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精選15篇)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精選15篇)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新的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中班啦。我明顯地感到他們的表現慾望和學習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現在開學才兩週,隔壁小班的孩子捨不得家長經常哭鬧。我們班有幾個孩子就會上去安慰他們:“不要哭了,爸爸媽媽上班去了,下班來接你,還會給你買許多玩具和食品呢!”看到小傢伙們還懂得主動關心比自己小的娃娃,我感到他們長大了不少。於是我就不失時機的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知道自己上中班了,幼兒園裏還有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自己要給小小弟弟小妹妹做好榜樣,要勤動手做事,整理自己的物品,學會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總之,要做自己能幹的事情。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2.培養幼兒自我服務和服務被人的意識。

3.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了和語言表達能力。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着面對。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故事鞋子(每人一雙)音樂(比賽時放)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誰真的長大了》,激發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設計提問

1、故事中的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爲是麼說這個小朋友長大了?

3、師小結:因爲她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三、組織幼兒分組交流,談談自己平時是怎麼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

四、組織幼兒分組比賽(穿鞋子比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然後表揚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帶幾件自己以前穿過的衣服或鞋子,讓他們試一試,通過實際感受,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身體變化,使幼兒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慢慢長大了,從而增進了自我意識的發展。通過這此活動,我更加明白幼兒教師應該勤於善於觀察,及時發現幼兒的興趣點,並實施鼓勵、幫助幼兒大膽嘗試。多用讚揚的語言,用欣賞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快樂健康團的成長。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激發愛勞動的情感。

2、豐富動詞“穿衣”“洗腳”“擦桌”“掃地”“種花”“澆水”,學習用符號幫助記憶兒歌。

3、能根據自己的本領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課件《媽媽你別說我小》,觀察小熊在做什麼?(穿衣、掃地、澆花等)

師:每次小熊想幫媽媽幹活時,媽媽總說:“小熊,你還小,我來。”小熊不服氣,它覺得自己長大了。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麼說呢?

二、學習兒歌。

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引導討論用什麼符號幫助記憶兒歌。如“媽媽”用媽媽的頭像表示、“穿衣”用一件衣服表示等。

教師根據符號朗誦兒歌。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符號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討論爲兒歌配上動作。

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

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分別扮演媽媽、爸爸、奶奶、爺爺,兒歌第一句由媽媽組站起來念,以此類推,唸完一遍後,交換角色繼續遊戲。

教師小結:雖然大家已經學會了做很多事情,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呀,都會告訴我們,“你太小了,讓我們來吧”,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像小熊一樣驕傲地告訴他們:媽媽你別說我小。

三、仿編兒歌。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升上中班了,學會了做什麼事情。

教師與幼兒一起將學會的本領用簡練的語言概述,替代兒歌中的本領描述,重新組合成一首新的兒歌。

活動應變

動詞組合的學習可以利用簡單的“我說你做”的遊戲來加深幼兒印象。

活動延伸

1、可以將幼兒與老師一起仿編的兒歌錄製成音頻文件。

2、可以在日常戶外遊戲中複習兒歌:請幼兒圍成圈站好,其中一人說一句兒歌,然後快速做蹲起動作,然後旁邊的繼續說下一句,以此類推。

區角活動

語言區:請幼兒將自己進行某項勞動時的照片帶到幼兒園,並貼在語言區,鼓勵幼兒向小夥伴們介紹自己的勞動內容。

美工區:請幼兒將自己學會的本領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製成自己的小書。

環境創設

將穿衣、疊衣服、做值日生的步驟的圖片貼在活動室內,鼓勵幼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園同步

1、複習兒歌和家長一起仿編兒歌。

2、錄製幼兒勞動畫面,並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積極幫爸爸媽媽做簡單的家務。

隨機教育

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相關鏈接

跟幼兒一起觀看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感受節目小主人公自主勞動的樂趣。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前階段我們爲了讓幼兒更快更好地適應由弟弟妹妹到大班哥哥姐姐的意識轉變,開展了《我上大班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在日常交往活動中暴露出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弱點:一方面他們“不善於發現同伴的優點,總是計較別人的缺點與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幼兒既不夠自信又不善於正視自己的不足”。爲此,我設計了這節社會性活動《我長大了》。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在不斷成長變化,體驗成長帶來的快樂。

2、幼兒能找出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展示。

3、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並明確努力方向。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幼兒成長階段幻燈片、錄像。

2、人手一張表現自己主要優點的繪畫記錄。

3、記錄表(教師瞭解掌握幼兒近期主要的能力發展情況,選其中三項作爲調查記錄)、貼貼紙幼兒人手三張。

4、準備一些供幼兒展示的材料:掃把畚斗、跳繩、悠悠球、鋼琴、呼啦圈等。

活動過程:

1、引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時間過得真快呀!不知不覺你們又大一歲了,你們還記得小時候的樣子嗎?

2、瞭解成長過程。

師:今天,傅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來看一看!

(1)、出示一嬰兒圖片,說說這時候的寶寶會幹什麼?

師:看,(圖一)這是一個月大的寶寶,一個月大的寶寶會幹什麼?(這時候的寶寶剛出生不久還沒學會什麼本領。)

(2)、逐一出示每個年齡段的照片,說說每個階段都學會了哪些本領?

圖二:再看看一歲寶寶,他們學會了什麼本領?(一歲寶寶會坐、會爬、學走路了)

圖三:寶寶們上幼兒園小班啦!小班寶寶學會了什麼本領?(小班寶寶開始學畫畫、搭積木、會玩好多種玩具了。)

圖四:寶寶們一天天地長大,不斷地學習新本領,瞧!現在你們都成大班哥哥姐姐啦!我們來看看大班小朋友有哪些進步?(會騎車、做手工、會表演、還會幫媽媽做家務。)

3、交流表達現階段所學會的本領。

(1)、結合自己的繪畫記錄表與同伴說說現在你新學了什麼本領。

師:我們大班小朋友學會的本領可多啦。前幾天,老師讓小朋友們回去用畫畫的方法記錄自己新學的本領。等會兒,小朋友可以拿着這張記錄表去和同伴們說說你的本領。

(2)、拿着記錄表去和客人老師介紹自己所學的本領。

師:客人老師也想知道你們都學會了哪些本領,去和客人老師也說一說吧!

(3)、將記錄表放置展臺,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新本領。

師:剛纔,小朋友們在下面說得很好。現在,誰能上臺介紹自己的本領!

4、展示現階段所學會的本領。

(1)、播放錄像,看看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是如何大膽展示自己的本領的。

師:很多小朋友在平常生活中就很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本領。我們來看看吧!(當主持人、播報員、小旗手、值日生)

(2)、請個別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本領。

師:誰能上臺爲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新本領啊?

5、幼兒用記錄方式表示近期所掌握本領的情況。

師:開學時,老師向你們提出了幾項要求(跳繩、掃地、早晚刷牙),不知道現在你們做得怎樣了。請小朋友們用三種顏色貼紙表示每項本領的掌握情況。哪項本領你已學會就在表上貼上相應的貼紙,若還沒學會就把貼紙貼到自己椅子靠背上。

6、根據記錄表中的統計情況,幼兒找出自己的不足。

明確下階段努力的方向,爭取不斷的進步。

活動反思:

這節社會性活動是以“展示自己的本領”爲切入點,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將“如何大膽表達展現自己的優點”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爲此,我在活動之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1、通過“親子作業”豐富相關的知識經驗以及用繪畫的記錄方式幫助幼兒概括近期新掌握的本領。

2、教師收集孩子的成長記錄照片及拍攝生活中的一些片段。

3、與同年段的老師交流,瞭解孩子近期發展情況(爲最後環節中記錄表內容的設置服務)。

在活動中,我主要通過“回憶——交流表達——大膽展現——記錄總結”四個環節來突破重難點的。其中,“交流表達”的環節,幼兒有了之前的經驗準備及記錄表的參照,在和同伴交流中就顯得就顯得較輕鬆愉快。之後讓幼兒與陌生的客人老師交流,這環節師幼互動,孩子們從中得到了老師們的幫助和肯定,表達能力更加大膽流暢了。進而讓孩子上臺表現,上臺表現有講述表達和行爲表現等方式,讓孩子體驗到了新鮮感和自豪感。這樣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從中體驗“大膽展現自己”的樂趣。

另外,爲了使目標落實到日常活動中,我同樣精心設置了最後的“記錄”環節。首先,記錄表中三個項目是較具代表性的,三種色卡都標有幼兒號數,便於老師瞭解某個孩子的情況。哪個項目還沒學會就將相應的色卡貼到自己椅子靠背上,這樣便於對孩子今後的督促,直到學會爲止。即明確了自己下階段的努力方向,同時也便於老師同伴對其幫助。當然,社會性活動的內容目標不能光靠一節課完成,有待於日常活動中的不斷反覆。此環節也爲作爲這個活動的一個延伸,而記錄表同時也能作爲目標落實的依據。

在組織社會性活動中我也有許多困惑:

1、如何增強社會性活動的趣味性。

2、在社會性活動中,教師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在身體以及學習和生活能力方面的變化,理解成長的初淺的含義。

2、能積極的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參與活動。

3、激發期盼長大願意學習更多本領的情感。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PPT,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2、嬰兒以及2-3歲寶寶的生活錄像。

3、幼兒小時候穿過的衣物。

4、一張大的紙娃娃、一支紅色記號筆。

5、排序卡和小圖片。

活動過程:

情景感知------體驗理解------遷移內化

(我的身體在長大)(我的本領在變大)(我還會長大)

一、導入。出示幼兒小時候照片,激發興趣。

1、教師播放PPT,裏面有較容易辨別的典型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是誰?

2、加深難度,播放幾張比較難認的照片請大家辨認。

教師:接下去還有幾張,我們來看看是誰?"這些認不出來了吧,原來,我們小時候的樣子和現在的樣子會不一樣,因爲我們在慢慢長大。

3、幼兒相互觀賞照片。

教師: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請你和你的朋友交換着看一看。

二、我們的身體在長大。

1、提供實物,幼兒觀察,操作,發現身體在長大。

教師:我們現在的樣子和小時候的樣子不一樣了,是哪裏不一樣了呢?我們來找一找。

桌上有一些我們小時候用過的東西,你可以用這些東西來比一比,試一試,看我們到底哪些地方與小時候不一樣了?

2、幼兒操作完,談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在大紙娃娃上進行記錄。

教師:"你和小時候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怎麼不一樣呢?"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紙質娃娃的身上做記號。請個別幼兒用小衣小鞋來示範,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3、教師小結:我們都發現了,我們的身體、手、腳、頭都和小時候不一樣,原來是我們的身體在長大、長高了。

二、我的本領在變大。

1、播放嬰兒錄像。

教師:老師還帶來了一段錄像,請你來看看。提問:這是一個才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她在幹什麼?""爲什麼用奶瓶?""爲什麼要媽媽抱?"(分別出示圖片:小寶寶、媽媽抱、沒有牙齒吃奶瓶、只會笑不會講話。)

小結:原來寶寶還小,他什麼都不會。

2、播放2-3歲寶寶錄像。

教師:我們來看看小妹妹在幹什麼?(出示圖片:小妹妹自己走路,有牙齒自己吃東西、還會講話。)

小結:小妹妹會說話了,會自己走路了,還會自己吃東西呢!她本領可是比小寶寶大多了。

3、說說"我的本領變大了"。拓展。

教師:小朋友,你的本領比小時候大嗎?你有哪些本領比小時候大了呢?

4、小結:瞧,我們和小時候相比,我們除了身體在長大,本領也在變大。

三、幼兒知道自己還會長大,學到更多的本領。

教師: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會怎麼樣?

四、集體操作活動。幼兒將幼兒用書上的成長圖片按順序進行排隊。

教師:老師還爲你們準備了"我長大了"的排序卡,我們從小寶寶長到現在這麼大的過程是怎樣的呢?請你先擺一擺,然後撕掉背面的雙面膠,貼到相應的格子裏。貼完後,可以請客人老師看一看對不對。

活動延伸:

環境創設:佈置"我長大了"心裏角,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剪紙、繪畫等作品。

家園共育:家長有意識的爲幼兒創設獨立思考、自己動手的機會,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領域滲透:結合社會活動"我長大了",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幼兒很感興趣,特別是在幼兒交流分享自己小時候用過的物品的時候,有幼兒顯現的很興奮,與老師配合的也很好,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個人認爲如果在本節課的最後進行一個延伸活動,就是進行一個“過家家”的遊戲,我想這節課會更出彩的。所以,如果在有類似活動,我認爲加進去角色遊戲會更好。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結合幼兒的經歷,通過展覽講述,使幼兒瞭解自己在不斷成長,引導幼兒對自身發展變化的興趣。

2、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現出來。

3、幫助幼樂極生悲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活動準備:

1、每位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和現在的照片各一張。

2、瞭解每位幼兒的特長,事先做一些準備和排練。

活動過程:

1、通過看照片,使幼兒瞭解自己在漸漸地長大。

(1)、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邊看邊問照片上是誰?是什麼時候的照片?

(2)、組織活動,小的時候你是什麼樣子?是誰把我們養大?現在你又是什麼樣子?你學會了哪些本領?

小結:小朋友們漸漸地在長大,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那麼你覺得你的哪些本領學得最好呢?

3、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老師的優點,引起幼兒興趣,激發他們說說自己的優點。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並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請幼兒認讀一篇寓言故事。(自選)請幼兒上來當衆講一講自己的優點。

(3)、展覽幼兒的繪畫作品。(各班貼在教室裏的作品)

(4)、童話劇表演。將平日排練的童話劇,請幼兒節選片段現場表演。

(5)、請幼兒上來唱一首歌曲,讓大家感受各種歌曲的不同風格。

(6)、請幼兒上來跳一段優美的舞蹈,讓大家感受到舞蹈動作的優美。

(7)、表揚幼兒平時關心集體的行爲,引起幼兒對其行爲的讚揚。

(8)、進行繫鞋帶的比賽,通過競賽的形式看到別人的優點。

(9)、詩歌朗誦,有表情地朗誦。

(10)、現場表演做操,看到別人的認真精神。

(11)、鼓勵幼兒愛清潔,講衛生。(讓平時能力較弱的幼兒也有展示長處的機會,使幼兒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12)、看誰計算學得好,表演10以內的加減速算。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點,能勇敢地將自己的優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4、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後努力。

(1)、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與體育活動、繪畫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2)、鼓勵幼兒今後努力,爭取不斷進步。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能幫助家人做一些小事。

2.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成長的快樂,願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希望分擔家人的辛苦。

3.行爲目標:能有自己的業餘生活,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幫助家人做一些小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能幫助家人做一些小事。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

教學準備:

1、準備課間孩子們玩耍的照片4-5張,如我長大了,我學會了(踢毽子、跳繩、下棋、看書、玩觸電遊戲)。

2、準備4張照片:課代表幫老師收發本子,能當老師的小助手!

3、課間,分點心的小朋友能爲大家分點心!

4、中午,許多小朋友能幫大家分飯分菜!

5、值日時間到了,小值日生能有條不紊的做值日!

6、將我家裏的養的、收集的、旅遊照片分別帶一兩份(個別佈置幾個同學),如我長大了,我學會了(養小金魚、小烏龜、盆景);我長大了,爸爸教我一起收集(錢幣、郵票);我長大了,爸爸媽媽帶我去旅遊,我增長了不少知識,這是我去(某地)的照片,我認識了(…….)。

7、準備錄像:一位同學在家幫助媽媽做家務的畫面,媽媽誇她長大了!

8、準備5名同學寫寫自己的成長故事,有價值的展示。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生:想)請邊聽邊想:雞媽媽爲什麼說小雞長大了?(師講:《小雞長大了》的故事)

2.同學們聽得很認真,你想到答案了嗎?(指名說說:小雞學會了尋找食物學會了觀察事物學會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3.是啊!所以雞媽媽高興的說:你們長大了!

小朋友們說得真好!那你們長大了嗎?(生:我們長大了)(課件出示課題:我長大了)(生:高興地說,自豪地說)

(二)我的精彩生活交流會。

1.小朋友們都長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了。打開書本68頁,看看這些小朋友是怎樣度過自己的課餘生活的?(指名說說:有的在玩捉迷藏的遊戲,有的在花園裏觀賞,我的在喂小金魚,有的在討論自己喜歡看的書,還有的在玩打水瓢的遊戲,他們玩的多開心啊!)

2.師小結:是啊,小朋友們都長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了。你們也長大了!把你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同桌說說)指名學生說。(4-5生說)

如果有學生說到旅遊,你要追問,你喜歡旅遊嗎?爲什麼喜歡旅遊?(讓學生感受旅遊帶來的快樂和收穫)

你們的課餘生活真精彩,我們班有一些同學把自己精彩的課餘生活放在了支老師課件中,想不想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欣賞本班學生的課餘生活照片)

A(課件出示本班照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快樂的課餘生活吧!(欣賞)

誰來試着說一說

生1:我學會了下棋,瞧,我們下得課帶勁了!

生2:我學會了踢毽子,我一口氣能連踢6-7個呢!

生3:我學會了跳繩,我以分鐘能跳130個

師:瞧,他們多能幹,學會了這麼多的本領,果然是長大了。

B讓我們繼續欣賞吧!(欣賞)

AB校內校外課餘生活照片課件一起出示,出示後交流:在剛纔的課件中你看到誰在課餘幹什麼呀?

小結:在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中我們感受到了快樂,我們也增長了知識,學會了本領。

D:師:同學們你們真的長大了,長知識了,長本領了,還帶來了自己的成長故事呢!(選取一片斷讀)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很多自己的事情我們都能自己做呢,瞧,他們自己會做什麼?

2、(課件出示書上圖片我會做)(看圖指名說)(出圖:自己吃早飯,寄信,打電話告訴給媽媽告訴她我晚點回家、自己做公交車、準備明天要穿的校服)

生、(你能自己吃飯了;你都學會寄信了;你晚回家還打電話給爸爸媽媽,是不想讓他們擔心,你真懂事;你會自己做公交車回家了;每個星期一要穿校服,你早早的就準備好了)

3、師:這些小朋友都長大了啊!自己的事情自己都能自己做。你們最拿手的是什麼事情呢,(課件出示空表格)打開書本70頁,把你最拿手的五件事寫一寫吧!記住我請你寫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寫)

寫完後指名交流。

如果有學生說到自己會獨立看書了,就把看書的故事穿插進來:

我能自己獨立的看報紙看書了。以前上幼兒園時每天看着爸爸媽媽在津津有味地看報紙很羨慕,希望自己快快的長大認識字,並能自己閱讀。現在我做到了。長大真好。我現在還能看自己喜歡的《十萬個爲什麼》《地球未解之謎》等等的書。有些問題我都不用問爸爸媽媽,自己就能在書上找到答案。

這位小朋友能自己看書了,再也不用爸爸媽媽讀故事了,咱們班中能獨立看書的同學請舉手。

哇,真能幹,咱們把掌聲送給自己。(拍手)

4、小朋友們能幹的小手可以做許多事,下面我們就來動動手!有學生說到我會系紅領巾時再穿插這個環節。

請一位同學先來展示系紅領巾,其他同學認真看。(一生系)

你們學會了嗎?趕快來試試吧!(全班系)

師修正系

5、小朋友真能幹,自己的事情都能自己做,支老師編了一首兒歌來誇誇大家,要聽嗎?(師讀)(生讀)

(四)我能來幫忙

1、小朋友打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幫助別人呢?

2、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你都幫誰做過什麼?(四人小組交流說)

3、指名2人說。

4、指名第三人說:我的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我會幫他們炒雞蛋呢?

師:你還能炒雞蛋,是誰教你的呀?(生說)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是怎麼炒雞蛋的吧!(看錄象)

(課件出示錄像)師:孩子們,你想對她說什麼?

生(……)

師:支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同學各個都很棒,還有很多同學平時經常爲同學服務呢!瞧(出圖全班搶答)

(生1、課代表幫老師收發本子,能當老師的小助手啦!

2、課間,分點心的小朋友能爲大家分點心!

3、中午,許多小朋友能幫大家分飯分菜!

4、值日時間到了,小值日生能有條不紊的做值日!)

師:你肯定還爲幫助別人作過許多事吧!趕快來說一說把吧!(指名說)

(五)、活動總結

今天,老師真的非常高興,因爲就從40分鐘裏,我就能看到每個小朋友都在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過歡樂,有過煩惱,學會了本領,學會了幫助別人。老師祝願你們能學會更多的本領,變得更出色。讓我們自豪地說一聲:“我長大了!”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2、願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能夠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設計:

(一)情境感知:

1、教師創設情景:以PPT的形式出示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這是誰呢?怎麼和現在長的不一樣呢,哪裏不一樣?

2、小結:我們長大了,頭髮長長了,個子長高了,變瘦了,所以和小時候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2、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爲什麼穿不下衣服。)

3、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說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提問:寶寶在幹什麼?爲什麼要媽媽幫忙?

2、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3、小結:第一個寶寶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導討論: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麼不一樣?你在幼兒園學會了什麼新的本領。

5、小結:我們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長大了會自己做各種事情。希望小朋友們長大後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成長中不同的照片的比較,初步理解“成長”,激發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體會自己成長的樂趣!

3、通過活動體驗和同伴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己的成長照片人手一份、教師製成長成長檔案冊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一張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通過提問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一張幼兒小時侯的照片“看看它是誰?”幼兒大膽猜測!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什麼是成長?”

(1)教師引導幼兒“是我班的一位小朋友!”幼兒猜測!

如果猜對了,該幼兒站起來和大家打招呼!

(2)教師:“咦!照片上的××和班上的××怎麼不一樣呀!”

“咱們再找找還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比一比,你們自己照片上的寶寶都是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的?”教師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在成長中的不同。

(3)教師激發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體會成長的樂趣。

3、教師介紹幼兒的成長檔案冊。

4、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成長照片按序排隊。

5、幼兒按成長順序將照片貼在成長檔案冊上。

幼兒拿着自己的成長檔案冊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成長照片,共同分享成長的樂趣。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隨着幼兒生理的不斷成熟,幼兒活動能力及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不斷增強,本課將讓幼兒在感知自身機體的發展下,進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認知能力方面的發展,培養幼兒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發幼兒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才藝展示,感知自己長大了。

2、討論自己長大的原因及自己的生長過程。

3、激發幼兒愛父母、愛生活的情感。

活動準備:

詩歌《我最愛祖國》、各種職業的圖片

活動進程:

1、複習詩歌《我最愛祖國》,感受自己從小班到中班直到大班自己的想法的變化,體驗自己長大了。

教師朗誦詩歌:小班的時候,老師問我,你最愛誰?你最喜歡什麼?……中班的時候……現在我上大班了……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爲什麼自己的想法不斷變化,是自己長大了嗎?上了大班小朋友知道了好多事情,也學會了好多本領,那我們爲什麼能學會這麼多的本領呢?(引導幼兒討論自己長大的原因:是媽媽的呵護,自己的努力,認真仔細,堅持、耐心、刻苦……在討論中感受自己的長大的經歷及自身的成長過程)

2、才能展示。

既然小朋友們知道自己長大了也會很多本領,那小朋友能不能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呢?引導幼兒自由展示,培養幼兒的大膽勇敢,體驗自己長大及擁有本領的成就感及自豪感。

3、談理想,教師適時出示各種職業的圖片。

師:我們現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們想一下,當你繼續長大,你上了小學、中學、大學之後,像老師這樣你會有什麼夢想呢?將來當你長得更大了,你會做什麼呢?(引導幼兒想象,激發幼兒想象創造的積極性,爲了更高的目標而努力)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課下用繪畫的形式畫出自己的理想。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三年級學生學習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教材以圖畫和照片爲主要的“語言”形式;以兒童極普通的身高體重和“難忘的第一次”等爲話題內容;讓學生在課外調查訪問,課內活動交流,對了解自己的成長經歷產生一個較爲完整的認識,理解父母給予自己生命的恩情,回味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體會家庭的親情,熱愛家庭,關心和孝敬父母長輩,具有一定的家庭責任感。教材文本具有很強的示範性,對於拓展家庭、社會和老師學生等的教學資源,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具有很大的功能。

學情分析:

剛上三年級的學生,在道德認知方面的能力從相對的被動轉爲主動;視野從相對小的家庭、小社區拓展爲較大的社會範圍了;學習興趣由單純的好玩轉向展示自己能力的集體活動。但是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多生子女,他們在感知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的同時,並不知道愛與關懷是雙向的,對父母所給予的深情厚愛,他們往往習以爲常、心安理得。這些學生以自我爲中心,不知道理解、關心他人,不知道撫育自己的艱辛,不懂得理解與關心父母,特別是不懂得應該回報父母的撫育與關愛。因此,讓學生理解長大的含義,感悟長大是一個豐富的過程是十分必要的。

設計思路:

用遊戲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利用照片和圖片的示範功能,挖掘源於兒童生活又高於兒童生活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稱一稱、量一量、看一看、玩一玩中體驗長大、感悟幸福;在拓展延伸中,理解“長大”的含義;說一說、做一做中,領會報恩的價值意義,進而體驗長大是一個豐富的過程。這樣通過真實生活和自主活動來展開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動”設計,來達到教材所承載和傳達的價值目標。

活動目標:

1、正確認識自己的成長,瞭解自己的特點,懂得感恩和回報,形成熱愛家庭的態度。

2、提高體驗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

3、知道有關自己的事情,全面理解長大的含義,感悟長大是一個豐富的過程。

活動準備:

1、佈置學生收集自己幼時、反映自己成長的.照片。

2、佈置學生了解自己出生時和現在的身高、體重、腳掌長等。

3、學生向家長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全面理解長大的含義,感悟長大是一個豐富的過程。

教學難點:懂得感恩和回報,形成熱愛家庭的態度。

活動過程:

一、猜猜試試,激趣導入:

1、猜猜他(她)是誰?出示幾位同班同學小時候的照片,請大家猜一猜。

2、揭題:同學們猜不着照片是誰,說明我們已經長大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尋找記憶中珍藏的童年故事,感受一下自己的成長曆程。(板書:我長大了)

二、稱稱量量,體驗長大

課文中虎子瞭解到出生時體重是3.3千克,腳掌長6釐米。現在你們也做幾件事:

1、把你們瞭解到出生時的體重、腳長或身高又是多少填入下表。

2、稱一稱現在的體重,量一量現在的身高,把數字填入下表。

3、算一算,比一比

(1)自己三個項目在出生和現在兩個時期的數字有什麼不同:

(2)自己跟本組同學比,看看誰是體重明星?誰是身高明星?誰是腳長明星?

(3)大家都知道自己長大了,想想誰讓我們長大的?

三、看看玩玩,感悟幸福

小文不僅知道自己長大了,還知道自己成長的故事呢?瞧!出示課件(小文第一次照相擺姿勢的照片)

1、老師看到這張照片,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第一次照相的故事,你們喜歡聽嗎?

2、你們看到手上的照片,也一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吧!

(1)小組內交流

(2)請同學上臺給大家介紹

四、拓展延伸,理解“長大”

從剛纔的活動中,我們看到了自己身體上的變化,分享了成長的快樂。那麼,除了身體上的變化,你覺得自己還有哪些本領說明你已經“長大”了?

1、學生交流

2、教師隨機在多媒體上展示:

生活上:我會……

學習上:我會……

五、說說做做,回報父母

出示課件:(媽媽的心裏話:親愛的寶貝……因爲有了你,我才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珍視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1、聽了媽媽的心裏話,你有何感受?

2、愛和關懷是雙向流動的,一個懂得回報的孩子纔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請你選擇下面的一個情況做一做,說一說。

(1)星期天的早上,爸爸剛上完夜班回家休息,你會怎麼做呢?

(2)放學了,媽媽下班回家好累靠在沙發上,你看見了會怎麼做?

六、活動總結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高興地看到:我們長大了!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過歡樂,有過痛苦,有過煩惱,但更多的是歡欣和喜悅!現在,讓我們一起自豪地說一聲:我長大了!

板書設計:

我長大了

量身高、稱體重、看照片

生活上:我會……

學習上:我會……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和交流,感受自己長大後身體上的變化。

2、知道在長大的過程中,本領會越來越多。

3、體驗長大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小時侯的照片、幼兒學會的本領照片。

2、嬰兒時期的衣服和鞋子。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境感知:

1、出示一個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這是誰呢?你們看看照片中的她和現在的她有什麼不一樣呢?

2、小結:小時候的她,小手小小,小腳小小,小小的衣服穿在身上剛剛好。現在,她長大了,你們猜一猜:小小的衣服穿在身上會怎麼樣呢?

二、操作比較:

1、今天早上,小朋友們都把你們小時侯穿的衣服和鞋子帶來了,一會兒,請你們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

2、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3、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

4、小結:現在,你們長大了,小手長大,小腳長大,小小的衣服和小小的鞋子都穿不下了。除了你們的身體有變化,你們還有哪些變化呢?(幼兒說)

三、觀察發現:

1、出示圖片:小時侯的寶寶。提問:寶寶在幹什麼?爲什麼要媽媽幫忙?

2、出示圖片:上幼兒園的寶寶。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3、小結:第一個寶寶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討論:

(1)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麼不一樣?你在幼兒園學會了哪些新的本領。

(2)在家裏你們也學會了很多本領,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幼兒在家的本領照片)

5、小結:

小朋友們,你們小時侯所有的事情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你們長大了,學會了很多很多的本領,不僅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會幫助別人做事情,真的很了不起!老師告訴你們,隨着你們年齡的增長,你們還會學到更多更多的本領。長大真好!

四、展示本領:

比賽穿鞋子:比比誰穿的又快又對?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音樂《我長大了》

重點難點

1、學唱歌曲中的不同曲調。

2、會聽音樂節奏做出動作。

教學目標

1、學唱歌去,熟悉曲調,初步掌握附點音符的唱法。

2、能根據音樂的節奏和速度,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組織形式

集體

教學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感受長大的心情

環境準備

場地、音樂我長大了

過程與策略

一、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歌詞意境,引發幼兒學習興趣。

引導幼兒說說學會了

二、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進行發聲練習。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歌詞內容,熟悉歌曲。

3、教師範唱。引導幼兒跟着教師的節奏感受情感。

三、引導幼兒根據圖片的提示和教師接唱。

四、幼兒結合自身

有效語言設計

1、開學啦,小朋友都上大班了,暑假你在家裏學會了什麼?

2、那我們一起來發音練習吧!

3、說說自己還會做哪些事情,把他唱到歌曲裏去。

環境輔助

主題的引入

學唱歌曲

接唱遊戲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增強自我意識,體驗成長的快樂。

2、引導幼兒學習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感受一年來的變化。難點是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活動過程:

聽音樂《長高了,變矮了》,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覺得你有什麼變化?

談話活動:

新年過去了,小朋友又長大一歲,現在實際歲了?

今年你有那些變化?

小朋友會做哪些事情了?

老師總結今年一年幼兒的變化和進步:如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會唱歌了,會自己穿衣服、會自己吃飯了。

3、欣賞兒歌《長大一歲了》,提問:

布娃娃長大一歲了,還讓人抱好不好?

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應該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學習朗誦兒歌。

5、遊戲《好寶寶才藝展示》

幼兒即興表演一年來自己進步最大的地方,如會自己穿脫衣服,會背兒歌講故事。

生活活動:

提供多材料,讓幼兒給娃娃家的娃娃們過新年。

環境創設:

師生共同佈置教室。

家長工作:

引導孩子過年期間用不同方式給觀愛他的人送去新年祝福。

活動反思:

1)幼兒敢於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進步,初步學習掌握了兒歌內容。

2)支持關注每個幼兒每一滴進步,並及時鼓勵表揚,使幼兒在快樂中再接再厲。

3)通過兒歌,幼兒的自我意識增強了。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4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確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於是我設計、組織了“給椅子洗洗澡”的社會活動,本活動來源於《幼兒園課程指導》中班(上),我以“爲椅子洗澡的情節”貫穿於整個活動,本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於樂,在玩中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在做中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快樂的思想,讓幼兒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表達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快樂。

2、鼓勵幼兒學習勞動方法,即使用清潔工具有順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點:學習使用清潔工具洗椅子,感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椅子每人1張;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數量和幼兒人數相同)、音樂、“椅子”錄音。

活動過程:

一、椅子哭了

●錄音:“嗚嗚……”師:是誰在哭呢?

●椅子:“嗚嗚……”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們身上都很乾淨,你們看,我的身上很髒,我身上爲什麼會這麼髒呢?

●你們能幫我洗個澡嗎?

二、我來給你洗洗澡

1、洗椅子

●師:你們願意幫助小椅子洗澡嗎?那我們用什麼來給小椅子洗澡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水盆)今天我們請它們來幫忙。怎麼樣才能把小椅子擦乾淨?(每個地方都要擦到)

●幼兒嘗試用抹布開始擦洗椅子,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快樂。

2、交流

你是怎麼洗椅子的?鼓勵個別幼兒來示範並用語言表達洗椅子的過程。

3、總結

●胡老師還把擦椅子的步驟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擦椅子,這樣我們會把小椅子擦得更乾淨。

●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擦椅子。(小抹布,洗一洗、擰一擰;椅子面、擦一擦;椅子背,擦一擦;椅子腳,擦一擦;椅子檔,擦一擦,小椅子,開心啦!)

●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還應該怎麼更好地愛護它?

三、送椅子“回家”

●椅子:小朋友,謝謝你們把我洗得這麼幹淨,以後你們要好好的愛護我噢!

●我們去看看小椅子幹了沒有,我們帶小椅子一起回活動室吧!

創設情景,幫助產生想幫助小椅子的慾望。

開拓幼兒的思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用什麼材料與方法去進行清潔小椅子。

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勞動的快樂,並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合兒歌,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擦椅子的步驟。

通過討論培養幼兒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的好習慣。

活動《三隻蝴蝶》教學研討

陳:目標

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理解只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體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爲什麼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標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體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適不合適。目標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體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於生活,到底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裏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麼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藉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隻蝴蝶還有什麼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我長大了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別來接我》,並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達的感情。

2、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別來接我》。

教學難點

歌曲的銜接及恰當的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是四年級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們都願意自己解決,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卻不敢和家長交流,他們用歌聲來向爸爸媽媽傾訴,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播放cai,學生聆聽歌曲《別來接我》。)

二、進入主題

1、交流、討論

師:你覺得剛纔這首歌給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對家長的心聲,我們來和他們比比,看誰表現得更好,好嗎?

(播放《別來接我》音樂及畫面,學生邊看邊聽自由表現。)

2、學唱旋律

a、學生分別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學生跟琴輕聲識讀樂譜。

c、採用比賽的形式,比比誰的讀譜能力最強,能識讀一樂句也很棒!

3、學唱歌詞

a、學生輕聲跟唱歌詞。

b、以小組形式分樂句自學歌詞,再互換學唱。

c、請部分學生當“小老師”帶唱或採取一幫一的形式。

4、指導演唱

指導學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帶聲,用最美的歌聲表現內心真摯的情感。

(小博士頓音記號:頓音也叫斷音。記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該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彈性。)

三、情感的昇華

師:同學們,就要到“三八”婦女節了,你們想對長輩說些什麼呢?能將今天所學的歌,採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行嗎?

1、分組排練

(學生分組自由練習,由小組長負責,老師整體調控,分組指導。)

2、綜合表演。

a、鼓勵學生大膽表演。

b、評價

師:對剛纔的表演你有什麼感觸?如果要讓家長肯定的想法,你覺得自己或他人還有什麼不足,又該如何改進?

(學生自評、互評。)

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時家長是怎樣嬌慣你們的?

b、引申:在以後的日子裏你將如何做才能讓長輩放心呢?(學生自由發言,老師作鼓勵性、表揚性小結。)

c、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學會唱《我怎樣長大》,並從中體驗到合唱的樂趣。

2、能認真聆聽《幻想飛行》,感受樂曲情緒,並用形體動作或畫畫的形式將自己的想象展示出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定向

1、動一動

隨音樂《春天在哪裏》進教室,師生問好。

2、聽一聽,看一看

小樹招手說:小朋友們,你們瞧,我長得多高啊!

(課件播放動畫:小樹苗長高)

3、演一演、唱一唱

師:(播放《小樹長高了》。)小朋友現在分成三組,每組唱一個聲部,扮演三個成長段的小樹,唱《小樹長高了》,演繹一遍小樹長高的過程。

師:小樹是因爲有了“音樂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樂地長大。“音樂雨露”是甜美的,那麼你們的聲音能不能和“音樂雨露”一樣甜美呢?我們來試一試。

二、引導掌握

1、聽一聽

師:小樹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樣才能長大,於是就問“藍天伯伯”。

(課件展示:小樹和藍天的對話情景,同時播放歌曲《我怎樣長大》。)

2、哼一哼

師:我們如果學會唱這首歌,就知道小樹是怎樣長大的了。我們一起來,隨着音樂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

(學生隨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a、三拍子節拍:引導學生隨三拍子律動搖擺,像是隨風兒飄動的小樹。

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長音:引導學生將長音唱成樹葉隨風搖曳所發出的聲音。

3、奏一奏

師: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聲部合唱,大家隨琴輕輕唱一唱高聲部。

師:低聲部旋律也很優美,希望你們能使出自己的樂器————豎笛或口琴,用它們來吹一吹旋律。

(課件播放音樂,老師用電子琴,學生用豎笛或口琴跟奏。)

4、合一合

師:下面將你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唱高聲部,一部分吹奏低聲部,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好嗎?

師:有沒有同學可以把樂器吹奏的旋律唱出來呢?讓我們來試一試把高低聲部一起唱出來。

5、唱一唱

a、老師指導唱曲譜。

b、學生從頭至尾唱曲譜。

c、學生填詞跟琴演唱。

三、聽賞表現

1、說一說、聽一聽

師:小樹不怕風不怕雨健健康康地長大了,那你們呢?想不想和小樹一樣長得高高大大的?

師:你們長大以後想做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乘着音樂的翅膀長大了,帶着幻想去飛行,讓實現我們的美好願望吧。

2、畫一畫、演一演

(學生隨音樂表現現)

師:你們邊聽音樂,邊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把長大後的美好願望告訴大家,可以用畫的方式,也可用動作造型來表現,看看你們中間有哪些“未來之星”。

四、評價總結

師: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學唱歌曲,還認識了班上這麼多的“未來之星”,收穫真不少。[內容結束]