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7篇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6K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7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感知螺旋線的方向以及用螺旋線表示風車轉動的軌跡。

2、 能用多種顏色來描繪螺旋線。

3、 感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各種顏色的風車。2、油畫棒若干。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出示風車,引起幼兒的興趣。

如:親愛的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風車呢?風車是什麼顏色的?你們想不想知道。(幼兒作答:想知道)哦,今天老師就帶了幾個風車,我們來看一看它是什麼樣子的,什麼顏色的?

2、 教師表演風車轉動,讓幼兒觀察風車轉動的方向軌跡以及規律。

3、 教師:剛纔小朋友們觀察了風車,以及它轉動的規律,是不是朝着一個方向順時針轉動的,它是螺旋形的,一圈一圈地擴大,另外它藉助着風力轉動,如果你跑起來,它會轉的更快,呼呼的,像不像我們家的電風扇呢?那小朋友能不用自己的'手來表現風車轉動的軌跡呢?能不能用手畫下來。

4、 讓個別的幼兒用手描繪風車轉動的軌跡,然後畫出來,教師指導。

5、 發放油畫棒和幼兒用書,引導大家一起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6、 展示幼兒作品,大家一起欣賞。

如:看,那麼多的風車,漂不漂亮呢?那誰的風車最好看呢?它是怎麼旋轉的呢?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討論好不好呢?

7、教師:小朋友通過自己的手,把風車旋轉的樣子畫出來了,而且畫得非常好,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物體,希望小朋友細心觀察,也能嘗試着把它們的樣子畫出來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發現油和水倒在一起,油在上水在下互相不相溶的現象。用較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2.初步嘗試用繪畫記錄的方式。

3.通過調查表瞭解哪些物品可以去除油漬,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每人水、油各一小杯、備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記錄單、記錄筆、黃色油畫棒等、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猜物遊戲導入

1.師:還記得我們之前玩的'猜物遊戲嗎?今天方老師帶了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猜猜看它是什麼?

2.幼兒進行猜物遊戲。

3.師小結引出油。

二、猜想記錄

1.師:油是黃色的,像水一樣可以流動的。那如果把它和水倒在一起會怎麼樣?油會在水的哪裏?

2.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猜想,教師出示幼兒猜想結果。

3.幼兒進行試驗驗證結果,師小結。

三、油和水混合實驗

1.提出實驗要求:認真觀察,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

2.幼兒實驗,老師觀察實驗情況,提醒幼兒進行記錄。並進行交流,

四、延伸活動

1.師:因爲油和水不能融合所以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了油漬很難去掉,前幾天我們發了張調查表,誰來介紹一下?

2.幼兒介紹調查表內容。師小結。

3.師:還有好多小朋友不知道油和水的祕密,我們拿着調查表一起去給他們介紹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通過改變形狀可以把沉的東西變成浮的。

2、能用符號記錄自己的發現。

3、樂意與同伴、教師分享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物質:

1、裝水的大臉盆每組一個、毛巾若干。

2、幼兒每人一個托盤、內裝:包裝紙、橡皮泥、蠟光紙、帶蓋玻璃瓶。

幼兒人手一份“沉浮記錄表”、筆。

活動準備

1、問題激趣

提出問題:誘發幼兒討論:輪船爲什麼會浮在水上?

2、猜測結果

組織幼兒觀察材料:看一看,托盤裏有什麼?

引導幼兒猜想:拿起來摸一摸,哪些東西放水裏是浮的。哪些東西是沉的。

交代記錄要求:在記錄表上,把你認爲會沉的.東西畫上“↓”符號,會浮的畫上“↑”符號。

引導幼兒假設、猜想:我認爲:橡皮泥會浮、玻璃瓶會沉。因爲……。

3、驗證假設

引導幼兒將自己假設的材料放入水中,驗證沉浮事實。

引導幼兒討論驗證結果,重點觀察:沒帶蓋子的玻璃瓶是沉還是浮。

:通過實驗,我們瞭解到橡皮泥一下子就沉進水裏了,沒蓋子的玻璃瓶會浮一會,一會兒過後也沉進水裏了。

4、讓沉的東西變成浮的。

引發幼兒思考討論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沉的東西浮起來?

引導幼兒用自己想出來的辦法讓的四種東子浮起來,如:蠟光紙、包裝紙折成船,將橡皮泥捏成碗,將空瓶子擰上蓋。

引導幼兒交流討論自己的操作和實驗結果。

教師重複幼兒的方法,做一遍示範。並在驗證途中加入新的發現:在紙船和碗中可以加入新的東西,他們還可以運物。

教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對皮球的動態——蹦、滾、飛產生興趣。

2.解空氣與皮球運動狀態的關係。

活動準備

1.相關教師教學資源。

2.皮球若干、球針、水、大盆。

活動過程

(一)說說會蹦、會跳、會飛的皮球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皮球嗎?誰來說說你平時是怎麼玩皮球的?(用手拍)嗯,用手拍,那你能上來拍一拍給大家看看嗎?還有什麼玩法?除了剛纔說的玩法,誰還有不一樣的玩法?(請小朋友到前邊演示)。

2.剛纔小朋友們都很會玩皮球,真不錯!這些小朋友在玩皮球的時候,你發現皮球是怎樣動的?小朋友們先來看我們拍球的時候,皮球是怎麼動的(會蹦),滾皮球的時候呢(滾動),踢皮球的時候呢(會飛)。

3.皮球會蹦、會滾、會飛,小朋友們能用自己的身體來模仿皮球蹦跳、滾動和飛起來的動作嗎?讓我們一起來學學皮球運動時候的樣子吧!現在小朋友們和老師都變成小皮球了,我們先來學學皮球蹦跳的樣子,再來學學滾的樣子,再來學學飛起來的樣子。

4.剛纔小朋友們模仿的真好,可是皮球爲什麼會蹦、會滾、會飛呢,一定有什麼東西在裏面,會是誰住在皮球裏面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看看皮球裏究竟住的是誰?

(二)欣賞故事《誰住在皮球裏》

1.播放故事視頻。

2.故事看完了,皮球裏住的是誰呀?有的'小朋友說是兔子,有的小朋友說是輪子,又有的小朋友說是氣。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塊來驗證一下。

(三)瞭解、驗證空氣住在皮球裏

1.看,皮球上有個小洞,我把球針用力插進去,聽,什麼聲音?對了,哧哧的聲音,小朋友們再來試一試,(把皮球裏的氣放出來並朝幼兒臉上。)問:你們感覺到了什麼?

2.所以皮球裏住的是什麼?(空氣)

3.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來驗證一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水還有皮球、還有球針,一會小朋友們像老師剛纔那樣把球針插到皮球裏,然後把有球針的一邊放到水裏,用力的擠壓皮球,看看能發現什麼?操作的時候我有幾個要求:1.四個小朋友一組,如果夠了四個就去別的大盆邊;2.小朋友們可以兩個人合作把球針插進去;3.不要把大盆裏的水弄到地下;4.把袖子挽起來,現在小朋友們就挽起袖子到後面開始試驗吧。

4.你們發現了什麼?(有氣泡)這些氣泡就是裏邊的空氣,現在皮球裏沒有了空氣,皮球變成什麼樣子了?(乾癟)小朋友們都來試一試,他還能蹦起來嗎?

5.小皮球不能蹦了,可傷心了,小朋友們想一想怎樣才能讓他再蹦起來。

6.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氣管,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給小皮球充氣吧。

7.小朋友們再試一試皮球能蹦起來了嗎?現在我們拿着小皮球到戶外去玩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好奇心是中班幼兒典型的特徵表現,而漂亮、鮮明的顏色總是吸引着幼兒的注意和興趣,爲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顏色變變變》這節課,就是結合幼兒對顏色的喜愛,利用魔術、故事這些幼兒喜歡的方式,加深幼兒對顏色的認識,使幼兒感受到顏色的變化多端,知道紅黃、黃藍、紅藍三種顏色兩兩混合就能變出橘紅色、綠色、紫色的顏色常識。

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藍等顏色的認識。

2、通過變魔術遊戲活動,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顏色變化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瓶蓋、顏料。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數一、二、三,把它請出來!

師:瓶子裏有什麼?這個水有沒有顏色?

小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師:水寶寶是透明的。現在,要把瓶子裏的水變漂亮,我們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教師搖動瓶身,讓水接觸瓶蓋裏的顏料)師:水寶寶變色了,現在請小朋友來當一回小魔術師。

二、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寶寶變色的祕密。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師: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寶寶從桌子上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學老師搖瓶子,要說:"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

師:請幼兒從桌子上取一個瓶子,用力搖,使其變色。

(老師鼓勵孩子用力搖一搖)師:"你們變出來了嗎?變出什麼顏色了?"

2.鞏固對紅黃藍等顏色的認識。

3.集中討論,探索水寶寶變色的祕密。

師:我們的瓶子怎麼能變顏色呢?

請哪個幼兒上來嘗試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再換上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

師:這個怎麼都變不出來,那個卻變得出?好奇怪哦!

小結:其實老師把一個祕密放在了瓶蓋裏。這個蓋子裏有什麼?蓋子裏有顏料,水寶寶就可以變出顏色了。

三、第二次探索,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教師出示瓶子,並進行示範講解。

老師手裏有一瓶紅顏色的水,現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師:"在請幼兒進行操作之前,老師有幾點要求。首先去跟其他顏色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輕輕地,不然其他顏色就不跟你當朋友呢。換好瓶蓋寶寶後一定要用力把它擰緊,不然當你在變魔術的時候水就會都倒出來了。

3.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

(2)幼兒換好瓶蓋後,搖晃瓶子。

(3)師:瓶子裏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麼顏色了?哇,顏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

4.小結(1)個別幼兒進行交流討論。

(2)對"魔術"進行驗證。

四、延伸活動:《找顏色》

師:今天我們小熊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幹,變出了這麼多漂亮的顏色,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其它的`顏色。

讓我們去教室外面找一找其他漂亮的顏色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過程始終以幼兒爲主體,以變魔術貫穿始終。創造條件讓幼兒積極參與其中,教師爲主導,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方式體驗,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在實際操作探索中發現顏色變化的神祕,感受兩種顏色混合變化的樂趣,從而完成預設目標的要求。在活動中,幼兒充分利用教師提供的顏料進行操作,在操作中感知、探究顏色的變化,從中獲得有關顏色變化的知識經驗。活動下來,自我感覺幼兒對此活動非常感興趣,教師帶動起幼兒,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很濃厚,每個環節也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

本次活動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首先,最後環節結束的比較混亂沒有達到一個提升,只有讓幼兒通過用兩種顏色進行配色變色,沒有具體直觀的讓幼兒明白哪兩種顏色混合變出新的顏色,可以準備操作卡或者PPT在幼兒回答的時候教師操作,將幼兒說到的顏色展示出來,讓幼兒直觀的看到顏色混合的變化,作爲活動的延伸。其次,在回答問題時,沒有關注到全體幼兒。如在水變色後的提問以及最後環節的提問只問了個別幼兒,沒有多問幾名幼兒,也沒有一起來總結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最後,教師的語速較快,第一環節導入太快,有的提問方式不夠簡單明瞭,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有一天戶外活動時,我發現孩子們自發玩起了踩影子的遊戲。有幾個小朋友竟跑到我面前問:“老師,影子是怎麼形成的?爲什麼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沒有影子呢?”中班的幼兒已經認識了影子,我見他們對影子的形成很感興趣,所以我決定以此開展活動,讓幼兒在影子的遊戲中初步瞭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知道光與影子的'關係。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感知光與影子的關係。

2、體驗影子游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初步瞭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

教學難點:感知光與影子的關係

活動準備

動畫課件、手電筒、玩具狗、幻燈機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猜謎激趣

師: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陽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開口。咱們小朋友仔細想一想這是什麼呀?誰最先告訴老師。

幼:影子。

師:對,是影子。中班小朋友特別特別地棒,來每人一朵小紅花

2、師:那麼影子是什麼形成的呢?

二、動畫演示,探索新知

1、打開幻燈機,將光投到牆上。

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牆上有影子嗎?

幼:沒有影子。

(2) 教師用玩具狗擋住光線。

師:現在看一看牆上有影子嗎?

幼:有。

師:剛纔沒有影子,現在有了,爲什麼呢?

幼:開始沒有小狗,現在有小狗了。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那麼有了小狗就有影子嗎?

(3) 教師關掉幻燈機。

師:現在看一看,牆上有影子嗎?爲什麼?

幼1:沒有。

幼2:沒有小狗了。

教師總結:沒有光,有物體,也不會產生影子。

2、看動畫——深層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課件:小貓咪咪是怎麼擋住光線寶寶,在它身後形成影子的。

師:那麼咪咪的影子是怎麼形成的?讓我們來看一看。

幼兒看動畫,教師形象表述。

師:太陽公公發出許多光線寶寶,照到咪咪身上,咪咪的身體擋住了光線,光線“闖”不過去,在咪咪身後就有了黑黑的影子。

三、遊戲

1、看一看

教師打開幻燈機,請幾名幼兒在幻燈機前看影子。幼兒自由動作(或伸手、或彎腰、或跳舞、或踢腿……)

師:哈哈,影子多有趣呀,誰來說一說影子是怎麼形成的?

幼1:有光就有影子。

師:有光就有影子嗎?

幼2:身子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幼3: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做一做

師: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看老師給你們變一個魔術。一隻小鳥飛來了,飛呀飛。一隻小羊走來了,咩咩咩。一隻大灰狼走來了,啊嗚啊嗚,我要吃了你們。呯,獵人來了,大灰狼嚇跑了,小羊跑了,小鳥也飛走了。(來時邊說邊做手影)

發給幼兒手電筒,讓幼兒自由分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麼。看誰做得更像。

四、總結

出示課件:咦,咪咪還在哭呀,讓我們一起來告訴咪咪好不好?

幼:好。咪咪身子擋住了太陽光,光透不過去,你身子後面就有了影子。

師:咪咪明白了,它說中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謝謝你們幫助了我。我要走了,咱們再見吧!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幼兒園中班的科學課,我主要通過生動有趣的遊戲,使幼兒瞭解影子的形成,知道光與影子的關係,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一、謎語引入,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意識。

二、從圖入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影子的形成原因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在這裏採用小實驗和動畫的演示,形象直觀,化難爲易,層層深入,便於幼兒理解,有效地突出了重點,成功地突破了難點。

三、教學方式豐富多彩,靈活多變

本次活動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創設了多種遊戲。如:通過形象的課件演示,彩色鮮活的圖畫直觀教學。鞏固知識時通過的影子游戲,讓幼兒主動去探索,去尋求答案,孩子樂此不疲。

當然,本次活動還存在着缺點和不足,如教師的語言不夠豐富,教學環節銜接不大自然,這與教師自身素質有一定關係。今後我會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充氣過程,感受物體充氣前後的大小變化。

2、能用動作表現玩具充氣前後的大小變化。

活動準備:

1、氣球、塑料袋、遊圈、打氣筒等。

2、輕鬆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幼兒和球寶寶一家隨《去郊遊》音樂入場——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今天我要帶小朋友進行一次神祕旅行。在旅行途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一些困難。我們要一起想辦法解決它,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會響起快樂的音樂,然後才能繼續前進。

二、基本部分:

(一)給物體充氣——感受物體充氣前後的變化。

1、幼兒嘗試給物體充氣——培養勇於探索的.精神,感受物體充氣前後的變化。

2、猜想如果氣球一直充氣,氣球會怎樣?

教師小結:給物體充氣,物體變得越來越大,如果一直充氣,物體會爆炸的。

(二)遊戲“變成充氣的物體”——用動作表示充氣前後的變化

1、幼兒自己是充氣物體——幼兒自己用肢體表現充氣變大的樣子。

2、嘗試用身體其它部位表演變大變小——進一步感受充氣前後的變化。

鼓勵幼兒嘗試身體的其他部位(如嘴巴、手)來表演變大變小的形象。

3、變稍大一些的氣球——嘗試體驗合作,感受充氣變大與破掉的情形。

(三)幼兒變成一隻氣球——幼兒合作表現氣球逐漸變大、漏氣、越來越小的情形。

三、結束部分

隨音樂變成大氣球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