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合作的快樂,增強團隊精神。

2、嘗試分析故事,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PPT課件、flash動畫故事、“好玩的大鞋子”六雙、背景音樂。理解合作的意義。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隨音樂《衆人划槳開大船》進入活動室,師幼交流。

“小朋友們好,看!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我們先給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吧!“客人老師好!”

2、引入動畫故事,課前猜想:

導語:“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好看的動畫片,動畫片裏有一隻猴子,一隻鹿,小朋友說一說他們都有什麼本領?”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都很好,猴子和小鹿都有自己的本領,那到底發生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展開

1、帶問題欣賞動畫片《猴子和鹿》,初步理解合作的意義

(1)欣賞動畫,提問:它們要比賽幹什麼?小朋友們猜一猜誰會獲勝?爲什麼?

(2)欣賞動畫,提問:“小朋友們,誰獲勝了?

教師小結:原來爬樹摘果子是猴子的強項,所以猴子輕而易舉的獲得了比賽的勝利。

(3)欣賞動畫,提問:這一次它們比的什麼?誰獲勝了?

教師小結:比賽跑步梅花鹿獲勝了,因爲跑步是梅花鹿的強項,所以這次它獲勝了。

(4)欣賞動畫,提問:這一次它們又要比賽什麼?猜一猜這回誰會獲得勝利?

(5)欣賞動畫,提問“猴子過不了河,梅花鹿夠不到桃子,它們倆都在乾着急,小朋友幫它們想個辦法?”

教師小結,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它們倆可以合作起來完成比賽,那它們是怎樣合作的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6)欣賞動畫到最後提問:猴子和小鹿合作成功了嗎?它們是怎樣合作的?

教師小結,猴子和小鹿都有自己的本領,它們合作起來力量就更大。

2、出示PPT課件,讓幼兒觀察進一步加深對合作的理解

(1)出示賽艇圖片(PPT)

提問:這是在幹什麼?大家在電視裏見過賽艇比賽嗎?賽艇運動員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學一學?

教師小結:其實每個賽艇運動員的力量都很大,可是賽艇比賽不光需要力氣大,更重要的是合作,他們要步調一致才能取得比賽的'勝利。

(2)出示拔河圖片(PPT)

提問:這是在幹什麼?拔河需要合作嗎?怎麼合作?

(3)出示兩個孩子玩蹺蹺板的圖片(PPT)

提問:他們在幹什麼?玩蹺蹺板需要合作嗎?爲什麼?

(4)出示推小車遊戲圖片(PPT)

提問:這是在幹什麼?和誰在合作?

(5)出示桌子(實物),

提問:孩子們看這是什麼?如果把這張桌子搬到對面去,需要合作嗎?(請一個小朋友來試試,再請幾個小朋友來試一試)

教師小結:剛纔一個小朋友沒有搬動大桌子,幾個小朋友合作就把大桌子搬起來了,看來,合作的力量真大。

3、討論:生活中的合作。

“其實我們的生活也離開合作。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平時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可以說給你旁邊的小朋友聽。(幼兒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4、遊戲體驗,進一步感受合作

遊戲“好玩的大鞋子”

(1)讓幼兒自由結合三人一組,每組一雙大鞋子,自由探索練習。

(2)討論:請成功和沒成功的幼兒都講一講自己的感想。

(3)教師講解方法,進一步強調合作,幼兒再自由練習。

(三)結束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現在的獨生子女,從小在百般寵愛下爲大,不會恰當地稱讚別人和接受別人的稱讚。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我們設計了一些社會活動,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對別人的長處,應及時給予稱讚,而被稱讚的幼兒,應瞭解怎樣去接受稱讚。

活動1:續編故事《小黃鶯學唱歌》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要學會接受稱讚,大大方方接受後,說聲謝謝。

2.豐富一些詞彙。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掛圖

活動過程:

教師講述故事:在一座美麗的森林裏,有一隻可愛的小黃鶯,它唱歌唱得非常好聽。有一天,森林裏開音樂會,小動物們請小黃鶯去唱歌。森林音樂會開始了,大家表演的節目可真好。小青蛙拉的小提琴、小麻雀的小合唱團。最後一個節目輪到小黃鶯上臺,主持人狐狸小姐說:請咱們的歌唱家小黃鶯唱一支,它唱的歌可動聽了。動物們的目光一下子朝小黃鶯看去,小黃鶯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紅着臉上了臺。開始唱歌,可是歌沒唱一半,聲音就小得幾乎聽不見。動物們說?小黃鶯的聲音太小了。聽到動物們的話,歌沒唱完就飛走了。回到家裏,它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完,微笑着對她說……

活動2:討論課

活動目的:

1、瞭解怎樣接受和給予稱讚是恰當的。

2、教育幼兒要關心同伴,大膽與同伴交往。

3、使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去稱讚別人。

活動過程:

1、情境表演。

2、引導幼兒討論:

(1)小蝴蝶對小蜜蜂說了什麼?小蜜蜂又是怎樣稱讚蝴蝶的?對方都接受了嗎?

(2)爲什麼小蝴蝶和小蜜蜂成了好朋友?

(3)爲什麼要給予稱讚和接受稱讚?

(4)你稱讚過別人嗎?你是怎麼做的?

3、遊戲《交朋友》。

4、小結。

附:情景表演內容:

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草叢裏飛來飛去,小蝴蝶說:小蜜蜂,你天天忙着採蜜,傳播花粉,歇一會兒吧。小蜜蜂回答道:不行呀,那邊的工人叔叔等着釀蜜呢?我得加緊工作。小蝴蝶說:你真是個能幹的小蜜蜂。小蜜蜂也忙說:小蝴蝶,你還是很忙嗎?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爲大自然增添不少美麗的景色。小蝴蝶說:是呀,因爲我小時候做過損害花草的事,所以我現在得加緊傳播花粉,利用自己美麗的`翅膀爲大自然添一些景色。小蜜蜂說:咱們做好朋友吧,一塊爲善良的人類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附:遊戲《交朋友》幼兒隨音樂找朋友,找到朋友後,說出同伴的長處,然後一塊跳舞,依次輪換。活動評析:故事《小黃鶯學唱歌》,是教育幼兒學會接受稱讚,大大方方接受後說謝謝。這一活動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孩子們能在本故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續編出多種故事結尾,情節豐富,趣味性強。討論課教育幼兒關心同伴,大膽與同伴交往,並瞭解怎樣接受和給予稱讚是恰當的。討論課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稱讚別人。這節課我利用情境表演《小蝴蝶與小蜜蜂》吸引幼兒,從而達到教學目標,並從小蝴蝶和小蜜蜂生動的對話中,讓幼兒親身體驗爲什麼要給予稱讚和接受稱讚。

小百科:稱讚是指人們對某件事的讚揚,即對某件事的認同的基礎上覺得它做得好。也就是稱讚這個詞語的詞意之註解也。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目的:

1.認識超市的購物環境,瞭解超市購物的基本常識。

2.收集開辦超市所需的材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通過角色扮演體驗交往的樂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準備:

1.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購物經驗。

2.有關超市的錄像。

3.共同收集、製作開辦超市所需的材料及物品,如貨架、收款機、存包架、購物籃、工作服等。

過程:

活動一 認識超市

1.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幼兒嘗試獨立購買2元以內的學習用品。

2.引導幼兒聯繫生活經驗與購物經歷,交流對超市的印象,重點討論超市購物的優點(自選、省時、方便)。

3.放錄像,引導幼兒仔細觀看超市購物的基本環節:存包一取籃一購物一付款一取包離開。

4.製作商品標籤,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超市購物的步驟以及物品陳列的特點。

教師指導重點:

1.讓家長明確本次活動的目的及意義,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配合。

2.傾聽和關注幼兒之間的談話,瞭解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從而確定錄像重點。

3.啓發幼兒大膽想像,以各種圖形或符號製作物品分類標誌,給幼兒充分想像、表達的機會。

活動二 創建超市

1.鼓勵幼兒通過各種途徑收集開辦超市所需的.材料。

2.引導幼兒根據自制的物品分類標誌,將所收集的材料分區分類擺放。

3.啓發幼兒分組討論、製作標價卡。

4.開展店名徵集活動,爲超市取個響亮好聽的名字。

教師指導重點:

1.教師參與收集活動,提倡廢物利用,以物代物。

2.引導幼兒互助合作,共同商討解決問題。如:怎樣佈置寄包處、收銀區、貨架,如何擺放物品才整齊美觀,價格標示是否合理,等等。

3.提示幼兒關注周圍超市的名字,與爸爸媽媽一起爲超市取一個響亮好聽的名字,並能講出店名的意義。

活動三 經營超市

1.幼兒通過競選及自薦,分別擔任經理、收銀員、導購員等工作。

2.超市開張營業,工作人員各就各位。部分幼兒扮演顧客,用自制的錢幣(每次不超過10元)購買商品。

3.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服務態度、不同的銷售方式所產生的不同結果,並以“出金點子”的方式想出有效的促銷策略,如特價銷售、買一送一等。

教師指導重點:

1.建議幼兒與父母一起了解超市的員工組成。

2.引導幼兒互換角色,以體驗工作人員的辛勞以及文明購物的重要。

活動四 改進超市

1.幼兒根據活動情況提出問題。如:沒設進口、出口通道,不便管理;部分人不愛惜商品;老人購物不方便;部分人希望能送貨上門,等等。

2.討論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如:爲照顧老人而開闢優先付款區,爲滿足部分人購物方便而開辦電話、電腦訂購業務,並送貨上門。

3.嘗試將以上解決問題的方案付諸實踐。

教師指導重點:

及時引導幼兒圍繞關鍵問題進行討論,肯定其合理方案,並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小熊的尾巴》本身就是一本充滿童趣的故事書,很適合幼兒閱讀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以小熊的心理過程爲主線的故事,從小熊一開始非常喜歡自己的尾巴到後來羨慕朋友們的尾巴而討厭自己的尾巴,到最後重新喜歡上自己的尾巴。通過活動,能讓幼兒意識到過分地羨慕別人並不好,做自己纔是的!

根據教材和幼兒自身的特點,我特制定了以下目標:

1、通過故事感受故事的童趣

2、感受小熊的心理變化,知道不要過分羨慕別人。

爲了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動物的尾巴有了一定的瞭解

教具教材準備:

1、每位幼兒都有一條短尾巴和小熊的裝飾圖像。(讓孩子融入情節,激發活動慾望與興趣)

2、普羅米修斯電子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我和幼兒一起以小熊的形象到草地上玩一玩,通過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讓孩子們合着音樂學學小熊走、碰碰小尾巴等動作,讓孩子進入情境。我覺得只有在幼兒感興趣的情況下,他們纔會學的輕鬆、愉快!

二、當孩子們比較歡快輕鬆的時候,讓孩子們猜猜小熊想了什麼?以此導入活動主題"尾巴"。從他的表情不滿意自己的尾巴,猜猜爲什麼?大家一起來問問小熊想了什麼?引入下一環節。

三、我利用普羅米修斯電子交互白板的頁面鏈接動能出示狐狸、蛇、小豬的畫面,通過觀察畫面、提問等了解三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功能、趣味性等。其中我通過自身的動作引領、語言啓發讓孩子們動一動、玩一玩、學一學,加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四、通過音效、畫面引入下一個環節:小熊羨慕別人的尾巴能幹,我怎麼就不行呢,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當小熊醒來時,發現自己有了一條融合了狐狸、小蛇、小豬三種動物的長長的怪怪的尾巴。帶着一種好奇心進入下一個環節。接着提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兒呢?"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從而突出了主題"羨慕別人並不好,做自己纔是的!"

五、小熊帶着這麼長的.尾巴怎麼辦呢?現在他怎麼想的呢?孩子們會想到要變回自己的尾巴。接下來我用孩子們熟悉的動畫形象《巴拉拉小魔仙》變魔術將小熊的尾巴去除,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性,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普羅米修斯交互電子白板課件爲載體的這一原則。小熊去掉尾巴很開心,從而讓幼兒真正地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不要盲目地羨慕別人。

以上是我課程的大體構思,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讓我有機會得到更高的提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採訪客人,瞭解他們的工作,並能記錄下來。

2.理解寒風中仍在工作的人的辛苦,萌發對他們的崇敬之情。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對寒冷天氣的較爲深刻的體驗。

2.邀請具有特殊職業的家長來班級做客。

3.紅花若干,冬日街道的視頻若干。

4.幼兒學習資源6第6-7頁。

5.教師教學資源:寒風中的人。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出幾位特殊客人:交警、環衛工人、郵遞員。請幼兒猜一猜他們是做什麼工作的。

2.幼兒現場採訪客人,瞭解他們的工作內容。

(1)拋出問題:在寒冷的冬天,交警叔叔、環衛工爺爺和郵遞員阿姨是怎樣工作的?

(2)鼓勵幼兒扮演小記者,現場採訪交警,環衛工人和郵遞員,瞭解他們工作的各方面。如:警察叔叔這麼冷的天你站在外面不冷嗎?你們每天都幹什麼?在外面寒風中要待多長時間?

(3)引導幼兒交流採訪的收穫,並用簡單的符號標在調查表中。

(4)結合提問和幼兒的記錄,教師小結、他們都是在寒風中工作的人,非常辛苦也非常了不起。

3.幼兒觀看視頻,萌發對寒風中工作的人的崇敬之情。

(1)觀看三段視頻(交警在風雪中指揮車輛、環衛工人在凌晨清掃馬路、郵遞員在風雨中騎着車子送信。)

(2)看後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想法感受,從而進一步體驗在寒風中工作的人的不易和辛苦。

(3)可鼓勵幼兒進一步採訪客人,提出以下問題:風雪刮在你們身上、雨打在臉上有什麼感覺?怎麼辦?

小結:他們爲了我們大家的安全、爲了我們生活的安定、爲了讓我們環境更美麗,不管多麼冷的天氣,哪怕是下雨下雪颳風、他們都要出來工作。

(5)引導幼兒說說:寒風中的人們爲我們做了那麼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做,教育幼兒尊重他們的勞動,如不亂扔垃圾、愛護環境、遵守交通規則等。

4.啓發幼兒將自己在區域中製作的禮物送給寒風中的人,並表達對他們的敬畏之情。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如親戚、鄰居等,看看還有哪些也是要在寒風中工作的。

活動反思:

《寒風中的人》選自中班上冊主題《勇敢的我》中的活動,這是一節社會活動,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觀察在寒風中辛苦工作的人,體驗在寒風中的感覺,感受到還有許多的.叔叔阿姨在寒風中辛苦工作,他們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爲人們的生活服務,從而教育幼兒尊重他們的勞動,培養幼兒不怕寒冷的精神。因此將活動目標定爲:1. 鼓勵幼兒不怕寒冷,早上起得早;2.瞭解冬天早晨工作的人與人們生活的關係,萌發幼兒對在寒風中工作的人崇敬之情。而活動的重點是能大膽的進行採訪活動,瞭解寒風中工作人員的辛苦;難點是把學會尊重他們的勞動,懂得關心別人作爲活動的難點來突破。

進入冬季,早上的氣溫很低,很多小朋友早上起牀、來幼兒園上課相對就晚了一些,甚至出現遲到現象。《寒風中的人》這一活動通過讓幼兒觀察,通過社會經驗瞭解在寒冷的冬天裏堅持早起的勞動者,在寒風中工作,不畏懼,不退縮。我們要像這些辛勤工作的勞動者學習,要做不怕冷,不退縮的好孩子。

在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先請小朋友回憶自己的經歷,家裏誰是起得最早的人,他們起那麼早幹什麼呢?接着請小朋友根據生活經驗,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誰是在現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中依舊起的很早的人,同時,我也會根據小朋友的回答,適時地進行補充,如公交車司機、清潔工人、早餐店夥計等等。接着,我請小朋友在課堂中回憶,平時在寒風中,身體的感受,小朋友多數都覺得是很冷,不想在寒風中等等。

在這個教育教學活動之前,我利用空餘的時間帶孩子們在寒風中感受寒冷,抓拍了一些“寒風中的人” 的相關照片。在活動中,通過照片的觀察,讓小朋友們通過視覺觀感感受冬天早晨工作的人和人們的關係,萌發幼兒對在寒風中工作的人的崇敬之情。小朋友在我的引導下,踊躍的發言,例如食堂叔叔和阿姨的照片進行提問:“他們這麼早在做什麼呢?早上要幾點起牀上班呀?能不能不那麼早來學校準備吃的呢?等等。通過孩子們激烈的討論和回答,知道做這個工作一定要早起,不早起中午老師和小朋友們就吃不到美味的中餐了,要是因爲寒冷而中午來上班的話,那麼中午大家都要餓肚子了了,會沒有精神學本領了,等等。

在活動的最後,我設計了讓孩子給寒風中的人送溫暖,孩子們爲寒風中工作的人送去了溫暖的問候,再一次號召小朋友也要像這些在寒風中工作的人一樣,堅持早起,來上幼兒園,長大了,要作對社會有用的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於周圍人們與自身的關係已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社會中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爲大家的生活奔走着,並能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愛。我發現班中常有幼兒在互相討論"我是從哪裏來的?"這一話題,結合小朋友們的這一話題,我們大班段的全體教師一起討論,決定開展"我從哪裏來"這一主題教學活動,希望通過觀看錄象、談話等活動,使幼兒瞭解自身的由來與生長過程,進一步瞭解媽媽與自身的關係,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媽媽,愛周圍人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自身在媽媽肚子中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2、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自身的見解。

3、進一步瞭解自身與媽媽的關係,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光盤,磁帶,錄音機,皮球每人一個,結婚照一張,紅皺紙、繩子、剪刀、彩紙、橡皮泥、蠟筆白紙、破舊圖書等幼兒手工操作資料。

四、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引題、設疑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聽錄音生日歌)咦!今天是誰的生日啊?到底是誰的生日啊?

(幼兒任意猜想,引起興趣)

2、(聽錄音)今天是唐唐的生日,他的好朋友都來了,他們又唱歌又跳舞,氣氛可熱烈啦。唐唐想:"要是我天天都過生日那該多好啊!"唐唐問媽媽:"媽媽,爲什麼我一年中只在今天過生日?"媽媽說:"因爲你是六年前的今天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呀!""那我是從哪兒來的呢?"

3、小朋友,你們能告訴唐唐嗎?他是從哪兒來的`呢?

4、媽媽是怎麼把你生出來的?你們想不想知道啊?

(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課題,自然、有趣。)

(二)幼兒進一步以科學的方法瞭解自身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1、(出示結婚照)我們先來看看這是誰?他們表情怎麼樣?

(他們結婚了,他們緊緊的靠在一起,接下來會怎麼樣呢?)你們瞧!

2、(放錄像)精子象什麼?說說他的樣子?猜猜他在媽媽的肚子裏游來游去幹什麼?(他和媽媽肚子裏的卵做了好朋友他們合在了一起)猜猜他們會變成什麼?到底變成了什麼呢?我們來看看。

3、(放錄象)你看到了什麼?(這就是我們呀)說說臍帶兩頭的連接,並與我們現在的樣子進行比較,突出頭特別大。我們住在媽媽的肚子裏媽媽會怎麼樣呢?

4、(放錄象)媽媽怎麼了?吐的時候感覺怎麼樣?我們在媽媽肚子裏接下來會怎麼樣?

5、(放錄像)變成了什麼?他在哪?與剛成型時相比較,並找找他的五官、四肢。

6、(放錄像)媽媽肚子發生了什麼變化?(幼兒把皮球當娃娃體驗大肚子活動的不方便)說說感覺怎麼樣?

7、(放錄像)媽媽肚子越來越大,我們也一天天長大,看看媽媽怎麼了?(瞭解小朋友生出來的過程,體驗媽媽的辛苦)

8、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媽媽很辛苦?

9、媽媽那麼辛苦,我們平時應該怎樣關心媽媽呢?(媽媽生病了,在家怎麼關心,洗被子了該怎樣拿下來,有好吃的等等)

(在教師的牽引下,幼兒從錄象中的外表現象逐漸深入到問題的實質,感受到媽媽生育自身的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五、延伸活動:

幼兒製作禮物

三八婦女節快到了,你們想不想做份禮物送給媽媽呀?回家去想一想

六、活動點評:

本活動的設計思想是比較新穎的,能夠在幼兒園中大膽地進行性教育的嘗試,選擇適宜的鏡頭給幼兒真實的體驗,由此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活動後一幼兒的話可能是對本活動最好的評價:“原來我不知道媽媽生我這麼痛,有時發脾氣還打媽媽,現在回家要對媽媽好一點。”小朋友的話是發自內心的,也恰恰說明老師的設想和預定的目標已基本實現。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中國地圖,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2.認識祖國的名勝古蹟,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 收集有關名勝古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認識中國版圖和首都北京。

1、 出示中國地圖,讓幼兒說說它的名稱、形狀,找出首都北京在中國的地圖。

2、 教師介紹中國地圖

這是中國地圖,是按我們國家的國土形狀縮小很多倍繪製的。我們中國所有的地方都在地圖中。它的形狀像一隻公雞。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全國人民喜愛的'地方。

3、 北京有哪些名勝古蹟和著名建築?

二、說說自己喜歡的地方

1、教師出示圖片介紹

2、幼兒用自己收集的照片介紹

3、幼兒每介紹一個地方,教師就在地圖的相應位置做上標記,並介紹其所在省份的名稱。

三、玩“開火車”遊戲

指導幼兒運用已知的省市、名勝的古蹟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爲了使課的內容更加豐富生動,我課前讓小朋友們帶來了自己旅行時的照片,去旅遊過的小小調查表。我是由談話導入,緊密聯繫幼兒的生活實際,充分調動了幼兒已有經驗和頭腦中儲存的相關信息,並適時進行提問,幫助幼兒豐富其語言和培養思維表達能力。很多小朋友都能拿着自己照片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是哪裏,和誰一起去的,在那裏看到了什麼,吃了什麼。但還是有些小朋友存在着一些問題,當我問道:你知道照片上的你和爸爸媽媽是在什麼地方嗎?他們卻支支吾吾回答不了。這馬上讓我有所思考,我想到事先的準備工作是否做的還不夠充分,事先的通知說明不夠清楚。有些小朋友跟着爸爸媽媽去旅行時,爸爸媽媽沒有告訴他這是什麼城市,只是說去了哪個遊樂園或動物園······或者是某某旅遊勝地等,所以小朋友們只記得自己去過某某遊樂園,或某某動物園,或去爬山了等等,卻不知道具體是在什麼城市,什麼地方旅遊,這讓我覺得應該在事前通知小朋友悶拿着照片詢問爸爸媽媽照片上的城市,這樣就能解決課堂上的這些問題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瞭解教師節的來歷。

2、瞭解幼兒園各類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度,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3、有尊敬和熱愛老師的情感。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參觀幼兒園裏各部門老師的工作,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提供製作小禮物的材料:彩筆、彩色紙、剪刀、膠棒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胸戴大紅花進入活動室,導入對教師節的認識。

老師今天爲什麼要戴上大紅花?爲什麼那麼高興?

你知道教師節是幾月幾日嗎?老師在幼兒園做些什麼呢?

2、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上有誰?老師在做什麼?老師是怎樣關心我們的?帶領幼兒閱讀畫面上的文字。

3、引導幼兒回憶參觀過的各部門教師的工作情況,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參觀見聞。

我們參觀了幼兒園的哪些部門?你看到那裏的老師在做什麼?

你還知道哪些老師,他們爲小朋友做些什麼事情?他們爲小朋友提供了哪些幫助呢?

4、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示"怎樣愛老師"的.心情。

通過討論讓幼兒按自己的願意選取材料,分小組進行小製作作爲節日的禮物送給老師。

活動反思:

設計和組織活動的第一步,是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我在活動的開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感受老師的辛苦。激發幼兒的興趣,啓發幼兒對話題有關經驗積極聯想,打開思路,做好準備。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交新朋友的願望,感受擁有新朋友的快樂;

2、進一步瞭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膽想象介紹自己,與同伴分享、合作。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5、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錄音帶、歌曲《好朋友》;

2、幼兒與家長一起製作一張名片,自帶一件物品。

活動過程:

活動前半部分分別在蘿蔔班、香橙班兩個班級上進行。

1、遊戲《猜猜我是誰》,引入活動

(1)剛纔參加遊戲的小朋友,蒙上眼睛,爲什麼都能很快猜出後邊的小朋友呢?(因爲我們都是一個班的同學,天天在一起,很熟悉了,我們都是老朋友了)

(2)我們菠蘿班的老朋友天天在一起,你們快樂嗎?

(3)爲什麼很快樂?

(4)那如果我們有了更多的朋友會怎麼樣呢?

(5)你們想認識新朋友嗎?

2、兩位鄰班教師(本班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帶着禮物出現。“噹噹噹”響起敲門聲,老師打開門說:真巧,一說到新朋友,現在就有新朋友來了,請進!” 新老師和小朋友打招呼,並分別做自我介紹。

3、幼兒做自我介紹

(1)剛纔我們認識了新老師,現在怎樣讓新老師認識我們呢?

(2)請幼兒分別用名片、口頭自我介紹。

(3)名片上面有什麼內容(姓名、電話、住址)

(4)教師小結名片上的作用。(名片能讓別人記得更清除、更長久)

4、自主交往活動

老師聽說香橙班的小朋友也在尋找好朋友,老師和他們約好了在音樂廳見面,現在讓我們帶上禮物和名片,一起去認識新的'朋友吧

(1)音樂開始,兩個班的小朋友分別從兩個門進入。香橙班:你們好,我是香橙班的小朋友,香橙香橙,快樂心情!

菠蘿班:你們好,我是菠蘿班的小朋友,菠蘿菠蘿,健康快樂!

(2)幼兒自主交往

5、小結,請幼兒和自己新認識的朋友手拉手在一起。師:你認識了幾個好朋友?你是怎麼去認識的?你和新朋友一起做了什麼?你感覺什麼樣的?小結:和朋友在一起真快樂,朋友越多,我們的快樂也就越多。

6、音樂《找朋友》,結束

師:認識了新朋友真高興,現在仍讓我們和新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吧!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設計中,輕鬆的環境有利於幼兒進入角色,體現了幼兒快樂學習的理念要求。我覺得最可取的是交往語在活動中的運用,既使幼兒的主動性得到了發揮也提高了幼兒語言交往的能力。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要不完善和運用。

但是,如果在活動中能夠將幼兒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形式設計的再多一些,會更好的讓孩子們動起來。並快樂的接受對方,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