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15篇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15篇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1

目標:

1、 通過故事,使幼兒瞭解綠化爲人們帶來的好處。

2、知道夏天避暑的方法。

準備:在散步的時候孩子們已經感受到樹蔭帶來的涼快

過程:

1、 聽講故事“綠太陽”:

(1)太陽發燒了,大地和河水變的`怎樣,會發生什麼事?

(2) 小樹、魚、狗、小鳥、人……都熱的怎樣?

(3)爲什麼大家要到大樹下?他們在爲太陽做什麼?

(4)大家在綠太陽下怎樣生活?

2、幼兒到周圍找樹陰。

(1)哪裏有樹蔭?我們去找找好麼?

(2)找到了和樹蔭外比一比,看看有什麼不同?

3、在樹陰下休息,感受綠化爲夏季帶來的好處。

你們喜歡在樹蔭下嗎?爲什麼?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2

設計意圖:

美麗的秋季正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多種水果激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及貪吃的慾望,孩子們經常在教室的陶吧中製作出各種各樣的水果。而且我們陶藝班的幼兒思維活躍,想象大膽豐富,對同一問題常常能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並且對充滿神祕色彩的故事表現出較大的興趣和好奇心,喜歡用自己靈巧的小手去做一做、玩一玩,進行一些藝術表現活動。故事《小蛇多多》是一篇富有童趣、語言生動形象的故事,它以小蛇多多看見各種水果爲線索,引出了故事的主題,將秋天的多種水果的特徵描寫得淋漓盡致,適合中班幼兒。

在活動中,我們嘗試將語言與陶藝活動的有機結合,讓幼兒設計美觀、形象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教具,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話,設置生動有趣的情節,使幼兒直接感知形象、描述形象、製作形象的擴散。促使幼兒思維活動呈現多樣性、獨特性、變通性。我們鼓勵幼兒愉快地表演故事,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表演慾望,體驗陶藝創造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說出幾種水果的味道,知道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貪吃。

2、在理解故事基礎上,用已掌握的搓、團圓、捏、壓印等技能,製作出故事中出現的形象。

3、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創作,充分想象。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表演慾望、及動手能力等。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小蛇多多》,幼兒對秋天的水果有一定的感性經驗。

2、小蛇、蝴蝶、香蕉、葡萄、蘋果、西瓜的圖卡若干。

3、人手一份泥巴,各種廢舊材料:梳子、鈕釦、瓶蓋、牙籤等。

活動過程:

一、語言

活動――理解故事內容。

師:1、美麗的秋天到了,小蛇多多想到外面去玩,於是它和媽媽打了個招呼。(導入故事情節,播放多媒體課件)

2、幼兒分段欣賞故事內容。

(評:在語言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感官,腦、眼、耳、手、口並用,使幼兒通過視覺、聽覺、言語等器官的相互聯合,掌握運用語言交際的基本能力。這一環節應用了電教媒體。讓幼兒在想想、看看、聽聽、說說中學會運用語言。)

3、完整欣賞故事,表演故事情節。(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1}小蛇多多和小蝴蝶真有趣,讓我們再來聽聽故事,學學它們的樣子。

討論:如果你看見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你怎麼做呢?爲什麼?

(評:在這個環節中貫穿《綱要》對語言活動的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孩子們如沐春風,勇於表現了自己的見解,從而對故事的情節加深了影響,爲下面的陶藝製作起到了較好的鋪墊作用。)

{2}引導幼兒討論角色分配以及道具的運用。

{3}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二、陶藝創作――故事中的形象。

師:1、今天我們就用泥巴來製作故事中可愛的小蛇、蘋果、香蕉、葡萄、西瓜、蝴蝶,做好以後,就用你的作品表演《小蛇多多》的故事,好嗎?

2、討論製作方法:

師;我們可以怎樣製作這些東西呢?

幼兒討論。

幼A:我用搓圓的方法制作圓圓的蘋果,再用泥條做它的柄;

幼B:用泥條盤成蝴蝶的翅膀,然後在它身體上裝飾花紋;

幼C:我要用做油繩的方法制作小蛇多多的身體(幼兒進行演示做法)。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棒,一下就想出了它們的製作方法。今天我還把你們收集的各種材料帶來了,你們可以用它來製作水果上的花紋,小動物的眼鏡,讓我們來製作吧!

3、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評:對幼兒的做法都給予了肯定。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利用自己的作品,邊擺弄邊講述故事。

(評:幼兒拿着自己的陶藝作品心情無比的快樂,個個滔滔不絕的講起了故事的內容。我們則鼓勵孩子們保持和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不追求作品最後達到的精美性,而是其思想的獨特性、想象的廣闊性、創新的大膽性,處處體現着各方面教育內容的互動。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創新意識、動手能力等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本活動選材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教師設計新穎別具匠心,整個活動氣氛濃厚,每個幼兒都被教師創設的情景所吸引,孩子們可以自由表現內心感受,同時不斷從同伴處獲取更多的信息,產生靈感,並大膽、有創意地表達。教師則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與創造,接納孩子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形式。

這一活動充分體現了《綱要》提到的幼兒園教育內容的“全面性”“啓蒙性”和各方面教育內容的“相互滲透”反映了新的幼兒教育課程整體觀念導向,活動中摻透了語言、藝術、科學等多方面內容,幼兒參與興趣積極踊躍,收效很好,處處體現幼兒的主體性與教師導的作用。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3

一)、活動背景和設計意圖:

中班開展“我愛我家”的主題過程中,孩子們嘗試在娃娃家中體驗家裏的各種角色,我們發現:孩子們開始有交往的意識,開始與同伴互動,但又不會合作,經常會爲了爭角色、搶玩具而發生摩擦,這些都是幼兒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現。那麼,如何結合幼兒認知特點,培養幼兒禮貌用語、文明交往呢,我們覺得這是在生活中需要經常利用各種契機去實現的目標。幼兒園《課程指南》中指出:“學習活動強調綜合性,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內容間有機聯繫,互相滲透,並以幼兒的現實生活爲軸心開展活動。”我們對照文本指引,不斷檢索和分析着新課程教材,努力尋找着不同教育策略。

老教材新上法就是我們在二期課改背景下嘗試的傳承與突破的教學方式,“門鈴響了”就是一個傳統卻受孩子歡迎的故事,在以往的教學中,這個教材通常是以純語言形式來呈現的,重點在於讓幼兒學會複述故事,而在新課程背景下,怎麼最大限度地發揮故事的教育功能?使教育目標在語言、認知、能力、情感領域有多方面的整合?我設想通過本次活動,既讓孩子在觀察傾聽中感受故事情節,又在故事發展中習得簡單交往語言,更讓幼兒嘗試運用數經驗,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問題,使“與人分享”的教育貫穿在整個活動中。

二)、活動目標:

1、在小兔分餅乾的.遊戲情境中,嘗試運用觀察推理、等分等方法。

2、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吃的點心,感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小兔家的背景圖、電腦、小動物插圖、餅乾、溼巾紙等

四)、活動設計:

(一)情景導入:

重點提問:

1、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小兔的家裏有什麼傢俱?

3、兔奶奶給小兔做了餅乾,數數有幾塊?

(二)門鈴響了:

重點提問:

1、“叮咚”,是什麼聲音?誰在按門鈴?(小刺蝟進來)

(1)小兔會對小刺蝟說什麼?

(2)小兔說:“我們一起來分享餅乾。”什麼是分享?它們會怎麼分呢?(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3)它們每人有幾塊餅乾?

2、“叮咚”,誰會來呢?(猜謎語)

(小狗、小猴進來)

(1)小兔說:“我們一起來分享餅乾吧!”要讓它們分到的餅乾一樣多,它們會怎麼分呢?(兩位幼兒嘗試操作)

(2)現在每人有幾塊餅乾?

3、“叮咚”,門鈴又響了,來了小熊一家。

(1)有誰呢?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該請小熊一家坐在哪裏呢?

(3)現在,小兔家有幾個人了?

(4)小兔又要請大家一起分享餅乾了,每人可以吃幾塊餅乾呢?

現在,每人只剩一塊餅乾了!快點吃吧!

4、“叮咚”,門鈴又響了。

現在每人只有一塊餅乾了,再有朋友來,怎麼辦呀?

(三)分享餅乾:(兔奶奶進來)

1、請你們坐到小桌子旁,看看兔奶奶做了幾塊餅乾?想想怎麼分?

2、分享餅乾。(關注幼兒分享餅乾的情況)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4

活動目的:

1、體驗與同伴一起利用黃豆葉柄製作寶塔的方法。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3、萌生幼兒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選擇好一塊黃豆地,把製作好的若干座寶塔放在地裏。

2、活動前請家長帶幼兒到公園等處觀察寶塔的外形。

3、橡皮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外面散散步,看看我們的植物園裏有什麼變化?

2、幼兒來到黃豆地裏自由觀察,教師提問:

(1)你在地裏發現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秋天葉兒變黃了、葉兒落了下來,只剩下光禿禿葉柄的同時發現自制寶塔)

(2)教師出示幼兒發現的寶塔提問:說說這像什麼?

(3)師幼共同給寶塔取名字。

二、討論製作材料

1、師:你們知道這是用什麼做成的嗎?(幼兒觀察後自由回答)

2、幼兒討論怎麼樣做成的?

3、請幾個幼兒試着用一些現成的葉柄製作寶塔。

4、教師總結:這是用黃豆葉柄製作成的寶塔,它是由一根根葉柄編織而成的。今天我們也來動動我們的小手製作一座寶塔好嗎?

三、幼兒製作寶塔

1、你想和誰一起合作就和誰一起合作。

2、幼兒採摘粗細差不多的葉柄開始製作。

(1)、將兩根葉柄直角交叉放好;

(2)、把上面的葉柄兩端向下對摺(成“T”字形);

(3)、再取一根葉柄緊靠對摺葉柄與橫着的葉柄成直角交叉折下一端,另一邊相同;

(4)、依次兩邊往下加織葉柄;

(5)、最後把折下來多餘的葉柄用橡皮筋紮好,即成寶塔。

3、引導幼兒用橡皮筋作爲輔助,教師適當予以幫助。

四、送我們的寶塔回活動室,開個寶塔展覽會。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5

設計背景

秋天的草地上,孩子們驚喜地發現了蹦跳的蚱蜢、忙碌的螞蟻,“這是什麼蟲子,它會飛嗎?”“咦,怎麼有的小蚱蜢是綠的有的是黃的?”“小螞蟻爬來爬去在幹什麼?”“小螞蟻這麼小怎麼搬東西的?”孩子們也忙碌起來,開始了探索秋蟲之旅。

活動目標

1.樂意用語言交流秋蟲的各種祕密。

2.嘗試用動作、語言表現秋蟲,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家長準備:收集各種秋蟲的圖片、圖書、照片等,幫助孩子豐富相關秋蟲的不同經驗,如外形、顏色、生活習性等。

2.教師準備:帶孩子外出捉秋蟲,把幼兒收集的不同秋蟲創設於環境之中,圖書角增設昆蟲的圖書以及飼養秋蟲等;上網收集相關秋蟲的圖片,製作課件“秋蟲”;各種秋蟲的胸飾以及一隻大的十星瓢蟲的製作。

活動過程

一、自由交流,分享經驗

師:秋天到了,各種蟲子都出來了,秋天有哪些蟲子出來了呢?你知道這些秋蟲的什麼祕密呢?

1.個別交流

先請小朋友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老師巡迴傾聽幼兒交流秋蟲的祕密)

2.集體交流

(1)要求:寶寶在介紹的時候,聲音要響亮,其他的寶寶要安靜地聽,如果有不同意見,可在好朋友介紹完後再舉手補充。在介紹時,把自己收集的圖書、圖片、實物帶到面前給大家看。

(2)幼兒介紹:用完整的語言介紹。如我知道秋天有許多小螞蟻爬出來了;螞蟻喜歡住在泥洞裏的,我在草地裏看到螞蟻在搬東西等。

(3)老師引導幼兒介紹不同的秋蟲,如天牛、蟋蟀、蚱蜢、瓢蟲、紡織娘、小飛蟲、蜘蛛、蝴蝶、蜻蜓等,並及時給予迴應和肯定。引導幼兒學學秋蟲的飛、跳等,結合左右、輕重、快慢等模仿動作。引導幼兒數數蟲子的腿、翅膀、黑點等。

二、課件展示,提升經驗

1.螞蟻排隊、圍在一起搬食物

師:它是誰,在幹什麼?怎樣搬東西的?

提升:螞蟻喜歡住在一起,熱熱鬧鬧,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如果一隻螞蟻發現好吃的東西,就會請來許多的好朋友,有的圍成一圈,有的排成長長的隊伍,齊心協力把東西搬回家,一起品嚐。小螞蟻團結在一起力量大,我們小朋友要向小螞蟻學習,在一起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2.蜘蛛織網、捉蟲

師:它是誰,會幹什麼?

提升:蜘蛛會織漂亮的蜘蛛網,有的像蚊帳,有的像雨傘。它是一隻勤勞的蜘蛛,做事專心認真,我們小朋友也要向蜘蛛學習,做事專心認真,好嗎?

3.兩種不同顏色的蚱蜢

師:這是什麼昆蟲,它們一樣嗎?

提升:蚱蜢喜歡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它還有一種保護自己的本領,春天草地綠了,蚱蜢的衣服也變綠了,現在是秋天,草地變黃了,蚱猛的衣服也變黃了。

4.五隻七星瓢蟲

師:它是誰?你怎麼知道是七星瓢蟲?

提升:七星瓢蟲喜歡吃葉子上的蚜蟲,會保護田裏的莊稼,是益蟲,它是人類的好朋友。有的瓢蟲喜歡吃植物的莖和葉子,專門破壞莊稼,是害蟲。

5.一隻十星瓢蟲

師:猜猜它是什麼瓢蟲,是益蟲還是害蟲?請認爲是益蟲的舉手,認爲是害蟲的請舉手。(整合對稱和數數,以及讓幼兒瞭解圖書的作用)

6.請出圖書

師:我們遇到問題了怎麼辦,那請圖書來幫忙,因爲圖書裏藏了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和本領。

老師看書閱讀有關瓢蟲的知識,告訴幼兒十星瓢蟲是害蟲。

三、情感表達,模仿秋蟲

1.自選秋蟲

師:寶寶,現在請你去選一種秋蟲胸飾,學一學它的動作、歌聲,請你和好朋友說一說,你請的是什麼蟲,它喜歡幹什麼。等會兒請你表演給大家看。

2.幼兒模仿

老師整合節奏的語言表達:小瓢蟲本領大,飛到葉上捉蟲啦。和幼兒一起模仿秋蟲的動作。

3.幼兒表演

師:你是一隻什麼蟲,你在哪裏幹什麼?

四、活動延伸,觀看圖書

1.觀看“昆蟲運動會”的圖書

師:這些昆蟲今天還要參加運動會呢,你們來看看,它們都參加了什麼比賽項目。

2.幼兒和老師一起翻看大圖書,邊看邊學說圖書中的兒歌

師:以後我們再去找一找,你還想請什麼昆蟲來參加運動會,我們把這本圖書做得更大更厚,好嗎?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6

活動目標:

1.幼兒懂得“太陽出來是白天”、“月亮出來是晚上”的道理。

2.欣賞兒歌,初步學會創編兒歌。

3.幼兒有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

幼兒懂得“太陽出來是白天”、“月亮出來是晚上”的道理。

活動難點:

欣賞兒歌,初步學會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1.圖片:“太陽和月亮”。

2.幼兒操作材料:“太陽和月亮”。

活動過程:

一、感悟:白天真熱鬧

1.出示“太陽”,並伴隨雞叫。

提問:“小朋友,看誰出來了?”(太陽)

“又是誰在叫呢?”(公雞)

那是天亮了,公雞叫我們醒來了,該起牀了,對不對?(引導幼兒做起牀的動作)

2.“我們小朋友都醒來了,那看看還有誰醒來了?”

3.“小朋友說的真好,老師把它們做成了圖譜,編成了一首詩歌,我們一起來看看!”(認識圖譜)

4.提問:“太陽出來了,說明是?”(白天來了)“那白天來了,小鳥、小樹、小朋友都醒來了,真?”(熱鬧)

5.“我們也來熱鬧一下好不好?”(帶領幼兒做韻律)

6.引導幼兒創編有關“太陽”的`詩歌。(出示圖片)

二、體驗:晚上靜悄悄

1.出示“月亮”,並伴隨音樂《搖籃曲》。

提問:“誰來了?”(月亮)

“月亮出來了,說明是(夜晚)來了,我們該睡覺了?”(引導幼兒做睡覺的動作)

2.“我們再來看看還有誰也睡着了?”

3.“小朋友們真棒,老師也把它們編進了詩歌裏,我們一起來聽聽!”(認識圖譜)

4.提問:“月亮出來了,說明是?”(夜晚到了)“那晚上到了,小草、小花、小朋友都睡着了,夜晚?”(靜悄悄)

5.引導幼兒創編有關“月亮”的詩歌。(出示圖片)

6.綜合閱讀小朋友創編的詩歌:“太陽和月亮”。

三、操作:感受“白天”和“晚上”

“小朋友們今天真能幹,認識了太陽和月亮,知道了太陽出來了,是白天來了,好多好多的東西都醒來了,白天真熱鬧;月亮出來了,是晚上來了,好多好多的東西睡着了,夜晚靜悄悄。我們還爲它們創編了好聽的詩歌,我們自己鼓鼓掌。今天陳老師還帶來了操作卡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老師講解操作的要求,請幼兒動手操作。(重點介紹睜着眼睛,是白天,閉着眼睛,是晚上)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7

活動設計

背景中班幼兒已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對身體各器官逐步產生興趣,而幼兒對身體各器官的認識還很膚淺,愛護身體保護自己的經驗又比較缺乏,針對此現象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此活動的進行,可以使孩子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處,對自己的小手感興,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幫助幼兒初步掌握保護小手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很多的事情。

(2)、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3)、幫助幼兒初步掌握保護手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活動重點:引導幼兒通過活動了解認識自己的小手.活動難點:引導幼兒說出手能做很多的事情.活動準備活動準備:電腦課件 、錄音機、磁帶、紙、水彩、橡皮泥、紙偶等.活動過程(一)猜謎語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猜一個謎語: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又能寫來又能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請幼兒猜一猜。引出課題

2.手影遊戲教師用手錶演幾樣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如:烏龜,大雁,孔雀,猴子,白兔等,讓幼兒猜,然後邀請幼兒和教師一起手影表演,同時模仿動物的聲音,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認識我們的小手小朋友剛纔我們用什麼做的手影遊戲啊?"引人本環節。教師戴紙偶講手指寶寶的故事,然後問:"小朋友這個故事好聽嗎?你們喜歡手指寶寶嗎?它也在你們身上,我們來找一找它?看看它是誰啊?請小朋友伸出手來看一看。"

1、看一看:啓發幼兒觀察,然後說出手上有什麼?(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啓發幼兒說出手指的名稱,並比較不同,引導幼兒與同伴、老師的手進行比較。

(三)玩遊戲:隨音樂和老師一起玩《小手拍拍》。

(四)看電腦課件,讓幼兒說一說畫面中的人們都用雙手在做什麼?再聯繫實際說一說你知道手都能做什麼?激發幼兒用語言來表達手能做許多事情,教育幼兒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變成最能幹的小手。

(五)幼兒自選材料用手進行操作。如摺紙、畫畫、泥塑等。然後說一說你是怎樣用手做事情的?

(六)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小手?

幼兒討論後,教師小結:教育幼兒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不玩刀子,剪子等;冬天洗完手要抹護手霜,出門要戴棉手套。

(七)結束活動小朋友都知道了怎樣保護自己的小手,小手很高興,下面我們一起來唱一唱,誇誇我們能幹的小手吧!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兒學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8

有益的學習經驗:

鞏固認識8、9、10,加深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準備:

1.紅、綠、黃燈籠分別爲8、9、10。

2.活動室內拉幾條線,讓幼兒掛燈籠用。

活動與指導:

1.出示燈籠,讓幼兒點數每種顏色的.燈籠有幾個。

2.找3個幼兒當掛燈籠的隊長,每個隊掛哪種顏色的燈籠,通過猜教師扣在講臺上的數卡確定,先猜對的優先挑選。

3.隊長挑選隊員,隊長出題。比如說:接數,隊長說6,幼兒說7則中選。

4.掛燈籠。每個隊員拿一個燈籠,每隊站成一行先報數,然後開始掛燈籠,每隊由隊長掛,隊員遞燈籠,每掛好一個燈籠,旁邊的幼兒(觀衆)說出掛好x個,x添上1是x,還剩幾個燈籠未掛。

5.指導幼兒做練習。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出這是什麼地方,小朋友在幹什麼?數一數小朋友、荷葉、荷花、蓮蓬各有多少個,在小朋友和蓮蓬之間一一對應連線,比較多少,數數每個蓮蓬上的蓮子有幾粒,在最多的蓮蓬旁畫勾。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9

一、 教材內容分析:

報紙對幼兒來說是非常熟悉的,隨着社會的發展,報紙種類的增多,報紙作爲新聞信息傳播的載體,報紙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幾乎每戶人家都訂有一份或幾份報紙,報紙上各種各樣的新聞也成了小朋友談論的話題,爲此,我班創設了“小小新聞角”,孩子們把自己知道的各類新聞及報紙帶到班級中,剪下重要的新聞貼在牆上,剩下的廢舊報紙就堆放在一邊。在一次遊戲活動中,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們玩起了那堆廢舊報紙,有的用報紙折飛機,有的把報紙撕成碎片,還有的用報紙團成球。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廢舊報紙卻成了孩子的寶貝。孩子們對於報紙的玩法比較侷限,但是興趣依舊濃厚。

新《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作爲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展區。由此產生了大班綜合活動――《有趣的報紙》。整個活動,我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以及與材料的互動,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充分現了“以幼兒發展爲本”的觀念,同時,該內容符合當今課程“生活化、綜合化、經驗化”的趨勢,具有較強的教育價值。

二、 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正處於交往能力不斷增強,語言表達能力不斷髮展這一關鍵的階段,他們渴望瞭解自然、瞭解身邊的事物與現象,具有一定的探究慾望,我班幼兒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對於動動、做做,非常感興趣,在平時的活動中也積累了一定剪、折、貼技能,爲本次活動提供了實踐基礎,但活動中缺乏合作精神,通過活動,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在做做玩玩中培養同伴間的合作精神。

三、 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瞭解報紙與人們的關係,能嘗試多種廢舊報紙再利用的辦法。

2、增強愛惜報紙、保護環境的意識。

3、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同伴間的合作精神。

以上制定的活動目標貫徹了新綱要的精神:倡導自主學習,注重能力培養,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的發展。

四、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想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新、舊報紙許多,膠水,剪刀,水彩筆,白紙、彩紙條等,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聽讀過報紙、剪報的經驗。

五、 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瞭解報紙與人們的關係。爲了突破重點?我充分利用家庭這一重要資源,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各類報紙,和幼兒一起討論報紙的名稱、用途,豐富幼兒有關報紙的知識和閱讀報紙的經驗,再進行集體討論、交流,積極有效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本節課的難點:想方設法利用廢舊報紙 。如何突破難點?我營造寬鬆的活動氛圍,爲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運用表揚鼓勵、榜樣示範、個別指導等方式,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引導幼兒人人動手,大膽嘗試,讓他們在做做玩玩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六、 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已有的經驗,初步感受報紙的`用途。

教師出示一張報紙,提問:

(1)這是什麼?

(2)你在哪裏見過?

(3)你家裏誰最喜歡看報紙?

(4)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都喜歡看報紙?

教師小結:報紙的用途可真大,報紙上有新聞,它讓我們瞭解國內外的大事;報紙上有知識,它可以幫助我們學到更多的本領;報紙有廣告,它讓我們瞭解最新的信息。

(活動開始通過出示實物,直接進入主題,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考慮到幼兒對報紙的認識有限,特意提出了比較貼近幼兒的問題:你家裏誰最喜歡看報紙?爲什麼?這一問題的提出也就是爲下一個問題作鋪墊。在幼兒各抒己見後老師進行了總結概括,進一步幫助幼兒瞭解報紙與人們的關係。)

2、聽故事《報紙的煩惱》,感知報紙的不同情緒。(主要教法:故事教學法)

(1)師:報紙真好,能給我們帶來那麼多好處,可報紙也有自己煩惱的事,請聽故事《報紙的煩惱》。

(2)幼兒欣賞故事――《報紙的煩惱》,充分體會報紙的情緒。

(爲了使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充分體會報紙的不同情緒,利用報紙這一生動的形象,給幼兒一種直觀的印象,再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根據故事情節,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

(1)報紙有什麼煩惱?

(2)報紙喜歡誰來拿它?爲什麼?最不喜歡誰來拿它?爲什麼?

(3)如果你有一張報紙,你該怎樣對待它?

教師教育幼兒:看完的舊報紙也要好好利用,不能扔掉。

(這一環節通過師生的共同討論,讓幼兒懂得該怎樣對待廢舊報紙,以引出下一環節。)

4、嘗試操作,能想方設法利用舊報紙。

(1)先引導幼兒討論:用舊報紙可以做些什麼呢?

(2)教師介紹操作的材料和工具,提出操作要求:老師已經和小朋友收集了很多舊的報紙,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材料,做的時候不要爭搶,做好的東西放在自己的小籮筐裏。

幼兒自由操作、創造。可以畫圖、寫字、剪紙、剪貼、做服裝、做運動器械等。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先通過讓幼兒自己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嘗試。只要是幼兒自己嘗試操作的、創造的,老師就會給予肯定。其中教師注重幼兒的合作,以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倡導的是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化兒童學習方式。)

5、相互交流,展示作品。

“剛纔你用報紙做了什麼?”

6、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舊報紙供幼兒剪報,做畫冊、作畫、摺紙、剪紙等。

以上活動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爲探索學習的對象。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自主積極的狀態,教師以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合作伙伴的身份幫助幼兒,引導幼兒動手動腦,做中學,幼兒相互交流、相互協商,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及動手能力,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10

活動目標:

1、體驗吃火鍋的歡樂。

2、積累目測一部分接着往下數的經驗。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1、模擬火鍋一個,幼兒自制各種火鍋食品,分類放在盤子內。

2、每人一隻盛放生菜的小籃和一隻空碗。

活動過程:

一、進入情境

1、幼兒模擬圍坐火鍋邊。

2、規則

(1)取放每一品種的數量可由遊戲者事先確定。

(2)鍋裏同類品種不能超過10個。

(3)籃裏的菜必須投放到鍋裏表示燙熟後才能夾出放進碗裏。

(4)必須從自己籃子裏取菜投入鍋裏,但夾菜時可選鍋裏的任何品種,不必區別是誰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識別各種火鍋菜餚,按自己的喜好往小籃裏放三至四種菜。

2、輪流往火鍋里加菜,品種和數量都可由幼兒自定,邊加菜邊接着某數往下數,每種菜的數量最多到10。

三、開火

鍋裏的菜較滿後,蓋上鍋蓋,共同念一首兒歌模擬開火,兒歌唸完,表示鍋裏的水燒開了。

 四、吃菜

1、輪流用手做筷子夾菜,放進自己的碗裏,數一數各品種的菜吃了多少。

2、反覆夾菜,接着某數往下數,每種菜的數量最多到10。

 五、關火

1、蓋上鍋蓋,每人數一數今天我吃了哪些食品,各有多少。

2、與同伴比一比,找出每一種菜吃得最多的朋友。

幼兒在此基礎上結合日常生活中跟家人吃火鍋的經驗,可生成多種玩法:

玩法一:葷素搭配。幼兒先在鍋裏投放葷菜(每種菜的數量爲10),然後開火、吃菜,用筷子將鍋裏的菜夾進自己的碗裏,等葷菜都“吃”完後,再將素菜放入鍋內,繼續品嚐素菜。

玩法二:每日菜譜。幼兒按照各自的需要和喜好,每天選擇不同的`菜餚進行“吃火鍋”的遊戲。

活動反思:

本活動很適宜在冬天裏開展,能體驗吃火鍋給人們暖和的感覺,特別能體現熱熱鬧鬧的情感。活動中,孩子們親自操作讓他們能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蔬菜,並在遊玩中樂意說一說數一數,鍛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能力,在與同伴一起遊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意圖:

冬天來了,幼兒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氣候的變冷,發現人們的生活起居、穿着打扮有了變化,結合冬天這一季節特徵,根據幼兒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開展了此次活動《吃火鍋》。讓幼兒有直觀形象的感知,能自然而然地瞭解活動內容。從而瞭解數學激起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百科:關於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中國三國時期或魏文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火鍋。可見火鍋在中國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成都火鍋早在左思的《三都賦》之《蜀都賦》中有記錄。可見其歷史在1700年以上。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11

活動目標

1.知道糖在水裏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與攪拌的速度有關。

2.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分享的快樂,在此基礎上創編故事。

3.能創編棒棒糖跳舞的各種動作,嘗試用肢體語言表達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甜津津的小河水》製作的PPT。

2.音樂《王老先生有塊地》:我是一根棒棒糖,會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喲。

3.大根的棒棒糖,水盆,一次性小杯,勺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這是什麼?你們猜猜,它是什麼味道的呢?

(反思:以幼兒熟悉、喜愛的棒棒糖導入,將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活動之中。)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還發生了一個故事呢!

2.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

提問:(1)小熊碰到朋友時爲什麼藏起了棒棒糖?(2)小熊後來爲什麼很難過?(3)我們該怎麼幫助小熊呢?

3.討論:有什麼辦法,可以使這根棒棒糖的甜味,也能讓河裏的朋友嚐到,讓小熊快樂起來?

(反思:聽故事、看PPT,自然把幼兒引入問題情境:用什麼辦法,可以使這根棒棒糖的`甜味兒,也讓河裏的朋友嚐到,讓小熊快樂?這裏出現了一個知識點:糖放在水裏會溶化。)

三、實驗:把棒棒糖放到水裏

提問:(1)棒棒糖放到水裏會怎樣呢?用什麼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哦,攪拌棒棒糖,也許會溶化得快一點,我們來試試,像跳舞一樣地攪拌。

(反思:糖放在水裏會溶化,至於如何讓糖溶化得快一點,除了攪拌,當然還有許多其他辦法,比如用熱水等等。在這裏,只是爲了讓孩子有一些感受,就選取了攪拌的方法。)

四、創編故事結尾

1.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好,將我們的好辦法告訴小熊,並且編到故事裏。這樣,小熊就會非常快樂了。

2.幼兒創編故事結尾。

(反思:創編故事結尾,讓孩子們從小熊的情緒變化中感受分享的快樂,並且爲後面的環節“棒棒糖快樂地舞蹈”作了鋪墊。)

3.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裏,小魚、烏龜、螃蟹都游來啦。小熊高興了,棒棒糖也很開心。棒棒糖說:小朋友可以教我一些舞蹈動作,我會攪拌得更起勁的,溶化得更快一些。

五、教棒棒糖跳舞

師:跳舞是需要音樂的,我們用什麼音樂來伴奏,教棒棒糖跳舞呢?

1.聽音樂,一起拍手。

教師唱:“我是一根棒棒糖,會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喲。”

2.幼兒自由創編各種不同的棒棒糖跳舞動作,並邊唱邊表演。

(反思:幼兒所熟悉的歌曲《王老先生有塊地》,節奏感很強,幼兒很容易合着節拍邊唱邊跳。)

3.嚐嚐水變甜了沒有。

(1)我們創編了這麼多棒棒糖跳舞的動作,現在我們來嚐嚐水變甜了沒有。

(2)每人一小杯,嘗一嘗。

幼兒嘗的時候,老師提問:你們猜,這盆水會變得越來越怎麼樣呢?(越來越甜)棒棒糖會變得越來越怎麼樣呢?(越來越小)如果到放學的時候再來品嚐,水會怎麼樣呢?(更甜)那我們到放學的時候,再來看看嚐嚐,棒棒糖是不是越來越小了,水是不是更甜了。

附故事:甜津津的小河水

有一天,小熊有了一根棒棒糖,一根香香甜甜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準備要吃,一條小魚游過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小魚問:“小熊,小熊,你在幹嘛?”小熊說:“沒幹嘛,沒幹嘛。”小魚遊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隻小烏龜游過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小烏龜問:“小熊,小熊,你在幹嘛?”小熊說:“沒幹嘛,沒幹嘛。”小烏龜遊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隻小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小螃蟹問:“小熊,小熊,你在幹嘛?”小熊說:“沒幹嘛,沒幹嘛。”小螃蟹也遊走了。

河裏的朋友都遊走了,小熊拿出了棒棒糖要吃,可是,周圍一個朋友也沒有,他覺得很孤單,他想:“要是身邊有朋友一起吃,大概會很熱鬧吧?”於是,他就喊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他又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沒有來。他最後喊:“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沒有聽見,他覺得很難過。

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這塊棒棒糖的甜味,也能讓河裏的朋友嚐到呢?請小朋友們來幫幫小熊吧。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在愉快的遊戲氛圍中,讓幼兒大膽地猜、說、畫,觀察表情的變化,加深對味道與表情的體驗。

2、能運用多種途徑表現味道與表情,感受美。

二、活動準備

1、教具:紅、黃、藍、綠KD板,黑板兩塊,酸甜苦辣的食品,幻燈片。

2、學具:背景作業紙,酸甜苦辣食品的貼紙,記號筆、。

三、活動過程

(一)創設遊戲情景,激發幼兒參與遊戲活動。

師:各代表隊的小朋友,你們好!(老師好)歡來參加“猜一猜、試一試”的遊戲比賽活動,首先有請各代表隊的小組長說一句鼓勵自己組員的話!(逐一快色介紹,調節氣氛)

紅隊:大家好,我們是紅隊,我們的口號是——加油!加油!再加油!

黃隊:大家好,我們是黃隊,我們的口號是——勝利是屬於我們黃隊的!

藍隊:大家好,我們是藍隊,我們的口號是——棒!棒!棒!我們最棒!

綠隊:大家好,我們是綠隊,我們的口號是——綠隊必勝!綠隊必勝!

(二)遊戲“猜一猜、試一試”。

1、 猜一猜。

(1)交代遊戲名稱。

師①:哇!你們可真有信心呀!相信這麼多的星星肯定都是屬於你們的,加油!

師②:下面,馬上讓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一個遊戲環節“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什麼呢?(猜味道)

(2)結合生活經驗講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師①:你們平時嘗過的食物都是什麼味道的?〔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來表達,XX東西是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或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東西有些什麼〕

師②:各種味道可真豐富,如果讓你們來猜老師嚐到的是什麼味道?你會從老師臉上的什麼來猜?(眼睛、眉毛、嘴巴的變化)

師③:方法我們也知道了,那我們趕緊來比賽吧!

(3)播放幻燈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猜味道

①甜味:老師爲你們準備了4張表情圖,請小選手們用剛纔的方法來猜味道,每組有一次機會。下面,第一個優先權給哪一隊呢?

——紅隊的小選手們,請準備,請看大屏幕——你猜她嚐到的是什麼味道?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笑起來——每個人笑起來的表情都是一樣的,誰願意來做做你漂亮的笑臉)——請個別幼兒示範。

——那她吃的是什麼東西呢?(甜甜的西瓜),讓我們大家一起來驗證一下甜甜的西瓜。

教師:品嚐甜味的表情——他在笑呢,嘴角向上,眼睛彎彎地象月亮

②辣味:第二個優先權給哪隊?黃隊的小隊員,準備好了嗎?好,請看大屏幕,她嚐到的是什麼味道?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請接着看,讓我們一起找出答案吧!(請大家一起來學做辣辣的表情)

教師:品嚐辣味的表情——舌頭伸出來了,還在吸涼氣,臉都變紅了,手還在不停地扇。

③酸味——下面剩下兩隊,誰先來?藍隊的小隊員請準備,請看大屏幕,他嚐到的又是什麼味道?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讓我們來瞧瞧看,他嚐到的是什麼食物?哎喲,看到檸檬,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給我一次機會,讓我來驗證一下是什麼味道,你們同意嗎?(教師驗證)“恭喜我們的藍隊,真的是酸酸的味道!

教師:品嚐酸味的表情——眼睛、鼻子、嘴被酸的團在了一起。

④苦味——最後就請我們的綠隊來做答,請綠隊作好準備!他嚐到的是什麼味道?你是從哪裏猜出來的?請看大屏幕,他嚐到的東西?今天呀,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與圖片中一樣的食品,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驗證一下苦瓜的味道吧!

教師:品嚐苦味的表情——咧着嘴,皺着眉頭,吐着口水……

2、試一試。

(猜一猜的遊戲環節已經結束,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每隊的星星,活躍氣氛)

——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二個遊戲環節“我試,我試,我試試試”

——請大家看黑板,老師爲你們準備了一張大作業紙,一邊是看錶情貼實物,一邊是看實物畫表情,在規定的時間內,哪組小隊員作畫速度快,製作的味道、表情圖豐富,那哪組就是勝利。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講評,延伸活動:

“小朋友對苦的知識理解還不夠,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幾張圖片我們來認識一下苦味的食品,但老師爲你們準備的還只是一點點知識,請小朋友回家用眼睛再去找找更多的苦味食品,今天的比賽到這就結束了!”

四、活動結束

1、

2、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13

教學目的

瞭解螃蟹的外形和爬行特點。用自己的方式大膽地表現螃蟹的。學會唱《螃蟹歌》,邊唱邊用肢體表現。

重點、難點

邊做動作邊唱兒歌現代化教學手段卡帶、卡帶機、鋼琴彈唱、螃蟹圖片幻燈片、螃蟹舞蹈

教學過程

一、講解

1.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我們一看吧!"教師播放幻燈片,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2.師:"大家認不認識它啊?它是誰呢?""哦是螃蟹,那我要看看哪個小朋友更瞭解它,就能跟他做好朋友。"

3.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螃蟹的特徵(有八條腿、橫着走路、有兩個大鉗子、有一個硬硬的.殼等)

4.讓小朋友們積極踊躍的模仿螃蟹走路,教師同時向小朋友灌輸一些簡單的螃蟹舞的動作。

二、學習歌曲《螃蟹歌》

1.師:"現在我們認識了螃蟹朋友,那我們爲了歡迎我們的新朋友,我們爲它唱首歌好不好?"教師放卡帶,讓小朋友們認真教學過程聽,同時吸引幼兒注意力。

2.教師根據歌詞一句一句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小朋友們灌輸歌詞,反覆強調。

3.在教歌詞的過程中配上簡單的動作,在方便幼兒記憶的同時,還可以配合接下來的舞蹈。

4.教師邊彈鋼琴邊唱,讓幼兒跟着教師一起一句一句熟悉歌曲。在歌曲熟悉過後,播放卡帶,跟着卡帶邊唱邊做剛剛學會的動作。

三、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新朋友小螃蟹,我們知道了它怎麼走路,還爲它開了歡迎會,爲它唱歌跳舞,回家我們把新朋友介紹給爸爸媽媽好不好啊!"課後自我

1.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幼兒接受的知識比較多。以故事的形式帶動幼兒學習。集中了幼兒注意力,並調動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2.爲歌曲配上簡單的動作,便於孩子肢體的發展和對歌曲的記憶與掌握。

3.在教歌曲和歌詞是有些枯燥,這是應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和接受能力。

4.在孩子模仿螃蟹走路時,應注意課堂紀律。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14

一、活動背景

最近,我們在區域活動中增設了玩色遊戲,很受幼兒的喜愛,對於變色的現象幼兒有強烈的嘗試願望,每次都會把準備的色水全用光,老師準備的材料總是不夠的。而當我詢問一些孩子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有什麼結果時,孩子們的答案讓我陷入了思考,因爲大部分孩子,並不在意結果,他們更在意的是變化的那一霎那。孩子“玩”分爲兩種:有效的“玩”和無效的“玩”,當然我不能完全否認孩子們的這種遊戲方式,但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完全有可能讓幼兒的遊戲過程更有序,整個玩色遊戲變得更有意義。於是,我想到了圖畫書《小藍和小黃》,這本書是由美國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於1959年首作繪本――《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由彭懿翻譯而來,這部作品以深入淺出、耐人尋味的小故事傳達出雋永的人生智慧,它獲獎無數是一部經典之作。我們班的孩子從小班開始就已經接觸了許多優秀的圖畫書作品,他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理解能力,這樣一本圖畫書完全適合他們的閱讀水平。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藍黃兩色相混會變成綠色的現象。

2、大膽操作各種材料,玩變色遊戲,並記錄實驗結果。

3、喜歡參與探索活動,願意講述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準備

1、黃色顏料水一瓶,在蓋子內放置藍色顏料製成魔術瓶。

2、故事圖片若干及圖畫書《小藍和小黃》PPT

3、藍、黃色水(蓋子內藏有相應變色顏料),藍、黃油泥,藍黃顏料畫紙若干。

4、變色陀螺若干,大變色陀螺一個。

5、人手一份記錄卡片。

四、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變色小魔術,引起幼兒興趣。

2、設置懸念,請幼兒猜測“小藍”是誰?

(1)師:今天我要介紹一位朋友認識,他的名字叫“小藍”,猜猜看他會是誰呢?

(2)教師出示藍色紙片,現場撕出類似圓形紙片,告訴大家這就是“小藍”。並且肯定大家的答案,小藍就是藍顏色,他也可以是一杯藍色的水,也可以是一塊藍色的橡皮泥……

3、講述撕紙畫故事《小藍和小黃》的前半部分,提出問題,鼓勵幼兒進行變色小實驗。

(1)教師邊講述故事,邊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並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2)提出問題小黃、小藍的爸爸媽媽不認識他們了,我們來幫他們想一個辦法(重現變綠的過程給他們的爸爸媽媽看)

(3)幼兒進行實驗,教師巡迴指導,要求幼兒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

● 魔術瓶實驗:鼓勵幼兒嘗試變魔術,並擰開蓋子發現祕密。

● 拓印實驗:將蘸有藍、黃顏料的海棉塊重疊拓印便會出現綠色色塊。

● “油泥擁抱”實驗:鼓勵幼兒將藍、黃色油泥“擁抱”(混合揉搓)在一起,便會變成綠色油泥。

4、再次提出問題,小綠變不回來了怎麼辦?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5、延伸活動:小黃、小藍、和許多朋友們玩起了旋轉游戲,我們也一起玩陀螺旋轉游戲。

(1)教師用大傘陀螺示範旋轉,引導幼兒發現兩種顏色在快速旋轉時會變色,並將結果記錄下來。

(2)幼兒玩變色小陀螺,發現變色規律,並記錄結果。

五、活動結束

1、

2、

幼兒園中班綜合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和口語表達能力。

2.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錯了事只要想辦法補救就會使自己重新快樂起來。

3.初步懂得人的心情變化和表情的關係。

活動準備:

1.高興、憤怒、傷心時小兔子的表情圖

2.供幼兒做表情圖的空白臉形紙,油畫棒

3.小房子,大樹,小鳥,鳥巢的掛圖各一

活動過程:

1.引出幼兒興趣

1)出示小兔子跳跳的表情圖。

2)“跳跳看上去怎麼樣呢?”

3)“跳跳怎麼會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生氣,一會兒傷心呢?”

2.分段欣賞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一段。

“你們聽到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情?”

“跳跳的心情是怎麼樣的?表情看上去怎麼樣?”

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爲小兔子選擇合適的表情圖

2)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二段。

“當跳跳聽到小鳥的哭聲,它的心裏感到怎麼樣?”

“跳跳爲什麼自己也哭了?傷心的表情是怎樣的?”

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爲小兔子選擇合適的表情圖。

3)聽故事的最後部分。

“跳跳想怎樣彌補自己的過失呢?”

“小鳥回家後,跳跳的心情怎麼樣了?”

請幼兒想象小白兔開心的.表情並模仿表現。

3.完整欣賞故事

1)結合掛圖,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

2)“跳跳的臉部表情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變化?”

3)啓發幼兒理解人的表情會隨這心情的變化而變化。

4.做表情圖

1)出示表情圖,看看,講講不同面部表情的不同特徵,如笑、哭、生氣時的眼睛,眉毛,嘴是什麼樣的。

2)請幼兒說說還知道什麼表情。

3)引導幼兒按自己的意願製作1-2種表情圖。

4)讓幼兒和朋友相互說說自己做的表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