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5篇)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及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5篇)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

活動目標:

1、瞭解禮物的意義

2、學習包裝和裝飾禮物。

3、體驗贈送和接受禮物的樂趣。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掛圖、用紙包着的神祕禮物;彩色膠帶、色紙、畫筆、剪刀等

幼兒中班社會教案《神祕禮物》

活動過程:

1、與幼兒一同欣賞掛圖《我喜歡……我會……》,結合幼兒用書中的內容,請幼兒想想自己對喜歡的人會做什麼,與圖中是否一樣。

2、告訴幼兒,老師今天收到一個神祕禮物。向幼兒展示經過包裝裝飾的神祕禮物,請幼兒自由猜測裏面是什麼。

3、打開神祕禮物,讓幼兒體驗裏面的禮物與猜測的是否吻合的驚喜或遺憾的心情。

4、與幼兒一起談論禮物的意義。

(1)你們收到過獎品嗎?

(2)收到禮物的時候,心情是什麼樣的。

(3)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會贈送禮物或收到禮物呢?

5、引導幼兒聯繫自己的經驗,談談自己想給誰送禮物。

6、將幼兒分組,採用不同材料做“禮物大包裝”。包裝好禮物後可以幫助他們寫好卡片,然後將禮物分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教學反思

1、材料禮物盒的準備不夠合理孩子打開時比較麻煩

2、個別幼兒在數物對應上經驗欠缺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2

設計背景

小班孩子從家庭走進幼兒園,開始了一種全新的集體生活方式。幼兒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生活習慣、與人交往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活動的設計在讓孩子通過故事講述,知道上幼兒園是一件高高興興的事情,並能夠體驗故事中小動物上幼兒園的愉快心情,於是我設計了故事《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主要通過故事來激發幼兒參與幼兒園遊戲活動的積極性,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增進交往能力,喜歡來幼兒園並喜歡幼兒園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參與幼兒園遊戲活動的積極性,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

2、鍛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增進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說故事中小動物之間的對話,讓幼兒學會說短句:你去哪?我上幼兒園。

教學難點:通過故事讓幼兒知道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1、 小鴨、小貓的手偶各一個

2、動物幼兒園背景圖一張,用積木搭成的動物園。

活動過程

一、 通過認識新朋友,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 教師模仿小鴨的叫聲,並做尋找聲源的動作,找到小鴨後,發出“奧,是小鴨”,然後面向幼兒發出“嘎—嘎—嘎”的聲音,出示小鴨寶寶和小鴨媽媽,並和幼兒打招呼,用手偶去撓幼兒癢癢,或讓幼兒抱抱小鴨手偶。

提示:配班老師藏在桌子後方,聽到模仿動物的發聲後,慢慢將小鴨的手偶放在桌子上。

2、 教師出示“動物幼兒園”的背景圖,向幼兒說明小鴨是動物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在幼兒園可開心了,我們去看看小鴨是怎樣上幼兒園的?

二、 觀看小鴨上幼兒園的情景片段,體驗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帶來的快樂

1、 教師在左手套上小鴨寶寶的手偶,右手套上小鴨媽媽的手偶,藏在桌子背後舉起左手和右手,開始情景表演。

提示:教師表演講述:“喔--喔--喔”,慢慢舉起小鴨媽媽說:“鴨寶寶,起牀了,媽媽要上班,鴨寶寶要上幼兒園了。”慢慢舉起小鴨寶寶,對着媽媽說:“媽媽,我來了,我上幼兒園了,嘎--嘎--嘎、”鴨媽媽送鴨寶寶上幼兒園,遇到了貓寶寶,鴨寶寶說:“貓寶寶,早上好。”貓寶寶也對鴨寶寶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3

設計思路:

前一階段圍繞“我家的人”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瞭解了爸爸媽媽的工作、爸爸媽媽小時侯的故事,特別是恰逢母親節,通過誇誇我的好媽媽,爲媽媽製作禮物等活動提升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孩子們萌發了一種想爲媽媽做事的願望。同時,“預防非典”也是當前孩子們的一個熱點,他們對幼兒園、班級、家中“防非”的簡單措施有了初步瞭解,對於預防、消毒的物品也產生了興趣。結合以上兩點,我預設這次活動,以幫媽媽選購消毒、預防用品爲前提,以遊戲實踐爲途徑,幫助幼兒認識瞭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展防非知;同時滿足孩子爲媽媽做事的願望。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瞭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展有關“防非”的知識。

2、在購物過程中嘗試解決簡單的數量問題。

3、滿足幼兒爲媽媽做事的願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裝盒。

2、每一物品上貼上價格標籤(5以內)

3、購物籃,自制紙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母親節”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爲媽媽做事,現在“母親節”過了,我們還要爲媽媽做事嗎?爲什麼?

(二)啓發遊戲

1、以媽媽的煩惱(媽媽想買預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媽媽上班沒時間)啓發幼兒幫媽媽購物。

引導:媽媽爲什麼要買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兒領錢。

要求:每人拿5元錢(老師準備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紙幣)

引導:你用什麼辦法拿到5元錢的?

如:XXX拿了1元錢,還要拿多少錢纔到5元?

3、討論購物注意點。

引導:買東西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1)買什麼?(預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麼買?(價錢、禮貌用語、買的東西少於或等於5元錢)

(三)幼兒操作

1.觀察幼兒在挑選物品時出現的問題,啓發幼兒間相互檢查。

2.瞭解幼兒交易情況,引導幼兒瞭解所選物品價格與自己擁有錢數的關係。

(四)交流

1、相互檢查所購物品。

2、說說買了什麼,有什麼用,注意什麼?(抓住有價值的話題,擴展討論;幫助幼兒區分食品和用品兩類)。

(五)延伸 我們幫媽媽買好了東西,媽媽很高興,接下來我們可以幫媽媽做什麼?

活動反思:

在幼兒園裏,我們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教育幼兒做好一些力手能及的事情。而我們往往是怕麻煩和害怕家長的不理解,極少展開這樣的活動。通過這一次的活動,讓我明白作爲幼兒教師,不單單是對幼兒進行知識的灌輸,還要傳授給他們生活的本領及增強動手的能力。

小百科:幫手,指作爲下級或副職人員而行動的人;助手。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4

設計意圖

夏天就要到了,討厭的蚊子又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雖然我們都不喜歡蚊子,但蚊子飛舞時發出的忽響忽輕的聲音,似乎就像蚊子在用高低不同的聲音“唱歌”,而我們有時拍打蚊子所發出的聲音又類似於某種節奏,這些讓我們聯想到了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元素,如長音與重音,音樂活動“打蚊子”由此產生。

在中班上學期,我們已經開展了多次音樂作品的欣賞活動,幼兒已經能夠感知音樂中出現的有規則的重音,但是他們對音樂中無規則的長音與重音還是很陌生,本次活動着重於長音與重音的聽辨,以及對幼兒有意傾聽以及記憶音樂能力的挑戰。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中的長音與重音,並能在聽辨中手眼協調地遊戲。

2、樂意參與遊戲,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3、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4、喜歡聽音樂,體驗隨樂表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制“捕蚊拍”、蚊子圖譜若干;音樂《七式音階》、童謠《小蚊子》的DVD:鈴鼓、打棒、小鼓、串鈴等樂器。

活動過程

一、利用不同方式感受蚊子“唱歌”的特徵

師:森林裏要舉行一場很大的音樂會,爲了防止壞傢伙搗亂,青蛙兄弟擔當起衛士的責任。就在大家都陶醉在美妙的音樂中時,突然飛來了一羣搗蛋的傢伙,你們看它們是誰?它們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教師出示圖譜(高低不同的曲線,見下圖),讓幼兒直觀感受音的高低與連貫的特徵。

2、幼兒模仿蚊子“唱歌”,根據圖譜發出“嗡”的聲音,曲線的高處聲音響,曲線的低處聲音輕。

3、選擇恰當的樂器(串鈴、鈴鼓、雪鈴等),用樂器發出聲響,模仿蚊子“唱歌”,重複表現高處聲音響、低處聲音輕。

4、播放童謠《小蚊子》,感受童謠的語言節奏,並配合肢體動作表現蚊子飛舞時的樣子,在童謠結尾處加上一句“啪!蚊子死光光啦”,讓幼兒用拍蚊子的動作強化對重音的感受。

二、在遊戲中進一步聽辨長音與重音

1、播放音樂《七式進階》,再次感受音樂中的長音(蚊子飛)和重音(拍蚊子),並用各種肢體動作(拍手、跺腳等)表現打蚊子的動作。

2、幼兒在音樂圖譜上用筆來“打蚊子”。

幼兒人手一份圖譜,上面畫有和音樂中重音出現次數相等數量的蚊子,當幼兒聽到音樂中的一個重音時,就畫去一個蚊子,依此類推。

3、師生合作,共同遊戲。

幼兒扮演“蚊子”,教師持“捕蚊拍”扮演“打蚊人”,在《七式進階》的音樂中,當幼兒聽到長音後做“蚊子飛”的動作,聽到重音時,教師做“拍蚊子”的動作,“蚊子”要盡力逃開。

4、小組合作完成遊戲。

幼兒分組遊戲,一組幼兒持鈴鼓搖出“蚊子飛”的聲音,一組幼兒扮演“蚊子”,還有一組幼兒扮演“打蚊人”,在音樂中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幼兒在“打蚊子”的遊戲中,不僅強化了對於長音與重音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幼兒體會到了音樂活動本身帶來的快樂。在設計和組織本次活動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其一,注重教學手段的關聯性

多感官參與、多通道感受似乎已成爲幼兒學習音樂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但是多種教學手段之間應該相互關聯且層層遞進,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更加自然流暢。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讓幼兒感受和表現長音與重音,如活動之初我先利用圖譜中有規律的曲線來表現蚊子“唱歌”時高低不同的聲音,給幼兒最直觀的視覺感受;其次,我提供了多種樂器,讓幼兒直接用樂器表現聲音的輕響,打開了聽覺通道;最後,在童謠聲中用肢體動作表現蚊子飛舞,用動作幫助幼兒強化對於重音的感受。此外,我還通過多種遊戲樣式的設計,如幼兒個別遊戲、師幼共同遊戲、小組遊戲,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完成了較爲複雜的音樂學習。

其二,注重音樂活動中的規則

音樂活動中的規則似乎一直是個具有爭議的話題,我們曾經將幼兒是否遵守規則視爲評課的標準之一,但有的教師又感到太多的規則會限制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於是規則漸漸地“讓位”於幼兒的自由。缺少規則的音樂活動的確能夠讓幼兒更自由自在地表現,但音樂技能的缺失卻成爲必然的結果。由此我認爲,在音樂活動中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這是保障音樂活動有效性的前提。在本次活動中,雖然我們給予幼兒自由的表現空間,但規則卻是貫穿於整個音樂活動的。

在本次活動中,也有一些有待我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第一,當幼兒不能準確表現重音時,教師該怎麼做?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要求幼兒用各種方式表示聽到的重音,但幼兒的實際表現總是慢半拍,我們認爲如果過於強調錶現結果,可能會削弱幼兒學習的熱情,所以當幼兒不能準確表現重音時,我並未加以干預,這使幼兒在音樂表現上顯得過於隨意。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教師並不一定要刻意迴避,當幼兒出現錯誤時,如果及時將這一問題呈現出來,讓幼兒自己通過討論加以解決,反而有利於強化幼兒的有意傾聽和記憶音樂的能力。

第二,中班幼兒初次學習新的內容時,可以進行合作嗎?音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交往的機會,因此我們在音樂活動中常常會設計滿足交往需要的合作遊戲環節。在本次活動中,當幼兒之間開始合作玩遊戲“打蚊子”時,之前的有序狀態完全被打亂,“蚊子”在教室裏亂飛,“打蚊人”奮力追打着,音樂反而被他們遠遠拋在腦後。中班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心理調節能力較弱,特別是當他們在學習新的內容時,合作對他們來說可能不太適宜。針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係,學會辨識體重秤指針(順時針方向)越向前表示體重越重的常識。此舉既讓幼兒熟悉了故事內容,又爲最後大象產生的疑問奠定了“合理”的基礎。

再如,嘗試讓幼兒人人蔘與稱重活動。在體驗稱重前要求幼兒看清楚此時體重秤指針的位置;站上體重秤觀察指針的變化;走下體重秤時再一次觀察指針的位置。<來、源星星教、案網>如此啓發幼兒關注稱重時體重秤指針變化的全過程,目的在於讓幼兒建立離開體重秤後,體重秤指針歸“0”的經驗。這是繪本中省略的畫面,也是幼兒經歷中缺乏的經驗,更是解決大象疑問的關鍵問題。

最後,組織幼兒展開交流和討論。針對幼兒獲得的新的認知體驗,啓發幼兒用清晰的語言來回答大象的疑問,變常態的教師小結爲幼兒的自主小結。

此外,課件製作也起到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主要情節的作用。

我們力圖尊重原作的繪畫風格,整個課件採用了原作的黑白單色,這樣有利於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體重秤上,特別是用動畫的方法來表現每個動物稱重時體重秤指針的變化及位置,引發幼兒關注。在幼兒解釋大象的疑問時,仍舊採用動畫的方法來表現體重秤指針前進和倒退的動態變化過程,強化幼兒在觀察、思考以及自身體驗後找尋問題的正確答案。

調整教學方案後,再次開展教學活動時,有80%以上的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稱體重的經驗來理解體重秤指針轉動與體重的關係,都願意幫助故事中的大象來解決疑問。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執教教師,自身的整合意識和把控教學節奏的能力,尤其是教師對幼兒提要求時所運用的語言是否清晰和富有條理,對完成教學目標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5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理解、感受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在遊戲中感應小節末拍的休止。

能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

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能愉快地參與集體演奏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中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

難點:感應、學唱歌曲中小節末拍的休止。

活動準備

音樂,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片,粉筆。

鈴鼓、絲巾每個小朋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小小蛋兒把門開》音樂律動進場。

二、發聲練習。

三、熟悉歌曲《母雞孵蛋》。

1.教師用彩蛋示範歌曲。

(1)師:聽聽這是什麼聲音?(母雞的叫聲)。

(2)師:今天母雞要孵蛋了,我們來看看母雞孵了幾個蛋。

2.幼兒學唱並動作表現。

師:母雞孵了幾個蛋?

四、認識三個不同特徵的小雞寶寶,並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師:小朋友,母雞媽媽孵的蛋都一樣嗎?

1.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自信的情緒。

(1)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雞?爲什麼?

(2)你能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嗎?幼兒討論:爲什麼棒棒雞長得這麼棒?小朋友應該怎樣做?

(3)傾聽棒棒小雞的叫聲,教師用簡單的簡譜表示。

(4)幼兒節奏練習。

(5)幼兒模仿演唱,並指導幼兒唱出有力、洪亮的聲音。

(6)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並演唱。

2.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1)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末拍打嗝的規律,教師用筆畫出打嗝雞的叫聲。

師:聽,它在幹什麼?(打嗝的聲音)誰來給他取個名字?(2)幼兒學會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3)想象自己是打嗝雞並演唱。

3.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害羞的情緒。

(1)傾聽害羞雞的叫聲,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

(2)師:害羞雞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是這麼樣的?它的聲音呢?

(3)幼兒想象自己是害羞雞並演唱。

4.集體歌唱,模仿三種小雞的叫聲。

五、介紹鈴鼓和絲巾的特點,用鈴鼓和絲巾表現各種特徵的小雞叫聲。

1、幼兒熟悉道具。

2、師:鈴鼓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我們可以用什麼聲音來表現棒棒雞的聲音?可以用什麼聲音來表現打嗝雞的聲音?害羞雞呢?

六、藉助樂器、道具表現歌曲《母雞孵蛋》。

七、幼兒隨音樂表演《母雞孵蛋》出場。

教學反思

本次歌唱活動來源與奧爾夫音樂活動《母雞孵蛋》。原活動的重點在於讓幼兒在撿雞蛋的遊戲過程中感知雞蛋的數量。而本次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配合輕快的節奏,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整個活動中。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體驗出發,運用原歌曲的旋律,爲三個雞蛋設定了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產生了歌曲中的棒棒雞、害羞雞、打嗝雞。讓幼兒在趣味的遊戲中學習歌曲,親身感受體驗有趣的小雞形象。我覺得本次活動有以下亮點:

整個活動選材活潑、熱情。樂曲節奏活潑、輕快、旋律優美,整個課堂表現了一種活潑、輕快的氣氛。本次活動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我用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音樂律動進場,爲幼兒營造一個愉快、歡樂、無拘無束的音樂遊戲氛圍,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音樂學習和不斷創新的動機興趣,充分體驗到音樂遊戲所表達的快樂,讓幼兒有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

我給三個雞蛋設定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棒棒雞、害羞雞和打嗝雞,讓幼兒在趣味的遊戲中學習歌曲,利用打嗝幫助幼兒學習小節末的休止,降低了幼兒學習的難度,幼兒容易接受,降低難度,讓幼兒親身感受體驗有趣的小雞形象。

創設表演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分的表現時間和機會,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並且利用表演形式進一步複習歌曲,達成目標。

不足之處:老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要及時地關注每個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的回答要有針對性的引導,開拓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顛倒歌》,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2.體會歌曲的幽默、風趣,自主創編歌詞。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準備:

《顛倒歌》圖夾文,視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動物王國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們來聽一聽。(教師邊做動作,邊範唱)

師:你們聽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二、欣賞圖片,熟悉歌詞,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1.根據小朋友說的,逐一出示圖片,每出示一張唱一句。

2.整理圖片順序。

師:小朋友聽得真仔細,把動物王國發生的有趣的事都說出來了,可是這個順序跟歌曲裏說的是一樣的麼?(師再次範唱)

師:誰來幫這些圖譜擺擺順序?

按順序把圖譜擺整齊,點出歌曲有兩段。按順序帶領幼兒唱2---3遍。

3. 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拎出重點休止部分,教師唱出兩種不同唱法,幼兒進行對比。

師:聽聽,老師唱的這兩句有什麼不一樣的?(帶領幼兒唱出休止符)

三、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唱

師:小朋友們唱得真不錯,老師相信你表演的也很棒,我們一起來看看誰表演的最可愛!

根據視頻音樂,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四、幼兒創編歌詞

師:動物王國裏除了這些顛倒的事情外,還有什麼顛倒的事呢?請小朋友把你想到的事編到歌詞裏看看,誰來試試?

師:小朋友回家後,也可以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動腦筋想一想,一起編一編。

教後反思:

顛倒歌是一首帶有詼諧、幽默曲風的歌曲童謠,歌曲活潑有趣,並有韻律感,深受幼兒的喜歡。整個活動分了三個層次展開教學。

在幼兒發表自己看法的同時,我只是老師初淺的表面性地迴應了幼兒,沒有抓住機會讓幼兒進一步理解顛倒的含義,當幼兒說到顛倒時,應該抓住“顛倒”兩字,讓幼兒說出顛倒的意思或句子,當幼兒提到某句時,應逐句講解此句的含義,讓幼兒真正理解顛倒,爲創編做好鋪墊,而不是直接告訴兒歌的名稱。

讓幼兒再次傾聽目的是讓幼兒感受兒歌韻律和節奏,但由於能力弱的幾位幼兒還沒有熟悉兒歌, 節奏把握也不是很好,使得這些幼兒對於歌曲掌握程度不佳。可以適時出示下節奏圖譜方便弱的幼兒掌握節奏,也方便音樂感強的幼兒鞏固。

在第一次範唱時,我沒有解釋“顛倒”的含義,以至於後面的創編歌詞,孩子們不能及時創編。

總之,由於有了先前的經驗與理解,孩子們的回答就像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小魚飛在藍天中;小鳥在水裏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他們口中的顛倒世界是如此稀奇,不受拘束的孩子個個都是創造美的天使,激發了孩子們的潛在能力。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7

一、設計意圖:

宋玉新小朋友從家裏拿來一個娃娃,是用乒乓球和酸奶的瓶子、碎布製作的,班上的孩子可高興了,你摸摸,我看看,有的還說,我也會做,通過這件事,我想到,現在孩子的生活條件非常優越,物質條件也非常的豐富。在家長的影響下,大多數的幼兒對用過的廢舊物品一扔了事。那麼能不能讓幼兒有意識的收集一些廢舊的材料,進行變廢爲寶的製作呢?在收集廢舊材料的同時,培養幼兒的節儉的意識。我就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體驗快樂製作的同時,變廢爲寶。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會用廢舊物品來製作自己喜歡的玩具或用具。

2、通過談話活動,幫助幼兒瞭解到廢舊材料是可以再利用的,我們在平時可以有意識的收集一些廢舊材料。

2、體驗變廢爲寶的快樂。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知道廢舊材料還可以再次被利用。

難點:用廢舊物品進行製作。

四、教學準備:

課前知識準備:提前讓幼兒在家裏收集盒子或瓶子等廢舊材料。

場地準備: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的玩教具佈置一個展覽會的場景。

材料準備:分四組,廢舊的各種盒子;廢舊的瓶類;廢舊的紙類;廢舊的紙杯、餐盤、飯盒(清洗乾淨)。

操作工具準備:膠水、剪刀、雙面膠、膠帶。輔助材料:水彩筆、色卡紙毛線、沙粒、吸管等。

五、活動過程:

(一)通過展覽會,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去參觀一個有意思的展覽,小朋友好好看看展覽品,可以用手拿來玩一玩。看看這些展覽品是什麼,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二)通過談話活動,瞭解廢舊材料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們要注意有意識的進行收集。

師:1、小朋友,展覽會上你們看見了什麼?它們是用什麼東西做的?

2、我們平時應該怎樣收集這些廢舊的材料?哪些廢舊材料可以收集?哪些廢舊材料不能收集?

3、說說你想怎樣變廢爲寶。

教師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利用幼兒收集的廢舊材料來製作一件喜歡的玩具或用具。

1、講解活動規則。

2、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材料。

(四)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五)對幼兒製作的作品進行講評。在製作活動中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1、繼續製作沒有完成的作品。

2、利用幼兒完成的作品佈置展覽。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8

活動目標:

1、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吃糉子,知道端午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吃糉子了。

2、能剪出中國式屋頂、糉子、吃糉子的人物。

3、剪好各種部件,再組合粘貼出完整的畫面。

4、鍛鍊幼兒的耐心細緻與創造美的能力。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6、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重難點:

感受端午。

能剪出端午元素組合成畫面。

活動準備:

各色彩紙、剪刀、膠棒、黑卡。

活動內容:

1、交代上課內容,小朋友馬上要過端午節了,今天我們的剪紙內容就是表現端午節。請小朋友來說一說端午節都要做些什麼?老師總結:要掛艾葉、劃龍船等,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吃糉子了。

2、分析畫面內容:爲了表現出中國特色,我們來剪一箇中國式的房頂,還有紅色的門,門上貼個“福”,房頂下我們可以貼艾葉和糉子,再貼個吃糉子的小朋友,這幅畫基本上就可以了。

3、示範:老師示範剪出屋頂、門、糉子、艾葉。這些都是用對稱的方法,在對摺的紙上,畫出物體形象的一半,再剪出。

(屋頂)(糉子)

3、請幼兒剪,要求幼兒分部件剪,再組合粘貼,鼓勵幼兒發揮想象有所創造,跟老師不同。(第一課時結束)

4、老師示範:剪出吃糉子的小朋友。分部件剪:分別剪出頭、身體、糉子、腿,再組合粘貼出人物。

5、請小朋友剪,老師巡迴指導。(第二課時結束)

活動效果:

孩子們剪出了端午節吃糉子的情節,很有生活情趣,不錯呦!屋頂是一個紅色的翹式屋頂,剪好了外輪廓再在裏面剪出一些鏤空的紋路。糉子是三角形的,也鏤空剪出一些花紋。非常可喜的是,孩子們在剪吃糉子的小人時,非常有創造性:有的人物剪出了五官,正張大嘴吃糉子,是分部件組合剪的;有的是一氣呵成,一張紙就剪出了一個小人,然後胸口再貼一個綠色的三角形的糉子,簡單扼要地表現出了吃糉子的小人,表現出孩子們童真童趣。

反思:

這兩節活動設計圍繞着端午節,這種民族的節日,小朋友都很熟悉,把節日的傳統習俗設計進剪紙活動,幼兒很樂意接受,因爲這些事情他們親歷親爲,很熟悉,所以製作起來也有感覺,更會有所發揮創造。這也是綱要所要求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要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剪龍舟,孩子們一開始覺得很難,有畏難情緒。經過老師的引領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把最難表現的龍頭拆分成幾個簡單的部件的組合,孩子們就有了製作的信心,並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從中也體現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樣孩子的現有水平纔會有所提高,能力纔會增長。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9

活動目標:

1.能夠用線條、圖案進行組合,裝飾花盆。

2.體驗線描活動的快樂。

3.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誰呀?

2.花盆身上有哪些漂亮的圖案呢?

3.小結:花盆身上有像很多的波浪線,波浪線與波浪線之間有很多可愛的小圖案。

二、教師講解示範畫裝飾圖案。

1.除了這上面的圖案,你還能想到哪些好看的圖案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想法進行範畫。

3.請個別幼兒來嘗試畫裝飾圖案。

(1)那這個圖案是用了那些線條和圖案組合成的呢?

(2)那誰來試試,這個圖案可以怎麼畫?

4.小結:今天,我們發現可以用很多好看的線條和圖形組合來裝飾花盆。等會兒就請你們也來試試吧!

三、組織幼兒操作

1.提出操作要求:我們裝飾的圖案要整齊地排列,現在一起去裝飾吧!

活動反思:

幼兒有了之前很多次組合線描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大部分孩子能夠運用線條和圖形組合來進行繪畫,但是在豐富程度上還有待提高,很多孩子畫的都是老師之前示範過的,幼兒自我的創造還未能較好地體現出來。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0

活動目標:

1、不怕冬天的寒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體驗冬天裏體育鍛煉前後的身體感受。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4、瞭解冬天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5、願意參加活動,感受冬天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結合晨鍛活動:天天鍛鍊身體好,讓幼兒感受活動前後身體的變化。

1、今天的天氣真好,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做運動,(讓幼兒跟着老師做運動)

2、師:剛剛我們一起做了運動,現在身體感覺怎麼樣?剛纔我們沒有運動的時候和現在身體有什麼不一樣?(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回答)

師小結:我們做完運動後,身體變暖和了!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說說冬天有哪些禦寒方法。

1、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冬天),冬天到了,我們身體有什麼感覺呢?你從哪些方面的覺得現在的天氣已經很冷了呢?

冬天氣體更冷了,我們要穿厚厚的衣服。

2、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看圖畫中都有什麼?

老師引導幼兒有序觀察圖片, 你們知道圖中是什麼季節的天氣呀?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3、師:冬天來了,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呢?

冬天的天氣真冷,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是怎麼樣預防寒冷的呀?

哦,有的小朋友在小手搓一搓,還有的小朋友在做運動,做完運動後身體就會很暖和。還有的小朋友在冬天穿上了厚厚的大衣。

4、師:冬天來了,你們平時是用哪些方式抵禦寒冷的呢?

三、幼兒聽故事:《北風爺爺,你吹吧》。

1、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北風爺爺,你吹吧》

故事的名字是什麼呀?(要求幼兒完整回答。)

2、師:故事聽完了,你在故事裏都聽到了什麼呢?

(1)師:北風爺爺一來,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

(2)師:小鳥和小貓怎麼了?

(3)師:小女孩在做什麼?她怕北風爺爺嗎?她用哪些方式證明了自己不怕北風爺爺?

(4)師:北風爺爺最後到哪去了呢?

四、師生共同總結抵禦寒冷的方法。

1、師:冬天來了,你們說說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抵禦寒冷呢?

2、幼兒回答後,師生共同總結:冬天的天氣很冷,我們要適當多穿一些保暖的衣服,出門戴手套、圍巾、帽子、口罩等,要多參加運動,多鍛鍊身體,這樣我們就不怕冷了。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被雪的世界所吸引,活動室的環境佈置、視頻將孩子帶入了一個雪的世界。通過以往生活經驗的回顧、欣賞故事,孩子們瞭解了冬天會下雪,雪是白白的、涼涼的等等。活動的高潮是下雪遊戲,孩子們一看到雪下起來了,都興奮的跟着雪跑。正因爲太興奮了,有個別幼兒在做雪的時候,沒又能靜下心來和大家一起做雪。另外做雪的時候,剪刀可以不用提供了,讓幼兒動手撕,他們的專注度會更好。

小百科:冬天,冬季,是四季之一,傳統是以二十四節氣“立冬”作爲冬季的開始,“立冬”意味着風雨、溼度、光照、氣溫等,處於轉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1

活動目標:

1.在節奏遊戲中,初步感知節奏中的休止停頓(休止符),對音樂中的休止產生了解的興趣。

2.熟悉小青蛙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小青蛙的玩法,學習按遊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遊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 電子琴音樂 小青蛙圖片 休止符圖片

活動過程:

一、逍遙的小青蛙

T:夏天到了,誰開開心心的到池塘邊來玩啦?(小青蛙)

T:小青蛙們,你們想不想一起來唱歌啊?(兩遍:一遍分聲部,一遍齊唱,中間無間奏兩遍)

二、參加森林音樂會

1、四分音符的節奏練習

T:小青蛙在池塘邊玩得真開心啊,於是他們組織了一次聚會,看看來了幾隻小青蛙?

T:他們聚會的時候想排一個節目,去參加森林音樂會,你們想不想也來參加排練呀?

T:小青蛙住在方方的格子裏,每個格子表示一拍,我們看見一個小青蛙就要唱一拍。

2、八分音符的節奏練習

T:又來了兩隻小青蛙,他們是兩個好朋友,他們說:我們要住在一個房間裏面。這個時候小青蛙應該怎麼唱?

3、節奏中的休止

T:有的小青蛙唱得累了,他們就先回家了,那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怎麼唱?

T:音樂裏面讓小音符休息的記號,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休止符。“休”(休息)“止”(停止)像剛纔我們停一格,停一拍的這個休止符叫四分休止符。

T:我們再來猜猜看,哪個是四分休止符?(出示多媒體,第幾行的第幾個)

T:我們一起來請它出來(叫名字)

T:四分休止符跟我們學過的一個小音符是好朋友呢。猜猜看是哪個小音符呢?

T:當四分音符要去休息,他就請四分休止符來幫他站崗。四分音符唱一拍,四分休止符休息一拍。

T:哪個小青蛙願意到前面來把這個四分休止符放在裏面請房子裏的小青蛙休息去。(跟音樂練習)

4、小樂器來試一試

T:你們可真棒,小樂器們也想和你們一起來表演了呢,請你選擇一種小樂器,坐在它的後面。

T:小樂器遇到休止符應該怎麼演奏呢?

三、森林音樂會演出嘍

T:讓我們一起來完整的演奏吧。

四、活動延伸:合奏

T:這個演出真精彩,小樂器們用齊奏的方式演奏出了好聽的節目。可是小樂器們很頑皮,它們想出了新的演奏方法,我們來看看,看得懂嗎?

活動反思:

《綱要》中曾指出“兒童是在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具有個性特點的、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和表現方式。”在日常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對於節奏的把握有時比較模糊。這讓我想到,其實音樂教學活動不僅僅侷限於歌曲的教唱、律動表現、樂器演奏等等內容,節奏在音樂教育中同樣也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中班幼兒來說,掌握一些簡單的音樂符號,一方面幫助幼兒解決自身的音樂表現能力,另一方面也爲他們更進一步的欣賞感受音樂作好基礎。於是,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次以節奏爲基礎,滲透簡單的音樂常識的教學活動。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能圍繞感知休止符到實踐體驗運用休止符這兩個重點內容展開,通過幾個不同的環節,層層遞進,幫助孩子們感受休止。

 小百科:蛙體型較苗條,多善於游泳。 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癒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癒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達。最原始的青蛙在三疊紀早開始進化。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2

教育目標:

1、進一步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慾望。

2、發展幼兒的觀察思考、操作實驗、分類歸納的能力。

3、初步培養幼兒用電的安全意識,瞭解電與人類的關係。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電的簡單原理,知道電需要電源、電線等。

2、知道電對人類的巨大作用,但用電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3、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愛思考,多動腦。

4、提供實驗材料,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5、能合理佈置畫面,獨立設計繪畫內容。

6、能夠比較準確的按音樂的節奏做各種稍複雜的基本動作。

7、認識幾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習等分實物或圖形。

8、能手腳交替的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家長工作: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瞭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VCD影片和書籍

學習範疇:

1、日常生活:安全用電、瞭解電器、愛護電器。

2、科學:燈爲什麼會發亮?電池的用途、電路的三要素、誰能讓電流通過、串聯和並聯電路、有趣的摩擦生電

3、美術:手工製作:花燈、電器、繪畫:美麗的燈、我喜歡的小動物、線描畫:樹林、

4、音樂:歌曲:值日生、胡說歌、勤快人和懶惰人,小樹葉

5、社會:各種各樣的燈、發電廠發電的方法、電的本領大、我家的電器、電是怎樣傳到家裏的,電的本領大、我認識的電器

6、語言:詩歌:“落葉”、散文欣賞:秋天的雨、談話:最喜歡的燈、“發明大王”—愛迪生

7、數學:5以內數的組成、學習解答口報加法應用題、看圖學習2的加法、數學智力卡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致很高,探索慾望很強,每一位幼兒都能積極動手去探索,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很好。充分調動起幼兒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在親身感受、體驗和發現中提高能力,達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電的正確使用方法,並瞭解了電流是不斷循環流動的。通過討論,得出了幾條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並適時的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3

活動目標

1、能合着音樂節奏做動作,嘗試用不同動作表現搬豆豆。

2、體驗韻律活動的樂趣。

3、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4、能跟着節奏打節拍。

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螞蟻頭飾。

3、大羊角球,四個。

4、音樂。

活動過程

(一)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穩定情緒

1、要求幼兒能合着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拍手,

幼兒和教師席地而坐, 可以縮短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給幼兒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老師彈的快孩子拍得快,老師彈的慢幼兒拍得慢,這也是一個爲接下來的內容進行的前準備活動,讓幼兒知道要注意傾聽音樂的節奏做動作。

2、複習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要求幼兒邊演唱歌曲邊做模仿動作。

在接下來的會有讓孩子邊說邊表演的環節,他們很喜歡模仿小動物樣子和叫聲,另外今天的主題也和小動物有關,這樣可以爲下面 的學習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二)情境導入,引出今天的活動主題。

1、教師提問:“小花貓回家的時候碰見了誰?”教師的提問一下子就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他們渴望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2、演示多媒課件小螞蟻。孩子們都看出小螞蟻奔跑的樣子,可是卻不知道他要去那裏?

3、接下來,老師的一個引導語把孩子們帶到了今天的主題中,

師:“到底小螞蟻着急的要去哪裏呢?,我們仔細聽一聽他是怎麼說的。”教師走到小螞蟻跟前,裝出認真聽的樣子,然後再把聽到的講給孩子們聽,“原來,小螞蟻是去找吃的東西。”

(三)傾聽音樂,理解音樂內容

1、傾聽音樂,

“到底小螞蟻找到 東西了嗎?”教師演示動漫,動漫的出現是活動的一個高潮,孩子們都聚精會神的看着聽着,因爲有了兒歌的加入,,孩子對其內容就更容易理解了。

2、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加深印象。

(四)聽着音樂做動作。這是本節活動的重點。

1、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孩子們坐在地上和老師做上半身的動作,在做到看到一個大豆豆的時候,教師要做重點的啓發和引導,“小螞蟻要想看見大豆豆,是睜大眼睛,還是眯着眼睛?”孩子們立刻意識到要睜大眼睛仔細看。

2、聽着音樂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分角色,教師帶上頭飾扮演螞蟻媽媽,孩子扮小螞蟻。請幼兒到老師跟前一起合着音樂做動作,“這一環節一下把孩子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動靜交替,先請孩子們在原地做,然後再一邊走一邊做動作,這樣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讓他們在愉快,輕鬆的環境裏自然習得知識。

(五)嘗試用不同的動作把豆豆搬回家。

“好累呀,你們坐在這裏快休息休息,媽媽去找找看有什麼吃的東西?”出示大羊角球。引發思考,激發孩子的創作慾望“看好大的豆豆呀。孩子們你們快想想怎麼把豆豆搬回家?”孩子再次聽音樂做動作,用自己想的辦法把豆豆搬回家。

活動反思

對於剛入園不到兩個月的幼兒來說, 他們更加喜歡直觀的感知事物 , 如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 , 更加享受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我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然習得。因爲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的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教材的選擇,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每次戶外活動我們班的孩子看到小螞蟻都會觀察好長時間,對這個小東西搬着東西不停的爬來爬去充滿了好奇,而此活動〈搬豆豆〉就可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這個活動內容形象生動,簡單活潑,富有趣味性。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理解純音樂的作品內容有一定的難度,這個律動音樂正好配有了富有故事情節的兒歌,這樣就更加便於幼兒理解其音樂形象了。 也容易激起小班幼兒的表演慾望,使他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會感受音樂、表現音樂。整個活動以形象的、遊戲的、律動的方式幫助幼兒表現音樂。

整個活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教師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每個環節目的明確,息息相關,緊密聯繫。前一個環節爲後面的環節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和鋪墊。使其過渡自然、流暢。我運用了演示法、情景法、提問法、和發散法是活動形式變得更豐富和充實。同時嚴格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孩子爲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開展活動。

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是:

1、對於剛來幼兒園沒多久的孩子來說,規則意識還不是很強,教師因給他們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如在地上化一個半圓,讓他們坐在半圓上,這樣就不會出現亂作、找不到位置的情況了。

2、孩子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力度不夠3、羊角球換成大一點球,孩子們就不會一直關注那兩個羊角了,而忽略瞭如何想辦法把在活動中有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教師準備的教具影響了孩子,使得孩子更關注羊角球的兩個角,而忽略了教師的要求, 羊角球換成大一點球,孩子們就不會一直關注那兩個羊角了,而忽略瞭如何想辦法把豆豆搬回家。所以教師教具的選擇很重要。一定要合適。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4

一、活動目標:

1、欣賞並感受歌曲《小魚兒的夢》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學唱歌曲。

2、能大膽地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對歌曲的理解。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並獲得其中的樂趣。

4、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5、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二、活動準備:PPT課件、鋼琴伴奏:小魚兒的夢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小魚遊

(二)情景導入,引起興趣:教師彈奏歌曲,幼兒欣賞。

師:聽了這段音樂,猜一猜小魚在幹什麼?

師:那麼小魚到底在幹什麼呢?(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三)欣賞並理解歌曲:

1、理解:小魚兒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裏睡。(PPT1)師:小魚玩了一天水,在誰的懷裏睡着了?

師:誰會用優美的動作學一學小魚是怎樣在媽媽懷裏睡着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給它蓋上珍珠被。(PPT2)師:天上的星星掉下來爲魚兒蓋了一條怎樣的被子呢?

你們小時候媽媽是怎樣爲你們蓋被子的?

3、理解:呣~~呣~~風兒唱着搖籃曲,輕輕吹呀慢慢吹。(PPT3)師:風兒唱了一首什麼歌?

教師哼唱,引導幼兒一同哼唱。

師:爲什麼風兒要輕輕吹、慢慢吹?

請你來學着風兒輕輕吹、慢慢吹,哄小魚入睡。

4、理解: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它的嘴。(PPT4)師:在夢裏,小魚好像夢見魚媽媽回來了,它在幹什麼呢?

我是魚媽媽,你們都來做做魚寶寶。(背景音樂,教師與幼兒互動)

5、小結:你們覺得魚兒的夢美不美?哪裏最美?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小魚兒的夢》。

6、再次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注:教師在提出

 四、演唱歌曲:

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優美的歌曲吧。(鋼琴伴奏)重點:哼唱時要輕輕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

我們變成一條條小魚,聽着優美的音樂,做做小魚兒的夢吧。

六、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做音樂遊戲的同時,感受到音樂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反思:

《小魚的夢》是一首甜美靜溢的歌曲,幼兒用書畫面作了形象化表現,渲染二色調錶現了歌曲的夢幻感,我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啓發幼兒表達自己自己對畫面的理解,引導幼兒表達自己敵對畫面的理解。引導幼兒記憶和理解歌詞的含義,讓幼兒用“唔”聲來伴唱,在講解伴唱概念,引導幼兒分組合作演唱,成爲幼兒創編了《小魚的夢》遊戲,幼兒特別喜歡也特有趣,特別是找夥伴親吻的表演動作,孩子特別喜歡也表現的非常可愛。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音樂遊戲的興趣。

2、準確說出圖形的名稱。

活動準備:

1、小魚、小蝦的頭飾每人一個。

2、各種圖形卡片若干。

3、錄音機,音樂遊戲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今天老師請來了許多小客人到咱班做客,大家鼓掌歡迎!(出示小魚、小蝦的頭飾。)它們要跟小朋友一起,用圖形寶寶來做個遊戲。你們高興嗎?(高興)

二、講解玩法

1、幼兒欣賞音樂《小魚追小蝦》。瞭解音樂的節奏。

2、講解遊戲的玩法、規則:

請大家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根據頭飾請小朋友自由結伴成兩人一組,分別扮演小魚和小蝦,小蝦手拿一種圖形藏在身上,大家跟着音樂邊唱邊表演追逐,音樂停止小魚追上小蝦,說出小蝦身上的圖形是什麼?像什麼?兩人相互交換角色,更換圖形繼續進行。如果說不出圖形的名稱,暫停遊戲一次。

3、幼兒根據音樂自由表演遊戲,老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別人。

4、幼兒再次遊戲,加深對遊戲規則的認識。

三、教師小結

表揚遊戲中表現棒的幼兒,指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希望大家在下一次玩時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