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彙編7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彙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彙編7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認真傾聽故事,感翹故事的情節變化。

2.學習故事中的對話,豐富詞彙“圓溜溜”“亮晶晶”“丁零丁零”。

3.願意與同伴一起分享玩具。

活動準備

1.漂亮的小鈴鐺若干。

2.小貓、小羊、小狗、小兔的木偶或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分組玩鈴鐺,引導幼兒用恰當的語言形容鈴鐺的外形、聲音。

每請幼兒觀察、觸摸、玩鈴鐺,幫助幼兒理解新詞“圓溜溜”。教師還可以請幼兒說一說還有什麼東西是圓溜溜的。

請幼兒在太陽光下照一照鈴鐺,引導幼兒觀察小鈴鐺是“亮晶晶”的。 請幼兒搖一搖鈴鐺,傾聽並說出鈴鐺發出的清脆聲音“丁零丁零”。

2.利用木偶或圖片講述故事。

學出示戴着鈴鐺的小花貓木偶,告訴幼兒小花貓喜歡小鈴鐺的原因,引出故事名稱。

教師講述故事,同時配以動作和表情,幫助幼兒理解詞彙和故事內容。如講到小山羊、小花狗、小白兔要戴小花貓的鈴鐺時,將相應的木偶取出或將圖片拿出來;講到小動物們來救小花貓時,教師做出伸手使勁拉的動作;講到小花貓難爲情時,教師做出低頭不好意思的樣子,並用難爲情的語氣講述,引導幼兒感受小花貓的心理變化。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小花貓爲什麼喜歡小鈴鐺?誰來向小花貓借鈴鐺戴了?小花貓是怎麼做的?小花貓掉到河裏以後,小動物們是怎麼做的?幼兒回答問題時,教師依次出示木偶,然後帶領幼兒重複故事中的對話。

教師:小花貓被救上岸以後爲什麼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後來,小花貓爲什麼把小鈴鐺借給小動物們戴了?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中心內容:有了好玩具要和大家一起玩。

教師:你有好玩的玩具,願意和別人一起玩嗎?你這樣做過嗎?你是怎麼做的?

4.帶領幼兒一起講故事,鼓勵幼兒參與講述和表演。

毒教師邊操作木偶邊講故事,提示幼兒跟說故事中的對話語言,並用動作表現出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手勢所表達的含義並根據手勢進行創造性地想象。

2、引導幼兒看手勢創編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聯繫生活實際,引起幼兒學習各種手語的興趣。

活動準備:

表演臺、VCD、錄像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會說話的手”

①做簡單的手勢,知道表達的含義。

T:不光嘴能說話,手勢也能講話。

②做生活中常見的手勢,知道其表達的含義。

2、手勢像什麼

①教師做簡單的手勢,讓幼兒聯想像什麼。

T:有的手勢能讓你聯想到一些東西。

現在我做一個手勢,你們想一想它像什麼,想得越多越好。

②請個別幼兒做手勢,讓其餘幼兒猜猜是什麼。

3、看手勢編故事

T:手勢不僅可以說話,還能講故事呢!

①看手勢表演故事。

②幼兒根據手勢自由編故事。

③講述故事。

4、聯繫生活,學做手勢。

①聯繫幼兒看過的手勢,提問:

T:還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勢來說話? 你還在哪裏見過? 爲什麼要做手語?(激發幼兒關心聾啞人的情感)

②教師做手語,幼兒學做手語動作。

T:我也來用手說一句話,猜猜它是什麼意思?(幼兒學做)

5、結束部分:欣賞手語歌曲,幼兒邊看邊學做手語動作。

T:這兒還有一首用手語表演的歌呢,咱們一起來學一學、看一看吧!

觀摩意見和建議:

該活動內容既是生活中常見的,又是我們容易忽略的,教師選取了這一內容,讓幼兒在想象活動中根據手勢編故事,通過手看影子,調動了幼兒創造的積極性。 建議教師給予幼兒想象、講述的機會再多一些,結尾時給予幼兒的音樂節奏太快,最好教師自己編一段可以用手語表演的歌曲讓幼兒模仿,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瞭解太陽對於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2、 理解故事,大膽猜測並講述故事的情節。

活動準備:教學課件,太陽圖片,眼罩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

——中班的小朋友都長的特別漂亮,你們還記得自己小時候長的也這麼漂亮嗎?今天何老師給你們帶來的故事說的就是小時候的故事,看看是誰小時候的故事。

——太陽公公也有小的時候,猜猜太陽小時候會是什麼樣的?(出示太陽小時候的圖片)

二、 閱讀理解故事

-----看看他們想出的是什麼辦法呢?三個辦法裏,你看懂了幾個呢?三、小魚救太陽

-------這些辦法都不行,這時候有個人要出來救太陽寶寶了,你猜是誰呢?

-------實踐體驗,找小朋友帶上眼罩做小魚,臺下小朋友告訴他太陽的方向來找到小魚的位置。

活動結束:

我們都很喜歡這個找太陽的遊戲,我們再來找一次吧,找太陽之前先跟後面的老師說再見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編講、欣賞故事,懂得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

2、仔細觀察畫面,較清楚地講述圖意和自已的想法。

3、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教學課件《勇敢的小刺蝟》、教學CD《勇敢的小刺蝟》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我們聽聽故事裏面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講述教學課件《勇敢的小刺蝟》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觀看教學CD《勇敢的小刺蝟》

師:這個故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什麼啊?你們最喜歡故事裏面的誰?爲什麼喜歡它呢?

四、小結

師: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像小刺蝟一樣勇敢地去面對,想辦法解決困難不要害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都比較感興趣,都能夠大膽舉手回答問題講述故事內容。最後環節可以讓幼兒帶上小刺蝟、小豬、河馬、小鳥、大灰狼的頭飾,請幼兒合作進行故事表演。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秋天的天氣是晴朗明淨的,秋天的田野是金黃色的,秋天的大地灑滿了落葉片片。平時教室門前的操場上總會出現許多色彩斑斕的落葉,阿姨每天早上來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掃落葉。小朋友們對落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課間常常撿落葉來觀察和玩耍,孩子有許多關於落葉的問題需要解答。於是我想結合實際,設計這樣一個語言活動——小老鼠和落葉,本次活動的內容主要是以小老鼠和落葉展開話題,活動旨在通過故事感受小老鼠掃落葉時的熱鬧場面,學習用正確的動詞去表述。同時瞭解落葉與氣候之間的關係。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老鼠掃落葉的熱鬧場面。

2、 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述,學習用正確的動詞“掃”、“拾”、“擡”、“頂”。

3、知道秋天有些樹葉會自然地從樹上落下來。

活動準備:

1、 大書圖片

2、 落葉若干,籃筐、掃把簸箕各兩個,老鼠頭像6個

活動重難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老鼠掃落葉的熱鬧場面,學習動詞“掃”、“拾”、“擡”、“頂”。

一、談話引出活動:

1、你看到了什麼?

2、在大樹下有一間小房子,裏面住着誰,他們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小老鼠和落葉》。

二、教師有表情講述故事一遍,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第一段:在大樹下有一棟小房子……小老鼠說:“瞧,這下地上可乾淨啦!”

(1)小老鼠們一家住在什麼地方?

(2)鼠媽媽爲什麼說小老鼠們長大了?

(3)鼠媽媽叫小老鼠們去幹什麼了呀?

2、第二段:這時,一隻小老鼠……吵成一片。

(1)他們爲什麼吵起來了。

(2)這多出來的樹葉是從哪裏來的?(引導幼兒根據日常的觀察發表自己的見解)

3、第三段:正在他們爭吵時……又可以做遊戲了

——老鼠媽媽是怎麼說的?

三、結合圖片,欣賞重點片段,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1、出示大書第五頁:

(1)它們是怎樣幫媽媽打掃落葉的?(定格觀察,鼓勵幼兒聯繫自己的經驗進行講述。請幼兒學習動詞“掃”、“拾”、“運”、“頂”並進行集體模仿)

①掃:用掃把把地上的落葉清除掉。(請兩名幼兒上臺模仿老鼠掃落葉。)

②拾:用手撿起來。(請幼兒集體模仿“拾”的動作。)

③擡:兩人或兩人以上合作把籃筐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請兩對幼兒上來模仿老鼠合作運落葉的'動作。)

④頂:把樹葉放在頭頂上。(請幼兒集體模仿。)

(2)打掃乾淨後,小老鼠的的心情怎麼樣?它們說了一句什麼話?

2、出示第6頁。

(1)小老鼠發現了什麼?

(2)他們是怎麼吵的?

3、播放ppt 課件第8頁

(2)等樹葉全都掉光了以後,什麼季節就要來了?

四、完整欣賞故事。

五、延伸:

1、帶領幼兒到活動室門口以各種方式打掃落葉。

2、鼓勵幼兒瞭解幼兒園內外的落葉樹與常青樹。播放多媒體畫面:秋天的樹林,直接導出課題。 秋天的森林和落葉直接吸引幼兒的注意,並讓幼兒帶着疑問輕鬆地進入故事的情境中。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能根據畫面信息進行描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嘗試提出問題,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3、理解故事情節,學習小鼴鼠遇到困難不害怕的品質。

活動準備:

PPT課件,KT板做成的黑洞,實物(蘿蔔土豆胡蘿蔔生薑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師:今天我要和你們一起來將故事,不過今天我們講的方法要和以前有點不一樣,不一樣在哪呢?我要請你們一邊看圖一邊做小老師,講給大家聽,你們敢試試嗎?

觀察圖片一,幼兒提問,幼兒回答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故事中的小主人翁——小鼴鼠,它的家在哪兒?

師:這幅圖中可能發生着一件什麼事情?把你看出來的事告訴大家。

師:這張圖片,你們有什麼想問的嗎?(教師重複並歸納幼兒的問題,並在紙上圖示記錄:沒有了家怎麼辦?)師:這個問題,誰能來回答?

觀察圖片二,幼兒提問,幼兒回答師:這張圖片告訴我們,小鼴鼠想到的是用什麼辦法來解決的師:小鼴鼠沒有了家,它想在地底下再挖一個洞作爲自己的新家。(幼兒學做一起說)師:這張圖片,你們有什麼想問的嗎?(教師重複並歸納幼兒的問題,並在紙上圖示記錄:在挖洞過程中會碰到什麼?)

二、幼兒觀看PPT並進行描述幼兒討論在挖洞過程中會碰到什麼?

師:誰來說說小鼴鼠在挖洞過程中會碰到什麼?

觀察圖片三,幼兒練習描述師:一起看看小鼴鼠在挖地洞的過程中碰到了什麼?把你們看到的告訴大家,請你們看仔細了。

師:你們看到小鼴鼠碰到了什麼?它是怎麼想的?又會怎麼做?你能猜出來嗎?

師小結:小鼴鼠碰到了一個圓圓的,硬硬的東西,它想這事什麼呀?於是用嘴巴咬了一口,原來是個香香的,甜甜的紅薯。(幼兒練習描述)觀察圖片四,幼兒練習描述師:小鼴鼠繼續出發了,它又會碰到什麼?把你看到的告訴大家。

師:這回他又是怎麼想的?又會怎麼做呢?你能猜出來嗎?

師小結:小鼴鼠碰到了一個尾巴小小的,細細地東西,它想這是什麼呀?於是用嘴巴咬了一口,原來是個香香的,脆脆的蘿蔔。(幼兒練習描述)師:小鼴鼠一直往前挖,接下來又會碰到什麼呢?這次我請小朋友來做小鼴鼠,也到洞裏,看看他能碰到什麼,然後請他說一說。

三、幼兒再次觀看PPT並進行描述師:小鼴鼠終於挖好了一條長長的洞,這時候它聽到隔壁也傳來了啪啦啪啦的聲音,請小朋友猜猜它會是誰?

出示圖片四師:這張圖告訴我們,小鼴鼠遇到了誰?它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四、播放PPT,師幼完整講述故事。

師:好了,讓我們再來完整的講一遍這個有趣的故事《小鼴鼠找家》

師:故事中小鼴鼠的家被水淹了,可是它在遇到這麼的困難時,並沒有害怕,而是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孩子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困難,你們是怎麼做的?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歌表演,大膽的用肢體語言表達對兒歌的理解。

2、讓幼兒養成做事專心的好習慣。

3、讓幼兒知道上課怎樣做纔是正確的。

4、能簡單複述兒歌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5、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過程:

小花貓的頭飾若干、小花貓圖片、PPT課件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咱們先聽聽它好聽的聲音吧!我們來猜一猜它是誰。(播放小貓咪的叫聲)

師:哇,小朋友們都猜到了老師帶來的動物小朋友是小貓咪呀!真棒!

教師出示PPT小花貓圖片。

教師播放課件,請小朋友們說一說,課件裏面都講了什麼?

師:小朋友們,剛剛聽了老師播放的錄音,小朋友們都知道小花貓都做了一些什麼嗎?哪位小朋友來告訴老師呀?(請幼兒舉手回答)

2、討論:讓幼兒討論,小花貓這樣做對嗎?爲什麼?應該怎麼做?

師:小朋友們剛剛我們一起聽了《小花貓上學》的這首兒歌老師想問一下小朋友們小花貓這樣做對不對呢?(請幼兒舉手回答)

師:哦~小朋友們都說小花貓這樣做是不對的,那小朋友們知道小花貓這樣爲什麼是不對的呢?(請幼兒舉手回答)

師:小朋友們,我們可不可像小花貓一樣呢?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開動腦筋一起來想一想,小花貓應該怎樣做纔是對的呢?(幼兒討論後舉手回答)

3、請幼兒再完整的聽一遍兒歌,邊聽邊拍節奏。

師:小朋友們我們再來一起來聽一遍這首兒歌好不好,我們邊聽的時候邊跟着老師一起來拍拍手,我們的小手一定要拍起來哦,老師看哪位小朋友的小手拍的最好看。

師:小朋友們的表現真棒,那我們現在把棒棒棒送給自己“棒棒棒,我最棒!”

4、教師先請幼兒逐句自編動作。

師:小可愛們,現在呢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爲《小花貓上學》這首兒歌呢創編一些動作。小朋友們願不願意來試一試呢?

師:看來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們都很積極哦,那我們現在就一起來試一下吧!

師:小朋友們,我們現在要開始表演咯,在表演之前,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個超級可愛的小花貓頭飾。(教師出示頭飾)噹噹噹!可愛嗎?老師現在想請幾個小朋友戴上這個頭飾上來給大家表演一下好不好,有哪位小朋友願意上來試一試呀?但是小朋友們在位置上面要保持安靜。我們要認認真真的觀看別人的表演哦。(教師將頭飾給積極參與的幼兒戴上)

5.教師帶幼兒唸白。完整的將兒歌表演出來。

師:“小朋友們,現在呢跟着老師一起來兒歌念一遍好不好。“小花貓上學校,老師講課它睡覺,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你說可笑不可笑。喵~”

師:我們剛剛又把兒歌複習了一遍。那現在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老師念這首兒歌,你們來跟着老師唸的做出相應的動作哦。(教師帶着幼兒一起做動作)

6.幼兒聽錄音。分組表演。

師:小朋友們,老師現在要來分組啦,看那一組的小朋友更棒(將幼兒分爲兩組進行表演)

7.幼兒欣賞教師表演。

教師自創動作表演給幼兒看。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後將這首兒歌朗誦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通過?《小花貓上學》這首兒歌來了解上課時他們因該怎樣去做纔是正確的,進一步加強幼兒在課堂中的紀律習慣的養成。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我覺得因該在加一些有趣的環節,讓幼兒對本節課更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