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九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九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班級】大班

【活動要求】

1.讓幼兒在認識圓的基礎上,通過做做、玩玩,讓幼兒知道圓形的物體會滾動。

2.知道用輪子能省力。

3.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

1.室外:

(1)裝有圓形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小推車;

(2)裝有除圓形以外的各種形狀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小推車。

2.室內:各種形狀的小積木,幼兒人手一套;裝有書籍的箱子一隻,圓形的輪子兩個,小推車一輛,大積木一塊,每組一隻盒子(裝有橡皮泥、硬卡紙、彩色紙、剪刀、牙籤、膠水、蠟筆)。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滾動圓形和其他形狀構成的物體

在室外供給幼兒裝有圓形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小推車以及裝着除圓形以外的各種形狀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小推車。教師:“這裏有許多車子,我們一起來玩一玩、想一想,哪些車子的輪子會滾動?”

二、第二次嘗試:圓形的'東西會滾動

1.在室內供給每位幼兒各種形狀的積木玩。

①你們的桌子上有什麼形狀的積木?

②請你推動各種積木,你發現了什麼?

③爲什麼圓形的積木輕輕一推會滾,而梯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的積木不會滾動呢?

小結:圓形的東西會滾動,因爲它沒有角。

2.圓形輪子會滾動。

師:“人是很聰明的,人們利用圓形的東西會滾動的道理,製造出許多圓形東西,你們見過嗎?”

出示圓形輪子問:

①“這是什麼?它是什麼形狀的?”(圓形)

②“輕輕推它會怎樣?”(會滾動)

三、瞭解輪子的功用(第一次嘗試:利用圓形輪做事,又快又省力)

1.請兩名幼兒把一箱書從A處搬到B處,問:“你們搬得動嗎?”(搬不動)

2.教師在箱子下,放置了4只萬向輪,再請兩名幼兒推動。問:“現在能搬動嗎?爲什麼?”

3.請兩名幼兒分別將兩堆大積木從A處運到B處,一名幼兒用小推車搬,另一名幼兒用手搬,看一看,誰運得又快又省力?

師小結:使用輪子做事,又快又省力。

4.瞭解輪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師問:“除了這些輪子外,你們在幼兒園和家裏還看到過哪些地方有輪子?”(幼兒自由回答:汽車、飛機、火車有輪子,掛窗簾的軌道有滑輪,升國旗的旗杆上有滑輪,沙發下也有輪子等等)

四、幼兒自己動手製作輪子

1.教師向幼兒介紹手工盤裏材料,請幼兒給汽車的車廂製作輪子(教師事先給幼兒每人準備一隻盒子做車廂,並先在車廂下部打好穿牙籤的洞),幼兒把兩根牙籤穿入洞內。

2.讓幼兒利用硬紙、橡皮泥等材料做成輪子裝在牙籤上,即成一輛汽車,然後,拿着自制的小車到室外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象棋是中國最爲普及的一種體育運動,它簡便易學,雅俗共賞,老少皆易,而象棋文化的發源地正是我們的家鄉滎陽。20xx年我們的家鄉滎陽被譽爲“中國象棋之都”的稱號。棋類遊戲活動是我們班的特色活動,在衆多的棋類遊戲中,孩子們對象棋卻特別感興趣。本次活動通過生動形象的錄象及專家淺顯易懂的講解,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內瞭解象棋知識並知道象棋與我們的家鄉滎陽之間的文化淵源。

目標:

1、 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讓幼兒初步瞭解象棋與家鄉滎陽之間的文化淵源。(重點)

2、 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讓幼兒學會運用簡單的象棋知識來初步學下象棋。(難點)

準備:

象棋若干副,關於象棋文化的錄像一套。

過程:

1、 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你們會下棋嗎?”“會下什麼棋”“你們會下象棋嗎?”

“我們班的小朋友可會下象棋了,咱們來看一下他們是怎麼下的吧?”

2、 幼兒看錄像,提問:“象棋是由幾個人下的”

3、 “象棋和我們家鄉滎陽之間還有一段故事呢,請你們來欣賞一下吧”

幼兒看《滎陽-----中國象棋之都》錄象,錄象完後把象棋盤放到大屏幕上,供幼兒觀看。

提問:(1)20xx多年以前誰和誰在咱們的家鄉滎陽打仗了?(項羽和劉邦)

(2)他們打到最後劃定廣武山上的鴻溝爲界線,不在打仗了

(3)那你知道鴻溝在象棋上還有一個名字叫什麼嗎?(楚河漢界)

(4)象棋的棋盤什麼樣的?(幼兒觀看分析)

4、 幼兒看棋盤(棋盤上擺有棋子)

咱們認識了象棋的棋盤,可是咱們要下象棋,還得有什麼?

來咱們看一下象棋的棋子是怎麼擺放的?

幼兒讀旗子上的'字,並介紹每個旗子代表的意義。

車------戰車 馬------戰馬 象-----丞相,大象

士------保護將軍的士兵 將(帥)------整個部隊的首領

卒(兵)-------打仗最前面的士兵 炮------大炮

不錯的

5、 介紹象棋的紅棋和黑棋

你們看象棋的棋子一樣嗎?有(紅色的)有(黑色的)爲什麼有黑色和紅色的呢?看一下錄象就清楚了。

提問:爲什麼?紅色代表誰?(劉邦)黑色代表誰?(項羽)

6、 幼兒數棋子。

紅色有(16個) 黑色有(16個) 一共有多少個?

7、 象棋不僅顏色不一樣,它們每個棋子走路的規則也不一樣。

(1)幼兒說下象棋的順口溜

“馬走日,象走田,車走直路,炮翻山“

(2)教師或個別幼兒演示棋子的走法

8、 今天咱們認識了象棋的棋盤還有棋子,那現在最想幹什麼?

請你找一個小對手開始吧!

幼兒下棋,教師巡迴指導。

9、 下棋就象打仗一樣有輸有贏,教育幼兒“勝不驕,敗不餒”。自然下課。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觀看奶奶包糉子,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

3、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1、flash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包糉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糉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瞭解端午節。

“5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曆的五月初五。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吃什麼來慶祝節日的?

爲什麼在這段時間裏人們都要包糉子、吃糉子?

2、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誰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爲什麼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糉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糉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糉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裏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與阿姨、奶奶共同包糉子。

“小朋友們包過糉子嗎?包糉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糉子吧!”

(1)幼兒分組與阿姨、奶奶共同包糉子,引導幼兒爲阿姨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糉子的順序是什麼?包糉子時需要注意什麼?

(2)與幼兒交談:通過看包糉子、學習包糉子的.過程後有什麼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願者共同分享糉子。

6、師生共同小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是我國特有的節日,我爲我的國家感到自豪。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用手親自做事情,體驗做事的成功與自豪,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瞭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媽媽以及其他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領,知道手很能幹。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幼兒嘗試用手親自做事情,體驗做事的成功與自豪。

2、難點:在動手嘗試過程中,清楚的用語言表達出手部的觸覺及其他感覺。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大人手的本領)。

2.神祕箱(不透明紙箱),裏面裝有各種不同觸感的物品,如:沙包、熱雞蛋、石頭、饅頭等。

3.自制場景:邋遢大王的家。(場景:桌子上面擺滿了零亂的學習用品,地上灑滿了玩具,鞋子亂丟,牀上的被子沒疊,衣服散落一牀。)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手指遊戲——小手小手變變變。教師示範幾種手型,幼兒通過想象,大膽做出各種手型。

二、基本部分

1.手摸神祕箱:幼兒將手伸進放滿東西的`神祕箱,在眼睛不能看的情況下,只用手感覺物體的形狀、軟、硬、冷、熱等,從而判斷出是什麼物體。

(1)教師介紹規則。

(2)幼兒嘗試操作,說出物體名稱,並清楚的表達出摸着這個物體的手感等。

(3)每位幼兒依次操作。

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厲害,能摸出神祕箱裏這麼多東西。

2.創設情境,引出邋遢大王亂糟糟的家,請幼兒幫忙。

(1)教師創設情境,請幼兒說說看到邋遢大王的家後有什麼感覺?應該怎麼幫助他?

(2)請幼兒說哪裏需要整理,並動手去整理。(被子亂,玩具散在地上,文具擺放不整齊,鞋子亂扔,椅子沒有放在桌子底下)

(3)幼兒整理好後,再次說一說現在看着邋遢大王的家有什麼感覺。

(4)教師延伸至幼兒生活,在生活中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向邋遢大王學。

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能幫助邋遢大王把房間整理的這麼整齊。不過不能向他學習,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學習用品也要自己收放整齊。

3.瞭解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領。

(1)播放PPT,幼兒瞭解成人手的各種本領。

小結:以後小朋友要多多向大人學習,讓自己的小手變得更加靈巧。

三、結束部分

師:“小手小手變變變,變成小鳥,飛出去做遊戲嘍。”

教師帶領幼兒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以“幼兒的手”爲切入點,在施教過程中,主要採用了音樂導入法、觀察發現法、遊戲鞏固法、感知操作法。活動開始,孩子們在輕鬆的音樂中,對手有感性認識,產生活動興趣。然後通過觀察,孩子們自己發現手上有什麼,有幾個手指,並進行手指和手的比較。手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並與孩子們共同搭建認識的平臺。

小百科:能幹,指有能力會做事。如:這些電工真能幹。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感受愛的同時懂得去關愛他人。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大膽的表達愛。

二、活動準備:PPT、圖片。

三、活動流程:導入―欣賞、理解故事-遷移-仿編-拓展

(一)導入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出示PPT)幼兒讀出來。

師:其實這個故事的名字裏有個最重要的字就是"愛"誰能指給小朋友看一看?旁邊這藍色的字是什麼你們知道嗎?是"猜猜",故事的名字就叫:猜猜我愛你有多深?

(二)欣賞、理解故事(播放背景音樂並出示故事的圖片,教師講述,幼兒傾聽。)故事:《猜猜我愛你有多深》小兔要上牀睡覺了,他緊緊的抓住兔媽媽的耳朵,要媽媽好好的聽他說:猜猜我愛你有多深,小兔問。兔媽媽笑咪咪的說:"奧,我猜不出來。小兔使勁的伸開手臂說:我手臂有多長我就有多愛你。兔媽媽也伸開手臂,哇,兔媽媽的手臂長多了,兔媽媽說:"瞧,我的手臂有多長我就有多愛你,我愛你更多呢!"講述第一段提問:小兔用一個什麼樣的動作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張開手臂,直到不能再伸長爲止)請小朋友伸開自己的雙臂和老師比一比誰的愛多?

繼續:小兔心想,確實是媽媽的愛多,這時小兔子踮起腳尖把手高高的舉起來說:我的手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兔媽媽不用踮起腳尖就把手舉的很高很高了。

(出示第二張)教師講述提問:這次小兔子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呢?(我的手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請小朋友舉手和老師比比誰的愛多?

師:小兔又想到一個好主意和媽媽比愛了,我們來聽聽看是什麼好主意?(出示第三張,教師講述)繼續:小兔子又有了一個好主意,他爬到牀上倒立起來說:"我的腳趾頭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兔媽媽抱起小兔把他高高的拋起來說:我愛你到你的腳趾頭那麼高。

提問:小兔子想了一個什麼方法和媽媽比愛的?我們可以看出,小兔子是很愛兔媽媽的,但是兔媽媽更愛他的兔寶寶。

(出示第四張圖片,有小路、山、小河、大樹、小兔)提問:在圖片上你看到了什麼?誰能像小兔一樣說一句好聽的話小兔子表達對兔媽媽的愛呢?

師:我也來說一句好聽的'話,說給小朋友的:老師對小朋友的愛穿過小河、越過高山再爬到樹上,老師的愛是不是很大呢?

(三)遷移(用圖片上的畫來表達愛,大海、地球、樹、房子、上海)師:你們愛老師嗎?老師也想得到小朋友的愛。你們能用圖片上的畫,也像小兔一樣說一句好聽的話來表達對老師的愛嗎?(幼兒發言:地球多大、空間多大、宇宙多大、空間多大、上海多大、氧氣多多,我就有多愛你。)

(四)拓展提問:在家裏你有愛的人嗎?你愛的人知道你愛他嗎?你是怎樣讓他們知道你是愛他們的?

提問:你有最愛的夥伴嗎?(兩個夥伴比一比誰的愛更多)你愛哪個老師?

提問:除了我們的家人、夥伴、老師,還有許多需要愛的人,他們是誰呢?(小動物、殘疾人、貧苦的人):需要愛的人很多,那你打算怎樣把你們的愛送給他們呢?(獻愛心、捐錢、捐物品等等)請小朋友把你們要獻的愛心帶來,老師會把你們的愛傳遞給需要關愛、需要幫助的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使用記錄表,能大方地向大家介紹自己找到的標誌。

2、能仔細傾聽同伴的介紹,對多種標誌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家長帶領幼兒認識一些常見的標誌,2、記錄表,記號筆,各種標誌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進行"你猜我翻"的遊戲,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小朋友,老師要請你們一起來玩個遊戲,你認識哪些標誌?你們所說的可能會在後面的黑板上哦!"二、幼兒相互交流,大方地向大家介紹自己找到得標誌。

1.教師:請小朋友拿出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記錄表,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你和爸爸媽媽一起認識的標誌,說說這個標誌是什麼樣子的?在哪裏找到的?這個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2.幼兒相互交流, 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其中,傾聽幼兒的講述,對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個別引導。

3.請幾個幼兒在全班面前大方介紹自己找到的標誌,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響亮的介紹。

4.教師小結:我們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標誌,,而且標誌是各種各樣的。

三、尋找幼兒園裏的標誌,用繪畫的形式做記錄,對多種標誌感興趣。

教師:今天,和老師一起來找找我們幼兒園裏的標誌吧。

要求:我們一起去幼兒園尋找標誌,仔細觀察你所看到的標誌,把你找到得標誌畫在記錄表裏。

總結: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標誌,也一起在幼兒園裏尋找了標誌,還把它畫了下來,瞭解的它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小學的環境設施與小學生的學習生活。

2。在交流與比較中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差異。

3。激發幼兒當一名小學生的願望。

活動準備:幼兒前期參觀過小學、反應與小學生活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說說小學是什麼樣子的。

1。 幼兒交流討論,說說小學校舍與幼兒園校舍有哪些不一樣。

“上次我們去小學參觀了,誰來說一說,小學和幼兒園有什麼不一樣?”

2。說一說,小學的教室和幼兒園的教室有什麼不一樣。

“小學的廁所在教室裏嗎?”

“我們幼兒園老師有辦公室嗎?”

3。引導幼兒說說,小學教室和幼兒園教室還有那些不一樣。

二、看圖片,再次回憶小學環境和幼兒園環境的不同。

1。討論交流,小學上課和幼兒園上課有哪些不一樣。

“小學的桌椅和我們幼兒園擺放的一樣嗎?”

“小學每個教室都有兩塊黑板,分別是幹什麼的呢?”

2。觀看小學一年級的課表,瞭解小學課程。

“小學的課程和我們一樣嗎?”“都有哪些課程呢?”

根據幼兒的疑問左適當回答。

3。學一學小學上課時師生的禮貌用語。

三、解答幼兒疑問,說說願望。

1。大家的疑問。

“上小學後,我們的座位怎麼辦?”

“爲什麼上課要先舉手再發言?”

“什麼是作業?什麼時候做作業?”

“還有什麼不瞭解的地方呢?”

2。幼兒的願望。

“就快要上小學了,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選擇有利於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內容,如“要畢業了”、“做個小學生”、“學校什麼樣”、“小學生的生活”等,讓幼兒感受自己長大了,越來越能幹了,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本領了;知道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小學生要會自己管理自己、照顧自己,要遵守紀律,用心學習等等,爲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好基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和自身發展需要出發,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展。我組織孩子參觀了小學,觀摩了小學的'環境、操場、音樂室等場景,消除了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通過對小學生活、學習、交往的瞭解,逐漸萌發了孩子們“我想上小學”的興奮心理。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給了我們不少啓示。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是教學活動的生長點。作爲教師,我們要滿足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教學活動是孩子積累經驗,學習知識的過程,教師是活動的主導,對於孩子表現出的願望想法給予積極迴應,並將活動的目標與孩子的需求相結合,採取多種有效措施,豐富孩子的經驗,使活動深入開展。相信孩子,將孩子作爲主體,老師要真正成爲孩子活動的觀察者、傾聽者、提問者、合作者,併爲孩子的發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已經讀大班了,即將邁入小學,面臨的是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學習,同時要結識新同伴,認識新老師,那麼孩子在交往方面的能力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呢?這是我關注的,在結識新同伴以前,我要先了解孩子與自己熟悉的同伴是如何交往的,於是我想到了邀請小朋友到家中做客;另外,我的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接送的,使我很少有機會與其他家長接觸、溝通,那麼把家長一起請到家中,既能幫助我瞭解孩子的現狀,又能使我和其他家長有溝通交流的機會,於是我想到了請家長們也到家中做客,爲了孩子在社會性交往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我想到了讓孩子做小主人,我來協助她完成這次的家庭聚會,於是有了以下的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願意與同伴分享食物及玩具,能與同伴友好地相處。

2、能主動與長輩問好,有禮貌待人的意識,並嘗試自己招呼客人。

3、通過與同伴一起遊戲、運動、製作,具有較強的與人合作與交流的願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請孩子自己預設,想請哪些好朋友到家中做客,並協助孩子一起製作邀請卡。

2、請班主任老師出面與其他受邀家長溝通,介紹本次活動。

3、和孩子討論一些關於招待客人方面的常識,並讓孩子積極參與購買食物、制定菜單等活動,並嘗試製作一張購物計劃書。

4、讓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像幼兒園裏那樣歸類擺放,便於同伴拿取與物還原樣。

活動過程:

一、有客人來

1.今天你邀請的好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快要來了,你該做些什麼準備工作?

孩子:把吃的東西放在茶几上,把飲料準備好,客人來了給他們倒。

2.客人來的時候你該對他們說什麼?

孩子:我會跟小朋友問好,還要跟叔叔或阿姨問好。

3.當客人進屋以後,你該做些什麼?

孩子:請叔叔阿姨坐下來,讓他們喝茶,吃東西。

4.那小朋友呢,你會讓他們做什麼?

孩子:我先帶他們參觀我的房間,看看我的玩具房,然後讓他們自己拿玩具玩。

二、和客人玩

1.和同伴一起畫畫:提供鉛畫紙、勾線筆、蠟筆等繪畫材料

2.和同伴一起動腦筋:提供拼圖、積木、飛行棋

3.和同伴一起做運動:提供跳繩、自行車、皮球、羽毛球、滑板車

4.和同伴一起做遊戲:提供小醫院(針管、鹽水瓶等醫用材料)娃娃家(娃娃、奶瓶、小推車等玩具)、

三、請客人吃

1、娃娃家的娃娃吃飽睡覺了,我們是不是該給自己做點吃的了?

孩子:恩,我的肚子是有點餓了。

2、今天我準備了餃子皮、肉餡,還有彩色的麪粉,我們一起爲爸爸媽媽做午飯,把在幼兒園學到的本領用麪塑的形式展示爸爸媽媽看,然後煮熟了請他們品嚐好嗎?

孩子自由討論自己準備製作的食品。

3、今天做的東西是要吃到我們肚子裏的,所以在做之前要做一件什麼事?

孩子:把手洗乾淨。

4、請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各種麪點。

5、現在我們做好的點心放在鍋裏煮一下,想想看,吃好午飯以後還可以吃些什麼?

孩子:吃些水果。

6、這個想法不錯,那我們再一起來製作水果沙拉吧,等會兒吃好飯就可以吃水果沙拉了。

四、和客人交流

1、請爸爸媽媽相互品嚐孩子們製作的麪點,並以鼓勵、表揚等形式肯定孩子的作品以及今天的表現。

2、請其他小朋友和家長一起談談對今天活動的想法或感受,或者通過今天的活動學到了什麼新的內容。

3、建議其他家長再次組織類似的活動,爲提高孩子們與人交往、合作交流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平臺。

4、讓孩子禮貌地與客人道別,互換禮物。(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優勢:

1、活動得到了其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得以順利開展,爲孩子之間、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提供了有效的平臺。

2、兩位班主任老師無論從聯繫家長、發放邀請書等前期準備工作,還是在活動中指導家長培養孩子愛勞動、勤動腦的意識,以及活動後的點評,都爲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起到了帶頭引領的作用。

3、活動內容健康向上,動靜交替,既有技能知識的再現或提高(麪塑自制點心),又有鍛鍊身體的器械,既有遊戲活動如小醫院、娃娃家,又有常識認知如:麪粉是怎樣變成麪糰的,吃好飯馬上運動好不好等。

4、整個活動體現了計劃性、過程性與完整性,做到活動前有方案,活動中有實錄(照片與錄象),活動後有反思,可以爲今後類似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鑑作用。

5、家長們通過參加本次活動對孩子在幼兒園的認知水平及與同伴交往方面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家長之間通過交流與互動就今後孩子的教育問題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對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大家都表示願意更好地配合老師做好家園共育工作。

6、孩子們通過本次活動體驗到了到同伴家做客或做小主人,與同伴分享交流或互換禮物等交往方面的禮節,爲今後的社會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孩子們把自己製作的點心拿給爸爸、媽媽、老師吃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動手製作的快樂與成功分享的體驗。

不足:

1、由於時間調整,孩子們是在興趣班結束後來做客的,時間比較倉促,預設的部分內容未能按方案完全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活動效果。

2、活動中出現了男女分化的現象,表現出男孩與女孩之間的性格差異或興趣差異,在遊戲過程中出現了男孩子們在室外玩運動遊戲,女孩則在室內玩區域遊戲,出現了短暫的不團結現象,孩子沒有自己解決遊戲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能力,表現出交往能力的薄弱環節。

思考:

在組織孩子結伴遊玩時,是該注重成人預期的效果還是該注重孩子的真實表現,給孩子實現自我的空間?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5月第三個星期日是助殘日。

2.瞭解殘疾人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

3.學習關心弱者和有困難的人,具有同情心。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請幼兒向家長了解、收集有關殘疾人頑強拼搏的.事蹟。

準備學習包《獻愛心》

指導要點:

1.導入:

向幼兒介紹助殘日。提問:你們知道哪天是助殘日?哪些人是殘疾人?

通過觀看圖片,請幼兒思考:這些人與我們有什麼不一樣?(失明、聾啞、肢殘等)2.活動開始:

體驗身體殘疾所帶來的不便。

(1)矇住雙眼。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得出結論:盲人的世界一片黑暗,極不方便。

(2)堵住耳朵。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得出結論:聾啞人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非常痛苦。

(3)嘗試用一隻手做事,一條腿踢球、跳遠等,得出結論:無論身體哪個地方殘廢,都是很痛苦的事。

交流活動:

1.你瞭解到哪些關於殘疾人克服困難,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的事?

2.你與家人曾經幫助過殘疾人嗎?是怎樣幫助的?

小組制定幫助計劃,遇到殘疾人,你想怎樣幫助他?我們可以爲他做什麼?

全班交流幫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