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教案1

設計背景

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由於他們年齡小,動手能力較差,因此,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幼兒進一步認識了手的用途,懂得保護自己的雙手,勤洗手,講衛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因此本次活動我將以語言教學《兒歌:小小手》爲主線,在感知、朗誦兒歌的過程中繼續引導幼兒瞭解手的用途,進一步激發幼兒愛護雙手,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希望孩子們在學念兒歌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文明禮貌用語的認識和運用。

活動目標

1、欣賞、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美,能大膽完整的朗誦兒歌。

2、願意積極參與談話,體會與同伴自由交談的樂趣。初步提高幼兒的口語表述能力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

3、引導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鞏固常見的文明禮貌用語。萌發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能積極運用。知道寶寶有一雙能幹的小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重點難點

重點是能大膽、完整的朗誦兒歌。

難點是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會正確的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卡紙做的小手寶寶一個,

2、兒歌內容貼圖若干,

3、兒歌《小小手》掛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手指遊戲,

小朋友們,剛纔我們和誰一起做遊戲啊(小手)

你的小手在哪裏?讓老師看一看

師:今天我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客人,看看他是誰?請出小手寶寶。你們好!我是小手寶寶.(你好!)

小朋友們,喜不喜歡。今天老師就教小朋友一首非常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小小手》。

二、基本環節

1、教師示範朗誦兒歌,引導幼兒初步感知

指導語:老師把這段有趣的手偶表演編成了一首有趣的兒歌,小朋友們想聽嗎?

2、教師利用示範表演兒歌。

3、引導提問,深入理解兒歌。

(1)提問:兒歌的名字是什麼?兒歌裏說了些什麼?什麼時候分別需要說“你好”“歡迎”“謝謝”“再見”?爲什麼我們之間要說這些話?說這些話的時候你的心情怎樣?

(2)小結:兒歌的名字是《小小手》;問好的時候說“你好”,你來到商店或別人來到你家的時候說“歡迎”,感謝別人的時候說“謝謝”,兩個人分別的時候說“再見”,這些都是文明禮貌用語。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利用小手寶寶表演兒歌。激發幼兒的興趣

1)、教師完整地朗誦詩歌兩遍,第二遍鼓勵幼兒跟讀。

2)、師幼接龍朗誦詩歌兩遍,第二遍師幼互換角色。

3)、分組教授兒歌表演。幼兒邊朗誦詩歌邊用動作表演

4)、集體進行兒歌表演。

三、結束環節

比一比,賽一賽。

小組推選代表進行兒歌表演比賽,教師進行分組獎勵。

四、延伸環節:

1、提問:寶寶都有一雙能幹的小手,你的小手會做什麼?動腦筋想一想。在家裏,(吃飯,穿衣服,穿鞋子,……)做遊戲的時候(做早操,拍球,畫畫也要用雙手)

教師總結,

小小手,本領真大,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可愛的小手,它可以幫我們穿衣服,扣鈕釦,洗臉,刷牙,梳頭等,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附:兒歌《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拉來許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歡迎歡迎”握握手。

“謝謝謝謝”拍拍手,“再見再見”擺擺手。

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秋天季節特點,感受詩歌的節奏韻律的詩歌形式。

2. 理解詩歌內容,有感情朗誦詩歌。

3. 積極參與詩歌朗誦,體會詩歌的意境。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有感情朗誦詩歌。

活動難點:

瞭解秋天季節特點,感受詩歌的節奏韻律的詩歌形式。

活動準備:

音樂(秋天多麼美、背景音樂)、幼兒調查表、大調查表版子(相關秋天的圖片)、詩歌圖譜、一張黑板、背景圖版、一張遮蓋布、每個幼兒一個墩子(椅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分享關於“秋天”的調查,引發幼兒已有經驗。

1. 引出話題:現在是什麼季節?

2. 討論幼兒結合調查表分享自己的調查。

提問:大家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了?(秋天)前不久我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去尋找了秋天,也做了記錄表,我相信你們一定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發現到了秋天的變化。請拿出你身後的調查表,接下來請把你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感受到的秋天的祕密分享給我們,誰想說一說?

4. 教師藉助圖片歸納總結幼兒分享的內容。

4.教師小結: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

二、 藉助圖譜,引導幼兒體會詩歌韻律節奏。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幼兒初步感受詩歌。教師設計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

2.教師再次朗誦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設計提問:詩歌中你都聽到了什麼?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朗誦詩歌,幼兒感受詩歌句式韻律節奏。

3.幼兒理解詩歌中的“跳、飄、嘗”。

重點理解“跳、飄、嘗”的意思,跳是怎麼跳的?你覺得秋雨它會怎麼跳?秋天會是什麼味道呢?(秋天的味道甜甜的、酸酸的)

三、 藉助圖譜,感受詩歌形式。

1.幼兒看着圖譜大聲完整地朗誦詩歌,幼兒感受詩歌的問答形式。

小結:原來這首詩歌和我們以前朗誦的'詩歌不一樣,它是問答形式的。前面問,後面回答。

2.設計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句?爲什麼?用詩歌中的語言說出來。

秋天很快樂!那我們能不能用我們的語言把秋天的美好,好玩的,好問的,好吃的,我們把它說出來。鼓勵幼兒朗誦詩歌時:加上動作、手勢。

3.集體朗誦詩歌。

教師總結:秋天美麗的景色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用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靈去體會,相信你們會感受到秋天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

附詩歌:

秋天

秋天,

怎麼來?

秋雨滴滴答,

秋天從雨滴裏跳出來。

秋天,

怎麼來?

桂花朵朵開,

秋天從花香裏飄出來。

秋天,

怎麼來?

水果香又甜,

秋天從果子裏嚐出來。

活動反思:

學習詩歌一定有孩子的前期經驗,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初步的欣賞文學作品,並結合自己已有經驗,展示豐富想象,嘗試用文學語彙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活動前我請孩子們分享自己關於秋天的調查,在秋天裏你用眼睛、耳朵、鼻子、內心感受到了什麼?爲理解詩歌打下基礎。

爲了讓孩子理解詩歌裏的文學想象,我緊緊抓住詩句中的“跳、飄、嘗”三個動詞,以三個重要提問“爲什麼說秋天是從雨滴裏跳出來?”“爲什麼說秋天是從花香裏飄出來?”“爲什麼說秋天是從果子裏嚐出來?”讓孩子深入思考,發揮想象,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關聯文學想象,使孩子能深刻理解詩句的文學想象。學前兒童對詩歌,故事和漢語語詞的經驗主要涉及他們在接觸文學作品中運用的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和感知、理解的基礎上,能夠調動已有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

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2、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3、鍛鍊幼兒對事情的決定潛力和想像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如何防雷電》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這天,小芳小朋友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此刻,我們出發吧。

二、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裏。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小芳的家裏坐下,她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三、圍繞剛纔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纔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麼事情啦?

2、你們是怎樣避雷雨閃電的?躲在哪裏?

3、這天嬌嬌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此刻,我們一齊來看看她是怎樣做的?

四、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五、圍繞課件資料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裏的嬌嬌她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2、柯柯又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3、誰做得對?請幼兒自由討論,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潛力和對事情的決定潛力。

4、老師小結就應怎樣防雷電。

(1)不能夠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能夠躲在電線杆下。

(3)不能夠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能夠躲在潮溼的地方。

六、情景演習:突然在小芳家裏的一個角落裏冒出一陣陣煙和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

七、與幼兒一齊討論就應如何安全用電。

1、尋找出冒煙的苗頭(原先是小芳貪玩,用電燙鬥燙衣服忘了關掉電源,把衣服燒焦了)。

2、與幼兒一齊討論在家該如何安全用電?請幼兒各抒已見,這時候,要運用靈巧的引導語言來開發幼兒的想像力和對事情的決定力。

3、老師小結該如何安全用電:

(1)、不玩弄電器的插頭,需要時請大家幫忙插和拔。

(2)、不用溼手觸摸電源開關。

(3)、在沒有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按動電器上的旋鈕及各種鍵,有的家電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隨便亂動。

(4)、注意節約用電,要隨手關燈,沒人時不開燈,電視看完要及時關掉。

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顛倒歌》,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感受歌曲滑稽、可笑。

3.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電腦、投影儀、幕布。

2.多媒體課件、圖譜。

3.男、女孩分開坐好。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教老師:小朋友們,今天教室裏來了許多的小動物,一起看看它們是誰?(播放課件逐個出示歌曲中的八個動物:老鼠、獅子、螞蟻、大象、魚、鳥、公雞、母雞)

2.問:它們中間誰是樹林之王?(獅子)誰力氣最(大象)魚兒在哪裏生活?(水裏)鳥兒在哪高飛?(藍天裏)小朋友每天吃的雞蛋是誰生的?(母雞)誰每天早上喔喔啼?(公雞)誰怕大獅子?(小老鼠)螞蟻力氣大嗎?(沒力氣)

評析:提問的目的是引導幼兒對這八個小動物基本認識的回憶,爲下一環節欣賞顛倒的畫面作鋪墊。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1.播放課件

——八副顛倒的自然現象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引出歌詞。

老師:今天樹林裏發生了奇怪的事情,一起來看看吧。(幼:小老鼠稱自己是大王,大獅子怕小老鼠,螞蟻扛大樹,大象沒有力氣,魚在天上飛,小鳥在大海裏遊,公雞會生蛋,母雞喔喔啼)

老師總結:我們看到的畫面跟生活中真實的現象不一樣,正好反了是不是?反了我們還可以說怎麼樣了?(顛倒)

評析:此環節目的爲讓幼兒理解歌詞。

2.播放課件

——讓幼兒視聽結合,完整欣賞一遍歌曲。

老師總結:有一首歌就唱到了這些,名字就叫《顛倒歌》,一起來欣賞吧。

評析:此環節目的爲幼兒通過視、聽結合,既熟悉了旋律,又進一步理解了歌詞。

3.引導幼兒說出歌詞。

老師問:剛纔你們聽到了什麼?(鼓勵幼兒說出歌詞,要說別人沒說過的。)

三、進一步熟悉旋律並記住歌詞。

1.教老師清唱,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旋律和歌詞。

老師:剛纔還有小朋友沒太聽清楚,現在老老師唱一遍,認真聽喲,一會兒告訴我你還聽到了什麼。

評析:此環節讓幼兒不受畫面的干擾,仔細傾聽老老師的清唱,從而更清楚地聽出還有哪些歌詞。

2.出示圖譜,鞏固歌詞。

老師總結:其實你們剛纔聽到的就是這首歌的歌詞,我把它們寫了下來,不過都是用一個一個的叉(X)表示的。

(1)教老師手指圖譜,幼兒邊念歌詞邊拍出節奏,強調其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老師:小朋友,想要把一首歌唱好聽節奏準確很重要喔。汪老老師手

指歌詞,你們邊念邊拍出節奏。一個X拍一次手(即一個四分音符爲一拍),兩個X連在一起下面還畫了一條線我們也拍一次手(即兩個八分音符爲一拍),看到O就空一拍,三個X在一起,前後兩個X下面還有線,我們就拍兩次手(即切分音爲兩拍)。

評析:此環節目的爲幼兒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做準備。

(2)教老師邊拍節奏邊演唱歌曲,幼兒再次傾聽。

評析:此環節是讓幼兒感知切分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四、幼兒學唱新歌曲。

1.放課件,幼兒視、聽結合整曲跟唱,要求幼兒通過歌聲表達出歌曲的.滑稽、可笑。

老師:小朋友,這首歌這麼好玩,你們一定也想學吧,那我們就一起來學唱這首歌吧!

評析:此環節藉助課件提醒幼兒記得歌詞,整曲跟唱學唱這首歌。

2.再次播放課件,幼兒視、聽結合整曲跟唱,並要求幼兒邊唱邊拍出節奏。

老師:小朋友,我們再學着唱一遍,不過要邊唱邊拍出節奏喲!

評析:此環節目的爲讓幼兒唱準歌曲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3.聽音樂,幼兒邊拍手邊整曲跟唱,提醒幼兒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老師:小朋友,你們剛纔唱得非常好。不過我們是大班的孩子,應該給自己增加一些難度了。這一遍我們只放音樂,跟着音樂我們一起邊唱邊拍出節奏好嗎?

評析:此環節目的讓幼兒自己學習記着歌詞整曲跟唱這首歌。

五、看圖譜,男、女生對唱的形式學唱歌曲。

老師:剛纔小朋友都是一起唱,現在我們換一種方式,也就是有的地方男孩唱,有的地方女孩唱,有的地方一起唱,好嗎?

老師:那要學會看老老師的指揮喲,我的手指向女孩那誰唱?(女孩)

指向男孩誰唱?(男孩)我的兩隻手都指了應該怎樣?(男孩女孩一起唱)

(男、女互換角色,連唱兩遍)

評析:此環節的目的爲打破全體幼兒一起跟唱的枯燥,變換一下唱歌的形式(即對唱),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並初步學習看指揮的手唱歌。

六、播放課件。

——幼兒視、聽結合,男、女生對唱(交換角色,兩遍)。

七.播放課件,幼兒視聽結合,鼓勵幼兒創編動作完整演唱歌曲。

老師:小朋友,我們站起來,加上一些你喜歡的動作一起來唱這首歌好不好?可以做跟老老師不一樣的動作喲!

評析:活動中幼兒已經坐了不少時間了,此環節爲了讓幼兒活動一下身體,並在活動中有機會自由探索,創編自己喜歡的動作。

七、歌詞創編,開拓知識。

1.教老師先示範創編。

老師:這首歌真意思我很喜歡,我也會創編這樣的歌詞,還能把它唱出來耶,想聽嗎?(紅紅太陽掛在那個夜晚裏,彎彎的月亮掛在白天裏,夏天穿棉襖,冬天扇扇子,事情全顛倒,哈哈你說多可笑。)

2.幼兒嘗試創編歌詞,並鼓勵幼兒唱出來。

老師總結:今天小朋友學會了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那今天我們就回家唱給爸爸媽媽聽,並且和和爸爸媽媽一起創編這樣的歌詞好嗎?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傳統的大班唱歌活動,歌詞風趣、詼諧,幼兒喜歡。活動環節設計合理、緊湊,層層遞進,易於幼兒理解和接受。課件在活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利用課件讓幼兒觀察顛倒的自然現象,這樣幼兒更容易理解和記住歌詞;播放課件,讓幼兒視聽結合學唱歌曲,比以往老老師彈琴或放磁帶讓幼兒跟唱歌曲效果要好得多。通過活動可看出:有時不用傳統的鋼琴也可以完成一節唱歌教學的任務。通過活動還培養了幼兒良好的聽音樂的習慣,如聽音樂讓幼兒說出歌詞。

小百科:在我國俗文學園地有一種別有意趣的顛倒歌,它的創作風格類似於打油詩體,其特點是運用“故錯”手法,偏把事物往反了說。這種歌因爲其幽默諧噱的民間趣味,在老百姓中廣爲流傳。

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透過錄象懂得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潛力。

活動準備:

錄象《卡在喉嚨裏的五角星》、每組一小筐圖片

圖片:

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過期的食物

腐爛變質的食物

假冒、劣質的食物

沒洗乾淨的食物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卡在喉嚨的五角星》

教師提問“剛剛你們看到了什麼?”“小男孩的做法對嗎?”

幼兒相互交流討論“他這樣做了會怎樣?”“你是否有這樣做過?”

教師做適當小結

二、看圖片

教師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

引導幼兒討論“這些東西爲什麼不能吃?”

教師適當小結

三、遊戲決定對錯

教師提問“上幼兒園時,沒有病的小明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夏天快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裏。”

教師小結:不生病亂吃藥,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冷的東西吃多了對胃寶寶不好;玻璃球放在嘴裏很危險。

四、操作活動

請幼兒自由抽取圖片,並說一說這些東西爲什麼不能吃?

教師巡迴觀察,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活動反思:本活動幼兒能積極參加,大膽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透過本活動幼兒懂得亂吃東西的危害性;提高了幼兒的安全意識。

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裏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麼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裏,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

(1)媽媽爲什麼說沙沙做得對?

(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着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

(1)你認識她嗎?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爲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裏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裏有誰。

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生的一段事情,引發幼兒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麼。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爲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後指導孩子如何去做。

所以我在活動中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象,再通過遊戲活動,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觀察和操作,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徵。

嘗試按兩種以上的特徵將物體分類。

有一定的觀察和比較能力,能大膽講述自己的分類方法。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四座不同的小房子;大小、顏色不同的積木若干;大小、顏色不同的各種水果玩具若干。動物小狗、小雞、小貓、小鴨的頭飾。

學具:操作卡、鉛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教師出示小貓、小狗、小鴨、小雞的頭飾。

師:小動物在森林裏蓋房子,讓我們看看這些房子漂亮嗎?(出示四座小房子,讓小朋友觀察。)

引導小朋友觀察,並說出每座小房子的不同特徵,如房頂的形狀、顏色;有沒有窗戶;門的形狀、顏色等,鼓勵小朋友大膽的說出這些房子的各種特徵。

小動物找家:教師以小動物的口吻說出這些房子的各種特徵,請小朋友爲小動物找到家。

如:"汪汪汪,我的房子是紅色的'圓頂房子",那麼請小朋友根據這兩個特徵,爲小狗找家。同上方法,根據教師的指令,按兩個特徵爲其他小朋友找家。

四個小朋友分別戴上小狗、小雞、小貓、小鴨頭飾,任選一個房子,說出兩個特徵。如:"我的房子是沒有窗戶的小房子"。

二、操作活動

分積木。

(1)每個小朋友一盒大小、形狀、顏色的積木,自己先練習按兩種特徵分類。

如:"紅色的大積木在一邊,其他形狀的放另一邊。"

(2)教師口述指令、小朋友找出積木舉起來。

如:"黃色的圓積木"。小朋友就把符合這兩個特徵的積木舉起來。

幼兒遊戲(按幼兒的特徵分類)如:"請穿紅衣服的女孩子起立。""請扎辮子、穿藍衣服的小朋友站起來。"……

操作卡練習-給餅餅塗顏色。

幼兒園教案8

一、活動目標:

能合着歌詞的內容,交換與朋友跳舞的動作和方位,發展合拍動作與靈活的反應能力。

能看懂圖示,學習內外圈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走。

通過道具手腕花學習並掌握舞蹈中的方位變化。

體驗不斷變換新舞伴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會唱歌曲《朋友舞》,理解歌詞內容。

根據歌詞內容的四張隊列圖示。

貼花人手一個(蘋果、五角星貼花均爲幼兒人數的一半)。

錄音機、歌曲磁帶。

場地佈置:事先畫好內外兩個圓圈(一個上貼蘋果標記,一個上貼五角星標記)。

三、活動過程:

複習歌曲《朋友舞》,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並大膽用動作來表示對朋友的喜愛。

逐一出示隊列圖,觀察理解隊列圖所表達的意思。

(1)(出示隊列圖1),根據圖示,理解“手拉着手兒向前走”的動作要求。

(2)(出示隊列圖2),能看懂圖示,理解箭頭所表示的意思,明白“臉對着臉兒退着走”的動作要點。

(3)(出示隊列圖3),根據圖示,重點指導斜着找朋友的.方法,並在幼兒理解的基礎上,請幾位幼兒進行示範。

(4)(出示隊列圖4),幫助幼兒理解“臂挽着臂兒繞圈走”的方法,並請幾位幼兒進行示範。

學跳舞蹈。

(1)幼兒自由選擇蘋果或者五角星貼於右手,並根據自己佩戴的貼花形狀站到相應的圓圈上。

(2)教師提醒幼兒站在圓圈上不擠在一起,要與左右的同伴保持一定的距離。並引導幼兒內外圈的朋友要一一對應地站好。

(3)在雙圈隊形中,根據隊列圖,邊唱歌,邊練習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繞圈走,熟悉方位變化。

A、重點練習斜着找朋友,將貼花的手先指向自己對面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邊的朋友,同時把身體轉向斜方向。

B、重點練習手挽手,將有貼花的手挽在一起,轉圈後回到圓上。

(4)聽着音樂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師注意檢查方位的正確交換情況,瞭解幼兒在活動中的掌握程度。

有重點地練習。

聽音樂,完整舞蹈。

延伸活動:嘗試變換內外圈的位置進行舞蹈。

幼兒園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引導幼兒嘗試設計漸層的圖案。

2.感受陀螺旋轉後色彩與形狀的變化。

3.鍛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圓形和正方形大小不一的卡紙、牙籤、火柴棒、圖釘、水彩筆、空白卡紙、剪刀。

2.各種圖案設計。

3.陀螺的圖片。

4.幼兒已玩過自己帶來的陀螺。

5.音樂:“將來怎樣”、“杜鵑圓舞曲”、“溜冰圓舞曲”。

活動過程:

玩陀螺

①導入

師:看顧老師爲你們準備了什麼?(陀螺)

師:我們等會兒選一個陀螺,找個空地來玩一玩。

②提出玩的要求

師:請小朋友玩的時候仔細觀察,陀螺在旋轉的時候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幼兒玩的.時候也可個別提問、個別引導)

③初步引導幼兒發現陀螺旋轉後色彩與形狀的變化。

④集體提問

師:你的陀螺在旋轉的時候發生了什麼變化?

你玩的陀螺和你旁邊小朋友玩的陀螺在轉起來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幼兒回答。

⑤教師小結:小朋友在剛纔玩的時候觀察得可真仔細,陀螺旋轉起來之後,不僅顏色發生了變化,而且形狀也發生了變化。(如果幼兒沒有發現可以在後面的觀察中再得出這個結論。)

觀察陀螺

①觀察圓形陀螺

師:請小朋友來看看這兩個陀螺很特別,這個剛纔是誰玩的?請你來說說,你知道你玩的這個陀螺用什麼材料做的?那你知道是怎麼做的嗎?

(儘量讓幼兒自己講述。象用圓形做的,上面設計了圖案,用火柴棒戳的等等)

②觀察正方形陀螺

師:這個剛纔是你玩的嗎?請你也來說一說。

引導幼兒拆開來觀察。

師:我們怎麼讓別的小朋友和客人老師看得清楚點?

好,放在這兒看吧!

(將陀螺拆開,放在視頻展示儀上供幼兒觀察)

師:哦,原來有三個從大到小的正方形呢!在這三個正方形上都設計了不同美麗的圖案。

我們再把它戳好,大家一起來看看轉起來和剛纔有什麼不同。

請幼兒來說出結論:陀螺旋轉起來後,美麗的圖案就看不清楚了,而且正方形也變成了圓形。

師: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陀螺旋轉起來之後,它的顏色和形狀確實發生了變化。

欣賞陀螺

師:陀螺又好玩又好看,除了我們剛纔玩的其實還有很多,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幾個老師在網上找到的陀螺,我們來看看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在視頻展示儀上供幼兒欣賞)

製作陀螺

師:我們又玩又看了陀螺,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個?

交代製作要求: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用水彩筆在上面畫上漂亮的圖案。

②用圖釘、牙籤戳洞,注意安全。

③用火柴棒按大中小的順序穿圖形,注意火柴頭朝下。

④除了做圓形、正方形的陀螺外,還可以在空白卡紙上自行設計,有所創新。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玩陀螺。

幼兒自由結伴玩陀螺,可以交換着玩。

引導幼兒發現設計有創意的陀螺,感受陀螺旋轉後色彩和形狀的變化。

結合目標進行講評。

表揚圖案設計新穎、有所創新的幼兒,鼓勵幼兒回去之後嘗試做其他形狀的陀螺。

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會與其他幼兒相互協作遊戲。

2、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意識。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甲乙兩組,面向一方站在運球線後。遊戲開始,甲組排頭幼兒和乙組排頭幼兒向前運球,運到指定的終點,返回各自傳給下本組下一個幼兒,然後依次類推分別運着球向甲乙兩隊後面的小朋友傳去,返回的幼兒分別站本組的後面, 遊戲依次進行,最後以運球速度的'快慢決定輸贏。速度快的隊爲贏,速度慢的隊爲輸。

活動指導:

1、注意運球的力度,把球控制在身邊。

2、注意交接球的準確性。

3、比賽過程中運球失誤時 ,還可以拾回球繼續進行遊戲。

4、運球失誤時。要從失誤處拾起球繼續前進。

活動結束:

對錶現好的小組成員給予表揚鼓勵,教師做及時總結

活動反思:

運球給幼兒帶來了快樂,鍛鍊了幼兒的身體機能,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遊戲中去,在配合中增長了知識,鍛鍊了身體,養成了守規則好習慣,更進一步感受了集體的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瞭解魚類生活習性;

2、知道魚鰭的作用。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魚類圖片、相關視屏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吸引幼兒

(以教材爲主,補充其他各種魚類圖片)

(二)教師進一步提問,引發幼兒討論

(三)觀看相關視屏(包含《十萬個爲什麼之魚鰭的作用》)

(四)知識擴充

孩子們的興趣比較濃,在弄清楚魚鰭的作用後,展開海洋動物中最漂亮的魚的討論以及大魚會不會吃小魚的.討論。

活動反思:

孩子對周圍世界充滿了探究的慾望,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慾,喜歡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對科學活動有着濃厚的興趣。科學活動的生活化,可以讓幼兒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教師利用周圍環境,爲幼兒創設條件,以不同組織形式向幼兒傳授科學知識。本週科學活動是魚類,因爲孩子們生活在海港城市,對魚類等海洋中的生物都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對魚類生活習慣的瞭解並不難,很多小朋友都能說出普通種類的生活習慣。本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於如何讓幼兒瞭解魚鰭的作用。我採用的方法是先從外形特徵分析魚類特點,鼓勵幼兒大膽猜測魚鰭的作用,引導幼兒展開討論。有的孩子說魚要是沒有魚鰭的話會死的,還有的孩子說沒有魚鰭的話魚就不會游泳了。然後通過實物和視頻的直觀手段從內部特徵分析,從局部到整體的觀察,以達到對魚整體認識的目標,能明白魚鰭能幫助魚兒在水中自在地游泳,保持平衡,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整個活動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發現不倒翁不倒的祕密。

2.大膽嘗試,敢於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通過活動,不斷提高觀察、比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玩具不倒翁,完整雞蛋殼、黃豆,橡皮泥、棉花、沙子等

活動過程

1.自由探索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1)師:老師帶來了一些“不倒翁”玩具給大家玩,你們玩的時候請仔細地看一看,比一比,搖一搖,然後說說你們發現的祕密?

2.幼兒自由玩“不倒翁”。

3.師:“你們是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祕密?這些不倒翁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導幼兒摸一摸底部,發現底部都是半球體,有的“不倒翁”會倒,有的不會倒。

2.製作不倒翁。

(1)幼兒自由選取製作材料,嘗試製作不倒翁,教師巡迴指導。

(2)分別請製作“倒”與“不倒”不倒翁的幼兒演示自己的作品,說說用了什麼材料,交流製作經驗。

師:放棉花的“不倒翁”和放沙子和黃豆的“不倒翁”爲什麼不一樣?小結:不倒翁的底部較重,放有重量的材料及把材料放在底部中間,重心纔會穩,不倒翁才容易製作成功。

(3)幼兒再次操作。

小結:成功地做好一個不倒翁,它的底部應該是圓圓的、滑滑的,裏面還要有有重量的物品,物品要固定在不倒翁的底部。

活動延伸

1.美工區手機乒乓球,讓幼兒製作不倒翁。

2.學習歌曲:不倒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積極探索不倒翁,發現不倒翁不倒的祕密。活動前我爲每位幼兒都準備一份製作材料,爲的是讓每個幼兒都有動手的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科學活動都應具有探索性,從探索性方面考慮,我的活動分成了五個環節:1、玩不倒翁,激發興趣。2、對比玩法,發現祕密。3、初步探索,發現問題。4、再次探索,解決問題。5、活動延伸。第一環節中,小朋友對這個玩具娃娃還是感興趣的,在玩的過程中充分激發了他們探索慾望。第二環節是通過對比比較,讓幼兒探索不倒翁不倒之謎,小朋友由觀察再到摸一摸,打開看一看,不倒翁不倒的祕密,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第三環節是讓幼兒初步嘗試,(幼兒對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的認識基本上是由我牽着,按照我的設計一點一點來認識的,所以幼兒的學習有點茫然。)第四環節是讓幼兒重新嘗試製作不倒翁,在老師的指導下,雖然有點只是不倒,但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是充滿了成功的喜悅。第五環節,活動延伸因爲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僅僅是位置擺放的問題,還有物體擺放多少、輕重等問題,所以最後將活動又延伸到了課後,讓孩子再去探索。 不足: 1、教具的製作有點問題,在幼兒操作中,幼兒操作比較困難,戴帽子、打開帽子幼兒 都需要老師幫忙。 2、活動操作前,老師的要求講的不夠詳細。 3、每個環節之後,可以說些小結性話。 4、在探索不倒翁裏面的祕密時,對於他們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用圖片的形式來展示,幫助他們加深記憶。 5、操作過程中很混亂。對於幼兒出現的狀況,我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 6、整個活動我講的比較多,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比較少。幼兒的主體性沒有表現出來。(在幼兒探索發現問題後,可以讓幼兒自己總結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幼兒園教案13

[設計意圖]

幼兒正處於人生求知慾望最強的啓蒙階段,朗朗上口的幼兒詩歌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詩歌作品可以爲幼兒展示充滿想象、幻想和靈感的空間。倘若能讓幼兒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發展創造性思維,進行創造性遊戲,對於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大有益處。所以我選擇了意境優美、符合孩子經驗特點的詩歌《小小的船》爲主題,啓發幼兒在富於創新、模仿的系列相關活動過程中,去認知、去思考、去聯想,層層激起學習詩歌、表現月亮的慾望。

[活動目標]

1.通過動動手,做個簡單易行的小實驗,激發幼兒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

2.利用配樂、打節奏的方式朗誦詩歌,讓幼兒感受詩歌的韻律和節奏的美,激發幼兒對詩歌學習的興趣。

3.在做做玩玩中發展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運用多種方式表現月亮世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繪製各種月亮的形態模型(泡沫板),如新月、眉月、凸月、滿月等;

2.演示月圓月缺實驗用到的手電筒、鏡子、黑色衣服一套;

3.一段優美的音樂;

4.提供活動區域及相應的活動材料。

美工區:繪畫紙、彩筆、彩泥、剪刀、彩紙。

操作區:演示月圓月缺實驗用到的手電筒、鏡子、黑色衣服一套;紙、筆;月亮拼圖。

音樂表演區:錄音機、鋼琴、月亮頭飾(形態各異)。遊戲區:(場地即可)。

語言區:白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討論與詩歌相關的事物—月亮,爲詩歌的學習做導入

1.議一議,月亮有哪些不同的變化?

(出示月亮模型)

師:這是老師根據小朋友畫的各種月亮形態製成的模型。現在請大家說說它們象什麼?

幼:象小船;象香蕉;象月餅;象蛋糕;象盤子……(幼兒說的很多,這些是典型的例子,下同)

(教師指導:當幼兒說月亮象盤子時,師引導說:“象什麼形狀的盤子?”幼兒立刻回答:“圓圓的盤子。”)

師:那你們知道月亮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變化?

幼:它會變魔術;吃多了會變大,不吃飯會變小……(雖然大家踊躍地回答、猜測,但只有一名幼兒知道:太陽照到了月亮的一小半兒,月亮是彎彎的;太陽照到了月亮的一半;月亮是半圓;太陽照到了整個月亮,月亮是圓圓的)

師:小朋友說了這麼多的原因,究竟月亮爲什麼可以有這麼多的變化呢?現在就讓我們動動手,做個小實驗,就知道了。

2.動一動,做演示月圓月缺的小實驗。

(出示演示月圓月缺實驗用到的手電筒、鏡子、黑色衣服)

實驗步驟:

(1).打開手電筒,放在桌子上,關掉其他的燈;

(2).讓一名幼兒穿上黑色的衣服,站在距手電筒約30釐米的地方;

(3).幼兒手拿小鏡子,使鏡面一直對準自己,自己原地慢慢轉動一週,注意觀察小鏡子反射到幼兒身上的色斑發生了什麼變化?

(幼兒的反映:深深被實驗所吸引,都想親自來做這個實驗。教師自我評價及反思:提前讓幼兒觀察、記錄月亮的不同形態,可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才能更投入地參與活動;通過動動手、做個簡單易行的小實驗,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這樣獲得的答案不僅印象深、記得牢,而且能充分調動幼兒的探索精神。充分體現《新綱要》中“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

3.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種月亮形態。

師:月亮有這麼多的變化,那你喜歡哪一種呢?爲什麼?

幼:我喜歡彎彎的月亮,象小船,可以坐在上面玩;我喜歡圓圓的月亮,象月餅,可以吃;我喜歡半圓的,象蛋糕……(大家哈哈大笑,課堂氣氛活躍)

師:剛纔有的小朋友說想到月亮船上玩,那大家想不想坐着彎彎的月亮船到天上去玩呢?

幼:想。(情緒很高漲)

師:那我們坐在上面會看到什麼呢?

幼:地球、太陽、星星、天空、我的家、幼兒園……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老師也想送給小朋友一首有關月亮船的詩歌,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二)詩歌欣賞與朗誦

1.聽一聽,師朗誦詩歌《小小的船》。

(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

(教師指導:教師用清晰、富有感情的聲音來隨着輕柔的音樂朗誦詩歌,請幼兒閉上眼睛靜靜欣賞,體會韻律的美。幼兒的反映:能迅速從上一環節的興奮中安靜下來,有的幼兒甚至隨着我的朗誦輕輕擺動;教師自我評價及反思:用優美的音樂襯托朗誦是爲了讓幼兒從上一環節的興奮中安靜下來,靜靜體會詩歌韻律的美。)

2.學一學,邊打節奏邊朗誦。

(教師指導:師在詩歌下面加上節奏型,教幼兒邊打節奏邊朗誦詩歌;幼兒的反映:覺得很有趣,有的幼兒說“象唱歌一樣”;教師自我評價及反思:單純來學習詩歌非常枯燥,於是我就想到了孩子們喜歡的打節奏,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效果出奇的好。既可以讓幼兒感受詩歌節奏的美,又使幼兒很快掌握詩歌,只學習兩遍就可以了。)

3.試一試,幼兒來創編詩歌。

師:小朋友能不能用詩歌的方式來表現其他形式的月亮呢?

幼:圓圓的月亮,大大的月餅;我吃着圓圓的月餅,想着遠方的爺爺和奶奶;彎彎的月亮,象滑梯……(爲圓圓的月亮編的詩句較多)

(教師自我評價及反思:在學習詩歌后,不少幼兒想到:可不可以用詩歌表現半圓的、圓圓的等其它月亮形態呢?於是,我順勢增加了“幼兒來創編詩歌”的環節,但考慮到時間和幼兒興趣,我要求幼兒編一兩句即可,既可以掌握好時間,又可以降低難度,不用整首編,保證了幼兒的創編興趣。)

(三)用各種方式表現月亮世界

提供活動區域:美工區、操作區、音樂表演區、遊戲區、語言區和相應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區域,用各種方式來表現月亮世界。

(教師指導:爲各個活動區域的幼兒提供簡單的指導。美工區:提示幼兒畫或做出月亮上有什麼?操作區:爲幼兒提示實驗的步驟,並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記錄實驗結果。音樂區:會唱哪首表現月亮的歌曲?怎樣用動作表現月亮?遊戲區:可以做哪些有關月亮的.遊戲?如何來制定遊戲規則?語言區:繼續引導幼兒創編詩歌,並啓發幼兒如何來配圖畫,如何製成詩集等等。幼兒的反映:能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美工區:有的畫出了嫦娥、玉兔,有的把月亮的表面捏的坑坑窪窪,把月亮表現的豐富多彩。操作區:有的幼兒用繪畫、拼圖的方式記錄實驗結果。音樂區:歌表演《小白船》、《爺爺教我打月餅》,並能選擇不同的頭飾表演相應的月亮。遊戲區:進行了民間遊戲《月亮船》,採用兩人合作、分組比賽的形式。語言區:將創編的詩歌收集成“月亮詩集”並配上了相應的圖畫供大家欣賞等等。不管大家選擇了哪種形式,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合作得很愉快。附:兒歌《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

X XX |X—|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X XX |X X|X XX|X—|

小小的船兩頭尖,

X XX |X—| X X |X—|

我坐在船裏望下看,

X XX |X X|X X|X—|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X XX |X XX |X X|X XX|X—||

反思:

這一環節,和區域活動相結合,不限於只用一種形式來表現月亮,而是在充分尊重幼兒的意願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喜歡的月亮,體驗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悅。此環節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上下樓時的安全意識。

2、提醒幼兒上下樓梯時要遵守必須的規範。

3、學習上下樓的正確方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導語:這天是小狗的生日,我們小朋友要到小狗的家裏做客,但是小狗的家在二樓,

它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你們明白就應怎樣正確、安全的上下樓嗎

二、展開

1、請幼兒說一說平時是怎樣上下樓的

2、老師小結幫忙幼兒瞭解掌握。

小結:小朋友在上下樓梯的時候,不要害怕也不要着急,靠右邊走,眼睛看着前方,右手扶住欄杆,腳踩穩臺階一級一級的.向前走。

3、提問:人多的時候就應怎樣上下樓梯呢(請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人多時要一個跟着一個上下樓,不擁擠,不搶先,上下樓時要考右邊走。

4、老師帶領幼兒練習上下樓,到小狗家送禮物。及時提醒、幫忙動作不協調或有不安全行爲的幼兒。

三、延伸

1、幼兒羣衆唱生日歌向小狗表示祝賀。請一名幼兒當“小狗”爲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小狗與小朋友告別。

2、活動延伸:在平日的活動中隨時指導幼兒構成良好的習慣。

幼兒園教案15

【設計思路】

在主題活動《可愛的魚類朋友》中,小朋友們對各種各樣的魚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他們還時常用身體動作來模仿小魚憨態可鞠的樣子,他們的這一表現讓我想起了我曾看到中央三臺播放過的一段幽默劇《釣魚》,因此,我爲孩子們剪輯了一段幽默詼諧的《匈牙利舞曲》音樂,讓小朋友們在樂曲聲中,用自己的動作和道具表現“魚”和“魚餌”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引導幼兒用各種動作和表情,創編和表現各種狀態下的魚和與之逗趣的魚餌,讓幼兒在韻律遊戲之中體驗到身體律動和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己幽默詼諧的身體動作表現“魚”和“魚餌”之間的.有趣故事。

2、能根據音樂的變化創編與之對應的逗趣動作,並能和同伴合作表演。

3、體驗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剪輯好的《匈牙利舞曲》音樂和《釣魚》幽默劇的表演;魚鉤頭飾10個,用舊塑料袋做成的魚胸飾10件。

2、小朋友看過幽默劇表演,有過合作表演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欣賞一段幽默劇《釣魚》的表演,初步感受《匈牙利舞曲》歡快活潑的音樂風格。

2、集體傾聽音樂,初步分辨各段音樂所表現的音樂形象,並進行舞蹈創編活動。

(1)、教師當魚餌,全體幼兒當魚,聽第一段音樂表演。重點啓發幼兒創編魚在各種狀態下的動作與表情。

(2)、請幾名幼兒當魚餌,其他幼兒當魚,聽第二段音樂表演。重點啓發幼兒創編魚餌的動作。(如果幼兒創編有難度,則遷移幼兒生活經驗,怎樣和朋友友好相處?怎樣關心和討好父母親人?等等。)

3、嘗試創編“魚”和“魚餌”相互逗趣、合作遊戲表演的動作。

(1)、請一半幼兒當魚,一半幼兒當魚餌,聽音樂合作表演。重點引導幼兒創編相互逗趣、互相合作的動作。

(2)、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和表演不同的遊戲結局,聽音樂表演。

4、集體表演音樂遊戲《釣魚》,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1)、幼兒自由結伴,聽音樂合作表演。

(2)、互換角色或重新選擇夥伴,聽音樂合作表演。

5、集體觀看央視播放的一段三人表演的幽默劇《釣魚》。引發幼兒下次參與《釣魚》系列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