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9K 次

作爲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不同的遊戲情境中用語言清楚表述四季的主要特徵。

2、參與制定遊戲規則,體驗語言遊戲的樂趣。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根據自己的經驗,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四季的特點。

2、難點:遵守遊戲規則,在遊戲的情境中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自制四季拼圖l遊戲轉盤,在圓盤上劃分四格,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自制記分牌四個。

自制冠軍隊旗幟。

2、經驗準備:

●活動前收集有關一年四季不同特徵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遊戲:拼拼樂

1、介紹四季拼圖遊戲教師:今天,曹老師要請你們做一個拼圖遊戲。請你們每位小朋友到托盤裏隨意拿一塊拼圖並根據拼圖底版上的提示來進行拼圖,拼好以後請你們說說拼圖裏有些什麼?(發現了什麼?是什麼季節?)

2、幼兒自由操作

3、猜季節

4、說說有關於每個季節的特徵教師:在這個四個季節中,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說說你們的理由?

5、教師根據每組幼兒的回答結果,分季節進行小結教師預設問題:

◆春天裏哪些花開了?

◆春風吹過,柳條會怎麼樣?

◆經過幾場春雨,春筍發生什麼變化?

教師小結:春天到了,柳樹長出了嫩芽,一陣微風吹過,柳條隨着春風輕輕擺動,春雨淅淅沙沙地唱着歌,小草偷偷地從草地裏鑽出來,花兒們露出了笑臉,一陣小朋友開開心心地春遊去。

◆夏天到了,可以吃哪些好吃的東西?

◆哪些昆蟲會發出鳴叫聲?

教師小結:夏天到了,美麗的荷花開了;知了不停地在樹上知了知了地叫,小朋友們在樹蔭下乘涼,吃冰激凌,愜意極了。

◆秋天,農民伯伯會做些什麼?

◆樹葉會發生什麼變化?

教師小結:秋天到了,菊花開了;楓樹林裏的楓樹飄落下來,隨着風兒跳起了舞,小朋友一起和落葉做遊戲。

◆冬天到了,哪些樹不怕寒冷?

◆人們在冬天會做些什麼?

教師小結:冬天到了,雪花慢慢從天空中飄下來,蓋在了樹上,彷彿給樹葉寶寶穿上了一件白棉襖;小朋友們快樂地在廣場上堆雪人……一年有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特徵,四個季節不斷地輪換着。

二、遊戲:四季轉盤

1、第一次遊戲教師:這是什麼?(大轉盤)。看,曹老師把四個字貼上去,你們認識這四個字嗎?(出示春、夏、秋、冬)給這個大轉盤取個名字吧。(引導幼兒名字要起得短些會更加好說)

(1)、教師交代遊戲的方法:

教師:一年四個季節,所以這個遊戲要分成四組,每組爲三個小朋友。怎麼分呢?請剛纔拼同一副拼圖的小朋友爲一組,坐到你們剛纔拼圖的那張桌子後面,商量一下自己小組的名稱。(幼兒尋找坐位,分成春之隊、夏之隊、秋之隊、冬之隊……)遊戲有一個要求:每組選一名小朋友上來旋轉大轉盤,如果當大轉盤轉到"春"字的時候,請這小朋友要學說一句話:…天去,…天來;再請每組的另外兩位小朋友接着說說:春天到了有些什麼?既然是分組遊戲,我們要進行記分,第一個旋轉轉盤的小朋友如果說對了…天去,…天來就加一分,後來兩個小朋友也接的對了也各加一分。記分需要什麼?曹老師爲你們每組準備了一個記分牌幫助你們記錄每一次遊戲的得分。

(2)、幼兒討論遊戲的規則●組織幼兒討論:三人如何合作進行遊戲。

教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商量,誰來旋轉大轉盤、另外兩個小朋友誰先說,誰後說。

(3)、進行第一次遊戲:由春天組開始

(4)、幫助幼兒記錄分數教師:由於這是第一次遊戲,你們的經驗還不夠豐富,所以這次遊戲由我來做評委爲你們評分。(教師根據每組幼兒的回答情況即時加分)

(5)、教師小結教師:在第一次的遊戲中,老師發現有的組得了三分是因爲他們第一個小朋友四季的順序也說對了,後面兩位小朋友接的話也接的正確,但有的組……希望每組加油。

2、第二次遊戲教師:第一次遊戲是從春天組開始的,這次遊戲從哪組開始(夏天組),夏天去秋天來請秋天組的`小朋友來做評委,爲其他小組的遊戲結果進行評分。遊戲的規則和第一次不同,先請一位小朋友旋轉大轉盤,當大轉盤停到哪個季節的時候,請兩外兩名小朋友說說該季節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同樣給幼兒一分鐘的時間討論誰轉轉盤,誰先說誰後說,提示幼兒輪流進行。特別是秋天組的小朋友邀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做評委爲夏天組翻記分牌)

3、第三次遊戲

(1)、教師交代遊戲的方法:

教師:這次遊戲我們要增加難度,也請每組選一名小朋友旋轉大轉盤,如果當大轉盤轉到"夏"字的時候,請這名小朋友說一說:…天去,…天來;再請每組的其餘兩位小朋友,一個接着說:在什麼地方,另一個說:做什麼事情?和第一次遊戲一樣,第一個小朋友說的四季順序正確得一分,另外兩位小朋友接的正確也各得一分。(第三次遊戲如果有哪一組回答不出可以進行搶答,搶答對可以加一分,搶答錯扣一分)

(2)、幼兒討論遊戲的規則●組織幼兒討論:三人如何合作進行遊戲(可換一名小朋友上去旋轉大轉盤與評委)

(3)、進行第三次遊戲

(4)、幼兒進行評分三、遊戲結束爲冠軍隊頒冠軍旗。

活動反思:

第一:遊戲內容的調整遊戲一:四季接龍教師交代遊戲方法: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今天,我們就圍繞了四季來做遊戲。首先,請你們自由分成四組,分好組以後,請推選一名代表到曹老師來抽一張卡片,如果是抽到是"春"字卡片,即爲"春天組",就要一個接着一個說說春天裏有什麼?可以做些什麼事情?那麼抽到"夏"字的,即爲"夏天組",一個接一個說說夏天裏有些什麼?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以此類推,進行接龍遊戲。看哪一組的哪個小朋友說的又快又正確並能堅持到最後。獲勝隊即得一分。

遊戲二:四季九宮格教師交代遊戲的方法:看到這個四季九宮格嗎?裏面藏着許多有關四季的小卡片!請你們每一組的小朋友派一名代表上來挑選一道算式題並當場計算出結果,得一分;第二個小朋友根據答案的結果來"敲"打相對應的九宮格"數字"把裏面的小卡片取出來不得分;第三個小朋友請你根據這張小卡片上的提示來說一句話得一分。教師給予幼兒一分鐘的時間來進行討論,分工合作進行遊戲。

遊戲三:四季轉盤教師交代遊戲的方法:這次遊戲我們要增加難度,也請每組選一名小朋友旋轉大轉盤,如果當大轉盤轉到"夏"字的時候,請這名小朋友說一說:…天去,…天來;再請每組的其餘兩位小朋友,一個接着說:在什麼地方,另一個說:做什麼事情?(第三次遊戲如果有哪一組回答不出可以進行搶答,搶答對可以加一分,搶答錯扣一分)幼兒討論遊戲的規則第二:遊戲中教師指導策略的調整在前一次的遊戲活動中,許多遊戲的規則都是教師幫助幼兒硬性規定的,幼兒顯得比較被動,及時獲獎後也沒有感到很興奮。而在這一次的遊戲中,我積極鼓勵幼兒自主來商量討論、分配角色來進行遊戲。特別是在評分的過程中,幼兒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如:幼兒討論遊戲的規則時引導幼兒討論:三人如何合作進行遊戲(可換一名小朋友上去旋轉大轉盤與評委)

小百科: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現的四個季節,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個月。一年四季是因爲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而形成的。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地球南北緯23°26′之間往返移動的週年變化,從而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造成了各地獲得太陽能量多少的季節變化,於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發現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重量不同下落的路線不同;同一物體大小、形狀不同,下落的路線也不同。

2、能用直線和曲線來記錄重的和輕的物體下落時的`路線。

3、仔細觀察事物,主動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紙飛機、竹蜻蜓、積木、彩紙、手工紙、蠟筆、作業紙、沙包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1、幼兒自由玩竹蜻蜓和紙飛機,提出問題:竹蜻蜓和飛機開始在哪裏飛行?最後又落在哪裏?

2、 討論:它們飛到天上,爲什麼會落下來?

3、 知識點:地球有引力,所以物體會落下來。

4、 所有的物體都會下落嗎?

二、幼兒實踐

1、問題:它們下落的速度一樣嗎?爲什麼?(重的快、輕的慢)

2、你可以用不同的線來畫出他們下落的路線嗎?

3、你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表示這些物體下落的路線?

三、探索發現

1、如何讓兩張一樣大的紙走不同的路線(直線、曲線)

2、知識點: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路線不同。

[活動延伸]

沒有引力會怎樣?(觀看視頻)瞭解宇航員是怎樣在太空生活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互相團結合作的精神。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3、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4、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平坦的場地。

2、讓幼兒在場地做鑽的動作。

活動玩法:

三個幼兒各自把雙手交叉拉好,其中兩個幼兒左手壓右手拉好,另一幼兒右手壓左手再拉另兩個人的'手,互相拉好手後,先套標①的人,再套標②的人,最後套標③的人,邊套邊說歌謠。套人的兩個幼兒套完後要蹲下,被套者用腳跨出手臂。然後大家站起來套另一個人。

活動規則:

遊戲過程中不得鬆手,必須按規定順序動作進行。

提活動示:

此遊戲適合中、大班幼兒玩。

[附]歌謠:切切察察切切察,我是織布的小行家,心靈手巧織布忙,白布花布堆滿架。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幼兒能熟練哼唱出樂曲,跟着樂曲做動作,但本次活動因爲主要是創編動作,由於幼兒對織布顯得很陌生,沒有生活經驗,所以創編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幾乎編不出什麼動作,全是老師教,幼兒模仿,不過幼兒在聽音樂做動作時,還是非常感興趣,動作做得很準確到位,比較整齊,課堂氣氛較好。老師能帶領幼兒用動作表現整首歌,幼兒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絕大部分幼兒都能沉浸在音樂的氛圍中,做到聲情並茂,是比較成功的一次活動。

小百科:手織布的織造工藝極爲複雜,從採棉紡線到上機織布經軋花、彈花、紡線、打線、漿染、沌線、落線、經線、刷線、作綜、闖杼、掏綜、吊機子、栓布、織布、了機等大小72道工序,全部採用純手工工藝。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懂得學習本領需要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成功。(重點目標)

2、能大方自信的說出自己的外貌特點,展示自己的本領,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在學習本領時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愛和鼓勵,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

瞭解每位幼兒的本領,並請幼兒準備才藝展示。

視頻、音樂、攝像設備等。

活動過程:

一、採用遊戲激趣法,引導幼兒說出漫畫人物的外形特點及他們的本領。

二、採用交流展示法和讚賞激勵法,引導幼兒大方、自信的說出自己的外貌特徵、展示自己的本領,感受自己很棒,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1)採用小遊戲“快樂大搜索”,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外貌特徵。

(2)鼓勵幼兒自信的說出自己的.本領。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本領。

三、採用觀察分析法和設疑提問法,通過觀看《鷹爸爸和小鷹》的動畫視頻,引導幼兒懂得學習本領需要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成功,同時也離不開周 圍人對自己的幫助、支持和鼓勵。

1、分三段播放動畫視頻。

第一段重點提問:小鷹爲什麼要學飛?它學會飛了嗎?爲什麼?

第二段重點提問:鷹爸爸對小鷹做了什麼?爲什麼要把小鷹推下去?

爸爸把小鷹推下去,發生了什麼事?

第三段重點提問:這次小鷹爲什麼會飛了?

這次小鷹爲什麼能勇敢的跳下去?

2、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學習本領時是怎樣克服困難的,得到過誰的幫助和鼓勵。

四、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謝之情。

1、觀看錄像,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媽媽在學本領中對自己的期望。

2、鼓勵幼兒充滿自信、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並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謝之情,鼓勵幼兒學好本領,樹立自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能根據物體的特徵分類,並說出分類後的總數。

2 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3 鞏固有關蜜蜂的知識。樂於助人,體現活動的快樂,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圖形卡片、標記卡片、掛圖,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按圖形標記入座

今天我們要乘車去小蜜蜂家做客,請大家看清自己的車票,找到座位。(出示形狀標記,幼兒對照自己手上的圖形入座。)

2鞏固有關蜜蜂的知識。

小蜜蜂的房子有點特別,你們還記得是什麼樣子的嗎?(許多六邊形組成)爲什麼要做成六邊形而不是別的形狀呢?(節省材料、節省空間、牢固)是呀,我們人類受到蜂窩的啓發,把飛機的機翼、航天飛機的外殼做成蜂窩狀,又結實又輕巧。

3 勇闖圖形屋

蜜蜂的家到了,怎麼不見它們來迎接咱們?(兩名幼兒扮蜜蜂變哭邊上)小蜜蜂,你們怎麼哭了?出什麼事啦?(蜜蜂:我們的.王后被圖形魔法師抓走了,這可怎麼辦呀?)蜜蜂和螞蟻一樣,一個窩裏只有一位王后負責生寶寶,現在它們的王后被抓走了,咱們該怎麼做呢?(幫助蜜蜂救出王后)好,咱們去看看王后到底被關在哪裏。(出示掛圖)王后就關在這座圖形屋裏,只要我們順利走過圖形大道,就可以救出王后了。不過,必須按照路牌上的順序走才行。(出示標記卡片,幼兒根據標記找到相應圖形卡片,找對則出現笑臉圖案,錯誤則出現哭臉圖案)我們成功啦!小朋友們真棒!你們看,圖形屋的門開了,蜜蜂王后救出來了。(歌曲《小蜜蜂》伴奏中,集體做蜜蜂飛舞慶祝勝利)

4 填寫邀請書

王后:謝謝大家救了我,我有一件小禮物要送給大家(出示操作材料)這是我從圖形屋帶回來的彩色小圖形,請大家按照邀請書上的標記分一分、數一數,誰能正確填寫這張邀請書,就可以成爲我們蜜蜂王國的榮譽居民。(出示邀請書放大圖)這張邀請書真特別,設計成了蜂窩的形狀,我們來看一看上邊的標記吧(集體完成1-2格)大家明白該怎麼填了嗎?現在開始吧。(幼兒操作,完成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愛。

2、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3、學會如何接受愛和對待愛,並用動作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愛。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重點難點:

1、願意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2、願意用動作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愛。

活動準備:

《逃家小兔》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現在我給大家介紹兩位新朋友,(出示課件圖片)(兔媽媽和兔寶寶)

二、理解故事

(播放背景音樂)一天,兔寶寶對媽媽說自己要逃走了。

1、師:你們想兔媽媽聽了小兔的話,媽媽會怎麼辦呢?媽媽會說些什麼呢?

2、師:小朋友,你們想過要離家出走嗎?爲什麼呀?

師:如果你們出走了,媽媽也會去追你的,因爲你也是她的小寶貝呀!

3、師:小兔子可不想被媽媽追上,他說:“如果你來追我,我就要變成溪裏的小魚,遊得遠遠的。”

提問:這下子兔媽媽該怎麼辦纔好呢?(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說說自己的想法。)

出示課件一

師提問:仔細看看這幅圖,兔媽媽在幹什麼?

她用什麼做誘餌的?爲什麼要用胡蘿蔔做誘餌呢?

總結:兔媽媽知道它的寶寶最喜歡吃胡蘿蔔了,這根紅紅的胡蘿蔔中藏着媽媽對寶寶滿滿的愛呢!

4、師:可是小兔子不想被媽媽抓住,所以他說:“如果你變成捕魚的人,我就要變成小花,躲在花園裏。”

提問:小兔變成小花,媽媽該怎麼辦呢?(幼兒自由想象)

播放課件二

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小花,我就變成園丁,我還是會找到你。”

師:看看兔媽媽拿着一些什麼東西?爲什麼要拿小草?

總結:兔媽媽知道它的寶寶也很喜歡吃小草,這些青草中也藏着媽媽濃濃的愛呢!”

5、師:可是小兔子還是不想被媽媽抓住,所以他說:“如果你變成園丁找到了我,我就要變成小鳥,飛得遠遠的。”

提問:這時,媽媽會變成什麼呢?爲什麼?

播放課件三

你找到兔媽媽了嗎?她變成了什麼?爲什麼要變成大樹?(幼兒自由說)

兔媽媽也是這樣想的嗎,我們一起來聽聽。

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小鳥,飛得遠遠的,我就變成樹,好讓你飛回家。”

總結:“因爲樹是小鳥的家,不管小鳥飛的再遠都還是要回到家的。

6、師:兔寶寶和媽媽越聊越開心,他說:“如果你變成樹,我就變成小帆船,飄得遠遠的。”

提問:這回兔媽媽又會想出什麼辦法呢?爲什麼?

播放課件四

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小帆船,我就變成風,把你吹到你想去的地方。”

提問:兔媽媽爲什麼要變成風?風和帆船有什麼關係?

師:“因爲風能幫助帆船前進,帆船離開了風就不能行駛,小兔子還是離不開媽媽的幫助啊!”

7、師:小兔還是不甘心,她說:“如果你變成風,把我吹走,我就要變成馬戲團裏的空中飛人,飛得高高的。”

提問:媽媽聽了,又會怎麼說呢?爲什麼?兔媽媽可有辦法了。

播放課件五

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空中飛人,我就變成走鋼絲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提問:孩子們,看到兔媽媽走在細細的鋼絲上,你心裏怎麼想?你們敢走鋼絲嗎?

總結:鋼絲多細啊,而且很高很高,走在上面多危險啊!其實兔媽媽是很害怕的,但是兔媽媽爲了能遇到自己的寶寶,還是冒着危險走在細細的鋼絲上。

8、師:小朋友,如果你是小兔子,這時你還想逃走嗎?爲什麼?

播放課件六

小兔說:“天哪!我不如就待在這裏,做你的小寶貝吧。”

播放課件七

媽媽說:“那就這麼辦吧,來根紅蘿蔔吧!”

師:這個故事好聽嗎?它的`名字叫《逃家小兔》。

三、激發幼兒對自己媽媽的愛

1、兔媽媽爲什麼一次又一次去追小兔子呢?

2、兔媽媽那麼愛自己的寶寶,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是怎麼愛你的?

3、媽媽這麼愛我們,她們的愛就像彩虹一樣美。我們身邊爸爸、媽媽、許許多多的人對我們的愛都很美,讓我們聽一首好聽的音樂感受一下我們身邊這麼濃的愛吧!播放課件,歌表演《彩虹的約定》。

4、我們的家人都這麼愛我們,你們愛她們嗎?現在你想對她們說些什麼呢?請找到你的家人,把你們對她們的愛也大聲的說出來。

四、活動結束。

案例反思:

一、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在第一個活動環節中,首先我在輕柔的音樂聲中呈現給幼兒一幅兔寶寶和兔媽媽溫馨的家的畫面,請幼兒猜猜它們是什麼關係?讓幼兒談談看到這樣的畫面的感受時體驗出一種溫馨的味道,加上恰到好處的輕柔音樂,爲整個活動奠定一個溫暖柔和的情感基調。

二、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愛的情感。

我把整個故事用課件分段講述呈現給幼兒。通過故事情節的發展,層層遞進的提問,孩子已經深深感受到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愛。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

在教學活動中,所提供的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充分作用於幼兒的眼和耳,促進思維發展。而且視聽覺的結合,打破單一、枯燥的教師說幼兒聽的模式,使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生動形象性,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這個活動中,我藉助輕音樂配上圖畫書,用既寫實又浪漫的美麗畫面,充分挑起孩子們的興奮神經,使幼兒樂於去觀察畫面,並且非常享受表達的樂趣。

三、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情感教育。

問題“兔媽媽爲什麼一次又一次去追小兔子呢?兔媽媽那麼愛自己的寶寶,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是怎麼愛你的?”讓幼兒通過回憶現實生活中媽媽對自己愛的不同方式,獲得切實的情感體驗。

激起幼兒願意以歌表演的方式表達對媽媽及家人的愛,也再次體驗了家人的愛,歌表演《彩虹的約定》把活動推向了**。

最後我問孩子“我們的家人都這麼愛我們,你們愛她們嗎?現在你想對她們說些什麼呢?”引導幼兒能接受愛的同時大膽表達愛。

鼓勵幼兒用最深情的語氣對自己的家人說一句:“媽媽(或其他親人),我愛你!”看着孩子們奔向自己的家人,幸福的依偎在家人的懷裏,用不同的方式表達着彼此之間的愛,其樂融融。

整個活動都在一個愛的氛圍中開展,孩子沉浸在不斷質疑、不斷思考之中感受着小兔的調皮、可愛,感受着兔媽媽無私的愛。當然活動中也難免有些小的缺憾,如:故事情節的教學稍嫌冗長,要控制好時間;儘量減少對多媒體的運用,進一步凸顯繪本的魅力,激發孩子自主閱讀繪本的慾望等等。

總之,活動中我能以孩子爲主體,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提問設計具有開放性,給孩子們留下了思考、探究和表達的空間。師幼互動非常充分有效,孩子們思維活躍,情緒高昂,非常投入,獲得了有效的發展,達到了教育目標。

活動背景:

《逃家小兔》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和愛與溫情的童話繪本故事,它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緻優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成。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故事通過小兔和媽媽的對話展開情節,孩子們通過猜猜、議議兔寶寶與媽媽之間的對話,深切地體會到媽媽對孩子深深的愛,能夠滿足孩子想象、創造、興趣的需要,對幼兒的情感教育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使自己愛媽媽的情感進一步昇華,從而在生活中學會感激、關愛媽媽,關愛家人,用語言和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通過想想、看看、說說、寫寫、畫畫,辨認各種筆,瞭解它的不同特性。

2、感受筆的發明在人們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3、探索、發現生活中筆的多樣性及特徵。

4、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常用的鉛筆、毛筆、粉筆、水筆等各種色畫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一幅五顏六色,色彩鮮豔的`彩筆畫,提示幼兒:這幅美麗的畫是用什麼筆畫成的?回答:彩筆,引出本課主題,《各種各樣的筆》。

二、基本部分。

觀察比較,激發幼兒對筆的興趣第一次嘗試:請幼兒介紹自己見過的筆(引導幼兒從外觀,作用,書寫特點等方面進行介紹)。

第二次嘗試:說說鉛筆、油筆、粉筆各有什麼不同。

1、鉛筆能削,筆跡可以用橡皮擦掉,幼兒常用它畫圖畫、寫字。

2、油筆不用削,筆跡不容易擦掉。

3、粉筆,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或教學用,易擦掉。

提問:除了這些筆,你還知道哪些筆,他們是用來做什麼的?

第三次嘗試:引導幼兒思考:假如你是小發明家,你想發明一支什麼樣的筆?(讓幼兒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或畫出來)。

第四次嘗試:教師簡單爲幼兒講神話故事《神筆馬良》讓幼兒加深對筆的印象。

第五次嘗試:學習兒歌《小鉛筆》

小小鉛筆細又長,身穿綵衣黑心腸,嘴巴尖尖會寫字,只見短來不見長。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筆是我們學習生活不可缺少的學習用品,是我們的好朋友,大家在使用時注意安全,鉛筆的鉛有毒,不應用舌頭舔。另外筆尖太尖,不要傷了自己和別人。

活動延伸:

全體幼兒合作,用各種筆畫一副意願畫,畫好後仔細看一看每種筆畫的畫,風格有什麼不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用自己的方式採訪老師、阿姨和同學。

2.體驗關心別人自己也會感到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小樹葉。

活動重點與難點

1.理解故事的內容。

2.用自己的方式採訪老師、阿姨和同學

活動過程

1.導入話題

出示小樹葉,引起幼兒興趣。

“我是一片小小的樹葉,長在一棵大樹上,今天,風兒輕輕地把我帶到這裏,讓我出去找找誰是快樂的,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嗎?”

逐一出示小動物圖片,引出小樹葉與他們的對話。

“小樹葉問小鳥:‘小鳥你快樂嗎?’小鳥說:‘我給大家帶去美妙的歌聲,大家喜歡我,我很快樂!”

“小樹葉問青蛙:‘小青蛙你快樂嗎?’小青蛙說:‘我在河裏捉害蟲,我很快樂!”

“小樹葉問小狗:‘小狗你快樂嗎?’小狗說:‘我爲主人看門,我很快樂!’”

2.分析討論,引起情感共鳴

“爲什麼這些小動物是快樂的'呢?”

“你們快樂嗎?你知道老師、阿姨快樂嗎?”

3.幼兒現場採訪,瞭解別人的快樂:

採訪問題: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感到快樂嗎?

每位幼兒可以採訪別人,也可以接受別人的採訪。

4.幼兒集體分享交流採訪結果:

請幼兒互相交流採訪的結果。

引導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的道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勇敢面對困難,積極戰勝困難的情感。

2、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困難,相互合作的精神,感受成功的喜悅。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活動準備:

圖片、投影儀、鈴鐺、繩子、小動物娃娃、梯子、桌子、椅子、掃把、晾衣杆等。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蝸牛和黃鸝鳥》進入教室

二、傾聽故事《小蝸牛爬高牆》,並討論。

1、 蝸牛爬上高牆了嗎?他爬牆的時候碰到了什麼事情?小蝸牛又是怎麼做的呢?

2、 小朋友們遇到過困難嗎?遇到過什麼困難呢?

3、你遇到困難,你是怎麼解決的?(請別人幫忙,堅持,試一試)

三、挑戰遊戲

1、過繩子游戲。鼓勵幼兒嘗試解決困難。

(1) 幼兒嘗試過繩子,並找出不成功的原因。

(2) 鼓勵沒有成功的孩子再試一次。

(3) 增加難度鼓勵幼兒想辦法克服困難。

2、爬高取物。

分4組,兩次進行取物。並請孩子記錄。

四、總結。

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大家要積極面對困難,動腦子戰勝困難,我們會越來越棒的。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緊緊圍繞目標進行,與幼兒共同參與,師幼關係融洽、自然、溫馨。每個環節都有適當小結。老師的角色在不斷的變化,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故事中,從蝸牛戰勝困難到小朋友面對困難積極的態度。過繩子游戲中,體現了心理課遞進強化的原則,從嘗試——找出問題——再嘗試——鼓勵——增大難度。在後半部分:爬高取物,對孩子來說,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務,引導孩子的合作與遇到困難積極解決,進一步深化了我們的孩子獲得戰勝困難、成功的體驗。

孩子對故事很專注,並能很好的理解了故事,我引導孩子積極討論,讓孩子自己說出遇到的困難。並自己總結遇到困難的解決方法,但是從談話中可以看出,孩子對困難的理解還不是很深。我就想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讓孩子強化困難的概念,積極積累經驗。

在過繩子活動中,我積極調動孩子的情緒,但是觀察得還不夠仔細,對個別孩子的關注和引導方面存在着一些問題,比如,過繩子時,有個別孩子沒有去試到,我沒有發現;當孩子說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時候,我沒有及時利用;對於孩子用不同方法過繩子的引導不夠到位,以至於孩子基本是用同一個方法過。貼花的地方是臨時決定的,發的過程中想到過完線的'孩子沒有事情做,於是把這個事情交給孩子自己做,並交代孩子不能亂丟垃圾,一來省了老師發貼紙的時間,二來減少孩子等待的時間,三讓孩子自己貼上,享受更多成功的喜悅。

在爬高取物中,分兩次進行,每次兩組。主班與配班老師各照顧一組,並讓未進行取物的小組給取物小朋友做記錄,減少孩子等待的時間,並初步讓孩子學習觀察並記錄。活動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嘗試並解決。但要求交代得不是很清楚,在取物過程中,我高估了孩子的能力,沒想到孩子試了幾次都沒辦法取下,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冷靜快速地做出反應,馬上召集孩子討論,但是這個時候我沒能更耐心的傾聽,這裏應該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動腦筋想想辦法並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想法,而是急於象孩子總結,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困難並不是我們自己就能解決的,還可以請別人幫忙。後來就請了配班老師幫忙,就此帶過了這個問題,對於這個教育的機會,我沒有好好的把握,處理的不夠完美。不過這個小插曲,並沒有讓我們孩子的勇氣受挫,反而在後一組的活動中,又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但孩子還是努力的嘗試,勇敢地再爬高,小心翼翼地撕下膠布,在玩具取下那個時刻,我聽到孩子們的歡呼聲,孩子們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了困難,這是整個活動的最閃亮的一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分解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係。

2、引導小朋友積極探索數學活動。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課件、1———10的數字卡。

2、學具:兒童用書,幼兒自帶10根小棒。

活動過程:

一、複習數字10

1、教師:伸出小手,數數自己有幾個手指頭?(10個)

2、教師:數字10怎麼寫?

3、請孩子說一說,寫一寫。

二、學習10的組成(標題)

1、出示10張蘋果圖讓學生數一數(課件演示)。

2、教師:請你嘗試着把10根小棒分成兩組,有幾種分法呢?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3、請孩子想一想,說一說自己的分法。

4、(演示課件)教師根據交換規律和左邊多1,右邊少1的規律在黑板上寫出10的分解式。(教師板書)

5、教師總結,請學生分組讀一讀10的組成。

三、情境感知——看圖學習加法應用題

1、出示蘋果圖。

看看這幅圖,根據這幅圖編出一道加法應用題出來?

2、引導小朋友用三句話表達圖片的意思。(圖上有4個紅蘋果,6個綠蘋果,問:圖上共有幾個蘋果?)

3、小朋友口述圖意並說出算式,老師記錄。

4+6=10(個)

四、做遊戲"找朋友"

1、教師提供每個孩子一張數字卡,組織孩子圍成一個圓圈。

2、教師:音樂開始,當唱到"找到一個好朋友"時,請你找到和你的數字卡合起來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遊戲開始,可以讓孩子互換數字卡反覆遊戲。

五、請孩子結合兒童用書練習。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