展語言活動《洗手歌》。

4.日常練習:如廁提醒並監督幼兒按照正確步驟洗手。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1

一、 設計思路:

隨着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爲現代文明人 的一個重要標誌。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應該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高興和生氣是人的兩種情緒,高興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過度的生氣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體驗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疾病,老師應該注意幫助幼兒逐漸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應付那些與自己的需要和願望有衝突的情景和場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心、快樂。

本活動依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徵:行爲明顯受情緒支配,情緒仍然很不穩當,容易衝動,常會爲一些小事大哭大鬧。依據幼兒的成長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來設計活動的,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發揮增效作用。活動還有機整合了各領域的教育內容來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並採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

三、 重點與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

四、 活動準備:

紅星娃娃、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娃娃、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筆、記號筆、製作表情娃娃的紙

五、 活動流程:

語言導入—>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做做高興與生氣的臉譜—>做做高興的遊戲

(一)語言導入

1、 以紅星娃娃發出作客的邀請導入。

2、 幼兒手拉手一邊唱歌一邊去作客。

3、 幼兒按老師說的門牌號找高興娃娃(123)和生氣娃娃(456)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 說說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 做做高興和生氣的樣子,在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留個影。

(三)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

1、 卡片聯想。

(1) 說說高興和生氣的事(幼兒找好朋友一起說)。

(2) 遊戲:“點芝麻”教師或幼兒點,被點到的幼兒說說卡片上的高興和生氣的事(如果是你會怎麼樣?)。

(3)把卡片送回家

(4)驗證卡片

2、 生活經驗聯想,引導幼兒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及做法。

(1)你平時有什麼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你會怎麼樣?

(2)生氣時可以做些什麼?

3、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1)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

(2)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

(3)爲別人想一想。

(4)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

聽聽音樂、做做遊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教師小結:

原來每個人都會有高興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當你高興的時候,應該讓大家分享。當你生氣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大家都會來幫助你解決困難的。生氣並不是一件壞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了自己,防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如果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爲。

(四)做做高興生氣的臉譜

幼兒按意願選擇材料製作臉譜。

(五)做做高興的遊戲

1、 幼兒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臉譜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 教師帶幼兒到操場上做高興的遊戲。(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提問:如果你是小雞,你被老鷹抓到了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會怎麼做?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在創園區特色“幼兒心理健康特色園”的一次嘗試活動。活動是追隨幼兒的經驗和生活,解決孩子的實際問題而設計的。想通過有目的活動來進一步的瞭解幼兒,發現幼兒的差異和麪臨的問題;想通過有目的的活動來尋找幼兒良好心理的培養和各領域目標的結合點。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2

教學目標:

1. 通過互動交流對疫情的感受、看法、建議等緩解幼兒的心理壓力,釋放幼兒的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

2. 說一說心中的抗疫英雄人物是誰?演一演他們的事蹟。

3. 想一想:如何從點滴小事做起做到自我防護?

教學重點:

1.如何做到自我防護。

2.釋放壓力積極面對疫情。

教學難點:

演一演英雄事蹟,想一想小朋友的責任是什麼?

課前準備:

幼兒:做拍手遊戲。

教師:關注幼兒情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面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你害怕嗎?

指名回答。

教師總結:新型冠狀肺炎主演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人人戴口罩 不串門 不聚會等。

二、互動交流:

同桌交流:寒假期間面對疫情自己的感受、看法、建議。

教師指名上臺講一講。

小朋友們,大家通過互相交流、訴說,現在你的心情有沒有變化呢?

指名大聲回答。

教師小結:只要我們做好自我防護,比如:勤洗手 戴口罩 不聚會 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聽家長的話就一定能做好自我防護,遠離疫情。

三、展開交流:

在防疫期間你最佩服的抗疫一線英雄是誰?說一說他的事蹟。

指名說。

誰願意來演一演英雄人物的某個動作、表情、或者某個感人的瞬間?

指名上臺演一演。

幼兒評價

提問:作爲小朋友怎樣做好自我防護呢?

指名說。

幼兒記筆記。

齊讀記錄內容。

四、教師總結:

五、幼兒反思:作爲小朋友心中的責任是學習。

六、拓展。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5以內的序數的含義以及它在生活中的應用。

2、啓發幼兒找出數量以及顏色的對應關係,體驗配對遊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ppt,操作紙,鉛筆、病毒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最近有個壞傢伙在到處使壞,很多人都被它傷害而且住進了醫院。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幼兒舉手回答)沒錯它就是“新冠肺炎病毒”,(老師舉起病毒的卡片,示意小朋友這就是新冠肺炎病毒)今天我們要進行一場對抗病毒的大賽!看哪位小朋友做的最好,你們有沒有信心?(有)

2、現在就讓我們去看看怎麼來對抗病毒吧!PPT展示第一張圖片(一個人戴着口罩的圖片)我們都知道口罩可以預防病毒的侵害,所以出門要戴口罩。現在我們就要進行病毒對抗賽啦!請幼兒觀察第二張內容,情幼兒先說一說自己的看法,怎麼進行病毒對抗賽。(上面一行是病毒,毒病的數量從一個到5個不等,下面是口罩,數量也是一個到5個不等,且順序不同)幼兒說出一個病毒對應一個口罩,兩個病毒對應兩個口罩就可以總結教師總結:注意觀察病毒的數量,然後連接相同的口罩數量,全部連接正確就算我們成功的對抗了病毒哦!哪位小朋友想先來試試看?(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操作)

二、幼兒操作活動

1、剛剛這位小朋友真是太棒了,這麼快就贏了,那其他小朋友有沒有信心打贏病毒呢?(有)好,接下來我們進入下一場病毒對抗賽,這場對抗賽好像又不一樣了,我們先來看一看有什麼不一樣?(數量一樣,每組都是3個病毒,但是顏色不一樣,口罩也是)請小朋友們給相同顏色排序的病毒帶上對應的口罩吧!現在對抗賽開始,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開始病毒對抗賽吧!操作好的小朋友可以將你的操作紙拿給老師看哦!打贏的小朋友將會獲得一顆聰明星!

2、操作結束,進行評價(PPT演示正確答案,觀察小朋友們是否正確完成)

3、小朋友們都很厲害,就算病毒變異,有了其他的顏色我們也能把他們都消滅。接下來病毒又發生變化了,這次好像比之前更嚴重,你們有信心打贏他們嗎?好現在讓我們進行最後一場對抗賽吧!請小朋友們回到座位上開始吧!

三、活動評價

1、請小朋友上來講一講這次病毒對抗賽有什麼不同(病毒的顏色和數量都不同)並講一講他是怎麼對抗病毒的。

2、教師總結病毒雖然厲害,但是我們小朋友也很厲害,不僅能發現病毒數量的變化也能發現病毒顏色的變換,並根據病毒的變化連接相應的口罩來對抗病毒,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所有的病毒都會被我們消滅!

四、結束活動

我們的病毒對抗賽結束了,但是我們對抗病毒的任務還沒有結束哦,小朋友們現在還是要保護好自己,做到勤洗手講衛生,出門戴口罩,不去人羣聚集的地方玩哦!現在我們有秩序的去洗洗手吧!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能從繪本中獲取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信息。

(2)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冠狀病毒的有關內容。

(3)瞭解預防病毒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二、材料準備

繪本故事《病毒與小貪》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師:寶貝,你知道最近發生什麼事情了嗎?(“有新型病毒”)

師:最開始只有一個人得病,慢慢的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了病,這是爲什麼呢?

小結:“這個是傳染病,爲了不被傳染,現在我們的辦法就是儘量不到外面去,這樣不接觸其他人就會有效的減少傳染的機率。”

(二)瞭解病毒,閱讀繪本

師:這個病毒是從哪裏來的呢?小朋友們知道嗎?

師:那怎麼會傳播到我們的身上呢?

師:你知道這個病是怎樣傳染的嗎?

師:到底是誰把這個病毒傳染給我們的呢?讓我們一起在繪本中找找答案吧。

(三)重點引導幼兒看

1、第5—7頁:

①、是誰吃了蝙蝠?

②、然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2、第13—15頁:

①、小貪是怎麼把病毒傳染給別人的?

②、如果被感染了,我們應該怎樣做?

③、那沒有被傳染的人應該怎樣做呢?

(四)講述繪本

講述完繪本後和孩子們一同討論

1、小朋友們,面對疫情,面對病毒我們應該怎麼保護自己呢?

2、除了繪本中的方法,小朋友們想一想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嗎?

3、現在我們有這麼嚴重的傳染病,你們認爲怪誰呢?

4、聽一聽幼兒的意見,並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對這件事的看法。

四、活動小結

“在這個地球上,還有很多我們不瞭解的神奇世界,那些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地球上的野生動物們,它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屬於自己的小世界。我們應當尊重它們,不隨意傷害它們。這不僅是在保護野生動物,也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5

活動背景: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依舊嚴峻,學校延遲開學,老師們開啓直播,網絡授課,學生在家停課不停學,登錄網絡學習。在這個時刻,知識是力量,學習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課本14億人在打一場終將勝利的戰役,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爲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本節主題班會讓學生去了解,去面對,去感悟,去懂得責任與擔當,去自我成長,國寫家纔有希望。

活動對象:

幼兒園學生

學情分析:

幼兒園階段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又是一個充滿矛盾、困惑的時期,幼兒園學生思維還未開發,需要老師的正面引導一場疫情,一場災難,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很多。本次主題班會,目的在於引領學生如何從這次疫情中自我調適,思考人性問題、責任和擔當問題,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活動,學生在疫情期間能夠進行反思和自我調道,感悟責任和擔當,思考自己的成長。

2.過程與方法:通過問卷調查,觀看視頻、圖片,互動交流等活動,學生感悟疫情背景下自我成長,並在日常生活中踐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知識和本領是力量,直我成長才是方向。學生需要和他們的時代同頻共振。我們現在要給學生上一節關於心理調適的課,關於責任和擔當的課,願我們的學生成爲真心、正義、勇敢和善良的人

活動準備

1.討論:疫情下的成長與思考?

2.蒐集相關視頻、圖片;製作ppt課件。

活動形式:

學生班主任互動對話交流。

活動過程:

導入:教師簡單介紹新冠肺炎,開啓本節主題班會。

教師:在肺炎疫情下,知識是力量,學習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課本,自我成長才是方向。這場戰役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能學到什麼?

(一)迎接挑戰,擁抱變化

1.教師展示數據:大家是什麼時候開始關注疫情的?情緒如何?

教師: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和傳播期間,我們關心、關注疫情,對疫情發展感到焦慮、害怕、甚至恐懼,這些心理活動來源於對自身和親人安全的關心,以及對疫情發展的可能性無法判斷,或者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分組討論)

2.教師提問:在這樣一個嚴肅的時期,大家能怎麼辦?怎樣才能讓自己身心健康?(分組討論)

學生分享:疫情期間的作息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守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教師小結:“巧”視情緒,適時自我調節,加強體育鍛煉,否理安排作息。宅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

3.教師提問:疫情以來,大家的心情如何調整?(學生代表發言)

教師追問:聽了他的發言,大家有什麼感觸?(學生討論)

學生分享:通過討論,學生知道要“迎接挑戰,擁抱變化”在校做好新冠肺炎預防,莫讓“疫恐”困擾着我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用科學的防疫方式、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態,積極面對,共克時艱。

(二)獨善其身兼濟天下

1.教師提問:而對疫情,我們在家又做了什麼?(分組討論)

播放圖片;疫情下,我們身邊的普通人是這樣做的。

2.教師追問:作爲學生,這場疫情給你什麼觸動?(學生代表發言)

3.教師展示圖片:聽了他的發言,大家有什麼感觸?除了學習,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學生討論)

學生分享:通過討論,學生知道要“獨善其身,兼濟天下”。疫情時間,我們多了獨處覺察與反思的機會。利用這段宅在家裏的時間做好規劃,好好提升自己,思考自己未來的目標、理想,併爲之奮鬥。我們也可以用實際行動詮釋着當代新青年的奉獻與擔當。

(三)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1.教師:肺炎建虐這些人挺身而出,共赴國難。播放視頻《一場14億人民的戰疫,我們終將勝利》,(學生分享自己對進行者的感受)。讓學生感悟到,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爲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讓學生去了解,去感到,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爲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讓學生去了解、去感悟,去懂得責任與擔當,去自我成長。

教師小結: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國家的決斷力和行動力,我們看到了衆志成城的凝聚力。

學生分享:反思自己在疫請下的自我成長。(學生代表發言)

2.教師提問:聽了他們的發言,大家有什麼感觸?(學生討論舉手分享)

學生分享:他們是現實中的英雄,是他們撐起了整個民族的脊樑,撐起了一個民族的興衰。在這場戰役面前,每個人都能成爲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