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通用11篇)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通用11篇)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1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物的明顯特徵,理解詩歌內容。

2、感受詩歌中的稚拙美。

3、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理解、掌握詩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森林情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初步感知詩歌的內容。

1、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大森林裏玩,你們想去嗎?

幼:想。

師:好,坐上我們的大巴車出發吧!(出示大巴車圖片,點擊喇叭,繞教室一圈,坐下,音樂停)

2、出示小動物,感知詩歌內容。

(出示大巴車停在森林圖片)

師:大森林到啦!森林裏的景色真美啊!森林是誰的家啊?

幼:小動物的家。

師:小動物們都藏在哪兒呢?我們一起找找看。是誰躲在這裏呢?(出示幻燈片,單擊顯示小象)

幼:小象。

師:哦!原來是小象!小朋友跟小象打個招呼

幼:小象,你好。

小象:小朋友們好。

師:小象有一個長鼻子,小朋友來跟小象握握手。讓我們來看看小象的長鼻子有什麼作用。

出示PPT(小朋友邊看圖邊回答)

師:小朋友說的都很棒。哦!原來啊!小象的鼻子還有這麼多的用處呢!

師:小朋友想不想做一隻能幹的小象啊?

幼:想。

師: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象的長鼻子。我們現在都是小象了,可以兩隻小象用鼻子和鼻子握握手。(出示兩隻小象握手圖片)(請幼兒跟老師邊說邊做“看見小象,我想有個長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的動作。

(出示PPT)

師:好,我們已經跟小象握握手了,做了好朋友了,我們不打擾小象了,跟小象說再見吧!

幼:小象,再見。

3、繼續找小動物,感知詩歌的內容

師:森林裏還藏着什麼小動物呢?(出示PPT)

幼:小猴

師:好,請你跟小猴打個招呼吧。

幼:小猴,你好。

小猴:小朋友們好。

師:小朋友們喜歡小猴嗎?你喜歡小猴什麼?

幼:……

師:小猴的尾巴可以幹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出示PPT)看這兩隻小猴又在幹什麼呢?

幼:……

師:小朋友們真棒!

師:原來這兩隻小猴在拉勾啊!

師:我們來學學長尾巴的小猴和其他的.小猴來拉拉勾,可以兩隻小猴用尾巴和尾巴拉拉勾。請幼兒跟老師邊說邊做“看見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的動作)

師:好,我們跟小猴已經拉拉勾了,做了好朋友了,我們跟小猴說再見吧!

幼:小猴,再見。

4、繼續出示小動物,感知詩歌的內容。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哪個動物朝我們看過來啦?(出示PPT。)

幼:長頸鹿!

師:小朋友們,長頸鹿長得好高呀,脖子一伸可以吃到很高的樹上的樹葉(出示PPT)

師:如果你們有這樣的長脖子,你們會做什麼?

幼:……。

師:小朋友們回答的真好!

師:(出示最後一幅PPT)小朋友看這兩隻長頸鹿它們在用勁的幹嘛啊(做拔河的動作)

幼:……。

師:小朋友想不想和長頸鹿拔拔河呀?

幼:想。

師:那就請小朋友跟老師說一遍"看見長頸鹿,我想有個長脖子,和長頸鹿用脖子拔拔河"。(請幼兒跟老師邊說邊做拔拔河的動作)

師:好,我們跟好朋友長頸鹿說再見吧!

幼:長頸鹿,再見。

二、欣賞、理解詩歌,並表演詩歌。

1、師:剛纔我們小朋友在大森林裏面遇見了3只小動物,還記得是哪3只嗎?(幼兒說)有一首詩歌,寫的就是剛剛我們在大森林裏發生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2、教師示範朗誦一遍。(出示PPT)

3、師幼一起朗誦2-3遍,邊朗誦邊做"握握手""拉拉勾""拔拔河"的動作。

三、活動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朋友們和小動物們玩的開心嗎?

幼:開心!

師:小動物們也很開心!現在你們與小動物們成了好朋友了,可要保護它們啊!不要讓它們受到傷害!好不好?

幼:好!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吧!

老師帶小朋友們走出活動室。

(播放音樂)附我想

看見小象,我想有個長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

看見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

看見長頸鹿,我想有個長脖子,和長頸鹿用脖子拔拔河。

課後反思:

《我想》是中班的一節語言課,這首兒歌的篇幅不長,內容也比較簡單易懂,孩子們非常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能讓他們感興趣就顯得極其重要。我通過播放PPT圖片,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引起了孩子的興趣,同時我又充分運用肢體語言,採用邊朗誦兒歌邊用身體動作把內容表現出來。然後,我請幼兒用肢體語言來幫助幼兒學習詩歌。

在活動過程中,我製作的小動物圖片突出特徵,並有詩歌中的動作,孩子們在表演的過程中,也得到了預期的效果。當我加上語氣、加上身體動作,把整首兒歌唸完時,孩子們都覺得很有意思,他們一邊學念兒歌一邊學做動作,積極性特別高。帶着動作學習兒歌,孩子們不僅積極性高漲,而且學習的速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由此我覺得,身體語言在教學中起着重要作用,適時、恰當地運用身體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及時發現、捕捉幼兒的閃光點並給予及時的鼓勵也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由於沒有教學經驗,又是第一次公開課,我很緊張,雖然之前多次告誡自己語速一定要慢,但是一緊張就什麼都忘記了,還是說的太快了。有的東西甚至還沒有說到。還有三隻小動物的出現,太羅嗦了,三隻動物的時間應依次遞減,重點要放在詩歌上面。和幼兒一起唸詩歌的時間太短了。可以把詩歌中“握握手、拉拉勾、拔拔河”這幾個字寫在黑板上,讓幼兒結合動作,對這幾個字能有一定的印象。幼兒學唸詩歌時,可以我說字,幼兒念出圖片。在叫幼兒看PPT唸詩歌時,可以個別和分組相結合,使每個幼兒都能夠掌握詩歌內容。還有結束的時候也可以像開頭那樣讓幼兒坐着大巴車,放着音樂離開。

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

小百科:想指開動腦筋,思索;或打算,懷念,惦記,想念;也指推測,認爲,料想;同時指中醫名詞,引申爲內心活動所產生的慾望或非分要求。也指特殊的思維方式,如想象。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2

目標:

1.能朗誦詩歌,並根據詩歌句式仿編。

2.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準備:

動物圖片若干。

過程:

一、 觀察動物圖片,理解詩歌

1、教師:小朋友你來猜一猜今天誰來到我們這裏做客了呢?教師出示一部分圖片,讓幼兒來猜一猜是哪種動物?你怎麼知道是大象?

幼兒:因爲有長長的大鼻子。

師:對!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大象,(出示大象圖片)。那大象的什麼地方最好玩?

幼:大象的鼻子最好玩,長長的,很有趣。

師:爲什麼?

幼:它可以噴水、滑滑梯、盪鞦韆。

師:大象的鼻子真有用。說兒歌:看見小象,我想有條長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假如你有長鼻子你想幹什麼?

幼:噴水澆花、搬木頭、和另一隻大象握握手、給小朋友當滑梯。

2、師:小象來了以後會是誰來了呢?我們先來聽一段音樂,先聽一聽,這段音樂給你什麼感受。

幼:活潑的、歡快的。

教:那你來猜一猜這段音樂裏會有什麼小動物來呢?

幼:活潑的`小松鼠、可愛的小老鼠、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活潑的小猴子……

師:總之小朋友們想到的都是一些活潑的小動物,這段音樂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這樣,那我們來看一看今天來的到底是誰?(出示小猴圖片)這是誰?小猴子給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啊?小猴子有一個很明顯的什麼?和別的動物不一樣的?

幼:長長的尾巴。

師:小猴的尾巴可以幹什麼啊?幼兒回答。

師:那麼,我看見小猴,我也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如果你有條長尾巴,你想幹什麼?

幼:可以倒掛在樹上。

幼:和小猴的尾巴拉拉勾。

3、小朋友們,來了兩種動物了,他們身上都有和別的動物不一樣地方,很明顯的特徵。結下來要請你們來聽一首謎語,猜猜看這是誰?爲什麼你說是梅花鹿

幼:因爲頭上有角還不能開花。

師:那我們來看一看,你們猜的對不對?那梅花鹿有什麼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最特別的地方?

幼:是犄角。

師:看見小鹿,我想有個長犄角,和小鹿用犄角頂頂牛。

(師、幼一起模仿小鹿的犄角,做出“頂牛”的姿勢。)

二、學習朗誦詩歌

1.有一首詩歌,寫的就是剛纔我們講的事情,名字叫《我想》。播放錄音。

2.師幼一起朗誦2-3遍,邊朗誦邊做動作。

三、創編詩歌

師:(出示袋鼠的圖片)看到袋鼠,你想到什麼呢?

幼:我想有個大袋袋。

師:要大袋袋幹什麼?

幼:坐進去。

幼:和袋鼠捉迷藏。

師:(依次出示兔子、河馬、螃蟹等動物的圖片)看到,你會想到什麼呢?你想幹什麼?幼:看到松鼠,我想有個大尾巴,和松鼠用尾巴比跳傘。

幼:看到鯨魚,我想有個大鼻孔,和鯨魚打水仗。

幼:看到企鵝,我想有一身長絨毛,和企鵝到南極去探險。

幼:看到長頸鹿,我想有個長脖子,和長頸鹿用脖子拔拔河。

幼:看到小兔,我想有對長耳朵,和小兔用耳朵拉拉勾。

幼:看到螞蟻,我想有對長觸角,和螞蟻用長觸角說說話。

四、表演詩歌

1.你喜歡詩歌裏的哪個想法?

2.我們一起來學學詩歌中的“握握手”“拉拉勾”“頂頂牛”。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3

活動目標:

1、 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2、能按照動物的明顯特徵,按照詩句的結構仿編詩歌

3、體驗方便詩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長頸鹿,袋鼠,等動物圖片PPT

2.詩歌圖譜、音樂

3.大象、猴子、小鹿圖片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引出大象(出示圖片):

1、故事“在一座美麗的森林裏,森林國王邀請我去參加一個盛大的森林舞會,所有的小動物都會來參加,可是我走着走着我 看見大象,我對大象說,大象伯伯我好喜歡你的.長鼻子,我也想有個長鼻子和你握握手。”

2、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我爲什麼喜歡大象的長鼻子呢?”

“大象什麼地方和別的小動物不一樣呢?”

“誰能學一學大象怎麼用鼻子握握手呢?”

“大象的鼻子可以握手以外還可以幹什麼?”

二、教師根據故事核心內容進行仿編詩歌第一段。

1、出示圖譜觀察並理解圖譜,和詩歌中的句式。

2、幼兒跟老師一起朗誦詩歌第一段,隨後再請幼兒自己朗誦

三、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教師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1、我們在聽故事第二段,引出小猴(出示小猴圖片)

我和大象伯伯走着走着,看見樹上在掉果子,於是擡頭一看,原來是一羣小猴子,它們在樹上用尾巴摘果子盪鞦韆。我高興的對小猴說:我想,有條和你一樣的長尾巴,想和你一起玩盪鞦韆。

2、教師根據故事內容提問:我走着走着又看到了誰?小猴它們在幹什麼?他們是用什麼盪鞦韆,摘果子的?你們能給我學一學它們是怎麼用尾巴盪鞦韆摘果子的麼?(我爲什麼喜歡小猴的長尾巴,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他的尾巴可以盪鞦韆,摘果子,還可以幹什麼?幼兒回答。

3、教師引導幼兒仿編詩歌的第二段

教:故事的這一段也有個好聽的詩歌,誰能發現,並大膽的把它說出來,教師引導孩子從故事中發現(看見了誰?我想有個什麼?和小猴用什麼?幹什麼?)並套用詩歌圖譜並運用詩歌中固定句式仿編。教師引導幼兒仿編,教師指導。(看見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盪鞦韆)

4、幼兒帶動作朗誦詩歌第一二段。

四、聽故事,幼兒仿編故事第三段

1.講述故事第三段引出小鹿(出示小鹿圖片)

2.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走着走着有看到了誰?”

“它們在幹什麼,我又說了什麼?”

“他們再用什麼東西頂頂牛?”

“請你們來學學頂牛的動作小鹿的犄角除了可以頂牛以外還可以幹什麼?”

五、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美

1、請幼兒看圖譜朗誦

2、配樂朗誦

六:出示PPT圖片,幼兒用固定句式仿編教師記錄

出示圖片(一次出示)引導幼兒尋找這些動物明顯特徵及用途,並用固定句式表達(教師記錄)配樂朗誦幼兒仿編的詩歌。

七:活動延伸:

幼兒嘗試仿編更多的詩句並進行分享。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4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物的明顯特徵,理解詩歌內容。

2、學習創編詩句,感受創想的樂趣。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PPT、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動物圖片。

1、師出示小象圖片:瞧,他是誰?(小象)你覺得小象身上的什麼地方最好玩?

(小象的鼻子最好玩,長長的,很有趣。)

爲什麼?看見小象,我想有個長鼻子,和它用鼻子握握手,來,我們一起握握手。

師幼共同表演“握握手”。

2、師出示小猴圖片:小猴也來啦!它有一條長長的尾巴,真的很好玩。如果你也有一條長尾巴,你想用長尾巴做什麼?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點評。

看見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來,我們一起拉拉勾。

3、師出示小鹿圖片:看,小鹿的頭上長着什麼?(角)

小鹿頭上的角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犄角。如果你有犄角,你想幹什麼?看見小鹿,我想有對長犄角,和小鹿用犄角頂頂牛。來,我們一起頂頂牛。幼一起模仿小鹿的犄角,自然引出“頂牛”遊戲。

二、學習朗誦詩歌。

1、師:有一首詩歌,寫的就是剛纔我們講的事情,名字叫《我想》,一起來聽一聽。

教師示範朗誦第一遍。(詩歌+動作)

你聽到了哪些好聽的句子?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點評。

2、你們聽得真仔細。我們一起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念一念這首好聽的詩歌,小朋友可以邊說邊做動作。

師幼邊做動作邊學詩歌。

3、現在我們小朋友都已經學會這首詩歌,你們的本領越來越大了,你們可真棒,我們表揚一下自己吧!現在,請你輕輕地起立,去找一個好朋友,找一個空地,一起來演一演。”

三、創編詩歌。

1、教師出示袋鼠圖片進行創編示範,師:剛纔你們的表演太棒了,有很多小動物都被你們吸引來了,他們也想來玩這個遊戲。瞧,誰先來啦?(袋鼠)看到袋鼠,你想有什麼?(袋子)袋袋可以用來幹什麼?(坐進去,和袋鼠捉迷藏,藏東西。)現在老師來完整的說一說,看到袋鼠,我想有一個大口袋,坐進去,和袋鼠用大口袋捉迷藏。

2、我這裏有很多小動物也想玩這個遊戲,待會兒請小朋友在框框裏找到你最喜歡的小動物,仔細的`看一看,看到這個小動物,你想有個什麼?你想用它幹什麼?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找到你最喜歡的小動物,然後仔細地看一看。

幼兒自由選擇小動物,觀察小動物。

3、現在,我們一起來說說看,看到XX,你會想到什麼呢?你想幹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用看到…,你會想有什麼呢?你想用它幹什麼來表述。

四、結束活動,評價延伸

小結評價:今天呢,我們學習了一首詩歌,小朋友都把自己看見小動物以後想的事情大膽地說了出來,你們都很棒!希望你們以後有什麼好的想法一定要大膽地說出來,可能會是一個好點子呢!如果你遇到什麼困難的話,也要讓老師、爸爸媽媽還有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你的想法,那樣才能及時地幫助你,好不好?最後還剩下一點時間,還想說的小朋友,趕快把你的想法說給客人老師聽吧!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5

活動目標:

1、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並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

2、能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怎麼幫的?

3、幫助幼兒感受與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5、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重、難點:

幫助幼兒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並嘗試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及所用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頭飾、字卡"幫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神祕地說)告訴大家一個祕密:老師發現了一羣小動物們之間的`故事,你們想知道嗎?可是,小動物們說要想知道它們的祕密必須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認真觀察,動腦筋思考,還要大膽回答出問題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嗎?就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二、展示《我想幫忙》課件,引導幼兒看圖說話,並認讀詞語:幫忙。

1、出示圖片1,引導幼兒說說畫面中的小動物們都在幹什麼。

(師:好多可愛的小動物啊!快瞧瞧它們都是誰,在幹什麼呢?)

2、出示圖片2,猜猜"河馬會怎麼幫忙呢?"(師:河馬邊打哈欠邊想:小動物們都在忙,我也想去幫幫忙,可是,我怎麼幫忙呢?)

3、出示圖片3——6,引導幼兒認真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用自己的話講述畫面內容。

圖片3:狐狸想吃小兔,小兔落水,河馬用嘴含住小兔,幫助了小兔。

圖片4:小雞做遊戲時不小心掉進水裏,河馬用嘴馬接住小雞,幫助了小雞。

圖片5:河馬看見小羊們在吵架,走過去給它們講道理,還趴下身子陪它們一起玩兒。

圖片6:小動物們開心地圍着河馬,向它道謝,說:"河馬你真棒!謝謝你的幫忙,我們今天玩兒得真開心。"河馬也高興地說:"我也很高興能幫忙!"

4、認讀詞語:幫忙。

a、師:(出示字卡)剛纔我們看了河馬愛幫忙的小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幫忙"這兩個字寶寶吧!

b、遊戲《幫字寶寶找朋友》

師:兩個字寶寶好朋友玩兒捉迷藏,一個字寶寶藏了起來,現在,剩下的這個字寶寶想請咱們來幫忙,誰能幫它找找好朋友?

三、引導幼兒情境講述,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

出示幻燈7,啓發提問:(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來表達。)

1、想一想,河馬都幫助了誰?它是怎麼幫的?(河馬幫助了小兔,它用嘴含住了小兔。)

2、說一說,你要是這個愛幫忙的河馬,你會怎麼幫小動物們呢?

四、嘗試表演,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

師:小動物們都很喜歡和愛幫忙的河馬一起玩兒,我們現在就來表演一下河馬幫助別人的故事吧!

五、欣賞幼兒互相幫忙的圖片,活動自然結束。

小結:

希望小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做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讓愛永遠充滿在我們的身邊。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要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互相幫助,多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情。比如把跌倒的小朋友扶起來,回家的時候幫助爸爸媽媽收拾碗筷或者掃掃地。

教學反思:

1、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

2、注重幼兒情感的體驗,從而達到教育幼兒要幫助別人的目的。

3、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6

活動目標:

1.感受語言的幽默、有趣,理解詩歌內容。

2.初步學習仿編詩歌,將語言表達加以詩化。

活動準備:

幻燈片(相關圖片)

活動重難點: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嘗試進行仿編詩歌

活動過程:

一、觀察動物圖片

分別出示小象、小猴、小鹿的圖片。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

教師分別根據圖片進行提問,小象、小猴、小鹿的最明顯的特徵是什麼?(引導法)

二、學習朗誦詩歌

1、這有一首好聽的.詩文《我想》,詩文中就出現了這三隻小動物。

2、教師聲情並茂的一邊播放幻燈片一邊朗誦詩歌。並在朗誦後提問:小朋友和小象、小猴、小鹿都分別做了什麼?(誘發法)

3、運用多種形式師幼共同學習詩歌。(集體、分組、邊朗誦邊做動作)(重複法)

三、仿編詩歌

師:(出示小象的圖片)如果你有小象的長鼻子,你想幹什麼?

師:(出示小猴的圖片)如果你有小猴的長尾巴,你想幹什麼?

師:(出示小鹿的圖片)如果你有小鹿的長犄角,你想幹什麼?

四、教師將幼兒仿編詩文的片段拍攝下來,請幼兒欣賞。

活動延伸:

在初步仿編的基礎上增加仿編難度,從部分仿編逐步到整體仿編。

附:我想

看見小象,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

我想有個長鼻子,看見小鹿,

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我想有對長犄角,看見小猴,和小鹿用椅角“頂頂牛”。

我想有條長尾巴,

本節課我使用的方法有:重複法,誘發法,引導法。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7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語言美

2.學習用兒歌中的句式創編兒歌

3.敢於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語言美

敢於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用兒歌中的句式創編兒歌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觀察動物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1.請幼兒從紙箱中依次摸出一張動物圖片,互相進行觀察。

2.圖片上的動物叫什麼?它什麼地方最特別?這些特別的地方能幹什麼?

3.假如你像動物一樣有這些特別的地方,你想做什麼?

4. 有一首兒歌,寫的就是剛纔我們講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二:基本環節

(一)引導幼兒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引導幼兒發現兒歌的排列句式

2.問:兒歌的題目是什麼?有哪些詞重複出現?

(二)鼓勵幼兒創編兒歌

1.如果你是小鳥(小兔小魚),你想做什麼?

2.鼓勵幼兒展開想象,爲每段兒歌續編一句話,如:我想有對翅膀,我用翅膀飛翔。

(三)導幼兒根據兒歌句式創編新的兒歌

1. 還喜歡什麼小動物?你想變成什麼?想做什麼?

2. 教師示範創編,如:我看見小鴨,我想有雙鴨蹼,我用鴨蹼游到海里玩。

3.以4人一組合作創編一段兒歌。(討論)

三:結束環節

1.每組選一代表進行創編一段詩歌。(創編)

2.師幼整理詩歌。

四:活動延伸

1.教師與幼兒共同歸納,整理所編的兒歌,然後用大字書寫出來,掛在語言區中,供幼兒隨時閱讀

2.引導幼兒在美工區活動時畫自己最喜愛的動物,以自己最喜愛的動物爲素材繼續創編兒歌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8

一、設計意圖

性教育是幼兒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4—5歲的中班幼兒需要教師引導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別以及自己隱私部位,要培養其良好的性別意識,並且具備清潔隱私部位的意識;其次,中班幼兒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但是他們的社會能力並不完善,需要教師幫助幼兒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讓幼兒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並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最後,注重培養幼兒尊重他人,接納他人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認知:初步認識自己的隱私部位。

情感:正確認識自己,並懂得尊重他人、接納他人。

能力:掌握保護自己隱私部位的方法。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穿過泳衣。

(2)《男孩女孩》兒歌學唱

2、物質準備:

(1)PPT(含繪本內容)。

(2)早教娃娃。

四、活動過程(括號內爲幼兒可能性回答)

1、活動導入

師:老師今天要告訴小朋友們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祕密,小朋友們先回憶一下昨天和老師一起做了什麼開心的事情呀。(游泳)游泳要穿什麼(泳衣)我們爲什麼要穿泳衣呢?(……)老師今天要告訴你們一個只屬於你們自己的小祕密。

2、活動進行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兩個娃娃,小朋友們一起來觀察一下他們有什麼不同。(……)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9

一、活動目標:

1、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並嘗試講述畫面中的內容;

2、能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怎麼幫的?

3、幫助幼兒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

二、活動流程簡記: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1、談話導入:老師發現了動物之間有趣的故事。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畫,說說動物們都在幹什麼呢?

(二)引導幼兒講述,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

1、出示圖片(狐狸追兔子小雞掉進水裏)

猜想:河馬會怎樣幫忙呢?

2、出示小羊吵架的圖片,提問:

小羊在吵什麼呢?河馬是怎麼做的?

3、河馬幫助了那些動物?他是怎麼幫助的?

4、你喜歡河馬嗎?爲什麼?

5、如果你是河馬,你會幫助別的小動物嗎?

(三)嘗試表演,感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

1、出示角色頭飾,請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情節。

2、平時你看到別人遇到困難,你會怎樣做呢?

延伸活動:把頭飾投放到表演區,請幼兒在表演區中進行故事表演

三、評課小記:

這節活動的效果如何呢?幼兒有充分表達的機會和時間嗎?幼兒表述的完整充分嗎?離開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孩子可以順利進行故事表演嗎?我想這些方面都還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造成講述效果不明顯的原因,我想最主要的是教師給予孩子的“支架”不夠。

1、圖片不夠清晰。

羅老師選擇了康軒教材配套的電腦課件進行教學,因爲顯示器尺寸限制,而且羅老師沒有使用放大圖片顯示局部的方法,所以圖片整體太小,且不清楚,所以無法有力的支撐幼兒感知故事前後關聯,明白故事發展走向,通過觀察圖片細節瞭解故事情節。看圖說話的前提是充分看懂畫面,只有看懂圖畫幼兒纔會有話可說,由於對畫面觀察不夠,所以最後表演環節出現了情節與畫面不符的現象(解決小羊的糾紛時,河馬扔給了小羊一捆草)。不是說幼兒不能創編,而是創編應該是建立在熟悉故事情節且能用語言講述的基礎之上。

2、教師應爲幼兒提供講述的基本模式與框架

教師可以用一系列的問題來支持幼兒的講述,比如“在哪裏?遇見誰?發生了什麼事?河馬是怎樣幫助它的?”故事經過可以分爲三個小節,分別是幫助小兔、幫助小雞和幫助小羊,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按照一定的模式講述第一小節,在第二第三小節講述時幼兒就有了向上攀爬的“腳手架”,講述就會相對容易,講述層次也會更加清晰。

總之,這節活動讓我看到了羅老師作爲一名年輕教師的激情,也看到羅老師高水準的講故事水平,如果在今後加強學習幼兒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相信羅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會提高的更快!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10

活動目標:

1、理解作品內容,掌握作品的主要情節,並明白:只要肯動腦筋,什麼事都能辦到。

2、根據已有的相關經驗,創造性地續編故事。

3、充分發揮想象,大膽地講述。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小朋友你們想不想飛?"(幼:想)"我們來看看,看見小鳥在飛,還有誰也想飛。"

二、觀看多媒體課件,教師講述故事

1、打開多媒體大屏幕,出現第一幅畫面:許多動物在看小鳥飛。教師引導幼兒看圖片。

2、教師講述故事一遍(不逐頁出示圖片)。

3、提問:

(1)看見小鳥在天上飛,還有誰也想飛?

(3)它們想出什麼辦法讓自己飛起來?

4、教師再次講述故事(根據故事的展開逐頁出示圖片)。

5、教師講述故事後,逐頁圖片提問:

(1)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大家都很羨慕,烏鴉奶奶怎麼說?

(2)小螞蟻它怎麼說?然後想了什麼辦法讓自己飛起來?

(3)小螞蟻飛起來了嗎?爲什麼會飛起來?

(6)小豬想了個什麼辦法?

(7)大家都飛起來了,還有誰沒飛起來?

三、引發幼兒想象,大膽續編故事

1、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爲小兔和大河馬想個辦法飛上天。

2、幼兒集體討論:用什麼辦法讓小兔和河馬也飛起來。

3、請個別幼兒講講,並討論這個辦法好不好。

4、請全體幼兒從多種辦法中挑出二個最好的辦法。

四、根據幼兒的想象,連貫講述故事一邊

1、教師用語言啓發調動

幼兒的.積極性,引導幼兒也講述故事。

2、教師提問:烏鴉奶奶最後說了一句什麼話?你聽了這句話心裏有什麼想法?

3、點明故事內涵:只要肯動腦筋,什麼事都能辦到。

五、活動延伸教師

我們也要想個辦法讓自己飛起來,走,我們去把好方法畫下來。

附:童話故事《我也能飛》

我也能飛

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大家都很羨慕。

烏鴉奶奶說:"你們沒有翅膀,永遠也飛不起來!""我偏要飛!"

小螞蟻說着,摘了一朵蒲公英當小傘。

"我能飛起來嘍!"小螞蟻高興得叫起來。

"我也試試看!"。"噢,這是什麼?"烏鴉奶奶戴上老花鏡。

胖小豬說:"這是我製造的飛機。""我也能飛起來嘍!"

胖小豬開着飛機上了天。

烏鴉奶奶想了想說:"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誰都能飛起來!"

幼兒園中班《我想》教案 11

活動目標:

1、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故事。

2、感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河馬動物圖片。

2、幼兒操作講述圖片6套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故事。

2、活動難點: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及所用的方法。

3、指導要點:運用局部閱讀圖的方法幫助幼兒讀懂圖意,感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

活動過程:

1、出示河馬圖片,認識河馬的特徵。(嘴巴大、力氣大)

2、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圖片內容。

出示圖一,提問:畫面上有誰?它們在幹什麼? 河馬看到大夥兒都在忙,他會怎麼想呢?

小結:豐收季節,雞媽媽忙着孵蛋,牛兒忙着割稻。只有河馬弟弟不知道做什麼:我該幫些什麼忙纔好?

出示圖二,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情?小雞怎麼辦?他們會怎麼喊呢?

猜一猜,河馬會怎麼幫助小雞呢?

出示圖三,提問:河馬是怎麼做的?

小結:兩隻雞寶寶搖搖晃晃到處遊,一不小心掉進了水裏,嘰嘰喳喳叫“救命,救命啊!”河馬弟弟趕緊游過去,張開大嘴,把雞寶寶含進嘴巴里,把他們平平安安地送給着急的雞媽媽。

出示圖四,提問:牛兒遇到了什麼困難?它爲什麼拉不動車子?河馬是怎麼幫助牛兒的?

小結:勤勞的`牛兒割下的稻子堆在車上,像座山那麼高,累壞的牛兒沒力氣,拉不動車子。河馬看見累壞的牛兒沒力氣,拉不動車子,就用大大的頭用力從車尾向前頂,幫助了牛兒。

出示圖五,提問:大夥兒怎樣感謝河馬?他們怎麼說?河馬又怎麼回答呢?

小結:牛兒好高興,送給河馬弟弟稻子,讓他能填飽肚子;雞媽媽送來一件羽毛背心,讓他天冷時不着涼。“謝謝你幫我們的忙。”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河馬弟弟笑着說:“謝謝大家,你們也幫了我的忙。”

3、幼兒分組自由講述,教師巡迴指導。

4、請個別幼兒上臺集中講述,師生共同評價。(注意肯定幼兒生動的用詞。)

5、教師完整示範,小結畫面內容。

6、討論、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主題。

提問:這羣小動物可愛嗎?爲什麼?我們平時遇到有困難的小朋友,應該怎樣幫助他們? 7、幼兒給圖片起名字,學習概括圖片的意思。(只要符合圖意,均給予肯定。)

評價要素:

1、能否理解畫面內容,並用清楚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2、是否積極主動地觀察和表達。

活動建議: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互相幫助,多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情。

2、區角活動:在表演區投放動物頭飾,並投放故事錄音,讓幼兒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反思:

教師應給予表揚,引導幼兒大膽去思考,從而讓幼兒感受幫助的快樂及產生樂意幫助別人的強烈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