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10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與活潑,樂意參與音樂活動。

2、學習2/4拍的節奏,能跟隨音樂進行節奏表演。

3、能準確的表現節奏的強弱、輕重等音樂要素,會相會合作、配合遊戲,體現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小毛驢》、杯子人手一個、杯子演奏視頻

活動過程

一、出示杯子,說說如何讓杯子發出好聽的`聲音。

1、出示杯子,請幼兒想象怎麼讓杯子發出聲音?(用杯子敲桌子、直接敲杯子、借用工具等等)

2、觀看杯子演奏視頻,說一說視頻中的杯子都是怎樣發出聲音的。

3、跟隨教師的節奏用杯子敲擊桌面,探討怎樣的聲音更好聽。

二、跟隨音樂,進行節奏遊戲。

1、完整播放音樂,請幼兒說說感受。

2、分段感受音樂,跟隨教師的節奏進行演奏。

3、強調重點節奏型,幼兒自由進行練習。

4、分組嘗試演奏完整音樂,說一說哪一組表演的更完整。

三、自由跟隨音樂,進行節奏表演。

邀請請所有幼兒進行完整演奏,可讓幼兒在家給長輩表演,提高幼兒自信。

活動反思:

《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藝術是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新疆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小毛驢》這首童謠詼諧、幽默、曲調歡快活潑,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選擇這節音樂課作爲節奏遊戲,就是讓幼兒通過學習能夠更好地感受和表現我國少數民族富有特色的音樂特點。杯子節奏遊戲作爲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在教學中着重發展幼兒的即興性、靈活性、創造性、參與性和合作,這節活動中各種杯子練習爲幼兒學習增添了濃厚的興趣。本次活動爲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會跟隨音樂進行節奏傳遞,相信幼兒會在合作中找到樂趣。不足之處:在拍攝視頻時可加入2-3位幼兒一起進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爲配合“遠離禽流感”的宣傳,我園設計了“病毒”這一科學活動,指在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

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2、初步瞭解(流感)病毒,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準備:顯微鏡、錄像、圖片、細菌標本、病毒示意圖、健康小衛士粘貼標誌(幼兒人數相等)。

3、初步瞭解預防禽流感的方法。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過程:

放錄像(兒童醫院門診及有關禽流感的報道)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爲什麼會生病?傳染的禽流感?----------幼:因爲感冒、怕冷、缺少鍛鍊……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病毒二、播放病毒有關資料

1、在顯微鏡下你看到了什麼?

幼:細菌?不知道是什麼……

2、你們觀察到的是病毒,那什麼是病毒呢?我們請醫學院的叔叔給我們講解一下好嗎?

三、醫生講解內容病毒是什麼?有什麼危害?病毒並不可怕,科學能戰勝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麼?

小結:科學家本領真大,發現了這麼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沒有想過爲了人類的.健康,也做一個科學家呢?我們應該怎麼做?

幼:不許禽流感病毒進入我們身體內、多鍛鍊、開窗、不到疫區、大預防針……幼兒製作宣傳圖片。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怎樣來預防禽流感的傳播,其他的人還不道,你想用什麼辦法來告訴他們?(討論:可以給他們看圖片,給他們看預防禽流感的錄象,可以直接說給他們聽……)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有圖片有筆請你們來做宣傳廣告,告訴大家怎樣預防禽流感,好嗎?(分組合作宣傳圖)結束:現在讓我們來做健康小衛士,每個小朋友貼上標誌,讓我們去告訴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兒拿着宣傳畫出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三段體的變化過程,能根據音樂節奏和樂曲創編動作。

2、瞭解肥胖的危害和保持健康體型的好方法。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重點難點

1、難以明顯分清《瑞典狂想曲》三段體變化。

2、創編較完整的動作。

活動準備

1、樂曲《瑞典狂想曲》。

2、胖、瘦鴨媽媽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

1、出示胖鴨媽媽的圖片並且以鴨媽媽變胖的故事導入。

2、引導孩子們想辦法給鴨媽媽減肥。

二、分段欣賞《瑞典狂想曲》

1、播放曲目A段,幼兒邊聽音樂邊想象並且模仿胖鴨媽媽的樣子。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由地跟隨音樂節奏表現鴨媽媽可能做的各種健身運動。

3、播放曲目B段,鴨媽媽胖得走不動了,怎麼辦?模仿並且給它想辦法減肥。

4、播放曲目C段,出示瘦鴨媽媽的圖片,運動堅持下來了,最後鴨媽媽變瘦了,幼兒根據最後一段節奏表現瘦鴨媽媽輕快的動作。

三、交流討論

1、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2、啓發幼兒相互交流:肥胖有哪些危害?小朋友應該怎樣保持健康體形。

四、延伸活動

自行分組根據音樂創編舞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創編歌曲,鞏固對附點音符和跳音的理解。
  2、啓發幼兒用多種方式,重點是運用繪畫的方式記憶歌詞,鼓勵幼兒的個人獨創性。
  3、激發幼兒與同伴積極合作、互相幫助、快樂分享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積極思維;幼兒已學過歌曲“爲什麼”。
  2、物質準備:錄好的歌曲伴奏帶、錄音機、幼兒操作板四塊。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傾聽歌曲,比較這首“爲什麼”與原來學過的.“爲什麼”的不同之處。
  1、教師演唱後提問:這首歌熟悉嗎?爲什麼?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一樣嗎?
  2、教師用手式和動作幫助幼兒鞏固對附點音符和跳音理解。

二、啓發幼兒用經驗遷移的方式學會新歌。
  1、提問:我們可以用什麼好辦法來記住歌曲中的小問題呢?
  2、嘗試用幼兒想出來的辦法記憶歌詞並演唱。

三、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合作,創編歌曲。
  1、討論:小朋友,平時你們在生活中會有哪些問題呢?
  2、引導幼兒合作的進行歌曲創編。
  要求:4個好朋友爲一組、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畫下來、小組看圖演唱時要與音樂的節奏一致,唱好附點音和跳音。

四、師生分享創編的歌曲與快樂。
  1、各小組表演自己創編的歌曲,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經驗的分享與互學。
  2、根據幼兒創編情況,師生共同商議進一步完善的辦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內容,唱準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2.能在間奏處做簡單的買書動作,並用歡快的聲音唱出買書時開心的情緒。

3.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知道節約用錢。

活動準備

《買書》圖譜、《買書》音樂、

活動建議

一、熟悉歌曲,通過節奏卡瞭解附點音符。

1.出示紅包,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這是什麼?過年的時候,我們每個小 朋友都拿到了壓歲錢,你們的壓歲錢會用來買什 麼?

小結:壓歲錢可以用來買很多的東西

例如: 小朋友喜歡的玩具、圖書。

2.觀察節奏卡,瞭解附點音符的特點。

提問:仔細觀察一下你手中的'節奏卡,你能打出這個節奏來嗎?能把要用壓歲錢買的東西用這個節奏來說嗎?(買了一小畫筆……)

二、瞭解歌詞,引導幼兒在間奏處用動作表演。

1.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初步瞭解歌詞。

提問:你們知道有些小朋友拿到壓歲錢後是怎麼花的呀?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買書》。

提問:姥姥給了壓歲錢,心情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在間奏處設計動作進行表演。提問:去書店買了什麼,心情怎麼樣?你能用動作表現一下你買書時的心情嗎?

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動作,並將動作表現在歌曲間奏處。

三、引導幼兒創編歌曲,知道正確使用壓歲錢。

提問:如果以後你們再拿到壓歲錢,想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些什麼呢?

師:一起跟着老師演唱這首歌曲。

小結:小朋友,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了很多有用的東西。但是,也要知道壓歲錢也得來不易

不要浪費,做一個節約用錢的好孩子。

四、延伸活動,請幼兒到表演區與同伴合作進行創編。

附:歌曲

買書

1=C 4/4荃田 詞

嘉評 曲

3 5 6 56︱i i6 5(56︱i2i6 5)︱3 5 6 56︱5 53 2(23︱

姥姥給 了 壓歲錢,我和媽媽 逛書店。

5653 2︱1﹒ 2 3 3 ︱5652 3︱5652 36︱56533︱

買 了一摞 小畫 書,

5 ii6 5︱3 32 1 ︱ii6 5 53 ︱ii6 5 ︱裏面的故事 真精 彩。 哎喲 喲, 哎 喲 哎。5ii6 5︱3 0︱5 22 3 2︱ 1 0︱

裏面的故事, 真 呀麼 真精 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形狀及顏色的對稱關係。

2、理解對稱的含義並且會進行找對稱的操作。

3、正確判斷對稱圖形,完成練習。

活動準備:

1.具有對稱特點的物品

2.做題的對稱卡掛圖及各類各色圖形

3.各種圖形用一紙袋子裝好,幼兒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一、感知對稱

1.故事引入:春天來了,花園裏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這時,飄來一片烏雲,蝴蝶都拍拍翅膀準備回家。忽然,蝴蝶叫了起來:"我丟了一隻翅膀,飛不起來了!"(把紙製的蝴蝶的半隻翅膀佈置在背景圖上)雨越下越大,誰願意幫助他找到另一隻翅膀呢?

2.請個別幼兒爲背景圖上的蝴蝶的翅膀配對。

3.展示配好對的.翅膀,並說明配對的理由(從顏色、形狀、大小一樣)。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小結出這些圖形的特點:對摺左右兩邊都相同,把它疊在一起,會重合)教師小結:像這種對摺後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 如蝴蝶,都有一條中心線,它們左右兩邊的大小、顏色、形狀完全相同,我們把它們叫做"對稱"。

二、找對稱

1.師出示某圖形的一半,請幼兒找到它的另一半來拼一拼。

2.師:其實人的身體很多地方也是對稱的?大家找找看。那麼動作可以對稱嗎?(請小朋友指出並做動作。)

3.我們還見過哪些東西是對稱的呢?(門窗、蜜蜂、蜻蜓、蝴蝶、書本、衣服、心形、梯形、手掌、臉、飛機翅膀、車輪等)

三、練習判斷書中的幾組圖(出示自制掛圖),看看哪組圖是對稱圖形,是就在下面的方框中打上"√"

四、遊戲紙袋中的各類圖形倒出來,分別找找有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在桌子上拼一拼,師巡視指導。

五、佈置作業完成書後的練習(P20)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培養了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有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

在製作過程中,讓幼兒體驗到變廢爲寶的樂趣,增進幼兒間的友誼增加幼兒與教師的情感。

享受制作的樂趣,感受合作的力量,體驗創造的魅力,通過紙杯再利用滲透環保意識。

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紙杯花的`製作方法。

難點:掌握分割、組合等基本的製作技巧並有所創新。

活動準備

1:一次性紙杯。

2:繪畫和裝飾材料:油畫棒、膠水、彩紙、剪刀、毛線、假花、羽毛、小亮片、樹葉、雙面膠、皺紋紙。

3:老師製作的範例。

教學反思

紙杯花的製作讓幼兒學習了撕、剪、折、貼等技巧的運用,培養幼兒友好的合作能力,並體驗合作成功的愉快心情,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在活動中,利用貼近幼兒生活、感興趣的事物作爲素材,讓幼兒用學過的技能進行美術創作。在活動中我注重了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啓發幼兒與夥伴同設計互相欣賞,進一步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悅。在活動中幼兒的合作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是幼兒處於互相商量、互相合、互相協調的氣氛中,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了主動發展。在相互粘貼中發現新的創新,讓幼兒發揮最大的潛能。在活動中還有不足之處,主要是在師幼互動關係中處理的不給完美,如在讓幼兒欣賞各種紙杯花的過程中,孩子們都想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師沒有照顧的所有幼兒的需要。教師在活動中與幼兒的關係是平等的,活動應該成爲師幼之間共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正文:雪花飄飄(大班體育教案)

雪花飄飄 (體育)大班

目標:

1 練習原地向上縱跳拋物。

2 活動中會聽信號按要求活動。

準備:

1 組織幼兒製作雪花。

幼兒按意願將紙(如掛曆、報紙、美工活動剩下的邊料)剪成或撕成各種長條或花邊,當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 教師使用的籮筐、鈴鼓等。

過程:

1 開展遊戲“雪花飄飄”。

(1)每個幼兒向上縱跳的`同時,將“雪花”拋向空中,然後盡力接住。比一比誰拋得高、接得準、接住的次數多。

(2)幼兒自由結伴,一人拋“雪花”,一人接,然後互換角色進行遊戲,看誰拋得高、接住的次數多。

教師注意觀察體力教弱的幼兒,與其結伴遊戲,鼓勵他們用力向上拋。

2 師幼共同開展遊戲“風兒與雪花”。

(1)幼兒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師扮“風婆婆”或“風爺爺”,搖動鈴鼓。引導幼兒根據鈴鼓聲的速度、音量變化,在場地內慢跑、快跑、快走,隨着漸弱的鈴鼓聲慢慢原地蹲下來。

(2)幼兒熟悉遊戲後,可請個別幼兒扮“風婆婆”或“風爺爺”,幼兒繼續遊戲。

3 組織幼兒玩“掃雪花”的遊戲。

教師扮“掃雪人”,幼兒扮“小雪花”。掃到哪片“小雪花”,哪個幼兒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籮筐內,留作下次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現只有是鏤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3、體驗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知識和本領的愉悅情感。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準備:

記錄卡、幼兒用筆吸管、筷子、花片、積木、漏勺、勺子、肥皂水視平轉換儀磁帶錄音機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在《吹泡泡》的音樂中,一起進入活動室。

師:我們都很喜歡吹泡泡,那可愛的泡泡們在陽光下五顏六色,

大大小小,真漂亮呀!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吹泡泡吧!

2、出示各種材料,並討論。

(1)師:平時,我們都是用吹泡器來吹泡泡的,可是今天,大家一起來看看,我給你們準備了什麼呀?

(2)出示記錄卡,幼兒猜想。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張記錄卡,並把這些材料畫在了卡上,請大家一起來猜猜,你覺得可以吹出泡泡的,就在“猜一猜”這一個格子裏打上勾勾,覺得不可以的就打上叉叉。

3、幼兒猜測,教師巡迴指導。

4、討論、介紹幼兒想法。

(1)師:誰來介紹自己的猜想?請一到兩名幼兒上臺介紹。

(2)師:你爲什麼這麼想呢?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猜想?

(3)師生共同討論,並統計在教師的記錄卡上。

師:我們一起來侃侃,你認爲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計各個材料)

二、幼兒操作。

師: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老師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去試試!

1、請大家拿着你的記錄卡,把每一樣材料都去試一試,並且馬上把結果記錄在“試一試“這一格內。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

3、比較猜測和嘗試後的結果。

(1)師:誰願意來和大家分享你操作後的結果?

有沒有不一樣的結果?

請有持不同意見的幼兒上來再次操作比較。

(2)師生再次討論,統計在教師記錄卡上。

師:在我們小朋友操作了過後,你覺得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計各個材料)

三、總結

1、誰來告訴我,你發現在這些材料中,那些可以吹出泡泡呢?他們有什麼特點嗎?

教師總結: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有洞洞,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個名字,我們叫它“鏤空”。因爲它鏤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來。

2、結束部分。

師: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大家看看它們能吹出泡泡嗎?爲什麼?

想知道它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麼?我們一起到戶外去試試看吧!

在音樂《吹泡泡》中跳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一、探究發現不同的紙在水中的變化,感知紙的吸水性。

二、學習耐心、細緻的觀察實驗中發生的現象。

三、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四、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一、教具:四種紙的展板、大記錄表、塑料紙、鈕釦面膜紙。

二、學具:紙娃娃若干、幼兒記錄表、透明水盆、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一)出示四種紙的展板,認識紙。

教師提問:我們每天都會碰到各種紙,看看這裏有些什麼紙?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這些紙?

(二)小結: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餐巾紙、報紙、繪畫紙和牛奶盒紙。

過渡:我用這四種紙做了四個紙娃娃。你們看!今天紙娃娃們要做潛水運動員。

教師提問:你們猜誰會"潛水"?爲什麼?

二、動手實驗。

(一)介紹材料:每桌有一個透明塑料箱,四個不同材質的紙娃娃,一份小記錄表。

(二)幼兒做實驗,教師觀察。

三、分享交流實驗結果。

(一)提問:紙娃娃放在水中有什麼變化?

(二)各組幼兒分享自己的實驗結果。

小結:原來不同的紙吸水性也不同,餐巾紙最容易吸水最會潛水,牛奶盒紙最不容易吸水最不會潛水,報紙和繪畫紙也會吸水,但是吸水的時間會長一點。

四、延伸活動,瞭解不同紙的'作用和好處。

(一)由紙娃娃吵架引出面膜紙和塑料紙的對比實驗。

(二)小結:不管是吸水性強的紙還是吸水性弱的紙,它們各有各的好處,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

五、延伸結束。

請幼兒再找找不同的紙,拿到活動室來做實驗。

活動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