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

一、設計意圖:

拯救地球,保護環境,讓幼兒從小養成講衛生、愛清潔、愛環境的好習慣,《指南》中也明確指出:“讓幼兒親近自然,初步瞭解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有初步的環保意識。”因此,本次活動就是要幫助幼兒樹立環保意識,讓他們成爲;良好習慣的執行者、宣傳者,讓每個人都來保護我們的地球。

二、活動內容與分析:

幼兒每天產生垃圾,但不會分類投放垃圾,成人在教室也沒有給幼兒創設有利條件, 有垃圾放紙簍,沒有形成分類投放的好習慣,本活動以遊戲形式,把生活搬入課堂,進行生活化遊戲,讓幼兒知道如何正確分類投放垃圾。

三、教學策略設計:

我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相結合,通過互動遊戲,穿插講解、示範、啓發、評價等手段,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從而完成目標;與教學策略相適應,幼兒通過故事、視頻欣賞、遊戲互動等方法,培養幼兒個性發展。

四、活動目標:根據教學活動設計意圖和《綱要》要求,我把目標確定爲:

1. 情感目標: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情感。

2. 認知目標:學會給垃圾分類。

3.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的分類能力。

重點:讓幼兒學會給垃圾分類。

難點:讓幼兒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並帶動周邊人羣保持環境清潔。

五、活動準備:

垃圾小樣、PPT課件。

六、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景導入,區域互動:有垃圾怎麼辦?

2.幼兒進行討論,回答,教師進行小結。

二、基本部分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

1.幼兒看短片,瞭解垃圾要分類投放:

可回收垃圾:廢紙、玻璃瓶、易拉罐、塑料製品等。

(綠色垃圾桶)

不可回收垃圾:各種果皮、果核、菜葉、剩飯菜等。

(黃色垃圾桶)

有害垃圾:廢舊電池、過期藥物、破損溫度計和日光燈等。

(紅色垃圾桶)

(這一環節通過趣味性的動畫形式,可以讓幼兒集中注意力,形象直觀地瞭解常見垃圾的正確分類。)

2.遊戲:看誰做得對。

(1)課件互動遊戲:送垃圾寶寶回家。幼兒觀看動畫,教師選擇性地請幼兒大膽嘗試。

(互動遊戲是對第二環節的鞏固學習,請幼兒參與電腦遊戲,既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又做到前呼後應。)

(2)區域分組遊戲:幼兒進區自主投放垃圾,教師觀察並獎勵。

(該環節是整個活動的深化,是生活的再現,通過遊戲幼兒能將生活中的垃圾分類投放,而且採用分組的形式,給幼兒提供相互交流的的機會,培養幼兒團隊精神。)

三、結束部分評選衛生城市,爭做環保志願者。

1.觀看公益廣告,瞭解身邊人是怎麼做的,貼五星評選“衛生城市”(長治),激發大家爭做環保志願者。

(這一環節是活動的昇華,激發幼兒保護身邊環境,爲美麗的長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教師總結: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只要大家少製造垃圾,並養成不亂扔垃圾好習慣,天才會越來越藍,水纔會越來越清,空氣也會越來越清新。

(該環節必不可少,也是教學的難點,保護環境,貴在堅持,只有人人行動起來,纔能有所成效。)

七、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一起撿拾垃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師組織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少製造垃圾? 並將討論結果寫在紙上,張貼在幼兒園的布告欄裏,呼籲大家少製造垃圾。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2

設計意圖

許多幼兒家裏都有很多玩具,這些玩具主要是從商店買來的,幼兒不懂得珍惜,常常丟棄或毀壞它們。而我們小時候的玩具多是自然物或家人制作的,數量不多卻備受珍惜。有感於此,我從幼兒喜歡的玩具人手,藉助家長的支持,借用散文《媽媽的玩具箱》的情節,設計了本次社會活動,讓幼兒在玩玩、聽聽、說說的過程中瞭解自己媽媽小時候的玩具,體驗玩具的製作者(外婆)對媽媽的關愛。由此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家長買玩具是出於愛,啓發他們珍惜玩具,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媽和其他家人的愛,學着關心長輩和身邊的人;同時,瞭解更多民間遊戲的玩法。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看看、玩玩的過程中,瞭解媽媽小時候的玩具的名稱和玩法,感知玩具中蘊含着快樂和家人之間的關愛。

2.能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並與同伴分享。

3.懂得珍惜玩具;願意主動表達對媽媽和其他家人的愛,萌發感恩意識;對民間遊戲感興趣。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幼兒的母親)提供一些他們小時候的玩具和講解玩具來源的視頻;請幼兒準備一個玩具帶回園。

2.教具:玩具箱(內有手絹、沙包、自制布娃娃等)、PPT、背景音樂《丟手絹》《杜鵑圓舞曲》等。

3.學具:沙包(同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1.猜測古樸箱子中的玩具,激發參與興趣

指 導語:“劉老師帶來了一個神祕的箱子,裏面裝着你們的媽媽小時候的玩具。小朋友都來猜一猜、說一說,媽媽小時候可能會有什麼玩具呢?”

幼兒猜測。

教師逐一出示玩具,讓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

環節自評:導入環節出現古樸的木製箱子,對此幼兒很少見,激起了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很有興趣地猜測箱子中自己媽媽小時候的玩具。

2.猜猜媽媽小時候的玩具的玩法,體驗不同玩法中的樂趣

(1)玩手絹(手帕)。

討論:手絹是玩具嗎?

幼兒經過討論,多數可能認爲:手絹不是玩具(如果幼兒認爲是玩具,請他/她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玩法)。

教師通過用紙巾和手帕做對比,引導幼兒梳理討論結果:手絹和現在用的紙巾一樣,可以用來擦鼻涕、擦臉等。手絹用過之後,清洗之後可以再次使用,比較環保。紙巾用過之後,就扔掉了。

指 導語:“媽媽認爲,手絹是玩具。一起來看看媽媽小時候是怎麼玩的。”

①手帕的玩法1:民間遊戲“丟手絹”。

A.介紹該遊戲玩法

幼兒圍坐成一個大圈,一名幼兒拿着手絹圍着大圈跑。播放音樂《丟手絹》。當唱到“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時,這名幼兒把手絹悄悄地丟在一個同伴的身後,然後繼續圍着圈跑。當唱到“快點快點捉住他”時,撿到手絹的同伴馬上去追剛纔那名幼兒,要圍着圈追……

B.幼兒遊戲

教師指導重點:提醒幼兒奔跑時不要離開圈;只能是撿到手絹的那名同伴起來追,其他幼兒坐在位子上給他們加油。

②手帕的玩法2:變老鼠。

A.變個小魔術:(邊疊布老鼠邊念兒歌)“小手帕變變變,變什麼,仔細看,轉一轉,轉一轉,變成了一隻(語氣拖長)——小老鼠;小老鼠真可愛啊(讓幼兒輕輕撫摸布老鼠的背);呀,跳出來了!咦,小老鼠又躲進洞裏,不見了;呀,又跳出來了;它想出來和你們玩,做遊戲呢!”

B.幼兒學習兒歌,自主體驗這種玩法,自由探索手帕的更多玩法。

(2)玩沙包。

①談話:猜猜沙包的構成,瞭解沙包的做法。

教師出示神祕箱中的沙包:“猜猜看,它是什麼玩具?”“沙包是怎麼做出來的?”幼兒討論之後,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用小剪子輕輕剪開一個沙包,對着盆把沙包裏面的沙子倒出來。

小結:沙包裏面多數裝沙子,也可以放米,還可以放豆子等。媽媽小時候玩的沙包是外婆一針一線親手做的,媽媽可喜歡這些充滿愛心的沙包了。

②媽媽小時候沙包的玩法(播放音樂《杜鵑圓舞曲》):合作玩抓“骰子”、單腳踢、對踢等。

③幼兒玩沙包,先感受媽媽小時候的玩法,重點學習合作玩抓“骰子”;然後自由探索沙包的新玩法。

④分享環節:請3~5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玩法。

指導語:“剛纔你是怎麼玩沙包的呢?”

幼兒大膽表達,教師梳理結果:沙包可以有很多玩法:頂、拋、踢、接等。

環節自評:這個環節不僅讓幼兒感受到民間遊戲的有趣,也讓他們自由探索這些物件的新玩法,體驗媽媽的玩具所帶來的不同體驗,瞭解媽媽的沙包是外婆一針一線縫製的,裏面充滿了外婆對媽媽的愛。

3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玩具,再現生活經驗,發現分享的樂趣

(1)請幼兒用較爲清晰、流暢的語言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及其玩法。

指 導語:“剛纔你們都玩過了兩種玩具,它們給媽媽的童年帶來了歡樂。我也很想知道你家裏都有哪些玩具?你最喜歡什麼玩具?你是怎麼玩的?”

(2)鼓勵幼兒自選同伴分享玩具。

(3)用玩具開展“巧手”比賽。

①請拿着玩具車的孩子,進行賽車。

A.遙控車比賽規則:在地上放些障礙物(盆、小紙箱、沙包等),幼兒在把車放在起點線上,從裁判喊“開始"後,在規定的2分鐘內,遙控車要繞過障礙物且不能碰到,比比哪輛車最先到達終點。

B.回力車比賽規則:幼兒把車放在同一起點線上,根據裁判口令發車,比賽誰的車開得最遠。

②請拿着娃娃的幼兒,比賽給娃娃做裝飾,看看誰做得又快又美。

比賽規則:在規定時間內,根據桌上的裝飾材料(如項鍊、頭花、假髮套、羽毛等)對娃娃進行裝飾,以裝飾出最美的娃娃(幼兒評選爲主)爲勝。

環節自評:在分享玩具的環節,設置了幾個遊戲情境,不同性別、不同喜好的幼兒均從中體驗到分享玩具的快樂。

4.通過實物對比、觀看視頻和討論,懂得珍惜玩具,感知周圍的愛

(1)出示媽媽的玩具箱中的布娃娃、沙包和手絹,請幼兒觀察:“媽媽小時候的玩具和你們的玩具有什麼不一樣呢?哪位小朋友來說一說?”

幼兒自由表述。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發現,雖然時間過了很久,媽媽的玩具舊了,但是依然完好,也很整潔,說明媽媽很珍惜這些玩具。讓幼兒對比一些被他們丟棄或毀壞的玩具照片,啓發幼兒珍惜他自己的玩具。

(2)幼兒觀看家長自拍的視頻(其中,家長談到自己小時候的玩具多是自然材料、家人制作或同伴交換而來),讓幼兒體會這些玩具中蘊含的溫馨情感。

(3)遷移經驗:讓幼兒看看班級活動區裏的玩具,體驗幼兒園的園長、老師、同伴對自己的愛。啓發幼兒珍惜班級的玩具。

環節自評:本環節通過實物對比和觀看真實的視頻,幼兒對其中出現自己父母表述其童年玩具的情形,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經過啓發,他們知道了自己的玩具中也有來自家人、幼兒園的園長、老師、同伴的愛。

5.欣賞散文,昇華情感

(1)欣賞散文——教師朗讀,幼兒自由跟讀。

指導語:“現在你們知道了吧,媽媽小時候的沙包玩具是外婆做的。外婆在工作後,利用休息時間給媽媽做玩具,真辛苦,所以媽媽特別珍惜玩具,裏面有着外婆對媽媽深深的愛。”“我們來聽聽這篇優美的散文《媽媽的玩具箱》。”播放視頻,幼兒欣賞和自由跟讀散文《媽媽的玩具箱》。

(2)討論:你想用什麼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①理解媽媽愛的方式。

引導幼兒討論:“媽媽是怎麼愛你們的?”

幼兒自由交流。

重點討論:“如果你亂扔玩具,亂摔玩具,或者跟同伴爭吵或打架,媽媽批評了你。你覺得這時候,媽媽還愛你嗎?”啓發幼兒感知,當他做錯事時,媽媽或老師的批評也是一種愛,是希望他能更好地成長。

②怎樣表達對媽媽的愛?

提問:“你打算爲你的媽媽做些什麼事,讓媽媽感受到你愛她呢?”

幼兒討論。

教師梳理討論結果:“我們可以在媽媽回家的時候幫忙端一杯水、做簡單的家務事或給她捶背。有機會還可以爲媽媽畫一幅畫、照一張相等。”

與幼兒共同討論,引導其明白愛的方式有很多種,自然地結束活動。

附散文:

媽媽的玩具箱

餘貞

媽媽小時候,有一個大大的玩具箱,裏面沒有芭比娃娃,也沒有變形金剛,卻藏着許多許多媽媽的寶貝。

媽媽小時候的玩具,是一塊小小的手帕。媽媽和小夥伴們一起玩丟手絹的遊戲,玩得真開心。小小的手帕,變成了小老鼠、香蕉、小帽子,小帽子戴在頭上真滑稽。

媽媽小時候的玩具,是一個方方的沙包。這是外婆一針一線做給媽媽的,媽媽玩得真開心。

媽媽小時候的玩具,價格很便宜,而且也很簡單,卻帶給媽媽許多許多的快樂,藏着許多許多媽媽小時候的夢……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3

活動目的

1、通過建構活動使幼兒知道簡單的鋪路方法等簡單技能,鍛鍊幼兒的操作能力。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城市規劃意識及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協作。

活動準備

大沙池邊放有:玩沙工具,小樹,花,積木,紅綠燈,崗亭,各種房屋,車,瓶子,小動物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黑貓警長”去辦案,路不平爲由引題。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想一想用什麼辦法鋪路?並請幼兒示範。

2、教師鋪路的方法。

3、請幼兒想一想如何規劃荒地,並請幼兒觀察比較設計圖,哪幅更好更合理。

4、請幼兒分工按照設計圖來建設十字路,教師當總工程師來巡迴指導。

三、結束部分

1、請幼兒巡迴參觀,照相。

2、教師。

授課簡評

本節課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通過動手操作來培養了幼兒的環境規劃意識,活動準備充分,幼兒積極性很高,課後效果很好,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1、結束時應帶領引導幼兒對其進行觀察。

2、幼兒的合理佈局意識還不夠,在教學中應加強訓練幼兒這方面的能力。

3、在幼兒構建動物樂園之前,應給孩子介紹動物的生活習性,以便在構建過程中加強幼兒記憶。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培養熱愛生活,熱愛進行家務勞動的生活態度。

2。學會整理房間的方法,掌握相關家務技能。

3。初步培養對家庭的責任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佈置整理房間的道具。(如:衣櫃、各類服裝、書架、各類圖書、生活用品等。)

學生準備:每人準備一件衣服;每人準備一個書包;注意桌椅擺放,留出較大的活動空間。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情境激趣: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別人家做客嗎?今天,我就帶你們認識兩個新夥伴——東東和玲玲,到他們家去看一看,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嗎?

2。播放兩段家庭生活錄像:一段是玲玲的家,突出乾淨整潔;另一段是東東的家,物品擺放雜亂無章。

3。請學生談一談看到這樣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心裏有怎樣的感受。如果被邀請去做客,客人會有怎樣的感覺。

二、情境體驗,練習整理

1。參與實踐,掌握分類整理方法。

(教師在課前準備好模擬練習用的物品,如:書櫃、衣櫃、服裝、生活用品等,擺放在教室一側。)

(1)請學生幫東東整理雜物。

A。思考討論:怎樣才能整理得又快又好呢?從討論中明確整理物品時應先分類。

B。請6名同學到前面來動手分類整理,全班給予評價。

(2)師生共同回顧,總結出正確的整理物品的方法。

2。模擬現場,整理房間。

過渡:剛纔,同學們看到東東家裏亂糟糟的,我們把物品進行了簡單的分類,但房間裏現在能稱得上是乾淨整潔嗎?

(1)分別討論整理書櫃、衣物、雜物時的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引導學生明確在整理物品時要堅持"物品擺放要方便合理"的原則。

A。雜物可以放到整理箱中。

B。整理書櫃可以按照書的類別、大小、常用與不常用等標準進行擺放。

C。整理衣櫃時,要考慮哪些衣服適合掛起來,哪些衣服適合疊平整。並請一名學生進行疊衣服示範,再開展全班疊衣服比賽。

(2)學生分3組,分別進行整理書櫃、衣櫃和雜物的體驗活動,並在體驗過後進行適當的評價。

3。回憶父母做家務的情境,感受父母的忙碌。

利用課件,展示幾組父母每天辛勤做家務的圖片,結合剛纔的體驗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聯繫生活,活動拓展

過渡: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第二位小朋友玲玲在平時是怎麼做的,她在教我們做什麼事?

1。交流生活技能,學習疊被子的方法。

(1)全班交流:你在家自己疊被子嗎?你是怎麼疊的?

教師請會疊的學生現場演示,並隨機給予指導。

(如班裏沒有會疊的學生,可請他們觀看疊被子錄像,學習正確疊被子的方法。)

(2)學生動手實踐,學疊被子。學生以毛巾當被子,以小組爲單位練習疊,然後在小組內進行評價。

2。開展整理書包競賽活動。

過渡:同學們,整理書包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哪些同學自己會整理書包呢?

(1)開展整理書包競賽,評出優勝個人。

(2)請獲勝的學生介紹整理書包的經驗方法:教師隨機點撥,引導歸納出看課程表整理書包的方法。

四、暢談收穫、知情達意

1。說認識,談收穫。

說一說在生活中我們做的哪些事也是在整理?談一談學習這節課的收穫。

2。結束語:大家說得真好,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收穫。雖說整理是件小事,可要天天堅持自己整理也不容易,相信同學們會克服困難,主動分擔家務,讓父母少操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之愛!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5

活動名稱

爲集體的成功感到高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力

活動準備

1、雪花片2、五種顏色的獎牌若干

活動建議

一、 導入方法

教師身披綵帶,手拿五種顏色的獎牌,隨音樂走進教室。教師向幼兒講解五種獎項:作品造型獎、作品色彩獎、操作速度獎、助認爲樂獎、努力認真獎。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活動過程

1、照圖拼擺,教師多角度評價

(1)教師將幼兒分成五組。講清哪組獲得獎牌多哪組就是勝利者。(強調集體合作精神)。

(2)教師出示圖1,用雪花片示範拼擺三角形並進行評價。然後請幼兒拼擺圖中的“飛機”。

(3)幼兒動手操作,照圖拼擺“飛機”。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發現每個幼兒活動中的特點。

(4)教師請幼兒對照圖1進行檢查。看拼擺是否正確。並對幼兒的活動進行多角度的評價。根據幼兒小組完成的情況頒發集體獎牌。

(5)教師依次出示圖2、圖3、圖4,讓幼兒照圖拼擺完成後教師進行多角度評價,爲幼兒頒發小組集體獎牌。

2、自由拼擺,教師多角度評價

(1)教師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用雪花片自由拼擺一種物品,並說出其名稱。教師巡迴指導,因人施教。

(2)教師爲創作新穎,命名準確,造型優美的幼兒小組頒發獎牌。

三、結束方法

幼兒相互展示自己小組的獎牌,講講得獎牌的感受。教師通過幼兒小組的獎牌的多少評出優勝組,分享集體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植物生長記錄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觀察記錄的知識,樹立初步的觀察植物、照顧植物的任務意識。

準備:

每組一本植物生長記錄簿、種子完整生長過程的圖片,記錄樣例、標尺籤。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長的圖片,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植物生長的過程,激發幼兒觀察自己種植物的興趣。

2.提示幼兒植物生長是漫長的過程,不象錄相演的那樣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觀察,看看種子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開花……

3.啓發幼兒用畫和測量的形式來記錄它的生長。

4.示範記錄方法。

要求:看生長情況,數葉片,量株高,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本上。記錄可以用寫數字或塗色高度、數量、空格的統計辦法。提醒幼兒植物未發芽前,用圓圈或三角形代表無變化。

5.請幼兒分組作記錄練習,提示幼兒每日的觀察記錄時間,以及輪流記錄的方法。

6.活動結束後注意觀察,觀察和督促幼兒的記錄,請幼兒定期向全班彙報記錄結果,逐漸形成責任心和任務意識。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在商店裏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理解禮貌不僅是會使用文明用語,還要態度和氣。

2.學習用和藹、熱情的態度辦事。

準備: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個。

活動與指導:

1.觀看情境表演:在商店裏內容大意:甲售貨員說話和氣、辦事主動。例如,當她看見老奶奶來了主動詢問: “您買點什麼呀?”“我要買牙膏”。“我們這兒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華牙膏、藍天六必治、還有高露潔,你要哪一種呀?”當顧客買完東西,她還會說: “您慢走!再見!歡迎下次再來!”而乙售貨員則正相反,他態度不好,從不關注顧客的需要。見人來了也不問要什麼,顧客所要的東西沒有,他也不主動介紹商品,一直站在那裏沒事幹。即便顧客走,他也不說再見。結果顧客一來就愛找甲,而乙則沒人搭理,他很奇怪爲什麼賣不出東西?

2.討論:

(1)你喜歡哪個售貨員?爲什麼?

(2)爲什麼甲能賣出東西,顧客盈門,而乙則冷冷清清呢?他該怎樣做纔是好售貨員。

3.小結禮貌待客的方式是態度主動又和氣。

4.請五至六名幼兒扮演售貨員,其他幼兒扮演顧客玩商店購物遊戲,練習正確禮貌交往。根據情況,遊戲可輪換角色。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元宵節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叫花燈節。瞭解相關的民俗文化。

準備:

有關元宵節的錄相、元宵一盒、花燈等。

活動與指導:

1.猜謎語:湯園。說說這是過什麼節的一種吃食。引出談話主題:元宵節。

2.觀看錄相元宵節。讓幼兒說說從錄相中看到了什麼。

3.講解元宵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主要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徵着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點花燈是爲了讓節日的夜晚明亮,歡快。人們爲了增添娛樂的情趣,還在燈上寫上謎語,讓大家來猜,猜中有獎,非常有趣。這個節日從古代傳下來的,現在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花燈的樣子越做越多,工藝越來越複雜,每年過節時,各地都有花燈展,鼓勵小朋友隨家人節日去賞燈。井告訴幼兒電視臺屆時還要播放相關節目,請大家注意收看,體驗全家一起過節的樂趣。

3.請幼兒觀看傳統花燈的樣子和吃元宵。說說自己見過什麼樣的花燈,吃過什麼餡的元宵。

備註: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有這樣一種傳說。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雉)臨朝稱制,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呂雉死後,周勃、陳平等人掃除諸呂,擁立劉恆爲帝,即漢文帝。因爲掃除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這夜,漢文帝就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傳說,教師瞭解即可,不必詳細講給幼兒聽,若講,酌情簡化。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小鳥和牽牛花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同情別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關心和幫助。

2.瞭解給病人送溫暖的方式。

準備:故事、及圖片。

活動與指導:

1.看圖聽教師講故事《小鳥和牽牛花》。(故事見附錄)

2.提問:

(1)故事叫什麼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鳥生病時心裏怎麼想?它對風仙花、小草說了什麼?小草和鳳仙花又是怎麼做的?

(3)爲什麼小鳥哭了?如果你生病時,沒人看你、陪你玩,你會不會難過?

(4)誰給小鳥送來了溫暖?牽牛花是怎樣關心生病的小鳥的?它的關心有什麼用處?

3.請幼兒聯想自己說一說生病時的心情和痛苦的經歷,渴望得到哪些關懷,是誰給予了關懷,自己的心裏怎樣想。

4.啓發: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關心愛護和幫助會感覺很幸福、溫暖。如果,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時,我們該怎樣讓他們也感到溫暖呢?我們應該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

5.小結並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付諸行動。

附故事:

小鳥和牽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樹上,搭着一個鳥窩,裏面住着一隻小鳥。

小鳥每天飛到大樹下邊來,跟小花、小草一塊玩,在草地上捉蟲吃。

有一天,小鳥生病了。它孤單單地躲在窩裏,心裏很悶。小鳥想:“跟大樹下面的花兒、草兒玩玩多好!”可是它飛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從窩裏伸出頭來,對大樹下邊的鳳仙花說: “鳳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兒好嗎?”鳳仙花聽了,紅着臉兒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又對大樹下面的小草說:“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飛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好嗎?”

小草聽了,搖了搖頭,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看着鳳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來跟它玩,嘆了口氣慢慢地把頭縮回去,躺在窩裏哭起來了。

大樹下面的牽牛花聽見了,就繞着大樹用力往上爬。牽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鳥窩旁。

這時,小鳥已經睡着了。

牽牛花想讓小鳥知道朋友來看它,就輕輕的吹起它的小喇叭來:“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會兒,小鳥醒了,它睜開眼一看,咦?牽牛花站在旁邊吹喇叭呢。小鳥心裏一高興,病就好多了。牽牛花看見小鳥的病好多了,就大聲吹起喇叭來:“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鳥隨着喇叭的聲音在樹枝上高興地跳起舞來了。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我家有誰

有益的學習經驗:

1.通過互相介紹家庭成員的情況,增近小朋友之間的個人情況瞭解。

2.認識家庭成員的勞動和家居生活,產生尊敬熱愛他們的情感。

準備:

幼兒自帶全家福照片,教師準備一塊展板或教室牆壁一角小房子數座。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觀察展板或牆飾一角帶有空白窗戶的幾座小房子。告訴幼兒,這是新建的房子還未有人入住。詢問幼兒是否樂於讓全家住進來?

2.入住新房、佈置牆飾。請幼兒按小組爲單位,每組幼兒將自己的全家福嵌入其中一座房屋。佈置好後,互相欣賞。

3.教師請新住戶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以增近相互間瞭解。方式以一座房子―小組爲單位,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是準?叫什麼名字?做什麼工作?是否和自己住在一起?每天在家做什麼事情?

4.結束時,教師把座座小房子佈置在準備開設的娃娃家的牆壁上方,告訴幼兒剛纔大家通過介紹互相作了家庭情況的初步瞭解,希望小朋友回家各自觀察家人的勞動和家居生活,在即將開設的娃娃家遊戲中扮演他們。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比較古代男孩、女孩與現代男孩、女孩的不同之處。

2.運用已有經驗大膽的進行創作、表現自身的感想。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有關古代男孩與女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從故事《木蘭從軍》引出話題。

1、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講述故事《木蘭從軍》。

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木蘭從軍的故事嗎?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師幼一起討論花木蘭爲什麼要女扮男裝才能去當兵。

師:"請小朋友們想一想花木蘭爲什麼要扮成男孩代爸爸打仗?"小結:因爲古代的時候女人是不能上戰場的,行軍打仗是男人的事情,所以要女扮男裝才能代她父親打仗。

(二)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古代男孩與女孩的不同之處。

1、觀察並說一說古代男孩與女孩服裝、髮型的差異。

古代的男孩穿衣服和褲子,女孩則穿裙子;古代的男孩全部的頭髮都是朝上紮起來,女孩則是披着或者挽着髮髻。

2、觀察並說一說古代男孩與女孩生活內容的差異。

古代的男孩要到外面去幹活,比如種田、做生意等。還有要讀書考試光耀門楣。女孩子則是在家燒飯做菜、織布等幹家務活。

3、大家互相討論,花木蘭爲什麼不能當兵上戰場。

古代的女孩是不能隨便外出的,她們得在家料理家務活。只有男孩子纔可以外出打戰,所以花木蘭不能上戰場。

(三)大家討論現代男孩、女孩與古代男孩、女孩的不同。

1、說一說現代男孩、女孩與古代男孩、女孩活動的不同。

現代男孩、女孩活動的範圍很廣,女孩和男孩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女孩也可以上學,也可以到外面去玩……。而古代的男孩和女孩則分工很明確,女孩子是不可以隨意外出的。

2、比較現代男孩、女孩與古代男孩、女孩在服裝、髮型方面的差異。

現代男孩與女孩服裝和髮型可以多種多樣,男孩也可以扎辮子、穿裙子;古代男孩與女孩卻只能穿特定的衣服,梳特定的頭髮。

(四)幼兒自由想象:假如我是花木蘭……

1、引導幼兒圍繞"假如我是花木蘭,我會做……我希望……"展開想象。

2、幫助幼兒從花木蘭的服飾、動作等方面將想象的內容表現出來,也可創編故事情節。

反思:

在活動的組織與互動過程中,我比較關注遊戲活動積極氛圍的渲染。通過變一變、猜一猜、試一試等手段,充分調動小班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身體的不同感官都調動起來,快樂的學習。

當然,在活動中的迴應還不夠靈活,當孩子說“男人女人”時,只是直接糾正爲“男孩女孩”,其實這裏可以拓展驗證。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各種扇子,知道扇子可以扇涼風,還可以作爲一種工藝品供人們欣賞。

2、培養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

3、激發美感。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扇子1-2把。

2、教師用扇:工藝裝飾扇、掛屏扇等幾種特殊扇子。

3、多媒體:中國扇藝——藝術百科。

4、幼兒製作材料:白色卡紙,蠟筆,剪刀。

5、音樂磁帶:古琴曲。

6、幼兒已有時裝表演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扇子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把扇子,你們想看看嗎?

出示扇子:你覺得這把扇子怎麼樣?(幼兒自由發言)

二、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扇子。

師:前幾天,老師請大家回去收集各種扇子,小朋友都帶來了,把你們的扇子請出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吧。說一說:是什麼扇子,扇子的顏色和式樣,有什麼用?

1、幼兒個別到集體前交流。

(檀香扇、紙扇、蒲扇、摺扇、娟扇、塑料扇……)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扇子(古典音樂渲染氣氛)。

(評價:本環節教師引導幼兒在自主蒐集扇子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幼兒在音樂聲中邊看邊介紹,不僅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扇子,也讓他們從交流中學習他人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方法。)

3、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特殊的扇子。(教師也可根據幼兒實際選擇其它類型的特殊扇子來介紹)

(1)出示帽扇

師:這是把什麼扇子?它有什麼用處?

小結:這把扇子叫帽扇,它不僅可以扇風,而且還可以做遮陽帽,用處真多啊!

(2)出示把大的裝飾扇

師:這把扇子怎麼樣?猜猜這把扇子是用來幹什麼的?(幼兒自由發言)

師:這種扇子不是用來扇風的',扇面上畫有“桂林山水”的圖案,人們把它掛在房間的牆壁上,用來打扮房間的,叫工藝裝飾扇。

(3)出示木蘭扇

師:你們在哪裏看過這種扇子?

教師小結:它叫木蘭扇,是用絲綢做的,人們在跳舞的時候才用它,揮舞起來很美。

教師表演扇子舞。

(說明:此環節主要讓幼兒瞭解扇子的不同用途,當老師翩翩起舞時,你會聽到幼兒熱烈的掌聲……)

4、教師小結:看多媒體——中國扇藝(藝術百科)

扇子是各種各樣的,有絹扇、摺紙扇、蒲扇、檀香扇……這些扇子的形狀顏色用的材料都不一樣,有的用紙做的,有的是用娟做的,有的是用香木做的……扇子的用途很大,不僅在夏天給人們帶來涼風,不少扇子上還有藝術作品,供人們欣賞呢。

(說明:“中國扇藝”網站是一個能擴大幼兒視野的網站,從中幼兒會了解更多的扇子方面的知識,同時幼兒也會學習從互聯網上去搜集、學習知識。)

5、時裝表演:請幼兒在音樂聲中手拿各種扇子進行時裝表演。

活動延伸:

1、美術活動“美麗的扇子”。教師和幼兒收集各種廢舊材料,開展動手做扇子活動。

2、自主性遊戲活動中,和幼兒開展扇子表演等遊戲。

3、教師繼續和幼兒收集各種扇子,開一個“扇子展覽會”。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幼兒園的熱愛,激發幼兒的自豪感。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也眼幼兒園的環境。

2、師生合作,製作幼兒園模型。

活動過程

1、出示模型,引入主題。

這是什麼地方?爲什麼這麼美?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誇誇我們的幼兒園。

2、組織幼兒分組討論。

我們的幼兒園美在什麼地方?

 3、教師小結:

我們的幼兒園每間教室都有明亮的窗戶、桌椅乾淨,牆上有漂亮的圖畫;

園內處處有花、草、樹,還有漂亮的大型玩具,我們的幼兒園很美麗,像個大花園。

我們的活動室有各種活動區,如美工區、智力區……等,室內還有許多玩具等,在幼兒園,小朋友可以學到各種有趣的知識。

小朋友們在幼兒園找到許多好朋友,老師教小朋友學本領,幫助小朋友改正缺點,小朋友對老師有禮貌、關心老師。幼兒園裏處處有愛。正因爲我們幼兒園裏美麗、有趣,又充滿了愛,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它。

4、帶領幼兒參觀

幼兒園的榮譽室。

老師向幼兒介紹幼兒園所獲得的獎盃、獎狀、錦旗,讓幼兒瞭解幼兒園得到的種種榮譽。激勵幼兒爭做好孩子爲幼兒園爭光的願望。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唱唱、看看、說說、玩玩中體驗朋友多的樂趣,並樂意、大膽地和別人交朋友。

2、正確認識自我與朋友交往中和言行,明白怎樣做纔對,學習一些交往技能。

3、初步學會關心幫忙同伴,增進愛同伴的情感。

活動過程:

1、韻律活動: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愉快。師:讓我們跟着音樂一齊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我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手拉手坐到位置上。

2、組織幼兒看電視討論怎樣樣交朋友。

出示視頻實錄三段:

(1)一個小朋友玩玩具時和好朋友爭搶玩具。

(2)喝水時,一個小朋友在推擠其他小朋友,搶着先喝。

(3)小朋友有了困難他也不去幫忙。大家都不和他做好朋友。

問:爲什麼他找不到好朋友?怎樣樣做才能找到好朋友?(幼兒討論)

3、說說自我的好朋友。

師:誰願意告訴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誰?爲什麼喜歡他們做你的好朋友?

4、引導幼兒共同討論交朋友的樂趣。

師:交了這麼多的朋友,你心裏感到怎樣樣?

5、師小結:朋友多了就會覺得覺得歡樂,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有禮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分享玩具,有的互相謙讓,有的幫忙別人,僅有這樣我們纔會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

6、發散幼兒思維:那麼除了人類是我們的好朋友,在大自然中還有誰是你的好朋友?

7、聽着音樂找更多的好朋友一齊跳舞,並和好朋友做一些抱一抱、親一親的動作,增進朋友間的友誼。

8、師:此刻和你的朋友一齊去外面找找看,還有什麼也是你們的好朋友。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感受集體生活的樂趣,喜歡去春遊。

2、瞭解春遊中的注意事項,初步建立環境保護意識。

3、能在春遊活動中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活動準備:

1、歌曲磁帶《郊遊》。

2、幼兒用書:《我們要春遊了》。

3、和郊遊相關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教師:你知道春遊是什麼意思嗎?是去做一件什麼事情?

(2)幼兒自由討論,根據幼兒的討論出示和春遊相關的圖片瞭解和春遊相關的信息。

(3)小結。春遊就是春天裏小朋友和自己的小夥伴們帶上好吃的一起去感受大自然裏春天的氣息,可以看風景,也可以玩泡泡水、還可以玩遊樂設施等等。

2、創設情境,引導幼兒討論在郊遊需注意的事情。

(1)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剛纔圖片裏面小朋友們去春遊做的是什麼交通工具,你知道坐車需要注意些什麼嗎?

(2)教師小結:要安靜的坐在座位上;不能把頭、手伸出窗外;不大聲喧譁,不能在車裏跑來跑去要等車停穩以後再上下車。

(3)幼兒再次隨《郊遊》的音樂做坐汽車和走路的動作,引導幼兒觀看圖片。

教師:草地上,大樹上,大型玩具上的這些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4)教師小結:不能採摘公園裏的花及葉子,還要愛護公園裏草坪,如有“禁止入內”的標誌牌,就不能用腳踩。在觀賞植物花卉時還要注意花枝和花刺,要保護好自己不被劃傷。

(5)幼兒再次隨《郊遊》的音樂做觀賞和走路的動作,教師用語言將幼兒帶入情境。

教師:快到中午了,我們找了一塊空地準備吃午餐,吃午餐時要注意什麼?

(6)教師小結:食物包裝袋及瓜果皮不能亂丟,要放垃圾袋裏;儘量不帶和不吃帶棒子的食物,如棒棒糖、肉串。

3、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我們要春遊了》,並判斷畫面的行爲的對錯。

(1)幼兒觀察畫面,辨別對錯。

(2)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並說說理由。

4、在歌曲《郊遊》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春遊歸來後,將幼兒的相關作品和照片佈置成主題牆裝飾。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鞋店,知道鞋子的品種繁多,並能說出鞋子的基本構造。

2、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耐心地傾聽講述者的講述。

3、運用美工材料製作獨特的鞋子,培養感知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與鞋店老闆取得聯繫。

活動過程與實錄:

1、參觀鞋電店,認識鞋子的顏色、種類、款式。

當孩子們得知我們要帶他們參觀鞋店的消息時,活動室裏傳出一陣歡呼聲。首先我們帶孩子來到“大不同”鞋店,孩子們一進門就被鞋架上擺的鞋子吸引住了,都用自己的小手去撫摸自己中意的鞋子。巖鬆拿着一隻拖鞋高興地說:“老師,快看,這是‘酷兒’的拖鞋!”說着就把手伸到鞋裏面,把它舉了起來:“我的手能伸到鞋子裏,像小船一樣!”接着,我們又帶孩子去了另外兩家鞋店,孩子們在那兒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鞋子,有小朋友冬天穿的棉鞋、夏天穿的涼鞋、還有媽媽穿的高跟鞋、爸爸穿的皮鞋。

2、參觀製鞋店,瞭解鞋子的構成。

這麼多漂亮的鞋子是怎麼做出來的?從鞋出來後,我們又帶孩子參觀了製鞋店。我們走進店門口時,製鞋店一位叔叔正在製鞋。凱旋走到叔叔面前,驚歎道:“你們快看,叔叔在剪鞋!”孩子們聽了這句話後全都圍到叔叔身邊,“叔叔,你在幹什麼?”“叔叔,你爲什麼要剪鞋?”“剪了就沒法穿了?”孩子們提出了種種疑問,於是我們請正在製鞋的叔叔向孩子簡單介紹了鞋子的製作過程,及鞋子的基本結構:鞋面、鞋底、鞋邦。

3、總結性談話。

參觀活動結束後,我們和孩子進行了一次談話交流,首先讓孩子說說剛纔自己在鞋店裏看到了什麼。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說的最多的是在製鞋店裏看到的事情。薛陽小朋友說:“做鞋的那個叔叔真熱,他都沒穿衣服!”“那是他幹得太累,都出汗了!”程傑小朋友說。“是呀,我們穿的鞋子做起來還真不容易!我們可要愛惜自己的小鞋子!”我在一旁附和着說。孩子們聽了後使勁地點了點頭。

4、綜合表徵《我眼中的鞋子》。

我們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區角材料,他們用皺紙粘貼、毛線粘貼、玉米皮粘貼、水果網套粘貼、蛋殼粘貼、餅乾紙粘貼、布貼、紙板製作等多種方式表徵了自己眼中的鞋子。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瞭解斑馬線的作用及重要性,學習正確過斑馬線的方法。

2.能說出安全過馬路的方法,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過馬路的經驗。

3.懂得過馬路應該遵守交通規則,有保護自己的意識。

活動重點:瞭解斑馬線的作用及重要性,學習正確過斑馬線的方法。活動難點:能說出安全過馬路的方法,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過馬路的經驗,有保護自己的意識。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有和成人一起過斑馬線的經驗,瞭解過馬路多種安全方式。物質準備:課件、Pad、斑馬線、信號燈卡片2套、角色扮演的服裝道具(警帽、柺杖、挎包等)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導入法引出活動,帶領幼兒體驗過“斑馬線”。

1.小朋友們,你們都去過比如世界嗎?那咱們一起去那裏的交通體驗館玩吧。經過前面的斑馬線就到了,加油呀!

2.(報警聲)師:你剛纔聽到了什麼聲音?它是在告訴我們什麼?警報聲響起的時候大家都在什麼位置呢?一起來看看回放。(出示剛纔過斑馬線的視頻)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斑馬線上的行人要加速通過,沒到斑馬線的行人要退回到人行道上的等待區,這樣是對自己的保護。)

二、通過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聽故事《馬路上的斑馬線》,瞭解斑馬線的由來及作用,知道斑馬線是生命線。

1.放映廳到了,大家找個合適的位置坐好,影片馬上就要開始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影片裏都說了什麼?

2.播放課件,瞭解小動物過馬路的方法。

提問:爲什麼小動物們不敢過馬路了?誰幫助大家過了馬路?爲什麼司機看到斑馬都自覺地停下來了呢?

3.出示斑馬線和斑馬的圖片進行比較,瞭解斑馬線的由來及重要性。

師:原來,黑白條紋很容易被人發現,當司機發現了斑馬就想到了斑馬線,所以就放慢了速度,讓行人先通過。現在你知道人行橫道線爲什麼叫斑馬線了嗎?(請幼兒回答)小結:斑馬線就是受斑馬身上的條紋啓發而來的,所以咱們過馬路的時候要怎麼做?斑馬線就是我們的生命線,過馬路走斑馬線會很安全。

三、利用課件和遊戲幫助幼兒鞏固安全通過斑馬線的交通規則,有保護自己的意識。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分析每幅畫面,鞏固安全通過斑馬線的交通規則。

1)提問:小猴要去幹嘛?它是怎麼過馬路的?它爲什麼不走斑馬線?這樣做有什麼危險?如果是你你會對小猴說什麼?(過馬路,要記住,行人要走斑馬線)我們一起把這個兒歌告訴小猴吧。

2)(繼續播放課件)聽了大家的勸告,小猴買完棒棒糖走斑馬線了。(播放剎車的聲音)這是什麼聲音?小猴都走斑馬線了,司機爲什麼會緊急剎車?你會對小猴說什麼?雖然斑馬線是生命線,但是我們也要遵守規則,注意看信號燈。(過馬路左右看,綠燈亮了才通過)幼兒學說。

3)(繼續播放課件)他們做的對嗎?應該怎麼做纔是安全正確的?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兩個信號燈有什麼不一樣嗎?有的信號燈上會有數字提醒,所以大家要試着自己判斷一下時間在通過斑馬線。

4)影片放完了,你們都知道了哪些安全正確通過斑馬線的方法?

(引導幼兒說出兒歌內容)

5)有的時候在一些車流比較密集的地方是沒有斑馬線的,那我們可以怎樣過馬路呢?(引出地下通道、過街天橋)

四、角色扮演進行“過馬路”的遊戲,進一步幫助幼兒鞏固過馬路的交通規則。

接下來咱們該去體驗館了,馬路上都會有什麼人?請大家選擇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拿好道具,一起到體驗館體驗吧。(在教室內設置簡單的馬路情景,幼兒分角色扮演不同的人物模擬過馬路。)營業時間馬上就要結束了,回去後把今天看到的,學到的,體驗到的都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和身邊的小夥伴,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有序、文明。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3

教材分析:

說起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人們總會想起幾條著名的特色街道,如啤酒街、文化街、葡萄酒街、體育街、科技街等。本次活動以啤酒街爲重點,圍繞“多彩”,從幼兒已有經驗入手,帶領幼兒領略青島特色街區的文化特色,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啤酒街、文化街等幾條青島的特色街道。

2.瞭解啤酒街卡通體息椅、壁懸式門頭的設計特色,加深對啤酒街風土人情的瞭解。

3.體驗、感受特色街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歡樂。

活動準備:

1.一個教師扮演啤酒博士,貫穿整個活動;利用多種形式豐富幼兒對啤酒街的認識,如親子游覽、圖片講述等。

2.《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幼兒學習材料“(我愛家鄉)。

3.請家長帶幼兒進當地的特色街或收集相關圖片,豐高幼兒相關經驗。

活動建議:

1.利用幼兒收集的圖片佈置“多彩的特色街區”圖片展,引導幼兒分享、交流經驗。

(1)鼓勵幼兒與同伴自主交流,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2)請個別幼兒進行講述。

2.插放課件,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啤酒街的設計特色。

提問:啤酒街的卡通井蓋上有什麼?座椅是什麼樣子的?樓房的門頭和路燈與普通街道有什麼不同?爲什麼要這樣設計?

小結:這條街的名字叫啤酒街,是青島一條很有名的特色街區。這條街上共有 30 個印有歷屆啤酒節吉樣物形象的井蓋,休息椅設計成啤酒瓶狀,懸掛式門頭可以防止噪音上傳, 低矮的歐式路燈讓整個街道更漂亮。

3.鼓勵幼兒向”啤酒博士”提問,豐富對啤酒街的認識。

(1)引導幼兒針對重點景物向”啤酒博士”提出問題,如啤酒廣場的標誌、白色涼棚代表的意義、人們的主要活動、看到或聽到的趣事等,“啤酒博士”結合圖片向幼兒進行介紹。

(2)引導幼兒觀看啤酒節的錄像,感受啤酒街燈火璀璨、人們舉杯暢飲的熱鬧景象。提問:你知道啤酒節嗎?在啤酒節中你看到了什麼?

小結:啤酒街的一磚一瓦、一景一點都蘊含着青島的啤酒文化,人們在這裏不僅可以欣賞到青島美景、喝到青島啤酒,而且能品嚐到許多青島的特色小吃。

(3)播放其他特色街區的課件。提問:這是什麼特色街區?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結合課件豐高幼兒對其他特色街區的認識。

4.請幼兒自主閱讀《我愛家鄉》第 24-25 頁,交流青島其他的特色街區,拓寬知識面。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跟隨父母逛一逛當地的特色街區,加深對家鄉風土人情的瞭解。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4

設計意圖: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總是難以避免的。有的家長教育幼兒“誰打你你就打誰”,這是一種缺乏頭腦的教育方法,最終解決不了問題。針對這一情況,特設計本次活動,在活動教師通過討論、分析等手段,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指導幼兒學習先分析問題,然後再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

活動目的:

1.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

2.教育幼兒能選擇一種處理問題的較好的方式方法。

3.學習初步簡單的分析問題。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

難點:學習初步簡單的分析問題,教育幼兒選擇一種處理問題的較好的方式方法。

活動準備:

看錄像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組織幼兒看一段錄像。

兩個小朋友在玩一盒玩具,玩着玩着,他們同時發現了一件新玩具。爲此吵了起來,後來又動手相互打對方。

(二)展開

1.引導幼兒分析解決問題。

1)教師請幼兒舉手發言,知道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爲。

教師:“錄像看完了,我請小朋友說說,這兩個小朋友做得好不好,爲什麼?”。

2)幫助幼兒分析問題。

教師:他們兩個不對。他們互相爭、搶、打,只會浪費時間,結果他們誰玩到新玩具了?(誰都沒有玩到)誰都玩不到新玩具,大家還都不高興,那麼中二班的小朋友,誰能幫他們想個好辦法?

教師請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幼兒園裏這種經常發生,解決的辦法:a、小朋友要相互謙讓,也可以一起玩。b、可以商量,相互輪流玩。c、可以利用“石頭、剪子、布”的遊戲輪換着玩。

2.組織幼兒再看一遍錄像,引出新問題。

教師:請小朋友接着看錄像,他們兩個又發生了什麼事兒?

錄像內容:戶外遊戲時,一個幼兒往前跑時潮後面看,不小心撞了前面的小朋友,他趕緊說:“對不起。”被撞的小朋友不原諒他,動手又打了他一下。

1)看了錄像,請幼兒判斷:誰做的隊,誰做的不對?並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

2)教師教幼兒學習分析:“如果別人打了你一下,你要看他是不是有意的,如果他是無意碰到你,又向你道歉,應該原諒他,說:‘沒關係’。”

3.教師提出一個新問題,請幼兒思考:你站在那兒玩,別人跑過來故意打你一下,你怎麼辦?

教師幫助幼兒分析:

1)他爲什麼打你?是不是妨礙了別人?是不是別人和你逗着玩?

2)他打疼你了嗎?疼說明了什麼?不疼說明了什麼?

3)他打疼了你,你怎麼做?

4)他總是那麼做,你怎麼辦?

教師啓發幼兒回答:a告訴老師,請老師解決。B學會躲閃。C給他以有力的回擊,保護自己。

(三)結束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要團結友愛、相互幫助,不允許其父別的小朋友。當別人打了你,你要了解清楚是“爲什麼”,然後再選擇合適的好的解決辦法。

(四)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聽故事。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小水桶拎半桶水並送到目的地,不灑水。

2.遵守遊戲規則,努力完成任務。

重點難點:

練習用小水桶拎半桶水並送到目的地,不灑水。

活動準備:

盛有半桶水的小水桶4只。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到室外場地,請幼兒圍坐一圈。教師示範拎水進行的動作,請幼兒掌握動作要領:握住桶把,手臂與身體自然隔開,身體稍稍傾斜,穩步前進。

二、幼兒繼續圍坐一圈,教師創設遊戲情境,一起玩小蜜蜂送蜂蜜的遊戲:幼兒扮演小蜜蜂,水桶裏的水作爲蜂蜜。先由一名幼兒從自己的位置出發,拎着“蜂蜜”去找一個朋友,把“蜂蜜”送給他,然後兩人交換位置,由被送到“蜂蜜”的小朋友出發去找自己的朋友,以次類推。請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觀察、練習拎水的動作,努力做到不灑水。

三、幼兒學會了拎水的動作後,課題再將他們分成4組,排成4個縱隊,進行比賽。看一看哪一組能最快完成送“花蜜”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