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師教案15篇

幼兒園教師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教案15篇

幼兒園教師教案1

教學目標:

1、以圖片、文字、語言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2、在活動中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初步認識結構文字:自己、穿衣、洗臉、吃飯、喜歡

教學重點:

1、理解故事內容,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初步認識結構文字:自己、穿衣、洗臉、吃飯、喜歡

教學準備:

知識準備:手指律動《手指兄弟》

識字基礎:爸爸、媽媽、奶奶

物質準備:字卡(爸爸、媽媽、奶奶)一套,(自己、穿衣、洗臉、吃飯、喜歡)教師講課時用的一套,幼兒遊戲時用的若干,“我長大了”字卡一張,人物(爸爸、媽媽、奶奶)圖片各一副,琦琦(小時候和上幼兒園後)的圖片各一副。

教學過程:

導入:小朋友們好,我們先來做個手指律動吧,活動活動我們的小手吧。《手指兄弟》

(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導入主題

教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琦琦,小朋友們想不想認識她呀?(出示琦琦的圖片,讓小朋友們和淘淘打招呼)

教師:今天琦琦可不是自己來的,琦琦是和家人一起來的,讓我們認識一下她的家人吧。

(出示爸爸、媽媽、奶奶的圖片和字卡,讓幼兒鞏固已學的字寶寶。)

(二)運用圖片展示故事內容

導語:今天琦琦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她自己身上的,故事的名字叫“我長大了”,小朋友們要像小白兔一樣豎起耳朵仔細聽哦!

1、出示圖片,根據圖片講故事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在活動中讓幼兒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導語:小朋友們,琦琦的故事講到這裏就結束了,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小朋友們,你們都長大了,那你們每天早上是自己穿衣、洗臉、吃飯呢?還是爸爸、媽媽他們幫你們呢?除了這些事情,你們自己還會做哪些事情呢?(幼兒進行自由回答)

(教師要鼓勵自己穿衣、洗臉、吃飯的幼兒和自己會做其他事情的幼兒)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我們的爸爸、媽媽每天上班很辛苦,那我們都長大了,所以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哦!

3、根據圖片學習故事,出示字寶寶。

導語:今天琦琦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好聽的故事,而且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字寶寶,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字寶寶在哪裏呀?

教師;哦,琦琦告訴老師了,說字寶寶就藏在她講的故事中,下面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來尋找字寶寶。.(根據圖片學習故事,並且出示字寶寶。)

(三)複述故事

根據圖片、字卡,教師帶領幼兒複述故事。

1、導語:小朋友們,琦琦今天送了我們這麼多字寶寶,我們大家是不是應該送她一份禮物來感謝她呢?(讓幼兒自由討論應該送什麼禮物)

2、教師:我聽說琦琦最喜歡的禮物就是她講的故事小朋友們能和他人分享,現在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來複述這個小故事,小朋友們回家之後把這個故事講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好不好?(教師帶領幼兒複述故事)

(四)打靶子——鞏固識字(把幼兒分成三組)

遊戲規則:站在前面的幼兒拿着字卡當“靶子”,前舉字卡,其他幼兒用手做出開槍的姿勢去打老師指定的“靶子”,被打中的“靶子”則蹲下或倒在地上,到此,一輪遊戲完全結束,繼續下一輪遊戲。

(五)活動結束

1、導語:小朋友們,我們都玩累了,坐下來休息吧。

2、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琦琦的故事《我長大了》,那老師給大家留一個小任務,這個任務就是小朋友們回家之後要和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現在我長大了,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們記住了麼?

3、教師: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今天都表現的真棒,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禮物。(發放獎品) 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師教案2

語言:春天的電話活動目標

1、 能回憶故事的內容和情節,明確小動物打電話的順序,加深對故事的理解,中一班教師教案。

2、 嘗試依據故事的主要情節框架,想象新的故事人物和情節,並仿編一段故事內容。

3、 培養合作表演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準備

1、 教學掛圖《春天的電話》

2、 小動物頭飾置4人圍成一個半圓。

3、 電話機卡片,電話號碼卡片。

活動過程一教師出示電話機卡片,引起幼兒對故事的回憶。

1、教師:這是什麼?你打過電話嗎?打給誰的?

2、教師:這個故事講了小動物們圍繞打電話發生的有趣的事情,誰來說說?二師幼共同複述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1、教師出示掛圖,一起幼兒講故事的願望。

2、教師着重引導幼兒複述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三激發幼兒仿編故事的興趣,集體仿編故事。

1、教師:你發現春天到來時,哪兒變化了

2、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的新發現告訴小朋友,你是怎麼樣說的?

3、教師:森林裏還有許多小動物呢,你想打電話給他們嗎?

四幼兒分角色扮演,表演仿編的新故事。

1、教師:這裏有許多小動物的頭飾,大家可以自由的選擇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來扮演故事中的小動物互相打電話,告訴朋友們春天的變化,好嗎?

2、幼兒四人一組進行表演,教師巡視並進行個別指導。

幼兒園教師教案3

調皮的小袋鼠(單雙腳跳)

活動目標:

1、練多種跳的方法:單腳跳、雙腳跳。

2、通過遊戲中不同障礙物的設置,嘗試多種跳的方法。

3、樂意參與跳的活動,並努力克服困難,一向跳到結束活動準備:圈若干、椅子兩把。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調皮的小袋鼠(單雙腳跳)

遊戲袋鼠媽媽:教師請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大家邊唱歌邊跳躍,能夠手拉手跳,也能夠自己叉腰跳,教師注意在過程中引導幼兒按照兒歌資料變換跳的姿勢。

2、遊戲活動:調皮的小袋鼠

(1)幼兒扮演:小袋鼠,教師帶領幼兒原地練單腳跳及雙腳開合跳。再將幼兒分成數相等的兩隊站在場地的一端,另一端兩把小椅子。

(2)遊戲開始前,教師先師範講解動作要領及過程,讓幼兒明白遊戲的規則及玩法。

戲開始,排頭的兩位先單腳跳過圈,再繞過彎曲的小橋(即繩子),再進行開合跳圈,最後繞過小椅子,跑回自己的小隊,拍一下第二位幼兒的手,站至對尾,第二位幼兒繼續進行第一位幼兒的動作。

3、放鬆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進行遊戲袋鼠。

附:兒歌跳跳跳,雙腳跳,跳跳跳,單腳跳,跳跳跳,轉身跳,天天跳,身體好。

幼兒園教師教案4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正確表現人體各部分的結構關係和髮型、鞏固畫正面人的技能。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加深幼兒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4、感受到教師節的快樂。

5、知道教師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1、請配班老師配合上課。範例。

2、繪畫紙、油畫棒。

3、範畫。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教師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我們班上有幾位老師?你們怎樣稱呼她們?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給老師畫張像,畫好後,就送給那位老師好不好?

二、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特徵。

教師:現在我們看看X老師的頭髮是什麼樣的?(長髮、短髮、直髮、捲髮、辮子等)穿的衣服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式?衣服上有什麼特點?(比如說圖案什麼的)

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請幼兒回答。

教師:我們看看X老師的胳膊在身體的什麼部位?腿在身體的什麼部位?胳膊和腿是怎麼動的?再看臉上眼睛的位置,眼睛上面是頭髮,現在每人用手摸摸自己的頭髮,是不是光長在頭頂上面呢?

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請幼兒回答。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我們可以畫一位老師,也可以畫兩位老師。要把老師的頭髮和服裝的詳細的特點畫出來,先畫頭,再畫身體,最後畫胳膊和腿,大要把老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每個老師的不同特點。

2、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掌握人體的結構關係和各部分的比例。

3、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可以畫老師的側面。

四、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1、教師:我們來找一找,哪幾張畫畫的是賴老師?哪幾張畫畫的是楊老師?

1.瞭解幼兒園瞭解園長,會計,保健老師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度,培養幼兒尊敬他們的情感。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印象,運用多種手段反映出簡單情節,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

一、開始部分

談話引入活動主題。

1.教師通過提問,組織幼兒討論,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用語參考:你們上幼兒園已經很長時間了,你們能說出幼兒園是幹什麼的嗎?幼兒園裏都有誰?老師中是否都帶班呢?不帶班的老師與我們的成長(生活和學習)有那些關係呢?你們想了解嗎?怎樣才能瞭解得到呢?(引導能力強的幼兒說出通過訪問來了解)

2.幼兒就怎樣訪問進行討論,教師幫助歸納。

二、中間部分

(一)幼兒自由結伴討論,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討論。

(二)有目的的幫助幼兒歸納出:首先要到他們的工作的地方去,去的時候要輕輕敲門,得到允許後方可入內。在主人的安排下站好或坐好,有禮貌地提問,安靜地傾聽。要向接待的人有禮貌地板致以問候,如:老師,你好。要禮貌地板尋找被採訪者,然後向被採訪者作自我介紹,向被採訪者講清自己是來幹什麼的,如:我們想了解一下您在幼兒園的什麼部門工作?這個工作和我們的學習與生活有什麼關係?

(三)採訪活動

1.全班分爲三大組,每組採取自薦和推選相結合的方法,選出組長。知道組員要服從組長的指令。

2.由組長帶領組員去訪問,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跟隨他們去,提出建議,幫助幼兒完成採訪任務。

3.訪問結束,幼兒有禮貌地獻上一朵大紅花,表示大家對老師的敬意。

(四)交流訪問的結果,並進行小結。

1.全班聚集在一起,由三位組長互相敘述採訪的結果,其他組員補充,以達到交流的目的。

2.小組代表進行記錄。

2.教師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小結出:在幼兒園裏,我們的學習,生活得這麼好是因爲有許多人在爲我們辛勤地勞動。我們要尊敬他們。

三、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分爲兩組,將老師每天要做什麼和如何尊敬老師用繪畫的方式畫出來。

幼兒園教師教案5

目標:

1、瞭解詩歌的內容結構,初步學會朗誦詩歌的技巧。

2、嘗試遷移句式,在自己製作的過程中仿編一段詩歌。

3、激發幼兒熱愛自己的老師。

準備:

幼兒已有摺紙、涅泥、繪畫和搭積木等經驗,美工角展示老師的作品。

重點:

瞭解詩歌的內容結構

難點:

嘗試遷移句式仿編一段詩歌

設計思路:

老師在幼兒心目中是神聖的,老師的手很巧,孩子們喜歡模仿老師做事。時值教師節來臨之際,選用這首琅琅上口的詩歌來讚揚老師,並在教學中讓幼兒掌握詩歌的結構,爲仿編作準備,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

流程:

活動導入――學習朗誦――仿編詩歌

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展示老師的各種作品,大家一同欣賞。

2、老師引導幼兒討論這些作品都是老師的手變出來的,老師的手很能幹,很靈巧。

(二)學習朗誦

1、老師朗誦詩歌,幼兒傾聽。

2、分段學習詩歌,瞭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兒學習完整地朗誦詩歌。

(三)仿編詩歌

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編要求:老師能幹的手還會叫什麼呢?

2、幼兒邊操作邊模仿,老師觀察指導。

3、把幼兒編的詩歌用錄音機錄下來。

幼兒園教師教案6

活動目標:

l、瞭解教師的職業特點,知道老師的辛苦,老師愛小朋友,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師表達情感。

2、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理解老師過節和小朋友過“六一”是一樣的重要。

活動準備:

l、一張幼兒園畢業生給老師的賀卡。

2、一張老師送給自己老師的賀卡。

3、錄音機、磁帶。

活動步驟:

l、引起幼兒談話興趣。老師和小朋友圍坐在一起,猜一猜老師手裏信封中裝的是什麼,引起幼兒興趣。

2、出示賀卡,讓幼兒看一看賀卡上的內容,猜猜是送給誰的。

3、介紹教師節。

4、幼兒說一說自己對教師工作的看法,如教師是做什麼的?你喜歡什麼樣的老師?你覺得自己班上的老師有哪方面好,哪方面不太好?

5、你知道有幾類教師?列舉自己知道的不同層次、不同分工的教師。如幼兒園、中小學、大學、特長教師、家庭教師等。

6、將自己知道的教師用最簡單的圖畫表現出來。

7、每人講一句最想說的話,製作成磁帶,在幼兒園的廣播中播放。

活動延伸:

l、繪畫活動:《老師的微笑》或其他。

2、我爲老師做件事:引導幼兒選擇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堅持做下去。

3、表演

活動:我是小老師。

幼兒園教師教案7

【設計思路】

在孩子們看來,老師是有性的人。教師節到來之際,通過這一主題活動,幫助幼兒瞭解老師的工作,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幼兒用語言和行爲表達自己熱愛老師的情感,從小樹立尊敬老師的觀念。

活動名稱】老師您辛苦了

【重點領域】

社會、語言、藝術。

【活動目標】

1、感受老師的濃濃愛意,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

2、能在大家面前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3、尊敬其他的老師(如保育員、炊事員、保健醫生),珍惜她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歌曲《老師老師你真好》

【活動過程】

(一)參觀幼兒園其他老師的工作。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要帶着你們去看一下幼兒園裏面其他老師的工作,想去嗎?

(激發幼兒的興趣,但你要還一同去看老師的工作)

①教師提出參觀要求,注意安全。

教師:看看老師們都在做些什麼呢?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看到的情況回答問題)

②帶領幼兒一邊參觀,一邊提出問題。

教師:保育員老師都爲我們做什麼呢?

(折被子、掃地等)

教師:還有在醫務室的老師平時也爲我們做了什麼呢?

(不舒服的時候可以去找醫務室的老師)

教師:她們的工作辛苦嗎?她們的工作重要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老師們的辛勤工作呢?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讓幼兒更加深入瞭解其他老師們的工作)

③教師小結:我們要尊重老師,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每一個幼兒的成長,都離不開幼兒園裏面老師的教育和奉獻。

(二)欣賞歌曲《老師老師你真好》,感受老師的辛苦。

教師:今天老師呀!還準備了一首關於老師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教師播放音樂)

引導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老師對自己濃濃的愛意和老師工作的辛苦。

(網絡上輸入《老師老師你真好》都可以找到這首兒歌)

(三)交流討論,瞭解每種職業都很重要。

①提問:還有哪些人也在爲我們服務?

幼兒:我的媽媽是醫院的醫生,她每天都要很辛苦的爲別人看病。

幼兒:我的爸爸是一名警察,他會保護大家的。

(鼓勵幼兒多說一說。重點讓幼兒瞭解她們父母的工作,並讓幼兒主動說一說父母的工作的辛苦,還要了解每種職業都很重要)

②幼兒交流與討論。

教師引導幼兒分小組來說一說自己父母的工作,以及工作主要是做些什麼事情。

③提問:如果小朋友們長大了,希望做什麼工作呢?

(四)情景表演:我來當小老師,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

教師組織幼兒來進行情景表演,選擇某一在幼兒園生活學習的板塊讓幼兒來進行表演。

情景一:教師帶領孩子們做操。

情景二:教師組織孩子們來學習本領。

情景三:教師和孩子們玩遊戲。

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體會老師們的一天工作,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從心裏萌發愛老師、尊敬老師之情。

(五)教師總結

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裏面,有很多的老師在爲了讓孩子們開心的生活和學習,而辛勤的工作。希望小朋友們能尊敬老師、珍惜老師們的老公成果,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幼兒園教師教案8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模仿能力。

2、讓幼兒樂於模仿成人動作。

活動一:學做解放軍

1、活動準備:小解放軍的服裝帽子。

2、活動過程:

1)吸引寶寶學習解放軍,家長一起爲寶寶裝扮。

2)聽口令模仿教師或父母的動作蹲下、起立、向後轉、立正向前走。

活動二:走形狀

1、活動準備:若干貼好線的形狀,圓形,正方形;直線、彎線動物頭飾。

2、活動方法:

1)遊戲可在幼兒園操場進行。

2)父母攙着寶寶的手,鼓勵寶寶獨立行走。

3)可以選擇動物頭飾模仿動物走,讓寶寶踮着腳走或蹲爬。

3、對父母的指導要點:

注意安全,儘量讓孩子按形狀走,家長掌握方向,不時地說:“我走圓,我走圓。”說出形狀的名稱。

活動三:推小車

1、活動準備:塑料小推車。

2、活動過程:

1)將小車排放在同一平行線上,有幾條直線分成幾行,每行間距約爲90釐米。

2)父母將小車拉好位置,寶寶小手握好車把,往前推。

3)父母可以不時將方向調整正確。

3、對父母的指導要點:

家長先與寶寶一起推,等寶寶平衡小車後,逐漸放手,並及時用語言給予鼓勵,如“真能幹”等。

幼兒園教師教案9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爲主。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爲主要特徵。少數患者可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A組柯薩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較大。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或流行。爲指導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導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腸道病毒病的疫情報告和監測;

(二)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

(三)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開展公衆預防和疫情應急處置。

二、病原學

三、流行病學

(一) 流行概況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此病流行的報道。1957年新西蘭首次報道該病。1958年分離出柯薩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發現的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爲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此後EV71感染與Cox A16感染交替出現,成爲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

手足口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爲少見。該病流行期間,可發生幼兒園和託兒所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病現象。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複雜、傳播速度快,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範圍的流行,疫情控制難度大。

(二) 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人是腸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爲本病的傳染源。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經水或食物傳播尚不明確。發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性最強。

幼兒園教師教案10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並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在賽馬場上出現四匹嗎,看----它們來啦!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表演。

二、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1.師幼討論:剛纔的音樂聽了有什麼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幹什麼? 幼兒回憶剛纔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

教師小結:對,剛纔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

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羣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2.再次欣賞音樂根據特定的音樂形象,創編、記憶動作順序。教師:四匹馬是如何你追我趕的?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領先→黃馬又次領先→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領先→黃馬、黑馬又共同領先→

一起奔跑衝刺→反覆一次→到達終點,拉住繮繩“籲——”(全曲結束) 3.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1)教師示範隨樂敲大節奏。

(2)幼兒根據顏色分組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教師:你應該表演什麼顏色的馬?爲什麼?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 (3)幼兒聽音樂,分組演奏。

看指揮演奏:一起走(敲)→紅馬敲→黃馬敲→白馬敲→黑馬敲→兩匹兩匹輪流走(兩組輪流敲奏)→一起奔向終點衝刺(四組齊奏)→拉住疆繩,樂曲結束教師:怎樣使你的筷子敲得好聽? (4)探討其他樂器的匹配。

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

提問:剛纔四匹馬奔跑時,哪裏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河南教師資格網,發佈河南教師考試信息和備考資料。

三、結束

教師: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絃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

河南教師資格網,發佈河南教師考試信息和備考資料。

幼兒園教師教案11

小小金箍棒(大班)

目的:

1、激發幼兒對體育遊戲中創造活動的興趣,同時培養堅強、勇敢的意志品質。

2、通過玩耍紙棒,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活性,提高身體的平衡潛力。

3、促進幼兒在遊戲活動中不斷豐富經驗,感受成功與合作的快樂。

準備:

報紙棒若干、場地佈置。

過程:

一、熱身活動。

1、幼兒獨立的活動。(一名幼兒帶領大家繞場地跑)

2、教師帶領幼兒一同活動(聽信號變換跑、跳躍、下蹲、划船)。

場地佈置

二、遊戲活動:

引語:“我們是花果山的美猴王,這天一齊出來操練。”

1、教師運用紙棒的引導活動:(投擲)

2、幼兒們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自由的創編活動。教師巡迴觀察,適時的介入幫忙。

3、小組創編活動展示。

4、真假小猴王:幼兒分爲兩隊,手持“金箍棒”,背靠背站好。聽到信號後,一隊跑,另一隊轉身追,並用“金箍棒”拍假小猴王。(拍擊臀部)

重複遊戲。

三、遊戲評價:

1、對幼兒們的活動表現進行表揚,個性是有進步、有創意的。

2、對遊戲中自我保護進行分析。

3、鼓勵表現突出的幼兒。

幼兒園教師教案12

夾包跑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夾包跳的動作,培養幼兒的彈跳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與同伴間的`相互合作潛力。

3、發展創造性。

活動準備:

沙袋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學隊列。隊形變化:走圈、開花、六個小圓、切斷分隊。

(2)準備操,聽信號做相應動作。如:口令向前走,幼兒向後走;口令向左走,幼兒向右走、高人走、矮人走等。

2、基本部分。

(1)幼兒依次取沙袋在場地自由分散進行一物多玩活動,例如:自拋接沙袋,互拋接沙袋,頭頂沙袋,手託沙袋走,腳背託沙袋走,投運等。老師巡迴觀察指導,對玩法新穎搞笑的及時給予肯定,並向其他幼兒推廣。

(2)學夾包跳。集合幼兒,讓幼兒站成大圓圈。老師交代活動名稱,進行示範講解:兩腳前部夾緊沙袋,跳起用力拋出。幼兒練。老師巡迴輔導,讓動作完成好的幼兒做示範。鼓勵幼兒間展開比賽,看誰的沙包投得遠。

(3)羣衆夾包跳比賽。讓幼兒站立於斜線上,交代比賽規則:聽信號,每隊第一名幼兒開始連續夾包跳行進至前方,拿起沙包快跑回來,交給下一位同伴,哪隊先跳完爲勝。

3、結束部分。

教後感:此活動還能夠在戶外活動中鼓勵幼兒自創玩沙包的多種方法。以到達培養幼兒與同伴間的相互合作潛力。

幼兒園教師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瞭解“邊界”的含義。

2、激發幼兒閱讀繪本圖書“邊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頭飾:野獸5個,小兔、小馬等各種動物45個。

2、呼啦圈45個,分散擺放在活動室外的平頂上。

3、“野獸來了”的遊戲圖片(各種顏色的圓圈,分別住着一隻小動物。)

4、一本大圖畫書《邊界》。

5、電子圖書中的一個畫面(表現門是人類家的邊界。)

活動過程

一、遊戲“野獸來了”。

1、每幼兒戴一動物頭飾,其中5人戴“野獸”頭飾。

2、美麗的森林。

在一座美麗的森林裏,住着小兔、小貓、小馬和許多的動物,它們互相關心、相互幫助,過着非常安詳的日子。可是,有一天,突然來了幾隻野獸,小動物們在外面玩時,都會相互問問:“野獸來了嗎?”當聽到野獸來了,小動物們只有逃回家才能獲得安全。

3、講解遊戲“野獸來了”玩法。

小朋友看,這裏有許多呼啦圈,這些呼啦圈就是小動物的家,一個呼啦圈是一隻小動物的家。我們都戴上了動物頭飾,下面我們就來扮演小動物玩“野獸來了”的遊戲,記住你扮演的是什麼動物,你的家是什麼顏色的呼啦圈,在外面玩時要問問別的動物,“野獸來了嗎?”當聽到“野獸來了”就要趕緊回家,這樣才安全。

4、進行遊戲“野獸來了”。

5、帶領幼兒回活動室。

二、談話,幫助幼兒理解“邊界”的含義。

1、剛纔我們玩的是什麼遊戲?你扮演的是什麼動物?你的家是什麼顏色的呼啦圈?

2、出示遊戲圖。

這些動物也在玩“野獸來了”的遊戲,看,這些動物的家是什麼顏色的呼啦圈?

3、討論:爲什麼小動物回家了,就安全了?

4、原來遊戲中呼啦圈就是“小動物”家的邊界,野獸不能越過邊界去抓小動物。

三、人類的邊界。

1、小動物的家有邊界,那我們人類的家有邊界嗎?

2、我們的家的邊界是什麼?

3、出示電子圖書中的一個畫面(表現門是人類家的邊界。)

這裏有誰?他在幹什麼?

4、原來我們的家的邊界是門和圍牆。

四、閱讀圖書封面。

1、出示圖書封面。

這裏有本書,叫“邊界”,我們來看看書的封面上有什麼?

2、小結:古時候用城牆作爲一個城市與一個城市之間的邊界,現在城牆沒有了,但是高速公路的收費站也可以算是城市的邊界。

五、自主閱讀。

1、這本圖畫書中還介紹了各種各樣的邊界,有動物的邊界,也有人類的邊界,等會兒,我們來看看吧。

2、強調閱讀要求。

仔細觀察、安靜看書,看看書上有哪些動物?它們是用什麼做自己家的邊界?

3、幼兒自主閱讀,老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看書姿勢。

4、請個別幼兒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動物?它是用什麼做家的邊界的?

六、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下課後老師會把《邊界》的圖書放在圖書角,小朋友可以到圖書角去看看除了我們講的,還有什麼邊界,下節課再告訴大家。

幼兒園閱讀教案,如果教師們能夠從小就讓幼兒養成一個愛閱讀的好習慣,就能讓幼兒長大後在學習上比別人能夠多學習到很多的知識,所以幼兒的閱讀課一定要好好的教導。

幼兒園教師教案14

設計意圖:

輪胎,對於博大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充滿了玩的魅力,每到戶外活動時間,孩子們都會在那裏流連忘返。幼兒站在輪胎上很容易就會發生彈跳的動作,而一項幼兒喜愛的動作練習,與遊戲結合起來時,就更增添了無窮的樂趣,孩子們能夠重複這個簡單的動作很久,跳的滿頭大汗卻依然興致勃勃。簡單的動作、搞笑的遊戲,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遊戲中得到鍛鍊,是遊戲設計的出發點也是歸宿。

遊戲目標:

1.嘗試在輪胎上雙腳向上跳的動作,鍛鍊平衡潛力。

2.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遊戲準備:

場地附近擺放輪胎,數量與幼兒數相等。

遊戲過程:

一、激發興趣、活動身體。

1.帶領幼兒進入場地

2.在輪胎上活動身體

(重點活動腿部、腳關節等。)

二、導入情境、動作練習。

1.動作示範、幼兒練

——站在船上,雙腳同時向上跳,落回船上,持續平衡,不掉進水裏。

——看誰在船上跳起來不掉進水裏,堅持的時間最長。

2.幼兒雙人合作跳

——關注動靜交替時幼兒的運動量,按幼兒個人意願自由選取休息或者繼續。

三、合作遊戲——大海裏去航行

遊戲規則:

1、同一艘船上的人動作要一致。

2、如果有人掉進水裏,必須要迅速的救起來,否則會被鯊魚吃掉。

3、沒有船員掉進水裏的船隻獲勝。

幼兒園教師教案15

一、活動形式:

團體或小組教學

二、教學方法:

童謠遊戲法

三、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十日是教師節,並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尊敬。

2、培養師生之間的情感。

四、核心要素:

九月十教師節做賀卡表感激

好老師真操勞祝願您身體好

五、活動準備:

1、正方形各色鄒紋紙,細鐵絲,剪刀,膠水,賀卡。

2、《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錄音磁帶一盤。

六、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1、給幼兒看日曆,提問:“9月10日是什麼日子?”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要有教師節?爲什麼大家都要尊敬老師?我們是怎樣在老師的教育和照顧下長大的?

2、教師朗讀詩歌《老師,我想對你說》,請幼兒欣賞。

3、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詩中寫了什麼?詩中所寫的老師是什麼樣子?我們小朋友對老師的愛像對誰的愛?

4、請幾個幼兒當小老師,教全班幼兒讀兒歌,使之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

5、播放《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歌曲,教師帶領幼兒在欣賞歌曲的同時,向幼兒解說歌詞,使他們知道對老師要有感恩之心。

(二)關鍵步驟:

1、請幼兒分組討論,應該怎樣爲老師慶祝節日?

2、分組進行手工製作:摺紙花、做賀卡、排練舞蹈。

3、教師與幼兒一同觀看由幼兒表演的節目《老師老師您真好》

(三)結束部分:

把作品獻給老師,用實際行動表達對老師的尊敬,並送上自己祝福的話。

七、活動延伸:

1、在家長園地內創設“老師,我想對你說”園地,給幼兒開闢另一老師條交心的渠道。

2、爲自己喜歡的老師畫像,或送給老師畫冊,留下自己最美好的祝福。

3、請幼兒園各崗位的老師來到班級,介紹自己的工作和體會,讓幼兒瞭解老師,感受老師的辛苦。

八、家園互動:

請家長委員會成員參與班級活動,當班級的記者,爲老師和幼兒照相,並佈置展板,記錄老師一天工作的照片等,說一說他們眼中的老師。

九、注意事項:

朗誦詩歌第一遍時由老師帶讀,然後請幼兒來讀,並加上自己的感情,可以讓能力強的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仿編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